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陕西省延安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评估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2024学年陕西省延安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评估试题.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
2、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边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组是()A头衔(xin)钦差(qn)陛下(b)B称职(chn)爵位(ju)温和(h)C附和(h)炫耀(xun)称赞(chn)D阿谀(y)愚蠢(chn)呈报(chn)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隔壁消耗隐约妄下断语B讨厌忧郁安祥若有若无C预警偶然挣扎提心掉胆D愤恨辨护衔着畏罪潜逃3、下列句子加点的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A90后的求职者,要求工作时间相对自由,而且往往见异思迁。B据说这种“章光101”神药,能让你的头发由“不毛之地”变得乌黑发亮。C车展上,漂亮的模特,华美的装饰,簇新的车辆,让人头晕目眩。D许多人看到老人摔倒不
3、扶,并非麻木不仁,而是心存疑虑,担心引起误会。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在接受教育之前,正像大雾中的航船,既没有指南针也没有探测仪,无从知道海港已经临近。B人与动物都是大自然的“成员”,人类始终面对着如何与动物相处共存的问题。C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务必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D骗子行骗能否成功,取决于皇帝和大臣们的愚蠢、虚伪、自欺欺人。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_,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2)次北固山下中蕴含生活哲理,揭示新事物必将战胜旧事物的诗句是:_,_。(3) _,_,古道西风瘦马
4、。(马致远天净沙秋思)(4)遥怜故园菊,_。(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5)请把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默写完整。_,_。_,_。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选文。完成问题。(一)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选自诫子书(二)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然玉之为物,有不变之常德,虽不琢以为器,而犹不害为玉也。人之性。因物则迁,不学,则合君子而为小人,可不念战?(欧阳修诲学说)注:害妨害:妨碍。迁变化。
5、念思考。(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相同的一项是()A将复何及白雪纷纷何所似B年与时驰元方时年七岁C夫君子之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D非淡泊无以明志匹夫不可夺志也(2)翻译文中三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翻译: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理解:从“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看出,作者认为“淡泊”“宁静”是实现人生理想的重要条件。B学须静也。翻译:学习必须宁静专一。理解:“学须静也”说明学习必须静心专一,“静”只是表示单纯的内心宁静专一,没有丝毫淡泊名利的意味。C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
6、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翻译:年纪随着时光急速逝去,意志随岁月而消失,最终凋落衰残,大多对社会没有什么贡献,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屋舍,那时再悔恨又怎么来得及呢?理解:强调一事无成的悲惨结局,告诫儿子早日成就功名,循循善诱,情真意切。(3)请结合以上两则选文的内容,说说学习对个人成长有哪些重要意义。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那祥云缭绕的地方宗璞图书馆,在一座大学里,永远是很重要的,教师在这里钻研学问,学子在这里发奋学习,任何的学术成就都是和图书馆分不开的。我结识清华图书馆是从襁褓中开始的。我出生两个月,父亲执教清华,全家移居清华园。母亲在园中来去,少不得有时抱着我,或用儿车推着我。从那时,
7、我便看见了清华图书馆。我想,最初我还不会知道那是什么。渐渐地,能认识那是一座大建筑。在上幼稚园时就知道那是图书馆了。图书馆外面的石阶很高,里面的屋顶也很高,一进门便有一种肃穆的气氛。说来惭愧,对于孩子们,它竟是一个好玩的地方。不记得我什么时候第一次走进图书馆。父亲当时在楼下,向南的甬道里有一间朝东的房间,我和弟弟大概是跟着父亲走进来的。那房间很乱,堆满书籍文件,我不清楚那是办公室还是个人研究室,也许是兼而用之。每次去不能多停,我们本应立即出馆,但常做非法逗留,在房间外面玩。给我们的告诫是不准大声说话,于是我们的舌头不活动,腿却自由地活动。我们把朝南和朝西的甬道都走到头,甬道很黑,有些神秘,走在
8、里面像是探险或者是去爬楼梯,跑到楼上再跑下来。有时还从楼下的饮水管中吸满一口水,飞快地跑到楼梯顶往下吐,听见水“啪”的一声落地,觉得真有趣。我们想笑却不敢笑,这样的活动从来没有被人发现。上小学时学会骑车,有时由哥哥带着坐大梁,有时自己骑,当时校中人不多,路上清静,慢慢地骑着车左顾右盼很是惬意。我们从大礼堂东边绕过来,到图书馆前下车,走上台阶,再跑下来,再继续骑,算是过了一座桥。我们仰头再仰头,看这座“桥”和上面的楼顶。楼顶似乎紧接着天上的云彩。云彩大都简单,一两笔白色而已,但却使整个建筑显得丰富。多么高大,多么好看。这印象还留在我心底。从外面看图书馆有东西两翼。东面的爬山虎爬得很高。西面的窗外
9、有一排紫荆树。那紫色很好看,可是我不喜欢紫荆,对于看不出花瓣的花朵我们很不以为然。有人说紫荆是清华的校花,如果真是这样,当然要刮目相看。抗战开始,我们离开清华园,一去八年,对北平的思念其实是对清华园的思念。在清华园中长大的孩子对北平的印象不够丰富,而梦里塞满了树林、小路、荷塘和那一片包括大礼堂、工字厅等处的祥云缭绕的地方。胜利以后,我进入清华外文系学习,在家中虽然有一个小天地,图书馆是少不得要去的,我喜欢那大阅览室。这里是那样安静,每个人都在专心地读书,只有轻微地翻书页的声音。几个大字典架靠墙站着,字典永远是打开的,不时有人翻阅。我总是坐在最里面的一张桌上。因为出入都要走一段路,就可以让自己多
10、坐一会,在那里看了一些参考书,做各种作业。在家里写不出的作文,在图书馆里似乎是被那种气氛感染,很快便写出来,当然也有时在图书馆做功课不顺利,在家中自己的小天地里做得很快。在这一段日子里,我惊异地发现图书馆变得越来越小,不像儿时印象中那样高大,但它仍是壮丽的。也常有一两笔白色的云依在楼顶。四年级时,便要做毕业论文,可以进入书库。置身于书库中,真像是置身于一个智慧的海洋,还有那清华图书馆著名的玻璃地板,半透明的。让人觉得像是走在湖水上,也像是走在云彩上,真是祥云缭绕了。我的论文题目是托马斯哈代的诗,本来我喜欢哈代的小说,后来发现他写诗也是大家,深刻而有感染力,便选了他的诗做论文题目。导师是美国教授
11、温德。在书库里留恋徜徉真是乐事,只是在当时火热的革命形势中,不很心安理得,觉得喜欢书库是一种落后的表现。直到以后很多年经过时间的洗磨,又经过不断改造,我只记得曾以哈代为题做毕业论文,内容却记不起了。有一次,偶然读到卞之琳翻译的哈代的诗,竟惊奇哈代的诗原来这样好。那时,图书馆里有教室。我选了邓以蛰的美学,便是在图书馆里授课,这门课除我之外还有一个男生。邓先生却像有一百个听众似地每次都做了充分准备,带了许多图片,为我们放幻灯。幻灯片里有许多名画和建筑,我在这里第一次看见蒙娜丽莎,可惜不记得邓先生的讲解了。这门课告诉我们,科学的顶尖是数学,艺术的顶尖是音乐。只是当时没有音响设备,课上没有听音乐。父亲
12、在图书馆楼下仍有一个房间,我有时去看看。常见隔壁的房门敞开着,哲学系学长唐稚松在里面读书,唐兄先学哲学又学数学,在“计算机科学与软件工程”方面有重大成就,享有国际声誉。我们在电话中谈到清华、谈到图书馆,都认为清华教我们自强、严谨、要有创造性,终身难忘。从清华图书馆里走出来的还有少年闻一多和青年曹禺。闻一多1912年入清华学堂,在清华学习九年中少不了要在图书馆读书,在九年中他课余写的旧体诗文还自编为古瓦集。去年经整理后出版,可惜我目力太弱,已不能阅读,只能抚摸那典雅的蓝缎面,让想象飞翔在那一片彩云之上。曹禺的第一部剧作雷雨是在清华图书馆里写成的。我想那文科的教育,外国文学的熏陶,那祥云缭绕的书库
13、,无疑会影响着曹禺的成熟和发展。我们不能说清华给了我们一个曹禺,但我们可以说清华有助于万家宝成为曹禺。我想,演员若能扮演曹禺剧中人物,是一种幸运。他的台词几乎不用背,自然就会记得。“太阳出来了,黑暗留在后头,但是太阳不是我们的,我们要睡了。”上中学时,如果有人说一句“太阳出来了”,立刻会有人接上“黑暗留在后头”。“我的中国名字叫张乔治,外国名字叫乔治张”,短短两句话给了多么宽广的表演天地。也许这是外行话,但这是我的感受。从图书馆走出的还有许多在各方面有成就的人,无论成就大小,贡献大小,都是促使社会进步的力量,想来,在清华献出了毕生精力的教职员工都会感到安慰。我已经把哈代忘了许多年。忽然有一天,
14、收到清华图书馆韦庆媛的信,说图书馆中保存了我的毕业论文,这真是意外之喜。后知馆中存有五、五一级的大部分论文。我即分告同班诸友,大家都很高兴。韦女士寄来了我的论文的复印件:哈代诗歌中的必然观念,厚厚的有二十七页。我拿到这一册东西,仿佛看见了五十年前的自己,全部文章是我自己打出的,记得为打这篇论文我特地学了英文打字。原来我是想写一本研究哈代的书,这论文不过是第一章。生活里是要不断地忘记许多事,不然会太沉重,忘得太多却也可惜。我在论文的序言中说,希望以后有时间真写出一本研究哈代的专著以完夙愿。这夙愿看来是完不成了。我已告别阅读,无法再读哈代,也无法读自己五十年前写的文字,我想,若是能读,也读不懂了。
15、今年夏天,目疾稍稳定,去清华参观新安排的冯友兰文库,便也到图书馆看看。大阅览室依旧,许多同学在埋头读书,安静极了。若是五年换一届学生,这里已换过十届了。岁月流逝,一届届学生的黑发变成银丝,但那自强不息的精神永在。(选自烟斗上小人儿的话人民文学出版社有删节)【注释】宗璞:原名冯钟璞,1928年生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曹禺:本名万家宝。1给下面词语中加点字注音。缭绕( )(2)告诫( )(3)刮目相看( )(4)流逝( )2首段在整篇文章中起到什么作用?3“说来惭愧,对于孩子们,它竟是一个好玩的地方。”你如何理解作者的“惭愧”?4请写出作者在清华图书馆中亲身经历的事。(两件即可)5理解文中画横线句
16、子的含义。我们不能说清华给了我们一个曹禺,但我们可以说清华有助于万家宝成为曹禺。6请简要回答作者在文中表达的主要情感。7作者为什么将清华图书馆称为“祥云缭绕的地方”?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秋词(其一)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首诗通过对萧瑟荒凉的秋景的描写,体现了“逢秋悲寂寥”的常情。B这首诗采用了借景抒情等写法,形象地表达出作者对秋天的独特感悟。C诗中的“排”字是“排开”的意思,形象地写出了白鹤直冲云霄的气势。D这首诗前两句先引出自己的见解,后两句推出“证据”,全诗一论一据,明朗刚健。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六、语言表达(共10分)班级开展名著朝花夕拾读书交流活动,同学们根据标题和内容对书中十篇文章进行了归类,但他们还没有完成。请你参考下面的示例,也选择一个角度进行归类,并说明理由。示例:五猖会无常归类原因:都以节日庙会上的鬼神形象为题,表现了童年鲁迅对迎神会的熟悉与喜爱,对封建礼教的批评与讽刺。七、作文(共40分)作文小练笔请你根据学习诫子书的感悟,选择一个恰当的角度,写写你内心的真实感受,2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