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印迹材料的制备与应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子印迹材料的制备与应用.pdf(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 40 卷第 9 期2012 年 5 月广州化工Guangzhou Chemical IndustryVol 40 No 9May 2012专论与综述分子印迹材料的制备与应用*张晓旭,游慧珍,李伟,佟长青,李微,曲敏,金桥(大连海洋大学,辽宁大连116023)摘要:分子印迹技术(molecularly imprinted technique,MIT)来源于免疫学、生物化学,是模拟生物体内抗体与抗原、酶与底物等分子之间的识别过程,是合成对某一种分子具有专一识别性的聚合物的方法。本文对分子印迹材料的合成方法 共价法、非共价法和半共价法等进行了综述,并介绍了分子印迹材料与技术在分析化学与生物领域的
2、应用。关键词:分子印迹技术;分子印迹聚合物;固相萃取;特异性识别中图分类号:O65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 9677(2012)10 0006 05*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071612);辽宁省高等学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9R13);辽宁省海洋与渔业厅科研计划项目(200808)。通讯作者:李伟,博士,教授。Synthesis and Application of 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ZHANG Xiao xu,YOU Hui zhen,LI Wei,TONG Chang qing,LI Wei,QU Min,JIN Qiao
3、(Dalian Ocean University,Liaoning Danlian 116023,China)Abstract:Molecular imprinting technique(MIT)was a technique for selective separation of compounds based onimmunology and biochemistry,and it can simulate the interactions relying on molecular recognition between antibody andantigen,enzyme to sub
4、strate The recent progress in the methods for synthesis of 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 and appli-cations of MIT in the field of analytical chemistry and biology were reviewedKey words:molecular imprinting technique(MIT);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MIP);solid phase extraction(SPE);specific recogn
5、ition分子印迹技术(molecularly imprinted technique,MIT)来源于免疫学、生物化学,是模拟生物体内抗体与抗原、酶与底物等分子之间的识别过程,合成对某一种分子具有专一识别性的聚合物的方法。MIT 被形象地描绘为制造识别“分子钥匙”的“人工锁”的技术1。这种聚合物称为分子印迹聚合物(molecularlyimprinted polymer,MIP),它是一种具有分子识别性能的新型高分子材料2。诺贝尔奖得主 Pauling 曾经提出过以抗原为模板来合成抗体的理论,虽然这个理论被后来的“克隆选择理论”所推翻,但是 Pauling 还是为分子印迹学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理
6、论基础。Dickey 在 1949 年制备出硅胶吸附剂时提出来专一性吸附的概念,这个可以视为分子印迹的萌芽,但是在当时以及很长时间以后并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3。德国的 Wulff 研究小组4 于 1972 年首次公开报道了人工合成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后,分子印迹学才越来越得到学术界的关注。1993 年,瑞典 Lund 大学的 Mosbach 研究小组5 在 Nature上发表了有关茶碱分子印迹聚合物的报道后,分子印迹技术随即便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为了更好的研究分子印迹 Lund大学成立了国际分子印迹学会(Society for Molecular Imprinting,SMI)随着分子印迹技术的研
7、究深入和广泛应用,关于分子印迹的国际著名的学术会议也频繁举行,如英国 Cardiff 大学在 2000年 7 月在举办了第一届分子印迹技术国际会议,两年后在德国马塞召开第二届国际分子印迹学术会议,第三届国际分子印迹学术会议也于 2004 年在英国 Cardi 任大学召开,第四届国际分子印迹学术会议于 2007 年 9 月在 Cardiff 大学举行。随着对分子印迹学研究的在分离科学的应用,有关分子印迹的论文数开始急剧上升,仅 2010 年 SCI 收录的关于分子印迹的论文已经超过 400 篇。研究分子印迹学的科研单位也逐渐增多,国际分子印迹协会(SMI)的统计表明6,全球至少有 100 个以上
8、的企事业团体和学术科研机构在从事分子印迹聚合物的研究及开发工作。1分子印迹技术的基本原理分子印迹技术通常是采用化学合成的方法,在目标分子(印迹分子、模板)的周围形成一个交联度很高的刚性分子,去掉目标分子(印迹分子、模板)后,在刚性分子空间结构中获得一个结合位点,这个结合位点对仅对于相应的目标分子(印迹分子、模板)具有特异识别作用。一般情况下通过以下三个步骤来实现分子印迹技术或分子印迹聚合物:(1)选择合适的功能单体与印迹分子(模板)在一定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一种在某种特定条件下可以可逆结合的复合物。(2)选择合适的交联剂,与(1)中生成的复合物一起反应,生成某种高聚物。交联剂在这个高聚物中起到骨
9、架作用,把中的复合物“冻结”起来。(3)用溶剂把印迹分子(模板)从高聚物中洗脱出来,这样就第 40 卷第 9 期张晓旭等:分子印迹材料的制备与应用7在高聚物的骨架上留下一个“预定”的结合位点,这个结合位点仅对于中选用的印迹分子(模板)具有特异性识别作用。这个高聚物就称作是分子印迹聚合物。这个结合位点是一个具有三维空间结构的空穴,由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实现过程可以看出,结合位点和功能单体的种类都是由印迹分子(模板)的性质和结构决定的。由于不同的印迹分子(模板)具有不同的性质和结构,所以制备出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只能与相应的印迹分子(模板)通过结合位点结合。这样就类似于自然界抗体与抗原、酶与底物等的分子识
10、别原理,也就是说分子印迹聚合物对该分子具有选择结合作用。与通常的聚合物相比,分子印迹聚合物一般具有如下特点:(1)选择的功能单体必须具有可以与印迹分子发生作用的功能基,这些功能基与印迹分子可以生成金属键、共价键、氢键等,并且在特定的条件下,生成的复合物与功能单体和印迹分子的结合反应是互逆的。(2)生成的高聚物要具有较高的交联度,以确保把功能单体固定在高聚物内一个稳定的空间。2分子印迹聚合物合成方法的分类根据功能单体与印迹分子(模板)不同的结合方式,分子印迹聚合物合成方法可以分为共价法、非共价法和半共价法。21共价法共价法又称预组织法(precorganization),是由德国的 Wulff等
11、于 1972 年创立4。在共价法中,印迹分子(模板)首先与功能单体以共价键的形式形成单体 模板复合物,然后加入交联剂形成高聚物,使用化学方法将单体 模板复合物中的共价键断裂,去除聚合物中的印迹分子(模板),这样就制备出了分子印迹聚合物。该分子印迹聚合物对上述合成过程中使用的印迹分子(模板)具有专一性吸附作用。使用共价法获得的分子印迹聚合物优点是,在聚合过程中能获得在空间精确排列的结合基团,但是从聚合物中去除印迹分子(模板)的百分比并不高。若能有效地提高印迹分子(模板)去除百分比的话,将会使采用用共价法获得的分子印迹聚合物成为更加优秀的分离功能材料。图 1 为四种共价法常用的功能单体。图 1共价
12、法常用的功能单体总之,共价法获得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具有作用点稳定、均匀的特点。由于共价键的作用力一般较强,导致印迹分子的结合和解离速度缓慢,而且其分子识别能力、作用力与生物分子之间的识别能力、作用力相差很远,影响了该技术的发展。22非共价法非共价法又称自组装法(self assembly),由瑞典科学家Mosbach 及其同事于 20 世纪 80 年代首先建立相应的方法。该方法中,功能单体与印迹分子之间自发地有序组织排列,以非共价键自发形成具有多重作用点的单体 模板分子聚合物,然后加入交联剂使这种作用保存下来7。非共价键法中涉及的主要非共价键作用有:电荷转移、氢键、金属螯合作用、静电引力、疏水作
13、用等,其中以氢键作用为最多。在印迹形成的过程中,很少出现只是用一种作用力制的分子印迹聚合物的情况,而更多的是多种作用力相互结合,制备的分子印记聚合物具有更多的识别位点,因此有着更强的预定选择性。相对于共价法合成的MIP,这样印迹聚合物的分离能力和选择性更强。通常在制备分子印迹聚合物时,功能单体与印迹分子的摩尔比值要大于 1,这样就会在印迹分子周围形成有更多的非共价键,并增加了印记聚合物对印迹分子的特异识别性,所产生的孔穴具有更好的空间匹配性。非共价法聚合反应一般是在有机溶剂中进行,如:甲醇、乙腈等,这是因为该方法与溶液的极性密切相关。图 2 所示为几种非共价法常用的功能单体。图 2非共价法常用
14、的功能单体与共价法相比,非共价法操作方便、简单易行,在非共价法中印迹分子与单体之间的作用力较弱,容易去除印迹分子,不会出现共价法中模板不能以高百分比去除的现象。非共价法制的印迹聚合物亲和性和选择性都比较高,可供选择的功能单体也很广泛,是目前应用最多的方法。由于非共价键分子之间的作用力没有共价键强,而且比较稳定的复合体系可以使聚合物具备较高的选择性和较大浓度的识别位点,因此,选择合适的功能单体与印迹分子产生较强的相互作用力是必要的8。23半共价法半共价法是续共价法和非共价法之后新近发展起来的分子印迹技术,1995 年 Vulfson 等9 有发展了一种称之为“牺牲空间法”(sacrificial
15、 spacer method)的分子印迹方法,这种方法综合了共价法和非共价法。首先将功能单体和印迹分子以共价键的形式形成单体 模板复合物,然后加入交联剂,形成高聚物,除去印迹分子后就形成了印迹聚合物。当印迹分子再一次与印迹聚合物结合时,则是以非共价的形式结合在一起。1996 年,Piletsky 等10 也发展了一种共价法与非共价法相结合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制备技术:以乙烯基苯基硼酸和乙烯基胺作为功能单体,硅酸作为印迹分子,甲基丙烯酸亚乙基脂作为交联剂制备出分子印迹聚合物,在反应生成印迹高聚物阶段是共价作用,而在印迹分子被洗脱后重新吸附阶段是非共价力作用。3分子印迹材料的构成与影响因素Wulff
16、等11 认为一种理想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应该具有一下性质:8广州化工2012 年 5 月(1)有合适的交联剂来保证聚合物的结构具有一定的刚性,这样结合位点的三维结构和互补的官能团能与模板准确定位。(2)聚合物要具有一定的柔韧性,以保证分子印迹吸附过程中的动力学平衡。(3)结合位点的可接近性,聚合物内要有足够大的比表面积,提高识别过程的效率。(4)分子印迹聚合物还要具备一定的机械稳定性和热稳定性,以保证聚合物在不同的工作条件下和环境中使用。在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合成过程中一般要用到:模板化合物、功能单体、交联剂、致孔剂、溶剂、引发剂等。根据不同的印迹分子(模板)选择适合该印迹分子的功能单体、交联剂、致孔
17、剂、溶剂、引发剂等使得制备的印迹聚合物具备上面四种特性。31模板模板,即目标分子或印迹分子,是指通过分子印迹过程所要获得或者分离的物质。根据目前已发表的论文,可作为模板分子被用于分子印迹研究的物质已经有很多种,从简单的单个金属离子到复杂的蛋白质都可以作为模板用于分子印迹研究,但是从模板的种类上来看,结构复杂的大分子物质更多的被研究人员选择为模板,这是因为这些物质本身具有复杂的结构,使得MIP 更容易识别其空间结构和多种分子力作用位点。而对于结构简单的金属离子而言,因其空间结构简单、作用位点单一使其在分子印迹技术方面的应用较为困难,这也是金属离子印迹很少被研究和被报道的主要原因。32功能单体功能
18、单体通常在印迹聚合物合成的过程中首先与模板反应生成复合物,然后在一定条件下通过聚合反应生成聚合物。模板分子的结构决定着功能单体的种类及用量。在聚合之前或聚合反应过程中,功能单体与模板分子形成的模板一单体复合物越稳定,制得的印迹聚合物中高选择性识别位点就越多,亲和性和选择性则越强。共价型印迹聚合物合成后共价键必须能够断裂,这就限制了其功能单体的开发和使用,因而种类比非共价型聚合物的种类少。一般使用的功能单体包括含有乙烯基的苯硼酸、苯酚、苯甲醛和苯胺等以及含硼酸酯的硅烷混合物。其中硼酸和相邻二醇形成的酯键可逆性好,易于形成和断裂,在糖类衍生物印迹中占有重要地位。非共价型印迹聚合物使用的功能单体种类
19、很多,主要有中性的丙烯酰胺等,羧酸类的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三氟甲基丙烯酸等。其中最为常用的功能单体是甲基丙烯酸。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也可以同时使用两种不同类型的功能单体,以此来增加印迹分子与功能单体之间作用力的种类和强度,提高 MIP 的选择性。目前常用的交联剂有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thylene dim-ethacrylate,EDMA)、三甲醇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TRIM)、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PETRA)、二乙烯基苯(DVB)等,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是 EDMA。33交联剂交联剂可以使模板 功能单体复合物交联为一体,并保证识别位点空间形状的稳定性。选用交联度更高的交联剂或增加交联剂用量可
20、以确保识别位点的三维空间结构稳定,提高印迹聚合物对模板分子的特异性识别性能。但是,过高的交联度的会导致印迹聚合物内部传质困难,增加目标分子到达识别位点的难度,使的吸附量减小。另外,交联度过高也不利于模板分子的洗脱。34引发剂引发剂,反应过程中加入引发剂促使反应发生。一般研究中常用的引发剂是偶氮二异丁氰。35致孔剂致孔剂作用是使最后生成的聚合物中形成很多蜂窝状的通透小孔,从而使分子印迹聚合物具有很大的内表面积,便于印迹分子在吸附过程中接近结合位点与印迹聚合物结合。致孔剂的极性、介电常数、质子化作用及络合作用等对印迹反应有很大影响,致孔剂的极性直接影响到模板与单体之间非共价键力的强弱,某些致孔剂与
21、底物形成氢键等弱的相互作用,这会影响到底物与功能基的反应活性,这种作用在非共价法中尤为显著。36溶剂溶剂的极性、介电常数、质化作用等对分子印迹材料合成反应有很大的影响,溶剂不仅要保证能溶解印迹分子和功能单体,还要求对模板分子与功能单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干扰小。在开始要使用溶剂作为载体保障完成反应,反应结束时使用溶剂冲掉未反应的残余试剂以及聚合物上的模板,这样就制成了分子印迹聚合物。这个聚合物对上述印迹分子(模板)有专一性吸附吸附作用,并且可用重复使用。分子印迹聚合物如果采用原位聚合法,使之聚合在色谱柱中,并采用溶剂冲掉未反应的残余试剂、模板后得到的分离材料就是分子印迹整体柱。4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
22、方法自从分子印迹技术研究快速发展起来以来,对分子印迹的研究逐渐深入,分子印迹的制备新方法不断涌现。有关分子印迹聚合物制备方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点:扩大分子印迹技术的应用领域,即增强其广适性;对印迹材料的性能加以改善,以适应大规模生产和实际应用的需要。迄今为止,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41本位聚合这种方法是制备分子印迹聚合物的传统方法。即将印迹分子、功能单体、交联剂、引发剂、致孔剂按照一定比例在适当的溶剂中密闭后反应,得到块状聚合物,经机械研磨、过筛,取一定粒径范围的颗粒制备成分离装置。该方法具有实验条件易于满足、装置简便、容易普及。但其后处理过程较为繁琐,其中研磨会损坏结合位点
23、,另外印迹分子包埋过深不易洗出,是一种费时、费力、产率较低的制备方法12。42原位聚合针对本位聚合法的不足,Matsul 等13 建立了一种在色谱柱中直接聚合的原位聚合的方法,并首次报道了在不锈钢柱管内原位聚合制备分子印迹整体柱,以 L 和 D 苯丙氨酸为模板分子时,分离因子分别为 1 7 和 1 4。这种方法是将模板分子、功能单体、交联剂、引发剂等溶解后装入空的毛细管柱或者液相色谱柱中直接进行聚合反应。原位聚合制备方法的优点是不需要研磨、过筛等繁杂过程,具有制备直接、简单、实用性较强的优势。但是这种方法有时会存在柱压高、流速慢、选择性差等缺点,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在实际分离中的应用,但利用适
24、当比例的致孔剂,采用梯度洗脱等方法,可以克服上述的缺陷。43沉淀聚合这是一种非均相溶液聚合的方法,首先将模板分子、功能单体交联剂、致孔剂等试剂溶于有机溶液中,然后把溶液转移到水中,并不停的搅拌,使之形成乳化液,最后加入引发剂进行交联第 40 卷第 9 期张晓旭等:分子印迹材料的制备与应用9聚合反应。这种方法制备出的微球形状统一,粒径容易控制。这种方法最成功之处在于可以针对水溶性分子制备印迹材料。Uezu 等14 在 1994 年首次报道了水 油 水乳液体系制备微球的方法,聚合体系由带有功能基的主体、乳化剂、共聚单体等组成。功能性主体是两性物质,与印迹分子在乳浊液的界面上形成配合物,并且在反应过
25、程中保持稳定。聚合反应完成后,配位作用被固定下来。44悬浮聚合采用全氟化碳液体作为悬浮介质,替代传统的有机溶剂水悬浮介质,从而消除了非共价印迹中存在的不稳定的预组织体。全氟烃具有无毒、易处理的特点;缺点是易燃、价格昂贵,通常须使用蒸馏回收重复使用15。45表面印迹这种方法是通过对硅胶等一些粒子的表面进行修饰制备分子印迹聚合物材料。通常是通过修饰使硅胶的粒子的表面带有活性基团,如:烯键、氨基等,从而能与聚合物键合到一起。这种方法最大的优点是可以利用基质粒子的机械稳定性,并且通过对粒子本身性能的调节来适应应用的需要。Li 等16 利用表面印迹技术,采用多糖和溶胶凝胶法合成制成的一种有机 无机杂化离
26、子印迹吸附剂,这种吸附剂以硅胶为载体,可以从水溶液中选择分离二价镉离子。5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应用与常规的分离或分析用的色谱固定相比较,分子印迹聚合物的突出特点是对被分离物或分析物具有高度的选择性,同时还具有良好的物理化学稳定性,能够耐受高温、高压、酸碱、有机溶剂等,容易保存,制备简单,易于实现规模化制备,因而得到比较广泛的应用。近年来分子印迹聚合物在外消旋化合物的手性拆分(chiral separation)、固相萃取(SPE)、药物分析、环境分析等多个方面有广泛的应用17 18。51手性化合物的拆分目前国际上临床使用的合成药物中,手性药物占 40%,而87%以上的手性药物是以外消旋体的形式出售
27、的。随着对手性药物药理活性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已经开始重视手性药物对映体生理作用和代谢过程的差别。1992 年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要求今后凡是新的光学活性药物都必须把光学异构体分离出来,分别测定其药物动力学和毒理学的各项指标。这就给分离对映异构体的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尽管已有直接的手性合成、酶拆分和其它一些分离技术,但这些方法都面临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基于 MIP 的特异性识别能力,可将其作为 HPLC 的固定相分离手性和非手性药物。由于 MIP 和印迹分子在几何形状上互补且在分子间存在较强的相互作用力,所以与普通的手性固定相相比,以某一对映体作为印迹分子制备的 MIP 对它具有
28、较强的保留,因此以 MIP 作为固定相用于 HPLC 拆分手性化合物,不仅可以完全分离对映体,还可以预测其洗脱顺序。至今,利用分子印迹技术进行手性拆分的研究进展迅速。有关 MIP 的文献一半以上都是报导对映体或异构体的分离,而且其拆分方法不仅仅局限于 HPLC,其范围已扩大到薄层色谱(TLC)、超临界流体色谱(SFC)和 CEC 等领域19 20。52环境样品的分析环境样品具有组成复杂、污染物浓度低的特点,因此在分析过程中需要将环境样品进行分离富集,同时对检测方法的灵敏度要求较高。而分子印迹聚合物能够在复杂的体系中识别目标化合物,具有很强的专性吸附作用,能够很好地将待分析污染物从复杂的环境体系
29、中分离出来;同时分子印迹利用其特异性,能够将待分析污染物从低浓度的环境体系中吸附到聚合物中,即具有较强的富集能力。分子印迹可以在如极谱、GC、GC MS、HPLC、HPLC MS、CE 等分析技术中使用,在环境监测领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21,其中大部分与 HPLC 联用。53固相萃取由于 MIP 具有从复杂样品中选择性地吸附印迹分子或与其结构相近的某一化合物的能力,因此它非常适合用作固相萃取剂来分离富集复杂样品中的痕量分析物,可以克服医药、生物及环境样品体系复杂、预处理繁琐等不利因素,为样品的采集和分析提供了极大方便。胡树国等22 以扑热息痛为印迹分子、丙烯酰胺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
30、交联剂合成了棒状的印迹聚合物,将其装于固相萃取柱中,通过优化清洗、洗脱条件,使扑热息痛与非那西丁、对叔丁基苯酚在柱上得到了很好的分离。郭洪声等23 用头孢氨苄为模板分子制备了固相萃取剂,可监测头孢氨苄在人体、尿液中的浓度。张立永等24 以西咪替丁为印迹分子,制备了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将其用作固相萃取剂的测试结果表明,对西咪替丁有较好的特异选择性能,当以苯丙氨酸为竞争分子时,分离因子可达 1 75,且该 MIPMS 呈现出较好的再生性。54分子印迹技术在生物领域中的应用除了氨基酸、单糖等生物小分子外,蛋白质是最早被用于MIT 的生物大分子。已经报道的被用于分子印迹方法的蛋白质有牛血色素、牛血清蛋
31、白25、肌酸激酶26、溶解酵素27 等。2004 年,Slinchenko 等28 首次在硅烷化的载玻片表面合成了DNA 分子印迹聚合物。Ogiso 等29 制备了针对特异性 DNA 片断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凝胶,实现了对单个碱基突变进行识别与分离。模板分子甚至可以是整个生物细胞。酵母细胞30 甚至很柔软的血红细胞也可以被印迹31。6展望由于分子印迹技术具有以下几个特点:预定性、特异识别性、重复性强以及广泛的实用性32,因此进入 21 世纪以来分子印迹技术更是快速地发展起来。我国开始从事分子印迹学研究还不足 15 年,主要涉及天然药物中有效成分的分离、手性药物的拆分、污染物分析、仿生传感器等方面的
32、研究。目前,分子印迹技术在手性化合物的拆分(chiral separation)、仿生传感器(bio-mimetic sensor)、固相萃取(solid phase extraction,SPE)、抗体模拟(antibody mimics)、酶催化模拟(enzyme mimics)以及控释药物(controledrelease drugs)等领域33 37 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应用,新的合成方法和应用技术也在不断地涌现。参考文献 1Mosbach,Klaus Molecular imprintingJ Trends in Biochemical Sci-ences,1994,19(1):9 1
33、4 2孙宝维,杨敏莉,李元宗,等 模板结构与分子印迹效果关系的研究 J 化学学报,2003,61(6):878 884 3姜忠义,吴洪 分子印迹技术M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1 7 4Wulff G,Asarhan A ber die Anwendung von enzymanalog gebautenPolymeren zur Racemattrennung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1972,84(8):364 375 5Mosbach K,Vlatais G,Andersson L I,Muller R Nature,1993,
34、361:645 64710广州化工2012 年 5 月 6孙健,王进科,李萍 分子印迹技术在药物研究中的应用J 江苏药学与临床研究,2005,13(3):8 12 7姜忠义,吴洪 分子印迹技术 J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7 25 8赵晓丽 有机砷酸类兽药分子印迹整体柱的制备及其分离富集性能研究J 河北大学硕士论文,2006:1 11 9Whitcombe M J,Rodriguez M E,Villar P,Vulfson E N A new meth-od for the Introduction of recognition site functionality into pol
35、ymers pre-pared by molecular imprinting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poly-meric receptors for cholesterol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1995,117:7105 7111 10 Piletsky S A,Piletskaya K,Piletskaya E V,Yano,K,Kugimiya A,Elgersma A V,Levi R,Kahlow U,Takeuchi T,Karube I,Panasyuk TI,Elska
36、ya A V A biomimetic receptor system for sialic acid based onmolecular imprinting Analytical Letters,1996,29:157 170 11 Wulff G,Schulze I,Zabrochi K ber enzymanalog gebaute Polymer,Bindungsstellen in Polymer mit unterschiedlicher Zahl der HaftgruppenMacromolecular Chemistry and Physics,1980,181:531 5
37、44 12 王颖,李楠 分子印迹技术及其应用J 化工进展,2010,29(12):2315 2323 13 Matsui J,Kato T,Takeuchi T,Suzuki M,Yokoyama K,Tamiya E,Karube I Molecular recognition in continuous polymer rods prepared bya molecular imprinting technique Analytical Chemistry,1993,65:2223 2224 14 Uezu K,Nakamura H,Goto M,Murata M,Maeda M,Mako
38、to TakagiM,Nakashio F Novel metal ion imprinted resins prepared by surfacetemplate polymerization with w/o emulsion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of Japan,1994,3:436 438 15 姜忠义,吴洪 分子印迹技术 M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26 50 16 Li F,Jiang H Q,Zhang S S An ion imprinted silica supported or-ganic inorganic hybrid s
39、orbent prepared by a surface imprinting tech-nique combined with a polysaccharide incorporated sol gel process forselective separation of cadmium(II)from aqueous solution Talanta,2007,71:1487 1493 17 Remcho V T,Tan Z J MIPs as chromatographic stationary phases formolecular recognition Analytical Che
40、mistry,1999,71:248 255 18 Sellergren B Imprinted chiral stationary phases in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A,2001,906:227 252 19 Haginaka J HPLC based bioseparations using molecularly imprintedpolymers Bioseparation,2001,10(6):337 351 20 Schweitz L,Spegel P,Nilsso
41、n S Approaches to molecular imprintingbased selectivity in capillary electrochromatographyElectrophoresis,2001,22:4053 4063 21 Haginaka J Selectivity of affinity media in solid phase extraction ofanalytes TRAC Trends in Analytical Chemistry,2005,24:407 415 22 胡树国,王善韦,何锡文 扑热息痛分子印迹聚合物应用于固相萃取的研究 J 化学学报
42、,2004,62(9):864 868 23 郭洪声,何锡文 药物头孢氨苄分子模板聚合物水中结合性质的研究 分析化学,2000,28(10):12 14 24 张立永,成国祥,陆书来,等 悬浮聚合法制备西咪替丁印迹聚合物微球的分子选择性能J 分析化学研究报告,2003,31(6):655 658 25 Qin L,He X W,Zhang W,Li W Y Surface modified polystyrenebeads as photografting imprinted polymer matrix for chromatographicseparation of proteins Jo
43、urnal of Chromatography A,2009,1216(5):807 814 26 Lu Y,Yan C L,Gao S Y Preparation and recognition of surface mo-lecularly imprinted core shell microbeads for protein in aqueous solu-tions Applied Surface Science,2009,255(12):6061 6066 27 Chen Y W,Rick J,Chou T C A systematic approach to forming mic
44、ro contact imprints of creatine kinase Organic and Biomolecular Chem-istry,2009,7(3):488 494 28 Slinchenko O,Rachkov A,Miyachin H,Masayo Ogiso M,Minoura NImprinted polymer layer for recognizing double stranded DNA Bio-sens Bioelectron,2004,20:1091 1097 29 Ogiso M,Minoura N,Shinbo Detection of a spec
45、ific DNA sequence byelectrophoresis through a molecularly imprintedpolymer Biomaterials,2006,27(2):4177 4182 30 Dickert F L,Hayden O Bioimprinting of polymers and sol gel phasesSelective detection of yeasts with imprinted polymers Analytical Chem-istry,2002,74(6):1302 1306 31 Dickert F L,Lieberzeit
46、P A,Seifner A,Schirhagl R,Jungbauer CSensors for Healthcare Monitoring Proteins,Viruses and Blood Group Typing World Congress on Medical Physics and Biomedical Engi-neering,2009,28(5):325 328 32 姜忠义,吴洪 分子印迹技术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108 117 33 Cormack P A G,Mosbach K Molecular imprinting:recent develop-men
47、ts and the road ahead Reactive and Functional Polymers,1999,41:115 124 34 Haupt K 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s in analytical chemistry Ana-lyst,2001,126:747 756 35 Blanco Lopez M C,Lobo Castanon M J,Miranda Ordieres A J,Tunon Blanco P Electrochemical sensors based on 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s TRAC Trends in Analytical Chemistry,2004,23:36 48 36 Owens P K,Karlsson L,Lutz E S M,Andersson L I Molecular im-printing for bio and pharmaceutical analysis TRAC Trends in Analyti-cal Chemistry,1999(8):146 154 37 李志伟,刘树彬,杨更亮,等 分子印迹整体柱快速分离烟酰胺及烟酸 J 色谱,2005,23(6):622 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