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物质的分类及计量》测试卷--高一上学期化学苏教版(2020)必修第一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1《物质的分类及计量》测试卷--高一上学期化学苏教版(2020)必修第一册.docx(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专题1物质的分类及计量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下列关于决定物质体积的因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物质的体积取决于粒子数目、粒子大小和粒子间距B 相同条件下,粒子数相同的任何气体都具有相同体积C 同温同压下,1 mol任何物质所占的体积都相同D 等质量的氢气,压强越小、温度越高,其体积越大2.关于同温同压下,等体积氮气和一氧化碳的叙述:质量相等,密度相等,所含分子数相等,所含电子数相等。上述结论中正确的是()A B C D 3.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A AB BC CD D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同温、同压下,相同质量的气体都占有相同的体积B 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气体
2、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C 1 mol氧气中含有1.2041024个氧原子,在标准状况下占有体积22.4 LD 由0.2 g 氢气和8.8 g 二氧化碳、5.6 g 一氧化碳组成混合气体,其密度是相同状况下氧气密度的0.913倍5.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粒子数相同的任何气体具有相同的()A 质量B 密度C 体积D 均不能确定6.在一定条件下,1体积气体A2和3体积气体B2完全反应生成了2体积气体X(体积在相同条件下测定),则X的化学式是()A ABB A2B3C AB2D AB37.下列类型的反应,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 化合反应B 分解反应C 置换反应D 复分解反应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3、)A 1 mol氯含有6.021023个微粒B 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约等于6.021023C 钠的摩尔质量等于它的相对原子质量D H2O的摩尔质量是18 g9.用聚光手电筒照射下列分散系,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的是()A 溶液B 胶体C 乳浊液D 悬浊液10.对纯碱(碳酸钠)采用不同分类法分类:碱、含氧酸盐、钠盐、碳酸盐,其中正确的是()A B C D 11.下列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 Zn2HCl=ZnCl2H2B Ca(ClO)22HCl=CaCl22HClOC Pb3O48HCl(浓)=3PbCl2Cl24H2OD 3Cl26KOH(浓)5KClKClO33H2O12.用NA代表阿
4、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1 mol甲烷含有的分子数目为NAB 0.5 mol 水含有的原子数目为1.5NAC 1 mol 氧气含有的原子数目为NAD 0.5 mol硫酸含有的氢原子数目为NA13.下列关于0.2 mol硫酸铜晶体(CuSO45H2O)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含有铜离子的数目为0.2NAB 含有结晶水的数目为NAC 含有氢原子的数目为2NAD 含有氧原子的数目为0.8NA14.关于H2H2O,COCO2,MgMgO三种物质的转化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都能通过化合反应实现B 都能通过置换反应实现C 都能通过与单质反应实现D 变化前后元素化合价都发生
5、了改变15.下列关于分散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不能发生丁达尔效应的分散系有氯化钠溶液、水等B 胶体的分散质粒子的直径为1 nm10 nmC 可吸入颗粒(例如硅酸盐粉尘)形成气溶胶,对人类健康的危害更大D 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铁胶体的本质区别是有无丁达尔效应二、实验题(共1小题) 16.某课外活动小组进行Fe(OH)3胶体的制备实验并检验其性质。(1)若将饱和FeCl3溶液分别滴入下列物质中,能形成胶体的是(填字母)。A冷水 B沸水CNaOH浓溶液 DNaCl浓溶液(2)写出制备Fe(OH)3胶体的化学方程式:。(3)怎样检验制得的物质是胶体?。(4)Fe(OH)3胶体稳定存在的主要原因是(填
6、字母,下同)。A胶粒直径小于1 nm B胶粒带正电荷C胶粒作布朗运动 D胶粒能透过滤纸(5)Fe(OH)3胶体区别于FeCl3溶液最本质的特征是。AFe(OH)3胶体粒子的直径在1100 nm之间BFe(OH)3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CFe(OH)3胶体是均一的分散系DFe(OH)3胶体的分散质能透过滤纸(6)若取少量Fe(OH)3胶体加入试管中,加入硫酸铵溶液,现象是,这种现象称为胶体的。(7)若取少量Fe(OH)3胶体加入试管中,加入稀盐酸溶液,边滴边振荡,现象是,发生变化的化学方程式为,此反应属于反应。三、计算题(共1小题) 17.把6.5 g Zn放入足量盐酸中,锌完全反应。计算:(1)6
7、.5 g Zn的物质的量。(2)参加反应的HCl的物质的量。(3)生成H2的体积(标准状况)。四、填空题(共3小题) 18.在下表的空格中写出相应物质的名称或化学式,并指出物质的类别(选择单质、氧化物、酸、碱、盐填写)。19.完成下列填空:(1)决定物质体积的因素有:构成物质的粒子数;粒子大小;粒子间的距离。对固体、液体物质而言,它主要是由上述_决定(填编号,下同);对气体物质而言,它主要由上述_决定。(2)标准状况下,体积为11.2 L的CO2的质量_g,其所含原子的总数是_个。(3)现有mg某气体,它由双原子分子构成,它的摩尔质量为Mgmol1。若阿伏加德罗常数用NA表示,则:该气体的物质
8、的量为_mol。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20.按要求写出下列方程式。(1)酸和碱性氧化物反应:_;(2)盐和盐反应生成两种新盐的反应:_;(3)属于化合反应的氧化还原反应:_;(4)属于分解反应的氧化还原反应:_。答案解析1.【答案】C【解析】从微观粒子的角度分析,决定物质体积大小的因素是粒子数目、粒子大小和粒子间距;相同条件下,气体分子间的距离相同,气体分子数相同时,其体积相同;同温同压下,1 mol固体或液体物质的体积不相同;一定量的气体,压强越小、温度越高,其体积越大。2.【答案】A【解析】同温同压下,等体积的氮气和一氧化碳两种气体,其物质的量和所含的分子数相等,其密度相等(它们的
9、摩尔质量相同),所含的电子数相等(它们的分子都含有14个电子)。3.【答案】D【解析】A项,NaHSO4不是酸,错误;B项,纯碱不是碱,CO不是酸性氧化物,错误;C项,SiO2不是碱性氧化物,错误。4.【答案】A【解析】同温同压下,同质量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其摩尔质量倒数之比(摩尔质量不同);同温同压下,等体积的气体,其物质的量和所含的分子数相等;标准状况下,1 mol任何气体所占体积均为22.4 L,1 mol氧气中含氧原子数为26.0210231.2041024;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的物质的量分别为0.1 mol、0.2 mol、0.2 mol,该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0.2 g8.8
10、 g5.6 g)0.5 mol29.2 gmol1,两者的相对密度为29.2320.913。5.【答案】C【解析】同温、同压、同体积的气体分子数相同,物质的量相同。但气体摩尔质量不一定相同,其质量不一定相同,密度不一定相同。6.【答案】D【解析】相同条件下,体积与物质的量成正比,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反应可表示为A23B2=2X,反应前后原子守恒,则X的化学式为AB3。7.【答案】C【解析】部分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如CaOH2O=Ca(OH)2,CaCO3=CaOCO2等,A、B错误;置换反应是有单质参加和生成的反应,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C正确;复分解反应属于离
11、子互换反应,没有化合价的变化,D错误。8.【答案】B【解析】未指明微粒的种类,A错误;应为钠的摩尔质量以gmol1为单位时,在数值上等于它的相对原子质量,C错误;摩尔质量的单位为gmol1,D错误。9.【答案】B【解析】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特有的性质,可用于区别胶体和溶液、胶体和浊液10.【答案】D【解析】对于同一物质,选用不同的分类标准,其分类结果不同。若从物质中阳离子、阴离子种类进行分类,碳酸钠属于钠盐、碳酸盐、含氧酸盐,碳酸钠不属于碱。11.【答案】B【解析】凡是有化合价升降的反应均是氧化还原反应,通过判断反应中各物质所含元素在反应前后的价态可知,B项中的反应没有化合价的升降。12.【答案】
12、C【解析】计算相关粒子的物质的量:甲烷分子的物质的量1 mol,水所含原子的物质的量0.5 mol31.5 mol,氧气所含原子的物质的量1 mol22 mol,硫酸所含氢原子的物质的量0.5 mol21 mol。13.【答案】D【解析】计算0.2 mol硫酸铜晶体中相关粒子的物质的量:铜离子的物质的量0.2 mol,结晶水的物质的量0.2 mol51 mol,氢原子的物质的量0.2 mol102 mol,氧原子的物质的量0.2 mol91.8 mol。14.【答案】B【解析】COCO2不可能通过置换反应完成。15.【答案】C【解析】溶液与胶体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胶体的分散质粒子
13、的直径为1 nm100 nm,具有丁达尔效应;胶体的分散质粒子的直径为1 nm100 nm;可吸入颗粒形成气溶胶,与空气接触面积大,易被人体吸收,对人类健康的危害更大;水不属于分散系,氯化钠溶液不是胶体分散系,它们都不具有丁达尔效应。16.【答案】(1)B(2)FeCl33H2OFe(OH)3(胶体)3HCl(3)利用丁达尔效应:让一束光线通过制得的物质,从侧面观察到一条光亮的“通路”,说明制得的是胶体(4)B(5)A(6)产生红褐色沉淀聚沉(7)溶液红褐色逐渐变浅,并产生红褐色沉淀,随后沉淀逐渐溶解最后得到黄色溶液Fe(OH)33HCl=FeCl33H2O复分解【解析】(1)FeCl3在冷水
14、中反应程度小,不能形成Fe(OH)3胶体;FeCl3与NaOH浓溶液反应生成Fe(OH)3沉淀;Fe(OH)3胶体的胶粒带正电荷,遇NaCl溶液发生聚沉,生成Fe(OH)3沉淀,不会形成胶体。(2)书写方程式时不能写成“Fe(OH)3”。(3)丁达尔效应是区别胶体与溶液的最佳方法。(4)Fe(OH)3胶体稳定存在的主要原因是胶粒带正电荷,互相排斥不易形成沉淀;布朗运动是胶体稳定存在的次要原因。(5)胶体粒子的直径在1100 nm之间,是胶体的本质特征,决定了胶体的性质。(6)当加入(NH4)2SO4溶液时,Fe(OH)3胶粒所带正电荷被SO24所带负电荷中和,发生聚沉,产生红褐色沉淀。17.【
15、答案】(1)6.5 g Zn的物质的量是0.1 mol。(2)有0.2 mol HCl参加了反应。(3)生成H2的体积在标准状况下是2.24 L。【解析】根据物质的量、质量和摩尔质量的关系,先计算出6.5 g Zn的物质的量,然后根据化学反应中各物质之间的化学计量数之比,计算出参加反应的HCl的物质的量和生成H2的体积。(1)Zn的摩尔质量是65 gmol1。n(Zn)0.1 mol。n(HCl)0.2 mol。(3)Zn2HCl=ZnCl2H21 mol 22.4 L0.1 molV(H2)V(H2)2.24 L。18.【答案】【解析】铝属于单质,氯化亚铁属于盐,氢氧化钡属于碱,氧化镁属于氧
16、化物,硫酸属于酸。19.【答案】(1)(2)221.5NA(3)【解析】(2)标况下,11.2 L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0.5 mol,其质量为0.5 mol44 gmol122 g,则含有原子数为NnNA30.5 molNA1.5NA。(3)mg 该气体的物质的量为mol;标况下气体摩尔体积Vm22.4 Lmol1,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2.4 Lmol1molL。20.【答案】(1)2HClCuO=CuCl2H2O(2)BaCl2CuSO4=CuCl2BaSO4(3)2CuO22CuO(4)2H2O2H2O2【解析】(1)碱性氧化物的通性之一就是可以和酸反应,碱性氧化物大多为金属氧化物,可以选取CuO,酸可以选取盐酸。(2)盐和盐反应生成两种新盐属于复分解反应,可以选取反应能生成沉淀的两种盐溶液氯化钡和硫酸铜。(3)有单质参加反应的化合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可以选取金属铜和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4)有单质参加反应的分解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可以选取水在电解的条件下反应。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