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生物第二节植物病虫害和动物疫病的防治课堂导航浙科版.pdf

上传人:w**** 文档编号:80821443 上传时间:2023-03-23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973.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生物第二节植物病虫害和动物疫病的防治课堂导航浙科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9-2020年高中生物第二节植物病虫害和动物疫病的防治课堂导航浙科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生物第二节植物病虫害和动物疫病的防治课堂导航浙科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年高中生物第二节植物病虫害和动物疫病的防治课堂导航浙科版.pdf(1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19-2020 年高中生物第二节植物病虫害和动物疫病的防治课堂导航 浙 科版 1 害虫生物防治的具体方法有哪些?特点是什么?答案:(1)天敌防治法:是指利用害虫的天敌(捕食者)防治害虫。特点:效果好,控制持久,防治成本低,对环境无污染;但不足之处是天敌的数量不好 确定。(2)寄生虫防治法:利用害虫的寄生虫侵染害虫,使害虫死亡。特点:效果好,控效持久,防治成本低,对环境无污染。但寄生虫关系专一性强,需根 据害虫种类确定寄生虫种类。(3)竞争关系防治法:是指利用与害虫有竞争关系而危害性小的生物,与害虫争夺资源、食物等,从而抑制害虫的大量繁殖。特点:效果明显,控效持久,防治成本低,对环境无污染。

2、但竞争者往往和害虫的食性 相近,有一定的危害性,理想的竞争者不易寻找。(4)激素防治法:是指利用激素使害虫不能正常生长发育或交尾而进行的防治。特点:无污染,见效快,效果明显。但不能直接杀死害虫,是治标不治本。(5)运用基因工程培育抗虫植物防治法:是指通过转基因技术使植物含有抗虫基因,通 过合成毒蛋白而杀死害虫的防治。特点:防治效果好,不反弹,无污染,所培育的抗虫性状短时间内就能稳定下来。但存 在基因污染等安全性问题。2与施用农药等化学防治技术相比,生物防治具有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等优点,它能 否替代化学防治?答案:生物防治技术具有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等优点,但它的缺点也非常明显,即很难 应对突如其

3、来的大规模的植物病虫害,所以以一种技术去替代另一种技术的做法是不科学 的。对植物病虫害的防治必须坚持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有机地综合各种防治措施,力争以最优化的组合、最低的成本,达到最佳的效果。3.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各有什么特征?答案:(1)传染病的特征 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各种传染病都是由特定的病原体引起的,如禽流感是 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引起传染病的病原微生物,能在患病动物体内增殖而不 断排除体外,它可以通过一定的途径再感染其他易感动物,从而引发具有相同症状的疾病,这种使疾病不断向周围散播传染的现象,是传染病与非传染病区别的一个最重要的特征。被感染动

4、物有一定的临床表现和病理变化。大多数传染病都具有其明显的或特征性的 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而且在一定时期或地区范围内呈现群发性。传染病的发生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和流行规律。个体发病动物通常具有潜伏期、前驱期、临床明显期和恢复期四个阶段,而且各种传染病在群体中流行时通常具有相对的病程和特定 的流行规律。(2)寄生虫病的特征 机械性损害。寄生虫侵入寄主机体之后,可使寄主的组织、脏器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如创伤、发炎、出血、堵塞、挤压、萎缩、穿孔和破裂等。掠夺营养物质。寄生虫在寄主体内寄生时,常常通过用口吞食或由体表吸收的方式,将宿主体内的各种营养物质变为虫体自身的营养,有的则直接吸收宿主的血液、淋巴液作为

5、 营养,从而造成宿主营养不良、消瘦、贫血和抵抗力降低等。毒素的作用。寄生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产生有毒的分泌物和代谢产物,易被寄主吸收 而产生毒害,特别是对神经系统和血液循环系统的毒害作用较为严重。引入病原性寄生物。寄生虫侵害寄主的同时,可以将某些病原性细菌、病毒和原生动 物等带入寄主体内,使寄主遭受感染而发病。【例 1】为除去农作物的某种害虫而引入天敌蜘蛛后,一定时间后对两个种群进行调 查,得出如下图所示的结果(图中两条曲线分别表示它们的数量变化)。有关叙述正确的是()引人抽蛛 A 在 ab 期间,若同时引入害虫的另一种天敌螳螂,蜘蛛的数量将增加更快 B.在 bc 期间,造成蜘蛛数量减少的原因是

6、蜘蛛的食物不足 C.在 cd 期间两个种群数量保持相对稳定的原因是发生了种间互助 D 害虫数量减少可导致蜘蛛数量增加 解析:引入天敌 蜘蛛后,蜘蛛捕食害虫,两者形成了捕食关系,蜘蛛因为有大量的 食物数量急剧增加,害虫因为天敌增加数量急剧减少,经过较长的一段时间后,蜘蛛和害虫 两者达到动态平衡,此时害虫数量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数量水平,对农作物构不成危害,同时 还维持了生物的多样性。若在 ab 段引入螳螂,螳螂和蜘蛛竞争食物,蜘蛛数量将减少;b c 段蜘蛛因食物减少而数量随之减少;cd 段两者由于捕食关系而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平衡状 态;害虫是蜘蛛的食物,害虫数量的减少会导致蜘蛛数量的减少。答案:B1生

7、物防治不需要利用到的是()A 捕食 B 竞争 C.寄生 D.共生【例 2】转基因抗虫棉可以有效地用于棉铃虫的防治,在大田种植转基因抗虫棉的同 时,间隔种植非转基因的棉花或其他作物,供棉铃虫取食。这种做法的主要目的是()A.维持棉田物种多样性 B.减缓棉铃虫抗性基因频率增加的速度 C.使食虫鸟有虫可食 D.维持棉田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 解析: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改变的过程,而基因频率的改变速度取决于环境变化 的剧烈程度,环境变化越剧烈,基因频率变化越迅速。在大田种植转基因抗虫棉的同时,间 隔种植非转基因抗虫棉或其他植物,目的是保持现有环境与原来环境的少量相似性,以减缓 因环境的剧烈变化对基因

8、进行选择而引起基因频率变化的速度。答案:B 2.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化学农药的产量和品种逐年增加。但是害虫的抗药性也不断 增强,对农作物危害仍然很严重。如近年来,棉铃虫在我国大面积爆发成灾,造成经济损失 每年达 100 亿元以上。针对这一情况,科学家开展了“转基因抗虫棉”的科学攻关研究,成功 地将抗虫基因导入棉花细胞,得到的棉花新品种对棉铃虫的毒杀效果高达 80%以上。请回 答下列问题。(1)棉铃虫的抗药性的增强是 _ 的结果。(2)转“基因抗虫棉”抗害虫的遗传信息传递过程可以表示为 _ 。(3)该项科学成果在环境保护上的重要作用是 _ 。(4)科学家预言,此种“转基因抗虫棉”独立种植若干年以

9、后,也将出现不抗虫的植株,此现象来源于“转基因抗虫棉”的 _ 。【例 3】对疯牛病的某病原体进行研究时发现,该病原体经各种核酸水解酶处理后仍 具有感染性。从生命的化学本质看,与该病原体的感染性相关的物质最可能是 ()A.核酸和蛋白质 B.核酸 C.蛋白质 D.水 解析:对疯牛病的病原体经各种核酸水解酶处理后仍具有感染性,说明与病原体的感染 性相关的物质不是核酸,水不具有感染性。1生物防治不需要利用到的是()答案:C 3.人患禽流感的早期症状与其他流感非常相似,有些患者的胸部X 线照射会出现单侧 肺炎或双侧肺炎。下列关于禽流感病毒与 S 型肺炎双球菌叙述中正确的是()A它们的抗原性很相似 B 长

10、有 S 型肺炎双球菌菌落的蛋白胨培养基可以用来培养禽流感病毒 C.都是原核生物,但禽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RNA,S 型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是 DNA D.禽流感病毒的囊膜与 S 型肺炎双球菌的荚膜都含有多糖【例 4】我国本着“养、防、检、治”的原则对动物疫病进行处理,其中“养”是指()A.拯救易感动物并防止再传播 B.控制传染源 C.切断传播途径 D.保护易感动物 解析:“养、防、检、治”的原则中“养”是为了增强动物的抗病能力,属于保护易感动物。答案:D 4.对动物疫病的防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对进口性食品及动物进行检疫为预防性措施 B.疫情出现后要采取防疫措施 C.对经济动物可采取治

11、疗性防治 D.对无疫情的国家进口的动物可免检 参考答案 课堂反馈 1.D 解析:生物防治可利用生物之间的关系进行制约。可以利用种间的捕食、竞争 和寄生关系。但生物防治不能利用共生,共生是指两个种群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相互得、益。2.解析:(1)农药对害虫抗药性的变异进行定向的选择,使抗药性强的个体生存下来,经过逐代积累,使害虫的抗药性得以增强。(2)基因是生物性状的内在控制因素,基因对生 物性状的控制过程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3)该项科技成果在环境保护上的重要作用是 减少农药用量,减轻农药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4)此种转基因抗虫棉独 立种植若干代后,将出现不抗虫的植株,说

12、明基因发生了变化,此现象来源于基因突变,由 于不抗虫基因的出现是在若干代后,所以不是基因重组造成的。答案:(1)化学农药的大量使用而定向自然选择(2)DNA(抗虫基因)一-mRNf 抗虫蛋白(3)减少农药使用,减轻农药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生态平衡 转基因抗虫棉”的基因突变 3.D 解析:禽流感病毒是非细胞生物,其寄生具有专一性(培养基必须含有相应的宿 主细胞),遗传物质是 RNA;而 S 型肺炎双球菌是有细胞结构的原核生物,遗传物质是 DNA。遗传物质的不同决定了它们的抗原性不同。禽流感病毒的囊膜与 S 型肺炎双球菌的荚膜都 有多糖成分。4.D 解析:动物疫病的防治措施可分为疫病未出现时的预防措

13、施,疫病出现后的预 防措施,治疗性防治措施,动物检疫是由国家法定的检疫、检验监督机构和人员采用法定的 方法,对动物及其产品进行检查、定性和处理。对经济动物可采取治疗性预防。2019-2020 年高中生物第二节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课堂导航 浙科版 核心解读 1.渗透作用的原理(1)渗透作用:是指水分通过半透膜的扩散。(2)发生渗透作用的条件:一是具有半透膜,二是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即一个 完整的渗透系统是由两个溶液体系(A 和 B)以及隔在二者中间的半透膜构成的。(3)原理:当溶液浓度 A B 时,水分子通过半透膜由 B 流向 A;当溶液浓度 A V B 时,水分子通过半透膜由 A 流向

14、B;当溶液浓度 A=B 时,则处于动态平衡状态。特别提醒 水分子通过半透膜是双向扩散,直至动态平衡。扩散的结果是水由单位体积水分子多的一侧 流入单位体积水分子少的一侧。2.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的原因(1)内部原因:构成植物细胞的细胞壁和原生质层都具有一定程度的伸缩性,但细胞壁的(6)鉴别不同种类的溶液(如 KNO3和蔗糖溶液)伸缩性较小,而原生质层的伸缩性较大,这样细胞壁和原生质层之间才能发生分离和复原现 象。(2)外部原因:外界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的浓度时,细胞液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 外界溶液中,原生质层的体积缩小,而细胞壁伸缩性小,原生质层与细胞壁逐渐分离开来,也就是逐渐

15、发生了质壁分离,当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的浓度时,外界溶液中的水分子就 透过原生质层进入细胞液中,整个原生质层的体积逐渐膨大,恢复成原来的状态,使植物细 胞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特别提醒 成熟的植物细胞在 KNO 3溶液中既能发生质壁分离,又能发生质壁分离复原。3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有以下几方面的应用:(1)判断细胞的死活 镜检 待测细胞I分离剂 发生质堆分离和复原一 _活细胞 不发生质壁分离死细胞(2)测定细胞液浓度范围 待测细胞+系列浓度梯度的分离剂细胞液浓度范围等于未发生质壁分离和刚刚发生质壁 分离的外界溶液的浓度范围。(3)比较不同植物细胞的细胞液浓度 不同植物细胞+同一浓度的分离剂

16、刚发生质壁分离时所需时间比较 T判断质壁分离速度(或 细胞液浓度)。(4)比较未知浓度的溶液浓度大小 同一植物的成熟细胞+未知浓度的溶液刚刚发生质壁分离所需时间 T比较所用时间长短T 判断溶液浓度的大小(时间越短,未知溶液的浓度越大)。(5)验证原生质层和细胞壁伸缩性大小:成熟植物细胞+分离剂空 发土质壁分离一细胞坚伸缩性小丁原土质层伸 缩性 不发生质壁分离一细胞壁伸缩性大于或等于原 生质层的伸缩性 成熟植物细胞+不同种类溶液 T 质壁分离一溶质不能迪过半透膜的溶液(如蔗糖】.质壁分离后又门动复原一溶质能通过半透膜的 溶液(如KN5)4.影响物质运输速率的曲线分析(1)物质浓度(在一定浓度范围

17、内)对运输速率的影响曲线:扩散 物质诫度 易化扩散或主动转运 规律总结 扩散的运输方向是由高浓度一侧到低浓度一侧,其动力是两侧溶液的浓度差,在一定浓度 范围内,随物质浓度的增大,其运输速率与物质浓度成正比。易化扩散和主动运输的共同特点是都需要载体协助。在物质浓度较低时,随物质浓度的增 大,运输速率也逐渐增大,到达一定物质浓度时,由于受膜上载体数量的限制,运输速率不 再随浓度增大而增大。(2)氧气浓度对物质运输速率的影响曲线:扩散或易化扩散 O 主动转运 规律总结 込输速率 扩散和易化扩散统称为被动运输,其运输方向都是从高浓度一侧到低浓度一侧,其运输的 动力都是浓度差。主动转运方式既需要载体协助

18、又需要消耗能量。在氧气浓度为零时,通过细胞厌氧呼吸供 能,但厌氧呼吸产生能量较少所以运输速率较低,在一定范围内随氧浓度升高,需氧呼吸加 强,产生的能量逐渐增多,所以运输速率不断加快,当氧浓度足够高时,能量供应充足,但 由于受到载体数量的限制,运输速率不再随氧浓度增大而加快。题例领悟 题型一 渗透作用发生的条件【例题 1】如图所示,在 U 形管中部 c 处装有半透膜,在 a 侧加入细胞色素 C(相对分子 质量为 1.3 万道尔顿的蛋白质)水溶液(红色),b 侧加入清水,并使 a、b 两侧液面高度一 致,经一段时间后,实验结果将是()A.a、b 两液面高度一致,b 侧为无色 B.a、b 两液面高度

19、一致,b 侧为红色 C.a 液面低于 b 液面,b 侧为红色 D.a 液面高于 b 液面,b 侧为无色 解析:本题考查渗透作用发生的条件。水分子能够透过半透膜进行扩散,这种扩散是渗透作 用,而蛋白质分子不能通过半透膜。图中半透膜的 a 侧溶液浓度大于 b 侧溶液浓度,所以水 分子通过半透膜由 b 侧向 a 侧扩散的速度大于由 a 侧向 b 侧扩散的速度,最终表现出 a 侧液 面高于 b 侧液面。蛋白质分子不能透过半透膜,所以 a 侧仍为红色,b 侧为无色。答案:D 反思感悟 水分子通过半透膜是双向扩散,直至动态平衡。题型二渗透作用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例题 2】(xx 上海高考,20)在保持细胞

20、存活的条件下,蔗糖溶液浓度与萝卜条质量变 化的关系如右图。若将处于 b 浓度溶液中的萝卜条移入 a 浓度溶液中,则该萝卜条的质量将 A.不变 B.增大 C.减小 D.先增后减 解析:b 浓度溶液中,萝卜条质量减小,说明萝卜条在失水,重新放在浓度小于 b 的 a 浓度 溶液中,萝卜条会吸水,质量将增大。答案:B 反思感悟 当细胞液浓度小于外界溶液浓度时,细胞渗透失水;当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时,细 胞渗透吸水。题型三质壁分离与复原的观察与应用【例题 3】用洋葱鳞片叶表皮制备 观察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的临时装片,观察细胞的变化。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和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A.将装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

21、,再观察细胞质壁分离现象 B.在盖玻片一侧滴入清水,细胞吸水膨胀但不会破裂 C用不同浓度的硝酸钾溶液处理细胞后,均能观察到质壁分离复原现象 D.当质壁分离不能复原时,细胞仍具正常生理功能 解析: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时,植物细胞始终处于生活状态,若将装片在酒精灯上加 热后,细胞会死亡,将无法观察到质壁分离现象;若用不同浓度的硝酸钾溶液处理细胞后,只有大于细胞液浓度的溶液才有可能使细胞失水出现质壁分离后自动复原现象,而等于或小 于细胞液浓度的溶液则不能使其发生质壁分离;若细胞发生质壁分离不能复原时,说明细胞 过度失水已死亡,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已完全丧失。故 A、C、D 三项都错误。由于植物细

22、胞外面有细胞壁的保护作用,所以当植物细胞浸浴在清水中时,也不会由于吸水过多而膨胀 破裂。答案:B 反思感悟 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可证明细胞的死活,成熟的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具有半透膜的作用,细 胞壁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伸缩性,成熟的植物细胞是一个渗透系统。fft大 dM小 质址变化 题型四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例题 4】甲(O乙()两种物质在细胞膜两侧的分布情况如下图(颗粒的多少表示浓 度的高低),在进行跨膜运输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进入细胞一定需要能量 B.甲运出细胞一定不需要能量 C.乙进入细胞一定有载体蛋白的参与 D.乙运出细胞一定有载体蛋白的参与 解析:物质进出细胞的形式主要有:被动转

23、运和主动转运等方式,乙物质在细胞膜外浓度低,在细胞膜内浓度高,按照主动转运的定义,进入细胞应为主动转运,必须有载体的参与。答案:C 反思感悟 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有明显的区别:被动转运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主动转运是从低浓 度到高浓度运输,需要载体和能量。题型五胞吞和胞吐的应用【例题 5】新生儿小肠上皮细胞通过消耗能量,可以直接吸收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大分 子物质)和半乳糖。这两种物质被吸收到血液中的方式是()A.主动转运、主动转运 B.内吞、主动转运 C主动转运、内吞 D.被动转运、主动转运 解析:新生儿可直接吸收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是大分子物质,不能正常通过细胞膜,必 须先与膜融合,然后

24、内陷形成小泡与细胞膜分离,这样才能进入细胞内部,该运输方式为内 吞;半乳糖为小分子物质,进入小肠上皮细胞,消耗能量,为主动转运。答案:B 反思感悟 O 胞 内 細胞胶 大分子物质出入膜的方式是胞吞和胞吐,穿过细胞膜的层数为零层,需要消耗能量。随堂训练 1物质通过主动转运或胞吞作用进入细胞的共同特点是()A.都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 B.都属于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C都需要消耗能量 D.都需要载体蛋白 解析:主动转运过程需要载体也需要能量;胞吞和胞吐依赖膜的流动性,也需要能量。答案:C 2下图能够表示洋葱表皮细胞在质壁分离及其复原过程中,液泡体积变化的是()解析:本题考查对细胞质壁分离及其复原的理解

25、。在质壁分离时,液泡因失水而逐渐缩小,当复原时,液泡因吸水而又逐渐胀大。答案:B 3 科学家在研究细胞膜运输物质时发现有下列四种关系,分别用下图中四条曲线表示,在研 究具体的物质 X 时,发现与曲线和相符。试问:细胞膜运输物质 X 的方式是()A.自由扩散 C胞吞 解析:分析跨膜运输的方式,主要应从影响跨膜运输的因素入手,尤其从载体蛋白和能量两 方面考虑。曲线说明运输速度与物质的量浓度呈正相关,不受其他因素的限制,应为扩散。因为氧气浓度的高低影响细胞呼吸,进而影响能量的供应,而主动转运需要消耗能量,曲线 说明运输速度B.主动转运 D.胞吐 物碗的和氓厲 拘烦的h卜淡远输速戌 运输逮度 与氧气浓度无关,说明这种方式不是主动转运,而是一种被动运输方式。曲 线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随物质的量浓度升高运输速度加快,当达到一定程度后,由于受到载 体数量的限制,运输速度不再增加,而保持稳定,说明这种运输需要载体,不是扩散,可能 是主动转运。曲线说明运输速度与氧气浓度有关,说明这个过程是需要能量的,只能是主 动转运。经综合分析,运输物质 X 的方式是主动转运。答案:B 4.用呼吸抑制剂处理红细胞,则下列物质吸收量显著减少的一组是()A.葡萄糖、氨基酸 B.K+、氨基酸 C.O2、H2O D.甘油、脂肪酸 解析:红细胞吸收葡萄糖为被动转运。吸收离子是主动转运。答案: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