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修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修改.docx(1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3年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修改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修改1教学目标:1、正确、有韵味地朗读、背诵课文1-5行。2、看柱石,说出每一行的意思,提出不懂的问题。3、历届古代人的思想和事理,能结合实际说出对我们的启发意义。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制作课件(孟母三迁图、相关事例录像、图片、重点处文字文稿等)2、学生准备:课前收集三字经的有关资料;了解课本中孟母三迁、五子登科 等古人教子事例。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流程:一、知出处 解题意 导入新课1、揭示课题,了解三字经的相关知识师:今天,我们来学习18课三字经 板书:18三字经 (齐读) 师:通过课前预习,你对三字经有哪些了解呢?(指明说) 三字经:我国
2、旧时的启蒙教材,相传为南宋学者王应麟所著,全 书1140个字,结构严谨,内容丰富,均用三个字为一节的韵文写成,读来琅琅上口,教材选取了开头的120个字,分成10行。板书:(节选)2、情景导入。师:三字经既是古时候的启蒙教材,就让我们想象一下那时候的私塾老先 生是怎样教学生读的呢?投影:图片(老先生教学生图) 文字(人之处 性本善 性相近 习相远) 指名读带全班演示一下 想一想:老先生这样读有什么好处?小结:1、让我们体会到祖国语言文字的韵味美。2、有利于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师:结合你刚才悟到的特点,再来读读前两行文字 指名读-评价-再指名读-范读-齐读(设计意图:这是一篇古文,三字为一韵,读来琅
3、琅上口,但离学生生活实际甚远,与现代文读法差别很大,初次接触,学生不免有些茫然,不知道该怎样朗读,为拉近课文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先让学生了解三字经的相关知识,认识这是古时候的启蒙教材,在边观察私塾先生图片,便想象老先生一手捻胡须,一手拿书教学生诵读的情景,既激趣,又能引发学生联系生活中已有的经验想象、体会诵读的方法,使学生很快地进入情景,达到参与学习的目的。)二、读诗文 晓诗意 感悟语言1、读准字音师:这篇文章的多音字较多,为让大家读得更准确,我们先来读读这些文字 投影:窦燕山 择邻处 教知道 教五子 弟于长 非所宜 跟老师一起读-自由读-指名读-齐读2、导诵读全文师:把这些文字送入课文,便体会
4、读法,便练习 学生展示:每人一行老师纠错学生跟读 (设计意图:文中多音字、易读错字很多,学生除度,会手足无措,设计老师范读的目的是给学生正确的导向,降低朗读的难度, 使学生有兴趣探究学习,并为规范朗读打下基础)3、逐字、句,翻译理解师:针对古文,要想知道他讲述的道理和文章的内容,就要把他翻译过来,请同学们想一想,翻译古文有哪些方法? 板书:看注释 查字典 问老师 同学交流 上网查找 师:请你们运用、选择其中的一些方法, 自己翻译1-5行文字 自译后,合同桌交流,互相说一说每一行文字的意思,在不懂的地方划上?号。 全班汇报交流 要求:先读-再译-其他同学认真听,提出不懂问题-同学、老师解答。 一
5、行:人之初 性本善 性相近 习相远 指名翻译-同学提问-解答-相机出示投影:习相远A、学习、伏羲、练习B、受环境影响C、习惯、习性D、姓 习礼仪师:这是老师在古汉语词典中查到的解释,请你判断一下, 在“习相远“中应该选哪一种解释,为什么? 在“习礼仪“中应该选哪一种解释,为什么?小结:古文中,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意思不同,我们就该象这样“刨根问底”,逐字去理解。 (设计意图:给学生一定的学习方法,知道古文翻译应先看注释,初知大意,再根据大意结合具体语言环境辨别其中某一个字的意思,明确相同的字,由于语言环境的不同,意思也有所不同,促学生思考。) 二行:苟不教 性乃迁 教知道 贵以专 指
6、名译-其他同学提出问题-相机理解 苟:如果 乃:就 迁:变化 道:方法、规律 贵:可贵 以:认为、以为 专:专心致志 持之以恒 三行:西孟母 择邻处 字不学 断机杼 理解“择邻处” 相机投影:孟母三迁图片 音乐 (学生或老师讲故事) 师:孟母一次又一次带着孟子搬家,选择好的邻居而定居下来,这是为什么? (教育孟子专心学习) 理解“断机杼”师:想象,织机上的梭子断了,就不能再继续织布了,这块不就成了一块废材料, 孟母又问什么要这样做?(教育孟子做事情要持之以恒。) 小结:“孟母择邻、断机杼”这两个事例,验证了上一行文字中的那三个字所蕴含 的道理呢? 板书:贵以专 请你把2、3两行文字带着你的理解
7、再来读一读 四行、窦燕山 有一方 教五子 名俱扬 相机理解:燕山是人的名字吗?(地名) 义方:教子中好的方法。 扬:传播小结:无论孟母还是窦禹均,在教育子女的问题上,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选择了很好、很适合、很有效的教子方法,这又是在讲那三个字的含义? 板书:有义方 五行:养不教 父之过 教不严 师之惰 生译-师问: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引导体会:家长的过错(实际上是对家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要教育子女,还要 选择好的方法。) 老师的怠惰:(实际上是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能偷懒、漫不经心、 不负责任。)小节:这句话讲了为人父母、老师的一种责任 板书:师长的责任 教育 严格 指名串讲前
8、五行的意思。 (设计意图:针对2-5行文字,采用了以学生译-提问-师生互答-讲故事助理解的方法进行教学,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作用,课堂是师生交流、生生互动的过程,让学生运用掌握的方法,学会质疑,学会解疑,深入文字,获悉答案。)三、诵诗文 悟诗情 拓展提升1、引导诵、背前五行文字 出示投影:前五行文字 指名带着你的体会诵读 背诵:自由练习 三个字中去掉其中两个,同桌练习背诵 每行各剩开头一个字,指名背 一齐配乐背诵。2、积累、应用 师:这节课,我们不但领会了古人的思想和事理,还做到了背诵,但在生活中,我们的父母毕竟不是孟母、窦禹均,老师也不同于孔子那样的大教育家,对于他们责任重的“贵以
9、专、有义方”教育严格中的“度”把我不一定很好,于是,在我们的生活中出现了许多学生不理解的事例,请同学们看一段录像,边看边思考:站在同龄人、朋友的位置上,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放录像:事例A、教师严格要求,让我学会了游泳B、我迷恋电脑,妈妈严加控制C、考试成绩不理想,爸爸严厉批评 学生在音乐声中思考 指名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要求,用上今天学到的事例和道理)师:我替他们谢谢你们!3、总结学法师:愉快的一节课马上就要结束了,回顾一下,我们是则养学习这几行文字的归纳板书:读 译 解 诵 背 用作业:请同学们用今天这种学习古文的方法,课下自己学习课文的6-10行文字, 准备下节课交流。(设计意图:诵读,
10、使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又一次感悟, 对语言文字韵味的深层品味。背诵意在积累,两环节同时又是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再次回顾,结合录像)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修改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修改2教材分析这篇精读课文讲的是“我们村”的乡亲们怎样从古井里取水,又从中受到教育的事,赞美了古井无私奉献的精神,表达了对故乡的热爱和怀念之情。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本课,要让学生学习本课13个生字,正确读写“哺育、络绎不绝、水桶、吱悠、水缸、报酬、歉意、不仅、陶冶”等词语。学生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学习课文时,要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提出问题讨论,学习“从内容中体会思想感情”。学生不但要理解课文内容,还要懂得古井不仅为乡亲
11、们提供泉水,而且陶冶了人们的品格,受到无私奉献的教育。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提出问题讨论,学习“从内容中体会思想感情”的方法。教学构想本文是一篇充满感情、文字优美的课文,要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在朗读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抓住重点句,引导学生体会古井的品格,受到无私奉献的教育。教学准备投影片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初读课文,了解大意,理解内容,体会古井的品格,受到无私奉献的教育。学生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见过井吗?喝过井水吗?作者离开家乡很多年了,可是故乡的一口古井却一直令她难以忘怀,这是为什么呢?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自由小声读课文,读准字音。2、用我们自己喜
12、欢的方式读课文,思考:你认为那句话最重要,抒发了作者对古井的赞叹之情。3、投影出示:“多好的古井啊,它不仅为乡亲们提供着生命的泉水,还陶冶着乡亲们的品格,使他们懂得应该怎样做人。”点拨:这口古井有什么作用?为什么,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三、精读课文,体会感情。(一)学习第一段。1、自由读课文,思考:你读懂了什么?2、课文把古井比作什么?甜美的乳汁指什么?为什么把古井比作母亲?(二)学习第二段。1、作者把古井比作母亲,那么这位“母亲”是怎样哺育儿女的呢?请同学们轻声读第二段。2、点拨:你读懂了什么?3、从哪可以看出取水的人多?(时间、人数、古井周围)4、春雨有什么特点?刚下过春雨的路面什么样?“
13、老是”说明什么?5、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古井为乡亲们提供着生命的泉水。古井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你认为应该怎样读?谁再来读一读。(读出赞美之情)(三)学习三五段。1、为什么说古井“还陶冶着乡亲们的品格,使他们懂得应该怎样做人”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思考:乡亲们是怎样帮助村里的一对老人挑水的?2、请三位同学分别朗读3-5段。3、老两口用水有什么困难?乡亲们是怎样帮助他们的?“这个、那个”说明什么?“挑一担、提一桶”说明什么?“总是”说明什么?4、当老人表示歉意时,乡亲们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5、“那口古井给人们出了多少力气?可它从来没跟人们要过报酬”这句话什么意思?6、有感情的齐读课文,想
14、像这一部分描述的情景。7、分组讨论:说说自己想到的内容。8、交流、表演,进一步体会古井是怎样教我们做人。(四)学习第六段。1、你们过去对井怎么看?学到这儿,你对这口古井又有了什么新的认识,你想对它说些什么?把它比作母亲恰当吗?2、引读课文,“所以,作者由衷的赞叹,多好的.”四、总结全文。作业设计1、把课文中打比方的句子摘抄下来,体会这样写好在哪里。2、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板书设计取水的人(以水养人)5古井 络绎不绝 无私奉献(像母亲) 帮助于老人(以德育人) 乐于助人不要报酬课后小记第二课时教学内容进一步学习课文,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学习本课的写作方法,让学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学生学习过程一
15、、复习导入。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2、检查背诵。(1)齐背。(2)同位互相检查。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1、课文讲了和古井有关的哪些事?(取水的多,帮助老人不计报酬)2、从课文中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取水的人多”?3、乡亲们是怎样帮助老人的?4、古井教育我们怎样做人?联系内容和体会具体说一说。(1)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进一步理解内容。(2)共同交流,加深体会。三、指导学生学习写作方法。点拨:作者怎样准确运用词语表达呢?1、比较句子。(投影出示)(1)比较一下哪种表达感情更强烈。古井像儿女。古井哺育乡亲们。第一句话把古井比作一位温情慈爱的母亲,因为母亲对儿女的爱是无私的、高
16、尚的,为了哺育儿女,可以毫无保留的奉献自己的一切,而古井同伟大的母亲一样,无私的向人们奉献甘甜、清凉的泉水,养育一方村民而对人们毫无所求,所以说古井像母亲一样。(2)比较表达有什么不同桶儿叮叮当当,扁担小曲。桶儿响,扁担也响第一句表现出轻松、愉悦。四、自学短文养花人的梦1、出示要求。(1)有几个自然段,各讲什么?(2)主要内容,哪能些词用得好?(3)你懂得了什么道理?2、讨论交流,共同订正。作业设计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抄写生字词语。板书设计5 古井哺育 陶冶无私奉献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修改3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作者从古井得到的启迪,懂得应该怎样做人
17、。2、学习作者借物喻人,寓理于物的写法。过程与方法:1、从读入手细细品悟,引发思考。2、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理解课文使学生懂得古井不仅为乡亲们提供泉水,而且陶冶了人们的品格,使学生受到无私奉献的教育。重难点解析:理解古井高尚品格和对人们的启迪是本课的重点,教学中要抓住一些含义深刻与文章中心密切联系的句子,在组织学生通过读、思、议的过程,透彻的理解它的含义。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师:上节课我们初读了古井这篇课文,古井给我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学生自由表达。教师总结:多好的古井啊,它不仅为乡亲们提供着生命的泉水,还陶冶着乡亲们的品格,使他们懂得应该怎样做人。今天继续去感受
18、古井对人无所求无私奉献的精神。板书:生命的源泉、陶冶品格(设计理念:使学生理清文章的脉络,突出文章中心,有助于对文章深层次的理解。)二、细读思考,感悟无私。1、默读思考:出示自读提示:(课件展示自读提示)(1)从课文哪几部分可以看出古井为人们提供着生命的泉水?又从课文的那些地方体会到“它不仅为乡亲们提供着生命的源泉,还陶冶着乡亲们的品格,使他们懂得应该怎样做人”画出相关语句。(2)体会着读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2、学生默读思考。(设计理念:通过学生自己读,自己感悟文章的内涵所在。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能以教师的讲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三、集体交流,体会无私。根据学生汇报随机学习以下几个板块。
19、1.探究第二自然段(1)引导学生抓住“从晨光熹微到暮色降临”“络绎不绝”“叮叮当当、吱悠吱悠”“乡间小曲”“湿漉”“老是像刚下过一场春雨”等词句分析作者从时间、人数、声音、路面四个方面具体描写了到古井取水的人很多。表明了古井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的作用很大。(2)根据课文描述的内容,眼前浮现人们到古井取水时的画面,进行口头描述。(3)人们到古井取水,每天迎着晨光,踏着暮色,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那么古井在人们心目中具有什么精神?(无私奉献)(4)指导感情朗读。2.探究三至五自然段(1)引导学生抓住“见老人用水困难”“这个帮挑,那个帮提”“不肯接受报酬”等词句,想象课文所描述的画面,进行理解体会。)(
20、2)乡亲们具有什么精神?(乐于助人,不求回报)(3)古井和乡亲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可用文中的哪个词来概括?(是古井无私奉献的精神影响了乡亲们,乡亲们的精神是古井精神的再现,也就是课文最后一句话“陶冶着乡亲们的品格,使他们懂得应该怎样做人。”理解“陶冶”一词。)(4)“使他们懂得应该怎样做人”中的“他们”指的是哪些人?(“他们”不光指帮助两位老人挑水不要报酬的乡亲们,也包括那两位老人。因为从“男的是个老党员.在抗日战争时期腿负过伤”可以看出他是个老革命,曾经打过仗,负过伤,是革命的功臣。凭着这一点可以向党、向人民提出要求:让自己惟一的女儿留在身边工作,照顾自己。可老两口没有这样做,他们也是受到了古
21、井精神的陶冶。)(5)分角色朗读老两口和乡亲们的话。(设计理念:在读中体会,在读中思考,在思考中交流,在交流中体会古井的作用、体会村民以及老人的淳朴、善良无私奉献的精神。)四、再读重点段,升华无私。1、齐读最后一段。“多好的古井啊,它不仅为乡亲们提供着生命的泉水,还陶冶着乡亲们的品格,使他们懂得应该怎样做人。(1)情境说话:乡亲们懂了什么?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2)改为感叹号读。把“他们”改成“我们”在读这段话。“多好的古井啊!它不仅为乡亲们提供着生命的泉水,还陶冶着乡亲们的品格,使我们懂得应该怎样做人。”(设计理念:以“井”来启迪“人”,这“人”不仅包括“我”和乡亲们,还包括文章的读者,即全
22、体师生。进一步体会学习古井无求于人,无私奉献的精神。)五、自悟“古井”懂得无私用心体会这是一口怎样的古井,并填空。这是一口( )的古井。这是一口( )的古井。这是一口( )的古井。这是一口( )的古井。(设计理念:通过深入理解古井无私奉献的精神,把自己的感悟内化成自己语言表达出来。)六、内化升华,寻找无私。1、师:在我们生活周围也有许多像古井一样无私奉献,不计报酬的人,你发现了吗?说说他们平时是怎样做的?2、学生自由表达。(设计理念:在生活中寻找语文、运用语文,升华情感。)七、课外拓展,学会写法。1了解“借物喻人”的写法师:古井这篇课文表面上在赞美古井,实际上也在赞美像古井那样无私奉献的人。这种写作方法叫做“借物喻人”。借物喻人要抓住所描写的物体与所象征的人的相通或相似的地方,如把春蚕比做教师。2、查找借物喻人的文章去读。教师推荐白杨礼赞荔枝蜜3、围绕某一物品(如:路灯、煤炭、粉笔等)写一个片段。要求写出物品特点,赞扬他的一种精神。(设计理念:引导学生将课内知识延伸到课外,指导学生用课上学到的阅读方法、表达方法去读相关的课外书去写类似的文章,做到学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