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音乐活动教案 爱意摇篮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班音乐活动教案 爱意摇篮曲.docx(4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小班音乐活动教案 爱意摇篮曲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摇篮曲 活动名称:摇篮曲(音乐观赏)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的温顺、安静,学习宁静、柔软地哼唱歌曲的旋律。 2、借助哄娃娃的温柔动作和温顺的声音等,感受理解摇篮曲的性质。 活动打算: 1、布娃娃(可让幼儿自带)每人一个,大娃娃和大摇篮各一个,把桌子布置成小床。 2、舒伯特的摇篮曲录音磁带、录音机,录好的哭声 3、碰铃一副。 活动过程: 一、 活动导入: (老师播放哭声录音,引出娃娃,讲解并描述有关情节引发幼儿的新奇心,激发幼儿的观赏欲望。) 老师:你们听什么声音?(哭声)谁在哭,哦!原来是这个小娃娃,这个小娃娃在什么里呢?(摇篮)她躺在摇篮里肯
2、定是困了想睡觉,没有妈妈哄她,那我来做她的妈妈,给她唱首摇篮曲吧!你们和她一起宁静得听,别吵醒了小娃娃。 二、 幼儿观赏老师演唱摇篮曲。 1、老师清唱歌曲,边唱边轻摇摇篮中的娃娃,让幼儿初步感受摇篮曲的特点。 老师:听完这首歌曲你有什么感觉?(好听、想睡觉、柔柔的、静静的) 老师再来给你们唱一遍摇篮曲,你们再听一听是不是有这样的感觉。 2、老师跟随伴奏有感情的演唱歌曲让幼儿观赏,并伴随自然的动作。 老师:听着这首歌曲你们想干什么呀?(老师可以用动作和语言启发、引导幼儿知道摇篮曲的特点:摇篮曲是为哄宝宝睡觉唱的歌曲,它听起来温顺、美丽、宁静,很简单让宝宝进入梦乡。) 三、 用哄娃娃、敲碰铃、哼唱
3、等方式帮助幼儿观赏。 1、老师引导幼儿创编哄娃娃睡觉的动作。 师:假如让你来哄娃娃睡觉,你想用什么动作呢?(引导幼儿尝试做各种哄娃娃的动作。)老师发觉幼儿园有许多娃娃没有爸爸、妈妈,谁来当他们的爸爸、妈妈呢? 2、幼儿选择自己的娃娃抱好,边观赏歌曲录音边用温柔的动作哄娃娃。 师:你们也来做爸爸、妈妈,哄自己的小娃娃睡觉吧!留意哄娃娃的动作应当怎么样? 3、请配班老师用适当的力度敲碰铃,其余幼儿在老师的带领下边哼唱,边做哄娃娃的动作。 师:请爸爸、妈妈一边哄娃娃,一边轻轻的给娃娃哼唱歌曲,让小娃娃快快入睡好吗? 四、 幼儿观赏歌曲录音,进一步感受摇篮曲的特点。 1、老师指导幼儿把娃娃放到四周的“
4、大床”(桌子)上睡觉。 老师:你们真是好样的,把小娃娃都哄着了,快把他们放到小床上去睡吧! 2、老师扮演妈妈请幼儿做孩子,一起听摇篮曲的音乐自由表演。并引导幼儿用温柔的动作舞蹈,保持安静的气氛。 老师:看到你们做爸爸、妈妈做得真好,老师也想当妈妈,那谁来当我的宝宝呢?好!就请你们把小椅子当摇篮,听妈妈唱摇篮曲入睡吧!(观赏过程中老师一边跟录音唱歌,一边轻抚每个幼儿,让幼儿通过听、身体接触进一步感受摇篮曲的美丽、温顺和安静。) 提示: 1、 假如老师感觉每人带一个娃娃有困难,可以让幼儿两两接伴,一人扮演妈妈(爸爸),一人扮演孩子,用小椅子当摇篮,通过亲自哄拍小挚友感受歌曲的性质。 2、 在日常生
5、活中,可以在午睡时给幼儿播放摇篮曲,让幼儿进一步感受摇篮曲的特点,也增加了午睡环境的温馨。 摇篮曲幼儿园大班音乐观赏教案 设计意图: 多通道参加原则,是当今幼儿园音乐观赏教化活动改革所提出的一项重要原则,借助音乐观赏摇篮曲来尝试、实现这一原则。通过听觉以外的其他感觉通道,如:唱歌、表演、绘画等相互的运用、融合,让幼儿更好地感受音乐,更好地表达对音乐的感觉;体会自己是活动的参加者、操纵者;感受音乐过程中所带来的欢乐及亲子之情。 活动目标: 1. 知道摇篮曲是东北民歌。通过观赏能听出歌曲的内容,进行母爱教化。 2. 通过对唱曲的感受,能说出歌曲的性质(美丽、缓慢)。知道这是妈妈摇宝宝睡觉时唱的歌,
6、要慢而轻地唱。 活动打算: 1. 幼儿园教化活动音乐磁带。 2. 设置一个娃娃睡在摇篮里的情景。 3. 表现歌词内容的图片3幅。 4. 幼儿人手一个娃娃和一块小毛巾。 重点: 引导幼儿说出歌词大意。 难点:感受两首乐曲的不同性质。 活动过程: (一)感受进行曲 1、幼儿听音乐学做解放军排队、踏步走进教室坐好。 2、 让幼儿自己说说听完这首曲子的感受(幼儿自由发言,老师进行刚好激励和表扬)。 3、 老师小结进行曲的性质和特点(欢快、有力、速度稍快)。 (二)肢体动作体验、感受 用宝宝哭的声音引出摇篮曲。老师告知幼儿:“刚才的进行曲力度太强了,把宝宝吵醒了,请小挚友帮我想一个好方法哄宝宝不哭。”幼
7、儿自由回答(摇一摇、抱一抱、亲一亲、拍一拍等)。每当幼儿想出一种方法,尤其是与别人不同的方法时,老师都要赐予激励、夸奖孩子并和其他幼儿一起用动作体验摇一摇、抱一抱、亲一亲、拍一拍等,体验后让幼儿说说感觉(轻轻地)。 (三)感受摇篮曲 1. 老师:“小挚友们想的方法都很好,都是爱动脑筋的好孩子。老师也想了一个方法,我想给宝宝唱首歌,可是不知道这首曲子行不行,请大家帮我听一听。”观赏第一遍摇篮曲,要求幼儿细致倾听。 2. 观赏完乐曲,组织幼儿说说感受(美丽、缓慢)。老师:“这首曲子真美,宝宝睡着了,我们把她放进卧房去吧。”老师边唱边做拍手、拍腿动作,让幼儿感受2拍子。操作完毕,让幼儿说说是几拍子乐
8、曲?(2拍子);哪一拍强?哪一拍弱?(拍手的一拍强、拍腿的一拍弱)顺势告知幼儿2拍子强弱规律:强弱。 (四)结合摇篮曲深化进行肢体感受组织幼儿双手成摇篮状,倾听音乐、感受音乐(轻轻地、柔柔地)。 (五)运用倾听法,分段观赏摇篮曲 1. 幼儿结合第一幅图片观赏乐曲第一段,说说歌词内容,老师总结后再为幼儿演唱一遍第一段歌词(帮助幼儿加深和理解词意)。 2. 幼儿结合其次幅图片观赏乐曲其次段,说说歌词内容,老师总结后再为幼儿演唱一遍其次段歌词(帮助幼儿加深和理解词意)。 3. 幼儿结合第三幅图片观赏乐曲第三段,说说歌词内容,老师总结后再为幼儿演唱一遍第三段歌词(帮助幼儿加深和理解词意)。 4. 为幼
9、儿说明歌词中难以理解的词,如:“娘”。(过去的年头,把妈妈叫做“娘”)。 5. 老师可着重讲解其次段歌词,让幼儿说说长大后自己的愿望是什麽?如何实现自己的愿望?(表扬幼儿有志气)。 6. 老师把歌曲整体为幼儿演唱一遍。 (六)介绍歌曲出处(是一首东北民歌,是妈妈摇宝宝时唱的歌,要慢而轻地唱)。 (七)进行母爱教化 1. 老师:“在我们小的时候,每天晚上是谁哄我们睡觉的?”幼儿集体回答(妈妈、爸爸)。向幼儿进行母爱教化:爸爸、妈妈很辛苦,每天要上班,下了班还要照看我们,我们应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麻烦爸爸、妈妈。 2. 激励幼儿回家用一个动作来感谢爸爸、妈妈的哺育之恩,(如:亲一下、抱一下、搂一
10、下等),也可为父母捶捶背、揉揉肩等。 活动延长: 幼儿每人抱一个娃娃,边观赏乐曲边摇娃娃睡觉,风起了,会给娃娃盖被子,体验父母的辛苦。教学活动在舒缓、美丽的乐曲中结束。 (八)补充加深活动 1) 把课中所用的材料投放在活动区内,让幼儿自己放乐曲,自己观赏,进一步感受歌曲的旋律,体现音乐所带来的欢乐。 2) 以宝宝的摇篮为主题,设计几个小栏目,让幼儿描述、绘画,加深亲子之情。 幼儿园中班音乐说课稿:“摇篮曲”与“进行曲” 幼儿园中班音乐说课稿:“摇篮曲”与“进行曲” 导读:通过对比性观赏摇篮曲和威严凛凛进行曲,让幼儿在倾听、感受基础上,了解两种乐曲的不同特点,并能区分出音乐作品的不怜悯绪及节奏特
11、点。 说活动材料 “摇篮曲”和“进行曲”是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乐曲,它们分别适用于不同的场合。依据中班幼儿的生活经验和生活环境的不同,特设计本次活动内容,让幼儿学习对比性观赏,并选择不同的动作表现不同的音乐,增加幼儿对乐曲的观赏水平。 教材选用了勃拉姆斯美丽抒情的摇篮曲和英国作曲家爱尔加雄壮有力的威严凛凛进行曲,让幼儿进行对比性观赏。通过观赏,让幼儿了解这两种不同性质乐曲的特点,以提高幼儿对乐曲的理解和鉴别实力。 近代学习心理学的信息加工理论认为:熟识程度过低的刺激,不易激发起主动探究、操作的行为。因此,在本次活动的选材和设计上,都努力确保幼儿对乐曲有充分的冗余度(熟识程度)。摇篮曲是幼儿所熟识
12、的,小班时也观赏过与本次活动选用的教材所类似的摇篮曲。德国作曲家勃拉姆斯于1868年创作的摇篮曲,乐曲采纳大调式,34拍子,简洁的主题充溢了温柔安详的心情,表现了母亲对孩子深深的爱。威严凛凛进行曲这首进行曲因为它特别形象,特别有感染力,所以现在已经为很多国家军队仪式所采纳。乐曲速度较快,是大调式24拍。它分三个部分,表现了热情欢快的气氛和辉煌、庄重、壮美的场面。“进行曲”音乐形象显明,节奏明显,在日常生活中幼儿也有精神饱满地列队、踏步、做操、开运动会等的体会,同时也具有肯定的生活阅历和感受音乐的阅历,遵循以幼儿阅历为基本动身点。 1、活动目标 依据音乐观赏分类目标,以及中班年龄段音乐教学目标,
13、同时注意考虑音乐对幼儿的可感性和可接纳性,我制定了本次音乐观赏活动的详细目标: (1)通过对比性观赏摇篮曲和威严凛凛进行曲,让幼儿感受乐曲的不同性质。 (2)培育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 (3)引导幼儿依据不同的音乐,选择不同的动作来表现,提高音乐的感受实力。 2、活动重点:通过对比性观赏摇篮曲和威严凛凛进行曲,让幼儿在倾听、感受基础上,了解两种乐曲的不同特点,并能区分出音乐作品的不怜悯绪及节奏特点。 分析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音乐形象是通过各种表现手段(如旋律、节奏、速度等)而塑造出来的。而音乐又是一门时间艺术,是在时间中流淌的,稍不留意就会流失过去。作为乐曲的观赏,幼儿只能借助于专注的倾听来理解
14、作品内容。中班幼儿留意力起先发展,也具有了肯定的理解实力,因此只有引导幼儿全神贯注地倾听,正确理解乐曲所表达的内容,才能使幼儿与乐曲产生共鸣。 3、活动难点:能够自主、即兴地创作与别人不同的表情、动作来表现两种不同的音乐。 分析 观赏音乐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感性到理性的过程。幼儿的认知程度具有感性大大超过理性的特点。因此在音乐感知的基础上,产生情感体验及联想从而达到对作品的深化理解,对幼儿来说极具挑战性,同时借助于老师的引导帮助,让幼儿通过努力是可以完成的。 说活动打算 1、软件上的打算:老师熟识两首对比观赏的乐曲,了解两首乐曲的背景、曲作者。制作CAI课件,协助教学所用。在CAI课件
15、中,抒情优美的摇篮曲配以安静、祥和的风光与亲情摄影、绘画作品。节奏坚决的威严凛凛进行曲,画面配以世纪大阅兵队列行进的图片,帮助幼儿感受乐曲的不同性质。 2、硬件上的打算:录音机和两首乐曲磁带,森林场景,装有信和磁带的信封一个。 说设计特色 教学中我主要采纳听、视、动相结合的方法。 1、从“听”入手。引导幼儿养成留意倾听的良好习惯。音乐是时间艺术,要想获得良好的音乐观赏效果,留意力集中是先决条件,只有仔细地去倾听才能正确地感知作品的旋律、节奏、速度和表达的思想内容。为使幼儿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我从两个方面进行了指导帮助: (1)依据新纲要中“幼儿是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活动中主动学习和发展的”这一指导
16、思想,我在活动中特殊留意了创设与教化相适应的环境。 比如在导人部分,用动感的多媒体课件“漂亮的森林”为背景,运用大型软积木搭出颜色艳丽的房子、花朵、月亮船,引导幼儿在环境中集中留意力进入美妙情境。让其心情放松,没有任何压力地去观赏。 (2)在重复对比倾听的时候,设计提问:“细致听一听,两首乐曲有什么不同?”让幼儿带着问题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去听。 2、从“视”入手。引导幼儿初步学习怎样观赏一首音乐作品的方法。采纳视听观赏的形式帮助幼儿感受、理解和记住音乐,视听观赏的形式能调动起幼儿的各种感官,让幼儿目有所见、耳有所闻,在不知不觉中带着喜悦、新奇之心进入作品的美妙境界之中。其次,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
17、观赏过程也在不断地示意幼儿,应从哪里人手,从哪些方面去观赏一首音乐作品。 3、从“动”入手。利用与音乐相符的动作来感受理解音乐,用此方法激发幼儿的想像力,让动作使音乐内容详细化、形象化。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随音乐作仿照动作,能加深幼儿对音乐的印象。这样,幼儿初步学习了观赏的方法,还会激发幼儿再次观赏音乐作品的爱好,促进了其情感的发展,陶冶了性情。为幼儿今后独立思索、独立学习及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奠定了基础。 另外,由于幼儿的学问水平、理解水平和实际生活阅历都有所差异,每个幼儿对音乐的感受、理解和通过音乐产生的联想也都不一样。在学法指导中我留意了让幼儿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用自己喜爱的方式来表达对作
18、品的理解,使其在活动中获得自主权。说说自己的感受、听听别人的想法,这样既有利于自我的发展又有利于幼儿间的相互学习;既丰富了自己的学问阅历又给予音乐作品更丰富的思想内涵。这也符合了纲要中“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教化理念。 幼儿园大班歌曲教案摇篮曲 活动目标: 1、接着学习用连贯、美丽、温柔的声音演唱歌曲。 2、尝试依据图片、动作的提示理解歌词,并填词进行演唱。 3、体会安静、美丽的合唱效果给人带来的享受。 活动打算:相应的图片6张 活动过程: 一、练声山谷回音真好听 二、复习歌曲柳树姑娘 1、用连贯美丽的声音演唱歌曲 2、分角色合唱衬词。 三、学习歌曲 1、创设情景,谈话导入。 (1)出示小娃娃:小
19、娃娃玩累了,想睡觉了,怎么办呢? (2)怎样来哄娃娃睡觉? (3)你们听,老师是怎样来哄娃娃睡觉的?(老师深情的哄娃娃睡觉,范唱歌曲一遍) 2、依据图片、动作,理解歌词。 (1)歌曲哪些是摇篮?(依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图片) (2)摇着哪些宝宝呢?(依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图片) (3)还有谁呢? (4)白云、浪花、风儿在干什么?(引导幼儿分别做飘、翻、吹的动作) 3、完整地演唱歌曲。 (1)观赏旋律一遍,感受旋律安静、美丽的意境。 (2)用动作、图片提示,尝试把词填入,完整地演唱这首歌曲。 (3)其次遍引导幼儿用连贯、美丽、温柔的声音演唱。 (4)第四遍合作演唱,两位幼儿结伴,用手搭成摇篮
20、,深情地演唱歌曲。 4、分角色合唱衬词。 (1)老师唱歌词,幼儿哼唱衬词。 (2)男女分角色合唱2遍。 延长活动: 还有哪些是摇篮,摇着谁呢,让我们一起来画一画,编一编,唱一唱好吗? 小班奥尔夫音乐教案:军队进行曲 活动目标: 1感受进行曲雄壮行进的音乐特征,尝试有节奏地进行表演。 2体验音乐活动的乐趣。 活动打算: 剪辑过的音乐、动物图片、动物节奏卡、PPT。 活动过程: 1复习韵律,导入活动 复习韵律活动动物园 2感受音乐特征。 (1)今日我也给大家带来了一首有关于小动物的音乐,请你们细致听一听,猜猜这些小动物在干什么。 (2)第一遍倾听音乐 (3)提问:这些小动物似乎在干什么? (4)这
21、是一首军队进行曲,听上去很神气,小动物们呀正在进行阅兵仪式呢! 3听故事,理解音乐。 (1)T:你们想看看森林里的阅兵仪式吗?(PPT+音乐) 老师讲故事,在间奏处加入XXXXXXX 黑熊黑熊动身啦(以此类推) (2)T:有哪些小动物参与了阅兵仪式? T:阅兵时黑熊(雄鹰、长颈鹿、小袋鼠)是怎么走路的?(请幼儿学各种动物的走路) T:阅兵时的小动物走的可整齐啦,那是因为小动物们走的时候都很有节奏。我们也听着音乐有节奏地走走吧! (3)单个动物练习后听音乐完整进行。 4以加油形式进行身体乐器的打击。 (1)T:小动物们都特殊神气,很多前来观看的人们都在给他们加油呢! (2)出示图片让幼儿进行节奏
22、训练。 (3)完整听音乐做加油节奏。 5分角色完整表演。 (1)我们也像小动物们一样开个阅兵仪式吧! 请一半幼儿分别做狮王、黑熊、雄鹰、长颈鹿、小袋鼠,另一半幼儿给他们加油! (2)交换嬉戏后结束。 大班音乐活动教案 土耳其进行曲 活动目标: 1、通过节奏乐,让幼儿感受乐曲明快、含蓄的性质,分析乐曲的结构,体验演奏活动中合作的欢乐。 2、引导幼儿运用身体动作和图谱来表现乐曲的节奏及演奏方式,初步驾驭看指挥演奏乐器的方法。 3、引导幼儿运用身体动作的和图谱来表现乐曲的节奏,初步驾驭看指挥演奏的方法。 活动打算: 乐器、图谱。 活动过程: 一、熟识音乐 1、连续两遍音乐入场,并做相关动作。 提问:
23、你觉得这首音乐是怎么样的?似乎在干什么? 2、听音乐进一步感受乐曲性质。 介绍:乐曲的作者、名称及内容。 二、熟识图谱 1、听音乐,老师指图谱。 介绍:图谱中的三种图形分别代表三种乐曲,老师是依据乐曲声音的特点来画的,请小挚友细致听:他们像什么乐器发出的声音? 2、匹配乐曲。 3、请幼儿按节奏读图谱。 4、听音乐读图谱。 三、徒手练习 1、手打乐曲的动作,嘴发乐曲的声音,看图谱练习一遍。 2、看指挥,分乐器练习。 3、提出要求进一步练习。 四、配器演奏 1、轻轻拿出乐器,留意指挥的手势,看指挥演奏。 探讨:演奏的效果,提出要求留意的地方。 2、提高要求,再演奏一次,提示幼儿相互倾听。 3、激励
24、幼儿自由选择,交换乐曲演奏。 4、请幼儿当小指挥,进一步选择交换乐器。 小班音乐观赏:惊愕交响曲 一、活动前思索 1、设计意图: 本次活动音乐选自海顿的第94交响曲片段,音乐有较明显的强度与力度改变。考虑到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结合故事、图谱来帮助幼儿理解音乐的结构与强度、力度的改变,并引导孩子用身体动作的幅度力度的改变来表现乐曲力度结构的改变。 2、重点难点: 本次活动的重点是:表现惊愕的感觉以及学习一下一下根音乐做简洁的动作。难点是:用身体的幅度、力度来表现音乐力度的改变。 二、过程实录 (一)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神奇感,突出表现的强力度带给人的惊愕、震撼的感觉。 2、学习一下一下地跟音
25、乐做简洁的身体动作,用身体动作的幅度、力度来表现音乐力度的改变。 3、学习用轻松、开心的即兴舞蹈来表现享受音乐。 (二)活动打算: 1、阅历打算:课前开展过猫和老鼠的嬉戏,让幼儿有嬉戏的阅历。 2、物质打算:音乐,图谱,小猫、小老鼠的头饰。 3、空间打算:活动前幼儿的位置摆成半圆形,以利于幼儿进行表演。 (三)活动过程: 1、幼儿随音乐进入活动室,并做简洁的动作。 *小老鼠们,猫在睡觉,妈妈带你们去玩吧!(老师带领幼儿做简洁的热身动作) *随着音乐幼儿走进活动室,坐在座位上。 评析:这一环节主要是通过幼儿嬉戏情景激起幼儿参加活动的爱好,爱好是人们从事任何活动的强有力的动力之一,引发了爱好,熟识
26、了乐曲的旋律,就为以下的学习供应良好的基础。 2、播放乐曲,并通过故事帮幼儿理解曲子。 *小老鼠们,你们开不快乐啊?现在妈妈给你们带来一首特别好玩的音乐,咱们一块来听听吧!(老师带领幼儿一起观赏音乐) *(听到特殊响的声音时,老师做出吓一跳得感觉),刚才怎么回事啊?妈妈吓了一跳,你们有没有吓一跳啊,你们为什么也会吓一跳啊?妈妈听出了里面的音乐是不一样的,你们有没有听出来啊?听出来的小老鼠告知妈妈你听到的音乐是怎么样的,看看是不是跟妈妈一样的?(请幼儿说出音乐的不同,大胆说出自己的感觉) *我的小老鼠真能干,听出了音乐里不一样的声音,其实这首曲子还藏着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呢,这是一个关于猫和老鼠的
27、故事,现在妈妈跟你们来说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老师和着音乐讲解并描述故事) *妈妈把故事讲完了,刚才音乐响的时候妈妈的脚步是怎么样的,为什么妈妈的脚步是这样的呢?音乐轻的时候妈妈的脚步是怎么样的?为什么妈妈的脚步是这样的呢?为什么妈妈会吓一跳呢?那吓一跳的时候是什么音乐啊?我吓了一跳,你有什么感觉?(然后引导幼儿说出吓一跳的感觉尝试做吓一大跳的动作。让幼儿分别学习脚步重与轻的动作。) 评析:本环节老师引导幼儿说出吓一跳的感觉尝试做吓一大跳的动作。让幼儿分别学习脚步重与轻的动作,解决活动中的重点。 3、看图谱听音乐讲故事,让音乐与图谱提示的符号及故事情节线索建立联系。老师出示图谱,引导幼儿观赏
28、音乐。 *我的小老鼠表现得真好,妈妈把去厨房的路都画下来了,你们看这是什么?是老鼠的脚印,我们看看这些小老鼠的脚印有什么不一样的?为什么?想想刚才的音乐,看看这里的脚步,我看哪个小老鼠能发觉其中的隐私。我们再来听一遍音乐你们说的是不是这样的。(幼儿发表自己的看法,同时再次观赏音乐) *离大懒猫远时,走路重一点,脚印颜色深;当走到大懒猫身边的时候,小老鼠走路特殊轻,脚印颜色浅,跳舞的时候脚步特殊轻快。 *幼儿听音乐,指图谱。 *这么多的脚印告知我们去厨房的路,咱们也顺着小老鼠的脚印去找东西吃吧?但是妈妈有一个要求,看着这些脚印,一个脚印我们走一步,会不会啊?(老师指图谱幼儿学看,坐在座位上,用脚
29、来踩出脚步,感受音乐的节奏。) *幼儿听音乐仿照小老鼠走路。 *这么多小老鼠的脚印告知了我们小老鼠在去厨房的路上是怎么走的,我们来学学小老鼠走路吧,但是要跟着音乐,一步一步有节奏的走,音乐响的时候我们可以走的响,音乐轻的时候我们要走的轻点。妈妈先请一个小老鼠来试试,再请别的小老鼠一起去找食物。(幼儿跟着音乐走路,进行1-2遍) 评析:这一环节主要是依据图谱理解乐曲内容,引导幼儿幼儿辨别乐曲第一段中的不同力度,并请幼儿加以表演,有效地解决了活动中的难点。 4、听音乐做嬉戏。 *幼儿观赏其次段音乐,创编小老鼠在厨房吃、喝、跳舞的即兴舞蹈。 *现在我们听着音乐来做个嬉戏,叫猫和老鼠,请一位老师做猫,
30、其他小挚友做老鼠,我们厨房静静的拿吃的东西,听到那个音乐的时候小猫要伸个懒腰,小老鼠要停止不动,等猫睡下了,我们接着动身,主子打算了许多吃的,拿到吃的之后,我们就拿在手上,静静地走回来。(嬉戏进行2-3遍) 评析:这一环节通过引导幼儿进行即兴舞蹈,激励幼儿大胆地说说自己的动作,并引导幼儿相互学习,促进幼儿创建性思维的发展。 5、活动结束。 T:我们小老鼠真能干,没有吵醒小猫,吃了这么多好吃的,我们还是静静地走回我们的家吧!听音乐走出活动室。 附:故事小老鼠和大懒猫 一只小老鼠肚子饿得咕咕叫,他想到厨房里偷吃东西,可去厨房的路上有一只大懒猫正在睡觉,这可怎么办呢?小老鼠想了想,于是就轻轻地轻轻地
31、往厨房走去,当走到大懒猫身边的时候,它走得更轻了,这时大懒猫突然伸了个懒腰,可把小老鼠吓了一大跳,大懒猫醒了没有?没有,它接着又睡着了,小老鼠这才轻轻的走到了厨房,来到厨房后她又吃又喝,吃饱喝足后还跳起了舞呢。 三、活动后反思 音乐观赏,是一种有意识地反复倾听音乐的活动,理解是音乐观赏的重要基础和保证。这种理解既包括对乐曲心情、也包括对乐曲所表达内容的理解及乐曲结构和表现手法的理解。理解不仅有语言的表现,更有表情、肢体动作的表现。小班幼儿对音乐理解实力是非常有限的,虽然他们能对生动形象、节奏显明的乐曲有反应和感受,但并肯定能完全理解。这就须要我们老师要运用多种策略去引导孩子感知音乐的内在魅力。
32、在享受的同时去分析、理解和表现。在音乐观赏活动中,什么样的指导策略才能真正激发幼儿的爱好,敬重幼儿的个人阅历与音乐偏好,敬重幼儿对音乐的独特理解与表现,让幼儿尝试自主观赏音乐呢?本次活动我运用了以下策略: 1、情境渲染策略:无论何种乐曲,都会表达某种情感或是描述某种场景。本次活动我便以小老鼠和大懒猫的故事让孩子们在老师带动的氛围中去感受、理解音乐。这里的情感感染既有前期环境的创设,也有老师语言、肢体的引导。 2、尝试体验策略:老师要驾驭引导的艺术,不要以过多的语言、过于详细的描述来表现自己对音乐的听赏,要让幼儿从倾听引发感受、做出表现,说说对音乐的感觉、想像,协作音乐做即兴的、带有简洁情节的表
33、演等等。就是说除了听觉之外,还借助了动作、语言、图画等多种方式的结合,帮助幼儿体验音乐、增加感受。本活动中老师出示了与音乐相应的图谱,引导幼儿调动多种感官主动充分地体验音乐。除了听觉之外,还借助了动作、语言、图画等多种方式的结合,帮助幼儿体验音乐、增加感受。并激励孩子进行特性化的再创建。 总之,小班幼儿的思维以详细形象为主,情感所指向的事物比较单纯,简单被生动好玩的情节和色调艳丽的活动教具所吸引,活动往往受环境、气氛的影响。因此,在教学活动中,老师应结合音乐观赏的目标设计相应的音乐环境,通过气氛渲染,引起幼儿的情感共鸣,使他们情为之而动,联想位之而生,在整个活动中都能保持新奇心,让他们始终处于
34、充溢期盼的位置上。 小班音乐观赏活动教案 小池 活动目标: 1、学会用匀称的声音演唱歌曲,和同伴保持音量上的一样。 2、唱准歌曲中的跳音部分,表现歌曲中的踊跃和连贯。 活动打算: 1、木偶人或其他人偶玩具 2、语言小池挂图6054、CD 活动过程: 一、老师出示木偶人,引导幼儿做回声嬉戏,为演唱歌曲做打算。 1、老师:这个人喜爱旅游。这一天他来到一座山上,感觉很精神,就大叫了一下。结果山上响起了回声。他觉得很好玩,就和大山玩起了回声的嬉戏。现在,我想请你们来做回声,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好吗? 2、师生进行回声的嬉戏。 老师:喂!你好! 幼儿:喂!你好! 老师:敬爱的大山,你好! 幼儿:敬爱的大山
35、,你好! 老师:我喜爱旅游。 幼儿:我喜爱旅游 3、老师:回声的嬉戏好玩吗?这个人在山上玩了一会,又接着往前走。然后他又来到了一个地方,看到了漂亮的风景,就像一幅画一样! 二、引导幼儿观赏语言小池60-45挂图,感受画面的美丽意境,学习歌曲。 1、老师出示画面引导幼儿视察,并感受画面的美丽意境。 老师:细致看看,这个人看到了什么美丽的风景?看了这幅图你有什么感觉? 2、播放歌曲或老师范唱歌曲一遍,引导幼儿观赏。 老师:看到这么美丽的风景,这个人很兴奋,他就唱了一首描写这首风景的歌曲。歌曲的名字叫小池你们听! 3、引导幼儿熟识歌词内容,老师依据幼儿的回答,带领幼儿学习歌词内容 老师:谁能说说歌曲
36、里唱了什么? 4、引导幼儿跟着歌曲的旋律朗诵歌词。 5、老师带领哟而渐渐把歌词和旋律匹配起来进行演唱,激励幼儿用匀称的声音演唱。在演唱的时候要能听到同伴的声音,并和大家的声音保持一样。 三、激励幼儿感受歌曲中前后两部分不同的演唱方法,引导幼儿唱准跳音。 1、老师:你觉得演唱这首歌曲要留意什么? 2、老师小结:这首歌曲前面两句在演唱时,要留意有许多的跳音,后面两句则比较连贯。 四、师生再次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小班音乐活动教案 苹果树 活动目标: 1、| 2、驾驭儿歌苹果树,能依据水果的变换,进行表演。 3、利用声势训练,进行二声部节奏训练,培育幼儿的节奏感。 活动打算: 儿歌苹果树 活动过程: 一
37、、幼儿分排坐好。 老师边念儿歌边做动作,念到小猴爬上苹果树时左上臂呈九十度上举,五指张开,右手食、中指做爬树的动作,全部苹果吞下肚时两手作抱状,并伴随一声洪亮的饱嗝,苹果布丁苹果派,什么水果你最爱时,用手指逐个点幼儿,最终指到哪个幼儿,就让他说出他最喜爱的水果,然后接着念儿歌,只不过儿歌中的水果可以变成幼儿所说的水果。 二、让幼儿倾听儿歌,打出节奏。 1、老师念一句儿歌,幼儿用手拍一句节奏,儿歌共四句,每句的节奏都是 |的节奏。 2、要求幼儿用手拍出八分音符的节奏,而在四分音符时用拍腿来表现,也就是每句儿歌的最终一个音用拍腿来表现。 3、完整地把儿歌的节奏打出,要求老师可以用口型来表现儿歌的内
38、容,而幼儿在心里念儿歌,把留意力集中在打节奏上。 三、二声部节奏训练。 1、老师打出|的节奏型,四分音符节奏用拍腿,八分音符节奏用拍手表现。 2、引导幼儿找出与老师所打节奏的不同,一般幼儿都能说出老师的动作与小挚友是不同的,小挚友拍手时老师拍腿,而在最终,小挚友拍腿时老师拍了两下手。 3、分成两组,进行二声部节奏训练。 四、表现儿歌。 要求幼儿有表情地朗诵儿歌,第一遍随老师做动作,其次遍分组进行二声部节奏展示,第三遍二组互换节奏型。 五、活动结束。 老师用|和|的节奏型与幼儿告辞,而幼儿用相应的节奏型与老师告辞。 幼儿园大班系列音乐活动教案瓶瓶罐罐交响曲 活动总目标: 情感看法:引导幼儿发觉和
39、体验生活中蕴含的韵律美,激发幼儿的审美情趣。 实力培育:在活动中发展幼儿的各种综合实力。(如:视察力、动手操作实力、想象力、创建力、表现力、合作力) 音乐素养:训练幼儿的听觉感受力和节奏感。 教学创新:尝试在艺术与科学中找寻恰当的结合点。 第一乐章:会唱歌的瓶子 详细目标: 1、引导幼儿探究用各种不同的方法,使不同材质的瓶(罐)子发出不同的声响,并找出最好的方法使它发出最好听的声音。 2、在好玩的嬉戏中,激发幼儿对音乐的爱好。 3、训练幼儿的听觉感受力和节奏感。 活动打算: 1、老师供应各种常见材质(如:铁制、塑料、玻璃、纸制)的瓶子或罐子若干。 2、幼儿常用打击乐器人手一件。如:(铃鼓、响板
40、、三角铁) 幼儿实力学问打算: 1、幼儿已经具有辨别常见打击乐音色、音高的实力。 2、幼儿具有初步的节奏感,熟识各种常见节奏型,并能在音乐伴奏下有节奏的即兴演奏。 3、具有较好的音乐活动常规。 活动过程: 1、听觉、节奏训练 (1) 老师分别演奏三种不同音色、音高的打击乐器:大鼓(低音)、碰铃(高音)、响板(中音),请幼儿闭上眼睛,听音色说出乐器名称。 老师边演奏边有节奏地问: “小挚友/告知我,什么 乐器/在歌颂?” 幼儿有节奏地回答: “石老师/告知你,大鼓 大鼓(碰铃、响板)/在歌颂。” (建议:老师与幼儿进行节奏对答嬉戏时,可即兴改变幼儿熟识的各种节奏型,并可不断变更演奏音量的大小,幼
41、儿的回答需与老师的节奏型、大小相一样。) (2) 用同样的方法请几名幼儿轮番演奏自己手中的打击乐器,请其它幼儿猜。 (3) 幼儿在音乐伴奏下演奏节奏乐小星星。 2、 熟识瓶(罐)子经过敲击后的不同音色、音高。 (1) 老师出示几种常见的质地不同的瓶(罐)子(如:易拉罐、玻璃瓶、塑料瓶、薯片桶(纸制),引起幼儿爱好。 老师:“刚才小挚友们演奏的真好听,易拉罐、玻璃瓶、塑料瓶、薯片桶说他们也想来唱歌,小挚友想听吗?” (2)老师用手分别敲击四种瓶(罐)子,请幼儿细致听辨它们发出的声音,感受并熟识不同的音色、音高。 建议老师可这样提问: “易拉罐(玻璃瓶、塑料瓶、薯片桶)是怎样唱歌的?谁能学一学?”
42、 (启发幼儿用象声词仿照,也可进一步启发幼儿用形容词来描述自己听到的声音。如:脆、闷、洪亮) “它的声音像哪种打击乐器?” (引导幼儿说出与它音色、音高相近的打击乐器名称。) (3) 请幼儿闭上眼睛,由老师或一名幼儿敲打其中任何一个瓶(罐)子,让幼儿猜猜看,是哪一种瓶(罐)子发出的声音。 老师边敲击有节奏地问:“小挚友/告知我,什么 瓶子/在歌颂?” 幼儿依据不同瓶(罐)子发出的声音,有节奏地回答: “石老师/告知你,易拉罐 易拉罐(玻璃瓶、塑料瓶、薯片桶)/在歌颂” (4) 老师或一名幼儿随意站在活动室某一角落,手敲某一种瓶(罐)子,让幼儿闭上眼睛指出声音的方向并说出是何种瓶(罐)子。 3、
43、 幼儿分组尝试用不同方法让瓶(罐)子唱歌。 老师:“请小挚友也试一试,让这些瓶子、罐子都来唱歌。” (1) 老师巡回指导,激励幼儿大胆探究,启发幼儿用不同的方法(敲、打、碰、抓、吹、捏、弹)使瓶子发出不同的声音和节奏型。 建议老师可这样引导: “想想看,除了敲、打,还能用什么方法让瓶子发出不同的声音?” “除了敲打这儿,还能敲打什么部位?” “能不能让它们相互帮帮忙?” “除了用手,我们还能用什么让它唱歌?” (2) 请幼儿说说自己是怎样让瓶(罐)子发出不同声音的?发出的声音是怎样的?并演示方法。 (3) 老师边总结边演示不同的方法和发出的不同声音,并请幼儿集体评价哪些声音听起来感到舒适,好听,教化幼儿不要制造噪音。 4、 幼儿任选一种瓶(罐)子当乐器,用自己觉得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