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语文知识点:重要成语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中考语文知识点:重要成语整理.docx(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年中考语文知识点:重要成语整理2022年中考语文学问点:必需驾驭的成语 2022年中考语文学问点:必需驾驭的成语 中考语文相对于其它学科来说学问点众多,因此要想取的好的语文成果就必需驾驭好学问点,下面xx为大家带来2022年中考语文学问点:必需驾驭的成语,希望大家能够仔细阅读,从而复习好这些重要学问点。 初中语文必需驾驭的成语 1.花枝招展:比方姿态美丽。招展:迎风摇摆。常用来形容妇女装扮得非常明丽。 2.不能自已:不能抑制自己的感情。已:停止。3.忍俊不禁:忍不住笑。 4.黯然神伤:形容心中伤感,心情低落。 5.故弄玄虚:本意是有意玩弄使人迷惑的欺瞒手段6.呕心沥血:形容费尽心思。
2、7.异想天开:思想进入虚幻境界,完全脱离实际,胡思乱想。8.不速之客:指没有邀请自己来的客人。速:邀请。 9.人声鼎沸:人声热闹的意思。鼎:古代一种三足两耳的锅。沸:水开。鼎沸: 本意是锅里的水烧开了,发出响声。 10.置之度外:不把它放在心上。度:考虑的意思。11.流光溢彩:形容色调丰富,光亮夺目。12.人迹罕至:少有人来。迹:踪迹。罕:稀有。 13.随声附和:别人说什么,自己跟着说什么。形容没有主见。14.奔跑相告:一边奔跑,一边告知别人。15.一张一翕:形容呼吸时一张一合。16.异想天开:形容想法离奇,不切实际。17.相映成趣:相互衬托。 18.祸不单行:表示不幸的事接连发生。 19.触
3、目伤怀:看到(家庭败落的状况)心里感到哀痛。怀:心。20.狼吞虎咽: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21.出神入化:形容技艺达到了绝妙的境界。22.手足无措:形容举动慌乱或没有方法应付。23.猝不及防:事情突然袭发生,来不及防备。 24.面面相觑:你看我,我看你,形容大家因惊惧或无可奈何而相互望着,都不说话。觑:看 25.饥肠辘辘:形容特别饥饿。 26.世外桃源:指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妙世界。 27.当心翼翼:原形容肃穆虔敬的样子现用来形容举动非常谨慎丝毫不敢疏忽。28.无所作为:平凡,没有特别实力。29.血雨腥风:指斗争的可怕与残忍。 30.取义成仁:即杀身成仁,取:选取。义:正义。 31.敝
4、帚自珍:比方东西虽然不好,自己却非常珍惜。敝:破旧。珍:珍贵疼惜。32.幕天席地:把天空当作幕,把大地当作席。33.天壤之别:比方差别极大。壤:地。 34.弹指而过:形容时间过得很快,弹一下手指头就过了许多年。35.活灵活现:生动逼真,像活的一样。 36.才华横溢:形容很有文艺才能,并显露出来。 37.深恶痛疾:厌恶、痛恨到极点。恶:厌恶。疾:痛恨。 38.振聋发聩:发出很大的响声,耳聋的人也能听见。比方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聩:耳聋。 39.别具匠心:另有一种奇妙的心思(多指文学,艺术方面创建性的构思)。40.溘然长逝:突然死去。 41.抑扬顿挫:形容声音凹凸转折、和谐悦耳。42.自出
5、心裁:出于自心的创建和裁断。43.杳无消息:远得不见踪影,没有消息。 44.奇妙绝伦:灵活高超,超过寻常的,没有比得上它的。45.惟妙惟肖:形容描绘得非常精妙逼真。肖:相像。46.雍容高雅:形容文静大方,美丽而不粗俗。雍:和谐。47.错落有致:交织纷杂,富有情趣。致:情趣。48.浑然一体:完整不行分割地构成一个整体。49.丰功伟绩:宏大的功绩。 50.错综困难:形容头绪繁多,状况困难。 51.千头万绪:形容事情头绪许多。绪:事情的开端。52.不无裨益:不是没有好处。 53.与日俱增: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长。54.孜孜不倦:勤勉地工作,不知疲乏。 55.无边无垠:宽敞没有边际。垠:界限;边际。
6、56.坦荡如砥:平坦得像磨刀石。坦荡:宽广平坦。57.潜滋暗长:暗暗地不知不觉地生长。滋:生出。58.旁逸斜出:(树枝)从树干的旁边斜伸出来。59.纵横决荡:纵横驰骋,冲杀突击。 60.荡然无存:形容原有的东西完全消逝,一点也不存在。61.不行名状:不能用语言形容。名:说出。62.锐不行当:锐利无比,不行抵抗。 63.不毛之地:不长草木的地方。毛:指草木。64.改邪归正:不再做坏事,走向正路。 65.气概恢宏:形容气概极其宏伟。恢宏:广阔,宽广。66.心腹之患:比方致命的祸害。心腹:喻要害。 2022年中考语文学问点:必需驾驭的成语是xx为大家带来的,这些学问点都是考试常常考察的,希望大家能够
7、下功夫去记忆,这样中考就能取得好的语文成果。 2022中考语文学问点:重要成语 2022中考语文学问点:重要成语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水被冻结成三尺的冰,不是一天的寒冷就可以造成的。比方一种状况的形成是经 过长时间的积累、酝酿的。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不入老虎的洞,不能捉到小老虎。比方不亲临险境就不行能取得胜利。也比方不进行仔细的 实践就不行能得到真知。 【吃一堑,长一智】 堑:壕沟,比方挫折。 经受一次挫折,就会增长一分才智。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尺比寸长,但用在比尺更长的地方则显得短;寸比尺短,但用在比寸更短的地方则显得长。比方人或事物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也作“尺短寸长”或
8、“寸长尺短”。 【初生牛犊不怕虎】 犊:小牛。刚诞生的小牛不惧怕老虎。比方青年人无所畏惧,敢闯敢拼。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要知道报答,知恩报恩,受人一点恩惠,就要加倍报答。 【独木不成林】一棵树成不了森林。比方个人力气有限,办不成大事。 【磨刀不误砍柴工】 磨刀花费时间,但不耽搁砍柴。比方事先充分做好打算,就能使工作加快。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师:借鉴。记取从前的阅历教训,作为以后工作的借鉴。 【曲不离口,拳不离手】 q世上难办的事情,有心人是肯定能办到的。指成事在人,只要用心一样, 就没有做不成的事情。 【书到用时方恨少】 方:才。学问总是在运用时才让人感到太不够了。意思就是有些学
9、问,须要用的时候用不上,因为当时没学好。教化我们应当坚固驾驭学问,在必要的时候,就不会茫然失措了。 【行百里者半九十】 走一百里路,走了九十里才算是一半。比方做事愈接近胜利愈要仔细对待。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障:遮。一片树叶拦住了眼睛,连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见。比方为局部现象所迷惑,看不到全局或整体。 【玉不琢不成器】 一块美玉假如不经过精雕细琢就不行能成为一个精致的玉器,人假如不仔细学习,就恒久不会懂得很多学问和道理。 【众人拾柴火焰高】 比方人多力气大。 2022年中考语文学问点:诗词鉴赏常考学问点 2022年中考语文学问点:诗词鉴赏常考学问点 1.诗歌的主要内容有:写景抒情诗,歌咏山水
10、名胜、描写自然景色。咏物言志诗,通过所咏之物寄予诗人品质或志向。即事感怀诗,因一事而引发感慨。怀古咏史诗,以历史典故为题材,或借古讽今,或抒发感慨。边塞征战诗,描写边塞风光和戍边将士的军旅生活等。 2.诗歌中的人物形象主要有:(1)豪放潇洒的形象,如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2)忧国忧民的形象,如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3)乐观豁达的形象,如刘禹锡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4)慷慨悲壮的形象,如范仲淹的“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5)忠心报国的形象,如苏轼的“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6)踌躇满志的形象,如辛弃疾的“了
11、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3.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主要有:不畏艰难、忧国忧民、建功立业、思念家乡、惦念亲人、感叹世事、壮志难酬、孤傲脱俗、凄清哀婉、酷爱山水、豁达豪迈、愁苦孤寂、憧憬美妙、恬淡自乐、离愁别绪、焦虑冲突、遭贬愤世、明珠暗投、惆怅悲凉、踌躇满志等。 二、考查对语言的品尝 诗歌中形象的塑造、感情的抒发,往往通过诗的语言来实现。进行诗歌赏析,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抓住语言这个根本。因此,考查对古诗词中精确、生动、传神的语言的品尝,是近年来河南中考古诗赏析题的一个重要方面。 对语言品尝的考查,一般会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考查重点字词的精妙。从遣词用语、修辞方法等方面揣摩、推敲、理解诗
12、词曲中重点词、重点诗句的含义。(2)考查诗句蕴含的深意。从作家作品的语言风格、运用技巧中,品尝诗词曲在语言上所寄予的深意。从用韵、节奏、音调等方面去诵读、品尝诗词曲语言的音乐美、节奏美、韵律美。(3)考查诗词曲中的名言佳句。从修辞方法、表现手法、思想感情、蕴含哲理、语言运用等角度对其进行赏析。 在复习中,我们不仅要熟背古诗词曲,还要结合一些诗句专心揣摩诗歌语言的以下特点:(1)清爽自然,如“采菊东篱下,悠闲见南山”。(2)生动形象,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3)含蓄隽永,如“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4)言简义丰,如“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5)平实质朴,如“孤山寺北贾亭
13、西,水面初平云脚低”。(6)简洁明快,如“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三、考查对写作技巧的分析 对分析技巧的考查,一般会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分析诗中修辞手法的含义及作用。(2)分析诗歌的表达方式,如写景方法、抒情方法、借物抒怀、寓情于景等。(3)分析诗歌的结构形式,如层层深化、由景生情、卒章显志等。(4)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如用典、铺垫、象征、对比、衬托烘托等。(5)分析诗歌的艺术风格,如朴实自然、雄浑奇拔、清丽明媚等。 这里,我们对诗歌的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做以简洁归纳,希望在做分析诗歌写作技巧这一类题的时候加以敏捷运用。 1.诗歌表现手法 (1)借景抒情。如“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
14、来”。 (2)寓情于景,如:“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3)托物言志:如“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河落日圆“。 (4)动静结合,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5)虚实相生,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6)以小见大,如“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7)以乐景写哀情,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8)诗情画意,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9)运用典故,如“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10)运用修辞:比方“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拟人“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对偶“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等。 第10页 共10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