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器与甲骨文的教学设计.pdf

上传人:w*** 文档编号:80952798 上传时间:2023-03-23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252.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铜器与甲骨文的教学设计.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青铜器与甲骨文的教学设计.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青铜器与甲骨文的教学设计.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铜器与甲骨文的教学设计.pdf(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1 第 5 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教学设计 课题 青铜器与甲骨文 执教者单位及姓名 解读理念 1教育理念和教育理论。根据新课程理念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结合教材特点及学生实际设计本课时教学方案。2教法设计。探讨历史学科“271 课堂教学模式”。(1)流程设计:“独学小组互学老师点拨巩固知识”贯穿课堂,注意各环节的时间分配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2)问题设计:带着三个问题学习课文:即“我找到了哪些知识点?我懂得了观察文物图片得出什么推论?我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是?”这三个问题灵活性、开放性强,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探究,生成的空间大。(3)课堂调控设计:创设情境,点燃思维的火花。设计精彩文物图片导入语和

2、过渡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引导学生充分体验历史,将抽象的知识进行形象化的学习;加强对重大历史现象的理解,培养宏观认识历史现象的能力;创设合理情境,适当拓展,使情感自然生成。激励赏识。激励勇于发言、质疑者,以组为单位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同时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4)古今联系,知识迁移,学生以致用。3学法设计。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及生活实际。在教学中主要采用以下学法:(1)观察法观察历史文物图片,化抽象为形象,激发学习兴趣。(2)独学法带着导学案中的问题阅读课文,提高学习的目的性。独学时,我学到了哪些知识?我懂得了学习历史,要做到论从史出;我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是?带这三个问题学习课文,给

3、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程度的收获。(3)讨论法让学生主动探究,发现问题,展开讨论,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解读学生 历史学科对七年级学生来说是一门新的学科,学生对这门课程比较陌生,学习起来比较困难,教师应该多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在教学中不仅转授学生知识,还要注重学习历史的方法指导,阅读能力、读图能力、想象力和分析归纳能力,使学生能够爱历史这门学科。解读教材 教学三维目标 了解青铜工艺的成就,知道司母戊鼎是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最重的青铜器;知道甲骨文是我国已知的最早的文字,是中国汉字的来源。通过了解史实,思考夏、商、西周时期青铜制造业的特点和甲骨文的造字特点,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归纳

4、推理的能力。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认识、理解夏、商、西周时期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灿烂辉煌的文明,明确中华民族文明源远流长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教学重点 知道司母戊鼎的铸造年代和历史价值,了解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成就;学会辨认甲骨文;了解甲骨文与汉字的渊源关系。教学难点 认识到商朝青铜器铸造业的辉煌所反映出的国力盛衰问题;理解甲骨文和汉字的渊源关系。解读方法 教学方法 多媒体、启发、讨论、直 观法等教学方法 学习方法 学生在独学、观察、讨论中感知历史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目标达成 一、导入 学生看幻灯片 1,回答问题 1.展示幻灯片一:司母戊鼎和甲骨文图片 2.提

5、问:图一和图二各是什么东西?3.展示幻灯片二:第 5通过展示司母戊鼎和甲骨文图片导入,一是引起悬念,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二是直击课文重点。2 课青铜器与甲骨文 二、学习目标 学生齐读 幻灯片三 展现幻灯片 3:课标要求与学习目标导航 明确学习目标,加强针对性,提高学习效率 三、自主学习 1.齐读学习方法和要求。2.学生认真阅读课文 p23-26 内容,完成导学案中的“自主学习”部分。学生独学约 10 分钟,对学约 5 分钟。1.展示幻灯片:自主学习方法和学习要求 2.教师课堂巡视学生学习,了解学生掌握知识情况,发现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1.通过导学案,使学生带问题阅读课文,掌握基础

6、知识和重点知识,提高自主学习的效率和自主探究的能力,达到知识和能力双收的功效。2.对课文历史事件的整体认识。四、合作探究 学生完成导学案合作作探究部分。1认真阅读题目内容和要求2小组内合作探究:司母戊鼎铜铸造技术方法和历史意义。1.展示幻灯片:合作探究“司母戊鼎铜铸造技术方法和历史意义”及合作学习的要求。2.教师课堂巡视学生学习情况。1.培养学生协作精神和团结合作意识。2.了解母戊鼎的制造方法,懂得司母戊鼎的历史意义,认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提高民族自豪感,巩固重点知识,突破教学难点,达到知识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双收之功效。五、展示 1.学生展示导学案“自主学习(一)(二),把你不会的问题提出

7、来。2.学生展示导学案“合作探究”题。3.学生解决同学提出的困惑题。1.组织学生小组交流学习,营造良好的学习交流环境。2.认真倾听学生提出的问题和学生解答问题,适时引导点拨,激励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1.检查学生自主学习情况,使基础知识落实到位。2.通过交流学习成果,展现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学生从中体会到成就感和自豪感,从而提高学习兴趣。3.通过学生解答,教师引导点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原则。六、巩固练习 学生完成达标练习:2 分钟抢答第1-4 题(选择题)。6 分钟背诵第 5-6题(问答题)展示幻灯片:达标练习 检查巩固知识 七、课堂小结 学生发言,说说本堂课的收获 展示幻灯片

8、23 强调知识要点,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板书设计 第 5 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一、青铜器 1.用途 2.制造方法 3.发展阶段 4.特点 5.典型代表 二、甲骨文(一)甲骨文记事 1.含义 2.发现时间、人物、地点 2.记载内容 3.发现意义(二)甲骨文的造字特点 1.造字方法 2.对汉字发展的意义 3 教 学 效果预测 一、成功预测:本堂课教师主要通过历史图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学生通过独学、质疑、合作探究、教师点拨等教学活动,在生生互动中学习,基本达到预期教学目标。(一)课前,通过精心设计导学案和教学课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二)课中,学生在自主学习

9、环节中,通过独学和对学过程掌握了课文的历史事件和概念等基础知识;在合作探究环节中和在老师的点拨拓展中,进一步了解青铜器和甲骨文的历史意义;在练习达标环节中,巩固了基础知识和重要知识点。二、不足预测 1在学习方法上,生成的空间比较大,学生展示的时间可能超出预计时间分配,有可能影响到其他环节的顺利进行。2在“甲骨文的造字特点这一学习部分,练习案例只设有一个,践行训练不够,有待加强。附 1:学案(10 分钟)一、独立自学【温馨提示:1.历史阅读方法指导:抓住时间(时期)、地点、人物、事件、经过、影响(意义、作用)。2.学习要求:在课文划出相关答案,不会的问题标出记号,10分钟)】(一)青铜器的高超工

10、艺 1.在原始社会后期出现铜器,距今 4000 多年的 出土了铜镜。2.商朝以后的青铜器由食器发展到礼器,成为 乃至 的代表性器物,礼器的类型与数量反映了 和 。3.迄今世界上出土最重的青铜器:。4.我国的青铜器最早是在什么时候出现的?它们的主要用途是什么?到了夏、商、西周青铜器的发展呈现什么样的特点?P2324 5.你知道青铜器是怎么制造出来的吗?6.我国青铜器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P23-24(二)甲骨文记事 1.什么是甲骨文?在哪里出土的?是怎样被发现的?记载了什么内容?甲骨文的发现有什么重大历史意义?我国有文字可考历史始于什么时候?P2425 2甲骨文已经具备了哪些造字方法?什么是最

11、原始的造字方法?什么是最为进步的造字方法?甲骨文对汉字的发展有什么意义?P25 二、合作探究(5 分钟)(要求:前后桌 4 人为一组讨论,时间 5 分钟)司母戊鼎,是商王为了祭祀其母亲而铸造的礼器。高 1.33 米,长 1.1 米,重 832.84 千克。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大、最重的青铜礼器,铸造这样的大鼎,需要二三百人同时操作,可见商朝的青铜铸造业,有多么大的规模了。在商朝时期能成功铸造这样硕大的器物,这说明了什么?(提示:从高、大、重、花纹、规模去分析)附 2:达标训练 一、选择题 1.商朝是我国青铜器高度发达的时期,其精品代表作是()A四羊方尊 B司母戊鼎 C青铜立人像 D牛尊 2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古代青铜器是:()A毛公鼎 B四羊方尊 C青铜立人象 D司母戊鼎 3、下列关于甲骨文说法正确的是()是清朝人王懿荣首次发现的 甲骨文记载祭祀、战争、农牧业、官制、刑法、医药、天文历法等丰富的内容等。甲骨文的发现说明了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 甲骨文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影响。A B C 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