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河北省高碑店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期末自测试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2024学年河北省高碑店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期末自测试卷.docx(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
2、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面语段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此外像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李白的怨情:“美人卷珠帘,深坐颦娥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虽然说明了诗人的情感,而所说出来的多么简单,所含蓄的多么深远!再就写景说,无论何种境遇,要描写得惟妙惟肖,都要费许多笔墨。AcngbnxxioBchungpnxxioCcngpnchxioDchungbnchxio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A时晨囫囵吞枣翘首远望B拉勾喃喃自语踌躇满志C算褂津津有味喜出望外D蹲坑心事重重垂头丧气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A故宫的建筑富丽堂皇,气魄雄伟,布局严整,达到了我国建筑史上的艺术高峰。B中考前夕,晨报记者采访我校唐校长,校长胸有成竹地说:“中考,我相信我们一中的老师们和孩子们!”C爸爸上班的地方离家较远,每天早出晚归,朝朝暮暮,从不迟到。D它们的叶子和花都不一样,各有各的解为人知的秘密,可惜我知道得太迟了。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通过学习紫藤罗瀑布这篇课文,使我深深体会到了生命长河中的坎珂与艰辛。B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关键。C这篇报告列举了大量事实,控诉了人类破坏自然、滥杀动物的意识。D民法典(草案)顺应了广大人民群众对法治的新需求,是民事权利的宣言书。 第II卷
4、(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用原文语句填空。(1)文中与“先帝不以臣卑鄙”中的“卑鄙”一词相呼应的语句是:_,_。(2)表明作者志趣的句子是:_,_。(3)通过对比写出先汉兴隆后汉衰败原因的句子是:_,_;_,_。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各题。【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
5、,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遏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乙】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或牵牛来责蹊田者。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选自王冕好学)【注释】蹊田:践踏田地,指踩坏了庄稼。曷:同“何”,为什么。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1)无从致书以观()(2)尝趋百里外()
6、(3)门人弟子填其室()(4)俟其欣悦()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3根据【甲】文内容概括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创造条件读书求学的。4阅读【甲】【乙】两文,说说宋濂和王冕的求学经历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全文,回答下列问题。1加点词能否用括号里的词语替换?为什么?(1)(孔乙己)便排(拿)出九文大钱。(2)“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露)出”。(3)长衫客踱(走)进里面喝酒。2“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一句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3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既然是“大约”,又说“的确”,
7、但是这扬写并不矛盾,为什么?4分析下列人物描写的方法,并分析其作用。(1)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2)到了年关,掌柜取下粉板说,“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到第二年的端午,又说“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3)孔乙己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5“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甲、乙两首词作,完成下面小题【甲】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
8、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A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乙】定风波宋苏轼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B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1下列对甲词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一项是()A“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转”“低”是指人的移动,暗示辗转难眠,“无眠”泛指因遭受分离之苦而难以入眠的人,表现了作者对亲人的思念之深。B“我欲”“又恐”“何似”
9、几个词语,写出了词人那种既向往天上又留恋人间的矛盾纠结心理,表现了词人对现实的逃避。C“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两句转入怀人,表面上似是埋怨月亮,实际上写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及不能团圆的惆怅。D这首词上阕写词人对天上宫阙的向往和对人间生活的热爱,下阕写词人在月下对亲人的怀念和祝福,自始至终洋溢着乐观向上、积极奋进的情绪。2甲、乙两词共同体现了苏轼怎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词中划线的A、B两句具体阐述。六、语言表达(共10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一千古名句主要运用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取”和“照”的表达效果。七、作文(共40分)任选一题作文。(1)题目:不该
10、丢失的_要求:先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内容,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2)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一只蜗牛,很想做成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开始它想东游泰山,一直爬到山顶,可一计算,要实现这个计划,至少需要3 000年时间,只好忍痛放弃这个打算。后来它又想南下爬到长江边上,看一看奔腾的江水,可一计算,至少也需要3 000年时间。蜗牛知道自己的生命非常短暂,不禁十分悲哀,于是什么也不肯做,最终死在了野草丛中。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什么联想或感悟?请任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