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必备小学语文教案汇总(小学数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必备小学语文教案汇总(小学数学教案).docx(4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3年必备小学语文教案汇总(小学数学教案)小学语文教案 篇1教学目标1.了解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以及对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影响。2.了解现代信息传播的主要方式,能正确使用媒体,学会选择信息,趋利避害。3.逐步学会搜集信息,善于和别人交流信息,初步养成留心信息、运用信息的好习惯。4.初步学会根据目的搜集和处理信息,学写简单的研究报告。5.认识生字。课时安排10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目标浏览整组教材,明确本次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和目标,制定活动计划。一、揭示主题,激发兴趣1.师生共同回忆五年级时进行过的遨游汉字王国的综合性学习的经历。(1)历数开展过的活动。(2)说说在活动中感觉最快乐或最难忘的
2、事。(3)谈谈开展综合性学习要注意的事项。2.揭示主题。从今天开始,我们要开展一次新的综合性学习走进信息世界。(1)说说对信息世界的了解。(2)谈谈你对这次综合性学习的期待,或者说你希望在这次活动中能开展哪些活动。教师要认真倾听学生的想法,尽可能的纳入到即将制定的活动计划中去。二、浏览教材,交流感受1.自由浏览整组教材,感兴趣的地方可以读得仔细一些。2.交流浏览教材后的感受。(1)浏览了教材,你知道了一些什么?(2)你产生了哪些困惑或疑问?(3)你认为这次综合性学习可以开展哪些活动?教师要注意倾听,特别是学生的困惑、疑问和活动建议,这些要成为最终的活动的计划的有机组成部分。三、分组讨论,制定计
3、划1.重点阅读:单元导语、两个活动建议以及最后的结语。(1)自由阅读,你认为有价值的可以画下来。(2)课堂交流:单元导语、两个活动建议以及最后的结语给了我们哪些启发?2.根据自由组合,适当调整的原则,组成3到5人的学习小组。3.分组制定本次综合性学习的活动计划。(1)组内充分讨论:想开展哪些活动?可以开展哪些活动?(2)组内达成共识,填写活动计划表。_小组:走进信息世界活动计划小组成员:_活动时间活动内容活动地点活动形式预期的成果四、交流计划,取长补短1.分组交流各自的活动计划,要求:(1)清晰地汇报各项计划中的活动,随时回答同学的提问;(2)认真倾听别的组的活动计划,及时记录与自己组的计划不
4、一样的内容,需要的话可以向回报的小组提出疑问。2.分组修改各自的活动计划。(1)分析其他组提出的活动建议是否有价值,是否可行。(2)修改小组活动计划。3.公布活动计划。可以采用适当的形式公布各组的活动计划,比如:张贴,装订成册等。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阅读古人传递信息的故事、因特网将世界连成一家、神奇的电脑魔术师和网上呼救,能选择阅读材料中的信息,了解古今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以及现代信息传递的特点。2.认识这几篇阅读材料中的14个生字,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要点。一、谈话激趣,交待任务1.教师例举生活中传递信息的生动事例。2.其实从古代到现代,信息传递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一起来阅读古人传递信息
5、的故事、因特网将世界连成一家、神奇的电脑魔术师网上呼救把握自己等五阅读材料。二、快速阅读,了解概况1.默读阅读材料,思考:(1)材料中提到的古代的信息传递方式有哪几种?有什么特点?(2)现代的因特网传递信息有什么特点?边读边思考,在材料中画出有关的句子,并做好标注。2.课堂交流(1)学生自由发言,特别要关注学生对上面两个思考题的认识来自于材料中的哪些语句。比如:古代信息传递方式的特点:速度慢。典型语句:哪知瓶子在海上足足漂了359年,到1852年才被人发现。当时有个叫菲迪皮茨的士兵,从马拉松平原出发,一刻不停的跑了40多千米不精确。典型语句:各路诸侯看到烽火,以为有敌人入侵,火速率兵出击。然而
6、诸侯们望见熊熊燃起的烽烟,却以为是周幽王故伎重演,个个按兵不动。(2)因特网传递信息的特点:速度快。典型语句:计算机把全世界连成一家,天涯若比邻已经不再是梦想。多媒体。典型语句:这个小学生为了通过电脑教表姐学唱,除了把歌词、各谱写在电脑屏幕上,还通过多媒体的录音技术把自己的歌声录在上面不受地域阻隔。典型语句:他赶紧问:你在什么地方?答案是芬兰。2.再次阅读材料,思考:信息传递的方式是怎样变化的?(1)重点阅读因特网将世界连成一家,画出关键词语。(2)尝试填写:古代:驿差长途跋涉近代:()现代:()当代:广播、电视和()。3.根据课堂讨论,填写下面的表格。种类特点古代信息传递方式现代信息传递方式
7、三、联系生活,了解现状1.说说你在生活中接触到那些信息传递方式?举一个例子。2.想想这些信息传递方式带给你什么?第三课时学习目标1.继续阅读古人传递信息的故事因特网将世界连成一家神奇的电脑魔术师网上呼救把握自己,进一步了解现代信息传递方式的特点,体会信息对人们生活的影响。2.阅读把握自己认识沉迷于网络的危害,坚定把握自己,告别网吧的决心。一、阅读材料,体会影响1.默读五篇阅读材料,联系材料中的具体事例说说信息是如何影响和改变人们的生活。2.小组讨论。3.课堂交流。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去理解阅读材料,感受信息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比如:(1)信息传递错误导致了西周灭亡。烽火戏诸侯(2)信息的及时传递大
8、大增强了希腊人抵抗波斯侵略军的信心。我们胜利了(3)信息传递方式的进步,不仅可以传递文字信息,还可以传递多媒体信息。神奇的电脑魔术师(4)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使许多原来不可能的事变成可能,实行超远距离的救助。网上呼救(5)认识沉湎网络的危害把握自己二、重点阅读,深入体会1.重点阅读网上呼救。(1)默读课文,思考:苏珊是在怎么样的情况下呼救的?桑恩救援的过程是怎么样的?(2)边读材料边思考,在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再用自己的话说说。(3)课堂交流。苏珊当时的紧急情况:图书馆里一片寂静,这一层只有她一个人。离他最近的电话在外面的走廊上,靠瘸着的腿走到那里是办不到的。如果你就是苏珊,你能怎么办?如果没有
9、网络,结果会怎么样?捕捉文中的有关信息,理清桑恩救援的过程:网上呼救打电话给县政府打电话给救援中心救援人员赶到学校(4)这一次跨越大西洋的不可能的救助行动,带给你怎样的启示。学生可能有多种多样的回答,教师要善于总结,引导学生发现信息传递方式的进步,使不可能的事成为了可能。2.重点阅读神奇的电脑魔术师。(1)默读材料,说说电脑能变哪些魔术?(2)教师展示电脑制作的多媒体作品,让学生感受信息传递的进步。3.重点阅读把握自己。(1)想一想:从这篇演讲稿中,你明白了什么?沉迷于网的危害:影响学习成绩;影响身体健康;导致犯罪青少年要调整好心态,不要被它所控制、所奴役。(2)课堂讨论。怎样理解网络能造就人
10、才,也能诱使许多对事物辨别能力差的人走向无底深渊。师生共同历数网络英雄和他们的故事。联系生活实际,了解沉迷网络的危险。小结:网络中的信息资源,有效地利用资源就能获得成功,被不良信息捕获就会发生悲剧。(3)面对网络怎样才能把握自己。学生讨论,自由发言。教师宣读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三、学科整合,延伸体验1.结合信息技术课,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如在电脑上欣赏照片、音乐、动画,收发邮件、贺卡等,亲身体验多媒体电脑和网络的神奇,感受现代信息传输的方便快捷。2.谈谈电脑和网络给自己和家人生活、学习、工作带来的变化。第四课时学习目标调查全家人在一天中获得的信息及渠道,能对记录进行分析,能自己发现调查和分析的
11、结果。课前准备1.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设计好调查记录表,要求简单明确,便于记录。如:家庭信息调查表家庭成员获得的信息获得的信息的渠道爸爸妈妈我2.做好调查,填写好调查表。一、说说调查的过程1.说说你是怎样进行调查的?引导学生注意同学间不同的调查方式,比如:有的用访谈的方式,一边与家长交流,一边记录;有的家长分别填写,学生整理汇总。2.说说调查的快乐和烦恼。二、交流调查的结果1.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相互传阅或者逐个汇报,交流调查的结果。2.推荐组内最有价值的信息。3.全班交流最有价值的信息。三、分析调查结果1.教师说明分析调查结果的重要性,让学生觉得有必要进行分析。教师可进行实例分析,如:家庭信息调
12、查记录表家庭成员获得的信息获得的信息的渠道爸爸中国男排以0:3负于日本队郊区有300多户农户要求作房屋拆迁评估全国人大举行个税法听证会妈妈天气预报:明天晴星光街开了一家大型水果超市杭州西湖边万人免费品茶我柿子和桂圆嫁接在一起结出柿桂果失去双臂的男孩制成飞机模型一只北极熊来到杭州动物园调查日期:20xx年9月28日调查人:502班殷晨露(说明:获得信息的渠道分类:亲自看到或听到;电话或短信;报刊和书籍;广播和电视;网络;其他。)调查后的分析:(1)通过这次调查,我知道信息无处不在,只要稍加留意,就能获得很多信息,对生活有帮助。如妈妈知道了明天天晴,准备洗晒衣服。(2)从家中每个人了解的信息中,可
13、以看出一个人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如爸爸喜欢体育和了解国家大事,妈妈关心跟家庭生活有关的信息,我比较注意有趣的信息。(3)我们家的信息主要来自广播、电视和报纸,也有一些是直接看到或听到的,来自网络的信息不多,因为爸爸妈妈都没有上网的习惯,家里也没有装宽带网,上网不方便。2.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调查结果进行分析。(1)可以统计和分析一家人一天内获得了哪些方面的信息;这些信息是通过什么渠道获得的,哪些渠道多,哪些渠道少;不同的人感兴趣的信息相同吗等。(2)写好书面的调查结果分析。3.尝试对学习小组内同学的调查表综合起来进行分析。主要分析:获取信息的渠道的比例4.全班汇总交流调查分析结果,判断人们获取信息的
14、主要渠道。5.讨论:我们今天的调查结果和分析结果有什么作用?学生可以从多个角度去推测作用,比如:企业如何选择最佳的广告渠道;如何最快地获得有效的信息。第五课时学习目标能明确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能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论证自己的观点,参加辩论怎样正确利用媒体的辩论赛。一、明确任务,选择立场1.交待辩论赛的一般规则和比赛办法。2.出示辨题辨题1:正方:小学生应当多看电视反方:小学生应当少看电视辨题2:正方:玩网络游戏好处多反方:玩网络游戏害处多辨题3:正方:上网聊天多交朋友反方:上网交友危险大辨题4:正方:我相信媒体上的广告反方:媒体上的广告不可信3.选择辨题和立场,组成四场比赛的正反双方阵营。二
15、、小组讨论,充分准备1.同一观点的同学组成一个辩论队,组内讨论:(1)主题观点的陈述。(2)支持自己的观点的事实。(3)反对对方观点的事实。(4)总结观点的陈述。2.根据同学的个性特点,做好分工。三、展开辩论,陈述观点学生分成四组展开辩论,要求学生善于倾听,并能适时发表自己的看法。四、课堂小结主要总结学生在辩论中的观点。第六课时学习目标1.阅读两篇研究报告,了解研究报告的基本特点,认识5个生字。2.确定研究主题,制定简单的研究计划。一、谈话激趣,明确目标1.我们身边充满了信息,信息对我们有什么用呢?2.我们遇到一些问题,可以搜集处理信息,撰写研究报告来解决。二、阅读报告,了解特点1.通读两篇研
16、究报告,学习生字。2.说说这两篇研究报告主要研究的是什么问题。3.在这两篇研究报告中,问题是怎么解决的?(1)观察记录天气(风向)的变化。(2)了解有关知识。(3)收集相关的资料。4.小结:研究报告最主要的特点是要在掌握尽量多的信息的前提下,进行分析研究。三、开拓思路,确定主题1.教师举例说明生活中值得研究的问题很多,打开学生的思路。比如:(1)牛顿发现苹果掉在地上,通过研究,发现了万有引力。(2)瓦特观察水壶中的水开的情景,通过研究,发明了蒸汽机。2.学生分组讨论可以研究的问题。3.学生汇报讨论的结果。4.教师可以补充一些值得研究的主题,比如:(1)本班同学视力保护情况调查和分析(2)菜场使
17、用塑料包装袋的情况调查(3)我家节约用水的调查(4)校门通情况的调查和建议(5)究竟有没有UFO(6)火星上有没有生命5.学生竞争选择研究主题,组成研究小组。四、制定计划,明确任务1.出示研究计划的范例。比如:第二小组研究计划研究课题:我班同学视力保护情况调查研究方法:1发调查表,做统计。2观察同学的读写姿势。3访问家长,了解同学们在家保护视力的情况。分工:组长:叶青调查统计:楚雪杨芳芳观察记录:王天韵何阳走访家长:姚凡李洁研究报告执笔:金刚时间:5月15日前完成调查,5月20日完成研究报告。2.小组讨论,制定研究计划。3.课堂交流各组研究计划。五、课外作业按照研究计划,搜集研究资料,越多越好
18、。第七课时学习目标学习小组内交流搜集到的资料,学习根据研究的问题处理信息。一、组内交流信息1.以研究小组为单位,每人简要的说说自己搜集到的相关的资料。2.组内汇总搜集到的所有的资料。二、学习处理信息1.阅读研究报告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1)这篇研究报告中是怎样处理搜集到的信息资料的?找到有关的内容,仔细阅读。(2)课堂交流:搜集到的信息是要分类的,可以按照信息的不同方面分类。搜集到的信息是要筛选的,有些要去掉。2.对组内成员搜集到的信息进行分类。(1)讨论确定分类的标准。(2)阅读资料,分类。3.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筛选。(1)明确筛选的标准:是否与研究的课题有关。有关的保留,无关的
19、删除。这个资料已有还是没有。没有的留下,已有的删去。(2)阅读资料,讨论筛选。三、形成初步观点1.认真阅读资料,想想是否可以形成自己的观点,组内成员充分讨论。2.如果不足以形成自己的观点、作出结论,需要继续搜集资料;如果资料已经足以形成自己的观点,太多也不必要。要注意是否有不同的看法,把不同的观点保留下来。四、补充搜集资料1.根据讨论的结果,明确需要进一步补充搜集的资料是那一些方面的。2.分头继续搜集。五、课外活动进一步搜集资料,分类、筛选资料,讨论形成自己小组的观点。第八课时学习目标研读两篇研究报告,了解撰写研究报告的撰写研究报告的基本方法,讨论撰写研究报告。一、研读研究报告,领悟写作要点1
20、.认真研读两篇研究报告,思考:两篇研究报告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2.小组讨论。3.课堂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归纳:(1)相同点:两个研究都有明确的结论。都有搜集资料和分析资料的过程。(2)不同点:奇怪的东南风的写作思路:记录信息分析信息请教别人得出结论。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的写作思路:问题的提出调查方法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结论。两篇研究报告的语言个有特点:前一篇语言更形象生动一些;后一篇更平实一些。二、充分讨论,准备撰写研究报告1.根据前一阶段搜集整理的资料,小组内讨论:(1)我们要研究的问题是什么?拟定研究报告的标题(2)我们的研究的结论是什么?(3)我们有哪些治疗?可以
21、怎样表达?(4)我们采取哪一种研究报告的写法?2.课堂交流讨论结果,相互借鉴启发。3.取长补短,进一步讨论。三、小组合作,撰写研究报告1.确定组内执笔的同学。2.一边讨论一边拟写初稿。第九课时学习目标继续撰写研究报告,修改完善研究报告。教学过程一、继续撰写研究报告二、组内讨论修改研究报告1.研究报告的标题是否表述清楚?2.有关的信息资料表达是否明确?3.语言是否通顺?4.是否还可以用图表等方式更清晰直观的表达信息?三、修改制作研究报告小组合作誊写或打印研究报告,并做好装帧美工等工作。第十课时学习目标交流汇报各研究小组的研究报告,总结综合性学习的收获。课前准备各小组做好汇报准备:(1)人员分工,
22、确定主报告人;(2)准备好要展示的材料;(3)在教室内做好必要的布置等。一、交流汇报研究报告1.支持人宣布汇报展示活动开始,说明有关的注意事项。2.各小组轮汇报展示。(1)小组内的主报告人汇报研究报告。主要内容包括:研究的主题。调查研究的过程。研究的结论。(2)同一小组的成员对汇报进行补充或发表意见。(3)听众提出疑问,请汇报人或其他成员解答。各研究小组一次轮流汇报。二、评价研究成果1.全班同学对各研究小组的研究报告及其汇报作出评价,如,打分、评星级等。2.教师作出综合评价。三、畅谈综合性学习体会1.自由交流:通过这次综合性学习,你有什么收获?2.师生共同提出今后活动的方向。(1)经常浏览报刊
23、、杂志、书籍、网络,关注自己感兴趣的信息,随时保存有价值的信息,建立自己的信息库,比如:简报本、信息卡片等,并能对其中的信息进行整理、归类,以便今后查找。(2)经常和其他人进行信息交流,养成在自己的生活和学习中合理的使用各种信息的习惯。(3)经常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研究,并试着写写研究报告,到时候还可以汇编自己的研究报告集。小学语文教案 篇2一双新鞋教学设计之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词语,积累词汇。2.理解课文内容,通过人物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体会父子之间含蓄而深挚的情感,理解并回报父母的爱。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通过人物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体会父子之间含蓄而
24、深挚的情感。教学难点能够理解父母的辛劳,学会关爱父母,孝顺父母,用行动回报父母的爱。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揭题导入1.揭示课题,板书课题一双新鞋。2.看到文题,你想到了什么?a.这是一双什么样的新鞋?b.这是谁的新鞋?c.这双新鞋背后有怎样的故事?(学生还可以展开联想,从其他角度谈自己的想法。)过渡:是啊,这到底是一双怎样的新鞋,围绕它又发生了一段怎样的故事呢?就让我们通过读书找到答案。二、初读感悟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同时看看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学生自读课文。3.学生回答主要内容。(课文主要写我为了赶时髦,向父亲要钱买一双新鞋。然而当我看到父亲脚上那双
25、破旧不堪的旧鞋,想到父亲工作的辛劳,最终放弃原来的想法,为父亲买了一双新鞋。表现了我对父亲的理解与关爱,展现了父子间深挚的情感。)三、互动探究1.浏览课文,想一想文题中的一双新鞋指什么?学生回答:a.我想得到的路夫便鞋b.我为父亲买的老款式鞋2.请持两种观点的同学分别谈谈自己的想法。(在教师引导下读出各自的理解。教师指出,课题兼有二者,由二者的关联深化理解课题)3.过渡:我是那么渴望得到一双路夫便鞋,一路上都想象着自己穿上路夫便鞋走路的模样。可是为什么最终决定为父亲买一双鞋?4.学生简单回答。5.对于我的改变想法,课文是怎样一步步展开的?再仔细读读课文,边读边动笔画出相关语句,用心去体会。6.
26、学生小组讨论,教师深入各组倾听、指导。提示:通过读书,抓住表现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的句子去体会,读出自己的感受。7.学生汇报。重点体会下面几句话:a.就在这时,我看到了父亲露在外面的脚,他的鞋又旧又脏,左脚的鞋底已经断裂了。b.我,我还是想买一双路夫便鞋。我小声回答,竭力不去看他的鞋。c.穿上它,我就可以神气地走在校园里,成为时髦的男生了,想着这些,我心中一阵激动。d.我不由想到爸爸那双旧鞋,想到许多寒冷的夜晚,他双脚冰凉地穿过城镇去给人家修车。他为了全家没日没夜地工作,却从无怨言。一时间,我心乱如麻,眼前那双路夫便鞋也在顷刻间变得暗淡无光了。e.我的脑海里出现了两幅画面:一幅是我穿
27、着新鞋在校园里神采飞扬、引人注目的样子,一幅是父亲那双破旧不堪的鞋。8.指导朗读。结合学生汇报进行指导。想象当时人物心理,读出不同情况下人物不同的感情。如羡慕、犹豫、内疚、矛盾等等。四、总结全文1.你觉得父亲和文中的我是怎样的人?2.学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3.回读全文,升华情感。一双新鞋教学设计之二教学要求1.知识与技能学习并掌握本科的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我对爸爸的爱以及爸爸对我的爱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过程与方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阅读教学的原则,让学正在字读的基础上交流、反馈3.情感、价值观感悟父爱的伟大与无私,教育学生懂得体谅父母的难处。重点难点、关键1.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
28、会父亲的良苦用心2.难点:激发学生对父母的热爱课时划分:一课时教具准备:生字词语与卡片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设置悬念1.教师板书课题、学生读题目2.教师导:课文围绕一双鞋写了一件什么事情?二、初读感知、学习生字1.教师提出自读要求2.出示生字词语与卡片3.教师进行强调。三、品读句子、体会情感1.教师指名反馈:读了全文,课文给你什么样的感受?2.被什么感动?:被父亲对儿子的爱、儿子对父亲的爱3.学生再读课文,思考问题:想想父亲对儿子的子和儿子对父亲的爱是什么?4.指名反馈:父亲为满足儿子的愿望,把准备买零食的钱给儿子买鞋,儿子为爸爸的脚不再爱冻放弃了自己的愿望,为爸爸买一双最需要的鞋5.讨论:
29、爸爸很需要新鞋,为什么没有去买?6.教师小结:爱是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故事最感人的地方是父子俩都把对方放在第一位四、总结全文人间最美的情感是爱,母爱的无私,父爱的伟大。我们应该爱护、关心、体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报答他们的养育之恩五、布置作业1.抄写本课的生字新词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3.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小学语文教案 篇3教学目标1?用自己的方式自主学习本课生字,并能正确书写。2?通过反复朗读,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蜂鸟的特点以及它为什么能够克老鹰,并背诵喜欢的段落。3?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重点词语。4?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激发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教学重点1?了解蜂鸟的特点,知道它能克老鹰
30、的原因。2?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词语。教学难点理解蜂鸟为什么能克老鹰。教学准备教师:生字、词卡片;老鹰、蜂鸟的图片或介绍蜂鸟的影碟;蜂鸟的档案卡。学生:阅读有关动物的书籍,收集有关鹰和蜂鸟的图片、文字资料;预习课文,勾出生字、新词,标出段落序号。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师: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动物朋友,它在动物世界里可是有身份、有地位的。出示课件图片:鹰空中霸王你印象中的鹰有哪些特点?2?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空中霸王的克星(板书)。生齐读课文题目。现在请把克星换一个词,意思不变。(可换:敌人、对手)二、质疑读了课文题目,你有什么问题或者你想知道点什么?预设:为什么说鹰是空中霸
31、王?鹰的克星是谁?为什么能够克老鹰?(板书问题)三、初读课文,随文识字1?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对不理解的生字、新词多读几遍。2?指名读课文,师生共同评议。3?教师出示生词卡片和一些短语,让学生认读,检查生字识记情况。飘然翱翔的老秃鹰、见什么逮什么、兀立自若的大兀鹰、庞大、大拇指、性格凶悍好斗、惧怕、突如其来的侵袭、厮杀、翅膀和躯干、快速敏捷、肌肉非常结实、歼击机4?齐读课文。四、学习课文,解决问题通过刚才的朗读,你解决了哪些问题?从哪里知道的?(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灵活处理教学内容。)1?学习第1段。找出能说明鹰是空中霸王的句子,指导朗读。文中有两个词,写出了鹰在飞翔时
32、和站立时的霸气,找出来,想想该怎样读。飘然翱翔:体现了鹰飞翔的平稳与自在。兀立自若:体现了鹰站立时的威武、傲慢、目空一切。你又从那些词中体会到了鹰的凶猛?(十拿九稳甚至躲之不及)出示课件视频,体会鹰的凶猛霸气。指导朗读,读出鹰的霸气。2?学习第2段。指名读,你知道了蜂鸟有哪些特点?板书体形娇小、羽毛艳丽、嘴尖而锋利。你从娇小玲珑这个词中体会到了什么?展示课件图片,直观认识感受蜂鸟的娇小及美丽。4读第2段,读出蜂鸟的娇小可爱。(指名读齐读)3?学习第3、4、5段。自由读3-5自然段,勾画出写蜂鸟攻击鹰的句子,小组讨论,完成表格。蜂鸟特点与克鹰的关系体形性格嘴巴肌肉双翼指导朗读勾画出的句子,读出蜂
33、鸟的勇猛,联系上下文理解以下词:凶悍好斗(联系下文奋不顾身地向鹰猛攻理解。)奋不顾身(联系上文它们不但不惧怕鹰这个庞然大物理解。)敏捷(联系下文它可以向前飞,也可以倒退飞,甚至还可以在空中翻滚盘旋理解。)遍体鳞伤(联系上文鹰被蜂鸟刺中后,还来不及还击,蜂鸟已快速飞开,又从别的方向发起了攻击理解。)小组代表反馈表格内容。作者为了向我们介绍清楚蜂鸟的特点与克鹰的关系,运用了一些生动形象的比喻,请找出这些比喻句,体会运用的好处。5.出示课件,直观体会。五、课外延伸小小的蜂鸟却能克老鹰,你从中得到什么启发?你还知道动物世界中的哪些故事?六、巩固识字、写字课文中这些生字不但要求大家会认,还要会写。(出示
34、生字。)1?想想有哪些方法来记住这些字,书写时该注意什么。(小组交流。)2?用这些字口头组词。3?抄写生字、新词。七、作业摘抄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背诵喜欢的段落。小学语文教案 篇4第一单元要点:1在正确琉璃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整体把握课文的内容,重视对特殊含义的语言的理解。2通过学习,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结合生活实际来思考如何让我们自己说话和写文章更有魅力。3收集精彩的格言警句,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开阔我们的视野。1、诗人阅读提示:本文是一篇特殊的说明文。它说明的对象是让人感到神秘与仰慕的诗人,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让我们感受到诗人的神奇和诗篇的美丽。学习目标:、掌握12个字,认识9个字。、学
35、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准确流畅地背诵课文。、结合课文内容,理解为什么说诗人是大画家、音乐家、魔术师、哲学家和文学家。、通过阅读课文认识诗人、认识诗,引导学生体会诗句的神奇、文字的魅力。激发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喜爱,培养学生勇于面对挑战的精神和持之以恒、不断尝试和创新的创新精神。教学重难点: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运用语言文字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尝试、创新精神和面对挑战的勇气。教学时间:课时。教学准备:收集资料教学过程:2、语言的魅力阅读提示:语言的魅力一课讲述了诗人让彼浩勒用有魅力的语言帮助一位失明老人的事。本节课教学力争以题目语言的魅力为线索,引导学生逐步深入的理解课文。通过本
36、课教学,使学生在阅读中发现语言的魅力,表达、思维的过程中感受语言的魅力。课文中“春天到了,可是?”这句话在文中起到了“一波才动万波涌”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应使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独自感受这句话在文中带来的“波澜”,体会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课文了描写行人的感情在变,老人的心情在变,在这变化之中,展示了语言所特有的魅力。学习目标:1学习本课12个生字,认识5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复述课文。3感悟“春天到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见”一句打动人心的原因,说清语言的魅力所在,理解语言产生魅力的原因在于以情动人。4联系生活,根据一定的目的尝试写一句有魅力的语言。教学重点:能抓住课文
37、中重点的词句,说清语言的魅力所在,理解语言产生魅力的原因在于以情动人,打动人心;并练习写一句有美丽的语言。教学难点:对语言具有魅力的原因的感悟。教学准备:找一段关于“春”的资料片。小学语文教案 篇5教学目标:1、理解诗句的内容,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2、有感情的朗读古诗,并背诵古诗。3、简单了解山水田园诗。教学重点:1、理解词、句,明确内容。2、体会作者表达的泊舟暮宿为背景,触景生情,充满忧愁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过程: 揭题解题:介绍作者及作诗背景。教授新课:1、朗读古诗。2、借助注解理解词句的意思。问题一:诗中点题兼写环境的诗句是什么?有什么作用?答:第一句“移舟泊烟渚”。“移舟”点出将星
38、,“泊”字点出题面 上的“宿”字,而“泊烟”二字,既写出了江边烟雾茫茫的时 空环境,也体现了日暮无归的莫名惆怅,又为下面描写羁旅客 愁作了铺垫。问题二:“新”字的涵义?答:一方面说明“日暮”引发了“新”的客愁,即无归之愁。 另一方面,有暗示了“新愁”之外,自己的心中还有许多旧忧。问题三:赏析后两句诗。答:后两句诗是对偶句,并列写景。一个是写远眺,一个是写近观 给人既辽远又逼真之感。描写的是景物是精美的、万籁俱静的, 随意点染的景物与情淡的情思相融,浑然一体。复习巩固:运用联想,用第一人称描述古诗的内容。布置作业:背诵课文。小学语文教案 篇6教学目标: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学会本课15个生字,12个
39、新词,学习课文的基础上能够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能够准确的评价人物,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借鉴课文9自然段的写法,写一段心理活动的片断,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沙俄时代渔民的悲惨生活,认识穷人宁可自己多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优秀品质,从而体会穷人的高尚品德。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教学难点:写一段心理活动片段。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学会本课15个生字,12个新词,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教学重点:初读课文,掌握字词,了解课文内容。教学过程:一、引入:作者及作品的时代背景作者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生活于沙俄专制时代,他在作品中一方面无情揭露沙俄制度和资本主义势力的种种罪
40、恶;一方面宣传恶势力的不抵抗。其中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是他长篇小说的三个里程碑,对世界文学有很大的影响,成为世界人民的精神财富。穷人这篇小说如实的反映了这段时期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和他们的崇尚品德。二、检查预习情况。1指名分段读课文,随时正音,特别指出易读错的字“作”、“梧”。2随机理解下列词语:忐忑不安、倾听、抱怨、自作自受、宁静、搁板、顾惜。3“揍”的右边。4同桌检查朗读课文。5默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6交流不懂的问题并整理。三、整体感知,初步读懂课文。1了解课文内容: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用自己的话说说。2理清文章脉络。四、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五、布置作业:1.生字、词2.
41、朗读课文课后反思:我改用设疑激趣的方法导入课文。出示课题后,我问:“同学们,看到这个题目,你们会有怎样的想法?”待学生发表完自己的见解,情绪高涨之时,我趁机导入:“本文是被称为俄国文学泰斗的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并在此简介作者,“这位文学巨匠会给我们讲述一个有关穷人的什么故事?会和你想的一样吗?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样的导课设计,目的之一,是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兴趣;目的之二,由简介作者的文学地位,唤起同学们对他的崇敬之情,进而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文章的学习之中。第二课时教学目标:学习课文的基础上能够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能够准确的评价人物 ,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借鉴课文9自然段的写法,写一段心理活动的片断,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沙俄时代渔民的悲惨生活,认识穷人宁可自己多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优秀品质,从而体会穷人的高尚品德。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教学难点:写一段心理活动片段。教学设计:围绕桑娜的情感变化体会她的人物品质,向学生渗透心理描写的作用以及写作方法,让学生编写结尾,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情境,发散学生的想象力,使桑娜、渔夫的人物形象得到升华。教学过程:一、引入:在你的生活中,你见过什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