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初中物理教案精选5篇.docx

上传人:ylj18****70940 文档编号:81869404 上传时间:2023-03-24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50.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初中物理教案精选5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2023年初中物理教案精选5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初中物理教案精选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初中物理教案精选5篇.docx(3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3年初中物理教案精选5篇 作为一名静默奉献的教化工作者,时常会须要打算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教案应当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初中物理教案精选,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须要的挚友。 初中物理教案精选1 教学目标 一、学问目标 1.通过视察和试验,初步相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2.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3.知道声音传播须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二、实力目标 1.通过视察和试验,探究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声音是如何传播的?从而培育学生初步的探讨问题的方法。 2.通过学习活动,熬炼学生初步的视察实力。 三、德育目标 1.通过老师

2、、学生的双边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培育学生对科学的酷爱,使学生乐于探究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2.留意在活动中培育学生擅长与其他同学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 通过视察和试验,探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教学难点 组织、指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细致视察、仔细分析,并能得出正确结论。 教学方法 探究法、探讨法、试验法、视察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老师:上节课我们简洁的介绍了一下物理要学习的几方面的学问,谁还记得是哪几方面的学问? 老师:今日我们就学习这看似简洁,但又有着很多奇妙的声现象。 二、新课教学 老师:从婴儿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就无时无刻不在与声打交道。如海浪的声音、美丽的

3、音乐声、汽车的喇叭声、老师讲课的声音等等,谁还能举出一些声音的例子? 学生:小鸟的叫声、电视机的声音等。 老师:这么多种声音,它们是怎么产生的呢?下面就由我带着你们这些将来的大科学家一起来探究一下吧! 我们先从身边的声现象起先探讨。 (一)声音的产生 老师:探讨之前我们要先了解一下科学探究的几个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并进行试验-收集数据、分析论证-得出结论-沟通与合作-评估 试验 做直尺发声的试验; 老师:尺子在发声的同时有什么现象? 学生视察总结(尺子在振动)。 讲话(四班最棒!),同时用手摸喉咙处; 老师:讲话的同时手有什么感觉? 学生体验。 老师:前面两个例子声音产生的同时发声

4、体都在振动,我们可以提出问题:声音是怎么产生的呢?不妨猜想一下物体发声是因为物体在振动,那么我们就应当设计试验来验证。 (3)拉皮筋,看到皮筋振动的同时听到声音,此试验证明了我们的猜想。 老师:这些声音产生的时候我们都能很明显地看到其振动,有没有看不见振动的声音呢?假如遇到了我们又该怎么样来证明自己的猜想呢? (4)取一个鼓,敲一下 老师:鼓发出了声音,但是却看不见振动,是不是我们的猜想错了呢?你们自己想想改怎么办呢? 学生:是因为鼓的振动太微小了,我们看不见,所以应当用东西放大这种振动。(在鼓面上放上粉笔头,再次敲击,粉笔头弹起)粉笔头弹起说明鼓发声也是由振动产生的。 老师:很好,那我们再做

5、几个试验来证明我们的猜想。 (5)敲击音叉 老师:这个也看不见振动,那位同学来试试这也是由振动产生声音的呢?器材可任选。 学生甲:敲击完音叉之后靠近原本不动的悬挂着的乒乓球,发觉小球被弹起。 学生乙:敲击完音叉之后把音叉放入盛有水的玻璃杯中,发觉水花四溅。 老师:请根据科学探究的步骤,对以上试验进行分析论证,你们得到什么结论呢? 学生:我们发觉每次产生声音时物理都在振动,因此结论是: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演示试验敲击钹一次之后,有余音产生,用手捂住,使其振动停止,发觉声音也消逝了 老师:由这个现象你能得到什么结论呢? 学生:振动停止,声音消逝 老师:不同的声音振动的部位不同,人讲话是声带振

6、动,吹笛子是笛子内空气柱振动,敲鼓是鼓面振动,拉二胡是弦振动等。我们的祖先特殊擅长思索,既然知道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怎么样才能重复发生呢?假如是你,你想用什么方法来重复发声呢? 学生猜想 老师:假如我们将发声物体的振动规律记录下来,然后再根据记录下的振动规律去振动,就会产生与原来一样的声音,早期的唱片机就是利用这种原理做成的。 (二)声音的传播 1.气体传声 老师:班上有没有人听不到我讲话的声音呢? 学生:没有 老师:我是贴着你们的耳朵上讲的吗?我离你们有肯定的距离,为什么你们能听到我的声音呢?比如说我想喝水,必需先把水倒到杯子里,用杯子把水送到我嘴边才能喝到水,杯子就是我喝水的媒介。我

7、们之间是什么传播了声音呢?你们能不能猜想一下? 学生:我们和老师之间只有空气这种物质了,所以我猜想应当是空气就是声音传递的媒介。 老师:猜想不等于就是事实,下面我们就证明一下,假如没有空气(即真空状态),我们还能不能听到声音呢? 演示试验用声音传播演示器。 (1)有空气时接通电源能听到声音 (2)用抽气机把空气抽出去之后声音变小了 (3)渐渐放气,发觉声音越来越大 总结:气体能传声,而真空不能传声 老师:物理学中把传播是所须要的物质叫介质,故气体是声传播的介质。 老师:自然界中除了气体还有固体和液体,那么固体、液体也能传声吗?为什么呢?请举例说明。 2.固体传声 学生:隔墙有耳,说明声音能够穿

8、过固体让人听到,所以固体也是声音传播的介质。 试验把耳朵贴在桌子上,用手轻轻的划,能从木头里传来很清楚的声音。 结论:固体也可以传声。说明固体也是声音传播的介质。 3.液体传声 老师:我们都是在海岛长大的,钓鱼肯定不生疏,谁知道钓鱼的时候应当留意什么? 学生:不能在岸上大声讲话。 老师:为什么? 学生:那样会吓走鱼的。 老师:鱼被液体包围着,也能听到声音,说明白什么? 学生:液体也能传声,液体也是声音传播的介质。 总结:声音传播须要介质,介质包括气体、液体、固体,真空不能传声。 4.声速 老师:通过上面的探究活动、演示试验、想想议议,我们已经知道了:气体、液体和固体都可以做媒介将声音传播出去,

9、那么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快慢一样吗?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15页图表:几种物质中的声速,并回答下列问题: 投影 问题1:声音在15 和25 的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分别是多大?这说明声速跟什么因素有关? 问题2:声音在25 的空气和蒸馏水中传播的速度分别是多大?这说明声速跟什么因素有关? 问题3:对比表中的数据,你可以发觉什么? 总结:(1)一般状况下,声音在固体中在传播速度大于在液体中在传播速度大于在气体中在传播速度。 (2)声速大小与介质种类、温度有关。 5.声波 声音在介质中以声波在形式传播。 6.回声 对着大山喊,能听到回声,回声是怎么回事? 老师以相同的声音在教室、操场讲话,听起来为什么不一

10、样呢? 当回声与原声之间在时间间隔小于0.1S时,人耳就听不到回声了,此时, 回声对原声起到加强的作用。 三、练习 1.能不能在太空进行音乐会?为什么? 2.人在岸上讲话,水里的鱼通过那些介质听到声音? 初中物理教案精选2 【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 1.知道国际单位制中长度和时间的单位; 2.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 3.知道测量有误差及减小误差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体验通过日常阅历或自然现象粗略估计长度和时间的方法; 2.通过试验,学习刻度尺和停表的正确运用方法. 3.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了解长度测量的特别方法. 情感看法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简洁的测量学问,体会测量在物理学中的

11、重要性,养成细致、严谨的学习习惯; 2.相识测量长度和时间的工具及其发展改变的过程,养成对科学技术的酷爱. 【教学重点】 正确运用刻度尺测量长度、运用停表测量时间. 【教学难点】 测量长度时读取估计值. 【教学打算】 老师用:习题及图形(事先写或画在后黑板上)、刻度尺(量程01m,分度值1cm)、钢卷尺(量程02m,分度值1mm)、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石英钟、电子手表、J1202机械停表(精确度0.1s)、J1202电子停表(精确度0.01s)等. 学生用:刻度尺(量程015cm或020cm,分度值1mm)、铅笔、金属块、J1202机械停表(精确度0.1s)、J1202电子停表(精确度0.0

12、1s)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及内容 老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课件导入 【展示课件】展示几个好玩的“视觉错视”实例. 1.图甲中两根紫色的线是直的吗? 2.图乙中红色的线哪根长? 【过渡语】靠我们的感觉器官去推断,很难精确,而且有时会出错.所以,要作出精确的推断,得到精确的数据,必需用测量仪器来测量. 【设疑引题】尺、 秤、 钟表、 温度计等是我们熟识的测量工具或仪器.它们都有刻度,测量时须要正确运用它们,正确记录测量结果. 那么如何进行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呢? (设计意图:让学生相识到感觉不行靠,测量有必要,从而引出课题.) 1.学生相互谈谈自己的感觉,并请23名同学回答感觉的结果. 2.去

13、掉背景后,再次视察,发觉: 甲图中两根紫色线都是直的;乙图中红色线一样长. 3.相识到感觉不行靠,要想获得精确结果,应当进行测量. 二、新课讲授 1.长度的单位 (1)长度单位的符号 (2)长度单位间的换算关系 (3) 了解一些物体的长度 2.长度的测量 (2)试验: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过渡】测量任何物理量都必需首先规定它的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 【布置自学】 1.阅读P15科学世界“国际单位制”. 2.阅读“长度的单位”部分(P10-P11). (时间2分钟) 【提出问题】 1.在小学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哪些?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怎样的? 2.现在又知道长度有哪些新的

14、单位?它们同米的换算关系是怎样的? 【反馈练习一】 指导学生完成下列问题: 1. 在下列横线上填上适当的单位: 中学生身高大约15.7 一支铅笔直径约为10 2、完成单位换算: 人头发直径约710-5m= m 一张纸的厚度约10-4m= nm 【温馨提示】要留意换算格式,正确的格式是数字不变,把相应的单位作等量代换,示范如下: 710-5m= 710-5106m=70m。 (设计意图:对一些物体的长度,形成感性相识,并能精确进行单位之间换算) 【过渡】为了精确测量长度,人们设计制造了各种测量工具,你都知道哪些常用的测量工具? 1.了解“国际单位制”. 2.带着问题阅读,并沟通归纳:长度的单位有

15、米(m)、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m)、纳米(nm).换算关系:1km=103m 1dm=10-1m 1cm=10-2m 1mm=10-3m 1m=10-6m 1nm=10-9m 思索回答: 中学生身高大约15.7 dm 一支铅笔直径约为10 mm 人头发直径约710-5m= 70 m 一张纸的厚度约10-4m= 105 nm (1)长度的测量工具 (2)视察刻度尺 【展示实物】 【指出】今日我们重点学习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 【提出问题】视察下图刻度尺(或学生常用的刻度尺)的外形回答下列问题: (1)它的零刻度线在哪里,是否磨损? (2)它的量程是多少

16、? (3)它的分度值是多少? 【强调重点】1.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假如磨损,要从一个清楚的整数刻度线量起. 2.量程是一个测量范围,而不是测量的值. 3.分度值是相邻两格间的距离,反映了刻度尺的精确程度. (设计意图:运用任何测量工具时,首先视察它的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熬炼学生视察实力.) 依据生活阅历和阅读课本 P11-P12回答:刻度尺、卷尺、三角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等. 视察图示的刻度尺回答: 在图示的刻度尺中,其零刻度线在左端(离最左端边缘有一小段距离),没有磨损,它的量程为08cm,它的分度值是1mm. (3)正确运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引导试验】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试验,测量铅笔的长

17、度、物理课本的长和宽等,暴露出现的问题,老师刚好订正,引导学生能正确运用刻度尺. 【出示问题】在测量的过程中,留意思索以下问题: 1.要测量以上长度须要选择什么样的刻尺? 2.怎样放置刻度尺? 3.读数时要留意什么? 4.记录数据时要留意什么? 【归纳总结】正确运用刻度尺的方法可用四个字加以概括,即“选、放、读、记”. 各组按要求测量,体会测量的过程和方法,并总结出测量步骤和留意事项: (1)选:在实际的测量中,首先估测被测物体的长度不能超过刻度尺的量程.其次依据实际状况确定须要达到的精确程度,选择合适的分度值. (2)放:即刻度尺的位置应放正,零刻度线对齐被测物体的一端,有刻度线的一边要紧贴

18、被测物体且与被测物体保持平行(如图甲所示),不能歪斜(如图乙所示). (3)读:即读数,视线要正对刻度线(如图丙所示);要估读出分度值的下一位数值,图中铅笔长度为69.5mm,其中69mm是精确值,0.5mm是估计值. (4)正确读取估计值 (设计意图:通过亲身测量长度,感受正确运用刻度尺的方法) 【以例代讲 突破难点】 如图所示,被测物体长度分别为 cm 【难点剖析】在测物体长度时,被测物体末端 正好落在刻度线上时,我们读的估计值为零, 记录时也不能省略.如图所示,物体长度的准 确值是1.3cm,估计值是0.00cm,因此读数应为1.30 cm,不能读作1.3cm. (设计意图:利用练习,进

19、一步突破估读这个难点) 【反馈练习二】 1.如图所示,用A、B两刻度尺测同一木块的边长,就分度值而言, 尺精确些,就运用方法而言, 不正确.用A尺测量出的物体长度是 . (4)记:指记录,记录测量结果应包括数字和单位.丁图中木块长度为2.77cm. 小组内探讨沟通,得出答案:(有的同学可能会读成1.3cm,也有的同学可能会读成1.30cm.) 讲解并在小组内探讨沟通,深化相识,归纳总结出答案:1.30cm 探讨沟通:刻度尺A分度值是1mm,刻度尺B分度值是0.2mm,因此刻度尺A精确些.刻度尺B有刻度的一侧没有靠近被测木块,运用方法错误.被测木块的末端恰好落在短刻度线上,此时长度精确值为2.2

20、cm,估读值为0.00cm,所以木块长为2.20cm. 答案:A; B; 2.20cm(或22.0mm) (5)运用刻度尺测长度的特别方法 3. 时间的测量 (1)时间的单位及换算关系 (2)计时工具 【学问拓展】 1. 为了测出细铜丝的直径,某同学把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32圈,如图所示,用分度值是1 mm的刻度尺测得这32圈的总宽度为_cm,可算出细铜丝的直径约为_mm. 2. 给你如图所示的一段曲线,你能想方法测出这段曲线的长度吗? (设计意图:渗透测长度的特别方法累积法、 替代法、化曲为直法.) 【过渡】在日常生活中,除了常常进行长度的测量外,也常常须要对时间进行测量. 【提出问题】 1

21、.你知道的时间单位有哪些?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是怎样的? 2.测量时间的工具有哪些? 简洁介绍,在古代人们测量时间的工具有哪些?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到我国古代人民的才智,了解时间测量工具的发展历程。) 思索沟通:图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是1mm,所以其精确值是5.0cm;估计值是0. 00cm;细铜丝的总长度为是:5.0cm+0.00cm =5.00cm,然后除以32圈,得到细铜丝的直径为1.6mm 答案: 5.00;1.6 探讨沟通:先找一段松软的棉线,让棉线沿着曲线的形态附着在曲线上,在曲线两端处的棉线上做记号.然后将棉线取下,伸直.最终用刻度尺测出棉线上两个记号间的长度,就是曲线的长度

22、. 学生自学,组内谈论回答: 1.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常用单位有时(h)、分(min)。 1h=60min 1min=60s 2.测量时间的工具有:石英钟、电子表、机械停表、电子停表等 (3)试验:用停表测量时间 【指出】今日我们重点学习机械停表的运用 【示范停表的运用】以试验室J1202机械停表为例. 【引导试验】组织学生按课本步骤进行分组试验,对暴露出现的问题,老师刚好订正. 阅读“学问加油站”,熟识机械停表的运用方法. 小组内同学相互帮助,在“学问加油站”的基础上,熟识按钮的功能和运用方法.练习使秒表启动、停止和回零,并正确进行读数. 【反馈练习三】 如图所示机械停表

23、读数是 min s. 答案:3min38.3s 探讨回答: 机械停表的大圈1整圈是30s,1大格是1s,每大格又匀称分成10个小格,所以每一小格是0.1s.小圈1整圈是15min,每一小格是0.5min.小圈指针指示时间超过3.5min,大圈指针指示是38.3s,因此读数是3min38.3s. 【问题过渡】在刚才测量长度和时间的过程中,我们测量的结果肯定等于物体的真实值吗?假如不等,是因为什么缘由造成的呢? 【布置自学】阅读课本P14“误差”部分,时间2分钟. 【提出问题】 1.为什么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总会有差别? 2.减小误差有哪些方法? 3.错误与误差有什么不同? 【反馈练习四】 有五位同

24、学,运用同一把刻度尺测量同一个物体的长度,他们测量的结果分别是:187.6;187.5;187.8;187.65; 187.7.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测得这个物体的长度应为188.0 B.测得这个物体的长度应为188.7 C.这五次测量结果中误差最小的是第次 D.这五次测量结果中误差最小的是第次 【强调】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时,平均值小数点后保留与原题中相同的位数。 (设计意图:利用反馈练习巩固减小误差的方法以及对错误测量结果的推断) 学生阅读思索课本P14“误差”,沟通探讨并回答问题: 1.由于受所用的仪器和测量者的不同,所以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必定存在差别,这个差别叫做误差,误差是不行避

25、开的. 2. 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 3.错误与误差不同:错误是指不按试验、操作的有关规定的做法.所以只要严格按要求去做,错误是可以避开的,而误差是不行避开的. 思索沟通:题中所用刻度尺最小分度为mm,第四个读数187. 65错误.其它四个读数分别为:187.6;187.5;187.8;187.7,它们的平均数为187.65mm,在这里只平均值有效数字个数应当与测量值有效数字个数相同,则物体的长度应为187.7mm,综上所述,应选D. 三、课堂小结 回顾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学生探讨发言,梳理本节学问要点,见附件1. 四、课堂检测 老师巡察

26、、讲评. 完成检测题,见附件2. 五、布置作业 动手动脑学物理1、2、 4. 课后完成. 【板书设计】 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一、长度的单位及换算 1km=103m 1dm=10-1m 1cm=10-2m 1mm=10-3m 1m=10-6m 1nm=10-9m 二、长度的测量 1、基本工具:刻度尺 2、运用刻度尺的方法:选、放、读、记 三、时间的测量 1、单位及换算:1 h=60 min 1 min=60 s 2、停表的运用:一启动;二按停;三读数;四归零。 四、误差: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别 1、减小误差的方法: 2、误差与错误的区分:是否可以避开 初中物理教案精选3 【学习目标】 1.

27、知道机械运动;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2.知道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理解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概念。 3.理解速度的概念、公式及其单位。能用速度进行简洁计算。 4.知道平均速度。 【学问结构】 运动图像:有两物体正在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分别为2米/秒、4米/秒,请分别画出它们的图像 一、热身训练: 1.运动员在跳伞过程中,选择地面为参照物时他是_的, 选择着陆伞作参照物时他是_的。 2.飞机作俯冲飞行时,飞行员说:“大地迎面而来”,这是以_作参照物的。 3. 5米/秒=_千米/时 4. 54千米/时=_米/秒 二、典型例题: 1.在匀速直线运动中,下列关于公式v=S/t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28、: ( ) A.速度v与路程S成正比 B.速度v的大小与路程S、时间t都没有关系 C.当速度v肯定时,路程S与时间t成反比 D.速度v与时间t成反比 2.小红在路上骑自行车,若说她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可能是( ) A.迎面走来的行人 B.路旁的树木 C.小红骑的自行车 D.从身边超越的汽车 3.一辆摩托车在平直的路上行驶,在1秒内经过1米,在二秒内经过2米,在3秒内经过3米,在4秒内经过4米,则对此摩托车运动状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肯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B.肯定是变速直线运动 C.可能是匀速直线运动也可能是变速直线运动 D.以上说法都不对 4.小明为了探究物体运动速度与运动时间、

29、路程之间的关系,在课外实践活动时,选用了两辆不同规格的四轮驱动模型车A和B,在试验室做了探究试验.试验中记录数据如下表所示: 运动路程 S/m 汽车A 0.1 0.2 0.3 0.4 汽彻B 0.2 0.4 0.8 1.2 运动时间t/s 汽车A 1 2 3 4 汽车B 0.5 1 2 3 (1)试依据上表中的数据在右图5-11坐标系内分别画出两车的路程与时间关系图像,依据数据分析,比较出汽车A和汽车B的快慢程度. (2)依据表中的数据可分析出两车处于什么运动状态? (3)在相同时间内,汽车A和汽车B谁运动的路程长? 三、课堂巩固: 1.两个同学并肩走在林荫路上,若相对于路面或路旁的树木来说两

30、人都是_的;而相对于其中的一个同学另一个同学是_的。 2.坐在行驶汽车上的人说路旁的树在向后退,他是以_ 为参照物的;他又说旁边座位上的乘客是静止的,他又是以_ 为参照物的。 3.某人5分钟步行通过的路程是0.9千米,则此人步行时的速度为_米/秒,合_千米/时。若以这样的速度行走半小时可以通过_米的路程。 4.下面是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三种方法:(1)比较相同时间内通过路程的多少;(2)比较通过相同路程所用时间的多少;(3)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的多少.我们在观看百米赛跑时,认为跑在前面的运动员跑得快,这是采纳上述第_种方法,而裁判员认为,到达终点化时少的运动员跑得快,这是采纳上述第_种方法.

31、若要比较滑翔机与赛车运动的快慢,则需采纳上述第_种方法比较便利.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运动路程越长的物体,速度越大 B.运动时间越少的物体,速度越大 C.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长的物体,速度越大 D.运动路程相同,所用时间越多的物体,速度越大 6.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它在前2秒的平均速度是6米/秒,后4秒内的平均速度是3米/秒,则该物体在6秒内的平均速度是: ( ) A.3.5米/秒 B.3.75米/秒 C.4米/秒 D.4.5米/秒 7.如图5-17所示,用来表示同一种运动规律的是( ) A.a b B. b c C. b d D. a d 8.南京长江大桥,下层铁路桥

32、全长6772米,其中江面正桥长1577米。一列 长300米的火车通过江面正桥用了2分钟,求: 这列火车的速度是多少米/秒? 以这个速度行驶,通过整个铁路桥要多长时间? 四、课后提升: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宇宙间的一切物体都是运动的 B.只有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才能被选作参照物 C.运动快慢不变的物体,肯定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D.以上说法都不对 2 在2023北京奥运圣火传递活动中,现场某记者同时拍下了固定在地面上随风飘动的旗帜和旁边的甲、乙两火炬照片,如图所示。依据它们的飘动方向,可以推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火炬肯定静止 B.甲火炬肯定向右运动 C.乙火炬肯定

33、静止 D.乙火炬肯定向左运动 3. A、B两辆车各自作匀速直线运动,它们速度之比为3:2,当它们各自运动时间之比为3:4时,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是 ( ) A.9:8 B.2:1 C.8:9 D.1:2新 课标 第一 网 4.关于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速度是表示物体通过路程长短的物理量 B.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时间的物理量 C.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D.物体通过的路程越长,速度就越大 5小明和小华进行百米赛跑,每次小明都要比小华提前5m到达终点,若小明将起点向后远离原起点5m, 小华仍在起点处与小明同时起跑,他们仍按原来的平均速度奔跑,则( ) A.小明先到终点 B.小华

34、先到终点 C.两人同时到达终点 D.条件不足,无法推断 6. 在新型飞机的研制中,将飞机模型放在风洞中固定不动,让风(高速流淌的空气)迎面吹来,可以模拟飞机在空中的飞行状况.在此情境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飞机模型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 B.飞机模型相对于空气是运动的 C.空气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 D.空气相对于飞机模型是静止的 7.人正常行走的速度最接近 ( ) A.1米/秒 B.5米/秒 C.20千米/时 D.40千米/时 8 汽车在平直马路上匀速行驶,下面四个图象中能正确表示汽车速度与时间关系的是( ) 二、填空题 1 2023年1月1日,常州市快速公交一号线正式开通运行.快速公交一号

35、线全程24km,北起 新北公交中心站,南至武进公交中心站,全程运行时间为40min,快速公交车行驶的平均速度是 km/h. 3 右图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我国杭州湾跨海大桥的一部分。2023年5月1日大桥正式通车,该桥全长36km某车刚行驶到桥面时,车内显示速度的表盘示数如图甲,那么该车此时的运动速度为 km/h= m/s,车辆匀速通过整个大桥需 h。 4.如图5-16所示是某同学在探讨汽车和苹果运动的两张图.视察甲图可知汽车做_直线运动,运动速度大小为 m/s;视察乙图苹果下落时的频闪照片,可知苹果做_直线运动. 三、试验,探究题 (1)如图2l所示,在“探讨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试验

36、中,(1)气泡上升过程中,若以气泡为参照物,玻璃口的塞子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2)若测得气泡从管子的底端运动到顶端的路程为56cm,所用的时间为7s则在这个过程中气泡的平均速度为 (3)为了推断气泡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须要测量气泡运动的路程和时间,为便于测量,应使气泡在管内运动得较 (选填”快”或“慢”). 2 探究物体运动快慢,可以将物体将要通过的路程分成若干段,再分别测量物体通过每段路程所需的时间.如图所示,将运动员跑步的路程分成长度相同的三段,由图中秒表可知运动员通过每段路程所需时间,从图中可见运动员在此运动过程中的速度是A.不变 B.变大 C.变小 D.先减小后增大 四

37、、计算题 1 地震波是一种由地震震源发出,在地球内部传播的波.地震波分为主波、次波和表面波,纵向振动的地震波称为主波,横向振动的地震波称为次波.主波比其它地震波运动得更快,主波的传播速度是6km/s,次波传播的速度是4km/s.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时,我市也有震感. 已知汶川到我市的直线距离约为1440km, 则该地震波主波比次波早多长时间传到我市? 2.某人乘坐出租车在平直马路上匀速行驶,图为他乘车到达目的地时的车费发票.求: TAXI 车费发票 车号码 E.U-8888 日期 02-05-28 上车 1000 下车 1005 单价 2.00元 里程 6.0km 金额 16.00元

38、(1)出租车行驶的时间. (2)出租车行驶的速度. 3.如图5-25是一个跑步的人和一个骑自行车的人的路程时间图像,由图像你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信息1:他们两个人是同时起先运动的. 信息2: 信息3: 试在一张图中画出两人的速度图像 初中物理教案精选4 【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 1、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知道声音须要介质传播,以及固体、液体、气体都是能够传播声音的介质; 3、知道声速跟介质的种类和介质的温度有关。 过程与方法: 1、运用视察和试验来探究声音产生的实质,以及探究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2、通过学习活动,培育学生初步的视察实力、试验实力、和科学抽象实力;使学生驾驭初步的探

39、讨问题的方法。 情感看法与价值观: 1、通过教学中师生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逐步养成自觉探究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原理的科学看法。 2、通过合作和沟通,培育学生主动参加他人合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声音的传播须要介质,以及声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3、声速与介质种类以及介质温度有关。 【教学难点】 声音在介质中以声波的形式传播。 【教具打算】 音叉、乒乓球、水杯、广口瓶、声音芯片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我们生活中在一个充溢声音的世界里,奇妙的的音乐声,路上吵杂的汽车声,孩子们的玩耍声等,很难想象,假如没有声音,人类将怎样生存。

40、(边放录像边说明)问:那么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呢?又是怎样传播开来的?声音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呢?这些都是本章将要探讨的问题。 (二)进行新课 声音的产生提出问题: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1)学生活动1:请大家用手摸着自己的喉头部分,轻喊一声“啊”,有什么感觉?(声带在振动) (2)学生活动2:两人一组,一人将橡皮筋拉长张紧,另一人用手拨动橡皮筋,视察橡皮筋振动发声。 (3)演示试验二:将用力敲响的音叉插入水中,视察,音叉溅起水花 (4)在鼓面上放一些小纸片,敲击鼓面,纸片会被弹起。 问:上面的这些试验与活动说明白什么问题呢? (2)学生活动2:两人一组,一人将橡皮筋拉长张紧,另一人用手拨动橡皮筋,视察橡皮筋振动发声。我们把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人说话、发声是靠声带的振动,宛转的鸟鸣声靠的是气管和支气管交界处鸣膜的振动,蟋蟀叫声靠的是左右翅摩擦发出的振动。问:吉他发声靠的是什么?(琴弦的振动)鼓发声靠的是什么?(鼓面振动)笛子发声靠的是什么?(空气振动)所以乐队里弦乐、管乐、打击乐器等的发声是不同的。 用收音机播放一小段音乐.并问,这奇妙的乐声也是有发声体在振动吗?从收音机中当心地取出喇叭,让学生想一下,用什么方法可以验证发声的喇叭在振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