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哈姆莱特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哈姆莱特教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3年哈姆莱特教案 哈姆莱特教案 教学目标 一 读懂课文的字面意义和深层含义,体会课文通过尖锐的戏剧冲突、曲折的故事情节刻画典型人物的写作特点。 二 用心品味课文丰富多彩而又个性化的艺术语言。 具体教学过程 导入:(图片1)悉尼歌剧院: 占地1.84公顷,长183米,宽118米,高67米,相当于20层楼的高度;丹麦建筑师约恩乌松设计,是从32个国家233副作品中脱颖而出;共耗时16年、斥资1200万澳币完成建造 ;被认为现代建筑史上巨型雕塑式的典型作品,是澳大利亚的象征性标志 。 (图片2)重庆大剧院: 总投资近16亿元,总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建成后档次和规模仅次于国家大剧院,在全国排
2、名第二,在重庆属档次最高、功能最齐全的剧院。大剧院地上共7层、地下2层,内设有大剧场、中剧场、音乐厅三个部分。大剧场可容纳1850人,中剧场可容纳930人,音乐厅可容纳300余人。 单元要求: 戏剧基本知识: 戏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它把文学、表演、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综合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样式。它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 剧本是舞台演出的依据,特点: 必须适合舞台演出 ; 必须有集中尖锐的矛盾冲突 ; 人物的语言和动作必须合乎各自的身份和特征 。 戏剧分类: (1)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不同:话剧、歌剧、舞剧、诗剧、歌舞
3、剧、相声剧。 (2)剧情的繁简和结构不同:多幕剧、独幕剧 (3)题材反映的时代不同:历史剧、现代剧 (4)矛盾冲突的性质和表现手法不同:悲剧、喜剧、正剧(悲喜剧) (5)演出不同:舞台剧、广播剧、电影、电视剧等 (6)地域色彩不同:京剧、沪剧、豫剧、吕剧(山东江苏)、川剧、汉剧(湖北)、楚剧(湖北江西)、晋剧、黄梅戏(浙江)等 补充知识:了解 三一律:是西方戏剧结构理论之一 ,即一部剧本只允许写单一的故事情节,戏剧行动必须发生在一天之内和一个地点。 人类最早的成熟的戏剧形态是公元前6世纪在古希腊诞生的悲剧和喜剧。 悲剧之父:埃斯库罗斯,代表作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喜剧之父:阿里斯托芬,代表作鸟 一
4、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莱特。 恩格斯 著名程度: 有人做过统计,从1877年至今,平均每12天就有一篇或者一部研究哈姆莱特的专著或者论文问世. 这样著作不能只读一次;应该一读再读。它和畅销小说不同,它是无穷尽的宝藏。莎士比亚不是由37篇戏剧构成;是由370多篇戏剧组成,因为哈姆莱特会随你的年纪的增长,人生体验的深刻丰富,而变成另外一个哈姆莱特。 一生的读书计划 莎士比亚(1564.4.261616.4.26),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诗人和戏剧家。1564年生于英国斯特拉福镇的一个商人家庭 。20岁后来到伦敦,先在剧院当勤杂工、马夫,后在剧团做演员、导演、编剧,晚年回到故乡. 主要成就是
5、戏剧创作,代表作: 历史剧有亨利四世、亨利五世、理查二世、理查三世等, 莎士比亚“四大悲剧”哈姆莱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 喜剧有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第十二夜等, 悲喜剧罗密欧与朱丽叶。 剧中的人物关系 哈姆莱特(丹麦王子) 克劳狄斯(新王、哈姆莱特叔父、弑君篡位者) 乔特鲁德(王后、哈姆莱特之母) 波洛涅斯(御前大臣) 奥菲莉娅(波洛涅斯之女、王子的情人) 雷欧提斯(波洛涅斯之子) 霍拉旭(哈姆雷特挚友) 罗森格兰兹(朝臣、王子同学,后背叛) 吉尔登斯吞(朝臣、王子同学,后背叛) 小福丁布拉斯 挪威王子 全剧梗概 丹麦王子哈姆莱特在威登堡大学读书期间突然遭遇了一系列家庭变故:父亲突然死
6、亡,叔父克劳狄斯篡位,母亲改嫁给了叔父。这一切使他陷入了巨大的痛苦之中。后来父亲的鬼魂告诉他自己是被他的叔父毒死的。 这是复仇的缘起。哈姆莱特意识到自己要肩负起这个重整乾坤的重任。他考虑问题的各个方面,担惊受怕,使得他心烦意乱,忧郁寡欢,只好装疯卖傻以迷惑仇敌,等待时机复仇。克劳狄斯觉察到了危险,想方设法除掉他。而哈姆莱特为了进一步证实事实真相,也授意戏班进宫演了一出恶人杀兄、篡位、娶嫂的戏剧。克劳狄斯果然惊恐万分,仓皇退席。 母亲乔特鲁德企图劝说他忍让,却受到了他的指责,激愤中哈姆莱特误杀了正在偷听谈话的情人奥菲利娅的父亲波洛涅斯。狡猾的克劳狄斯这时派哈姆莱特出使英国,背后命人暗地监察,欲借
7、英国国王之手将哈姆莱特处死。哈姆莱特察觉内情后中途逃回丹麦。回来后知道情人奥菲莉娅因父死、爱人远离而发疯落水溺死。哈姆莱特悲愤交加。奸王唆使利用奥菲利娅之兄雷欧提斯为父复仇的机会,密谋在比剑中用毒剑、毒酒来置哈姆莱特于死地。结果,哈姆莱特和雷欧提斯都中了毒剑,王后饮了毒酒,奸王也被刺死。王子哈姆莱特临死嘱托好友传播他的心愿。 字词积累: 枭下(xio)-袅娜(nio)凫水(f)篡夺(cun) 嗣位(s) 戕害(qin ):残害,伤害。 繁文缛节(r):过分繁琐的仪式或礼节,也比喻其他繁琐多余的事项。 文,规定、仪式;缛,繁多;节,礼节。 课文研读: 1、跌宕的故事情节: 在大臣来征询哈姆莱特是
8、否愿意成全克劳狄斯和雷欧提斯之间的打赌,同雷欧提斯比剑。霍拉旭劝告他,让他不要参加比赛,他却没有同意。读者因为已经知道克劳狄斯的毒计,因此心里骤然紧张起来。 接下来是比剑。遵照王后的预先提醒,哈姆莱特诚恳地向雷欧提斯道歉,将自己的过失归因于“疯狂”,求得他的谅解。雷欧提斯表示虽然不能放弃“复仇”,却也接受了他的“友好的表示”。此时,两人之间的气氛较为友善,但是危险并没有解除。 选择用剑的时候,雷欧提斯根据事先安排换了一把剑,毫无防备之心的哈姆莱特对此没有提出异议。读者对事情的发展担心到极点。 比赛开始了,第一回合哈姆莱特击中了雷欧提斯,国王用毒酒为他祝贺,让他喝下去,他拒绝了。第二回合仍是哈姆
9、莱特取胜。读者的心里稍感宽慰。可是风云突变,王后喝下了那杯有毒的酒。接下来事情的发展急速而混乱,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在第三回合里,雷欧提斯刺中了哈姆莱特,哈姆莱特随即夺过剑来也刺中了他,王后倒地。雷欧提 斯倒地,揭穿了克劳狄斯的阴谋。哈姆莱特用有毒的剑刺克劳狄斯,并用毒酒灌他,克劳狄斯死去。这一部分情节更是变故迭起,波澜起伏而扣人心弦。 2、尖锐的矛盾冲突: “比剑决斗”一共有多少矛盾冲突? 哈姆雷特克劳狄斯(杀父霸母之仇) 哈姆雷特雷欧提斯(杀父“害”妹之仇) 总之,两重矛盾冲突产生尖锐的碰撞,并紧紧围绕“比剑”(明)和“毒计”(暗)展开,悲剧由此产生! 3、人物语言的动作化和性格化的表现:
10、(1)语言的动作化。如,哈姆莱特连续两次击中雷欧提斯后,既有些得意,又对雷欧提斯的状态有些纳闷,因此脱口说了一句:“你怎么说?”雷欧提斯被这句话激起了斗志。他对克劳狄斯说:“陛下,现在我一定要击中他了。”这句话表明他还不能下定决心杀死哈姆莱特,想从国王那里获得勇气。而克劳狄斯对他使用了激将法:“我怕你击不中他。”然而雷欧提斯还是迟疑不决。光明正大、毫无猜忌之心的哈姆莱特又一次提醒他:“你怎么一点也不起劲?请你使出全身的本领来吧;我怕你在开我的玩笑哩。”终于,雷欧提斯冒失地刺出致哈姆莱特死命的一剑。 (2)语言的性格化。哈姆莱特的语言有这样几个特点:直率,不加掩饰;喜欢用比喻,喜欢嘲弄人,很多话
11、有一针见血的效果。克劳狄斯是个惯于耍阴谋诡计的人,他包藏着可怕的祸心,却做出亲热和善的样子。他的一些语言,如“来,哈姆莱特,来,让我替你们两人和解和解”“我们的孩子,定会胜利”等都是言不由衷、笑里藏刀的话。 4、简要分析哈姆莱特的性格特点: 课文的主要内容是哈姆莱特和霍拉旭讲述他如何破坏掉克劳狄斯借刀杀人的阴谋,接着讲述了哈姆莱特和奥斯里克的对话,以及哈姆莱特掉入克劳狄斯设计的比剑圈套,最后敌对双方同归于尽。前一件事情表现了哈姆莱特敏感、机智,对话表现出哈姆莱特的幽默风趣、睿智,后一件表现了他草率、冒失。而总的来看,整部作品来看,哈姆莱特做事情没有计划性,犹豫,忧郁,是矛盾存在体。但是一千个读
12、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看法不一。下面我们来看看名家是怎么评论的。 l 美国当代最具影响的文学理论评论家哈罗德.布鲁姆在其书西方正典的前言这么说道:“哈姆莱特所表现的既不是对死者的哀悼也不是对生者的复仇,而是最大限度的表现了哈姆莱特所意识到的无边无际的自我内在意识的挣扎” l 法国著名作家雨果这么说道:“哈姆莱特像我们每一个人一样真实,但又要比我们伟大。他是一个巨人,却是一个真实的人,因为哈姆莱特不是你,也不是我,而是我们大家。哈姆莱特不是某一个人,而是人。” 歌德:德国诗人剧作家思想家:一个美丽、纯洁、高贵而道德高尚的人,他没有坚强的精力使他成为英雄,却在一个重担下毁灭了,这重担他既不能掮起,
13、也不能放下;每个责任对他都是神圣的,这个责任却是太沉重了。他被要求去做不可能的事,这事本身不是不可能的,对于他却是不可能的。他是怎样地徘徊、辗转、恐惧、进退维谷,总是触景生情,总是回忆过去;最后几乎失却他面前的目标。 小结思考: “To be,or not to be,that is the question.”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哈姆莱特是个谜,中外学者为解开这个谜,从文艺、心理、历史、性格、意象等诸多角度对其进行了不同的文本理解和意义阐释。哈姆莱特这部不朽之作的意义就在于不同的人可以从不同视角切入,去做一番独特的研究。我们今天面对哈姆莱特,不是面对为了正义复仇的王子
14、,也不是面对人文主义的英雄,我们面对的是我们自己。读完哈姆莱特,试着思考一下自己生存的意义,以及如何面对自己。 哈姆莱特的思考应是我们每个人的思考,但是在我看来,我们更应该思考的是我们该怎样生存,给人生做更好的诠释。 有人喜欢平平淡淡的生活,有人喜欢每天忙碌刺激的生活。你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是没有人能替你决定的。但我们所处的社会制度、家庭引导、学校教育以及周边其他人的观念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你的抉择。但无论如何,人类社会总是前进,并积极向上的。 虽然死亡是对人生的总结,不可忽视。但是,过程也许才是最重要的。有人看来,人生之所以美好,在于不断地打败困难,进而向上攀登,寻找居高临下的感觉。这种人对生活时刻充满着激情,奋斗、不断地追求是他们永恒的主题。 哈姆莱特教案 哈姆莱特教案已整理 哈姆莱特教学案 哈姆莱特 哈姆莱特 哈姆莱特 哈姆莱特 哈姆莱特导教案 3、哈姆莱特 哈姆莱特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