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建议书参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项目建议书参照.docx(5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项目建议书参照项目建议书参照(精选5篇) 项目建议书参照 篇1 省文化厅:你厅关于报送_大剧院项目建议书的请示(冀文财字_59号)收悉。依据省政府专题会议纪要(_年第91号)和省领导有关批示,经探讨,现批复如下:一、为进一步完善省会公共文化设施,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健全城市功能,原则同意你厅报送的_大剧院项目建议书。二、项目选址:石家庄市裕华东路以南、体育南大街以西、槐北路以北、育才街以东的原_师范高校东区中院位置。三、建设规模:总建筑面积76000平方米,主要包括1600座歌剧厅、1200座音乐厅、600座小剧场、地下停车场及人防工程及地面广场等相关配套设施和设备等。四、总投资:项目估算总投资
2、88385万元,全部由省财政投资支配。请据此抓紧编制项目可行性探讨报告并报我委审批。该项目由省社会公益项目建设管理中心负责根据冀政20_70号文件规定代建。_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_年12月31日 项目建议书参照 篇2 第一章 总 论一、项目名称和承办单位项目名称:承办单位:二、项目拟建地址初步选址在其次章 项目背景和意义一、项目背景地理位置八达岭镇位于延庆县南端,是北京市区和昌平区进入延庆县的南大门。距市区北二环的德胜门约60公里,距延庆县城约12公里。南与昌平区接壤,西南与河北省怀来县交界,其西北部、北部、东部分别与延庆县的康庄镇、大榆树镇、井庄镇为邻。地形地貌八达岭镇地处延庆盆地西南部,镇域
3、东南部群山连绵,沟壑纵横。镇域北部为山前洪积、冲积平原和山前黄土冲积台地,地势平坦,间有荒沙河套和冲沟。镇域地形东高西低、南高北低。全镇总面积96平方公里,山地约占70%。社会经济状况延庆县八达岭镇是北京市人民政府于1993年10月批准的建制镇,闻名遐迩的万里长城八达岭位于镇域内。下辖个行政村,农业总人口人。_年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亿元;人均劳动所得元;工农业总产值亿元;其中:农业产值万元;工业产值亿元;全镇财政收入万元。二、工程目的主要为集中处理镇域内生活污水(包括中心城镇区、旅游度假区及阳光马术俱乐部和别墅区等)。污水处理后用于生活景观及绿化用水。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目前,八
4、达岭地区仅有八达岭特区有一座小型污水处理站,日处理480吨,已不能达到八达岭地区发展的要求,八达岭中心城镇区,因没有污水处理设施,导致污水成灾,且近年来雨水渐渐增多,污水量增大,每到夏季污水流经之处,蚊、蝇众多,气味难闻,八达岭地区以旅游为主导产业,脏乱的环境卫生条件严峻的影响了八达岭地区的形象,制约了八达岭地区经济的发展。为此,尽快实施污水处理厂项目当务之急。项目建设必要性污水处理厂项目的建设,关系到镇域居民的切身利益,是发展中心城镇建设重要的基础设施。项目建成后,可以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同时,也可以改善当地的旅游环境,和人民的身体健康水平。污水处理厂的建设有利于当地生态环境的改善;有利
5、于八达岭地区旅游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农夫增收,提高当地农夫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为八达岭镇招商引资工作及中心城镇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因此在八达岭地区建设污水处理厂是必要的。第三章 项目建设的指导思想和依据一、指导思想从八达岭镇实际动身,充分发挥八达岭镇区位及资源优势,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环境整治战略思想,优化旅游环境,提高引资条件,改善居民生活质量,加快八达岭镇中心城镇建设步伐,扩大八达岭地区经济总量。二、建设原则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要符合八达岭镇镇域规划,符合当地发展的要求,污水解除要符合水源爱护的要求,排放的污水经过处理必需达到污水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一级排放标准,改善当地的水环
6、境。三、建设依据延庆县县域规划八达岭镇镇域规划第四章 项目基础条件建设区建设条件项目拟建在八达岭镇镇域西北角,该地区为河滩四荒地,处于八达岭镇地势低端,规划用地3公顷,符合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要求。所需土地、水、能源、劳动力等条件当地能够解决。建设技术条件管道输水工程技术难度不大,县水资源局和镇水务站具有这方面丰富的建设管理阅历,有专业的规划、设计和施工人员。也可以实行招标的形式,聘请专业的施工队伍进行施工。可以保证技术条件。第五章 项目建设内容项目拟建在八达岭镇域西北角,污水处理厂项目分两期完成,一期预料投资2500万元,_年起先建设,并针对八达岭地区实际状况,八达岭污水处理厂拟采纳一体化氧化沟
7、工艺方案。一期建设日处理污水5000吨的处理厂一座。项目限制面积100亩,其中厂区占地面积45亩,配套完善八达岭中心城镇区、旅游度假区及体育休闲消遣区,的市政管网的建设。配给供电设施,新增电容100kw。第六章 项目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一、投资预算项目预料一期总投资2500万元,其投资预算如下:处理厂投资1140万元,主要包括污水处理设备,拦污栅、泵房、沉淀池、一体化氧化沟等主体设工程,以及600平方米办公楼、150平方米分析化验中心等附属工程。13000米输水管网投资700万元。土地及地上物补偿投入360万元供电增容100kw需投入300万元二、资金筹措(1)、镇政府自有资金投入750万元。(
8、2)、申请国家资本金投入1750万元。(3)、若国家资本金不能到位,将引进企业运作。第七章 项目建设周期和进度支配建设周期本项目自_年下半年起先兴建,建设周期为12个月。进度支配_年10月前完成各部门的审批手续,以及供电增容。_年8月前完成拦污栅、泵房、沉淀池、一体化氧化沟等主体建设工程,以及600平方米办公楼、150平方米分析化验中心等附属工程的建设和管网铺设等全部工程。第八章环境影响及社会经济效益评价环境影响污水处理厂的建设有利于当地生态环境的改善,经过处理的污水,可达到一级排放标准,不会对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社会经济效益评价污水处理厂的建设不仅可以改善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而且改善了整
9、个地区的环境,提高了商业吸引力,有力的推动了中心城镇建设的发展。经处理后的污水可用于农田、绿化浇灌和景观用水,且工程建设时,须要建筑材料和设备,扩大了内需,可以增加农夫收入,从而进一步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因此该项目的建设具有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第九章 结论综上所述,八达岭镇污水处理厂项目,是八达岭镇地区发展的必要基础设施,项目的建成,可以改善农夫生活质量,有效保持当地旅游资源、环境,具有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应当尽早实施,使其成为八达岭镇建设发展的有利条件。 项目建议书参照 篇3 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议书编制暂行规定(1996年12月18日水利部印发)1 总 则1.0.1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议
10、书是国家基本建设程序中的一个重要阶段。项目建议书被批准后,将作为列入国家中、长期经济发展安排和开展可行性探讨工作的依据。为明确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议书编制的原则、基本内容和深度要求,特制定本暂行规定。1.0.2本规定适用于需报送国家计委审批的中心和地方(包括中心参加投资)新建、扩建的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议书的编制。不同类型的工程,应依据任务特点对本规定的条文内容进行取舍。小型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可适当简化。对影响立项的关键问题和利用外资的水利水电工程项目,项目建议书编制单位可依据须要向项目业主提出补充要求,适当增加工作内容和深度。按国家基建程序规定应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审批的大、中型水利水
11、电工程项目建议书,其编制内容和深度要求,可参照执行。1.0.3项目建议书应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与地区经济发展规划的总要求,在经批准(审查)的江河流域(区域)综合利用规划或专业规划的基础上提出开发目标和任务,对项目的建设条件进行调查和必要的勘测工作,并在对资金筹措进行分析后,择优选定建设项目和项目的建设规模、地点和建设时间,论证工程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初步分析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和合理性。1.0.4 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议书的编制,应贯彻国家有关基本建设的方针政策和水利行业及相关行业的法规,并应符合有关技术标准。1.0.5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议书由项目业主或主管部门托付具有相应资格的水利水电勘测设计
12、部门编制。项目业主应担当所需编制费用,并供应必要的外部条件。1.0.6 项目建议书应按本暂行规定第212章的要求进行编制,并将“建设的必要性和任务”列为第1章,依次编排。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任务2.1 项目建设的依据2.1.1 概述项目所在地区的行政区划和自然、地理、资源状况,社会经济现状以及地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对水利水电建设的要求。2.1.2 概述项目所在地区水利水电建设现状及其近、远期发展规划对项目建设的要求。2.1.3 说明项目所依据的流域(区域)综合利用规划和各项专业规划。2.1.4 概述规划阶段方案、比选结果和规划成果审批看法。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2.1 阐明项目在地
13、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区域规划中的地位与作用,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防洪治涝。应阐明本地区历史上发生的重大洪涝灾难状况及对地区经济和社会造成的危害和影响,地区防洪治涝工程设施现状及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对提高防洪治涝实力的要求。(2)河道整治。应阐明本地区河道(河口)演化状况及地区经济发展和人类活动对河道的影响,河道整治工程设施现状,河道、河口水网区现有主要问题,依据地区国民经济发展需求和河流水沙特性,分析治理河道、河口的条件与要求。(3)浇灌。应阐明供、受水区水资源平衡状况,受水地区农业生产现状,发生的主要旱灾和渍、碱害状况及特点,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浇灌用水、节水、排水工程设施现状,
14、农业节水目标及中长期供水需求预料,灌区地下水状况,并分析地区农牧业发展对浇灌及排水的要求。(4)城镇和工业供水。应阐明供、受水区水资源供需平衡及水质状况,受水地区工业和城镇用水、节水和供水设施现状。依据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中、长期供水需求预料和节水目标,分析受水地区对供水工程的要求。(5)跨流域调水。应按城市供水、浇灌、水力发电、通航等一项或多项任务,逐项分别阐明兴建工程的要求。(6)水力发电。应阐明本地区动力资源状况。依据电力工业现状、地区电力系统发展规划和供电需求状况,分析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对水电项目的需求。(7)垦殖。应阐明本地区滩涂淤变状况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土地利用和垦殖现状。分析滩涂
15、淤变趋势,依据地区经济发展和垦殖总体规划,分析探讨地区对垦殖的要求。(8)综合利用水利工程有通航过木要求时,应阐明本地区已有航运和漂木设施的实力及工程现状,依据地区经济发展对客货运量和漂木量增长的预料,分析探讨发展通航过木工程的条件和要求。2.2.2依据地区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和建设项目任务要达到的目标,在流域(区域)综合利用规划和专业规划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补充调查探讨工作,对所在地区功能基本相同的项目方案进行综合分析比较,阐明各项目方案的优缺点,论述举荐本项目的理由。2.3 项目建设的任务2.3.1阐述本项目的建设任务,对于多目标开发利用的项目,要根据国家政策和总体效益优化原则,分析探讨各部门
16、对本项目综合利用方面的要求,结合工程条件,考虑本项目在流域和地区规划中的作用,提出项目的开发目标和任务的主次依次。2.3.2 对分期开发的项目分别拟定近期和远期的开发目标与任务。2.4 附图(1)建设项目地理位置示意图(比例尺:1:5000001_000)。(2)工程项目所在河流(河段)开发觉状及规划示意图(比例尺:11000011000000)。3 建设条件3.1 水 文3.1.1 简述工程所在流域(或区域)自然地理、水系及现有水利工程概况。3.1.2 简述工程地点的气候特性和主要气象要素的统计特征值。3.1.3 简述工程地点及其旁边河段的水文站网和基本资料状况。3.1.4 径流:(1)简述
17、工程区域内的地表、地下径流的来源、范围和补给方式。(2)提出自然年、月径流系列,并作系列代表性初步分析,必要时进行系列的插补、延长。(3)初步确定径流统计特征值,简述本流域径流的时空分布特征。(4)对浇灌和供水工程应简述地下水补给量、可开采量、水质状况及其分布状况。(5)对供水和水电工程应提出枯水径流初步分析计算成果。3.1.5 洪水:(1)简述工程区域的暴雨和洪水的成因、特性及其时空分布状况。(2)简述对工程设计有影响的历史特大暴雨和洪水的范围、量级及重现期。(3)简述洪峰、洪量的还原及插补延长方法,系统的统计原则和代表性分析,并进行频率分析。(4)简述工程设计洪水的推求方法。对下游有防洪要
18、求的工程应进行地区洪水组成分析,初步确定设计洪水成果。(5)简述施工设计洪水系列的统计原则,初步确定施工设计洪水成果。(6)无实测洪水资料时,可用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流量,提出初步成果。(7)平原排水工程,可用实测流量资料或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排涝流量。3.1.6 对多泥沙河流需简述工程地点泥沙的主要来源,统计(或估算)多年平均输沙量和特征值。3.1.7 提出工程设计代表断面的水位流量关系。3.1.8 其他水文要素:(1)简述工程地点河流的水质状况及其特征。(2)有冰凌危害的河段,应简述本河段冰凌特性。(3)有潮汐影响的河段,应初步确定潮汐水位统计特征值、潮汐流向、流量及影响时间。(4)对袒露水面
19、较大的输、蓄水工程,应考虑水体蒸发影响,初步统计(或估算)工程地点的水面蒸发值。3.1.9 对跨流域调水工程,应按调出区(水源区)和调入区(受水区)分别简述与本工程有关的水文气象概况。3.2 地质3.2.1 简述工程已完成的地质勘察工作项目与工作量。3.2.2 简述工程区域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构造稳定性,并初步确定工程场区地震基本烈度。3.2.3简述水库区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岩溶发育特征、物理地质现象和水文地质等基本地质环境,初步分析库区可能存在的渗漏、库岸稳定、浸没、固体径流来源、诱发地震等工程地质问题。说明水库工程区内有无重要矿产及古文化遗址。3.2.4 简述闸坝工程枢
20、纽地区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物理地质现象、岩溶规律、水文地质和岩土工程特性等。初步分析可能存在并影响岩基承载实力、抗滑稳定、渗透稳定、渗透流量以及边坡稳定等主要地质问题,应着重说明岩体风化卸荷、软岩、懦弱结构面、大断层等工程地质特性。初步分析可能存在并影响土基承载实力与稳定性、渗透稳定、振动液化、胀缩性、湿陷性、冻胀性等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应着重说明软土、膨胀土、湿陷性黄土、粉细砂土等工程地质特性。3.2.5简述输(排)水和引水发电工程线路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物理地质现象和水文地质等状况,初步分析可能存在并影响输(排)水和引水发电工程(包括明渠、隧洞和其他地下洞室)的成洞条件
21、和边坡稳定性等主要工程地质问题。3.2.6简述堤防河道整治(滩涂围垦)工程沿线地形地貌、地层岩性、水文地质状况和岩土工程特性,初步分析可能存在的堤基稳定性、砂层液化及堤内浸没等工程地质问题。3.2.7 简述灌(排)工程区地形地貌、地层岩性以及水文地质状况,初步分析和预料工程区可能存在的土地盐渍化、黄土湿陷等主要工程地质问题。3.2.8 简述自然建筑材料的产地、储量、质量和开采条件。3.2.9 对各工程比较方案的工程地质环境及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提出初步评价看法。3.3 其他外部条件3.3.1 分析项目所在地区和旁边有关地区的生态、社会、人文环境等外部条件及其对本项目的相互影响。3.3.2 分析其
22、他行业对本项目的要求,收集有关报告和技术文件。3.3.3 说明有关部门和地区对项目建设的看法、协作关系以及有关协议。3.3.4 说明本工程项目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水利基本建设在建规模简要状况。3.3.5 说明在本地区水利发展五年安排和中、长期规划中,该工程项目所处的开发次序。3.3.6 说明有关其他部门、地区影响该工程立项的因素。3.3.7 说明有关部门对水价、电价确定的看法。3.4 附图(1)水系图。(2)区域地质图或略图(比例尺:1500001_00)。(3)水库工程地质图或略图(比例尺:110000150000)。(4)主要建筑物工程地质平面图和地质剖面图或略图(比例尺:1_110
23、000 )。(5)自然建筑材料产地分布范围图(比例尺:110000150000)。4 建设规模4.1 通则4.1.1 对规划阶段拟定的工程规模进行复核。4.1.2 在确定单项任务的工程规模时,应分析对其他综合利用任务的影响。必要时,应为以后的综合利用开发留有余地。4.1.3对多泥沙河流应分析泥沙特点及对工程的影响,初拟工程运行方式。有冰凌问题的工程,应分析冰凌特性和特别冰情对工程的影响,初拟相应的措施。4.1.4 说明有关分期建设的要求及其缘由。4.1.5 通过初步技术经济分析,初选工程规模指标。4.2 防洪工程4.2.1 分析防洪爱护对象近、远期防洪要求,初步确定不同时期的防洪标准,初选防洪
24、工程总体方案以及工程项目规模。4.2.2 河道与堤防工程:(1)初步确定各河段平安泄量和限制断面设计水位。(2)探讨洪水特性及排涝要求,初选河道治导线、堤线、堤距、行洪断面型式,以及重要的河控节点。(3)对感潮河段,应考虑潮位对行洪的影响。4.2.3 水库工程:(1)依据防洪工程总体方案,初拟水库工程的防洪运用方式和泄量。(2)初选水库防洪库容、防洪高水位、总库容和汛期限制水位。4.2.4 行、蓄、滞洪区:(1)初拟行、蓄、滞洪区的限制运用原则,初选分洪口门位置、分洪水位和流量以及隔堤布置。(2)初步确定行、蓄、滞洪区的范围,初选行、蓄、滞洪区设计水位与相应库容,提出行、蓄、滞洪区生产、平安建
25、设支配的总体设想。4.3 治涝工程4.3.1 初步确定治涝区范围、治涝标准和治涝措施,初选治涝工程总体布置方案。大型涝区应初拟治涝分区。4.3.2 初选治涝骨干沟道(渠道)的排水流量和水位。4.3.3 分析洪水期向外河排水时受外河水位及潮位顶托的影响,初拟相应的措施。4.3.4 采纳抽排方式时,初选泵站装机容量、设计流量及扬程。4.4 河道整治工程4.4.1 初步确定河道的治理河段。4.4.2 初步确定治理河段的治理标准,对河道洪水流量进行断面复核,初选治理河段的设计水(潮)位、设计流量和设计河宽。4.4.3探讨河流、潮流水文特性和河床、河口演化规律及河势发展趋势,结合考虑岸线利用问题,初选治
26、导线和河道整治工程总体布置方案,初选重要河控节点的位置。4.4.4 初拟治理工程分期实施方案。4.5 浇灌工程4.5.1 分析浇灌水源可供水量,初步确定灌区范围和总浇灌面积,初拟灌区开发方式、设计水平年和浇灌保证率。4.5.2 初拟灌区作物种植结构、浇灌制度,分析浇灌定额,初步确定浇灌需水量和年内安排过程。4.5.3 初选灌区浇灌系统整体规划和工程总体布置方案。4.5.4 初选骨干渠道的渠首设计水位和设计引水流量。4.5.5 初选引水枢纽及泵站等水源工程的设计引水流量、扬程及装机容量。4.5.6 以水库为水源工程时,初选水库正常蓄水位、最低引水水位、浇灌调整库容和总库容,初拟引水方式。4.5.
27、7 分析灌区排水条件和排水方式,对有排渍、改良盐碱要求的灌区,初拟排渍、改碱标准及排水工程措施和规模。4.6 城镇和工业供水工程4.6.1 初步确定工程供水范围、主要供水用户,初拟设计水平年和供水保证率。4.6.2 分析水源可供水量和水质状况,初选供水工程总体布置方案,初步确定引水工程设计引水流量、年引水总量。4.6.3 以水库为水源工程时,初选水库的正常蓄水位、最低引水水位、调整库容和总库容,初拟引水方式。4.6.4 初选主要输水、扬水、交叉建筑物的规模。4.7 跨流域调水工程4.7.1 初步确定工程总目标和主要任务以及分期实施依次。4.7.2 分析水源条件,初步确定相宜的调水量、相应的水源
28、工程以及补偿工程措施和规模。4.7.3 初步确定调水量在地区和部门间的安排,初拟输水工程、调蓄工程布置及规模。4.8 水力发电工程4.8.1 分析供电范围和电站在电力系统中的任务、作用,初拟设计水平年和设计保证率。4.8.2 初选水库正常蓄水位、死水位、调整库容和总库容,初拟其他特征水位。4.8.3 初选装机容量,提出电站的保证出力和多年平均发电量指标。4.9 垦殖工程4.9.1 初步确定垦殖区范围和垦殖面积,初拟开发利用方式。4.9.2 分析可利用的供水水源条件、水量及其保证程度。4.9.3 初步确定防洪、防潮设计标准,初选工程总体布置方案,初拟垦殖区浇灌、排水体系。4.9.4 初选挡水堤、
29、围堤、涵闸等工程位置和规模。4.10 综合利用工程4.10.1综合利用水库按各综合利用任务的主次依次,分析不同任务对水库水位、库容的要求,初拟水库运用方式,初选水库的正常蓄水位、防洪高水位和总库容,初拟其他特征水位。4.10.2对具有综合利用和综合治理任务的其他枢纽工程,应按各项任务的主次依次,协调各建筑物之间的关系,初拟整个枢纽工程的运用方式,初选各建筑物的设计流量和水位。4.10.3 有通航、过木要求的综合利用水利枢纽,应依据设计水平年通航、漂木发展需求及过坝(闸)运量,初选通航、过木建筑物规模。4.11 附图(1)工程项目总体布置图(比例尺:110001_00)。(2)有分期建设要求的分
30、期建设布置图(比例尺:110001_00)。(3)供电范围电力系统地理接线图(现状及远景)(比例尺:110001_00)。5 主要建筑物布置5.1 工程等别和标准5.1.1 依据初选的建设规模及有关规定,初步确定工程等级及主要建筑物级别、相应的设计洪水标准和地震设防烈度。5.2 工程选址(选线)、选型及布置5.2.1依据规划阶段初拟的工程场址(坝址、闸址、厂址、洞线、河线、堤线、渠线等)的建筑条件、工程布置要求、施工和投资等因素以及必要的补充勘探工作,初选工程场址。5.2.2 初选主要建筑物基本形式,对工程量较大或关键性建筑物作方案比较,初拟次要建筑物的基本型式。5.2.3 依据初选(或初拟)
31、的建筑物型式,经综合比较,提出工程总布置初步方案。5.3 主要建筑物5.3.1简述主要建筑物初定的基本布置、结构形式、限制高程、主要尺寸及结构、水力学核算成果,初选地基处理措施。对技术难度大的特别建筑物宜作重点分析探讨。5.4 机电和金属结构5.4.1 依据动能参数和装机规模,初拟水轮发电机组或水泵电动机组的单机容量、机组台数和机型。5.4.2 初拟输配电工程的规模,初步提出接人电力系统的供电或送电方向、进出线电压、回路数和输配电距离,初拟电气主接线。5.4.3 初拟金属结构及启闭设备的规模、形式及布置。5.5 工程量5.5.1 分项列出工程各建筑物及地基处理的工程量。5.5.2 分项列出机电
32、设备和金属结构的工程量。5.6 附图(1)工程总平面布置图(比例尺:110001_)。(2)主要建筑物平、剖面图(比例尺:150011000)。(3)大型长距离调水总干渠纵断面图(横向比例尺:1:50001:10000;纵向比例尺:1:5001:1000)。6 工程施工6.1 施工条件6.1.1 简述工程区水文气象、对外交通、通信及施工场地条件。6.1.2 初步提出施工期通航、过木、供水及排水等要求。6.1.3 简述主要外购建筑材料来源及水、电、燃料等供应条件。6.1.4 简述自然砂砾料、石料、土料等来源、开采和运输方式。6.2 施工导流6.2.1 初拟施工期导流标准及流量、导流渡汛方式、导流
33、建筑物形式和布置,估算相应的工程量。6.3 主体工程施工6.3.1 初拟主体工程的主要施工方法及主要施工设备。6.4 施工总布置6.4.1 初拟对外交通运输方案、场内主要交通干线布置。6.4.2 初拟施工总布置方案。6.5 施工总进度6.5.1 简述施工进度支配原则,初拟施工总进度及限制性工期。6.5.2 简述分期实施看法。6.5.3 估算须要的主要建筑材料数量和劳动力等。6.6 附表(1)主要工程量汇总表。(2)施工总进度表。7 沉没、占地处理7.1 沉没、占地处理范围及主要实物指标7.1.1 通过查勘和对地形图、工程布置图的分析,初定水库沉没(包括塌岸、浸没等)、工程占地处理范围。7.1.
34、2 简述受沉没和工程影响的农村部分实物指标,包括人口、房屋、耕地、果园、林地、牧草地等。7.1.3 简述受沉没和工程影响的城镇、集镇的规模(人口、占地)、受沉没影响程度,并说明迁建规模及实物指标。7.1.4简述受沉没和工程影响的铁路、马路、工矿企业、电力、通信等专项设施及矿藏、文物古迹的等级、规模、沉没影响程序。其等级、规模可向各行业部门调查。7.2 移民安置、专项迁建7.2.1 以县、乡为单位,在初步分析环境容量的基础上,征求有关地方政府看法,初拟移民安置去向及生产复原措施。7.2.2 征求地方政府看法和进行查勘选点,初选城镇、集镇的迁建方案。7.2.3 说明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对于重大专项迁
35、建设施的看法,提出初步处理方案。7.2.4 说明省(自治区、直辖市)对沉没、占地处理和补偿标准的初步看法。7.3 补偿投资初估7.3.1 以主要实物指标为基础,结合安置去向,参照有关法规文件、类似工程补偿标准及专业项目单位工程造价扩大指标,初估补偿投资费用。8 环境影响8.0.1 说明项目所在地区的环境质量、环境功能等环境特征。8.0.2依据工程影响区的环境状况,结合工程开发的规模、运用方式、移民安置、施工组织方式等特性,简要分析工程建设对环境的有利与不利影响。有流域(或区域)水资源爱护规划或环境爱护规划的,应说明工程开发是否与这些规划的目标相协调。从环境爱护角度分析是否存在工程开发的重大制约
36、因素。8.0.3 对环境的主要不利影响,应初步提出减免的对策和措施。9 工程管理9.0.1 初步提出项目建设管理机构的设置与隶属关系以及资产权属关系。9.0.2 初步提出维持项目正常运用所需管理维护费用及其负担原则、来源和应实行的措施。9.0.3 依据工程管理有关规定,初步框算工程管理占地规模。9.0.4 依据项目主管部门(业主)及有关部门看法,初步提出工程管理运用原则及要求。10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10.1 投资估算10.1.1 简述投资估算的编制原则、依据及采纳的价格水平年。初拟主要基础单价及主要工程单价。10.1.2 提出投资主要指标,包括主要单项工程投资、工程静态总投资及动态总投资。估
37、算分年度投资。10.1.3对主体建筑工程、导流工程应进行单价分析,按工程量估算投资。其他建筑工程、临时工程投资,可按类比法估算。交通、房屋、设备及安装工程投资,可采纳扩大指标估算。其他费用可依据不同工程类别、不同工程规模逐项分别估算或综合估算。10.1.4 引进外资的投资估算,要结合利用外资特点考虑单价改变和可能发生的其他费用进行投资估算。10.2 资金筹措设想10.2.1 提出项目投资主体的组成以及对投资承诺的初步看法和资金来源的设想。10.2.2 利用国内外贷款的项目,应初拟资本金和贷款额度及来源,贷款年利率以及借款偿还措施。对利用外资的项目,还应说明外资用途及汇率。10.3 附表(1)工
38、程投资总估算表。(2)分年度投资表。(3)主要材料价格汇总表。11 经济评价11.1 经济评价依据11.1.1 说明经济评价的基本依据。11.2 国民经济初步评价11.2.1 说明采纳的价格水平、主要参数及评价准则。11.2.2 费用估算:(1)说明项目的固定资产投资和资金流量。简述流淌资金及年运行费的计算方法及成果。(2)简述综合利用工程费用,分摊原则、方法及成果。11.2.3 效益估算:(1)概述项目的主要效益,对不能量化的效益进行初步分析。(2)说明经济效益的估算方法及成果。(3)对综合利用工程的效益进行初步分摊。11.2.4 国民经济评价:(1)提出项目经济初步评价指标。必要时,提出综
39、合利用工程各动能经济评价指标。(2)对项目国民经济合理性进行初步评价及敏感性分析。11.3 财务初步评价11.3.1 说明财务评价的价格水平、主要参数及评价准则。11.3.2 财务费用估算:(1)说明项目总投资、资金来源和条件。(2)说明各项财务支出。(3)说明构成项目成本的各项费用。11.3.3 财务收入估算:(1)初估项目收入。(2)简述项目利润安排原则。11.3.4 财务评价:(1)提出财务初步评价指标。(2)简述还贷资金来源,预料满意贷款偿还条件的产品价格。(3)对项目的财务可行性进行初步评价。11.4 综合评价11.4.1 综述项目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财务效益以及国民经济和财务初步
40、评价结果,提出项目综合评价结论。11.5 附 表(1)国民经济效益费用流量表。(2)财务评价成果表。12 结论与建议12.0.1综述工程项目隶属关系、建设的必要性、任务、规模、建设条件、工程总布置、沉没、占地处理、环境影响、建设工期、投资估算和经济评价等主要成果。12.0.2 简述项目建设的主要问题。12.0.3 简述地方政府以及各部门、有关方面的看法和要求。12.0.4 提出综合评价结论。12.0.5 提出今后工作的建议。 项目建议书参照 篇4 一、总论1、项目名称2、承办单位概况(新建项目指筹建单位状况,技术改造项目指原企业状况)3、拟建地点:4、建设内容与规模:5、建设年限:6、概算投资
41、:7、效益分析: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条件1、建设的必要性分析2、建设条件分析:包括场址建设条件(地质、气候、交通、公用设施、征地拆迁工作、施工等)、其它条件分析(政策、资源、法律法规等)三、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1、建设规模(种植规模、养殖规模、农副产品加工规模)2、产品方案(种植产品方案、养殖产品方案、农副产品方案)四、技术方案、设备方案和工程方案(一)技术方案1、种植业生产技术与流程2、养殖业主生产技术与流程3、农副产品加工生产技术与流程(二)主要设备方案1、种植业要设备选型(种植业、养殖业、农副产品加工设备列出清单表)2、主要设备来源(三)工程方案1、建、构筑物的建筑特征、结构及面积方案(附平面图、规划图)2、建筑安装工程量及“三材”用量估算3、主要建、构筑物工程一览表五、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一)投资估算1、建设投资估算(先总述总投资,后分述建筑工程费、设备购置安装费等)2、流淌资金估算3、投资估算表(总资金估算表、单项工程投资估算表)(二)资金筹措1、自筹资金2、其它来源六、效益分析(一)经济效益1、销售收入估算(编制销售收入估算表)2、成本费用估算(编制总成本费用表和分项成本估算表)3、利润与税收分析4、投资回收期5、投资利润率(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