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下册《传统节日》第一课时复习学案.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81139971 上传时间:2023-03-24 格式:DOCX 页数:69 大小:53.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语文下册《传统节日》第一课时复习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二年级语文下册《传统节日》第一课时复习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年级语文下册《传统节日》第一课时复习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语文下册《传统节日》第一课时复习学案.docx(6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二年级语文下册传统节日第一课时复习学案2022年统编版二年级下册传统节日 第一课时语文教案 2022年统编版二年级下册传统节日 第一课时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学问技能】 1.指导学生相识“传”“统”等11个认读字,会写“贴、街”等9个会写字。 能听写课后6个词语。 2.接着学习正确、流利、有韵味地朗读儿歌。 【过程与方法】 仔细视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内容联系起来,凭借图画理解词语意思。 【情感看法与价值观】 初步了解一些传统节日和民间风俗。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相识11个生字,能按笔顺正确地书写田字格中的9个生字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匀整。 【教学难点】 对传统文化产生酷爱和

2、赞美之情。 第一课时 (一)激发爱好,导入新课: 中国有一些传统节日,小挚友们想知道吗?识字1。板书课题:识字1(齐读) 今日,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这些传统节日,分别都有哪些风俗习惯。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2指名读,评价。 3自由读一读课文,划着出本课生字,指名读,齐读。 4认读生字,读准字音。 5(课件出示)填空:本课讲了_种传统节日,分别是_。 6拍手、齐读小儿歌。 (四)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识记生字: (1)(课件出示) ti ji so zhu i zhun tun r no 贴 街 扫 舟 艾 转 团 热 闹 (2)认读生字,重点认读儿歌中的生字,自

3、读生字。 (3)开火车读、齐读。 (4)正音,指导:“舟、转、热”为翘舌音,“扫”为平舌音,“团”是前鼻音。 (5)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们? 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它们。如:“扫”是“扌+彐”,“转”是“车+专”,“团”是“口+才”,“热”是“执+灬”,“闹”是“门+市”,“街”是“行+圭” 。 还可以用换一换的方法记住它们:如“贴”是“站”换掉“立”加“贝”。 还可以用猜谜语的方法记住它们:“丹心一点到白头”是“舟”,“苗头不对”是“艾”。 2.指导写字: (1)(课件出示生字田字格课件)贴 街 扫 舟 艾 转 团 热 闹 学生看笔顺图,指导书写生字的笔顺,老师点拨笔画较多的字。 (2)看生

4、字笔顺表,记忆生字笔顺。 (3)老师讲解笔画名称和笔顺,扩词。 (4)在田字格中范写,讲解每个笔画在其中的位置,学生按笔顺说说笔画名称。 学生相互沟通,老师重点指导。 “街”的中间的“圭”最终一笔是提; “转”的第七笔是“撇折撇”,从上面一笔写下来。 “闹”里面是“市”字。 另外,“贴、扫”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6)老师范写生字,学生描红。细致视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怎样才能把这些生字写美观? (7)展示学生作业,点评优缺点。 (五)刚好训练、当堂达标: 1同学们,同学们读完儿歌,你们相识许多我国传统节日,请你们借助拼音,再读读这些词语,比一比,看谁能把这些字音读准。 (课件出示:带拼音词

5、语): chun tn yun xio mn tn q qio 传 统 元 宵 满 堂 乞 巧 ni ln yu bn shn j xio xin 牛 郎 月 饼 赏 菊 小 巷 1刚才借助拼音,大家都能够读准字音,现在,老师把它们头上的拼音帽子摘掉了,你还能相识它们吗? (课件出示:不带拼音的词语)传统 元 宵 满 堂 乞巧 牛郎 月饼 赏菊 小巷 2.同桌互读 开火车读 齐读。 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 提示: 小学试题、单元测试题、小学学问点 尽在“”微信公众号 二年级语文下册传统节日学案分析 二年级语文下册传统节日学案分析 识字2传统节日 教学目标 1.会认“传、统”等15个生字,会

6、写“贴、街”等9个生字。 2.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引导学生文化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的爱国感情。 教学重点 1.识记生字词,背诵课文。 2.打算驾驭中国的传统节日及相关习俗。 教学课时 1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达标检测 一、图片导入 1.出示课件:春节、端午、中秋三个节日的情景照片。 2.同学们,你们从图片看到了什么?能知道图上画的是什么节日吗?(学生自由探讨)这些节日都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中国的传统节日还有哪些?哪位同学来说一说? 3.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4.学习“传统”二字的读音。(“传”:三拼音节,翘舌音;统:后鼻音。) 1.下面是我们传统节日的有() 清明节

7、元旦 元宵节圣诞节 端午节七夕 中秋节重阳节 二、读儿歌,随文识字 1.请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儿歌。 要求:在拼音的帮助下把字音读正确,难读的词多读几遍。 2.自读检查。 (1)指名轮读,一人一句。相机正音。 (2)同桌对读,正音。 3.出示带生字词语,认读字词。 (1)带拼音读词语。打乱依次读词语。(出示课件) 传chun统tn贴ti窗花大街ji小巷xin祭j扫so赛龙舟zhu艾i香满堂tn 乞q巧qio牛郎ln织女月饼bn赏shn菊j转zhun眼团tun圆热r闹nao (2)去拼音读词语。 (3)保留生字,读生字。 4.老师教学重难点字词。 (1)统、巷、堂、郎、饼、赏:都是后鼻音的字,其

8、中“巷”是三拼音节。 (2)菊:留意音节的拼法,“”上两点要去掉。 (3)喧闹:读rnao,“闹”字声母是“n”,两个字连读时,“闹”要读轻声。 5.齐读儿歌 2.给下列汉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巷(gngxing) 堂(tntng) 乞(qq) 赏(sngshng) 菊(jj) 3.连一连,读一读。 贴龙舟 放窗花 赛月饼 吃菊花 赏花灯 看鞭炮 三、相识中国的传统节日 1.指名学生读儿歌,其他学生画出文中出现的传统节日的名称。 2.文中一共介绍了几个传统节日?分别是什么?(七个: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重阳) 3.这几个传统节日中你最喜爱哪一个节日?为什么呢?(学生自由回答) 4

9、.你知道这些传统节日的的详细时间吗?(出示练习做一做) 春节(正月初一)元宵节(正月十五)清明节(4月5号) 端午节(五月初五)七夕(七月初七)中秋节(八月十五) 重阳节(九月初九) 重点提示:这些节日里面除了清明节,其他节日的时间都是在农历的日期,大家记住了吗? 4.连一连。 元宵七月初七 端午五月初五 中秋八月十五 春节正月十五 重阳正月初一 七夕九月初九 四、学习传统节日中的风俗习惯及中国的传统文化 出示:春节到,人欢乐,贴窗花,放鞭炮。 1.画出句子中春节的活动。(贴窗花放鞭炮) 2.春节里还会有哪些活动?(守岁、贴对联、拜年) 出示:元宵节,看花灯,大街小巷人如潮。 1.元宵节的风俗

10、有:吃汤圆,看花灯,猜灯谜。 2.“人如潮”是什么意思?(展示图片,结合图片理解词语意思) 出示:清明节,雨纷纷,先人墓前去祭扫。 1.讲解并描述清明节的习俗,及“先人墓前去祭扫”所表示的含义。 2.补充古诗清明来理解这一句内容。 出示:过端午,赛龙舟,粽子艾香满堂飘。 1.请同学讲解并描述端午节的来历,是为了纪念屈原的。 2.“粽子艾香满堂飘”,从这句话你看出了什么?(端午要吃粽子,插艾草) 3.总结:端午的习俗有赛龙舟,吃咸鸭蛋、粽子,插艾草,喝雄黄酒 出示:七月七,来乞巧,牛郎织女会鹊桥。 1.播放牛郎织女的动画片,讲解并描述七夕的来历,以及七夕节为什么又叫乞巧节。2.理解“会鹊桥”的意

11、思。 3.拓展:牛郎星和织女星的学问。 出示:过中秋,吃月饼,十五圆月当空照。 1.中秋节的风俗:吃月饼,赏月。 2.为什么中秋节的时候我们要回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家?(合家团聚) 3.拓展:中秋节的时候月亮为什么是圆的? 出示:重阳节,要敬老,踏秋赏菊去登高。 1.为什么叫做“重阳”节? 2.重阳节有习俗有哪些?(踏秋、赏菊、登高) 3.“要敬老”这句话怎么理解? 出示:转瞬又是新春到,全家团聚真喧闹。 1.春节是全家团聚的节日,今日学习的这么多传统节日还有哪一个节日也是全家团聚的节日?(中秋节) 5.读句子,填一填。 春节到,人欢乐,贴窗花,放鞭炮。 (1)画出句子中写春节习俗的词语。 (2

12、)你还知道哪些春节的习俗?请写出三个。 6.“清明节,雨纷纷”,会让想起诗句“,”。 7.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七夕又叫,跟这个节日有关的传闻故事是。 8.找出与节日相对应的习俗,选择正确的序号填入括号里。 吃月饼登高 插艾草看花灯 元宵节() 端午节() 中秋节() 重阳节() 五、拓展延长 1.今日我们学习了这么多的传统节日,我们接下来开展节日故事共享会,有没有哪位同学能给我们讲讲你是怎样过节的(任选一个节日来讲)? 2.中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节日,课后同学去搜集资料,看看每个民族自己的传统节日都有哪些特色吧。 9.将下列少数民族与其相相应的节日连起来。 傣族彝族苗族 火把节

13、花山节泼水节 六、指导写字 1.看图识字学词,认读词语,理解字义。 贴对联扫墓大街小巷龙舟团聚艾草转瞬喧闹 2.老师引导学生视察生字结构,发觉书写规律。 3.老师重点指导难写字。 街:“行”字中音加两个“土”,留意不要写成四横一竖,下面的“土”最终一笔改为提。 舟:最终三笔的依次是点、横、点。 转:“车”字做部首时,最终两笔的依次是竖、提;“专”字的笔顺是横、横、竖折折、点。 4.学生描红,老师巡察指导。 10.请写出几个带有下列偏旁的字,并组词。 口:() () 门:() () 11.描一描,写一写。 街放在田字格中 转 二年级语文下册传统节日教案 二年级语文下册传统节日教案 教学目标 1、

14、会认“传、统”等15个生字,会写“贴、街”两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增加学生对各个传统节日的了解。 教材 分析 重点 1、识记生字词,背诵课文。 2、增加学生对各个传统节日的了解。 难点 增加学生对各个传统节日的了解。 教具 课件,生字卡。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老师活动 学生活动 谈话引入:明确目标 1、同学们,你们喜爱过节吗?今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生活中的传统文化,走进我们的传统节日吧! 2、板书课题:传统节日 3、齐读课题、释题 1、学生回答(喜爱) 2、(学生跟着书空) 3、齐读课题并说说什么叫传统节日? 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默读课文,思索: (1

15、)圈出自己不相识的生字。 (2)标出文中有几句话。 2、检查预习状况。 (1)同桌互读生字,检查学生对生字的驾驭状况。 (2)沟通不相识的生字。 (3)指导识字: 翘舌音:传、舟、赏 后鼻韵:统、巷、堂、郎、饼、赏 乞:它与哪个字相像,它可以组哪些词?指导“乞巧”的读法 3、课件出示我会认得生字词。 1、学生默读课文,圈出不相识的生字词,。然后标出文中有几句话? 2、学生小组合作,沟通字词,汇报。 3、学生开火车认读、齐读。打乱字词认读。 送生字进课文,感受课文。 小组探究 1、师范读课文。 2、熟读课文。 3、用横线画出文中共写了几个节日? 4、这些节日当中,你喜爱哪一个节日?说说喜爱的理由

16、。 5、对学生进行平安教化。 1、学生听,留意字音。 2、学生跟老师对读课文,看谁读得更流利;分小组对读课文;男女生对读课文。 3、学生用横线画出文中写的节日。 (1)生回答,师板书;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乞巧节、中秋节、重阳节。 (2)你知道这些节日分别是什么时候?(生说师板书) (3)出示练习题,我会连线。 元宵端午节中秋节清明节七夕节 七月初七五月初五八月十五正月初一正月十五4月5日 4、选自己喜爱的节日说一说。 5、小组探讨在传统节日里,要留意哪些平安?如:春节不能随意放鞭炮,要有大人陪伴才可以。 指导书写“贴,街”两个生字生字。 1、读第一、二句话。 2、小组合作:视察“贴、

17、街”两个生字 3、重点指导:贴、街 4、学生书写生字,留意提示写生写字的执笔姿态和坐姿。 1、指名读指名读第一、二句话。 2、小组合作:视察生字,看看这两个生字在书写时存在问题,怎样才能把字写的美观、端正。 3、学生汇报:(1)街字是左中右结构,街:“行”字中音加两个“土”,留意不要写成四横一竖,下面的“土”最终一笔改为提。 (2)贴字的偏旁最终一笔是点。 4、学生认读生字词,学生书写生字。师巡察 课堂 小结 1、回顾文中写了几个传统节日? 2、你知道那些古诗是写传统节日的呢? 1、学生回答。 2、学生说一说,再背诵古诗。 作业布置 1、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传统节日 春节元宵清明节端午节七夕

18、节中秋节重阳节 正月初一正月十五4月5日五月初五七月初七八月十五九月初九 二年级语文下册传统节日教学设计二年级语文下册传统节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相识传、统等14个生字,会写贴、街等9个新字,会写节日、春节、花灯、清明节、先人、龙舟、中秋、圆月、转瞬、全家、团聚、喧闹等词语。2、了解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乞巧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习俗以及过节时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3、通过春节等节日,使学生深刻地相识和领悟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4、明确不同的节日有不同的文化。5、培育学生珍视和酷爱生活、乐于与他人共享欢乐的情感。教学重点:了解我国传统节日的起源、风俗等,感受我国传统节日

19、深厚的文化底蕴。教学难点:培育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酷爱之情。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相识传、统等14个生字,会写贴、街等9个新字,会写节日、春节、花灯、清明节、先人、龙舟、中秋、圆月、转瞬、全家、团聚、喧闹等词语。2、了解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乞巧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习俗以及过节时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教学过程:一、听关键词,猜节日。1、谈话:同学们,你们喜爱过节吗?2、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个有关节日的关键词,就请大家来猜猜是什么节日,在哪一天过节?放鞭炮,拿红包(春节正月初一)祭祖、扫墓(清明4月3日5日)吃粽子,赛龙舟(端午节五月初五)吃月饼,赏圆

20、月(中秋节八月十五)师:像这些在我们中华民族的土地上持续了几千年的历史,并成为中华民族象征的节日,我们把它们叫做中国的传统节日。板书课题:传统节日师:上课前,老师请大家去收集中国传统的节日,除了屏幕上的四个传统节日,你还知道哪些中国的传统节日,它们分别在哪一天过?师:在学生回答后再出示其余的几个传统节日,问:从日期上看看,你发觉了什么?小结:对呀,中国的传统节日多数都是按农历来过的,只有清明是按公历来过的,它是二十四个节气中的一个。早在唐朝就有诗人写下了清明这一首诗(引:清明季节)二、初读课文,相识生字。1、自读课文,自读要求:(1)自读课文,借助拼音将生字读熟。(2)圈出自己不相识的生字。(

21、3)把课文读熟,不重读,不漏字。(4)用横线画出文中提到的节日。2、学生自读课文。3、汇报自学状况。(1)同桌互读生字,检查学生对生字的驾驭状况。(2)沟通不相识的生字,重点指导。(3)指导识字:翘舌音:传、舟、赏后鼻韵:统、巷、堂、郎、饼、赏乞:它与哪个字相像,它可以组哪些词?4、开火车读生字。三、送生字进课文,初识课文。1、学生齐读课文,留意生字。2、师生对读课文,看谁读得更流利。3、分小组对读课文。4、男女生对读课文。5、找出文中所讲到的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乞巧节、中秋节、重阳节。四、指导书写生字。1、视察生字,看看哪些生字在书写时存在问题,给大家提示一下。2、重点指导:

22、贴、街、转、闹(1)街字是左中右结构,书写时要留意把握结构。(2)贴字的偏旁最终一笔是点。(3)转字最终一点也是难点。(4)闹是半包围结构,里面是市字。五、作业。1、抄写生字。2、熟读课文。其次课时教学目标:1、熟读并背诵课文。通过春节等节日,使学生深刻地相识和领悟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2、明确不同的节日有不同的文化。3、培育学生珍视和酷爱生活、乐于与他人共享欢乐的情感。教学过程:一、畅谈春节,导入新课。1、在众多传统节日中,最隆重最喜庆的是哪一个节日2、春节的浓浓年味至今还让我们回味无穷,你能说说春节有哪些主要活动吗?3、文中介绍了春节的哪些活动呢?我们一起来读读。二、研读课文,了解各种传统节

23、日。1、汇报文中讲到的传统节日有哪些?(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乞巧节、中秋节、重阳节)2、勾出各种节日的主要活动。三、品读课文,学习汇报。1、了解春节。(1)春节:贴窗花、放鞭炮。(2)观看春节的喜庆场面。(3)说说春节还有哪些活动?吃年夜饭、贴倒福、给压岁钱、看春节联欢晚会、贴春联、走亲戚。(4)闯年关活动?第一关:年的故事?谁来闯关?其次关:背一幅春联或一首春节的诗。第三关:说出一首和春节有关的歌,并唱出一句。第四关:设计一句春节的祝愿语2、元宵节(1)元宵节:看花灯(2)说说花灯的喧闹场面。(3)体会大街小巷人如潮。这是一个比方句,把人流比作潮水,说明大街小巷里的人特别多。(4)

24、指导朗读。3、清明节(1)清明节:扫墓。(2)介绍扫墓这个习俗,是为了祭祀死去的先人。(3)同学们参与过扫墓吗?主要打算些什么?怎么做?4、端午节(1)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2)观看赛龙舟的场面。(3)指导朗读,读出喜庆的语气5、乞巧节(1)讲牛郎织女鹊桥会面的故事。(2)指导朗读。6、中秋节(1)说说家里的中秋节是怎么过的?(2)吃月饼、赏月亮,欢庆中秋7、重阳节(1)讲解重阳节的习俗。(2)教化学生学会敬重长辈。四、再读课文,感受传统文化。1、学生齐读。2、师生对读。3、男女生对读。五、拓展延长。1、说说还有哪些传统节日。2、这些节日都有哪些主要的庆祝活动?3、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节日,哪

25、些节日是有民族之分的?六、总结全文。今日我们相识了很多的传统节日,这是我们的历史财宝,希望同学们能珍视我们的财宝,酷爱我们的传统节日。七、作业。1、熟读课文,背诵课文。2、抄写你喜爱的句子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传统节日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传统节日教案 2、传统节日 【学问技能】 1.指导学生相识“传”“统”等11个认读字,会写“贴、街”等9个会写字。能听写课后6个词语。 2.接着学习正确、流利、有韵味地朗读儿歌。 【过程与方法】 仔细视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内容联系起来,凭借图画理解词语意思。 【情感看法与价值观】 初步了解一些传统节日和民间风俗。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相识

26、11个生字,能按笔顺正确地书写田字格中的9个生字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匀整。【教学难点】 对传统文化产生酷爱和赞美之情。 第一课时 (一)激发爱好,导入新课:中国有一些传统节日,小挚友们想知道吗?识字1。板书课题:识字1(齐读) 今日,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这些传统节日,分别都有哪些风俗习惯。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2指名读,评价。 3自由读一读课文,划着出本课生字,指名读,齐读。 4认读生字,读准字音。 5(课件出示)填空:本课讲了_种传统节日,分别是_。6拍手、齐读小儿歌。 (三)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识记生字: (1)(课件出示) tijisozhuizhun

27、tunrno贴街扫舟艾转团喧闹(2)认读生字,重点认读儿歌中的生字,自读生字。 (3)开火车读、齐读。 (4)正音,指导:“舟、转、热”为翘舌音,“扫”为平舌音,“团”是前鼻音。 (5)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们? 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它们。如:“扫”是“扌+彐”,“转”是“车+专”,“团”是“口+才”,“热”是“执+灬”,“闹”是“门+市”,“街”是“行+圭”。 还可以用换一换的方法记住它们:如“贴”是“站”换掉“立”加“贝”。 还可以用猜谜语的方法记住它们:“丹心一点到白头”是“舟”,“苗头不对”是“艾”。 2.指导写字: (1)(课件出示生字田字格课件)贴街扫舟艾转团喧闹学生看笔顺图,指导

28、书写生字的笔顺,老师点拨笔画较多的字。 (2)看生字笔顺表,记忆生字笔顺。 (3)老师讲解笔画名称和笔顺,扩词。 (4)在田字格中范写,讲解每个笔画在其中的位置,学生按笔顺说说笔画名称。 学生相互沟通,老师重点指导。 “街”的中间的“圭”最终一笔是提; “转”的第七笔是“撇折撇”,从上面一笔写下来。 “闹”里面是“市”字。 另外,“贴、扫”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6)老师范写生字,学生描红。细致视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怎样才能把这些生字写美观? (7)展示学生作业,点评优缺点。 (五)刚好训练、当堂达标: 1同学们,同学们读完儿歌,你们相识许多我国传统节日,请你们借助拼音,再读读这些词语,比

29、一比,看谁能把这些字音读准。 (课件出示:带拼音词语): chuntnyunxiomntnqqio传统元宵满堂乞巧 nilnyubnshnjxioxin牛郎月饼赏菊小巷1刚才借助拼音,大家都能够读准字音,现在,老师把它们头上的拼音帽子摘掉了,你还能相识它们吗? (课件出示:不带拼音的词语) 传统元宵满堂乞巧牛郎月饼赏菊小巷2.同桌互读开火车读齐读。 其次课时 (一)导入,明确目标 同学们,今日我们来接着相识传统节日。(板书:传统节日) (二)初步看图,读韵文1视察书上的图,看看图上画的是哪些传统今日的活动,人们在这些节日里做些什么。2自由读韵文,要求:看清音节,读准字音。(三)合作共享,反馈点

30、拨 1出示第一幅图,视察说话。(1)小挚友,图上画的是什么节日的活动?他们正在干什么? (春节贴春联、放鞭炮) (2)过春节了,人们还干什么?拜年、吃饺子2.出示其次幅图,视察说话。 (1)图上画的是什么节日?(元宵节) (2)人们在这个节日里在做什么?(看花灯) 还有什么主要的民俗活动?(吃元宵、放烟花、小孩子挑灯笼) 3出示第三幅图,视察说话。(1)图上画的是什么节日?(清明节)(2)老师介绍清明节:二十四节气之一,民间习惯在这天扫墓。(3)清明节这天,少先队员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纪念碑前祭扫革命烈士,这就是扫墓。(4)除此之外,清明前后到郊外漫步游玩,就叫:春游。4.出示第四幅图,视察说话

31、。(1)人们正在干什么?这是什么传统节日?相机出示:赛龙舟、端午节老师介绍“端午节”。(2)端午节这天,人们除了喜爱赛龙舟,还喜爱吃什么?(吃粽子) 5.出示第五幅图,视察说话。(1)人们正在干什么?这是什么传统节日?相机出示:乞巧七月七老师介绍“七月七”,讲牛郎织女的故事。(2)师介绍“乞巧”:汉族岁时风俗,农历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穿着新衣的少女们在庭院向织女星恳求智巧,称为乞巧。乞巧的方式大多是姑娘们穿针引线验巧,做些小物品赛巧,摆上些瓜果乞巧:各地汉族民间的乞巧方式不尽相同,各好玩味。近代的穿针引线、蒸巧馍馍、烙巧果子、生巧芽以及用面塑、剪纸、彩绣等形式做成的装饰品等亦是乞巧风俗

32、的延长。 6出示第六幅图,视察说话:(1)图上画的是什么节日?你知道吗?老师介绍“中秋节”。(2)中秋节这一天,全家人坐在院子里干什么?赏月、吃月饼(3)同学们看图上的人都相聚在一起了,这就叫:“团聚”相机出示词卡:团聚7出示第七幅图,视察说话:(1)图上画的是什么节日?你知道吗?(重阳节) (2)老师介绍“重阳节”。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还有重九节、茱萸、菊花节等说法。由于九月初九“九九”谐音是“久久”,有许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与推行敬老活动。 2022年12月28日,法律明确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四)总结

33、提升、适当拓展。 今日这节课我们学习的这些传统节日都是比较熟识的,我国的传统节日还有许多,要想知道更多的节日,还可以找找相关的资料。 三、整体感知 (一)分层解读 第1句介绍了春节及主要民俗活动。 第2句介绍了元宵节及主要民俗活动。 第3句介绍了清明节及主要民俗活动。 第4句介绍了端午节及主要民俗活动。 第5句介绍了七月七及主要民俗活动。 第6句介绍了中秋节及主要民俗活动。 第7句介绍了重阳节及主要民俗活动。 第8句介绍了春节团聚的情景。 板书设计 识字2传统节日 春节元宵节清明节重阳节 中秋节七月七端午节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传统节日语文教案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传统节日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学问技

34、能】 1.指导学生相识“传”“统”等11个认读字,会写“贴、街”等9个会写字。 能听写课后6个词语。 2.接着学习正确、流利、有韵味地朗读儿歌。 【过程与方法】 仔细视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内容联系起来,凭借图画理解词语意思。 【情感看法与价值观】 初步了解一些传统节日和民间风俗。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相识11个生字,能按笔顺正确地书写田字格中的9个生字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匀整。 【教学难点】 对传统文化产生酷爱和赞美之情。 第一课时 (一)激发爱好,导入新课: 中国有一些传统节日,小挚友们想知道吗?识字1。板书课题:识字1(齐读) 今日,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这些传统节日,分别都

35、有哪些风俗习惯。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2指名读,评价。 3自由读一读课文,划着出本课生字,指名读,齐读。 4认读生字,读准字音。 5(课件出示)填空:本课讲了 种传统节日,分别是 。 6拍手、齐读小儿歌。 (四)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识记生字: (1)(课件出示) ti ji so zhu i zhun tun r no 贴 街 扫 舟 艾 转 团 热 闹 (2)认读生字,重点认读儿歌中的生字,自读生字。 (3)开火车读、齐读。 (4)正音,指导:“舟、转、热”为翘舌音,“扫”为平舌音,“团”是前鼻音。 (5)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们? 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

36、它们。如:“扫”是“扌+彐”,“转”是“车+专”,“团”是“口+才”,“热”是“执+灬”,“闹”是“门+市”,“街”是“行+圭” 。 还可以用换一换的方法记住它们:如“贴”是“站”换掉“立”加“贝”。 还可以用猜谜语的方法记住它们:“丹心一点到白头”是“舟”,“苗头不对”是“艾”。 2.指导写字: (1)(课件出示生字田字格课件)贴 街 扫 舟 艾 转 团 热 闹 学生看笔顺图,指导书写生字的笔顺,老师点拨笔画较多的字。 (2)看生字笔顺表,记忆生字笔顺。 (3)老师讲解笔画名称和笔顺,扩词。 (4)在田字格中范写,讲解每个笔画在其中的位置,学生按笔顺说说笔画名称。 学生相互沟通,老师重点指导

37、。 “街”的中间的“圭”最终一笔是提; “转”的第七笔是“撇折撇”,从上面一笔写下来。 “闹”里面是“市”字。 另外,“贴、扫”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6)老师范写生字,学生描红。细致视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怎样才能把这些生字写美观? (7)展示学生作业,点评优缺点。 (五)刚好训练、当堂达标: 1同学们,同学们读完儿歌,你们相识许多我国传统节日,请你们借助拼音,再读读这些词语,比一比,看谁能把这些字音读准。 (课件出示:带拼音词语): chun tn yun xio mn tn q qio 传 统 元 宵 满 堂 乞 巧 ni ln yu bn shn j xio xin 牛 郎 月 饼

38、赏 菊 小 巷 1刚才借助拼音,大家都能够读准字音,现在,老师把它们头上的拼音帽子摘掉了,你还能相识它们吗? (课件出示:不带拼音的词语)传统 元 宵 满 堂 乞巧 牛郎 月饼 赏菊 小巷 2.同桌互读 开火车读 齐读。 其次课时 (一)激情导入,明确目标 同学们,今日我们来接着相识传统节日。(板书:传统节日) (二)初步看图,读韵文 1视察书上的图,看看图上画的是哪些传统今日的活动,人们在这些节日里做些什么。 2自由读韵文,要求:看清音节,读准字音。 (三)合作共享,反馈点拨 1出示第一幅图,视察说话。 (1)小挚友,图上画的是什么节日的活动?他们正在干什么? (春节 贴春联、放鞭炮) (2

39、)过春节了,人们还干什么?拜年、吃饺子 2.出示其次幅图,视察说话。 (1)图上画的是什么节日?(元宵节) (2)人们在这个节日里在做什么?(看花灯) 还有什么主要的民俗活动?(吃元宵、放烟花、小孩子挑灯笼) 3出示第三幅图,视察说话。 (1)图上画的是什么节日?(清明节) (2)老师介绍清明节:二十四节气之一,民间习惯在这天扫墓。 (3)清明节这天,少先队员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纪念碑前祭扫革命烈士,这就是扫墓。 (4)除此之外,清明前后到郊外漫步游玩,就叫:春游。 4.出示第四幅图,视察说话。 (1)人们正在干什么?这是什么传统节日?相机出示:赛龙舟、端午节老师介绍“端午节”。 (2)端午节这天,人们除了喜爱赛龙舟,还喜爱吃什么?(吃粽子) 5.出示第五幅图,视察说话。 (1)人们正在干什么?这是什么传统节日?相机出示:乞巧 七月七老师介绍“七月七”,讲牛郎织女的故事。 (2)师介绍“乞巧”:汉族岁时风俗,农历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穿着新衣的少女们在庭院向织女星恳求智巧,称为“乞巧”。乞巧的方式大多是姑娘们穿针引线验巧,做些小物品赛巧,摆上些瓜果乞巧:各地汉族民间的乞巧方式不尽相同,各好玩味。近代的穿针引线、蒸巧馍馍、烙巧果子、生巧芽以及用面塑、剪纸、彩绣等形式做成的装饰品等亦是乞巧风俗的延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