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优秀教案_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物理优秀教案_1.docx(2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高中物理优秀教案 会用作图法求解两个共点力的合力;并能推断其合力随夹角的改变状况,驾驭合力的改变范围。一起看看中学物理优秀教案!欢迎查阅! 中学物理优秀教案1 教学目标 学问目标 1、驾驭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2、初步运用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求解共点力的合力; 3、会用作图法求解两个共点力的合力;并能推断其合力随夹角的改变状况,驾驭合力的改变范围。 实力目标 1、能够通过试验演示归纳出互成角度的两个共点力的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2、培育学生动手操作实力; 情感目标 培育学生的物理思维实力和科学探讨的看法 教学建议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1、本课的重点是通过试验归纳出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这同时也是
2、本章的重点. 2、对物体进行简洁的受力分析、通过作图法确定合力是本章的难点; 教法建议 一、共点力概念讲解的教法建议 关于共点力的概念讲解时须要强调不仅作用在物体的同一点的力是共点力,力的作用线相交于一点的也叫共点力.留意平行力于共点力的区分(关于平行力的合成请参考扩展资料中的“平行力的合成与分解”),老师讲解示例中要避开这例问题. 二、关于矢量合成讲解的教法建议 本课的重点是通过试验归纳出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这同时也是本章的重点.由于学生刚起先接触矢量的运算方法,在讲解中须要从学生能够感知和理解的日常现象和规律动身,理解合力的概念,从试验现象总结出力的合成规律,由于矢量的运算法则是矢量概念的
3、核心内容,又是学习物理学的基础,对于初上中学的学生来说,是一个大的飞跃,因此教学时,老师须要留意规范性,但是不必操之过急,通过肯定数量的题目强化学生对平行四边形定则的相识. 由于力的合成与分解的基础首先是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在前面力的学问学习中,学生已经对单个力的分析过程有了比较清楚的相识,在学问的整合过程中,老师可以通过练习做好规范演示. 三、关于作图法求解几个共点力合力的教法建议 1、在讲解用作图法求解共点力合力时,可以在复习力的图示法基础上,让学生加深矢量概念的理解,同时驾驭矢量的计算法则. 2、留意图示画法的规范性,在本节可以协作学生自主试验进行教学. 第四节力的合成与分解 教学设计过
4、程: 一、复习提问: 1、什么是力? 2、力产生的效果跟哪些因素有关? 老师总结,并引出新课内容. 二、新课引入: 1、通过对初中学过的单个力产生的效果,与两个力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引出共点力、合力和分力的概念,同时出示教学图片,如:两个人抬水、拉纤或拔河的图片.(图片可以参见多媒体素材中的图形图像) 2、提问1:已知同始终线上的两个力F1、F2的大小分别为50N、80N,假如两个力的方向相同,其合力大小是多少?合力的方向怎样?(老师讲解时留意强调:描述力的时候,要同时说明大小和方向,体现力的矢量性) 3、提问2、进一步在问题1的基础上提问,若F1、F2的两个力的方向相反,其合力大小是多少?合
5、力的方向怎样? 老师引导学生得到正确答案后,总结出“同始终线上二力合成”的规律: 物体受几个力共同作用,我们可以用一个力代替这几个力共同作用,其效果完全相同,这个力叫那几个力的合力.已知几个力,求它们的合力叫力的合成. 指明: (1)、同始终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力大小之和,方向跟这两个力的方向相同. (2)、同始终线上,方向相反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力大小之差,合力的方向跟较大的力方向相同. 4、提问3、若两个力不在同始终线上时,其合力大小又是多少?合力的方向怎样? 老师出示投影和图片:两个学生抬水对比一个同学抬水,让学生考虑:一个力的效果与两个力的效果相同,考虑一
6、下是否“合力总比分力大”? 5、老师可以通过平行四边形定则演示器演示力的合成与分解试验(演示试验可以参考多媒体素材中的视频文件); 演示1:将橡皮筋固定在A点,演示用两个力F1、F2拉动橡皮筋到O点,再演示用F力将橡皮筋拉到O点,对比两次演示结果,运用力的图示法将力的大小方向表示出来,为了让学生更好的获得和理解力的平行四边性法则,在试验前,老师可以设计F1、F2的大小为3N和4N,两个力的夹角为90度,这样数学计算比较简洁,学生很简单会发觉F1、F2和F的关系满意勾股定理,进而得到力的平行四边性定则,老师总结: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力,可以用表示这两个力的线段作邻边,作平行四边形,所夹的对角线就
7、表示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6、学生可以通过分组试验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性定则(可以参考多媒体资料中的视频试验): 试验器具:一块方木板,八开白纸两张,大头钉若干,弹簧秤两个,橡皮筋一个,细线若干,直尺两个, 学生在老师的知道下,组装好试验设备,进行试验验证. 强调:须要记录的数据(弹簧秤的示数)和要作的标记(橡皮筋两次拉到的同一位置和两个分力的方向) 7、老师总结:经过人们多次的、精细的试验,最终确认,对角线的长度、方向,跟合力的大小、方向一样,即对角线与合力重合,力和合成满意平行四边形法则. 8、让学生依据书中的提示自己推倒出合力与分力之间的关系式. 三、课堂小结 探究活动 关于“滑轮”问题的探
8、讨 题目 关于“滑轮”问题的探讨 内容 在初中学习的有关滑轮问题后,对“定”、“动”滑轮作用的理解,尤其是动滑轮的运用时,是否肯定省力?探讨一下初中的物理课本,在什么条件下,应用动滑轮省力最多?视察生活中应用滑轮的实例,说出自己的心得,或以书面形式写出相关内容以及探讨结果 中学物理优秀教案2 教学打算 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 1.知道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特点,理解图象的物理意义. 2.驾驭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知道匀变速直线运动vt图象的特点. 3.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vt图象的物理意义,会依据图象分析解决问题, 4.驾驭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关系的公式,能进行有关的计算. 过程与方法 1
9、.培育学生识别、分析图象和用物理语言表达相关过程的实力. 2.引导学生探讨图象、找寻规律得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3.引导学生用数学公式表达物理规律并给出各符号的详细含义. 情感看法与价值观 1.培育学生用物理语言表达物理规律的意识,激发探究与创新. 2.培育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甩不同方法表达同一规律的科学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vt图象的物理意义 2.驾驭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公式及应用. 教学难点 1.匀变速直线运动vt图象的理解及应用.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一时间公式的理解及计算. 教学工具 多媒体、板书 教学过程 一、匀变速直线运动 1.基本
10、学问 (1)定义:沿着一条直线运动,且加速度不变的运动. (2)分类 匀加速直线运动:速度随时间匀称增加的直线运动. 匀减速直线运动:速度随时间匀称减小的直线运动. (3)图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 2.思索推断 (1)匀变速直线运动是速度匀称改变的直线运动.() (2)物体的加速度为负值时,不行能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3)加速度不变的运动肯定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探究沟通 某物体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试说明物体做什么运动? 【提示】由于物体的v-t图象是一条倾斜直线,首先确定该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又由于它的速度渐渐增大,所以说物体的运动性质为匀加速直线运动.
11、 二、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 1.基本学问 (1)速度公式:v=v0+at. (2)对公式的理解: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t时刻的速度v,就等于物体在起先时刻的速度v0,再加上在整个过程中速度的改变量at. 2.思索推断 (1)公式v=v0+at仅适用于匀加速直线运动.() (2)速度随时间不断增加的运动叫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3)速度随时间匀称减小的直线运动,叫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探究沟通 试依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分别通过v-t图象和加速度的定义式推导出速度v和时间t关系的数学表达式. 【提示】 (1)图象推导: 由图可知末速度大小由初速度v0和t时间内增加的部分at组成,故v=v
12、0+at. (2)加速度定义式推导: 由得:v=v0+at. 三、对速度-时间图象的理解 【问题导思】 1.上节课“探究小车的速度与时间的改变关系”中所画出的v-t图象是什么形态?图象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2.v-t图线的倾斜程度具有什么含义? 3.速度图象中的纵截距和横截距代表什么意义? 1.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 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从图象中可以干脆读出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 如图所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 (1)直线a反映了速度随着时间是匀称增加的,为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图象. (2)直线b反映了速度随着时间是匀称减小的,为匀减速直线运
13、动的图象. (3)直线c反映了速度随着时间先匀称减小,后匀称增加,由于加速度不变,整个运动过程也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3.v-t图象应用 误区警示:v-t图象的两点说明 1.只能描述直线运动,无法描述曲线运动. 2.v-t图象描述的是物体的速度随时间的运动规律,并不表示物体的运动轨迹. 例:如图所示为某质点的v-t图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06s内,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B.在6s10s内,质点处于静止状态 C.在4s末,质点向相反方向运动 D.在t=12s末,质点的加速度为-1m/s2 【审题指导】解答该题主要是视察图线,通过图线的特点得出有关结论,视察图线时,须要留意: (1)速
14、度的正、负问题. (2)速度的大小改变趋势. (3)图线斜率大小问题. (4)图线斜率的正负问题. 【答案】D 规律总结:v-t图象的意义 1.可求出物体在任一时刻的速度和物体达到某一速度所须要的时间. 2.图线的斜率等于物体的加速度. 3.图线在时间轴的上方表示物体向正方向运动,在时间轴的下方表示物体向负方向运动. 4.可推断物体的运动性质:在v-t图象中,倾斜直线表示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和时间轴重合的直线表示物体静止. 四、速度时间关系式的应用 【问题导思】 1.汽车从静止匀加速运动,经时间t后的速度怎么求出?须要知道什么物理量? 2.速度公式v
15、=v0+at中各量的含义是什么?它们是矢量还是标量? 3.速度公式的适用条件是什么?应用其解题时应留意什么问题? 1.适用条件 公式v=v0+at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 2.公式中各量的含义 (1)v0为起先时刻物体的瞬时速度,称为初速度,v为经时间t后物体的瞬时速度,称为末速度. (2)a为物体的加速度,为恒量,表明速度匀称改变,即相等时间内速度的改变量相等. 3.矢量性 (1)公式中的v0、v、a均为矢量,应用公式解题时,一般取v0的方向为正方向,a、v与v0的方向相同时取正值,与v0的方向相反时取负值.对计算结果中的正、负,应依据正方向的规定加以说明,如v>0,表明末速度与初速度
16、v0同向;若a<0,表明加速度与v0反向. (2)a与v0同向时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a与v0反向时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误区警示 速度公式v=v0+at虽然是加速度定义式的变形,但两式的适用条件是不同的: 1.v=v0+at仅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 2.可适用于随意的运动,包括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例:在平直马路上,一辆汽车以108km/h的速度行驶,司机发觉前方有危急马上刹车,刹车时加速度大小为6m/s2,求: (1)刹车后3s末汽车的速度大小; (2)刹车后6s末汽车的速度大小. 【审题指导】解答该题应把握以下两点: (1)刹车时为减速运动. (2)计算结果是否符合实际. 【答案
17、】(1)12m/s(2)0 规律总结:求解汽车刹车问题时应留意的问题 汽车刹车、飞机着陆、火车进站等实际减速运动,由于它们在速度减小为零后不再返回,此后它们就始终停留在某位置不动,故计算它们的速度时切不行盲目将所给时间代入速度公式.若所给时间小于刹车用时,则可将所给时间代入速度公式求解,若所给时间大于或等于刹车用时,则它们在所给时间速度为零. 五、加速度改变的v-t图象 例:试说明如图所示的图象中物体的运动状况. 【答案】图甲中,物体运动的加速度越来越大,速度越来越大,表示物体做加速度越来越大的变加速直线运动. 图乙中,物体运动的加速度越来越小,最终为0,速度越来越大,最终不变,表示物体做加速
18、度越来越小的变加速直线运动,直到加速度为0,做匀速直线运动. 图丙中,物体运动的加速度越来越大,速度越来越小,最终为0,表示物体做加速度越来越大的变减速直线运动,直到速度减为0. 图丁中,物体运动的加速度越来越小,速度越来越小,表示物体做加速度越来越小的变减速直线运动. 规律总结:依据v-t图象推断加速度的改变 图甲中,速度v随时间t的延长而增大,在时间轴上取两段相等的时间间隔t,对应的速度改变量v不同,而且v2>v1,所以物体做的不是匀加速直线运动.当t0时,a=t/v表示t内任一时刻的瞬时加速度,此时a应为该时刻曲线切线的斜率.即v-t图象为曲线时,曲线上面某点的切线斜率等于该时刻物
19、体的加速度.对甲图,随时间t的延长,切线斜率变大,即物体做加速度变大的加速运动. 同理可得,图乙中的物体做加速度渐渐减小的变加速直线运动. 课后小结 本节重点学习了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理解和对公式v=vo+at的驾驭.对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理解强调以下几点: 1.随意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增量相同,这里包括大小方向,而不是速度相等. 2.从速度一时间图象上来理解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v=vo+at,t时刻的末速度v是在初速度v0的基础上,加上速度改变量v=at得到. 3.对这个运动中,质点的加速度大小方向不变,但不能说a与v成正比、与t成反比,a确定于v和t的比值. 4.a=v/t而不是a=v/t,a=
20、v/t=(vt-v0)/t即v=vo+at,要明确各状态的速度,不能混淆. 5.公式中v、vo、a都是矢量,必需留意其方向. 板书 2.2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和时间的关系 1.匀变速直线运动 2.速度一时间图象 3.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v=v0+at 4.初速度vo再加上速度的改变量at就得到t时刻物体的末速度 中学物理优秀教案3 教学打算 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 1、驾驭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运动规律及特点。 2、驾驭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会推导,能进行有关计算。 3、知道v-t图象的意义,会依据图象分析解决问题。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通过探讨v-t图象,找寻规律,发觉匀变速直线运动
21、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情感看法与价值观 1、学生通过自己做试验并发觉规律,激发学生探究规律的爱好。 2、体验同一物理规律的不同描述方法,培育科学价值观。 3、将所学学问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增加学生学习的动力和。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的物理意义。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及应用。 教学难点 1、学会用v-t图象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2、驾驭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并会运用。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师:前面几节课,我们学习了如何描绘运动物体的v-t图象,本节课我们就从v-t图象入手,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运动规律。 新课教学 一、匀变速直线运动
22、 师:请同学们视察下面的v-t图象(课件展示),它们分别表示物体在做什么运动? 生1:中物体的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不随时间改变,说明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生2:中物体的速度随时间不断增大,说明物体在做假速直线运动。 师:细致视察中物体速度增加的有规律吗? 生:是匀称增加。假如取相等的时间间隔,速度的改变量是相同的。 师:很好。请同学们自己画图操作,试一试。 学生自己画图,动手操作 老师用课件投影,进一步加以阐述。 师:我们发觉每过一个相等的时间间隔,速度的增加量是相等的。所以无论t选在什么区间,对应的速度v的改变量v与时间的改变量t之比v/t都是一样的,即物体的加速度保持不变。 投影出示匀变速
23、直线运动的定义 沿着一条直线运动,且加速度保持不变的运动,叫做匀变速直线运动(uniformvariablerectilinearmotion)。 匀变速直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 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假如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匀称增加,这个运动叫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假如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匀称减小,这个运动就叫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生:我知道了,在刚才图1中的速度随时间匀称减小,表示的就是物体在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师:你所的对!请同学们再思索一下,三条直线的交点表示什么? 生1:是相遇! 生2:不是相遇,交点的横、纵坐标都相等,应当表示在同一时刻,三者的速度相等。 师:是的,在v-t图象中,
24、交点仅表示他们的速度相等,并不表示相遇,同学们不要把v-t图象与x-t图象相混淆。 老师接着引导学生思索教材第39页“说一说” 这条图线表示物体的速度怎样改变?在相等的时间间隔内,速度的改变量总是相等的吗?物体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吗? 生:速度增加,但在相等的时间间隔内,速度的改变量越来越大,说明v/t渐渐增大,即加速度增大,加速度不是恒量,那物体的运动就不是匀加速直线运动了。 师:没错。在不同的瞬时,物体的加速度不同,那我们怎么找某一点的瞬时加速度呢? 学生纷纷探讨。 生:是做切线吗? 师:特别好。我们可以做曲线上某点的切线,这一点的切线的斜率就表示物体在这一时刻的瞬时加速度。 二、速度与时间
25、的关系 师:除了图像外,我们还可以用公式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从运动起先(这时t=0)到时刻t,时间的改变量t=t-0,速度的改变量v=v-v0,因为加速度a=v/t是一个恒量,所以a=v/t=v-v0/t-0 解出速度v,得到v=v0+at 这就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 师:想一想,at在数值上等于什么? 生:a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速度的改变量,再乘以t就是0t时间内速度的改变量。 生:at再加上vo就是t时刻的速度了。 师:我们还可以从图象上进一步加深对公式的理解。 例题1 (投影)汽车以40km/h的速度行驶,现以0.6m/s2的加速度加速,10s后速度能达到
26、多少? 老师引导学生明确已知量、待求量,确定探讨对象和探讨过程 学生自主解题 师:投影出示规范步骤 解:初速度vo=40km/h=11m/s,加速度a=0.6m/s2,时间t=10s,10s后的速度为 v=v0+at =11m/s+0.6m/s210s =17m/s =62km/h 例题2 (投影)汽车以36km/h的速度匀速行驶,若汽车以0.6m/s2的加速度刹车,则10s和20s后的速度减为多少? 老师指导学生用速度公式建立方程解题,代入数据,计算结果。 老师巡察查看学生自己做的状况,投影出示典型的样例并加以点评。 有的同学把a=0.6m/s2代入公式v=vo+at,求出v10=16m/s
27、v20=22m/s 师:这种做对吗? 生:汽车在刹车,使减速运动,所以加速度应代负值,即a=0.6m/s2。 有的同学把a=0.6m/s2代入公式v=vo+at,求出v10=4m/sv20=2m/s 师:这样做对吗? 生:对,我也是这样做的 师:v20=2m/s中负号表示什么? 生:负号表示运动方向与正方向相反。 师:请同学们联系实际想一想,汽车刹车后会再朝反方向运动吗? 生:哦,汽车刹车后经过一段时间就会停下来。 师:那这道题究竟该怎么做呢? 生:先计算出汽车经多长时间停下来。 老师出示规范解题的样例。 解:设初速度v0=36km/h=10m/s,加速度a=0.6m/s2,时间t=10s,由
28、速度公式v=vo+at,可知刹车至停止所需时间t=vv0/a=010/0.6=16.7s。 故刹车10s后的速度v10=v0+at=10m/s0.610m/s=4m/s 刹车20s时汽车早已停止运动,故v20=0 师:通过这道题,我们大家知道了汽车遇到紧急状况时,虽然踩了刹车,但汽车不会立刻停下来,还会向前滑行一段距离。因此,汽车在运行时,要被限定速度,超过这一速度,就可能发生交通事故。请同学们结合实际想一想:当发生交通事故时,是如何推断司机是否超速行驶的? 生:汽车刹车时会留下痕迹,可以通过测量痕迹的长度,计算出司机刹车时的速度。以此来推断司机是否超速行驶。 师:好极了。 小结 本节重点从图象和公式两个方面探讨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理解时留意以下几点: 1、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质点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不变,但不能说a与v成正比、与t成反比,确定于v和t的比值。 中学物理优秀教案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26页 共26页第 26 页 共 26 页第 26 页 共 26 页第 26 页 共 26 页第 26 页 共 26 页第 26 页 共 26 页第 26 页 共 26 页第 26 页 共 26 页第 26 页 共 26 页第 26 页 共 26 页第 26 页 共 2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