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四年级下册人教版数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四年级下册人教版数学教案).docx(4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3年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四年级下册人教版数学教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教材第34、35页的例2、例3、例4及“做一做”。内容简析本节课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及生活经历,在生活中感受小数的读法和写法,通过大量的感性知识与数学活动,抽象、概括、提炼出小数的数位顺序表,使学生明确小数的数位名称及数位顺序,进一步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理念,从而达到巩固小数意义的目的。教学目标1.理解小数的数位顺序表,知道小数的构成及小数各位上的数的含义。2.掌握小数的读法与写法,会读、写小数,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刻苦钻研、探求新知的良好品质。教学重难点教学重
2、点:进一步掌握小数的意义,能比较熟练地读写小数。教学难点:正确地说出小数部分每一位上的计数单位。教法与学法1.采用的教法是直观演示法、情景体验法和点拨法。从表象到抽象、感性到理性的设计层次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2.具体的学法是合作讨论法、尝试与体验法、练习法,帮助学生养成好的自学习惯,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习。教学过程一、情景创设,导入课题生活情景引入:同学们,有个小朋友遇到了困难,你们愿意帮忙吗?小红和妈妈逛超市,但她不认识价格表。(课件出示播放超市物品与价格)观察物品价格,指名说一说。(结合学生回答板书:5.98、0.85和2.60)超市里的这些标价有什么共同特点
3、?揭示课题:超市里商品的价格都是用小数来表示的,这些小数该怎样读写呢?这节课我们将一起研究小数的读法和写法。(板书课题)激趣引入:抢答题:地球上长的最高的动物是什么?(学生抢答,猜测长颈鹿的身高)出示教材第34页的情境图,学生读图,找出数学信息,教师板书小数。故事引入:今天一大早,熊二就吵着要吃蜂蜜,熊大告诉它,只有回答出它提出的几个问题才会有蜂蜜吃。你愿意帮助熊二吗?1.读出下面各数。234 7093 31 10000 38950 0.72.回忆一下:你是怎样读出这些数的?整数的数位顺序是什么?(个位、十位、百位、千位)整数的计数单位依次是什么?(一、十、百、千)3.导入:在同学们的帮助下,
4、熊二顺利拿到了蜂蜜。你知道吗,小数和整数一样,也有计数单位,也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下小数的数位顺序。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1.教学小数的数位顺序表。(1)观察教材第34页例2的主题图,从图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师生交流后,板书1.8、5.63、12.378)(2)观察并思考:这些小数和我们以前学的数一样吗?这些小数是由哪几部分构成?小结:像1.8、5.63、12.378这样的数都是小数,这些小数都由三部分组成:整数部分、小数点和小数部分。(板书:整数部分、小数点、小数部分)(3)提问:小数点左边一位是什么位?计数单位是什么?表示什么?小数点右边一位的计数单位又是什么呢?
5、学生交流讨论: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一、 创景引新,促进迁移1、 谈话:这几年,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很多小区最近新建了一些楼房,可漂亮了,我们来看一看我们住的小区好吗?2、 媒体出示情景图,并出示文字:彩田村有14栋楼,平均每栋楼住154户,彩田村一共住了多少户?3、 提问:从题目里你知道哪些信息?求彩田村一共住了多少户,你会列式计算吗?这道算式和我们学过的乘法有什么不一样的?那前面学过的乘法你还记得怎么算吗?(笔算:2413 4567 1547)二、 自主探究,获取新知1、那这道算式你试一下看,会不会算?2、集体反馈并指名说说自己的思考过程。3、全班交流并集体反馈,学生说计算过程,教师板书算式。
6、4、让学生口述答句,教师板书。5、总结算法三、拓展练习,深化理解1、竖式计算练习(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1)指名板演,完成后及时反馈。(2)指名说说中间一题的计算过程,明确乘数中间有0时应怎样计算?2、找错改错练习。(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1)让学生在书上独立找错改错。(2)小组交流,找出错误的原因,并认真订正。3、列竖式计算练习,(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4、解决实际问题练习。(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1)学生默读题目,分析题中所给的信息,并独立在书上填写结果(2)组织交流,你是按怎样的数量关系计算总价的?(3)全班反馈计算有无错误,如有错误共同订正。四、课堂总结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3一、教材内容分
7、析1.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8单元书119页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在直线上植树问题的解题规律。2、会根据实际问题,灵活选择方法进行解答。3、经历解决植树问题的过程,体验比较、区别学习方法。4、感受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通过生活中的简单事例,初步体会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和它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应该让学生从实际问题入手,逐步发现隐藏于不同的情形中的规律,经历抽取出数学模型的过程,体验数学思想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认真观察分析,运用规律解决问题五、教学环境及
8、资源准备投影仪六、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一、复习回顾(1)教师:上节课我们共同学习探讨了有关植树的数学问题,植树问题中有哪几种情形?解答时应注意什么问题?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议一议。相互交流。再组织学生汇报,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板书:两端都要栽:植树棵树=间隔数+1两端都不栽:植树棵数=间隔数-1只栽一端:植树棵数=间隔数 学生在小组中议一议。相互交流。二、指导练习(1)教材练习二十第1题。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小组讨论:当大钟敲5下时,前后共有几次间隔?平均每次间隔时间有多长?大钟敲12下,需要多长时间呢?大钟敲12下,共有11次间隔,所以共需时间是:211=22
9、(秒)。组织学生读题,理解题意。(2)教材练习二十第3题教师:从王村到李村之间设电线杆,会有几种情况?学生在小组中根据分析的情况,独立解答,并相互交流。根据可能会存在的三种情况,分别有三种解答结果。a.16-1=15 20015=3000(米)b.16+1=17 20017=3400(米)c.20016=3200(米)教材第119页思考题。教材练习二十第4题。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学生观察示意图,小组讨论:有多少个间隔?有多少盏灯?教师:你发现了什么?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在封闭路线上植树时,间隔数=植树棵树。(板书)教师引导学生分析:3号在1号队员的前面,1号队员不是第4名,而3号队员不是第1
10、名,所以3号队员是第2名,而1号队员是第3名,当1号队员第3名时,由于号码名次不同,所以2号是第4名,4号是第1名。所以排名是:1号 2号 3号 4名第3名 第4名 第2名 第1名学生小组讨论后汇报,可能会说出:大钟敲5下,共有4次间隔,平均每次间隔时间是84=2(秒)。学生独立思考,并解答。教师指名汇报,然后集体订正。组织学生议一议,然后汇报。汇报时学生可能会说出:共有三种情况:a. 两端都设有电线杆。b. 两端都不设电线杆。c. 只在一端设电线杆。学生讨论后汇报,汇报时可能会说出:1号第3名,2号第4名,3号第2名,4号第1名三、应用练习(1)一度长180米的大桥两侧,每隔30米安装一盏路
11、灯。两端要安装,需路灯几盏?两端不安装,需路灯几盏?(2)小刚到电影院看电影,他前面有8排,后面有9排,左边有15个座位,右边有17个座位。电影院一共有多少个座位?(每排座位一样多 学生独立练习,然后小组交流。指2名学生板演,再集体订正。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小组合作讨论,交流解答。四、总结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又有哪些收获?板书设计: 植树问题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4教学内容 小数的意义(第2-5页)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小数。2、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小数与十进分数的关系,理解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部分各数位名称及意义,会正确读写小数。教学重、难点 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小数与十进
12、分数的关系,理解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部分各数位名称及意义。教学准备 学生、老师准备计数器。教学过程一、 生活中的小数(事先布置学生找一找生活中的小数)让学生说说生活中除了某些商品的价格用到小数外,还在哪些地方见到过小数。结合树上的例子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说明在每个情境中消失表示的是什么,由此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小数意义的兴趣。二、 小数的意义1、 自学小数的意义(看书第3页)2、 小组交流3、 汇报:出示正方形,把这个正方形平均分为1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数表示是十分之一,用小数表示是0.1;把这个正方形平均分为10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数表示是百分之一,用小数表示是0.01。4、 以1米为例结合
13、具体的数量理解小数把一米长的线段平均分为1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数表示是十分之一米,用小数表示是0.1米;把这条线段平均分为10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数表示是百分之一米,用小数表示是0.01米。5、 归纳小数的意义通过学生的讨论归纳出小数的意义。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5教学内容:四年级下册教材第38、39页的内容及练习十第1、2、3、4题。教学目的:1、引导学生知道、掌握小数的性质,能利用小数的性质进行小数的化简和改写、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观察、比较、抽象和归纳概括的能力、3、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意识和数学思想,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同时渗透事物在一定情况下可以相互转化的观点、教学重
14、点: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性质、教学难点:能应用小数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教学步骤: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创设情境:夏天的时候同学们都爱吃冷饮,老师了解到校门口左边的商店里一种雪糕标价是2、5元,右边一家则是2、50元,那你们去买的时候会选择哪一家呢?为什么?为什么2、5元末尾添个0价钱不变呢?究竟可以添几个零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一方面的知识。二、出示课题,提出目标。1、知道、掌握小数的性质,能利用小数的性质进行小数的化简和改写、2、培养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观察、比较、抽象和归纳概括的能力、3、培养初步的数学意识和数学思想,感悟到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三、自学尝试,探究新知。1、出示尝试题(1)
15、1、10.100这三个数相等吗?你能想办法使它们相等吗?(2)你能把1分米、10厘米、100毫米改用“米”作单位表示吗?(3)改写成用米作单位表示后,实际长度有没有变化?说明什么?(4)“0.1米=0.10米=0.100米”这个等式从左往右看,小数末尾有什么变化?小数大小有什么变化?从右往左看又怎样呢?你发现了什么规律?2、学生自学课本38页后尝试练习并讨论。(5分钟后全班交流)。3、根据自学情况引导讲解。四、拓展练习,验证结论。为了验证我们的这个结论,我们再来做一个实验。1、出示做一做:比较0.30与0.3的大小你认为这两个数的大小怎样?(让学生先应用结论猜一猜)2、想一下你用什么办法来比较
16、这两个数的大小呢?(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可以进行小组讨论合作,想的办法越多越好)3、在两个大小一样的正方形里涂色比较。(1)左图把1个正方形平均分成几份?阴影部分用分数怎样表示?用小数怎样表示?(2)右图把同样的正方形平均分成几份?阴影部分用分数怎样表示?用小数怎样表示?(3)小数由0.3到0.30,你看出什么变了?什么没变?你从中发现了什么?(平均分的份数变了,即小数的计数单位变了,而阴影部分的大小没有变,得出0.3=0.30。)概括总结: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小数的性质。过度:我们如果遇到小数末尾有“0”的时候,一般可以去掉末尾的“0”,把小数化简。
17、五、应用新知,尝试练习。(1)出示例3:把0.70和105.0900化简、例4:不改变数的大小,把0.2、4.08、3改写成小数部分是三位的小数。(2)学生自学课本后讨论交流,尝试练习。(3)引导探究:哪些“0”可以去掉,哪些“0”不能去掉?105、0900中“9”前面的“0”为什么不能去掉?“3”的后面不加小数点行吗?为什么?(4)同桌讨论:应用小数的性质时,要注意什么?六、巩固新知,当堂检测。1、下面的数,哪些“0”可以去掉,哪些“0”不能去掉?3、90米0.30元500米1、80元0.70米0.04元600千克20.20米2、下面的数如果末尾添“0”,哪些数的大小不变,哪些数的大小有变化
18、?3、418 0.06 700 3.0 908 104、03 150 10.01 42.003、化简下面的小数、0.40 1、850 2、900 0.080 12、0004、不改变数的大小,把下面各小数改写成小数部分是三位的小数、0.9 30.04 5、4 8、18 145、判断、5、00元=5元()7元=0.7元()8米=8、00米()2、04吨=2、4吨()4、5千克=4、500千克()0.60升=0.6升()6、用元作单位,把下面的价钱写成小数部分是两位的小数。3元2角、6角、8元、1元零3分七、课堂小结。这节课学习了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应用小
19、数的性质时,要注意小数中间的零不能去掉。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6教学内容:小管家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巩固绘制折线统计图的能力,并通过让学生试着理财,感受数学的实际应用。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请学生每天晚上问一下爸爸妈妈,并把每一笔开支记录下来,算一算每天花了多少钱,然后算一算一周一共花了多少钱(记录在课本p124的表格中)二、新授:1、当了一星期的家庭小管家,你有什么感受?汇报一下2、根据统计表绘制出这一周开支的折线统计图3、小组同学交流一下,看看各家一周的开支有什么变化规律?4、想一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规律?5、根据这一周的开支估算本月的总支出,然后告诉爸爸妈妈。6、对于本月的开支你有
20、什么好建议,向爸爸妈妈说一说三、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感受折线统计图有什么作用?四、巩固练习完成作业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7教学目标:1、从不同方向观察由小正方体组成的立体图形。并能描述看到的形状。2、能辨认从同一方向观察不同的物体得到的形状。教学重点:认识到从不同位置观察拼摆的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教学难点:能辨认从前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教学准备:正方体木块、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迁移,预习新课。(课件出示)1、由两个小正方体组成以下图形,画出从前面、上面、左面所看到的图形。第二单元第1课时观察物体(一)导学案问,从这三面看到的图形的形状一样吗?也就是说从不同
21、的方面所看到的物体的形状有的是相同的,有的是不同的。引入课题,这节课学习“观察物体”。2、课堂预习。请同学们仔细看课本13页,请你拿出自带的4个小正方体木块,进行拼组,然后带着以下问题进行观察学习。1、我们要从多角度观察物体,通常我们从几个方向观察物体?2、在观察物体的时候,最多可以看到几个面?每个面的形状一样吗?3、请你把能观察到的面的形状画在格子图上,并注明看的位置。4、我们分别不同的位置观察了拼成的立体图形,对于你画出的观察结果,你有什么发现吗?二、自我检测。(课件出示)1、填一填。从前面、左面和上面观察由小正方体组成的不同的图形,结果可能( ),也可能( )。2、连一连。第二单元第1课
22、时观察物体(一)导学案三、预估问题。1、观察我们摆放的组合立体图形,从不同的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一样吗?分别是什么图形?2、同样都是用相同的4块小正方体拼成的立体图形,为什么你们从前面、上面、侧面画出的形状不同呢?3、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可能怎么样?四、预设解惑。请同学们拿出在预习的过程中,通过摆立体图形画出的格子图,我们共同交流。1、同学们在实物图影上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出示从前面、上面、侧面看到的图形,2、师把同学们的作品进行总结:(课件演示)第二单元第1课时观察物体(一)导学案3、通过刚才同学们的作品,我们是如何画出不同的位置看到的图形呢?有什么方法吗?同桌讨论一下。(1)集体交
23、流(3)方法提炼先确定集合体的长、宽、高,从正面看到的是几何体的长和高这两个要素;从上面看到的是几何体的长和宽这两个要素;从左面看到的是几何体的宽和高这两个要素。五、引导小结。1、同学们,通过今天的研究你有什么收获吗?2、师:宋代大诗人苏轼有一首题西林壁你会背吗?3、师:这首诗是什么意思你能解释一下吗?4、问:请你结合这首诗,再想一想今天学习的内容,有什么想法?六、针对性作业。1、课本13页做一做,练习四1至3题。2、配练上的1至3题。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8一、任教班级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情况分析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所带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已经初步养成,大部分同学都能很好的完成作业,学习数学的兴趣较高
24、,但上课时思想开小差的现象还时有发生,还需要进一步培养。个别同学的基础较差,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在这方面有待强化。本班的特点在于数学优秀学生比较突出,数量比较多。但数学后进生面积较大,成绩比较落后。数学学习习惯较稍弱些,表现在书写质量、书写习惯、听课习惯、思考习惯、完成作业习惯等方面。本学期教学将在掌握课本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加强数学思维拓展方面的学习和训练。二、后劲生情况分析从整个上学期的学习评价来看,所带的班优秀率(分数在85分以上)为71.4%,虽然没有出现不及格的现象,但相比之下成绩在90分以下的学生学习积极性、自觉性不够,缺乏刻苦钻研的精神,不够细心,总想偷懒,拖拉作业等不良习
25、惯。但是这些学生头脑灵活,学习后劲足。本学期首先还是加强他们的学习习惯培养,如听课的习惯,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课前的预习、课后的复习的习惯,认真审题的习惯等。在书写上还要继续提高要求,只有让学生在认真书写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认真思考。教学内容: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三角形,位置与方向,折线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综合运用活动等。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以及三角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教材分析:在数与计算方面,本教材布置了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小数在日常生
26、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有关小数概念的知识和小数四则运算能力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天性力。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认识了简单的小数,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在本学期里学生将系统地学习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大小的比较,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等,并在此基础上学习比较复杂的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使学生很好地理解小数的意义,能用小数来表达和推荐信息,初步学习用小数知识解决问题。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本册教材布置了位置与方向、三角形两个单元,这些都是本册的难点或重点教学内容。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特性,进一步了解确定位置的方法。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
27、教材布置了折线统计图。让学生学习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制作单式折线统计图,学会看懂此种统计图并学习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形成统计的观念。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计算内容,教学用所学的整数四则运算知识和小数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布置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想,实验,推理等活动,初步体会植树问题的数学思想方法,感受数学的魅力。1、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数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2、掌握四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简单
28、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3、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4、初步掌握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5、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初步学会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7、初步了解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形成从生活中发
29、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9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对两种事物进行搭配的过程,初步发现简单搭配现象中的规律,能运用发现的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2、使学生在观察、操作、抽象、概括、合作和交流等活动中,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初步的符号感和数学思考。3、使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教学重难点用规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课前准备电脑课件、学具卡片教学活动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师:在生活
30、中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就是买衣服与如何搭配裤或鞋现在请同学生看书上第50页图。从图中你能知道些什么?(小明要买一个木偶娃娃,并给所买的木偶娃娃配上一顶帽子,要从3个木偶娃娃和2顶帽子中选择)2、提示课题:小明买一个木偶娃娃,再配上一樱唇帽子,可以有多少种选配方法呢?这其中存在什么规律呢?(板书:找规律)二、自主探究,发现规律。1、自主活动。谈话:你有办法知道小明可以有多少种选配方法吗?请同学们先自己想办法试一试。可以用自己小组准备的木偶娃娃和帽子动手配一配;也可以用其他的方法。学生活动。教师参与学生的活动,并注意了解学生所采用的方法。交流:你是怎样选配的?你认为一共有几咱不同的选配方法?:
31、小明一共有6种不同的选配方法。可以先选木偶娃娃,国为每个木偶娃娃可以配两种不同的帽子,所以一共有6种不同的选配方法,也可以先选帽子,因为每顶帽子都可以配3个木偶娃娃,所以一共有6种不同的选配方法。帽子,因为每顶帽子都可以配3个木偶娃娃,所以一共有6种不同的选配方法。2、有序探究。谈话:如果用三角形表示帽子,用梯形表示木偶娃娃,你能用连线的方法很快找到答案吗?学生动手操作,并组织交流。提问:你认为用画图的方法找答案有什么好处?(便于操作;便于有条理地思考;能不重复、不遗漏地找出所有符合要求的选配方法)3、引导发现规律。(1)提出问题:如果有2个木偶娃娃和3顶帽子,你能用画图连线的方法很快找出一共
32、有多少种不同的选配方法吗动物操作,并交流过程和结果。(2)出示教材中的讨论题(2),提问:联系解决上面两个问题的过程,你能发现木偶个数和帽子顶数与搭配方法种数的关系?(3)。三、应用规律,解决问题。1、做“想想做做”第1题。先让学生在小组里依次说出每条不同的路线;再通过交流帮助学生明确有序思考的方法;最后引导学生一共的路线条数与每段路线条数的关系。2、做“想想做做”第2题。(1)要求观察插图,启发思考:这里有一些衬衣、裤子和裙子,你认为可以怎样搭配?(2)出示前面两问题,提问:你能解决这里的两个问题吗?自己先想一想可以怎样选配,再把思考的过程、结果与小组的同学交流。(3)出示最后一个问题,启发
33、思考:这个问题与前面已经解决的两个问题有什么关系?你会列一道加法算式求出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穿法吗?启发进一步思考:有位同学用35这道算式求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穿法,你认为这个方法对不对?你知道他是怎样想的吗?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懂的地方?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0第一课时:认识容量和升第二课时:认识容量和升(2)美妙的“杯琴”授课时间:教学内容:p.20、21教学目标: 运用本单元所学的知识,与科学、音乐学科的综合,通过制作、欣赏“杯琴”,使学生产生对数学学习的好奇心,感受学习的乐趣。教学准备:水、各种容器,敲的小棒等教学过程:说明:昨天我已经让个别音乐好的学生到自然教室用
34、试管制作了一个杯琴。一、请学生介绍“杯琴”1请该生把制作的杯琴亮出来,并分别按顺序敲出“17”七个音,在此基础上,再用该杯琴敲出一个简单的乐曲,激发同学的兴趣。2介绍该杯琴的制作过程:(1)确定水的多少对音高的影响。可分别用装满水的和空的、装一部分水的做一比较,很明显地发现水越多,音越低 (2)把7个试管依次从多到少地装入适量的水(3)敲一敲,并通过调整水的多少来调整音的高低,直到满意3老师补充: 通过刚才的介绍,大家知道了音的高低和同样容器中装的水的多少有关,其实还和不同的容器有关。 分别请学生把自己带来的容器敲一敲。当然在敲的时候,用的力气要均匀,选择的材质要能发出比较清脆的声音。二、学生
35、分组实验:1请每组同学把自己带的容器集中在一起,用刚才学到的知识,来制作杯琴。没带齐的组也可以到老师处借烧杯等容器。2分组交流: 每组可以用杯琴敲出“17”的音,或者可以直接敲出一些简单、熟悉的曲子。 全班评一评哪组制作的杯琴音质最好,音准最准。三、介绍“你知道吗?”在玻璃杯里装上不同量的水,杯子里剩下空气的量也就不同,这样就可以敲出不用的音。有些乐器正是根据这个原理来制作的。说说书上这几样乐器的名字。你知道这些乐器为什么会发出不同的音?请大家课后查资料,并互相交流。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1小数天地复习内容 : 课本第102、103页的有关内容。复习目标 :1、复习小数四则运算,以及运用相关知识
36、解决简单问题。2、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回顾、整理和反思,培养自我评价能力。复习重难点 :1、 进一步理解小数意义。2、 提高运算能力。复习准备 : 课件复习方法 : 练习法、小组讨论法。复习过程 :一、 整理导入。本学期我们又学了一些小数知识,回忆一下你学到哪些知识?二、整理知识。让学生翻阅课本中的第一、三、五单元内容。看看学了哪些知识。1、 学生独立翻阅课本。2、 让学生与同桌的伙伴交流,说说学到了哪些知识。3、 利用表格或网络图的方法进行归纳整理。(脚可以提供一些思路或表格)4、 展示学生的作品。三、课堂练习。1、小数读写。课件呈现:五点八七四二百三十点九 12.031.0230.082十二点
37、零三 零点零八二 230.9一点零二三 5.87要求:(1)降落伞逐一出现,从上而下,降落平台一次性出现;(2)学生看“读数”找“写数”,看“写数”找“读数,判断降落点;(3)完成课本第102页的第1题。2、小数计算。完成课本第102页第2、3题。教师以口算卡片出示,学生口答,部分题目让学生说说怎么想的,怎么算的,计算法则以及注意点。3、解决问题。(1)让学生说说生活中遇到的小数。(2)结合生活情景,提出数学问题。如:教室的长是7.8米,宽6.4米。1教室的周长是多少米?面积是多少米?长是宽的几倍?2课件呈现:节日特别供应精致汉堡 每块9.80元薯条 每包5.50元可乐 每杯3.85元根据情景
38、图,提出数学问题。学生可能会提出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问题。四、巩固练习。完成课本第102、103页的第410题。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2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教材第32、33页的例1及“做一做”。内容简析教材选择学生熟悉的教室情境简要地呈现了“小数产生”的过程,通过实际的测量活动,体会小数产生的必要性。考虑到学生对长度单位比较熟悉,教材选用了米尺作为教学小数意义的直观教具,以长度单位为例说明小数的实质是十进分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教材通过将分米、厘米、毫米改写成米,说明把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可以用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表示,再进一步用小数表示。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小数
39、的产生。2.让学生在初步认识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弄清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与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的关系,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3.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及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4.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能力。教学重难点弄清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与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的关系。教法与学法1.主要采用自主探究、讨论、发现的教学方法,先引导学生回忆毫米、厘米、分米与米的关系,并用分数表示,再把分数化成小数,从而了解小数的意义。2.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类推、迁移等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创新意识,学会探究问题的方法。教学过程一、情景创设,导入课题经典文
40、学引入:你们熟悉三字经吗?我们来一起背几句好吗?三字经中有这样一句话“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意思是十个一是十,十个十是一百,十个一百是一千,十个一千是一万。)(教师从右往左板书:10000 1000 100 10 1)谈话:看来三字经中也藏着有趣的数学问题,观察刚才的一组数,从左往右看,从1开始,10个1是10,10个10是(100),10个100是(1000),10个(1000)是(10000),按这样的规律,接下去应该是哪些数呢?提问:从右往左看,10000、1000、100、10、1,接下去又是哪些数呢?它们之间的进率又是多少呢?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小数
41、的意义”。 游戏引入:同学们喜欢玩游戏吗?今天老师和你们一起玩个游戏,名字叫“估一估、测一测”。先请同学们估一估老师和你伙伴的身高?再测量他们的实际数据。揭示小数的产生。谈话:刚才在测量身高的时候,得到的结果是1米多,如果用“米”作单位,就得不到整数的结果。像这样在实际测量和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小数来表示。由于日常生活和生产的需要,从而产生了小数。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1.小数的产生。引导学生观察教材第32页例1,在进行测量和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也常用小数来表示。提问:我们知道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那么以分米、厘米、毫米为单位的整
42、数怎么用以米单位的小数表示呢?2.认识一位小数。(出示米尺)(1)在米尺上找出1分米的地方。提问:用米作单位,1分米怎样用分数来表示? 为什么?(结合分数的意义说明)用小数表示是:0.1米。说说0.1米表示什么?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1分米,是1/10米,也可以写成0.1米。板书:1分米=1/10米=0.1米。(2)讨论:用米作单位,3分米怎样用分数和小数表示?7分米呢?分别说说0.3米、0.7米表示什么意思。3.认识两位小数。(出示米尺)(1)在米尺上找出1厘米的地方。用米作单位,1厘米怎样用分数来表示? 为什么?用小数表示是:0.01米。说说0.01米表示什么。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
43、,每份是1厘米,是1/100米,也可以写成0.01米。板书:1厘米=1/100米=0.01米。(2)讨论:用米作单位,3厘米怎样用分数和小数表示?6厘米呢?分别说说0.03米、0.06米表示什么意思。4.认识三位小数。(出示米尺)(1)在米尺上找出1毫米的地方。用米作单位,1毫米怎样用分数来表示? 为什么?用小数表示是:0.001米。说说0.001米表示什么。把1米平均分成1000份,每份是1毫米,也是1/1000米,用小数表示是0.001米。板书:1毫米=1/1000米= 0.001米。(2)讨论:用米作单位,3毫米怎样用分数和小数表示?6毫米和13毫米呢?说说0.003米和0.006米各表示什么意思。明确:照这样分下去,还可以得到万分之一米也可以写成0.0001米像刚才小数点后面有一位的小数叫一位小数,有两位的小数叫两位小数在教学1分米=1/10米=0.1米时,先让学生初步感悟十进分数与一位小数之间的联系,进而由此迁移类推得到许多一位小数,让学生比较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