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比例》教学设计、反思、评课.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反比例》教学设计、反思、评课.pdf(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反比例教学设计、反思、评课 宋学军 教学容: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容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结合丰富的实例,认识反比例。2.能根据反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是不是反比例。过程与方法:通过猜想、分析、对比、概括、举例、判断等活动,结合实例,理解反比例的意义,认识反比例。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探索新知的能力,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感受反比例关系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初步渗透函数思想。教学重点:认识反比例,根据反比例意义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是否成 反比例。教学难点:认识反比例,根据反比例意义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是否成 反比例。教具准备: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 1、计
2、算 2、判断下面各题中的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为什么?(1)文具盒的单价一定,买文具盒的个数和总价。(2)一堆货物一定,运走的量和剩下的量。Word 资料.(3)汽车行驶的速度一定,行驶的路程和时间。3、说说什么是正比例。师:大家对正比例知识理解掌握得非常好,接下来我们就该学习 什么了?二、出示学习目标 1.能根据反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是不是反比例。2 通过猜想、分析、对比、概括、举例、判断等活动,结合实例,理解反比例的意义,认识反比例。3 培养学生探索研究的能力,感受反比例关系在生活中的广泛应 用。三、指导自学 师:给你们讲个小故事:有一个贪婪的财主,拿了一匹上好的布料准备做一顶帽子
3、,到了裁缝店,觉得这样好的布料做一顶帽子似乎浪费了,于是问裁缝:“这匹布可以做两顶帽子吗?”裁缝看了看财主一眼,说:“可以。”财主见他回答得那么爽快,心想,这裁缝肯定是从中占了些什么便宜,于是又问,“那做 3 顶帽子吗?”裁缝依然很爽快地说:“行!”这时,财主 更加疑惑了,嘀咕着:“多好的一匹布啊,那我做 4 顶可以吗”“行!”裁缝仍然很快地回答。经过一翻的较量后,财主最后问:“那我想做 10 顶帽子可以吗?”裁缝迟疑了一会,然后打量着财主,慢慢的说:“可以的。”这时财主才放下心来,心想:这匹布料如果只做一顶帽子,那就便宜裁缝了。瞧!这不让我说到 10 顶了吧。我还真聪明!嘿嘿 Word 资料
4、.过了几天,财主到了裁缝店取帽子,结果一看,顿时傻了眼:10 顶的帽子小得只能戴在手指头上了!学习提示:独立思考?1、“为什么同一匹布,裁缝说做 1 顶帽子,2 顶帽子,10 顶都可 以呢?”2、故事中相关的数量关系式是什么?哪两个是变化的量,怎样 变?另一个是什么量?有什么特点?合作学习 小组讨论上述的问题。看书合作学习 1、把 25 页例 2、例 3 的表格补充完整。2、每个表格中有哪些变量?有不变的量吗?分别是什么?变化 有什么规律?相关的数量关系式是什么?3、三个数量关系式有相同点吗?是什么?你能把这种变化规律 用一个含有字母的关系式来表示吗?4、你知道什么是反比例吗?四、学生自学 五
5、、检查自学效果 让学生说说自学要求中的容。师归纳: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随着另一种量的变化而变化,在变化过程中两种量的积一定,那么这两种量成反比例。Word 资料.六、引导更正,指导运用 你们还找出类似这样关系的量来吗?”学生:要走一段路,速度越慢(快),用的时间就越多(少)运一堆货物,每次运的越多(少),运的次数就越小(多)百米赛跑,路程 100 米不变,速度和时间是反比例;排队做操,总人数不变,排队的行数和每行的人数是反比例;长方体的体积一定,底面积和高是反比例。七、当堂训练 基础练习 1、填空 两种 _的量,一种量随着另一种量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 对应的两个数的,这两种量叫做成反比例的
6、量,它们的关系叫 做 关系。2、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是不是成反比例,并说明理由。(1)煤的总量一定,每天的烧煤量和能够烧的天数。(2)伯伯骑自行车从家到县城,骑自行车的速度和所需的时间。(3)生产电视机的总台数一定,每天生产的台数和所用的天数。(4)圆柱体的体积一定,底面积和高。(5)小林做 10 道数学题,已做的题和没有做的题。(6)长方形的长一定,面积和宽。(7)平行四边形面积一定,底和高。提高练习 Word 资料.1、一长方形的周长为 20 厘米,若长是 9 厘米,则宽是 1 厘米。请你填写下表,并判断这个长方形在周长不变的情况下,长和宽是否 成反比例,并说明理由。长/cm 9 8 7
7、 6 5 宽/cm 1 四、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成反比例的量,知道了什么样的两种量是成反 比例的量,也学会了怎样判断两种量是不是成反比例。板书:反比例 相关联,一个量变化,另一个量也随着变化 积一定 xy=k(一定)反比例反思 宋 学军 反比例关系是一种重要的数量关系,是六年级数学教学的一个重 点,容比较抽象、难懂,怎样化解这一教学难点,使学生有效地理解和掌握这一重点容呢?我在本课的教学中做了一些尝试。我从身边的现实生活中发掘素材,组织活动,让学生从活动中发 现数学问题,从而引入学习容和学习目标。这就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起了自主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
8、自主探究新知创设好了情境。在教学中,我又不失时机地组织学生合作学习,讨论、分析,因而取得满意的效果:学生自己弄清了成反比例的两种量之间的数量 Word 资料.关系,初步认识了反比例的含义。我考虑到做一做和例 3 相仿,必须 注意学习方式不能雷同。所以采取请学生当“老师”的方式,进一步把 自主权交给学生,营造了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因而 对做一做的学习探索取得更深一层的效果。然后通过例 3、做一做的 比较,归纳出成反比例的两种量的特点,再和正比例的意义作比较,猜想出反比例的意义。最后经过读书验证,得出反比例的意义和关系 式。既完成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又培养了学生的推理的能力。反比例评课
9、稿 反比例关系是一种重要的数量关系,它渗透了初步的函数思想,又为中学数学的反比例函数的教学奠定基础,所以是六年级数学教学 的一个重点。但由于这部分容比较抽象、难懂,历来都是学生怕学、教师怕教的容。反比例是在学生学习了正比例的基础上学习的,由于学生有了前面学习正比例的基础,加上正比例与反比例在意义上 存在一定的共性,宋老师紧扣正反比例特征,展开了本节课的教学,经过了老师这堂课后,学生们已经能够比较准确抓住反比例的意义。Word 资料.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亮点: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本节课宋老师围绕课题编了一个财主做帽子的故事,故事容深深吸引着孩子,紧接着围绕这个故事老师提出问题 1、“为什么同一匹
10、布,裁缝说做 1 顶帽子,2 顶帽子,10 顶都可以呢?”2、故事中相关的数量关系式是什么?哪两个是变化的量,怎样变?另一个是什么量?从学生熟知、感兴趣的故事出发,以生活实践为依托,将生活经验数学 化,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焕发出数学课堂的活力。体现 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 的思想,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深刻体会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是解决生活问题的钥匙,从而加强数学学习的目的性,增强数学学习的趣味。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感兴趣的情境中学习,在与同学的合作中探究,在拓展中提高。二、联系旧知,抓住概念与旧知之间的
11、联系,在联系中渗透重点难点,为引出概念打下伏笔,减轻学生理解概念的困难程度,使得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轻松有效。本节课反比例中重点和难点都是学生理解“成反比例”这个概念,而这个概念的得出要从研究数量关系入手,实质上是对数量之间关系一种新的定义,一种新的在揭示。对于学生来说,数量关系并不陌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反复强调过,本节课的教学通过感受生活实例呈现的特征,让学生从已学过的正比例的量着手,引导学生对比去思考,从而揭示反比例的意义。只可惜的 Word 资料.是老师没有让学生自己总结出反比例的概念,感觉可能会让学生留下的印象不够深刻的,同对学生的学习欲望的激发作用就降低了效果。三、采用不同的方法,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宋老师不仅能够较好的将概念落实到实处,而且让学生采取了不多的学习方式,有独立思考,也有小组合作谈论,总结归纳,更有让学生表述自己的见解,既让强化了学生合作的意识,又使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真正让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体。不过整堂课来讲,学生的参与并不算积极,而老师点名的学生人数也实在有限,可能也和学生的自身水平有关。最后的环节,老师很好的将已学知识和新学知识进行了联系,让学生自己去探讨正反比例量的异同,学生也比较准确的将老师预设的结果一一展现,达到了宋老师的教学目的。Word 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