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六年级下册《统计与可能性》数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版六年级下册《统计与可能性》数学教案.docx(5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北京版六年级下册统计与可能性数学教案统计与可能性 1、巡察发挥作用,不慌不忙处理偶然性 其次小组摸球时,我巡察过他们一组的状况,虽然觉得数据惊奇,但没有赐予指导,接着让他们进行试验。蒋校提出老师巡察就是为了发觉特别状况,刚好赐予指导,努力找寻有利于这堂课教学的数据资料。在发觉其次组数据异样时,可以引导他们多进行一次试验,选择比较合理的数据汇报。 集体沟通摸球状况时,发觉这组比较特别的状况时,我尽然想也没想脱口而出(当然是比较温顺的)其次小组有没有偷看?其实这种偶然性肯定是存在的,但当时由于没有充分预设,我明显感到自己有点慌了,于是请学生短暂忽视这组数据。蒋校说遇到这种状况也不要慌,为什么要忽视
2、,应当要说明,不然学生不清晰,忽视的缘由就是因为这是偶然现象。 设计这个活动时,我要求摸20次球,现在想来假如摸40次,数据之间的差异或许会小一些。 2、巧用错误资源 猜球环节,看到我第一个摸出绿球时,有学生说是1号袋,而且特别确定,我很焦急,我希望他们说的是肯定不是3号袋。因此我焦急地把他们引到我的思路上来。蒋校说,其实这个环节设计很好,但假如是学生说,那效果比老师说要好。这里学生出现了错误,有学生举手在反对,那就让学生说,让他们去辩论,在辩论的过程中产生思维的火花,把这个问题越辩越明。 反思这个环节,会出现这个问题,其实主要是因为我对学生还不是特别信任,我担忧他们会离目标越来越远。发觉错误
3、后,我急于订正,却忽视了他们是课堂学习的主体,他们会犯错,但也会纠错,老师应当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反思、修正自己的想法,而不能代替学生思索。只有学生自己经验了犯错反思纠错的过程,他们的课堂学习,数学实力的发展才是完整的。 3、由表象到抽象,给学生制造阶梯 蒋校建议练习题的其次题连线题可以不用,换一个超市里的转盘图片,依据图片请学生说明转到哪个区域的可能性大或者小,这样给学生一个表象,学生在设计最终一题思索题时,就不会无从下笔了。由表象到抽象,给学生制造阶梯,思维才能层层深化。否则干脆让学生设计转盘,对他们来说显得很难,因为他们还不理解扇形是什么意思。只有几位理解实力较强的孩子才能画出扇形。假如
4、给学生供应圆形纸片,把圆形纸片当做转盘,在纸片上用水彩笔画出代表奖品的各个区域,再进行展示,那效果就更好了。 摸名片 统计与可能性 教学内容: 青岛版小学数学第五册82-83页,可能性的大小 教学目标: 1.结合详细事例,知道事务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2.让学生在猜想、验证、得出结论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事务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能对事情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作出推断。能够列出简洁试验全部可能性的结果,初步体会统计的工具性。 3.在活动沟通中,培育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及实力。 重点难点: 结合详细实例,知道事务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今日刘老师带来
5、了一张自己的名片,想看看吗? 师:从名片中你了解了些什么? 师:那你想不想把自己介绍给大家呢? (师找两名学生,一个属羊的男生,一个属猴的女生。) 二、合作探究质疑问难 师:刚才同学们介绍的特别好!有的同学属羊,有的同学属猴。现在拿出你们的名片,小组合作,统计你们组数羊和数猴的人数,完成表1。 师:表1填完的小组,组长把你们组的名片收起来。都完成了吗?现在从一组开 始,由小组长来汇报一下各组的属相状况。(学生汇报,老师大屏幕输入) 师:每个小组的同学除了属羊的就是属猴的。那,假如我从一组的名片中,随意摸一张,你们猜一猜,是摸到属羊的还是摸到属猴的?(找几生说) 师:哎,我最简单摸到属什么的?(
6、生答) 师:也就是说,我摸到属()的可能性大。(师板书课题:可能性) 师:假如让你,从你们组的名片中,随意摸一张,大家猜一猜,你摸到属什么的 可能性大?摸到属什么的可能性小?为什么?请把你的猜想在小组内沟通一下。(学生在小组中说猜想) 师:谁来把你们组的猜想说给大家听一听?(学生说猜想) 师:为什么?(学生可能会说:因为属羊的多,所以可能性大;因为属猴的少, 所以可能性小。)(找三组回答) 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 师:这只是我们的揣测。(板书:揣测) 师:同学们有没有好的方法来验证一下?(板书:验证) (学生说方法:摸一摸) 师:摸一次行不行?那我们就多摸几次。 师:下面我们就来一个摸名片的嬉戏,
7、好不好?(好!)这个嬉戏怎么玩呢?(大屏幕出示嬉戏规则) 师:请一个同学来读一下嬉戏规则。其余的同学边听边思索。 嬉戏规则 (1)每人每次随意摸出一张名片,由记录员记录后再放回。 (2)每摸完一次后组长都要把名片打乱依次,然后再接着。(强调:记录员记数,组长打乱依次,节约时间。) (3)每人连续摸3次,摸完后换下一位同学接着摸。 (4)各组完成后把表2的内容填写完整,打算汇报。 师:同学们,要想顺当的做这个嬉戏,必需留意:每次摸完后,要把名片放回去,组长打乱依次以后再摸,每人摸3次,然后再换人,记录员肯定要做好记录。 师:大家知道嬉戏怎么玩了吗?好,现在嬉戏起先! (学生活动,师巡察指导。)(
8、指导的过程中找1组偶然性的状况) 师:都完成了吗?谁来汇报一下你们组摸名片的状况。 (学生汇报,老师输入)边汇报边问:你们小组的结论是什么?(汇报过程中指表1和表2中相应的数据。) 师:同学们来看,是这样吗?跟你们的猜想一样吗? (3个小组汇报后) 师:这个结论大家同意吗?那问号还须要吗?(不须要,师擦掉?) (6个小组都要汇报,出现结论不一样的组最终汇报。) 师:你们小组的结论是什么?(生答)大家来看,他们小组属什么的多?但是摸到属()的次数却少。这是怎么回事呢?通常,(师指板书)数量多的状况下,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就大;数量少的状况下,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就小。但是,事情的发生是有偶然性的,这个小
9、组的状况偶然性。(板书:偶然性) 师:那,假如数量相等呢?(板书:相等)事情发生的可能性会怎样?(生答一样大,板书:一样大) 师:请六组的同学来汇报一下你们的结果。(出现不相等) 师:为什么会出这种状况呢?理论上讲,数量相等的状况下,事情发生的可能性一样大。但事实上,并不肯定相等,只是很接近。大家来看,六组摸到数羊的()次,摸到数猴的()次,它们相差得很少,说明很接近。历史上有许多闻名的数学家就利用抛硬币的方法来做过这个试验。(大屏幕出示)大家看,这是他们的试验结果,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次数特别接近。 同学们,刚才我们先揣测,又经过验证,得出了我们的结论(板书:结论)这是一种很好的数学探讨方法
10、,在以后的学习中将常常用到。下面我们来一块说说我们的结论。(生读结论,师用三种不同颜色粉笔用箭头连接上面的结论。) 三、巩固练习 拓展提高 师:我们可以借助这个发觉,来解决很多实际问题呢。(大屏幕出示) 1、基础练习 师:大家看,有三只小猫也在做这样的嬉戏,他们在做什么嬉戏?你们能不能帮这三只小猫连一连?它们钓到哪种鱼的可能性大?(生思索)谁来说说你的想法?(生答)大屏幕出示答案。 2、深化练习 师:课前我调查了咱们三十六名同学的业余爱好,并依据你们的名片,做出了这张统计表。谁来说一说这张表中的信息。生答:有()名同学喜爱(),有()名同学喜爱(),有()名同学喜爱(),有()名同学喜爱()。
11、 假如我随意抽一张名片,抽到的可能是哪一种业余爱好?(生答) 抽到哪一种的可能性最大?抽到哪一种的可能性最小?抽到哪两种的可能性一样大?(生答) 3、转盘嬉戏 师:同学们学得真好,你们见过转盘吗?想不想来做个转盘嬉戏呀?(想)来看嬉戏规则(大屏幕出示) 嬉戏规则 (1)全班男、女同学各为一队。 (2)请5名男同学、5名女同学作代表,分别转动转盘。 (3)指针停在红色区域,女同学得1分;指针停在绿色区域,男同学得1分;指针停在红色和绿色交界的边线上,不得分。 (4)每个同学转完后,将得分统计到黑板上,得分高的一队获胜。 师:同学们,做这个嬉戏的时候,须要留意:(边指边说)指针停在红色区域,女同学
12、得1分,指针停在绿色区域,男同学得1分,指针停在红色和绿色交界的这4条线上,不得分。明白了吗?谁情愿上来当代表? (做转盘嬉戏) 师:下面我宣布,女同学获胜。(男同学会认为不公允) 师:为什么不公允?哦,大家这么一说,老师也觉得不公允。那你们觉得怎样设计转盘才公允?) 最终形成统一看法:红色、绿色各涂4份。 师:那好,老师送每个小组一个转盘,课后用你认为最公允的方式去设计转盘,然后男、女同学再来个大比拼,好不好?请小组长起立。(将转盘发给组长) 四、反思评价 内化提升 师:通过今日的学习,谈谈你有收获呢?让生充分沟通所感所悟。 北京版六年级下册空间与图形数学教案 北京版六年级下册空间与图形数学
13、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加深对直线、射线和线段特征的相识,进一步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丰富对角的概念的理解,完善认知结构。 2.使学生进一步积累相识立体图形的学习阅历,增加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索。 教学重点: 使学生加深对直线、射线和线段、角等特征的相识,进一步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用量角器量角、画角,理解垂直与平行的关系,画垂线 教学过程: 一、学问梳理,形成网络 1.提出要求 分别画一条直线、一条射线和一条线段。 看图说说直线、射线和线段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说说直线、射线和线段的关系。 在纸上画出两条直线 2.依据学生的回答小结 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关系,并板书。 a相交(当
14、两条直线相交成相交直角时,这两条直线相互垂直) b不相交(当两条直线不相交时这两条直线相互平行) 二、巩固练习,反馈校正 完成教科书第100页“练习十九” 1.完成第2题: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的事例 先分小组说,再全班沟通 2.完成第3题:先让学生视察图形,再独立思索,最终指导学生用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学问说明。 3.完成第4题:先让学生探讨:通过一个点可以画多少条直线?通过两个点呢?再指导学生用两点之间的连线最短的学问说明 4.完成第5题:指导学生说思索过程时,师着重指出:因为从直线外的一点到直线的全部线段中,垂直的线段是最短的,因此从A或B点动身,连通主管道的小管道应当与主管道相应部分垂直。最终
15、让学生独立操作。 三、拓展延长,整理反思 1.师提问:我们学过哪些角?你能填写下表吗?学生独立做好后全班沟通。 2.师让学生用活动角演示上面的各种角,引导学生进一步思索: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学生探讨后,师小结: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3.完成教科书第101页“练习十九” 第6题 学生独立填后反馈校对。 4.画角、量角器量角 (1)让学生说一说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 (2)师让学生尝试画45度和135度的角各一个,在用量角器量,并让学生对比,这两个角画时和量时有什么不同?要留意什么? (3)完成教科书第101页“练习十九” 第7题 四、全课总结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
16、? 北京版六年级下册数与代数数学教案 北京版六年级下册数与代数数学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经验自主回顾和整理“数的相识”的过程。 2、能对学过的数进行较系统的整理,进一步驾驭数的学问,发展数感。 3、主动参与自主整理的活动,获得胜利的学习体验。 课前预习: 小组合作,沟通整理: 回顾以前学过那些数,各举五例。分析不同类数之间有何关系。 教学过程: 一、结合实例,引导学生回忆数的相识 1、回顾数的意义。 师:你学过那些数? (生回答) 师出示卡片,生齐读。师:举例说明这些数可表示什么? (生回答) 2、数的分类。 完成问题(1)。 师:把上面的数填到合适的位置 (生回答) 师:每种类型的
17、数,除了上面几种类型,你还能举出其它的吗? (生回答) 3、数的互化 师出示问题(2) 呈现表格,完成数的互化,沟通做法。 4、数的大小比较。 师出示问题(3) 学生自主完成。 5、适时小结。 师:通过刚才的练习,我们复习到数的哪些学问? (生回答) 二、整理回顾有关倍数和因数的学问 1、引出问题。 师:小明的爸爸年龄数的十位上是最小的合数,个位上的数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且年龄是小明的五倍,同学们能猜出小明和他爸爸的年龄吗? (生回答) 以上问题,我们运用了哪些数学学问呢?(倍数和因数) 明确:我们一起回顾和整理倍数和因数。 2、小组合作,梳理学问。 师:以小组为单位,将学过的“倍数和因数”
18、学问整理下来。同学们仔细探讨,由组长记录,一会儿我们要比一比,看一看哪一个小组整理的更加完整、科学合理。全班沟通。 整理完善学问结构。 师:在这一部分中我们为什么先学因数和倍数? 组织学生探讨和沟通 师:倍数和因数是基础,他们是相互依存的关系,今日整理出来的倍数和因数脉络图使这部分学问更加条理化和系统化。 三、复习正数和负数 师出示亮亮家4月份收支状况记录。 学生阅读题目内容。 出示问题(1)。 提示学生估算时要留意的问题。(生回答)师:(生回答)师:(生回答) 出示问题(2)。 让学生举例说明什么是正数和负数。 学生自主完成问题(2)。 全班沟通。 沟通时重点关注怎样用正负号表示收支状况,以
19、及怎样基数按每次结余。 四、人民币上的号码 1、让学生拿出自己身上的人民币。 2、提出兔博士的问题,激励学生依据自己你的阅历大胆回答。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复习了哪些内容?,你想提示大家留意哪些问题? 六、课堂作业 1、2、3、4题。 其次课时 教学目标 1、 经验自主回顾和整理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的过程。 2、 能对四则运算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和运算定律进行归纳和整理,能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 3、 体验自主整理数学学问的乐趣,提高计算实力。 课前回顾: 我们学过那些计算?分别写出整数、小数、分数的加、减、乘、除的算式各一道,并计算出结果。小组内沟通计算的结果。 教学过程: 一、引导学生回
20、顾和整理四则运算 1、师:回想一下我们学过哪些计算? 生回答。 小组长汇报 本组在课前练习中出现的问题。 2、议一议 出示问题(1)生归纳整理。 出示问题(2)生举例说明0和1在四则运算中的一些特别状况。 生整理汇报。(留意提示0不能做除数) 3、各部分间的关系。 师:加法各部分间有什么关系? 生回答。 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师归纳出加减法互为逆运算。 同样的方法总结乘除法的关系。 说一说 师:上述关系在计算中有哪些应用? 启发学生回答,(进行验算、解方程等) 二、复习四则运算和运算律 1、师:我们学过的运算律有哪些? 小组探讨,自主总结,并写出字母表达式。 2、出示问题(2)
21、 先说出运算依次再计算。计算后沟通做法,留意能简算的要简算。 3、 估算。 (1) 出示问题(1) 先让生独立思索并推断,再回答是如何推断的。 (2) 出示问题(2) 师生共同探讨怎样想,须要几个步骤。 计算问题(2)时可用竞赛的方式,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三、课堂总结 师:这节课我们整理和回顾了什么内容?须要留意什么? 统计与可能性(1)教学设计资料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明确各种统计图在描述数据方面的特点及作用,体会要依据相关数据的特点。恰当地选择统计图和统计表进一步体会有关统计量在表示数据特征方面的特点和作用,驾驭简洁统计量的基本计算方法。 2、进一步明确各种统计图在描述数据方面的特点及作
22、用,体会要依据相关数据的特点恰当地选择统计图和统计表。进一步体会有关统计量在表示数据特征方面的特点和作用,驾驭简洁统计量的基本计算方法。 3、进一步体会有关“平均数、众数、中位数”在表示数据特征方面的特点和作用;明确各种统计图在描述数据方面的特点及作用,进一步驾驭简洁统计量的基本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有关统计的学问和方法。 1、引导学生回忆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方法。 广泛地有针对性地收集各种原始数据。 对数据进行加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数据处理、分类和计算。 按肯定的依次或方式表示出来。 提问:收集数据有哪些方法?(小组探讨,集体沟通) 小结:常用的方法有调查、测量、试验以及干脆从报刊
23、、杂志、图书和网络中获得。 2、提问:记录数据有哪些方法?举例说明。 (如选举中队长统计选票时可以用画正字的方法,作图形符号的方法) 3、出示填空题。 ( )统计图能清晰地表示出数量的增减改变状况 ( )统计图可以清晰地表示出各部分同总数的关系。 ( )统计图能清晰地干脆比较出数量的多少。 小结:我们学过了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它们在描述数据时,各自有自己的特点,我们要依据数据特点进行选择。 4、指导学生完成第1题 引导视察教材供应的两张统计表,说说从中获得哪些信息。(第一张统计表,重点引导学生对各个城市的数据进行比较,突出最多量和最少量;其次张统计表,不仅要引导学生对数据进行比
24、较,还要引导学生说说发展改变趋势。) 思索:这两组数据分别制成什么统计图比较合适?为什么? 激励学生独立完成相应的统计图,并进一步探讨这两种统计图的结构和特点。 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看图回答。 二、回忆不同统计图的特点。 (一)出示教材113页的统计图指导视察统计图 1、指名回答,这是什么统计图? 2、组织探讨:这个复式条形统计图与一般复式条形图有什么不同? (直条方向是横着的,也就是用横轴方向表示数量的多少;表示同一组两个数量的直条不是并着排列的,而时是首尾相接。) 3、独立完成统计表 依据图中的信息将统计表填写完整。 4、小组沟通探讨教材中提出的4个问题 引导学生可以依据统计图或统计表进行回
25、答出示条形统计图 (二)指导完成第3题 1、出示第3题统计表,说说从表中可以了解哪些信息? 2、引导学生完成折线统计图:描点、标数据、连线。(留意实线和虚线之分) 3、指导视察完成的折线统计图,引导发觉,乙车路程和时间所对就的点连接起来有何特点?(小组探讨) 4、进一步分析每辆车行驶时间与路程的关系,明确乙车所行路程和时间是成正比例。 5、在探讨中完成对两个问题的解答。 (三)指导完成第4题 1、探讨扇形统计图的有关特征? 2、独立完成书上3个问题的解答,然后集体校对 三、复习“中位数、众数与平均数” (一)集体探讨复习: 1.什么是“中位数、众数与平均数”?并说说它们有什么不同? 2.举例说
26、说怎样求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 (二)出示生物小组的同学每次用10粒绿豆做发芽试验,下面是他们经过整理的10次发芽状况。 发芽粒数 0 5 7 8 9 10 次数 1 2 4 1 1 1 (1)这10次试验中,发芽的绿豆一共有多少粒?总的发芽率是多少? (2)这10次试验中,发芽粒数的众数是多少粒? (三)出示教材中115页第5题 1、先让学生把图中每个直条所表示的人数标出来。 2、依次比较每组两个直条,说说没有龋齿的人数哪个年级多,哪个年级少?有1颗龋齿的人数哪个年级多?哪个年级少? 3、从整体上比较两个年级学生牙齿健康状况。 4、指导一年级学生龋齿颗数的众数。 一年级共有50个学生,那么就
27、有50个反映每个人龋齿颗灵敏的数据,而这50个数据中,龋齿是1颗的共有19个,所以一年级龋齿颗数的众数是“1颗” 5、引导回答,六年级龋齿颗数的众数。 6、学生独立计算第(3)个问题。 (四)出示第6题,引导视察表格。 1、指导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平均数。 2、指导学生计算每组数据的中位数,组织学生探讨计算中位数要留意什么? (先把数据按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的依次进行排列) 3、 表示这组男生体重的一般状况,平均数和众数哪个更合适? (用中位数代表男生体重的一般状况比较合适,因为男生体重的数据中,有8个低于平均数,只有两个高于平均数,平均数的位置明显偏离这组数据的中心。) 统计与可能性(2)教学设计
28、资料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复习,进一步体会事务发生的可能性的含义,知道可能性是有大小的,会用分数表示一些简洁事务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2、进一步体会嬉戏规则的公允性,能推断简洁嬉戏规则是否公允,能设计简洁的公允嬉戏规则。 3、使学生通过复习,进一步体会可能性与现实生活的亲密联系,感受到生活中许多现象都具有随机性,培育简洁的推理实力,增加学习数学的爱好。 教学过程 一、复习可能性的含义以及可能性的大小 1、出示下列四个图形 四个袋子里分别装有4个球:1号袋有4个黑球;2号袋有4个白球;3号袋有3个黑球和1个白球;4号袋有1个1个黑球和3个白球 2.提问:从上面的某个口袋中随意摸一个球,从哪个口
29、袋中摸出的肯定是黑球?从哪个口袋中摸出的肯定是白球?从哪个口袋中摸出的一有可能是黑球,也有可能是白球? 3.师小结:有些事情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情的发生是不确定的,这些都是事务发生的可能性。 4. 用分数来表示图3、4的口袋中摸到黑球和白球的可能性大小。 5.完成后进行沟通。 二、完成练习与实践的1-3题。 1、完成第1题,要让学生连线后,说说连线时的思索过程。 2、第2题在学生独立推断的基础上,再说说思索的方法。 3、第3题,要抓住怎样理解“明天的降水概率是80%”这句话的?再让学生按要求进行推断。 三、复习嬉戏规则的公允性 1、创设嬉戏情境,让学生推断嬉戏是否公允,为什么? 2、启发学生
30、思索,要使嬉戏规则公允,你认为口袋里可以怎样放球,为什么? 3、小结:不管怎样放球,只要使参与嬉戏的小挚友摸到指定的球的可能性大小相等,这样的嬉戏规则就是公允的。 四、指导完成练习与实践的4-5题。 1、让学生沟通对题目的理解。 2、让学生各自推断第(1)题中的三种方法是否公允,再沟通思索的过程。 3、沟通时可让学生排一排“石头、剪刀、布”的嬉戏,可能有几种不同的结果。 4、完成第5题。着重要让学生说说每个分数的思索过程,留意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索。 五、全课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对可能性又有了哪些新的相识?课后再收集一些有关可能性的例子,从中提出一些问题进行解答。 六、补充练习 可能
31、性 教学目标: 1、通过揣测、嬉戏活动、生活体验让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务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2、能结合已有的阅历对一些事务的可能性用肯定(确定)、可能、不行能做出合理推断,并能简洁地说明理由。 3、培育学生的表达实力和逻辑推理实力。 4、培育学生学习数学的爱好和良好的合作学习看法。 教学重点: 能对一些事务的可能性做出正确推断。 教学打算: 1、学具:彩色笔1盒、学习答题卡等。 2、教具:课件、纸盒(3个)、乒乓球(白色和黄色各12个)。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嬉戏激趣,导入课题 师:同学们,喜爱玩嬉戏吗?(喜爱)玩过剪刀、石头、布的猜拳嬉戏吗? 1、先让学生以同桌的
32、形式试一试,再请两名同学到台前玩猜拳嬉戏。玩之前猜一猜:谁会赢呢?举手表决,你们支持谁呢? 2、猜拳2-4次,出现不同的结果,问:你们猜对了吗? 3、老师小结:刚才的猜拳嬉戏中,有可能是自己赢,也有可能是对方赢,这就是一种可能性。(相机板书课题:可能性)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熟识的猜拳嬉戏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爱好。 二、摸球嬉戏,探究新知 师:(出示1号盒,老师摇一摇)听一听,猜到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让学生猜一猜,再起先摸球嬉戏) 1、初步感知确定性事务。相识肯定、不行能 (1)、出示装有8个白球的盒子,每人只能摸一次,你能猜猜你摸到的结果吗?用一句话来表示。(学生揣测,板书:肯定) (2)、
33、出示装有8个黄球的盒子,每人只能摸一次,你能猜猜你摸到的结果吗?我们可能从这盒子里摸出白球吗?(板书:不行能) 你们为什么那么确定?(板书:确定) 2、初步感知不确定性事务。相识可能 出示装有4个黄球和4个白球的盒子,每人只能摸一次。用一句话猜猜你摸到的结果。(板书:可能) 当事情的结果是不确定的,我们用可能来描述。(板书:不确定)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摸球嬉戏活动,在猜一猜、摸一摸、说一说中,感受事务发生的可能性,能用肯定、不行能、可能等词语做出合理的推断。 三、联系生活,巩固新知(教学例2) 师:原来,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在我们生活中到处都有可能性。那么,你能用肯定、可能和不行能对下面几个与我们
34、生活紧密相关的现象进行精确的推断和说说理由吗? 1、视察课本第105页的例2,思索后在书上作出推断。 2、与组内的同学沟通自己的想法。 3、汇报,小结。 重点提示:图1老师借助视频资料帮助学生理解地球每天都在转动是肯定的;图5通过一些图片资料展示,让学生理解吃饭时,人用左手拿筷子是可能的;图6借助调查资料显示让学生明白世界上每天都有人诞生是肯定的。 设计意图通过教学例2,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可能性的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是相互联系的。 四、巩固练习,强化新知 1、完成练习二十四第1题。 (1)、指明学生推断事务可能性的方法。 (2)、重点提示:图1大王花像粪便一样臭,再列举缅桂、兰花等花是香的花
35、,所以花是香的是不确定的。图2老师可播放月球的运动视频帮助学生理解月球围着地球转事务发生的必定性。 2、完成练习二十四第2题。(按要求涂一涂) (1)、要求学生读懂题意后再涂一涂。学生独立完成。 (2)、学生汇报,老师小结。重点提示:图1的5个小方块全部涂成红色即可;图2的5个圆形只要不涂成蓝色,其它颜色和五彩缤纷都可以;图3的五个锥体至少有1个或2个以上黄色。 3、完成练习二十四第3题。(结合你的生活阅历,在下面的句子里用上可能、肯定、不行能这些词。) 设计意图通过涂一涂、想一想、说一说练习,培育学生的表达实力,巩固强化可能性学问。 五、课堂小结 这堂课,你学到了什么?(指名说,老师小结)
36、板书设计: 西师大版六年级下册统计与概率数学教案 西师大版六年级下册统计与概率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经验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活动,体现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在运用统计学问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展统计观念。 重点难点: 发展统计观念。 教学打算: 投影片。 复习过程: 一、回顾与沟通 1、收集数据,统计表。 师:我们班要和六(1)班建立手拉手班级,你想向手拉手的同学介绍哪些状况呢? 学生可能回答 姓名、性别。 身高、体重。 爱好爱好。 (1)调查表。 为了清晰地记录你的状况,同学们设计了一种个人状况调查表。 姓名 性别 身高/cm 体重/kg 最喜爱的学科 最喜爱的运动项
37、目 最喜爱的图书 长大后最希望做的工作 最喜爱的电视节目 特长 填一填。 用语言描述清晰还是表格记录清晰? (2)统计表。 为了帮助整理和分析全班的数据,同学们又设计了一种统计表。 你认为用统计表记录数据有什么好处?你对统计表还知道哪些学问,与同学进行沟通。 2、统计图。 (1)你学过几种统计图?分别叫做什么统计图?各有什么特征? 条形统计图。 特征:清晰表示出各科数量的多少。 折线统计图。 特征:清晰表示数量的增减改变状况。 扇形统计图。 特征:清晰表示各种数量的占有率。 (2)教学例题。 仔细视察例题中的图表。 指出各统计图的名称。 从图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如:从扇形统计图看出,男、女生
38、占全班人数的百分率; 从条形统计图看出,男、女生分别喜爱运动项目的人数。 3、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1)什么是平均数?什么是中位数?什么是众数? (2)出示例题。 身高/m 1.40 1.43 1.46 1.49 1.52 1.55 1.58 人数 1 3 5 10 12 6 3 体重/kg 30 33 36 39 42 45 48 人数 2 4 5 12 10 4 3 在上面两组数据中,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各是多少?假如在全班学生中随意抽取一人,体重在36千克及以下可能性大还是39千克及以上可能性大? a.找出中位数和众数。 b.计算平均数。 不用计算,你能发觉上面两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
39、数和众数之间的大小关系吗? 学生在小组中沟通,说一说各自的思维过程和结果。 你认为用什么数表示上面两组数据的一般水平比较合适? 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看法,并说明理由。 二、巩固练习 完成练习二十一第14题。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统计可能性教案(六) 统计表和简洁的条形统计图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化教科书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4041页例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验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相识简洁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了解它们的结构和特点。 2.进一步积累分析和比较简洁数据的阅历,初步建立数据分析观念。 3.使学生感受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和价值,增加学习统计的爱好。 教
40、学重点: 会用简洁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描述数据 教学难点: 能对简洁数据进行合理的分析和说明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出示例1中收集完成的数据记录表。 2.这是张丽华调查收集和记录的本班同学最喜爱的电视节目数据,细致视察,你知道了什么?张丽华是用什么方法表示这些数据的?从调查记录状况看,你获得哪些信息? 3.你觉得怎样表示这里的数据,就能让大家更清晰地看出最喜爱每类电视节目的人数各是多少? 4.小结:要清晰地表示收集的数据和结果,就须要相识统计表和统计图,板书课题。 二、核心推动 1.出示统计表 (1)这是一张统计表,细致视察,这张统计表与张丽华调查记录的表有什么不同? 板书:标题 日期 统计项目 人数 合计 科普类的6人是从哪来的? (2)你能依据调查记录表完成这个统计表吗?合计是怎么得来的? (3)从统计表中,你知道了些什么?比较一下,你更喜爱哪一个?板书:用表格呈现数据,能清晰地看出统计的结果 (4)一幅完整的统计表有哪些要求?有什么好处? 2.相识条形统计图 (1)除了用统计表呈现调查结果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