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传承国学经典.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传承国学经典.docx(1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3年传承国学经典 传承国学经典 培植文化校园 安溪县第十一小学开展经典诗文诵读活动的实践与探索 我校系由原城厢土楼小学于2023年9月升格为县直小学。规划重建后的学校,按50个班,2250人的规模建设,总占地面积21875,建筑面积18642,总投资将达2800万元,扩建工作分 一、 二、三期进行。一期第一段主体教学楼建筑面积4889,于2023年9月30日投入使用。一期第二段教学用房建筑面积3562,现正进行主体工程建设。学校现有14个教学班,648名学生,35名教师,其中本科学历6人,省级优秀教师2人,市级学科带头人1人,市级骨 干教师3名,小中高职称1人。 学校地处安溪县城乡结合部
2、的城厢镇土楼村,北依凤山钟灵毓秀,南望笔架翰墨飘香,蕴含着深厚的人文底蕴,现土楼幼儿园、六中、沼涛中学、华侨职校、电大等学校均属其辖区范围内。升格为县直小学以来,我们秉承传统,立足校情,充分挖掘校内外有效的教育资源,努力探索“经典诗文诵读,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路子,初步走出了一条传承经典、读书强校的办学之路。现就我校开展“经典诗文诵读活动”的实践体会向大家作以交流汇报: 一、众里寻他千百度我们思索着 确立主题的背景 作为一所刚刚从农村基层小学升格的县直小学,如何较好较快地抓住工作的突破口?如何深入地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校发展的软实力?我们想到了经典诗文诵读,经典诗文是中华民族一颗璀璨的明珠
3、,是人类文化的瑰宝,以经典诗文诵读活动为切入口,引导学生吟诵品析经典诗文,可以逐步丰厚校园中的文化底蕴色彩,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因此,2023年12月,我校正式启动“经典诗文诵读”活动。一年多来,通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我校的“经典诗文诵读”工作已初具雏形,渐入正轨,形成了比较好的诵读氛围,经典诵读的热潮悄然兴 起。 把握目标的定位 怎样大力推进“经典诗文诵读”活动,我们首先考虑了这一活动的目标定位问题,如何使活动真正收到实效从而促进学校的长远发展是我们思考的重点之一。 我们的初衷定位到: 1立足于教师专业成长的思考 旨在通过活动的开展,使教师充分认识开展经典诗文诵读活动的现实意义,增强其对中
4、国语言文字、传统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使教师准确理解部分中华经典作品的思想和文化内涵,具有较高的经典诵读赏析能力,掌握中华经典诵读的技巧,提升教师的活动设计能力及文化品位,使教师成为开展经典诗文诵读活 动的骨干力量。 2立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思考 通过经典诵读,引导学生初步了解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感受传统文化魅 力,汲取智慧,快乐健康地成长。 增加语言积累,丰厚知识储备。从中领略古典诗词丰富的意蕴、鲜明的艺术特色,促进学生在意、境、情、美、趣等方面受到熏陶,并由此获得深刻的教 益。 陶冶情操,促进学生人格的成长。通过经典诵读,让学生与经典融合在一起,沉醉其中,使其内心变得宁静、美丽而和谐。 3立
5、足于学校长远发展的思考 以经典诗文诵读活动为载体,探索“经典诗文诵读,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模式,创设浓郁的诵读氛围,逐步形成“爱经典,读经典,以书为伴”的书香校园特色,打造学校的经典文化品牌,培植校园文化底蕴,促进学校的长远发展。 二、绝知此事须躬行我们实践着 多措并举,确保活动顺利实施 1组织机构保证 我校成立了以陈秀英校长为组长,苏武德副校长、陈淑兰主任为副组长,其他班子成员及语文教师为成员的经典诵读组织机构;结合校情,制定切实可行的安溪县第十一小学经典诵读诗文实施方案,明确活动目的,确定诵读内容,保证诵读时间,做到有组织指导,有目标要求,以确保诵读的持续性和有效性。 2评价机制保证
6、首先,重视过程性评价。把诵读活动纳入教师量化考核、文明班级评比、学生综合素质评定内容,建立“行政人员查年段组长促语文教师抓”有效的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坚持把经典诵读活动作为常规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进行规范化管理。如利用每周升旗仪式或早操结束后的时间进行诵读抽查,或让学生双休日把本周学的一首古诗背出,并让家长把关、签名等,多角度、多层面、全 过程、全方位评价学生的诵读能力。 其二,体现激励评价。建立“以激励为主”的评价机制,不断通过各种形式的激励措施激活孩子背诵的热情,检查诵读效果。如:“星星擂台”对抗赛、“每周之星”评选、古诗“过级”考试、背诵状元、发放等级证书或奖状、喜报等灵活多 样的形式。
7、 其三,探索分层评价。一是分学段,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按不同的评价内容、目标推进经典诵读。二是分等级,分为语文学习特长生、优秀生、合格生三种类型,分门别类制定不同的诵读目标,满足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使各类学生都能取得长足进展。 3诵读内容保证 一是诵读内容以经典唐诗为主,包括唐诗三百首、成语、名言、经典名著等。二是精选诵读篇目,构建本校的课程体系,创编校本教材小学生必背古诗词70首,全校学生人手一册。三是由教导处根据不同年级的特点,按照语文课程标准中的要求,具体规定了各年段每学期的诵读内容:一年级20首,二年级30首,三年级40首,四年级50首,五年级60首,六年
8、级70首,并要求人人过关,确保古诗文的“保底”工程。 4诵读时间保证 为了强化古诗文诵读的效果,每天利用“晨诵、午读、课前吟、暮省”等时间 让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与积累。即: 晨诵早读课上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美的散文或诗; 午读中午1:402:05在教室里或五楼阅览室阅读经典书籍; 课前吟每节课上课前2分钟由教师组织学生诵读古诗35首; 暮省在下午放学回家后写一写诵读的心得、收获等。 5师资培训保证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进行诗文诵读这项工程中,我们始终把教师的培训工作摆在首要位置。通过制定学习计划,开展小型多样的竞赛活动,有计划、有步骤的培训为教师的成长搭建桥梁,铺设平台,为全面推进经典诵
9、读活动提供队伍保证。一是借他山之石攻玉。只要有关经典诗文诵读的教研活动,我们总是尽可能地安排更多的老师去参加,并要求培训的老师回校后对学校老师进行“二轮培训”。二是定期举办古诗文教学研究交流活动。利用每周 二、四下午第三节的常规教研时间,组织教师观看名师的古诗文教学,引导教师对古诗词教学进行研究。这样,以观看教学录像为平台,以课例研究为载体,以教师本身素质的提高促进对古诗词的欣赏、诵读、吟唱水平的不断提升。 形式丰富,有效推进经典诵读 我校因地制宜,采取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诵读经典,极大地调动了师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不断地推动诵读活动向纵深发展。 1学科渗透,感悟传统文化 主要将诵读活动
10、与语文学科的教学活动有机结合,巧妙渗透,如要求教师在课前两分钟组织学生背诵古诗、讲小故事、介绍作者、诗意等;或在课堂上适时、恰当地借用经典诗文,让教学内容更鲜活、更生动;或在学习古诗词后,鼓励学生回家后找父母亲背诵古诗,以日记形式写写心得体会等。如此,让经典走进课程,和谐教学内容,和谐课堂教学,真正体现“中华经典教育,课堂是主渠 道”。 2活动浸润,汲取经典营养 开展“课前一吟,熟读成诵”活动。为减轻学生背诵古诗的负担,采用“见缝插针,积少成多”的诵读方法,充分利用每天课前两分钟时间,开展“课前一吟”活动,做到“读而常吟之,学而时习之”。 开展“古诗过级”活动。以小学生必背古诗词70首为过级内
11、容,共分七个等级,每级10首,每学期分5个阶段进行定时间、定数量的古诗默写竞赛,教师当堂批改,达到要求的颁发相应的等级证书。以此促使学生扩大诵读量,提 高诵读能力。 开展“诗文手抄报”编写活动。每学期编办一期诗文手抄报,让学生自己搜集资料、设计,将自己了解的诗文方面的知识、故事、名篇佳句等编办成漂亮的手抄报,并组织评选出最佳手抄报,让学生在精选诗文、版面设计、绘画、书法 抄写等方面得到锻炼。 开展“亲子诵读”活动。通过发放经典诵读诗文倡议书,每学期召开一次“亲子诵读”学生家长会,向家长介绍诵读的目的、意义以及目前取得的初步成效等,要求家长配合督促指导、和孩子一起诵读,进行亲情教育。 开展“经典
12、诗文诵读”主题队会活动。每学期学校、各班举办一次以“经典诗文诵读”为主题的队会活动,引领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教育和启迪。 “古诗倾听”别样红。在每天的红领巾广播中,配乐诵读一首古诗;利用校园自动播音系统,课间进行“经典诗文欣赏5分钟”,播放古诗词朗诵或一段诗意的曲子,让学生在放松的倾听中汲取经典营养。 3环境熏陶,形成诵读期待 精心打造走廊文化 走廊,是校园内一幅幅“主体的画”,一首首“无声的诗”,更是彰显传统文化的“主阵地”。我校的“走廊文化”力求每层教学楼兼顾一个年代的传统文化重点,按楼层、按年代张挂了“唐诗宋词元曲明、清代表诗作对对子、先秦文学”等传统文化精华,把教学楼走廊变成了一部生动的经
13、典文化读本。学生经常在联廊前驻足品味,在近距离地了解先贤其人其事的基础上,吮吸着经典诗文的芳香,聆听着先人们的吟唱,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唐诗廊”:教学楼一楼是学校现在的主要出入口及一年级三个班孩子的天地,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一楼墙壁、柱子、展板上大多张挂介绍初唐、中唐、盛唐、晚唐的著名诗人的生平简介、图像、代表作品、功勋、事迹等,师生们每天走进校园就不知不觉走进唐诗的世界。 “宋词廊”:教学楼二楼是二至五年级9个班级同学生活学习的地方。精选宋词中李清照、王安石、欧阳修等著名词人的有关生平简介、作品、肖像等,引领师生领略宋词迷人风采,品味宋代丰盛的“文化盛宴”。 “元曲廊”:教学楼
14、三楼主要是教师办公室、会议室。选取元曲四大家“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中有关生平、作品、品行故事为素材,让学生在先哲的事迹中汲取为人的养分,修正自己的品德。 四、五楼主要是各专用室。以张挂明、清时代的诗作、一些先秦文学、对对子等内容为主。整幢教学楼浸润在醉人的经典馨香之中,成了走进经典文化的门 径,理解传统文化的津梁。 丰富班级文化建设 按照泉州市班级文化基本建设十个一的要求对班级文化建设进行创新布置。每个班级均有布置“诗文角”,用以展示学生默写的、创作的诗文作品、每周一星、背诵能手等;后黑板留有一定空间开辟“古诗赏析”、“每周一诗”小栏目;并要求每周有更新,会诵读;各个班级以诗文形式提出
15、鲜明的班级口号,或张贴着著名诗人的图像,诗作等;当学生进入教室,宛如漫入诗海,都会有一种吟诵 的欲望,不读不快的感觉。 三、小荷才露尖尖角我们收获着 一分耕耘,一份收获。一年多的实践,全体师生的读书意识渐渐唤起,背诵热情逐步升温,古诗诵读活动已小露尖角,初见成效。 学生素养有所提高。比如:学生掌握了一定数量的古诗文,对思维能力、学习兴趣、口语表达能力等的培养很有帮助;有些学生在作文中能够恰到好处运用诗句、诗文,阅读和写作水平进一步提高;低年段学生通过古诗诵读,广泛接触到了课本上未有的生字,在识字量方面有一定的促进;学生们在古典诗文的情操、哲理、风骨、高尚情怀的引染下,知道了一些做人的道理,精神
16、面貌、行为习惯也有所触动。这些古诗文牢牢刻在学生记忆深处,必将随着岁月的流逝和学生人生阅历的增加而慢慢释放出浓醇的芬芳,滋养学生的心灵,提高学生的人生 质量和品位。 各项竞赛喜获佳绩。经典诗文的学习,成了很好的催化剂,催生出喜人的结果。在县“新华眼镜杯”、“流动留守儿童”的现场朗诵比赛中,谢丽娜同学两次均获得了优胜奖;在县教育系统第二届“中华经典诵读”比赛中,谢培峰等同学朗诵的中华诗歌朗诵获得了二等奖;谢晓敏、谢丽娜等同学朗诵的游子吟、 中华音韵获得了三等奖。 活动开展有声有色。晨馨校刊成功举办4期;一幅幅“诗文画”、“诗文手抄报”的精彩展示为古诗活用开辟了一个崭新的天地;2023年12月,以
17、“感恩”教育为主题的寸草报春晖主题中队会成功举行;在今天的“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汇报演出中,全校师生全面展示了经典诵读活动中取得的成果,演出现场成了师生共同徜徉于唐诗宋词的一次心灵之旅:舞蹈古诗新韵、古筝伴舞采茶扑蝶赢得了老师、同学们的阵阵掌声;四年级同学采取了快板的形式展示了他们的背诵成果;闽南童谣换豆干,换豆腐让我们深切感受到家乡古老文化的灿烂;相声古诗词趣谈,全校师生忍俊不禁地发出了笑声;吟诗清明、长歌行、诗歌剧游子吟表演,把背诵古诗词和唱歌、舞蹈、手语结合起来,在优美的旋律中诠释了古诗文背诵的另一种形式;而五年级同学饱满热情的诗歌朗诵少年强则中国强则把展示活动推向了高潮
18、。 教师素质得以提升。教师读书的自觉性不断增强,互相听课、评课、交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氛围不断浓厚,在丰富教学内容的同时醇化道德人格、积淀文学素养,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并以此带动教学质量和育人水平的提高,促进学生的发展。一支经典诵读、书写、讲解优秀师资队伍正逐步形成。 文化气息充满校园。校园里,朗朗的诵读此起彼伏,悠扬的唱诗不绝于耳,处处充满着浓浓的文化气息,校园文化底蕴不断沉积丰厚,为校园文化建设 的稳步推进开启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四、山重水复疑无路我们困惑着 在小学阶段诵读经典诗文,开展国学研究毕竟是一项新生事物,我们这项工作还处于探索之中,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虽然积累了点滴经
19、验,但也仅限于一些零星的具体操作。因此,我们收获着,成长着,同时,也困惑着 1如何使经典诵读活动真正收到实效而不加重学生负担? 2如何让学生从内心真正践行“经典诵读”?如何建立长效机制,使诵读活 动常态化? 3如何构建“学校班级家庭社会”整体诵读体系,实现教师、家长、学生的有机结合?这将是我们今后探索的方向、发展的不竭之源。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经典诗文诵读犹如一道亮丽的风景,为我校带来勃勃生机。但经典诵读活动不是一朝一夕、立竿见影的事情,而是一种长期的文化浸润,诵读唐诗仅仅只是一个开始,还有更艰难的路要走。“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我们将继续努力在经典诵读舞台上练兵与提升,让“经典诵读”成为全体师生的一种自觉,让经典诵读活动逐渐成为我校的文化品牌。 传承国学经典 传承国学经典 传承国学经典 传承国学经典 传承国学经典 传承国学经典 领悟国学 传承经典 传承国学经典总结 传承国学经典读论语 传承国学 诵读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