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科重点考题.pdf

上传人:w*** 文档编号:80770801 上传时间:2023-03-23 格式:PDF 页数:27 大小:1.6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神经内科重点考题.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神经内科重点考题.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神经内科重点考题.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神经内科重点考题.pdf(2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 1 页 神经内科重点考题 7 1 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常见的病因是:A 高血压 B 脑动脉粥样硬化 C 先天性脑底动脉瘤 D 脑血管畸形 E 血液病。2 一位胸推结核患者,表现为截瘫,双侧胸 5 以下感觉障碍,其病变位于:A 第 2 胸推 B 第 3 胸推 C 第 4 脚推 D 第 5 胸椎 E 第 6 胸椎 3 癫痫小发作(失神性发作)的首选药物是:A 丙戊酸钠 B 三甲双酮 C 安定 D 硝基安定 E 乙琥胺或苯琥胺 4 病理反射的出现是由于:A 脊髓反射弧的损害 B 神经系统兴奋性增高 C 基底节受损 第 2 页 D 锥体束损害 E 脑干网状构造损害。5 脑血栓形成最常见的病因是:A 高

2、血压病 B 脑动脉粥样硬化 C 各种脑动脉炎 D 血压偏低 E 红细胞增多症 6 脑出血的内科疗法中,最重要是:A 降低血压 B 控制出血 C 控制脑水肿,预防脑疝 D 加强护理,注意水与电解质平衡 E 气管切开,吸氧 7 一位脑出血的病人,很快昏迷,双侧瞳孔极度缩小,四肢瘫痪,高热,呼吸障碍,出血部位应考虑;A 内囊内侧与丘脑附近 B 外囊附近 C 桥脑 D 小脑 E 内囊内侧扩延至外囊附近 8 根性坐骨神经病,最常见的病因是:A 椎管内肿瘤 第 3 页 B 风湿或受寒 C 腰椎间盘突出 D 腰既关节炎 E 黄韧带肥厚。9 脊髓半侧损害的感觉障碍为 A 受损平面以下的同侧痛、温觉障碍,对侧深

3、感觉障碍 B 受损节段的痛、温觉障碍,对侧深感觉障碍 C 受损平面以下的同侧深感觉障碍,对侧痛温觉障碍 D 受损节段深感觉障碍,对侧痛温觉障碍 E 受损平面以下对侧深、浅感觉均障碍。10左侧偏瘫、右侧外展神经麻痹与右面神经周围性麻痹时,病变部位在 A 右内囊 B 右中脑 C 右桥脑 D 右延髓 E 左延髓。11一位病人有行走不稳(夜晚黑暗时加重),行走时双目注视地面,跨步阔大,举足过高,踏步作响,应考虑为:A 小脑性共济失调 B 前庭功能障碍 C 感觉性共济失调 D 下肢痉挛性轻瘫 E 鸭步。第 4 页 12急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的脑脊液为:A 淋巴细胞明显增多 B 多核细胞明显增多 C 糖、

4、氯化物降低 D 蛋白及细胞均增高 E 蛋白增高而细胞正常或接近正常 13节段型分布的痛温觉障碍,无深感觉与触觉障碍,病变部位在:A 后根 B 后角 C 脊神经节 D 脊髓丘脑侧束 E 脊髓丘脑前束 14深反射亢近见于:A 后根受损 B 前角受损 C 肌肉病变 D 恼或脊髓损害 E 后束受损 15左侧舌下神经周围性瘫痪表现为:A 伸舌偏右,伴右侧舌肌萎缩 B 伸舌偏左,伴左侧舌现萎缩 C 伸舌偏左,无舌肌萎缩,有肌纤维震颤 D 伸舌偏右,无舌肌萎缩,有肌纤维震颤 第 5 页 E 伸舌偏左,伴左侧舌感觉减迟 16运动性失语,其病变部位在:A 左侧大脑半球 B 右侧大脑半球 C 主侧(优势)半球额下

5、回后部 D 角回 E 第一、二颞回后部 17某病人颈 5-胸 2 的脊髓灰质前连合受损时出观 A 双上肢所有感觉缺失或减退 B 双上肢痛温觉缺失或减退而深感觉与触觉保存 C 病变平面以下躯体所有感觉缺失或减退 D 病变平面以下躯体痛、温觉减退,而深感觉与触觉保存 E 一侧上肢所有感觉缺失。18意向性震颤见于:A 大脑半球受损 B 小脑半球受损 C 深部感觉受损 D 基底节受损 E 前庭神经受损。19右侧颈 5-胸 2 后角受损时产生 A 病变水平以下的对侧肢体所有感觉缺失或减退 B 病变水平以下同侧肢体所有感觉缺失或减退 C 右上肢所有感觉减退或缺失 第 6 页 D 右上肢痛、温觉减退或缺失而

6、触觉与深感觉保存 E 左上肢痛、温觉减退或缺失而触觉与深感觉保存 20重症肌无力常与哪一种疾病同时存在 A 甲状腺肿瘤 B 甲亢 C 胸腺肿瘤或胸腺增生 D 系统性红斑狼疮 E 多发性神经炎 21一病人需强烈刺激或反复高声呼唤才能唤醒,醒后表情茫然,反响迟钝,只能作简单的答复,这种意识状态是属于 A 嗜睡 B 浅昏迷 C 昏睡 D 意识模糊 E 以上均不是 22浅感觉纤维在脊髓丘脑束中的排列是:A 按骶、腰、胸、颈次序,由前向后 B 按骶、腰、胸、颈次序,由后向前 C 按颈、胸、腰、骶次序,由内向外 D 按骶、腰、胸、颈次序,由内向外 E 以上均不对 23人体的运动功能位置在前中央回的排列是:

7、A 头面在上部,下肢在下部 第 7 页 B 躯体在上部,头面在下部 C 下肢在上部,头面在下部 D 头面在上部上肢在下部 E 上述排列均不对 24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哪一种是近来认为也能奏效的药物:A 苯妥英钠 B 维生素 B12 C 酰胺咪嗪 D 苯巴比妥 E 安定 25癫痫大发作的首选药物是 A 丙戊酸钠 B 氯硝安定 C 苯妥英钠或苯巴比妥 D 安定 E 扑痫酮。26以下各反射的神经支配哪一个是错误的 A 膝反射腰 2-4 B 提睾反射(腰 1-2)C 踝反射(骶 2-4)D 肛门反射(骶 4-5)E 肱二头肌反射(颈 5-6)27面神经炎急性期,以下哪一种药较为重要 第 8 页 A

8、青霉素 B 加兰他敏 C 维生素 B12 D 强的松 E 地巴唑 28运动性失语病人与闭锁综合征病人都是不能说话,能理解别人说的话,他们之间主要的区别在于:A 前者发音器官肌肉无瘫痪,后者那么瘫痪 B 前者一侧偏瘫,后者双侧偏瘫 C 前者可用手势表达,后者用眼球上下运动表达思想 D 一人清醒,另一人昏迷 E 以上都不是。【B 型题】问题 2931:A 急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 B 急性脊髓炎 C 周期性瘫痪 D 重症肌无力。29运动障碍晨轻暮重 30神经干有压痛与牵引痛 31有传导束型感觉障碍【C 型题】问题 3235 第 9 页 A 颈 6-胸 1 神经后根受损 B 颈 6-胸 1 后角受损

9、C 两者都有 D 两者都无 32别离性感觉障碍 33投射性疼痛 34颈 6 胸 1 节段的肌肉萎缩 35颈 6-胸 1 节段的痛、温度觉障碍【K 型题】36癫痫的用药原那么哪些是正确的 开场治疗时剂量要大 坚持长期服药,注意药物副作用 完全控制后即可停药 按发作类型选择药物。37一位头痛病人,腰穿发现血性脑脊液,要鉴别是蛛网膜下腔出血还是腰穿损伤所致,应根据哪些 通过 3 个试管连续收集脑脊液加以观察 脑脊液的蛋白量 脑脊液上清液的颜色 脑脊液糖、氯化物含量。38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表现为 面部三叉神经一支或几支分布区内阵发性剧烈疼痛 神经系统无明显阳性体征 第 10 页 发作间歇期完全正常 每次

10、疼痛 56 分钟 39一位根性坐骨神经病病人,进展性加重,脑脊液蛋白显著增高,为进一步明确诊断,首先应进展哪些检查 腰穿通畅试验 患肢电变性反响及肌电图检查 腰椎拍片 脊髓腔造影。40癫痫持续状态的抢救措施为 尽快控制发作 给氧 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气管切开 防止休克,大量输液 41癫痫大发作与癔病性痉挛发作的鉴别为 意识丧失 抽搐符合强直与阵挛的规律 发作时间短 发作前无精神刺激。42一位病人突然口角歪向左侧,诊断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还应有哪些病症、体征 右侧额纹消失 左眼闭合不紧 右眼闭合不紧 第 11 页 右侧面部麻木 43以下哪些体征由脑干病变引起 一侧周围性烦神经麻痹,对侧上下肢中

11、枢性瘫痪 偏身肌萎缩 左侧面部感觉缺失,右侧躯体痛温觉障碍 一侧上肢扑翼样震颤 44肢体中枢性瘫痪表现为 深反射亢进 有肌纤维震颤 病理反射阳性 肌肉萎缩,肌张力减退 45以下检查中,哪些可用来检查小脑功能 指鼻试验 快复动作 跟膝胫试验 步态检查 46蛛网膜下腔出血急性期,以下哪些药物在治疗上有价值 镇静剂(安定等)甘露醇 6-氨基己酸 低分子右旋糖苷 47以下眼外肌中哪些是由动眼神经支配的 内直肌 第 12 页 下直肌 上直肌 下斜肌。48以下哪些药物可用于治疗震颤麻痹 吡啶斯的明 安坦 氯丙嗪 左旋多巴 49震颤麻痹主要的临床病症为 震颤 强直 活动减少 病理反射阳性 c 50痉挛性肌张

12、力增高的特点为 为网状脊髓束及锥体束受损所致 折刀样肌张力增高 上肢屈肌、旋前肌、下肌内收肌、伸肌群肌张力增高 被动运动时,有犹如弯曲铅管或齿轮镶嵌转动感。51慢性髓外硬膜内脊髓压迫的临床特点为 进展性开展的病程 病灶从一侧开场,向另一侧开展为横贯性脊髓损害 椎管内有阻塞现象,脑脊液蛋白增高 脊髓腔造影可证实 第 13 页 52一位老年动脉硬化患者,当出现偏瘫肘,鉴别脑溢皿与脑血栓形成的主要根据是 瘫痪开展速度的快慢 有无意识障碍 脑脊液有无变化 有无脑膜刺激征 53一位疑为右侧颈内动脉血栓形成患者除偏瘫外,以下哪些病症有助于此诊断 右眼一时性失明 右侧偏身感觉障碍 右侧 Horner 征 右

13、侧同侧偏盲。54干性坐骨神经痛的病症表现为:沿坐骨神经通路的放射性疼痛 沿坐骨神经行程有压痛点 拉塞格征阳性 膝反射减退或消失 55以下哪些属于病理性反射 掌颏反射 昂白征 夏达克征 克匿格征 56Horner 征表现为 瞳孔缩小 第 14 页 眼裂狭小,眼球凹陷 同侧眼结膜充血及面部无汗 瞳孔对光反响消失 57以下哪些对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诊断有价值 颈强直 血压升高 血性脑脊液 偏瘫 58以下疾病中能引起继发生癫痫者为 脑肿瘤 脑型血吸虫病 脑脓肿 脑血管畸形 59一侧脊髓丘脑束受损,将致使受损节段平面以下对侧哪些感觉发生障碍 触觉 冷觉 被动运动觉 痛觉 60重症肌无力的临床特点表现为 受损

14、肌肉持续无力 眼外肌、面肌、延铸支配各肌最常受累 受累肌肉多出现萎缩 抗胆碱脂酶药物有效 第 15 页【解答】1C 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常见的病因是先天性脑底动脉瘤,其次是脑血管畸形与脑动脉粥样硬化,少见的病因为高血压及血液病等。2B 由于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脊髓长度的增长比脊柱慢,因此成人的脊髓比脊柱短,每个脊髓节段的位置比相应的脊椎为高:下部颈髓节段较颈椎高一个椎骨,上部胸髓节段(胸 1-6)较胸椎高二个椎骨,下部胸髓节段(胸 7-12)较胸椎高三个椎骨。3E 乙琥胺或苯琥胺对失神小发作最有效,可作为首选药物。丙戊酸钠是一种广谱抗癫痫药,对各种癫痫均有一定疗效,可作为次选药物。三甲双酮虽有效,但

15、因毒性大,目前已少用。安定与硝基安定用于治疗肌阵孪性小发作及非典型小发作。4D 病理反射是由于锥体束受损,对脊髓失去抑制而产生。脊髓反射弧损害引起深反射减弱或消失。神经系统兴奋性增高表现为腱反射增强。基底节受损产生肌张力改变与不自主运动。脑干网状构造损害主要引起意识与呼吸障碍。5B 脑血栓形成最常见的病因是脑动脉粥样硬化,其次是高血压病伴发的脑部小动脉变化及各种脑动脉炎,少见的病因为红细胞增多症。血压偏低可作为脑血栓形成的诱因。6C 由于脑出血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是脑水肿与脑疝,因此使用脱水剂来控制脑水肿与降低颅内压,是内科治疗的最重要措施。吸氧、止血、降低高血压,限制液体与钠盐的摄入,以及保持

16、呼吸道通杨,亦是有益的疗法。7C 桥脑出血轻者出现病灶侧周围性面瘫及对侧肢体瘫痪,重者病人很快昏迷,四肢瘫痪,双侧瞳孔极度缩小,高热与呼吸障碍。内囊及其附近出血表观为意识障碍、偏瘫及一侧瞳孔扩大。小脑出血那么以急性颅内压增高及共济失调为特第 16 页 点。8C 根性坐骨神经痛的病因,以腰椎间盘突出最为常见。椎管内肿瘤、黄韧带肥厚亦可引起。腰骶关节炎是干性坐骨神经痛的病因之一。风湿或受寒可能引起原发性坐骨神经痛。9C 传导深感觉的纤维由后根进入脊髓在同侧后束上行,于延髓下部的薄束核与楔束核换神经元后,穿插至对侧。传导痛、温觉的纤维从后根进入脊髓,于后角换神经元后经脊髓前连合穿插至对侧的楔束与薄束

17、,上行至丘脑。10C 外展神经核位于桥脑中下部,其纤维向腹侧行走。面神经核在桥脑深部下外侧,锥体束位于它的腹侧。当右侧桥脑腹侧受损,便出现右眼外展不能,右侧周围性面瘫与左侧偏瘫。内囊等病变不引起外展及面神经麻痹。11C 此病人的步行符合感觉性共济失调。小脑蚓部病变,行走呈醉汉步态;小脑半球或前庭病变,行走向患侧偏斜。两下肢痉孪性轻瘫行走时,出现剪刀步态。鸭步见于肌营养不良症,因骨盆带肌无力,走路左右摇摆。12E 淋巴细胞、多核细胞增多以及蛋白、细胞同时增高,见于脑脊髓膜或脑脊膜的炎症。糖、氯化物降低发生于细菌性或真菌性脑膜炎,以结核性脑膜炎最为明显。13B 这是由于损害传导痛温觉第二级神经元或

18、未穿插的纤维所致。脊神经节及后根的病变,出现相应节段的各种感觉障碍。脊髓丘脑前、侧束受损,那么产生病变水平以下的对侧痛、温觉障碍。14 D 由于网状脊髓束及锥体束对脊髓反射孤的抑制被解除,故出现深反射亢进。后根、后角与肌肉病变,因损害深反射弧,故产生深反射减弱或消失。后束受损引起病变水平以下的深感觉障碍与深反射减弱。15B 舌下神经周围性瘫痪表现为伸舌偏同侧,伴同侧舌肌萎缩。舌下神经第 17 页 中枢性瘫痪伸舌偏向对侧,无舌肌萎缩。舌头感觉是由三叉神经支配,16 C 言语功能的完成虽与两大脑半球有关,其中起主要作用是某些皮层区。运动性失语病变位于主侧或优势半球(善于用右手者为左半球,用左手者为

19、右半球)的额下回后部。当主侧第一、二颞回后部有病变,引起感觉性失语。主侧角回病变产生失读症。17B 因传导双上肢痛、温觉及局部触觉的神经纤维在颈 5-胸 2 的灰质前连合处穿插经过,此处病变将损伤它们,而传导双上肢深感觉与另一局部触觉的纤维在同侧后索走行,不受前连合病变的影响。18B 因小脑半球与肢体运动的协调有密切关系。受损时出现意向性震颤。19D 支配右上肢的颈 5-胸 2 的痛、温度觉及局部触觉神经纤维在同侧后角换神经元,而深感觉纤维与局部触觉纤维直接进入后索,故右侧颈 5-胸 1 后角受损会造成右上肢的痛、温度觉障碍而深感觉与触觉保存。20C 病理检查发现 15的重症肌无力病例伴发胸腺

20、肿瘤,其余病例的80也显示胸腺髓质中淋巴细胞、浆细胞与巨噬细胞增多。仅少数病例伴有系统性红斑狼疮或甲状腺功能亢进。21C 嗜睡者被唤醒后,表现正常;浅昏迷者那么唤不醒;意识模糊者并不以睡眠过多为特征;只有昏睡者符合题中所述情况。22C 浅感觉第二级神经元的纤维在脊髓侧索组成脊髓丘脑束的排列是以骶、腰、胸、颈的次序由外向内。23C 人体的运动功能位置在前中央回的排列有如倒立的人,下肢在上部,头面在下部。24C 题中五种药物均可用来治疗三叉神经痛,其中苯妥英钠应用的历史较长,效果不错,近年来人们认为酰胺咪嗪也能奏效较好。第 18 页 25C 苯妥英钠与苯巴比妥不仅是控制大发作较好的药,而又毒注低,

21、价格低,从而比同样能控制癫痫大发作的丙戊酸钠与扑痫酮优越。口服安定在癫痫大发作的常规治疗中,只起辅助抗痫药的作用。氯硝安定宜用于肌阵挛性小发作。26C 踝反射是由骶 1-2 节段的神经支配的。27D 面神经炎为非化脓性炎症,不必用青霉素。病的急性期,面神经总有水肿,受到骨管的压迫,如不及时消除,可加重面神经的损伤。强的松既能抗炎,也有消水肿的作用。小量地巴唑口服与加兰他敏肌内注射只能促使神经功能的恢复,宜用于急性期过后。维生素 B12 也无抗炎与消水肿的作用。因此,在急性期诸药中强的松最为重要。28A 此题所问的“主要区别是指这两种病人不能说话的原因有何不同。瘫痪分布与表达思想的方式不同虽然也

22、是他们之间的区别但不是主要的。两种病人都无意识障碍。29D 运动障碍晨轻晚重是重症肌无力病态性疲劳的表现,反映了神经-肌肉联接点在重复运动后受到阻滞,休息后又恢复传递冲动能力的特点。周期性瘫痪的轻重不是与运动多少有关,而是与钾离子分布异常有关。急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与急性脊髓炎,都是由于神经构造的损害而造成运动障碍,其恢复有赖于病变的消除,不会有晨晚的区别。30A 急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时神经干是病变所在处,因此有压痛与牵引痛。其它三种病神经干不受损。31B 因这四种病中只有急性脊髓炎会损害传导束。32B 后角的感觉细胞均为痛、温度觉与局部触觉的第二级神经元,这里没有深感觉的通路,因此后角受损

23、时出现别离性感觉障碍。33A 投射性疼痛是神经根中感觉纤维受刺激时出现的一种疼痛。后角受第 19 页 损时疼痛少见,即使出现,性质与投射性疼痛不一样。34D 后角与神经后根的损害都不涉及到前角周围运动神经元,故不出现肌肉萎缩。35C 因后根内有痛、温度觉第一级神经元的传入纤维,而后角内有痛、温度觉的第二级神经元。36C 癫痫的治疗应根据发作类型选择药物;剂量宜从常用量的低限开场;治疗时间要长;为防止毒性反响,需要定期检查血、尿与肝功能;完全控制发作后,大发作需 2 年,小发作需 1 年以上,才逐渐减少药量与停药。37B 两者的鉴别为:流出的脑脊液分别用三个试管连续收集,假设红色逐渐变谈,最后转

24、清者属穿刺损伤,前后皆呈均匀红色者为蛛网膜下腔出血;红色脑脊液经离心后,上清液变为无色属损伤,黄色那么为出血;蛋白、糖及氯化物含量不能作为鉴别点。38A 本病表现为一支或几支分布区内的面部阵发性剧烈疼痛,每次持续几秒到 2 分钟间歇期完全不痛,检查无明显阳性体征。继发性三叉神经痛,疼痛持久,病变区域内有感觉障碍,检查可发现原发疾病的特征。39B 此病人的诊断应考虑推管内病变。腰椎拍片可发现脊椎疾病引起的坐骨神经痛;腰穿通畅试验可确定椎管是否阻塞,因此这两项应先作检查。脊髓腔造影只能在上述检查后必要时进展。肌电等检查不能确定诊断。40A 抢救应尽快终止发作,以免因循环衰竭呼吸障碍与电解质紊乱引起

25、死亡或严重脑损害。安定 10-20 毫克缓慢静脉注射是控制发作的首选药物;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及必要时气管切开,可防止因脑缺氧加重癫痫发作。但输液量要控制,以免引起或加重脑水肿。41E 这几点加上发作时瞳孔放大,对光反响消失,都是癫痫大发作的特第 20 页 征。癔病性痉挛发作表现为意识清楚,瞳孔正常,四肢乱动或呈角弓反张,持续时间长,发作与精神刺激有关。42B 病人口角歪向左侧,提示右侧下部面肌瘫痪,故病变在右侧,假设同时伴右额纹消失及右眼闭合不紧,说明右侧上部面肌亦瘫痪,便可确诊为右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面部麻木属三叉神经病症。左眼闭合不紧与口角歪斜不符合,故不能作为诊断依据。43B 一侧脑干

26、病变由于损害颅神经运动核、皮质脊髓束、三叉神经下行纤维及其降核、脊髓丘脑束,因此出现同侧的周围性颅神经麻痹、对侧肢体的中枢性偏瘫以及同侧的面部与对侧身体痛、温觉缺夫。偏身肌萎缩及扑翼样震颤并非脑干病症。44B 中枢性瘫痪表现为肌张力增高,深反射亢进与病理反射阳性,一般无肌萎缩。假设瘫痪肌肉有明显萎缩,张力低,伴肌纤维震颤及深反射减弱或消失,无病理反射,那么属周围性瘫痪。45E 小脑的功能与维持平衡、肌张力与使动作协调密切相关,此题 4 项正是检查这些功能的。46A 镇静剂使病人安静,可减少再出血的时机。甘露醇可减轻脑水肿。6-氨基已酸为纤维蛋白溶解抑制剂,有一定的防止再出血的作用。低分子右旋糖

27、苷有增加出血的可能,放不宜应用。47E 48C 安坦与左旋多巴可用于治疗震颤麻痹。吡啶斯的明与氯丙嗪不宜用。49A 病理反射多见于锥体束受损时,而在震颤麻痹时锥体束不受损。50A 被动运动时呈有弯铅管或转齿轮时样的阻力,是强直性肌张力增高的特点。第 21 页 51E 慢性髓外硬膜内脊髓压迫多为肿瘤所致,因此表观为体积逐渐增大的占位病变,造成以上所有特点。52A 脑溢血发病快,多有意识障碍,由于血液常破入脑室,脑脊液可含有红细泡。脑血栓形成那么发病较慢,多无意识障碍,脑脊液亦多属正常。脑膜刺激征不是这两种病的特点。53B 右侧视野与右侧偏身的感觉属左大脑半球的功能范围即由左侧颈内动脉供血保证,与

28、右侧颈内动脉无关。右眼一时性失明,说明右侧颈内动脉分支眼动脉的缺血,右侧 Horner 征可由颈内动脉壁上的节后交感神经纤维缺血受损所致,所以这两点支持右侧颈内动脉血栓形成的诊断。54A 膝反射的反射弧与腰 2-4 节段与股神经有关,与坐骨神经(腰 4-骶 3神经根组成)无关,因此坐骨神经痛不影响膝反射。55B 昂白征,即闭目难立征是双下肢深感觉障碍的表现,克尼格征属脑膜刺激体征,两者均不是病理反射。56A Horner 征是支配眼与面部的交感神经功能缺失的表现。瞳孔对光反响的传入是沿视觉纤维,传出局部是动眼神经的副交感神经纤维,没有交感神经参加。57B 血压升高不是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特点,多数

29、病人就诊时血压不高,偏瘫是脑实质受损的体征,所以这两者不能支持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诊断。58E 脑部刺激性病灶,不管其性质如何,都能引起继发性癫痫。59C 被动运动觉的传导通路在后索,与脊髓丘脑束无关。触觉的粗觉局部虽然随着脊髓丘脑束受损而受到影响但其识别觉局部是沿深感觉的道路传导的,因而保存所以当脊髓丘脑束受损时,用一般的检查方法查不出触觉障碍。60C 重症肌无力并非全身肌肉平均受累,而往往有所侧重甚至严格的局第 22 页 限,以累及眼外肌、面肌、延髓所支配的各肌最常见。受损肌肉的根本现象是病态疲劳,即在屡次动作后呈暂时性无力。经休息或用抗胆碱脂酶药物后又即恢复、而不是持续性无力。受累肌肉虽可发

30、生萎缩,但并不多见。1 根据哪些方面的临床表现区别中枢性瘫痪与周围性瘫痪 A 肌力的大小 B 有无感觉障碍 C 有无病理反射 D 有无大小便障碍 E 以上都不是 2 浅昏迷最有价值的体征是 A 对疼痛刺激有反响 B 角膜反射消失 C 无吞咽反射 D 能执行简单的命令 E 瞳孔对光反射消失 3 以下情况中不符合急性脊髓炎的临床表现者为 A 病前常有呼吸道感染病症 B 损害平面以下传导束型感觉障碍 C 大小便障碍 D 损害平面以下运动障碍 E 急性起病,早期出现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 4 以下治疗措施中不适合急性脊髓炎急性期治疗者为 A 糖皮质激素 第 23 页 B 维生素 B 族类药物 C AT

31、P D EACA 静脉滴注 E 加强护理,防治并发症 5 不适合小脑后下动脉闭塞的临床表现为 A 突发眩晕 B 眼球震颤 C 双下肢瘫痪 D 小脑性共济失调 E 同侧面部及对侧半身痛温觉减退 6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特征中不应出现 A 发作突然 B 恢复较快,一般仅遗留较轻的神经功能缺损 C 持续时间短暂,病症与体征在 24 小时内应完全消失 D 常反复发作 E 用小剂量阿斯匹林治疗有效 7 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药物是 A 烟酸 B EACA C 苯妥英钠 D 小剂量阿司匹林 E 卡马西平 8 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常见的病因是 第 24 页 A 血液系统疾病 B 先天性颅内动脉瘤 C 钩端螺旋

32、体所致脑动脉炎 D 烟雾病 E 心脏病【B 型题】A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B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C 继发性三叉神经痛 D 中枢性面瘫 E 舌下神经麻痹 以下各病例最可能的诊断是 9 42 岁,男性。早晨起床洗脸、漱口时发现口角歪向左侧,右侧额纹消失,右眼不能紧闭,不能吹口哨伸舌居中。3 天前有受凉感冒病史 1030 岁,女性。左侧面部疼痛 3 个月,呈持续性痛,有阵发性加剧。体查发 现左侧角膜反射消失,左侧面部眼裂以下痛觉减退,露齿时口角歪向右侧,左耳听力下降【C 型题】A 四肢末梢痛觉下降 B 起病第三周内脑脊液蛋白-细胞别离 C 两者均有 D 两者均无 11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

33、病 第 25 页 12糖尿病所致多发性神经病【X 型题】13脑血栓形成在急性期的治疗方法可选用 A 早期溶栓治疗 B 静滴 PAMBA C 静滴低分子右旋糖酐 D 静滴甘露醇 E 口服去痛片【是非题】1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为闪电样疼痛,每次发作时间仅数秒钟至 2 分钟,常伴有 其他颅神经麻痹的病症与体征()2 多发性神经炎是指主要表现为四肢对称性末梢型感觉障碍,下运动神经元瘫 痪及自主神经障碍的临床综合征()3脑血栓形成最常见的病因为脑动脉粥样硬化()4脑出血多在活动中发病,逐渐出现肢体无力等神经系统定位病症与体征,多 在一周后达顶峰()5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主要体征为脑膜刺激征()6震颤性麻痹

34、患者肌张力呈齿轮样增高()7多发性硬化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8苯噻啶是治疗偏头痛发作时的最好止痛药()9有无偏瘫是区别蛛网膜下腔出血与脑出血的重要体征()【填空题】1 按 0-5 级分级法检查时,病人的肢体能对抗地心引力而抬离床面,但不能 第 26 页 对抗阻力者,肌力为 级。2 昏迷病人伴有局灶性脑病症时突然起病的常见原因为 与 ,缓慢起病的常见原因为 与 。3 治疗三叉神经痛的首选药物为 。4 腔隙性堵塞是指脑深部小血管闭塞后,所致软化灶内的坏死组织被去除后而遗留下小的囊腔,此腔直径在 mm 以内。5 脑出血的病因主要是 。6 强直-阵挛发作之癫痫在发作时瞳孔 角膜反射 。7 癫痫持续状态的药物治疗时应首选 。8 重症肌无力的治疗药物中常用的抗脂碱酯酶药物有 、。9 脑电图检查对 的诊断最有价值。【答案】一、多项选择题 二、是非题 1一 2十 3.十 4一 5十 6十 7十 8.三、填空题 1 3 2 脑出血 脑栓塞 慢性硬膜下血肿 脑瘤 3 卡马西平 4 20 5 高血压与动脉硬化 6 扩大 消失 7 静脉注射安定 第 27 页 8 新斯的明 吡啶斯的明 9 癫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