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黎族风俗文化介绍-小学PPT必备.ppt

上传人:wuy****n92 文档编号:80437415 上传时间:2023-03-23 格式:PPT 页数:13 大小:2.3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南黎族风俗文化介绍-小学PPT必备.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海南黎族风俗文化介绍-小学PPT必备.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海南黎族风俗文化介绍-小学PPT必备.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南黎族风俗文化介绍-小学PPT必备.ppt(1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海南海南黎族黎族黎族简介黎族简介黎族是中国岭南民族之一。根据黎族是中国岭南民族之一。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黎族人口数为人口普查统计,黎族人口数为1,247,814。以农业为。以农业为主,妇女精于纺主,妇女精于纺 织,织,“黎锦黎锦”、“黎单黎单”闻名于世。闻名于世。民族语言为黎语,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黎语支,民族语言为黎语,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黎语支,不同地区方言不同。在接近汉族的地区和各民族杂不同地区方言不同。在接近汉族的地区和各民族杂居的地方,黎族群众一般都能讲汉语(指海南方言)居的地方,黎族群众一般都能讲汉语(指海南方言)、苗语等,同时黎语也吸收了不少汉语的词

2、汇,尤、苗语等,同时黎语也吸收了不少汉语的词汇,尤其是解放后吸收的有关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新其是解放后吸收的有关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新词汇就更多了。黎族没有本民族文字,建国后逐渐词汇就更多了。黎族没有本民族文字,建国后逐渐通用汉文。通用汉文。1957年曾创制拉丁字母形式的黎文方案。年曾创制拉丁字母形式的黎文方案。黎族服饰黎族服饰在衣饰方面,妇女束在衣饰方面,妇女束髻于脑后,押以骨簪,髻于脑后,押以骨簪,披绣花头巾,衣无扣,披绣花头巾,衣无扣,对胸开襟,有的地方对胸开襟,有的地方穿穿“贯首式贯首式”上衣,上衣,下身穿裙。妇女大都下身穿裙。妇女大都喜爱戴耳环、项圈、喜爱戴耳环、项圈、手镯、有的

3、一直保持手镯、有的一直保持纹面和文身的习惯。纹面和文身的习惯。男子结鬃,有的结于男子结鬃,有的结于额前,有的结于脑后,额前,有的结于脑后,缠头,上衣无领对胸缠头,上衣无领对胸开襟。开襟。住宅特色住宅特色住宅特色住宅特色 黎族人民选择山谷中的小平原、河谷台地或平溪坡地作为村落的黎族人民选择山谷中的小平原、河谷台地或平溪坡地作为村落的地址。选地的原则是地址。选地的原则是;靠近耕地,靠近河川、溪流靠近耕地,靠近河川、溪流;地势要高,地形有一定地势要高,地形有一定的坡度的坡度;地方要地方要“干净干净”,即野兽要少,不要太靠近交通主干线。其地质表,即野兽要少,不要太靠近交通主干线。其地质表层多为砂质粘土

4、层,下面多为砂土砾石层,土质一般均属良好,承载能力层多为砂质粘土层,下面多为砂土砾石层,土质一般均属良好,承载能力可以满足建筑要求。可以满足建筑要求。黎族的居民村落,多是被高大的阔叶林和灌木林围绕黎族的居民村落,多是被高大的阔叶林和灌木林围绕着。因此,在村落外边看不见居住房屋,而且富有亚热带的村落风光,是着。因此,在村落外边看不见居住房屋,而且富有亚热带的村落风光,是黎族同胞住地共同的景色特征。黎族同胞住地共同的景色特征。黎族体育运动黎族体育运动 黎族先民渡海入岛以后,黎族先民渡海入岛以后,充分利用海南岛气候湿润,充分利用海南岛气候湿润,植物繁茂的有利条件,从事植物繁茂的有利条件,从事刀耕火种

5、的原始生产,同时刀耕火种的原始生产,同时把狩猎、采集和捕鱼等劳动把狩猎、采集和捕鱼等劳动结合起来,作为农业生产的结合起来,作为农业生产的补充。在认识自然,征服自补充。在认识自然,征服自然的过程中,黎族人民创造然的过程中,黎族人民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体育活动了丰富多彩的民族体育活动。黎族体育运动黎族体育运动-拉乌龟拉乌龟乌龟常常被人们当作是健康长寿的象征,而拉乌龟则是黎族青年们摹仿乌龟行走的动作,创造出的一种十分有趣的体育游戏活动。一般在劳动之余,闲暇时刻,黎族村民们喜欢用这项活动来增添乐趣,一决高下。在平坦的草地上,对阵双方各自将绳子的一端牢牢地捆在腰上,然后双方向相反的方向,双脚双手拼命向前

6、用力,直至将对方拉过规定的界线,就获得了胜利,这种类似拔河的运动项目深受黎族百姓的喜爱。黎族体育运动黎族体育运动-跳竹竿跳竹竿如果说到黎族最有代表性的传统体育活动,那就当属跳竹竿了。根据黎族民如果说到黎族最有代表性的传统体育活动,那就当属跳竹竿了。根据黎族民间传说,跳竹竿已经存在了上千年。相传黎族先民们在搭建茅屋的时候,竹竿不间传说,跳竹竿已经存在了上千年。相传黎族先民们在搭建茅屋的时候,竹竿不断地从屋顶滑落下来,人们为了避免被竹竿碰头打脚,便不断地左闪右跳,慢慢断地从屋顶滑落下来,人们为了避免被竹竿碰头打脚,便不断地左闪右跳,慢慢地大家对这种动作产生了兴趣,经过不断改进,便形成了如今的跳竹竿

7、,也叫地大家对这种动作产生了兴趣,经过不断改进,便形成了如今的跳竹竿,也叫跳柴舞。跳柴舞。黎族体育运动黎族体育运动-打狗归坡打狗归坡黎族有一种类似曲棍球的民族体育黎族有一种类似曲棍球的民族体育运动,名字就非常有趣,叫打狗运动,名字就非常有趣,叫打狗归坡。相传在很早的时候,黎家归坡。相传在很早的时候,黎家收完稻子,就用椰树叶编成球状,收完稻子,就用椰树叶编成球状,在田里踢来打去,好不热闹。由于在田里踢来打去,好不热闹。由于稻根和泥巴的纠缠,球很难滚动,稻根和泥巴的纠缠,球很难滚动,于是人们就砍下带叉的树枝用来击于是人们就砍下带叉的树枝用来击打,球在田里滚来滚去,村民们在打,球在田里滚来滚去,村民

8、们在后面欢快地追逐,稻田里一片欢笑,后面欢快地追逐,稻田里一片欢笑,按以往的规则,只要将球赶到对面按以往的规则,只要将球赶到对面的底线就算得分,后来受到足球运的底线就算得分,后来受到足球运动的启发,场地两端增设了球门,动的启发,场地两端增设了球门,赛场逐渐由稻田搬到了村里的空场,赛场逐渐由稻田搬到了村里的空场,这样打起来更为尽兴。这样打起来更为尽兴。黎族音乐、舞蹈黎族音乐、舞蹈黎族不仅是能歌善舞的民族,口头文学也十分丰富,黎族不仅是能歌善舞的民族,口头文学也十分丰富,民间故事和歌谣都特别多,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民间故事和歌谣都特别多,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砍柴、耕作、放牛等都有各自的曲调。干

9、什么面。砍柴、耕作、放牛等都有各自的曲调。干什么就唱什么。唱民歌是黎族人民在劳动、斗争、恋爱、就唱什么。唱民歌是黎族人民在劳动、斗争、恋爱、婚丧、祭祀、迎宾等各个方面表达思想感情的重要婚丧、祭祀、迎宾等各个方面表达思想感情的重要方式之一。它的曲调非常丰富,既有娓娓低吟的,方式之一。它的曲调非常丰富,既有娓娓低吟的,也有激昂高亢的,它反映了黎族人民淳朴、乐观、也有激昂高亢的,它反映了黎族人民淳朴、乐观、耿直和刚毅的性格。特别是对唱、齐唱、轮唱等,耿直和刚毅的性格。特别是对唱、齐唱、轮唱等,押韵方式多样,多用本地山水风物比喻,极富地方押韵方式多样,多用本地山水风物比喻,极富地方特色,它可以与苗家的

10、芦笙媲美。鼻箫用鼻吹,奏特色,它可以与苗家的芦笙媲美。鼻箫用鼻吹,奏出的音调婉转悠扬,十分动听,鲜明地体现了黎族出的音调婉转悠扬,十分动听,鲜明地体现了黎族的民族传统特色。的民族传统特色。黎族舞蹈钱铃双刀黎族舞蹈钱铃双刀钱铃双刀是黎族一种表演性钱铃双刀是黎族一种表演性的民间竞技活动,它由钱铃与双的民间竞技活动,它由钱铃与双刀的对练而得名,据说流传于黎刀的对练而得名,据说流传于黎族乡村的这种活动已经有数百年族乡村的这种活动已经有数百年的历史。钱铃双刀一般多在黎族的历史。钱铃双刀一般多在黎族的喜庆日子举行,假如村寨中有的喜庆日子举行,假如村寨中有青年人结婚就更愿以此来助兴。青年人结婚就更愿以此来助

11、兴。表演的场地多选在打谷场等空地表演的场地多选在打谷场等空地上。钱铃是一根两尺多长的空竹上。钱铃是一根两尺多长的空竹筒,里面串有十几枚铜钱,摇晃筒,里面串有十几枚铜钱,摇晃竹筒的时候,会发出哗哗的响声。竹筒的时候,会发出哗哗的响声。双刀则是两把木质的双面尖刀。双刀则是两把木质的双面尖刀。一般双刀为攻方,钱铃为守方。一般双刀为攻方,钱铃为守方。表演时,动作流畅,灵活紧张,表演时,动作流畅,灵活紧张,刚强有力。是锻炼人的机智勇敢、刚强有力。是锻炼人的机智勇敢、能攻善守的一项极好的民族体育能攻善守的一项极好的民族体育项目。项目。黎族节日黎族节日黎族的节日有春节、年仔节、三月三、端午节、军坡节、敬祖节等等,每逢这些节日,黎族村寨就会举行如攀藤摘花、拉乌龟、跳竹舞等各项文体活动。身着艳丽七彩衣裙的姑娘们与腰扎红巾的小伙子们会从四面八方踊向比赛表演的现场,那里经常是通宵达旦,热闹非凡,一派祥和欢乐的景象。结束语结束语 在中国波涛浩瀚的南海上,海南岛似一颗璀璨的明珠。黎家人自古以来就在这个岛上繁衍生息,辛勤耕作,黎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将继续在这个富饶的宝岛上生根、开花、结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