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得清淡_曾国藩:越清淡的人活得越有趣.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81190630 上传时间:2023-03-2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4.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活得清淡_曾国藩:越清淡的人活得越有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活得清淡_曾国藩:越清淡的人活得越有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活得清淡_曾国藩:越清淡的人活得越有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活得清淡_曾国藩:越清淡的人活得越有趣.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活得清淡_曾国藩:越清淡的人,活得越有趣你的心态能否清淡,全看自己如你要喝浓茶,就可以多取一点茶叶,你要想竭淡茶,就可以少放一点茶叶。你要想费心,就多牵挂一些事。你要想淡心,就少为一些事苦恼,这样欢乐就会从天而降。南怀瑾曾言:才智真到了极点,就是最清淡的人。看透人生种种尴尬的局面,才能知清淡之心多么有用。曾国藩淡泊名利,即在于能淡化物欲,以心养身。清淡是曾国藩崇尚的人生涵养,在他看来:涵养深,有容量的人品德就高尚,遇事忍耐的人事情才能胜利。这是因为,容量大就能宽恕他人,有忍耐就会好事多磨;那些有一点不满足就勃然大怒,有一件小事违反自己的意愿就愤然发作,有一点优于他人的特长就向众人炫耀,听到一句

2、赞颂的话就为之动容之人,都是没有涵养的表现。古人说器量随见识而增长,遇事不喜不惊,才可以担当大事业。的确,有容德乃大,大忍事乃济。由于曾国藩是一个典型的封建学问分子,所以他对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视为平生待人接物、处世治事的基本原则。但曾国藩主见,修身必需首先结合实际去进行。不管是读书做学问,还是待人接物;不管是带兵打仗,还是为官从政,都有修身的高校问体现其中。要做到这些,他认为最重要的就是立足精神修养,即治心。有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在曾国藩看来,精神的修奍,全是内心所要做的功夫。所谓治心之道,如惩仇窒欲,静坐养心、平淡自守、改过迁善等等,都属于精神方面的修养。因而,他

3、主见,精神修养必需根据静坐、平淡、改过这三个步骤去进行。心不静,华蜜来不了所谓静坐,这是儒道佛三家所共有的初步门径。自东汉以来,儒家的主动人世人生哲学,与老庄自然淡泊的消极出世人生哲学,始终是互补的。至于佛家所说的明心见,更要求人们先有静的境界。因而,它们都强凋一个静字。曾国藩综合儒道佛三家之说,把静字功夫看得特别重要:最是静字功夫要紧,大程子是三代后圣人,亦是静字功夫足。王文成是静字有功夫,所以他能不动心。若不静,省身也不密,见理也不明,都是浮的。总是要静。曰:凡人皆有切身之病,刚恶柔恶,各有所偏,溺既深,动辄发见,须自己体察所溺之病,终身在此处克治。在他看来,静可以看清晰自身的毛病、修身的

4、问题,哪怕是极其细密的问题,也可以看清;面对麻烦的事务须要处理,也能够看清道理;每一个人总是有偏好、有爱憎、有刚柔,沉溺其中某一方面,就可能导致错误。静是治理他们的良方。曾国藩对静字的相识也有独到之处,他认为:心静则体察精,克治亦省力。心静那么就能够体察事物的本质,发觉事物的精微;处理事情也能够省力,即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他极其推崇静字功夫好的人。当我们忙的乏累烦乱的时候,有意思的事会越来越少。这时候,不妨静坐,让自己沉静下来,做一个好玩的人。甘于平淡,才算真正到了境界所谓平淡,主要是对老庄淡泊寡欲之说的继承和阐发。一个健康的人,假如世间之事不能看得平淡,一切都视为至关重要,都想去得到它,

5、那么他的心境就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被外物所扰乱,精神就会时时要受到牵累,经常会因一些不开心的事情而耿耿于怀,就会影响到待人接物,处世治事的好坏成败。因此,曾国藩在强调静字的同时,还主见要有平淡的心境。他说:思胸襟广阔,宜从平、淡’二字用功。凡入我之际,须看得平,功名之际,须看得淡,庶几胸怀阔。并表示要以庄子之道自怡,以荀子之道自克,要把世俗之功名须看得平淡些。因为他相识到,一般人之所以胸襟狭窄,全是物欲之念太重,功名之念太深。更详细些说,则是私欲扰于心,精神无宁静之日,自然也就产生不偷快的心境。他这里所谓的宜在平、淡二字上用功,即是要使心中平淡,不致为私欲所扰乱,务使精神安静,不受外物

6、之累,使自己置身于物来顺受,然后可以处于光明无欲的心境。改过,从心起先改过,用曾国藩自己的话说,是指当一个人内心久久不能安静,然后专心去寻求内心无法安静的缘由,而后针对这个缘由对自己进行严厉、苛细的质问,再带着这个问题去反思,去改过。他为了提高自己的德行,一生中写日记从不间断,并以此自律。综观他写下的一百多万字的日记,内容有相当部分是自艾自责的语句。譬如,他在挚友家中见到别人奉承卖唱之女子,心为之动;梦中见人得利,甚觉艳羡,等等。于是,他痛责自己:好利之心至形诸梦寐,何以卑鄙若此!方欲痛自湔洗,时本日闻言尚怦然欲动,真可谓下流矣!仅在道光二十二年(1842)冬天,他就连续一个多星期,写下了诸如

7、说话太多,且议人短:细思日日过恶,总是多言,其所以致多言者,都从毁誉心起;语太激厉,又议人短,每口总是口过多,何以不改?等语,对于友人的忠告,曾国藩则强制自己虚心接受,力求改过。此外,从他所做的铭联箴言以及格言警句单字等,大部分体现了他要借以提示自己不忘改过、立志自新的精神。经过多年仕宦生涯的曲曲折折,晚年的曾国藩总结出十二条治心经,认为终生守之而不改:无贫无竞,省事清心,一介不苟,鬼伏神钦,战战兢兢,死而后已,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手眼俱到,心力交瘁,困知勉行,夜以继日。此十二语者,吾当守之终身,遇大忧患,大拂逆之时,庶几免于尤悔耳。梁启超总结曾国藩能胜利的缘由,就是自制之力甚强。自我限制实力

8、弱,轻则伤体,重则罹祸。因此,曾国藩强调保身与窒欲并重,尤其对明哲保身有独特运用。曾国藩的治心经,以儒家为本,同时也融人了佛道的内容。曾国藩早年在京城时,身体羸弱,又怕平生志向不得伸展,所以经常忧思过度,一天竟吐血数口,日记中遂痛加自责,说这是大不孝,表示以后唯有节嗜欲、慎饮食、寡思虑而已,但说到简单做却难。数日后,忿’、欲’二念皆大动,竟不能止,他担忧自己成内伤之病。连续多日,他翻阅理学家的传记以及佛教典籍,希图从中找到解脱精神苦痛的美药良方。他在读孟子养心篇后说:损忿之心蓄于方寸,自咎局量太小,不足任天下之大事。随后几天,他又阅读了佛教经典杂阿含经等书,对佛家的心为法本,降龙伏虎有进一步的体会。老子曰:淡兮其若海。志得意满时,万不行傲慢傲慢,得意忘形。对于取得的成果,别人吹捧时,不能忘乎所以,要淡然置处,万不行有子系中山狼,得意便猖狂的蠢行。于世人而言,在志得意满之时更应崇尚清淡,既不能夜郎自大,目空一切,也不行骄奢浮躁,玩物丧志,要心谦身平,脚踏实地,依旧故我,追求不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