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创新行为差异与政府技术创新支出效应_苗文龙.pdf

上传人:w****8 文档编号:8133697 上传时间:2022-03-14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4.6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创新行为差异与政府技术创新支出效应_苗文龙.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企业创新行为差异与政府技术创新支出效应_苗文龙.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业创新行为差异与政府技术创新支出效应_苗文龙.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创新行为差异与政府技术创新支出效应_苗文龙.pdf(1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企业创新行为差异与政府技术创新支出效应*苗文龙何德旭周潮内容提要: 政府为推进本国技术创新而发生的财政支出对企业创新行为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基于这一事实, 构建包含企业创新行为差异的简单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 分析得出: 由于技术创新密度不同, 企业可分为技术创新型企业和技术稳定型企业。技术创新型企业提高技术研发投资比重, 虽然不一定能迅速实现经济产出的提高, 却可以推动本国经济从传统的粗放投资型转化为高质量的技术创新型。在一定时期内, 政府技术创新支出是企业技术创新支出增加的主要外在推动力, 对企业创新具有显著的助推作用, 对宏观经济及发展具有重要的正向作用, 但具体效果还取决于企业创新投入情

2、况。相比较而言,当创新企业技术投入率达到一定界值时, 政府技术创新支出的效率会更高。这些结论对完善创新政策、 改进市场规则、 进一步提升创新效率具有一定的政策含义。关键词: 创新行为差异技术创新型行业技术稳定型行业政府技术创新支出*苗文龙, 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 邮政编码: 710119, 电子信箱: chinadragon_miao 163 com; 何德旭,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 邮政编码: 100028, 电子信箱: hedexu vip sina com; 周潮, 中国人民银行张掖市中心支行, 邮政编码: 734000, 电子信箱: gssdzc126 com。本文得到国

3、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 “ 十三五 时期我国的金融安全战略研究” ( 15AJY017)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 “金融经济周期、 个体异质性与财政政策技术创新效应研究” ( 17YJAZH062) 、 陕西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的资助。作者感谢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刘斌、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许志伟等人的宝贵建议, 感谢匿名审稿人给予的建设性修改意见, 文责自负。学者们对中国 30 多年经济高速增长奇迹的解释主要有后发技术优势说、 人口红利说、 制度改革说等( 林毅夫等, 1995) 。一、引言技术创新不仅是一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 而且可以有力地解释和描绘经

4、济周期波动规律。近年来, 中国面临的一个重要困难是技术模仿便利的逐渐消失,而这种便利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高速增长的动力之一, 寻求国内技术自主创新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鲜明提出 “创新、 协调、 绿色、 开放、 共享” 的发展理念, 创新成为第一理念; 党的十九大报告将创新定位为 “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 技术创新是最具体、 最现实的创新内容之一。企业家是创新的开拓者, 需要一定的经济金融环境。一国推进技术创新必须考虑两个因素: 一是企业创新投资的决策函数, 而居民的资本供给是影响企业决策函数的外部条件; 二是政府导向和财政扶助政策, 特别在政府主导的市场经济国家

5、。发达国家解决技术研发与创新问题, 就是在遵循企业通过技术创新获取市场竞争优势( Grossman Helpman, 1991) 和暂时性垄断利润( Aghion Howitt, 1992) 的基础上, 主要依赖于金融制度对研发项目进行筛选投资和风险管理( Jian et al,2004) ; 而且, 普遍运用财政补贴政策, 鼓励企业增加创新研发投入( Aschhoff, 2009; Ozcelik Taymaz, 2008) 。中国解决技术创新必然借助于财政政策的助推, 作用的微观基础便是居民效用函数和企业投资函数。因此, 基于居民投资偏好和企业创新投资行为的特征, 研究不同技术创新密度58

6、2019 年第 1 期行业的财政政策助推效应, 对提升政策的技术创新助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当技术创新具有外部性并成为决定国家竞争实力的战略措施时, 政府采用一定的措施提升企业研发效率, 便具有了公共政策的性质, 此时也必然面临政策的效果评价和最优边界问题。政府对技术创新的推动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通过对技术创新行业采取税收优惠鼓励企业技术研发; 二是通过财政直接投资研发项目实现技术创新; 三是通过财政补贴和转移支付激励企业技术创新。现有文献一般认为, 税收优惠减免对企业技术创新投资具有显著推进作用( 戴晨和刘怡, 2008) , 而对于财政直接投资、 贷款贴息和无偿资助等措施, 则存在较大争议

7、。有的学者认为政府技术创新补贴对企业私人研发投资具有挤入互补效应( Diamond, 1999; Wolff einthaler, 2008; Aschhoff, 2009;Czarnitzki et al, 2011; Howell, 2015) , 有的学者实证得出具有挤出替代效应( Mamuneas Nadiri,1996; Hall et al, 2000; Gorg Strobl, 2007; Acemoglu et al, 2018) 。如果归因于他们研究数据样本的差异( 各自以美国、 OECD15 国、 欧洲、 加拿大、 德国、 比利时、 挪威相关数据为基础) , 国内一些代表性

8、文献针对同样的中国数据样本所得出的研究结论也不尽一致。例如, Zhu Lundin( 2006) 利用中国行业数据实证发现, 政府创新补贴对当期行业研发投入造成的是互补效应, 而在滞后期两者呈现的是倒 U 型关系。陆国庆等( 2014) 实证结果显示, 政府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补贴绩效是显著的, 创新的外溢效应也是显著的; 政府创新补贴对单个企业的产出绩效作用有限。张杰等( 2015)实证得出, 政府的贷款贴息补贴政策对企业的技术创新投资具有挤入互补效应, 而无偿资助型的政府创新补贴政策则不能促进企业研发的提升。从已有的代表性研究来看, 不仅中国现有的政府技术创新政策效果存在一定争议, 而且发

9、达国家相关政策的效率也值得商榷。更为重要的问题是, 在保持经济增速不变的情况下, 原来以建设投资为主的经济体系能否通过提高政府技术创新支出迅速转型为科技创新为主的经济体系。因此,刻画企业技术创新投资函数, 在一国经济整体框架中研究财政助推技术创新政策, 对提升技术创新效率与技术进步速度, 不仅具有重要的发展意义, 而且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本文力图从三个方面做出贡献: 一是考虑不同行业的企业具有不同的技术创新投资行为、 表现出不同的技术创新效率,将企业分为两类: 技术创新型和技术稳定型,分别设计企业的生产函数, 并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 DSGE) 框架下求解均衡, 考察政府技术创新政策的经济

10、效果, 为降低未来政策制定偏差提供参考。二是在 DSGE 模型中研究居民基于资本利润率配置资本投资结构的动态决策对两类企业资本结构变化、 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三是将政府支出分为技术创新支出和经济建设支出, 在 DSGE模型框架下求解均衡, 不仅考虑了政府技术创新支出和经济建设支出分别对企业技术创新投资及产出的影响, 而且分析了这两类政府支出的其他宏观经济效应, 为两者之间的全面权衡和调整提供参考。二、中国企业创新行为差异的典型事实居民的投资选择和政府的技术创新政策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外源性资金, 进而影响企业创新68苗文龙等: 企业创新行为差异与政府技术创新支出效应这一概念沿用于林毅夫等( 20

11、09) 提出的观点 “达到技术前沿的产业, 技术和产品都更加成熟, 创新研发的密度及相应的风险都相对更低” 。技术创新型企业具有前沿技术创新的内生性, 必须依靠自身的技术创新实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技术稳定型企业主要指未达到技术前沿的、 属于当前社会发展比较成型的行业, 技术和产品都更加成熟, 现有的技术水平基本可以满足人们的需求, 研发密度较低。技术创新行业同技术密集型行业较为近似, 即在生产结构中, 技术知识所占比重大, 科研费用高, 例如新兴的电子计算机工业、 机器人工业、 航天工业、 生物技术工业、 新材料工业等, 这些行业技术创新速度快、 技术密度高。就作者掌握的文献看,目前仍缺少精确

12、的行业分类界定, 属于一个开放型概念。本文初步分为两类行业, 但未做到对各个样本行业都能精确界定属于技术创新型还是技术稳定型; 比较明确的是, 技术投入率较高和较低两端的行业分别属于技术创新型行业和技术稳定型行业, 据此也可以比较确定地将企业分为技术创新型和技术稳定型两类。投资行为。影响居民投资行为的核心因素是投资收益率, 观察政府技术创新政策的重要变量是政府技术创新支出。这一部分根据经验数据, 采用广义矩估计( GMM) 方法实证分析居民投资收益率、 政府技术创新支出与不同类型企业技术创新之间的数量关系。( 一) 数据与变量根据企业的生产函数, 观察其技术水平的主要变量是技术投入率。因此,

13、本文以企业技术投入率替代企业技术创新作为被解释变量。影响企业技术创新投资的主要因素是本企业的利润状况、居民投资行为和其他外源性资金的充足程度。企业利润率与居民投资收益率正相关, 企业利润率高时, 居民投资企业股权所获得的投资收益率也高、 居民投资增加。因此, 相关的解释变量主要是政府技术创新投资比例和企业销售利润率。根据变量之间的关系, 简单构建企业技术创新的计量模型为:Tet= 0+ni1 =0i1Teti1+ni2 =0i2Gm, ti2+ni3 =0i3SIti3+ t( 1)其中, Tet为企业技术投入率, Tet i1为滞后 i1 期的企业技术投入率。Gm, t i2为滞后 i2 期

14、的政府技术创新支出规模,2007 年 1 月后, 以 Wind 数据库中教育支出加上科技支出之和表示; 在 2000 年 1月2006 年 12 月之间, 该指标数据由 Wind 数据库中公共财政支出月度数据分别乘以对应年度的比率估算得出。SIt i3为滞后 i3 期的企业销售利润率, 代表企业经营因素以及居民投资收益情况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样本数据时间段为 2000 年 1 月至 2015 年 12 月。数据来源于 Wind 数据库。为提高分析准确性, 我们将研究定位在统计数据较为全面和连续的行业层面, 13 个代表性行业的技术投入率数据统计为表 1。表 113 类行业技术投入比率的描述统计技

15、术投入比率均值标准差偏度P 值技术投入比率均值标准差偏度P 值commt3. 61254. 07403. 44440. 0000buildt0. 45012. 42224. 02000. 0000cart1. 88781. 44403. 79420. 0000pat0. 41041. 56073. 24770. 0000medit1. 84371. 09040. 39160. 0002trant0. 06260. 62123. 52740. 0000spint1. 04380. 97782. 22900. 0000foodt0. 00632. 11474. 41690. 0000cult0.

16、88730. 72582. 11060. 0000nmt0. 00632. 80104. 33890. 0000chemt0. 86241. 94393. 00140. 0000agrit0. 14392. 87254. 36620. 0000wst0. 69351. 34683. 85500. 0000注: 在行业划分上有多种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 Wind 数据库 24 个二级行业的划分标准。为了统一数据时段、 提高数据结果的可比性, 从 24 个行业中选择纺织业 spint、 化学工业 chemt、 建材工业 buildt、 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 trant、 农业 agrit、 批发零售

17、贸易业 wst、 汽车制造业 cart、 食品工业 foodt、 通讯设备制造业 commt、 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 cult、 医药工业 medit、 有色金属采矿业 nmt、 造纸及纸制品业 pat等 13 个行业。数据统计结果显示, 不同行业的技术投入率存在明显差异: 技术投入率比较高的行业是通讯设备制造业、 汽车制造业、 医药工业, 较低的行业是农业、 食品、 建筑材料和交通运输, 有色金属冶炼上升趋势显著。这与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较为相符, 技术投入率较高的行业, 技术更新速度较快, 技术投入率较低的行业, 技术发展比较成熟、 技术创新密度较低。行业技术投入率高低可以较高程度上反映出企业

18、技术创新行为的差异。结合龚强等( 2014) 、 张一林等( 2016) 、 苗文龙等( 2018) 的研782019 年第 1 期政府技术创新支出主要指政府用于推动本国技术创新的科学技术支出, 内容包括重点基础研究规划、 自然科学基金、 重点实验室及相关设施、 重大科学工程、 专项基础科研、 专项技术基础等基础研究类支出, 技术研究与开发、 科技条件与服务等应用研究支出, 试验发展支出, 以及科学技术普及和交流等支出, 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科研支出等。根据 20002006 年的年度数据计算, 教育支出加上科技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比例的均值为 0. 1341, 最小值为 0. 1312, 最大值为

19、 0. 1362。究结果, 可得到事实 1: 基于技术投入率的不同, 可以把生产部门划分技术创新型行业与技术稳定型行业, 相应行业的企业分别为技术创新型企业和技术稳定型企业。( 二) 计量结果据上述数据, 我们选择通讯设备制造业、 医药工业、 汽车制造业代表技术创新行业, 选择农业、交通运输业、 建筑业代表技术稳定行业。采用 GMM 方法, 经过多次试验, 选择最显著的分析结果整理如表 2, 对于不显著的变量不再列入和分析。分析表 2 可知:1 企业销售利润率对其技术创新投资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企业利润率对技术投入率的解释系数为 0. 0019, 在 1%的水平上显著。其经济含义至少包括两个

20、层面: 一是以企业自身利润为主的内源融资是企业创新投资的重要渠道。具体而言, 对于技术创新型行业, 销售利润率对企业技术投入率的正向解释作用较低一些, 解释系数为 0. 0014; 对于技术稳定型行业, 销售利润率对技术投入率的解释系数较高一些, 解释系数为 0. 0128。其原因可能在于, 本文选择的技术创新行业样本,企业销售利润率较低, 而技术投入率较高, 前者对后者的解释程度较低。这从另一角度证明, 技术创新型企业在特定时期需要更多的外源性融资。二是社会投资者根据企业利润率决定下一步投资计划, 影响企业外源性融资规模, 进而影响企业技术创新。对于一个有效的金融市场, 利润率较高的企业,

21、股票价格会表现良好, 社会投资者会选择利润高的企业进行投资, 增加了企业技术创新的资金来源( 苗文龙等, 2018) 。由此分析, 可以得出事实 2: 企业利润率是企业创新投资增加的内在源泉, 销售利润率对企业技术创新投资发挥重要的保障和推动作用。社会投资者根据企业利润率变化调整投资结构, 影响两类企业的资本比例和技术创新投资。表 2企业技术创新投资影响因素计量检验行业变量6 个行业技术创新业技术稳定业Tet 11. 3145 108. 48091. 3173 76. 97071. 1554 7. 8941Tet 30. 3409 34. 0250. 3433 24. 22090. 2237

22、1. 9658Gmt0. 0002 4. 09140. 0003 4. 02370. 0001* 1. 8099SIt0. 0019 4. 61570. 0014 2. 59810. 0128 2. 0328调整的 20. 99620. 99490. 9953D W 值2. 16992. 19042. 0658注:*表示 10%的显著水平, 表示 5%的显著水平, 表示 1%的显著水平。2 政府技术创新支出是企业创新投资的主要外在推动力。从理论上分析, 政府补贴类的政策支持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效应, 可能体现为创新成本降低、 政府有效筛选等机制导致的促进效应, 亦可能体现为逆向选

23、择、 传递市场竞争信号、 攫取优惠政策等机制导致的抑制效应( 张杰和郑文平, 2018) 。本文实证得出如下结论: 无论是技术创新型行业还是技术稳定型行业,政府技术创新支出对企业技术投入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 相对而言, 政府技术创新支出对技术创新型行业的技术投入推动作用更为显著。这表明我国近年来企业自主研发能力的提升与政府的大力扶持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 其正向作用毋庸置疑。这一结论与陆国庆等( 2014) 研究结论相一致,88苗文龙等: 企业创新行为差异与政府技术创新支出效应Acemoglu et al ( 2018) 根据美国企业微观层面的产出、 研发和专利的普查数据, 从企业创新能力角度分

24、为高类型( high-type firms) 和低类型企业( low- type firms) , 本文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角度分为技术创新型企业和技术稳定型企业与其视角一样, 字面意思更为直观。与张杰等( 2015) 实证结论不太一致。由此推论, 可以得到事实 3: 政府技术创新支出是企业创新投资的主要外部动力, 对企业技术创新投资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 尤其是对于技术创新型企业。此外, 企业技术创新具有一定的惯性依赖。表 2 显示, 无论是从总体角度分析, 还是从技术创新型行业和技术稳定型行业分别分析, 技术投入率滞后 1 期的解释系数的显著水平在 1% 以上。这表明, 特定行业的技术创新具有

25、积累效应和路径依赖。值得注意的是, 企业技术投入率具有一定的变动性, 滞后 3 期的企业技术投入率的解释系数为负, 技术创新型行业和技术稳定型行业都表现出这一特征。这意味着原来技术投入率较高的企业可能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降低技术投入率。因此, 政府为了减少支持企业创新活动的资金风险, 会倾向于选择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并且容易创新成功的企业( Aerts Schmidtb, 2006) , 有时会依据企业是否具有专利发明等信息作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信号和条件( 张杰等, 2015) 。三、模型与均衡这一部分根据上面的经验事实, 构建包含居民部门、 技术创新型企业部门、 技术稳定型企业部门和政府部门的动态

26、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居民进行消费、 投资和劳动供给决策。企业进行生产并提供消费品, 具体分为技术创新型企业和技术稳定型企业, 分别在劳动力市场上雇佣劳动, 并在各自前期资本存量的基础上向居民部门直接融资用于满足生产的需要。根据新产品上市的流通环节, 技术创新型企业位于产业链的上游, 所生产的产品满足产业链下游技术稳定型企业的生产需求和政府投资需求。政府部门满足财政预算平衡约束, 政府收入主要来源于税收, 政府支出主要包括技术创新支出和经济建设支出。各部门具体决策如下:( 一) 居民居民的效用取决于消费、 劳动和投资回报。其中, 居民可以向技术创新型企业和技术稳定型企业供给劳动并获得工资收入。为突

27、出研究重点, 我们假设劳动力在技术创新型企业和技术稳定型企业之间可以自由流动, 且劳动力市场上存在统一的实际工资。居民部门的部分工资收入用于股权投资以平滑消费, 所消费的商品假定为位于产业链下游的技术稳定型企业生产的最终产品。居民的最大化目标函数为: maxEtt =0t ( C1 t1) /( 1 ) Ht 。其中, Et代表期望算子, 代表跨期贴现因子, Ct是个人第 t 期的消费, 是消费风险规避系数, Ht是个人第 t 期劳动投入量, 描述了劳动带来的负效用。居民预算约束为: Ct+ Km( t +1) ( 1 m) Kmt+ Kc( t +1) ( 1 c) Kct=WtHt+ tK

28、t Tht。其中, Tht是居民缴纳的税金, Wt为工资; 居民投资企业股权 It, 用于技术创新型982019 年第 1 期他们认为 “政府创新补贴政策对企业私人研发的作用效应具有不确定性, 无偿资助型的政府创新补贴政策则不能促进企业私人研发的提升” 。其原因在于, 本文数据是宏观数据, 他们主要验证的是中小企业数据, 但他们的研究结论提示决策者, 不能想当然地认为政府对企业的创新补贴增加、 企业研发投资必然增加。不可否认, 本文这一结论的局限是, 企业技术投资的增加并不意味着企业创新水平和创新质量的提升, 下文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假设了企业技术投资增加与企业创新水平提高具有正向关系。而从实际

29、经验来看, 近年来地方政府相继实施的创新政策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创新质量较低的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的数量上升, 发明专利型创新却未得到显著的提升( 黎文靖和郑曼妮, 2016) 。本文将技术创新型企业假定为产业链的上游企业原因有二: 一是根据专利类型( 发明、 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 , 本文研究的技术创新主要指发明, 根据 专利法 发明是指对产品、 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 具体包括产品发明( 开发出来的关于各种新产品、 新材料、 新物质等的技术方案) 和方法发明( 制造产品或解决某个技术课题而研究开发出来的操作方法, 制造方法以及工艺流程等技术方案) 。相对而言, 这些发明大多用于

30、产业链中上游。二是本文第二部分主要在于论证企业技术创新具有异质性, 所用数据并非包括了所有的技术创新行业, 上面提到的通讯设备制造业、 汽车制造业两大行业只是一小部分, 而且这些行业的产品既有下游商品, 亦有很大比例的上游产品; 同时, 由于数据时段限制和行业细分程度限制, 本文的样本行业未包括技术创新度较高的军工、 精密仪器、 电子仪器等行业, 这些行业多是上游行业。当然, 这样将技术创新型企业全部假定为上游企业具有一定的局限, 但不影响对这种经济关系的分析。企业投资 Km( t +1) ( 1 m) Kmt 和技术稳定型企业投资 Kc( t +1) ( 1 c) Kct , m表示技术创新

31、企业资本折旧率, c表示技术稳定企业资本折旧率。mt表示技术创新型企业的资本利润率, ct表示技术稳定型企业的资本利润率。居民投资收益率等于两类企业资本利润率的加权平均, 权重为两类企业的资产比重, 此时存在: t= Kmtmt/( Kmt+ Kct)+ Kctct/( Kmt+ Kct) 。综合的资本利润满足条件 tKt= mtKmt+ ctKct, Kt= Kmt+ Kct。其经济含义在于: 居民根据自身对投资收益率的预期、 技术创新型企业资本利润率和技术稳定型企业资本利润率进行资金结构配置。这意味着居民投资行为变化不仅表现为投资总量的变化和投资结构的变化, 还通过股权性资产投资结构影响不

32、同类型企业的投资比重和资本比重, 而两类企业的资本利润率和资本结构反过来又会影响居民的投资资产决策调整, 最后取得资本市场平衡。居民最优决策是根据拉格朗日函数求解关于 Ct、 Ht、 Km( t +1)、 Kc( t +1)的一阶导数并令之为 0, 居民效用最大化的一阶条件分别为: C t= t、 /t= Wt、 t= Ett +1 ( 1 m)+ m( t +1) 、 t=Ett +1 ( 1 c)+ c( t +1) 。根据 C t= t得到消费的欧拉方程: 1/Ct= Et/Ct +1。将 /t=Wt代入 C t= t得出: Wt= Ct; 其经济含义为: 居民消费水平与居民当期的工资收

33、入水平具有直接的正向关系。将 C t= t带入 t=Ett +1 ( 1 m)+m( t +1) 得出: Ct +1/Ct=Et ( 1 m)+m( t +1)1/; 其经济含义为: 居民消费增长率与预期的技术创新型企业和技术稳定型企业的资本利润率存在直接的正向关系。将 /t= Wt带入 t= Ett +1 ( 1 c)+ c( t +1) 得出: Wt +1/Wt=Et ( 1 c)+ c( t +1) ; 其经济含义为: 居民工资增长率情况与预期的技术创新型企业和技术稳定型企业的资本利润率存在直接的正向关系。( 二) 企业1 技术创新型企业位于产业链上游的技术创新型企业在经济体系中通过在劳

34、动力市场上雇佣劳动并直接融进资金, 并将技术创新产品销售给政府和下游技术稳定型企业。因此, 设计技术创新型企业的生产函数为: Ymt= A0( ztKmtGmt)KGtG ( 1 zt) KmtmHmt1 m, 利润函数为: maxA0( ztKmtGmt)KGtG ( 1 zt)KmtmHmt1 m mtKmt WtHmt。该企业的技术发展水平对产出具有重要影响, 技术水平表示为研发投资 ztKmtGmt的幂函数, ztKmt为企业内源性技术创新投资; Gmt为政府对企业创新投资的资助,Gmt0; zt表示技术创新资本占技术创新型企业总资本的比率; 并且 0 1, 表明技术创新型企业的研发投

35、资的边际收益递减。生产函数的经济含义在于: 企业技术创新具有积累优势, 技术水平取决于前期持续、 累积的研发投资, 否则只能发挥模仿便利、 成为技术稳定型企业, 而不是技术创新企业。KGt测度了政府所投入的公共资本存量, G表示公共资本的产出弹性。在经济体系中, 技术创新型企业和技术稳定型企业共同享受和拥有政府所投入的公共资本存量 KGt。政府所投入的公共资本存量 KGt的积累方程为: KGt= ( 1 G) KGt 1+ GPt。其中, G表示政府公共资本的折旧率, GPt表示政府当期的经济建设支出。技术创新型企业与技术稳定型企业之间存在创新产品销售关系。技术创新型企业雇佣劳动力并支付给劳动

36、工资, 劳动的边际利润为 0 时, 工资等于劳动的边际产出, 技术创新型企业所得税税率表示为 m, 此时 Wt具体表示为: Wt= ( 1 m) Ymt/Hmt。进而得到技术创新型企业资本利润率为: mt= ( 1 m) ( + m) Ymt/Kmt。09苗文龙等: 企业创新行为差异与政府技术创新支出效应政府技术创新支出形式较为多样, 经费使用主体包括各类企业、 政府属研究机构和高等学校。根据 2018 年 10 月国家统计局及财政部公布的数据, 企业、 政府属研究机构、 高等学校的研发支出所占比重分别为 77. 6%、 13. 8% 和 7. 2%。尽管政府属研究机构和高等学校与企业性质不同

37、, 但与企业一样遵循投入产出效率最大化原则。为简化分析和突出重点, 本文假定政府技术创新支出都投资到技术创新型企业。2 技术稳定型企业位于产业链下游的技术稳定型企业在经济体系中通过在劳动力市场上雇佣劳动并直接融进资金, 以及购买上游技术创新型企业生产的产品来进行生产活动。同时, 技术稳定型企业的资本全部用于经营生产, 不像技术创新型企业那样用一部分( zt) 资本和投资进行技术研发, 政府不对这一部分企业提供技术创新投资 Gmt。因此, 技术稳定型企业的生产函数为: Yct= KGtGKctcHct1 c Yc mt,利润目标函数为: maxKGtGKctcHct1 c Yc mt ctKct

38、 WtHct PtYc mt。其中, Hct表示技术稳定型企业 t 期投入的劳动量, Kct表示投入的资本量, 1 c 表示劳动的产出弹性, c表示资本的产出弹性, Yc mt表示它对上游技术创新型企业产品的需求, PtYc mt表示它购买技术创新型企业产品的支出。 衡量了技术创新产品对技术稳定型企业生产的重要性。 越大, 意味着技术创新对包括技术稳定在内的企业部门越重要, 产业之间关联程度越高( 吴洪鹏和刘璐, 2007; 吕炜等, 2016) 。技术稳定型企业对技术创新型企业的产品需求表示为: Yct/Yc mt= Pt。Pt为创新企业产品的价格。由此可知,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技术

39、稳定型企业与技术创新型企业间的关联性与创新产品价格正相关。技术稳定型企业在劳动市场上雇佣劳动的最优量满足条件 支付给单位劳动的工资等于其边际产出。因此, 技术稳定型企业的劳动需求为: Hct= ( 1 c ) Yct/Wt。考虑到技术稳定型企业税负( 税率为 c) 后, 技术稳定型企业的资本利润率可表示为: ct= ( 1 c) c( 1 )Yct/Kct。( 三) 政府政策与行为根据我们研究的侧重点, 政府职能定位是将税收主要用于技术创新支出 Gmt和经济建设支出GPt, 税收来源是居民个人缴纳的 Tht、 技术创新型企业缴纳的 Tmt和技术稳定型企业缴纳的 Tct, 政府预算约束条件为:

40、Tht+ Tmt+ Tct= PtGpt+ Gmt。其中, Tmt= m Ymt WtHt mtKmt , Tct= c YctWtHt ctKct 。( 四) 市场出清根据上文分析, 在两类企业产出等于总产出( Yt= Ymt+ Yct) 条件下, 劳动要素市场、 资本要素市场、 技术稳定产品市场、 技术创新产品市场等四个市场取得出清状态: Ht= Hmt+ Hct, It= Qm Kmt +1( 1 m) Kmt+Qc Kct +1( 1 c) Kct , Yct= Ct+ It, Ymt= GPt+ Yc mt。其中, Hmt和 Hct分别是第 t 期居民部门针对技术创新型企业和技术稳定

41、型企业的劳动需求而提供的劳动供给; Kmt和 Kct分别是第 t期技术创新型企业和技术稳定型企业的资本要素需求; Yct是下游技术稳定产品供给, 即最终产品供给, Ct是最终产品消费, 其他变量含义同上文。经济体系中将面临来自于技术创新型企业的技术研发投资、 政府技术创新性投资支出、 政府经济建设性投资支出等 3 个方面的随机冲击。假设上述 3 种外生随机冲击服从对数形式的 A( 1)过程:lnzt= zlnzt1+ zzt( 2)lnGmt= ( 1 Gm) lnG*m+ GmlnGm( t1)+ GmGmt( 3)lnGpt= ( 1 Gp) lnG*p+ GplnGp( t1)+ GpG

42、pt( 4)其中, G*p和 G*m分别为政府两种不同类型支出的稳定水平。z、 Gm和 Gp分别反映了创新企业技术研发投资冲击、 政府技术创新支出冲击和政府经济建设支出冲击的持续性, z、 Gm和 Gp分别描述了以上 3 种冲击的强度。四、参数校准与动态模拟( 一) 参数校准基于企业技术创新行为差异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待校准参数可以分为两个子集: 第一子192019 年第 1 期集包含了文献的常用参数, 本文参考陈昆亭等( 2004) 、 Smets Wouters( 2007) 、 刘斌( 2008) 、 Miao Tao( 2011) 、 Miao Wang( 2014) 、 吕炜等(

43、2016) 等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文献, 采用标准方法设定参数值。第二子集包含了本文政府技术创新支出政策参数和技术创新型企业研发投资比例参数, 本文用政府科技支出数据和本文选择的技术投入率均值较高的前 6 个行业的数据进行校准。其中,本文对 2007 年 1 月至 2016 年 12 月的政府技术创新支出数据求自然对数后进行 1 阶自回归, 得到政府技术创新支出政策参数。根据本文第二部分选择的 20002016 年技术投入率在前 6 位的行业数据, 计算这 6 个行业技术投入的年度均值, 然后求自然对数进行 1 阶自回归, 得到企业自身的技术创新投资的技术冲击参数。本文模型参数的校准结果如表 3。

44、表 3参数校准参数ccmmgmi校准值0. 990. 50. 2270. 450. 0250. 20. 60. 050. 1250. 10. 03参数gcimcGGGpGpGmGmzz校准值0. 0270. 150. 250. 30. 090. 670. 330. 580. 450. 9050. 13( 二) 方差分析在对政府技术创新支出的动态经济效应进行数值分析之前, 我们对基准模型的动态特征进行简要描述。表 4 给出基准模型的技术创新型企业产出、 资本、 资本利润率和技术稳定型企业产出、资本、 资本利润率对应的方差分解比率。技术创新型企业的技术投资冲击、 政府技术创新性支出冲击、 政府经济

45、建设性支出冲击对上述变量的累计贡献率分别达到 97. 33%、 79. 36%、 80. 55%、87. 95%、 81. 05%、 80. 71%, 即本文模型下的政府支出冲击可以解释 70% 以上的产出和资本波动。模型相关变量的相对变动大小比较符合实际经济数据排序。当然, 基准模型也忽略了很多具有显著影响的因素。表 4基准模型中相关变量的方差分解技术创新型企业技术创新冲击政府技术创新支出冲击政府经济建设支出冲击累计贡献率技术创新型企业产出8. 3248. 7440. 2797. 33技术创新型企业资本0. 8821. 4757. 0179. 36技术创新型企业资本利润率3. 1716. 8

46、060. 5880. 55技术稳定型企业产出11. 3937. 3139. 2587. 95技术稳定型企业资本2. 7816. 5361. 7481. 05技术稳定型企业资本利润率3. 4316. 5660. 7280. 71( 三) 技术创新型企业创新投资的动态经济效应分析校准相关参数后, 我们分别从技术创新型企业相关变量、 技术稳定型企业相关变量、 社会总量等三个层面分析技术创新企业的研发投资比率 zt波动的宏观经济冲击效应。结果如图1 所示。由图1 可知, 技术创新企业的创新投资比率 zt对不同宏观经济变量的冲击效应存在较大的差异, 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技术创新型企业创新投资比率的提高

47、对本企业经营改善具有积极的作用。这主要表现在创新企业技术投资比率 zt增加对创新企业的资本利润率 mt、 资本规模 Kmt、 产出 Ymt都具有正向冲击效应, 冲击效应在长期内方向比较一致且收敛于稳态。其经济含义在于, 技术创新型企业研发投资增加有利于创新企业资本利润率的提高和产出的增加, 有利于创新企业的资本扩张; 但在短期内, 由于技术创新投资对生产资本的挤出和经济效率产生的滞后性, 产出增加幅度较低。二是技术创新型企业创新投资比率的提高对技术稳定企业的经营具有负向冲击作用。这主要表现29苗文龙等: 企业创新行为差异与政府技术创新支出效应在, 创新企业技术投资比重 zt增加对技术稳定型企业

48、的资本利润率 ct、 产出 Yct具有较为显著的负向冲击作用。其原因可能在于: 技术创新企业资本利润率提高时, 必然挤占了位于下游的技术稳定型企业的利润, 对技术稳定型企业资本利润率形成负向冲击; 同时, 技术创新企业提高研发投入时,技术稳定企业为了维护产出可能会加大资本投入, 形成正向冲击。这一冲击效应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两类企业竞争时产生的 “非此即彼” 的挤出关系, 但由于本文模型中两类企业产品销售关系的假定限制, 这种挤出作用也较为有限。三是技术创新型企业创新投资比率的提高有助于提高资本利润率, 但短期内可能对产出增加不利。这主要表现在创新企业技术投资比重 zt增加对总的资本利润率 t具有

49、正向的冲击作用, 而对社会总产出 Yt具有负向冲击作用。其经济含义在于, 一个经济体在从粗放投资型经济转向技术创新型经济的过程中, 产出质量可能提高、 资本利润率可能提高,但短期内产出数量不一定有所增加, 如果仍然单纯追求常规性投资扩张带来的产出数量的增长, 则难以实现有效的经济转型。图 1技术创新型企业创新投资 zt的对宏观经济变量的冲击效应从模拟结果可初步得到三个认识: 一是居民根据技术创新型企业和技术稳定型企业的资本利润率进行资产结构配置, 进一步决定了两类企业的融资约束、 资本结构和发展速度, 不同创新属性企业的资本利润率与资本结构共同决定了一国总的资本利润率。总的资本利润率又会对居民

50、投资规模产生反馈机制, 并间接影响居民的消费和劳动。二是创新企业提高技术研发投资比率, 在短期内并不一定能实现经济增长率的提高, 但在优化社会资本结构、 提高总资本投资效率和总资本利润率方面具有积极作用。三是由于本文研究切入点在于居民投资结构和两类企业资本比例, 所得结论显示出此时的经济发展模式仍是投资推动型, 而不是消费推动型, 在推动形式上表现为从粗放投资型转化为技术创新型。( 四) 政府技术创新支出经济效应及传导机制首先, 本文考察政府技术创新性投资支出 Gmt变化对企业创新支出和宏观经济变量的冲击效应, 结果如图 2。分析图 2 可知, 政府技术创新性投资支出 Gmt对技术创新企业相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其他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