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语文优质公开课教案(优秀6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上册语文优质公开课教案(优秀6篇).docx(4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该文本为Word版,下载可编辑四年级上册语文优质公开课教案(优秀6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人见人爱的我分享的四年级上册语文优质公开课教案(优秀6篇),如果能帮助到您,我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篇一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分角色朗读“打电话”这部分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由绳子组成的词语。 3、引导学生领悟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的道理。 二、教学难点: 理解为什么说“我”留下字条,同时也留下诚实信任。 三、教学准备:
2、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故事导入: 一个中国留学生在获得德国某名牌大学博士学位后,决定留在德国发展。可他找了一家又一家公司,均被谢绝。你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 (学生猜测。) 真正原因:该生逃过三次票。 2、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呢?请大家认真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找出含有课题的一句话。 2、检查生字学习情况。 3、指名读课文(2人)。首先让学生自己决定读课文哪部分内容,视情况老师建议第一个学生读到第三自然段。读完后说说为什么请第一位同学读到第三自然段,借机检查对课文的初步感知情况。 4、交流含有课题的句子,师出示:人与人之间还有比金钱更重要
3、的东西,你给我留下了诚实和信任,这比金钱更重要。 课文中说,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我们该怎样读课题呢? 三、精读课文 过渡:确实,诚实和信任是比金钱还重要的品质。大家从哪里能感受到这种品质呢? 1、生默读课文,便读边划注。 2、交流。 (1)讨论句子:“我环顾四周,看不见一个人。便在路灯下写了一张纸条,压在小红车的雨刷下。字条上,我写明自己的姓名,电话,希望车主与我联系。” A、学生说体会 B、出示句子,生有感情地朗读,之后继续交流。 C、什么叫环顾,我为什么要环顾? D、在“我”当时所处环境下,换了有些人,可能会怎么做?(学生联系课文说理由) (2)小结:应该是双方共同承担的责任,却严于律
4、己,宽以待人,这种精神真令人敬佩,谁能读好这句话? (3)“我”留下了字条,字条上会写些什么呢?假如你就是文中的“我”你会怎么写这张纸条? A、学生说纸条内容。 B、现在你准备把这张纸条 C、我想劝你别放,为什么呢?防人之心不可无,你能信任一个素不相识的人吗? (4)“我”留下了字条,你觉得我还留下了什么? (5)如果你是小红车主人,看到纸条会说什么?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篇二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词,能结合上下文理解“山巅”“滋润”“寄托”等词语意思。 2、培养学生边读书、边思考、边想象的读书习惯。 3、引导学生感受太阳公公博大无私的爱,体会太阳最爱小朋友,并能像太阳表达自己的感情
5、4、认识排比句和拟人句,能体会这样写得好处。 教学重点: 1、认识排比句和拟人句,能体会这样写得好处。 2、品读课文,体会太阳最爱小朋友,并能像太阳表达自己的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在孩子身上,寄托着人类的理解和希望”这句话的意思,感受借太阳的目光表达对孩子们的希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谈话导入:孩子们,你们喜欢太阳吗?为什么? 2、导入课题: 是呀,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让我们满怀心中的感激向太阳公公道一声太阳,你好!(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注意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遇到生字时借助拼音多读几次。 2、生自由初读。 3、检查生
6、字词认读情况。 (多媒体出示生词)指名认读生词,教师相机正音,指导认清字形,同桌互读检查。 齐读生词。 4、检查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情况。 三、精读课文: 学习第一自然段 1、读一读,你从这段话中明白了什么?(这是文章的总启句,采用了拟人的手法去写) 2、观察一下,你从句式上明白了什么?(这是一个排比句,句式整齐) 3、指导朗读 4、那么太阳究竟看见了什么,听说了什么,又知道哪些事情呢?请同学们尽情发挥你们的想象说吧。 第二课时: 一、品读吟诵,读中感悟 (一)学习26自然段 1、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从西边落下,他看见的东西最多,他听说过的故事最多,他知道的事情也最多。他会看见什么呢?(河流、大
7、海、森林、人类、动物)他又会听到什么呢?(河水哗哗流、小鸟在唱歌、小朋友在欢笑) 过渡:他知道我们小朋友的哪些事情呢?他又为小朋友们做了些什么呢?让我们走进课文,一起来学习第2自然段。 2、导学第2自然段。 (1)指名读。(板书:读) (2)孩子们,你仿佛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呢?(板书:思) (3)交流感受。 (4)你能把你的感受批在这一段的旁边呢?(板书:批) (5)带着自己的感受美美地读一读吧!(板书:读) 3、总结学法。 4、自主选择学习第36自然段。 按照刚才第2自然段的学习方法,从3、4、5、6自然段中选择一个自己最感兴趣的段落,按读思批读的顺序自主学习,行吗?开始吧。 5、学生自主
8、选择学习,教师巡视指导。 6、交流反馈。(注意:相机交流指导) (1)第4自然段 学生交流汇报。 教师指导:认真读读这段话,想想有什么问题吗? 学生提问:为什么不写“瓜田长出了瓜,果林挂满了果。”而是写“瓜田长出了蜜,果林挂满了甜。” 课件出示: 叫瓜田长出了瓜,果林挂满了果 叫瓜田长出了蜜,果林挂满了甜。 能读出心中那甜如蜜的滋味吗? 从“瓜田长出了蜜,果林挂满了甜。”你还体会到什么?(孩子们的欢乐、农民伯伯丰收的喜悦、那甜蜜的心情、那流露出的甜蜜的笑容等。) 小结:一个“甜”,一个“蜜”,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瓜果的甜,还感受到了孩子的欢乐,家民伯伯丰收的喜悦,这种写法真妙呀!让咱们读出自己的
9、感受吧。(齐读这一段) (2)第6自然段 体会“滋润”的意思。 A孩子们,当你非常口渴时,喝一杯清凉的水,感觉怎样? B水分充足,感到非常舒服,这就是“滋润”的意思。 C太阳公公用他的光和热滋润了鸟儿的歌喉,让它快乐地歌唱;滋润了山川,让山川充满生机;它还滋润了什么? 小结; 太阳公公用他的光和热滋润了世间的万事万物,给小鸟创造了一个多美的家呀!让我们和小鸟一起用自己满心的爱歌唱大自然,歌唱那滋润了万物的太阳公公吧!(齐读26段) 7、当当小诗人。 太阳公公还知道什么,还为我们做了些什么?谁来当小诗人继续往下说。 课件出示: 太阳公公还知道小朋友喜欢(),就发出光来,放出温暖来,让()。 8、
10、太阳公公用他的光和热给咱们带来了一个多美的世界呀!让我们满怀心中的感激向太阳公公道一声太阳,你好!(生再次齐读课题) (二)学习713段 1、太阳公公就这样每天微笑着行走在天上,(师引读第7段)他最爱小朋友了。他爱(生接读)也爱(生接读)爱(生接读)也爱(生接读)。 2、师:其实,孩子们也是同样爱着太阳,你能从文中的语句中感受到吗?引导读813自然段。 3、让我们读出来吧,把我们的心里话向太阳倾诉吧! 师生分角色读,指导学生读好“太阳,你好!” 4、你还相对太阳说些什么?畅所欲言。 二、回顾全文,拓展延伸 1、没有饥饿、没有战争、热爱和平,向往和平,让世界充满和平,这是人类共同的理想和希望,而
11、要实现一切美好的愿望需要我们全世界的少年儿童去共同创造。所以,太阳公公在孩子们身上寄托着人类的理想和希望,所以,太阳公公最爱孩子,一切来到太阳下的孩子他全都爱。孩子们,让我们带着对太阳公公的问候,带着对太阳公公的爱,带着心中的感激,再向太阳公公道一声:太阳,你好!(生再次齐读课题) 2、太阳公公为我们做了这么多,你一定有许多话要说,写下来吧! 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篇三 教学要求 1、学会课文中的生字词,不理解的字词可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2、通过诵读,体会课文所展示的诗情画意,并有意识地积累优美词句。 3、了解荷兰美丽的田园风光。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齐读课题并质疑。 2、让我
12、们带着这几个问题自由朗读课文。 二、学习课文,初步感知 1、自读课文并出示要求。 课文介绍了荷兰哪些美丽的景色?在自己认为具有诗情画意的地方或优美语句下画线。不懂处做上记号。 2、小组讨论 3、交流 a)指名学生读课文,并随时正音。 b)让学生说说课文介绍了荷兰哪些美丽的景色。 c)抓住重点,指导读懂 4、再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哪几方面? 5、抓住“这就是荷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启发学生说说自己感受到了怎样的感情? 6、你读后有没有产生这种喜爱的感情呢? a)迁移运用,指导读好。 聘请小导游,带领大家去荷兰一游。要求: (1)任选一个景点作导游介绍荷兰的美丽风光。 (2)要加进导游的口
13、头语。 学生在小小组自由介绍,并推荐一名上台介绍。 指名学生介绍,评价。 b)总结: 荷兰这么美,你还想了解它更多的情况吗?请同学们去找一找,看准找到的有关荷兰的资料。图片多,在班队课上,大家再作交流。 三、板书 田园诗情 奶牛图郁金香图 骏马图动物世界赞美 挤奶图夜晚图向往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四、教学后记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1通过多媒体创设情境,让学生领略钱塘江大潮的壮丽与雄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2学习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培养留心周围事物,注意积累材料的习惯。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四自然段。 教学重点:理解文中有关”潮来时”的描写。 教
14、学准备:自制课件、录像机、鹏博士教学软件、液晶投影仪、大屏幕、录像带、多媒体电子教室。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观潮。(齐读课题)教师提问课文写的是什么潮呢?(板书:钱塘江潮) 教师介绍:钱塘江是浙江省最长的一条河流,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板书:天下奇观)(解释“观潮”与“天下奇观”中的“观”有什么不同)。 (二)汇报交流 1请同学们谈一谈通过预习对这”天下奇观”有何初步的了解? 2请同学们打开书,看看课本,说说预习时你是怎样给课文分段的?能说出为什么要这样分吗?(板书:潮来前潮来时 潮过后) (三)放录像(潮来时一段)。初步感知“天下奇观”的
15、壮丽与雄奇。 1过渡:钱塘江大潮气势非凡,那奔腾咆哮的壮丽图景让人惊心动魄。难怪每年的农历八月十八日,在海宁县盐官镇的海塘大堤上汇集了成千上万来自世界各地的中外游客,他们争先恐后地早早赶到,盼望一度钱塘江大潮的风采。同学们,你们见过那种景象吗?想不想亲眼看一看?老师这里有一段录像,请同学们戴上耳机,看看画面,听听声音,来初步感受一下这“天下奇观”。 2学生谈看录像后的感受。 第二课时 (四)理解课文内容 过渡:刚才我们在录像上看到的景象书上也有,同学们看看是哪一段?(学生通过看书找出是3、4自然段) 1学生自读3、4自然段。划出能写出潮来时气势的语句,把不明白的问题用问号标出,对特别喜欢的句子
16、就努力读精彩些。 2学生质疑。(根据学生的提问随即板书关键词语) (1)教师通过视听教学帮助学生解疑。 课件出示: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a.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 b.怎么会出现“一条白线”?看到白线人们怎样沸腾的,学学看,就这种场面可以用文中的哪个词来形容? c.齐读这句话,读出那种沸腾的场面。 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 a怎么会形成“白色城墙”呢? 因为大潮由远而近,远看像白线的白浪越变越大,越涨越高,看上去就像一道白色城墙。) 3交流学生喜欢的句子。(根据学生的交流随即通过大屏幕展示写潮
17、水的句子,引导学生通过理解重点语句,想象录像上的景象有感情地朗读等手段加深理解体验大潮的奇特。) 课件出示: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a.潮来时是什么样的声音?谁能学学看? b.就这种声音用什么词来形容的?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 a.师:看到白线拉长变粗,潮水很快地占满江面,迅速向我们奔涌而来,那气势越来越雄伟,你的心情也会随之越来越激动,谁能读出这种感觉来? b.指读。 c.男女同学比赛读。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象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a.从这句话中你读出了什么?如果这
18、句话换成“浪潮越来越近,气势越来越雄伟,声音越来越大。”你觉得怎么样? b如果换成原来的内容,又觉得怎样?怎样才能读出那种气势来? c指读、师读、齐读 4教师小结:把大潮到来时的气势写得多形象,正如预习提示中所说的,把大潮写得有声有色,雄伟壮观,使人如临其境。(板书:有声有色、雄伟壮观) 5学生将3、4自然段连起来,有感情得边读边想象,再次体会潮来时的雄伟气势。 6学生通过访问教师计算机,调做“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教师在网上查看学生练习情况) 7调一学生的练习作示范,投影到屏幕集体订正。 (1)按什么顺序写潮水变化的?(教师指屏幕启发学生说出由远而近)(板书:远 近) (2)师小结:随着时间
19、的推移、位置的变化,按由远及近的顺序写潮水变化,使我们仿佛站在钱塘江畔,听到声音越来越大,看到潮水越来越近,浪头越来越高,使我们感受到大潮滚滚而来,奔腾咆哮的非凡气势。我们为在祖国大地上有如此壮观的景象而自豪、而骄傲。 (3)让学生带着无限赞叹之情大声朗读这段话 课件出示:根据课文内容填空一段话)。 (4)师生接读(教师说括号中的词,学生接读余下的内容) (5)小结: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潮来时”一段,通过学习了解到钱塘江大潮来势凶猛,气势非凡,那么“潮来前”、“潮过后”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呢? 8学生自学余下的几段。 (五)学生质疑。 (六)学生通过网上查阅,自己解疑。 (七)学生通过网上访问教
20、师计算机。调作鹏博士软件中观潮一课的练习,据自己情况自由选择,自我检测(教师网上查看,个别辅导)。 (八)课堂总结。 (九)放录像(让学生整体领略“天下奇观”的非凡气势) (十)布置作业。 附:板书设计: 四年级上册语文优质公开课教案 篇五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正确读写宋朝、议论纷纷、和尚、船舱、沉没、绳子等词语。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学习课文捞铁牛,板书课题。 捞:东西掉到哪里用捞这个词呢? 2、看了这个题目,你们想知道什么?学生提问。(谁捞的铁牛?为什么捞铁牛?怎么捞的?结果怎样?) 二、自学生字新词 1、音形
21、难点:潜、陷、尚、论(多音字) 2、组词语 宋( ) 拴( ) 陷( ) 论( ) 送( ) 栓( ) 滔( ) 轮( ) 绳( ) 绑( ) 铲( ) 拖( ) 蝇( ) 梆( ) 产( ) 施( ) 3、理解词义 宋朝:朝代名。由赵匡胤建立。 河中府:地方的名字。因这个地方位于黄河中游而得名。 淤泥:河流、湖泊、池塘等沉积的泥沙。 浮桥:在并排的船上铺上木板造成的桥。本课浮桥的不同点是两头各拴在四只大铁牛上。 议论纷纷:许多人在议论,各说各的看法。议论,对人和事物发表看法。纷纷,言论多而杂乱。 熟悉:知道得清楚。 水性:水的性能,也指游泳的本领。本课指了解这段河的深浅和水流速度,并且游泳本
22、领又很高。 潜水:隐藏在水面以下活动。 水手:在船上负责舱面工作的普通船员。 浮力:物体在流体中受到的向上托的力。即向上浮动的力量。 工程家:能够独立完成某一工程的设计以及指导施工的专门人才。本课指怀丙和尚是机械和水利工程的专家。 和尚:出家到寺庙里修行的男教徒。 三、初读课文,理解文章层次,整体感知课文 1、小声自读课文。 2、讨论每个自然段写什么内容? 第一自然段:铁牛陷入淤泥。 第二自然段:一个和尚主动提出要叫水把铁牛送回来。 第三自然段:和尚做了准备工作。 第四自然段:请水手铲泥沙到河里拔起铁牛。 第五自然段:水手们划船把铁牛拖上岸边。 第六自然段:和尚用同样方法捞起其余的铁牛。 第七
23、自然段:和尚名叫怀丙。 四、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思考:课文写了什么内容?按什么顺序写的? 五、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朗读课文。 3、思考课后习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了解怀丙和尚是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捞铁牛的,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 2、练习抓住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 捞铁牛经过,包括准备工作,打捞过程。 教学难点: 抓住课文主要内容,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启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 教学过程: 一、朗读全文 思考: 1、是谁提出要捞铁牛?(板书:怀丙) 2、你能根据课文内容向大家介绍一下怀丙吗?谁能用一个准确的词概括一下怀丙的特点?(板书:出色) 二、学习课文第一自
24、然段 1、为什么要捞铁牛,谁能读一读有关内容? 2、指名读一读有关内容,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板书:被水冲走) 三、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怀丙是在什么情况下提出捞铁牛的?(人们议论纷纷,可以看出人们束手无策,毫无办法,是在大家感到捞铁牛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提出来的。) 2、追问:从什么地方看出捞铁牛十分困难?(从笨重一词可以看出铁牛很重,又沉在河底,不好打捞。从人们对此事议论纷纷可以看出大家对捞铁牛没什么好办法。) 3、介绍:据资料记载,每只铁牛重四,五万斤,当时又没有起重机这样的现代化设备,打捞技术又比较落后。 4、怀丙提出用什么方法打捞铁牛呢?反复读怀丙所说的话。(板书:叫水送回) 过渡:
25、怎么叫水把铁牛送回来呢?从这个方法中是否能看出怀丙是一个出色的工程家呢?我们先来看准备工作部分,看看他那些地方做的出色。 四、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2、谁知道做了哪四项准备工作?(摸清地点,两只船并排装满泥沙。并排栓紧搭架,两头拴牢。) 3、齐读这一段,进一步体会出色的准备。 五、学习课文第四、五、六自然段 接下来,我们看打捞过程,打捞铁牛的工作是分几步做的?再看怀丙又有哪些地方做得出色呢? 1、自由读课文。 2、指名答:分几步做的? 3、哪些地方出色?船靠什么向上浮?为什么是拖回而不是运回?(板书:打捞) 4、一只铁牛拖回了岸,剩下7只怎么办呢? 5、指名用自己的话说一
26、说打捞第二只铁牛的过程。 小结:和尚叫水把铁牛送回来了,其实是和尚懂得利用水的浮力。 六、小结 1、和尚想出这么出色的办法,是因为他在哪个字上动了脑筋?(水) 2、是水冲走了铁牛,又是水把铁牛送了回来,怀丙想出这么出色的办法就是因为他用自己的才智变害为利,像怀丙这样的工程家在历史上还有很多。希望同学们用科学知识充实自己的头脑,作一个有用的、聪明的人才。 七、总结全文 1、怀丙是宋朝人,宋朝距现在已经有一千多年了,当时他就懂得利用水的浮力捞铁牛,说明了什么?从中受到了什么启示? (说明古代人们的聪明才智。我们的前人对世界科学文化做出的贡献。我们这一代更应该爱科学,用科学。) 2、交流其它利用水的
27、浮力的事。 附:板书设计 17、捞铁牛 捞铁牛 被水冲走 叫水送回 准备怀丙打捞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篇六 教学要求: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词语,以及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学习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4自然段。 (4)理解课文内容,能根据上下文理解“若隐若现、齐头并进、漫天卷地”等重点词语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拼读、练习、组词等达到掌握本课生字与新词的目的。 (2)通过多读、有感情朗读,达到熟读课文的目的。 (3)通过边读书边想象画面,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词句的含义。 (4)
28、通过学习,学会按“潮来前、潮来时、潮去后”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教学,了解钱塘江大潮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象,感觉大自然之壮美。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中有关“潮来之时”的描写。 2、学习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引导学生从中学习怎样积累材料。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文章的内容给课文分段,并能简单说说段落大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现实生活中或从电影、电影中可能看到过海潮,但是,你们看到过江潮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观看江潮的课文观潮。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教师
29、提醒学生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2、提出要求:轻声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边读边想象“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的景象,尝试给课文分段。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三、学习生字、新词 1、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 2、读准生字字音,认清字形,同桌合作识字。 3、学生交流识字方法。教师针对学生容易读错和认错的字作适当指导。 4、认读词语,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义。 四、检查交流。 1、这篇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2、哪部分是写潮来前的景象?哪部分写潮过后的景象? 3、因此,我们可以把课文分成几段?为什么这样分? 五、朗读课文 1、轮读 2、自由练读 3、同桌互读 六、小结 1、初读
30、课文,说说本课主要在写什么? 2、教师指出需要注意的重点字词及拼音。 七、布置作业 A类:抄写本课生字词,预习并划出文中的比喻句。 B类:抄写本课生字词,并从中挑选4个词语进行造句。 C类:抄写本课生字词,从课文中找出自己喜欢的词并整理在笔记本上。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理解文章内容,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总结全文,指导学生带着理解朗读全文。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一开篇,就点出了对钱塘江大潮的评价。是怎样说的? 2是按照什么顺序描绘这“天下奇观”的? 二、讲读课文。 (一)读第一段。 1、齐读第一段,问: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观哪儿的潮? 2、这一段是从哪些方面来写钱塘江大潮的? (
31、二)讲读第二段。 1、指名读第二段,思考:人们是在什么地方观看钱塘江大潮的?江潮还没来,看到了什么? 2、默读第二段,思考:潮来前江面是什么样子的?人们的心情怎么样?并动手画句子。 3、指名读句子。 4、“人山人海”说明什么?“等着、盼着”说明人们心情怎样? (三)讲读第三、四段。 1、学生自学。 2、交流讨论。 (1)课文是怎样描写江潮声音的?想象一下闷雷什么时候响起来?江潮到近前时,声音是怎样的? (2)指导朗读。 (3)师生评议,加深理解。 (4)指名读描写江潮形状的句子。为什么把江潮比作“一条白线”?理解 词语“横贯”。“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这句话把江潮比作什么?
32、两丈多高有多高?“那浪潮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这句话把江潮比作什么?“浩浩荡荡”说明什么? (5)指导朗读。 (四)讲读第五段。 1、大潮来的时候是这样的,潮过后是什么样子的?齐读最后一段,思考:这一段共有几句话?每一句讲了什么? 2、自主品读“潮去后”的“奇”。 (1)读了之后,你觉得更“奇”的体现在哪些情景里,哪个词语里? (2)适时点拨感悟:“漫天卷地、风号浪吼”等词义及其景象。 (3)“恢复”一词能去掉吗?为什么?(引发学生联系前文) 3、交流讨论。 三、总结全文 1、概括全文中心思想。 2、钱塘江大潮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四、布置作业 A类:完成练习题,并完成小练笔:学校旁的小溪。 B类:完成练习题,并把文中的比喻句抄入“采集本”。 C类:完成练习题,并熟读课文。 板书设计: 声形 潮来前 闷雷滚动一条白线 观潮潮来时越来越响横贯江面 山崩地裂白色城墙 潮过后风号浪吼漫天卷地 恢复平静水涨船高 盛赞钱塘潮 第 40 页 共 4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