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黑龙江省绥芬河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模考测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2024学年黑龙江省绥芬河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模考测试题.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
2、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俨然(yn)间隔(jin)阡陌(qin)垂髫(tio)B清冽(li)俶尔(sh)寂寥(lio)悄怆(chung)C轩敞(chng)峨冠() 矫首(jio)壬戌(sh)D雎鸠(j)窈窕(tio)好逑(qi)荇菜(xng)2、选出下列对傅雷家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说法有误的一项()A傅雷的第一封家书写于傅聪意志消沉之时,目的是劝慰儿子面对情绪的起伏跌宕,要泰然处之。B傅雷教育儿子傅聪的信条是:先为人,次为艺术家,再为音乐家,终为钢琴家。C保尔听说地球的存在并不像圣经说的那样只有五干年,就向神父提问,遭到神父的毒打。D红军攻下了
3、小城谢佩托夫卡,保尔参了军,他在朱赫来的影响下迅速成长,当上了团区委书记。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培训以后,他思路开阔,大不同于以往,真当另眼相看。B美国对别国的人权问题说三道四,横加指责,而对本国侵犯人权的行为却讳莫如深。C目前,我们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首当其冲要解决产品质量问题。D为了逃避公安机关的打击,这个贩黄窝点曾两次停业,待风声一过又东山再起。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菲律宾单方面提交南海国际仲裁案,不是为了解决争端,而是妄图否定中国在南海的领土主权。B能否真正做到精准扶贫,是农村贫困户受益的根本保证。C通过开展高雅音乐进校园,粤剧进校园等活动,我市师
4、生文化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D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将诗词文化带到人们生活中,有利于更多人走近、了解、研究古诗词。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古诗文默写。(1)_ ,风烟望五津。(送杜少府之任蜀州)(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_。(虽有佳肴)(3)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中表现诗人舍己为人的献身精神、博大的胸襟和至死不悔的决心的诗句是:_,_!(4)柳宗元小石潭记一文中描写小石潭源头悠远、两岸弯曲的句子是:_,_。(5)韩愈马说一文中领起全文的句子是:_,_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桃花源记陶渊明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
5、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
6、,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便要还家要:同“邀”,邀请B仿佛若有光仿佛:好像C便扶向路扶:沿着、顺着D寻病终寻:随即,不久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忘路之远近禽兽之变诈几何哉B乃不知有汉乃记之而去C不足为外人道也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D不复出焉且焉置土石3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文章开头写桃花林,渲染了神秘气氛,为下文写桃花源的美好做铺垫。B作者描写桃花源景象的语言清新自然,富有诗意。C桃花源人“设酒杀鸡作食”
7、款待渔人,是怕渔人回去后,泄露了桃花源的秘密。D桃花源记是一篇虚构作品,寄托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这孩子将来会是个人物我们家门口有一棵很大的枣树和一口井。整个村子的生活用水都来源于那口井,所以人们要经常出入我家。邻居们都称我家是“秀才的家”。我们村位于仁川的边缘地区,而我的三个哥哥却相继考进了仁川最好的中学,邻居们这么说也有一定的道理。而在这样的“光荣之家”却有一个总是垫底的小弟,三个哥哥自然很不平衡。放假那天是我最痛苦的日子,因为学校会公布成绩。看到成绩单的哥哥们都会反复念叨“真是一颗老鼠屎”。我真想找个地缝钻进去。这时在我身后传来一个低沉的声音:“孩子们,算啦,
8、这孩子将来会是个人物呢。”是父亲。他微笑着说:“成默是个心志很强的孩子。”极度自卑的我听到父亲的话,瞬间有了力量。有一次大哥反驳道:“什么人物啊,我看他将来能成个人就很不错了。”另两个哥哥也跟着哈哈大笑起来。我和父亲没有笑。我是因为羞愧,而父亲鼓励的眼神似乎在告诉我:“我相信你。”父亲很慈爱。每次考试都考鸭蛋的我,有次得了十分。头一次得到分数,我兴奋地跑去跟父亲叫嚷:“父亲,我得了十分!”父亲微笑着问道:“你得十分有这么高兴吗?”不懂事的我以为父亲也很高兴,接着说:“在这旁边加上一个零,那就是一百分啦!”要是其他的父母,估计都快笑破肚皮了。幸好父亲当时没有那样,才不让我觉得自卑。我总是对自己说
9、:“我是因为喜欢运动,成绩才不好的,只要我学,就一定能学好。父亲肯定理解我。”到了六年级,我的想法改变了。我想好好学习,考进好的中学。我决定放弃最爱的棒球。那天,我跟父亲说:“从现在开始我要好好学习。”父亲依旧微笑着说:“我就知道你会这样的。”但我已不知道从何学起,于是拜托父亲替我请辅导老师。当时上辅导课的地方在墓地附近,到那里要经过一个废旧仓库和溪流,需要走一个小时。生性胆小的我晚上都不敢自己去厕所,但为了学习,我都风雨无阻地去上辅导课。十二点停电后,我会点上蜡烛,一直学到凌晨两三点。每当我想放弃时,耳边就会回响起父亲的话:“这孩子将来会是个人物。”我最终以全校第三名的成绩毕业,进入了哥哥们
10、所在的仁川最好的中学。六个月之后,我得到假期马上奔回家。刚走进大门我就大声喊道:“父亲,我回来了!”母亲表情凝重地握住了我的手,可父亲却一直没从房里出来。那一瞬间我明白一定是发生了什么事。我飞奔进房里,大声喊道:“父亲,我回来了!”但父亲依旧没有说话。这时母亲才说,父亲给我写信后不久就因为高血压而病倒了,当时已是半身不遂的状态,丧失了语言能力。我强忍住眼泪,望着父亲。这时,他忽然抬起左手朝前方指了指。顺着他指的方向,我看到了几个本子。在打开它们的那一瞬间,我感动的眼泪再也止不住了。每页纸上都密密麻麻地写满了我的名字。这就是父亲给我写的回信,也是他对我的爱,对我的信任,对我的期待。看着这些用左手
11、写下的歪歪斜斜的名字,我的耳边再次回响起小学时父亲常微笑着说的那句话:“这孩子将来会是个人物。”父亲没有给我留下经济遗产,但我很尊敬他。因为每当我遭遇责难时,他总会站出来说:“这孩子将未会是个人物,他是个心志很强的孩子。”是父亲成就了今天的我,我永远尊敬他,爱他。1请简要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2文中多次提到“这孩子将来会是个人物”。请结合上下文,揣摩语句,体会“我”的不同情感,完成下表。段落语句“我”的情感第段“孩子们,算啦,这孩子将来会是个人物呢。”自卑的“我”听了父亲的话后产生了自信。第段每当我想放弃时,耳边就会回响起父亲的话:“这孩子将来会是个人物。”第段我的耳边再次回响起小学时父亲常微笑
12、看说的那句话:“这孩子将来会是个人物。”第段因为每当我遭遇责难时,他总会站出来说:“这孩子将来会是个人物,他是个心志很强的孩子。”3分析第段中画线句在文中的作用。到了六年级,我的想法改变了。4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中事件作简要分析。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文章开头解释了人们经常出入“我”家的原因,“秀才的家”也暗示了“我”终有成就。B第节中“钻”字表现了“我”当时的羞愧,可见父亲的鼓励对极度自卑的“我”是多么重要。C第节中“大哥的反驳”和“父亲的鼓励”形成对比,突出了父亲带给“我”的自信。D本文和课文背影都写了父亲对儿子的关心爱护及儿子在父亲离开后的痛苦与思念。五、诗
13、歌鉴赏(共5分)诗词阅读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1下列对卖炭翁一诗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提示了卖炭翁的生存状态:年岁已老,劳动艰辛,烧炭工作环境恶劣。B“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通过“衣正单”与“愿天寒”的矛盾,表现了卖炭翁极其困苦的生存处境。C“官使驱将惜
14、不得”的“惜”是“怜惜”的意思,是作者对老人被掠夺展现出的深深怜惜,也流露出无力相助的无可奈何。D该诗揭露了宫市的弊端带给劳动人民的不幸,真实反映了那个时代劳动人民的辛酸和悲苦,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2诗中用了一组数量词,“千余斤”与“半匹”“一丈”,形成了强烈的反差,目的是:_。六、语言表达(共10分)根据上联意思,写出下联。上联:无才难做千里马下联:_七、作文(共40分)朱世英闻晦堂“君子小有过失就被人责难,而小人终日为恶人们为何不以为然?”晦堂说:“君子之德,比美玉焉,有瑕生内,必见于外,故见者称异;小人者,日日所作,无非过恶,又安用言之?”其实,换一个思路,一切有了答案,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以“换一个思路”为话题,写一篇300字左右的片段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