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表面积说课.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表面积说课.pptx(2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一、说教材1、教材的内容、地位和作用圆柱与圆锥这一教学内容是小学阶段数学空间与图形领域中最后一个单元的知识。教材之所以这样安排,是因为在此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并初步了解了长方形、正方形、圆等平面图形的特点,学习了这些图形的面积计算,学生还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掌握了长(正)方体表面积与体积的含义及其计算方法,这些都是学生学习圆柱和圆锥的基础。学好这部分内容,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为以后学习其它几何形体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结合圆柱的表面积这一知识的特点,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拟定如下:第1页/共25页2、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圆柱体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含义。(2)能力
2、目标:通过操作,独立推导并把握求圆柱体的侧面积和表面积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中解决问题。(3)情感目标;通过探索合作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以及培养学生合作探究意识,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第2页/共25页3、教学重、难点圆柱体的侧面积和表面积在本课教材中占重要地位,它们是学习其它几何知识的基础,所以本课的重点是:探索圆柱体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难点是:理解圆柱侧面展开的多样性,将展开图与圆柱的各部分联系起来,并推导出圆柱体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公式。而解决这一难点的关键是:把圆柱体的侧面展开后所得到的长方形各部分同圆柱体各部分间的
3、关系。第3页/共25页二、说教法为了化解本课的重难点,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积极主动的进行探索,结合学生的特点,我把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为:“以学生动手操作活动为主体,以探索学习和合作交流为主线,以教师的引导点拨为副线,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主旨”。即以教师的引导带动学生进行动手操作活动,辅之以小组合作交流法、直观演示法、讨论法等,同时采用多媒体课件演示为教学辅助手段来实施教学。第4页/共25页三、说学法为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地位,本节课的学习活动以小组共同探索、交流讨论、合作学习为主要形式,教师适时进行点拨,创设平等、自主、和谐的教学环境,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得到
4、“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这个目的。第5页/共25页四、说教学程序为了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体现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突出空间与图形这个内容的教学特点,我精心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做好铺垫第6页/共25页(1)你知道长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吗?(2)圆的周长怎样计算?圆的面积又是怎样计算的呢?说一说,并用字母表示出来。(3)我知道圆柱的特征是这个过程我用课件展示3个方面的复习内容:第7页/共25页以上设计让学生逐题完成,让学生在复习中进一步掌握圆柱的特征,回顾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及长方形的面积的计算方法,这些知识完全与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有关,为下一步探索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计算方
5、法作好铺垫,让学生体验到新知识与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充分体现数学知识的前后连贯性。第8页/共25页(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感知情境,收集信息。展示纸筒图,问这个纸筒是什么形状的,你们想了解一下这种纸筒是怎样生产出来的吗?下面我们一起到生产车间去参观一下。第9页/共25页第10页/共25页问:根据屏幕展示情境图右侧的圆柱形纸筒成品及其数据,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可能提出:纸筒包括哪几部分?做一个圆柱体纸筒需要多少纸板?第11页/共25页(三)、自主探究解决问题1、提出问题谈话:求“做一个这样的圆柱形纸筒,至少需要多少纸板”,实际上是求什么?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总结求需要多少纸板,就是求圆
6、柱体纸筒的表面积。第12页/共25页你们认为圆柱的表面积是有哪几部分组成的?同学们同意他的说法吗?展示圆柱体,的确像同学们说的那样,圆柱的表面积等于侧面积与两个底面积的和。那你们能用一个等式来概括这句话吗?现在我们知道:圆柱的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如果我要求圆柱的表面积,必须知道哪两个条件?第13页/共25页2、合作探究总结方法(1)、动手操作谈话:利用你们手中用纸围成的圆柱剪一剪,一个圆柱的展开图,看你有什么发现?学生分组动手操作。让学生明白把圆柱的侧面展开成平面图形,感受化曲为直的思想,获得直观的感受。第14页/共25页(2)、合作研究。“你把圆柱的侧面展开后得到什么图形呢?你是怎样得
7、到的呢?请你和同学交流。这是让学生明白用不同的方法会得到不同的结果,也就是圆柱的侧面展开可以形成不同的图形,让学生明白在什么情况下得到平行四边形,在什么情况下得到长方形,在什么情况下得到正方形。用不同的方法让学生明白圆柱侧面展开图的多样性,这样来化解教学的一个难点。(3)、发现联系。第15页/共25页底面周长高高底面周长高底面周长首先用课件演示圆柱的侧面展开图:第16页/共25页你们发现圆柱的侧面展开成长方形、正方形、或者平行四边形后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这一过程是让学生明白,不管展开成什么图形,圆柱的侧面积是不会变的。第17页/共25页(4)、进行推理,总结方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小组交流等,
8、同时采用多媒体课件演示,让学生理解侧面展开后得到的长方形与圆柱的各部分的关系后,然后引导学生概括总结;“你知道长方形的面积是怎样计算吗?那么圆柱的侧面积又是怎样计算吗?第18页/共25页因为有了上述的探究过程,学生自然而然的就会概括出圆柱的侧面积的计算方法;底面周长高,并用字母表示。你现在知道怎样求圆柱的表面积了吗?(先自己写出你的研究结果,再和同伴交流交流,然后向大家展示你的成果,让大家分享你的成功。)(这一环节,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发现、合作中学习、在交流中成长、这样能够更好的突破难点)。第19页/共25页问:应用我们的发现,你能求出下面圆柱的侧面积吗?(只列式,不计算。)(1)底面周长4c
9、m,高5cm。(2)底面直径2cm,高10cm。口头列式并说说怎么想的。问:圆柱体的表面积怎样计算呢?圆柱体的表面积等于侧面积加两个底面的面积。第20页/共25页(四)例题学习内化提升这一环节是内化知识,训练思维,培养能力,形成技能的重要环节,因而我首先设计了例题学习,教会学生应用,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运用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中,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数学来源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第21页/共25页然后让学生练习(自主练习第1题。)分别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最后是解决问题(自自主练习第2题。)。在内容上注意采取秩序渐进的原则,由易到难,这样即符合儿童的认识特点,又能兼顾大多数学生。同时也让学生明白在实际生活中计算圆柱的表面积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结合实际进行计算。第22页/共25页(五)课堂总结知识拓展先让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再师生一起总结,目的是让学生对本课所学的知识有系统的认识,培养学生整理知识的能力,引导学生总结学习方法,达到学会学习的目的。同时布置了一道课外拓展题,让学生进行探讨。并布置作业。第23页/共25页五、说板书设计圆柱的表面积长方形的面积长宽s=ab例题展示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s=ch圆柱的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s=ch+r2第24页/共25页感谢您的观看!第25页/共2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