《2023年王维的诗词鉴赏4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王维的诗词鉴赏4篇.docx(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3年王维的诗词鉴赏4篇 王维田园乐(其六)【内容】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赏析】:田园乐是由七首六言绝句构成的组诗,写作者退居辋川别墅与大自然亲近的乐趣,所以一题作“辋川六言”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王维诗鉴赏,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王维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1 【年头】:唐 【作者】:王维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 【内容】 渭水自萦秦塞曲,黄山旧绕汉宫斜。 銮舆迥出千门柳,阁道回看上苑花。 云里帝城双凤阙,雨中春树万人家。 为乘阳气行时令,不是宸游重物华。 【赏析】: 这首诗题中的蓬莱宫,即唐大明宫。唐代宫城在
2、长安东北,而大明宫又在宫城东北。兴庆宫在宫城东南角。开元二十三年,从大明宫经兴庆宫,始终到城东南的风景区曲江,筑阁道相通。帝王后妃,可由阁道直达曲江。王维的这首七律,就是唐玄宗由阁道出游时在雨中春望赋诗的一首和作。所谓“应制”,指应皇帝之命而作,当时以同样题目写诗的,还有李憕等人。可以说是由唐玄宗发起的一次比较喧闹的赛诗活动。 王维的诗,高出众人一筹,发挥了他作为一个画家擅长取景布局的特长,紧紧扣住题目中的“望”字去写,写得集中,勾画出了一个完整的画面。 “渭水自萦秦塞曲,黄山旧绕汉宫斜。”诗一开头就写出由阁道中向西北远眺所见的景象。视线越过长安城,将城北地区的形胜尽收眼底。首句写渭水曲折地流
3、过秦地,次句指渭水边的黄山,盘绕在汉代黄山宫脚下。渭水、黄山和秦塞、汉宫,作为长安的陪衬和背景出现,不仅显得开阔,而且因为有“秦”、“汉”这样的词语,还带上了一层深厚的历史色调。诗人驰骋笔力。写出这样广袤的大背景之后,才回笔写春望中的人:“銮舆迥出千门柳,阁道回看上苑花。”因为阁道架设在空中,等于现在所说的天桥,所以阁道上的皇帝车驾,也就高出了宫门柳树之上。在这样高的立足点上回看宫苑和长安更是一番景象。这里用一个“花”字透露了繁盛气氛,“花”和“柳”又点出了春天。“云里帝城双凤阙,雨中春树万人家。”这两句仍旧是回看中的景象,而且是最精彩的镜头。它要是紧接在一二句所勾画的大背景后出现,原来也是可
4、以的。但经过三四两句回旋,到这里再出现,就更给人一种高峰突起、耳目为之耸动的感觉。看,云雾低回缭绕,回旋在广袤的长安城上,云雾中托出一对高耸的凤阙,象要凌空飞起;在茫茫的春雨中,万家攒聚,多数株春树,受着雨水滋润,更加显得朝气勃发。这是一幅带着立体感的春雨长安图。由于云遮雾绕,一般的建筑,在视野内变得模糊了,只有凤阙更显得突出,更具有飞动感;由于春雨,满城在由雨帘构成的背景下,春树、人家和宫阙,相互衬托,更显出帝城的阔大、壮丽和昌盛。这两句不仅把诗题的“雨中春望”写足了,也透露了这个春天风调雨顺,为过渡到下文作了打算。“为乘阳气行时令,不是宸游重物华。”古代按季节规定关于农事的政令叫时令。这里
5、的意思是说,这次天子出游,本是因为阳气畅达,顺天道而行时令,并非为了赏玩景物。这是一种所谓寓规于颂,把皇帝的春游,说成是有政治意义的活动。 古代应制诗,几乎全部是树碑立传之词。王维这首诗也不例外。诗的结尾两句明显地表现了这种局限。不过这首诗好像并不因此就成为应当完全否定的虚伪的颂歌。我们今日读起来,对诗中描写的景象仍旧感到神往。甚至假如在春雨中登上北京景山俯瞰故宫及其四周的时候,还能够联想到“云里帝城双凤阙,雨中春树万人家”这样的诗句。王维的这种诗,不使人感到是可厌的颂词,照旧具有艺术生命力。王维擅长抓住眼前的实际景物进行渲染。比如用春天作为背景,让帝城自然地染上一层春色;用雨中云雾缭绕的实际
6、景象,来表现氤氲祥瑞的气氛,这些都显得真实而非虚饰。这是因为王维兼有诗人和画家之长,在选取、再现帝城长安景物的时候,构图上既显得阔大美妙,又足以传达处于兴盛时期帝都长安的神采。透过诗的饱满而又飞动的艺术形象,好像可以窥见八世纪中期唐帝国的面影,它在有意无意中对于祖国、对于那个比较兴盛的时代写下了一曲颂歌。 王维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2 【年头】:唐 【作者】:王维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内容】 绛帻鸡人报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日色才临仙掌动,香烟欲傍袞龙浮。 朝罢须裁五色诏,佩声归到凤池头。 【赏析】: 贾至写过一首早朝大明宫,全诗是:“银烛朝天紫陌长
7、,禁城春色晓苍苍。千条弱柳垂青琐,百啭流莺满建章。剑佩声随玉墀步,衣冠身惹御炉香。共沐恩波凤池里,朝朝染翰侍君王。”当时颇为人注目,杜甫、岑参、王维都曾作诗相和。王维的这首和作,利用细微环节描写和场景渲染,写出了大明宫早朝时庄重华贵的气氛,别具艺术特色。 诗一开头,诗人就选择了“报晓”和“进翠云裘”两个细微环节,显示了宫廷中庄重、肃穆的特点,给早朝制造气氛。古代宫中,于天将亮时,有头戴红巾的卫士,于朱雀门外高声喊叫,以警百官,称为“鸡人”。“晓筹”即更筹,是夜间计时的竹签。这里以“鸡人”送“晓筹”报晓,突出了宫中的“安静”。尚衣局是特地掌管皇帝衣服的。“翠云裘”是绣有彩饰的皮衣。“进”字前着一
8、“方”字,表现宫中官员各遵职守,工作有条不紊。 中间四句正面写早朝。诗人以概括叙述和详细描写,表现场面的雄伟庄重和帝王的尊贵。层层叠叠的宫殿大门如九重天门,迤逦打开,深邃伟丽;万国的使节拜倒丹墀,朝见天子,威猛庄重。以九天阊阖喻天子住处,大笔勾画了“早朝”图的背景,气概非凡。“宫殿”即题中的大明宫,唐代亦称蓬莱宫,因宫后蓬莱池得名,是皇帝接受朝见的地方。“万国衣冠拜冕旒”,标记大唐鼎盛的气象。“冕旒”本是皇帝戴的帽子,此代指皇帝。在“万国衣冠”之后着一“拜”字,利用数量上众与寡、位置上卑与尊的对比,突出了大唐帝国的威仪,在肯定程度上反映了真实的历史背景。 假如说颔联是从大处着笔,那么颈联则是从
9、细处落墨。大处见气魄,细处显尊严,两者相互补充,相得益彰。作者于大中见小,于小中见大,给人一种亲临其境的真实感。“仙掌”是形态如扇的仪仗,用以挡风遮日。日光才临,仙掌即动,“临”和“动”,关联得非常紧密,充分显示皇帝的骄贵。“袞龙”亦称“龙袞”,是皇帝的龙袍。“傍”字写飘忽的轻烟,颇见情态。“香烟”照应贾至诗中的“衣冠身惹御炉香”。贾至诗以沾沐皇恩为意,故以“身惹御炉香”为荣;王维诗以帝王之尊为内容,故着“欲傍”为依附之意。作者通过仙掌挡日、香烟缭绕制造了一种皇庭特有的雍容华贵氛围。 结尾两句又关照贾至的“共沐恩波凤池里,朝朝染翰侍君王。”贾至时任中书舍人,其职责是给皇帝起草诏书文件,所以说“
10、朝朝染翰侍君王”,归结到中书舍人的职责。王维的和诗也说,“朝罢”之后,皇帝自然会有事诏告,所以贾至要到中书省的所在地凤池去用五色纸起草诏书了。“佩声”,是以身上佩带的饰物发出的声音代人,这里即代指贾至。不言人而言“佩声”,于“佩声”中藏人的行动,使“归”字产生详细生动的效果。 这首诗写了早朝前、早朝中、早朝后三个阶段,写出了大明宫早朝的气氛和皇帝的威仪,同时,还示意了贾至的受重用和得意。这首和诗不和其韵,只和其意,雍容伟丽,造语堂皇,格调非常谐和。明代胡震亨唐音癸签说:“盛唐人和诗不和韵”,于此可窥一斑。 王维酬郭给事3 【年头】:唐 【作者】:王维酬郭给事 【内容】 洞门高阁霭余晖,桃李阴阴
11、柳絮飞。 禁里疏钟官舍晚,省中啼鸟吏人稀。 晨摇玉佩趋金殿,夕奉天书拜琐闱。 强欲从君无那老,将因卧病解朝衣。 【赏析】: 这首酬和诗,是王维晚年酬赠与给事中郭某的。“给事”,即给事中,是唐代门下省的要职,常在皇帝四周,掌宣达诏令,驳正政令之违失,地位是非常显赫的。王维的后半生,虽然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然而在官场上却是“昆仲宦游两都,凡诸王驸马豪右贵势之门,无不拂席迎之。”(旧唐书。王维传)因此,在他的诗作中,这类应酬的题材甚多。这首诗,既颂扬了郭给事,同时也表达了王维想辞官隐居的思想。写法上,诗人又别具机杼。最突出的是捕获自然景象,状物以达意,使那颂扬之情,完全寓于对景物的描绘中,从而达到了
12、避俗从雅的艺术效果。 诗的前两句着意写郭给事的显达。第一句“洞门高阁”,是皇家的写照,“余晖”恰是皇恩普照的象征。其次句“桃李阴阴”,是说郭给事桃李满天下,而“柳絮飞”是指那些门生故吏个个飞扬显达。这样,前后两句,形象地描绘出郭给事上受皇恩之曝,下受门生故吏拥护,突出了他在朝中的地位。 诗的三、四句写郭给事居官的清廉闲静。假如说前两句的景状是华艳的,这两句就转为恬淡了。一个“疏”字,一个“稀”字,正好点染了这种闲静的气氛。诗人描写“省中啼鸟”这个现象,意味甚浓。一般说,官衙内总是政务繁忙,人来人往,现在尽然可以听到鸟儿的鸣叫声,不正活画出郭给事为官的闲静吗? 王维作诗,擅长抓住自然界中平凡无奇
13、的景或物,给予它们某种象征意义。“省中啼鸟”,看起来是描写了景致,其实,是暗喻郭给事政绩卓著,时世太平,以致衙内悠闲。虽是谀词,却不着一点痕迹。 五、六两句,干脆写郭给事本人。早晨朝服盛装,恭尊敬敬地去上朝面君,傍晚捧着皇帝的诏令向下宣达。他那恭谨的样子,有一个“趋”和一个“拜”字生动地描写出来了。“晨”、“夕”两字,则使人感到他时时紧随皇帝左右,处于怎样一种令人嘱目的地位!从全诗结构看,这里是极扬一笔,为最终点出全诗主旨作好打算。 诗的末两句作了一个急转,从谦恭的语气中写出了诗人自己的意向:我虽想勉力追随你,无奈年老多病,还是让我辞官归隐吧!这是全诗的主旨,集中地反映了诗人的出世思想。唐人的
14、许多酬赠诗中,往往在陈述了对酬者的仰慕之后,马上表达希望引荐提拔的用意。然而王维此诗,却一反陈套,使人感到别开生面。 王维出塞作4 【年头】:唐 【作者】:王维出塞作 【内容】 居延城外猎天骄,白草连天野火烧。 暮云空碛时驱马,秋日平原好射雕。 护羌校尉朝乘障,破虏将军夜渡辽。 玉靶角弓珠勒马,汉家将赐霍嫖姚。 【赏析】: 本诗原注说:“时为御史监察塞上作”。开元二十五年(737)三月,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在青海战败吐蕃,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奉使出塞宣慰,这诗就写在此时。 前四句写边疆纷扰、战火将起的形势。“天骄”原为匈奴自称,这里借称唐朝的吐蕃。“居延城外猎天骄,白草连天野火烧”,写居延关
15、外长满白草的广袤原野上燃起了熊熊猎火,吐蕃正在这里进行打猎活动,这是惊慌局势的一个信号。写打猎声势之盛,正是渲染边关剑拔弩张之势。这两句诗很简单使人联想起高適燕歌行“单于猎火照狼山”之句,古诗中经常以“猎火”来暗指战火。“暮云空碛时驱马,秋日平原好射雕”,进一步描写吐蕃的猎手们在暮云低垂,空旷无边的沙漠上驱马驰骋,在秋天草枯,动物没有遮挡之处的平原上射猎。这一联象两幅生动传神、极具典型意义的塞上风俗画,写出吐番健儿那种盘马弯弓、威猛强悍的样子,粗豪雄放;也示意边情的紧急,为诗的下半部分作了铺垫。 前四句刻画形象,绘声绘色,是实写;后四句便采纳虚写,写唐军针对这种惊慌形势而进行军事部署。 “护羌
16、校尉朝乘障,破虏将军夜渡辽。”这两句,对仗精工,很有气概。“护羌校尉”和“破虏将军”都是汉代武官名,这里借指唐军将士。“障”是障堡,边塞上的防卫工事。登障堡,渡辽河,都不是实指,而是泛写,前者着重说防卫,后者主要讲出击,一个“朝”字和一个“夜”字,突出军情的紧迫,进军的神速,表现了唐军昂扬奋勉的士气,大张旗鼓的作风。此联对军事行动本身没有作详细的描写,而只是选取具有曲型意义的事物,作概括而又形象的叙说,就把唐军惊慌调动,英勇作战,并取得成功的情景写出来了,收到了词约义丰的艺术效果。“玉靶角弓珠勒马,汉家将赐霍嫖姚。”“汉家”借指唐朝,“霍嫖姚”即汉代曾作过嫖姚校尉的霍去病,借谓崔希逸。这两句是
17、说,朝廷将把镶玉柄的剑,以角装饰的弓和戴着珠勒口的骏马,赐给得胜的边帅崔希逸。在诗尾才点出赏功慰军的题旨,收结颇为得体。这诗写得很有特色,它反映当前的战斗状况,用两相对比的写法,先写吐蕃的强悍,气概盛气凌人,造成心理上的惊慌;再写唐军雍容冷静,应付裕如,有攻有守,以一种压倒对方的凌厉气概夺取最终的成功。越是渲染对方气焰之盛,越能衬托唐军的英勇和成功的来之不易,最终写劳军,也就顺理成章,水到渠成,只须轻轻点染,诗旨全出。清代方东树曾评论此诗说:“前四句目验天骄之盛,后四句侈陈中国之武,写得兴致勃勃,如火如锦,乃称题。收赐有功得体。浑颢流转,一气喷薄,而自然有首尾起结章法,其气若江海之浮天。”(唐宋诗举要引)这段评论是中肯的。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10页 共10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