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湖北省咸宁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自测模拟试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2024学年湖北省咸宁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自测模拟试卷.docx(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
2、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别扭(bi)譬如(p)丁卯(mo)鞠躬尽瘁(j)B业绩(j)生疏(sh) 字帖(ti)诲人不倦(hu)C恢复(hu)修润(rn) 商酌(zhu) 颠沛流离(pi)D累赘(zhui) 拖沓(t)朦胧(mng) 以身作则(z)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从咿呀学语,到走入学校,再到进入社会,学习伴随着每个人的一生。B语文课程对于发扬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C写字教材进入中小学课堂,目的是为了提高中小学生的汉字书写。D科学研究表明:人们在生活中获取信息,大约85左右是通过视觉得到的。3、下列划线成语使用
3、有误的一项是()A这件事错综复杂,虽经多方核查,仍给人以扑朔迷离之感,使人难明真相。B黄河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祥地,她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C垃圾广告、恶意插件、暴力游戏和八卦新闻等充斥着互联网,令网民不厌其烦。D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呼唤我的名字,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召唤我回去。4、语言运用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他对我是有着深刻印象的。B他并没有先“说”,而且他“做”了,做出了卓越的成绩。C遵义市安全管理措施的落实,遏制了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D他课上认真听讲,课下手不释卷,全班同学
4、没有一个说他学习不用功的。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写木兰从军后艰苦的战地生活的对偶句是:_ 。(2)赞颂木兰谨慎、聪明、勇敢、能力不逊于男子的议论句是:_ ?(3)写木兰出征前紧张、周密准备的句子是:_。(4)写木兰经历战争持久、出生入死的激烈紧张的战斗的句子是:_。(5)写木兰矫健英姿的句子是:_。(6)写木兰一家人高高兴兴迎接她回家的情景的句子是:_。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河中石兽纪昀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
5、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1)阅十余岁(2)竟不可得(3)如是再啮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
6、法相同的一项是()A至石之半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B求二石兽于水中尝射于家圃(卖油翁)C以为顺流下矣愿为市鞍马(木兰诗)D乃石性坚重蒙乃始就学(孙权劝学)3寻找河中石兽时,老河兵能做出正确的判断,从中你明白了一个怎样的道理?4将下列各句译成现代汉语。(1)众服为确论。(2)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下面节选自老王里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
7、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他“嗯”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他一手提着个瓶子,一手提着一包东西。我忙去接。瓶子里是香油,包裹里是鸡蛋。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我也记不起他是怎么说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们的。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他只说:“我不吃。”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
8、捎了。”他也许觉得我这话有理,站着等我。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子破布叠好还他。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我忙去给他开了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等到听不见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我不能想象他是怎么回家的。过了十多天,我碰见老王同院的老李。我问:“老王怎么了?好些没有?”“早埋了。”“呀,他什么时候”“什么时候死的?就是到您那儿的第二天。”他还讲了老王身上缠了多少尺全新的白布因为老王是回民,埋在什么沟里。我也不懂,没多问。我回家看看还没
9、动用的那瓶香油和没吃完的鸡蛋,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捉摸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我想他是知道的。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1下题中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选段对老王的生活和品质两方面的表现,可以用苦和善两个字概括。B老王身体虚弱正需要营养补充,但他自己不舍得吃鸡蛋,却送给我一家,表明老王受了我一家的帮助,总觉得欠了人情,于是拖着病体硬撑着拿了鸡蛋、香油上门感谢,表现了老王淳厚善良、知恩图报。C“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有限的鸡蛋却数
10、不完,是因为“我”当时看到病入膏肓的老王,内心很害怕,很恐惧,慌乱之中,作者自然没有心思去数清楚鸡蛋到底有多少。D杨绛夫妇是高级知识分子,对一个目不识丁的最底层的劳动者竟然这样关心,主要是由于在作者夫妇心目中,人是平等的,人与人之间应该相互关爱,杨绛夫妇非常善良,有善心。2第一自然段中加点的“镶嵌”一词有何表达效果?3结合上下文思考:怎样理解文中加横线句子“我却拿钱去侮辱他”?4文末写道“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请问:我一家当时受到了冲击,处境并不好,“我”面对老王为什么还感到“愧怍”?五、诗歌鉴赏(共5分)诗歌鉴赏晚 春(唐韩愈)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
11、惟解漫天作雪飞。1这首诗以_的修辞手法,轻灵的语言,从花草树木的角度写对_的留恋,读起来饶有趣味。2“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这两句诗,引起后人诸多猜测。有人认为诗人是在批评“杨花榆荚”,也有人认为这是对杨花榆荚更高层次的赞许。你怎么看?请说明理由。六、语言表达(共10分)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陈康肃公善射善:_(2)公亦以此自矜自矜:_(3)尝射于家圃圃:_(4)释担而立释:_(5)睨之久而不去睨:_(6)但微颔之但:_颔:_(7)但手熟尔熟:_(8)康肃忿然忿:_(9)尔安敢轻吾射安:_(10)以我酌油知之以:_(11)以钱覆其口覆:_(12)徐以杓酌油沥之徐:_(13)康肃笑而遣之遣:_七、作文(共4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一个人的价值不是以数量而是以他的深度来衡量的,成功者的共同特点就是能做小事情,能够抓住生活中的一些细节。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很多人甘于平凡,立足脚下,小事情成就了大事业。请结合自身的经历与体验,以“助他成功”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自选文体;不少于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