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 社会角色.pptx

上传人:莉*** 文档编号:80090380 上传时间:2023-03-22 格式:PPTX 页数:47 大小:1.2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心理学 社会角色.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社会心理学 社会角色.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心理学 社会角色.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心理学 社会角色.pptx(4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Alltheworldsastage,Andallthemenandwomenmerelyplayers.Theyhavetheirexitsandtheirentrances;Andonemaninhistime playsmanyparts.As you like it第1页/共47页尧舜生,汤武净,桓文丑末,古今来几辈角色;云霞彩,日月灯,风雷鼓板,天地间一大戏台。中国对联第2页/共47页第一节 社会角色概述一、角色的定义二、角色的分类三、角色的功能第3页/共47页一、角色的定义林顿(Ralph Linton,1893-1953)的定义:“角色这是地位的动力方面。个体在社会中占有与他人

2、地位相联系的一定地位。当个体根据他在社会上所处的地位而实现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时,他就扮演着相应的角色。”地位角色第4页/共47页森田清美将角色分为:群体性角色代表了位置的概念,是观察家庭内各个位置与家庭群体的整体关系时的概念,如户主、主妇、成员;关系性角色是从群体关系角色来观察各个位置时的概念,每个家庭都有n1个关系性角色,n代表群体成员数,如一个三口之家的关系角色有,妻子对丈夫的角色,子女对父母的角色。第5页/共47页科学的角色定义包括三种社会心理学要素:社会角色是一套社会行为模式;社会角色是由人的社会地位和身份所决定,而非自定的;社会角色是符合社会期望(社会规范、责任、义务等)“一定社会身份

3、所要求的一般行为方式(外)及其内在的态度和价值观基础(内)。”第6页/共47页(一)根据角色存在形态的不同理想角色,社会观念形态领悟角色,个体观念形态实践角色,客观现实形态二、社会角色的分类第7页/共47页(二)根据角色扮演者获得角色的方式不同先赋角色先赋角色自致角色自致角色第8页/共47页“红与黑”都走不通 于连的社会角色为何失败?司汤达小说的书名蕴涵着什么?有多种说法:“红”象征拿破仑时代的红色军服,“黑”是复辟王朝僧侣的黑衣;红是德瑞那夫人的鲜血,黑是玛蒂尔德的丧服;红与黑象征赌盘上的黑点红点,而轮盘象征人生的游戏。第9页/共47页严格的等级社会为人们事先预先设置了社会角色,它首先维护的

4、是先赋角色的利益;等级社会切断了下层人物进入上层社会的通道,对自致角色是不相容的;“宁可死一千次,也要飞黄腾达”的于连,其悲剧在于他并没有意识到他的角色行为通向的是一条不归路。第10页/共47页(三)根据角色扮演者受角色规范的制约程度不同正式角色正式角色非正式角色非正式角色第11页/共47页(四)根据角色和角色之间的权力和地位关系支配角色受支配角色第12页/共47页(五)根据角色扮演者的最终意图功利性角色功利性角色表现性角色表现性角色第13页/共47页(六)根据角色的参与程度零度参与:街上行人,电影院的观众漫不经心参与:浏览商品的顾客传统仪式性参与:婚丧仪式中参与的亲友生物性参与:母亲对子女,

5、虔诚的教徒神经质型深度参与:职业赌徒情迷意乱的参与:深恋的情人精神与外物合一的参与:神灵附体的道士第14页/共47页三、社会角色的功能角色的互动功能角色的规范功能角色的自我表现功能第15页/共47页第二节 角色理论角色理论(roletheory)是一种试图从人的社会角色属性解释社会心理和行为的产生、变化的社会心理学理论取向。角色理论来源:社会学中的符号互动论、心理学的角色扮演技术,以及人类学的结构功能论的影响。第16页/共47页角色理论的两种取向结构角色论(代表林顿)认为角色概念是用作构造其关于社会结构、社会组织理论体系的基石。他认为社会是一个由各种各样的相互联系的位置或地位组成的网络,其中个

6、体在这个系统中扮演各自的角色。过程角色论(代表特纳)以社会互动作为基本出发点,围绕互动中的角色扮演过程展开对角色扮演、角色期望、角色冲突与角色紧张等问题的研究。17第17页/共47页斯特里克的融合方案结构角色论和过程角色论看似针锋相对,实际上则是互补的,许多学者力图融合二者,建立一个统一的角色理论。把互动过程看做是在结构的框架之下具有角色规定的方向性的,而角色扮演者同时又发挥着创造性作用的能动辩证过程。1980年,斯特里克(S.Stryker)提出了一个典型的融合方案。第18页/共47页第三节 角色学习、扮演和冲突一、角色学习(Role Learning)p角色学习是角色扮演的基础和前提,包括

7、两个方面:形成角色观念:角色地位、义务、行为、形象观念等学习角色技能:综合性的学习、互动中的学习,随着个人角色的改变而进行的学习第19页/共47页二、角色扮演(Role-taking)角色扮演是指人们按照其特定的地位和所处的情境而表现出来的行为。社会学视角:互动与表演。米德认为,角色扮演是互动得以进行的基本条件。戈夫曼从角色概念出发,将社会与舞台进行了广泛的比较,从而提出了他的“戏剧理论”。心理学视角:技术与手段。是指将人暂时置身于他人的社会位置,并按照这一位置所要求的方式和态度行事,以增进人们对他人社会角色、自身原有角色的理解,从而学会更有效地履行自己角色的社会心理学技术。莫里诺第20页/共

8、47页三、角色冲突(Role Conflict)(一)角色丛:众多角色集中在一个人身上,我们称这种情况是角色丛。某教师某教师父父 亲亲学学 者者同同 学学丈丈 夫夫儿儿 子子党党 员员朋朋 友友教教 师师 第21页/共47页(二)角色冲突:是指占有一定地位的个体与不相符的角色期望发生冲突的情境,也就是个体不能执行对角色提出的要求就会引起冲突的情境。冲突产生的可能性和个体体验到的角色冲突的强度,取决于两个因素:社会期望的性质个体的角色扮演能力的高低第22页/共47页(三)角色冲突的分类角色内冲突:是指由于角色互动对象对同一角色抱有矛盾的角色期望而引起的冲突。角色间冲突:是由角色紧张造成的,有两方

9、面的表现:第一,时间上冲突;第二,要求上冲突。第23页/共47页问题:你认为在现代社会中,男性最突出的角色冲突是什么?女性最突出的角色冲突又是什么?如何去缓解这种角色冲突呢?第24页/共47页男性:男性:角色目标与自我实践角色的冲突;角色目标与自我实践角色的冲突;(角色目标的设计不能仅仅以他人为参(角色目标的设计不能仅仅以他人为参照,角色目标应分为终期性目标和阶段照,角色目标应分为终期性目标和阶段性目标。)性目标。)女性:女性:职业角色与家庭角色的冲突。职业角色与家庭角色的冲突。(这是角色丛最典型的冲突,保持各种(这是角色丛最典型的冲突,保持各种角色的平衡是困难的,需分析什么是首角色的平衡是困

10、难的,需分析什么是首属角色,以其为主,兼顾其他角色。)属角色,以其为主,兼顾其他角色。)第25页/共47页(四)缓解角色冲突的方法角色规范化角色合并法(角色创造)角色层次法:社会心理学家古德的角色选择法第26页/共47页古德指出,角色冲突有害于个体的身心健康,因此一旦产生就应该设法消除。他提出了解决这种紧张的具体方法:即从各种互为交叉的角色中挣脱出来,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用到那些对自己更有价值的角色上。一个角色是否有价值则取决于三个方面:该角色对个体的意义如何;不扮演某些角色可能产生的积极和消极的结果;周围的人对你拒绝某些角色的反应。古德的角色选择法第27页/共47页四、角色偏差(Role de

11、viance)角色偏差是指一个人行为和心理准备长时间偏离社会期望,形成与自己社会身份不相适应的行为和心态结构。角色偏差现象十分复杂,行为偏离社会期望只是表面现象,其背后的实质是个人的整个行为动力系统的各个环节,包括其所受到的外部对待、评价与角色期望、其内在的自我概念系统、动机机制以及表现于外的行为模式和行为后果,都偏离了特定社会身份要求的一般模型。28第28页/共47页瞎么杵子上南极根本找瞎么杵子上南极根本找不着北不着北,脑血栓练下叉根脑血栓练下叉根本劈不开腿本劈不开腿,大马猴穿旗大马猴穿旗袍根本就看不出美袍根本就看不出美,你让你让潘长江去吻郑海霞潘长江去吻郑海霞,根本根本就够不着嘴。就够不着

12、嘴。纯属娱乐!纯属娱乐!第29页/共47页君子与小人:中国式的角色冲突这种角色冲突在于个人虽然在理想中希望扮演一种社会推崇的角色,但由于他无法满足社会或他人给予的期望,的行为模式行事在实际生活中只能按与此角色相反。这种冲突发生在理想和现实之间,或者说发生在理想的角色和现实的角色之间,以中国社会常说的“做君子的理想”和“干小人的勾当”间的冲突为典型,并且它也往往是我们大多数人在社会生活中常会遇到的一种角色冲突。第30页/共47页“君子”和“小人”的内涵 第31页/共47页韦政通在传统中国理想人格的分析一文中曾用“内圣外王”来归纳儒家对君子的界定,结合大学的论述,理解为:内圣(功夫)是一个人的内在

13、修养,包括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外王(事业)指的是把一个人的内在修养所得,推广于社会,发挥作用,包括齐家、治国和平天下。第32页/共47页做“君子”有三难p儒家对君子的所做所为是经过概括、抽象、综合而的来的一种人格,这种理想型的个格要求人们去照着实践几乎是不可能。p儒家本身对君子的各种要求之间就有一些可能发生矛盾的地方,如信与义、情与理、忠与孝。p儒家对君子所作的“内圣外王”的要求将修身和治国、平天下连接得过紧,这也造成了做君子的难度。第33页/共47页解决途径不求具备君子的内在道德品质,只求君子的表面风度和做人的诀窍。找一些托词、借口或理由来说明自己的行为虽不够正派、果敢、大方,但仍

14、不失为君子。表面奉行君子的理想,暗地干脆干小人的勾当。第34页/共47页第四节 性别角色差异两性差异(生理差异、心理差异)性别角色差异性别差异理论第35页/共47页一、两性差异 生理差别 心理差异36第36页/共47页生理差异是指男女的自然性别,是用生物标准来确定的男性和女性,这种生物标准包括生理结构和解剖结构。生理结构主要是指性染色体的差异,解剖结构主要是指性器官的差异。现代的研究者们认为,最可能影响性别角色差异的生理因素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遗传基因性激素生理性别是与生俱来的37第37页/共47页心理差异性别心理特征,主要指男性与女性心理特征的差异。要理解这种差异,必须把握两点:1男性与女性

15、的心理特征并无绝对差异,只有相对差异;2性别心理差异并不能说明每一个体(无论男性或女性)的情况。38第38页/共47页男女性别的差异1、男性在年轻时会交很多朋友,但女性过了中年以后才会有更多的朋友。2、约有25%的男性,在第一次约会时就爱上对方,但女性到了第四次约会,才有15%爱上对方3、女性作决定的速度比男性快。4、入学前到中学期的男孩子比女孩子更爱支配别人。成年后婚姻生活越长久,妻子就越成为被支配者。5、男性时常害怕爱侣会被杀或自杀,而女性则常常害怕爱侣会遭受意外的事故或年老死去。6、男人喜欢冲锋式的工作,间隔休息,而女人则喜欢以同一个节奏工作。7、大多数对成年人所做的调查都显示,男性和女

16、性爱搬弄是非、制造谣言的程度是一样的。8、阻止犯罪的研究显示,遇到坏人时反抗的女性比男性多25%。9、约有2/3或4/5的酗酒者是男性。十个丈夫中,只有一个会与酗酒的妻子生活;但十个妻子中,却有九个会继续与酗酒的丈夫生活。10、犯罪的单身男性比已婚男性多,而犯罪的单身女性则比已婚女性少。11、声称快乐满足的已婚男性几乎是单身男性的两倍。但已婚的女性却比单身女性更常表示不快乐,不管有无孩子。12、流产的胚胎大多是男孩。13、关于做梦。男性较经常梦见陌生环境里的陌生男人,一般多与暴力有关,即使梦见女性,多半与性爱有关。女性在梦境中,总是梦见熟识环境里的朋友和亲人。女性的梦境通常在户外,气氛大多友善

17、,除非是月经来临前,这时女性做梦时会觉得懊恼和紧张厌烦。14、女人喜欢隐藏她们最深的感情,而男性喜欢让对方知道。如果你问一个男人“这个面包是哪里买来的?”他会告诉你;而把这个问题问一个女人,她通常会反问“有什么问题吗?”15、女人到家门口才掏出开门的钥匙,而男人早就掏了出来。女人划火柴时,总是把火柴划出,而男人总是划入,也许是女人怕烧到自己。16、一家德国报纸组织了一次测验,在慕尼黑的一间商店里装了一面长镜,然后观察经过长镜的男女,看他们有着怎样的反应。在8小时的观察中,共有1620个女人经过这面长镜,1/3停下来短暂望她们自己;而差不多所有600个经过长镜的男人,都停下来好好望自己,大多数又

18、往后望,看看是否被人注意39第39页/共47页二、性别角色差异 个性和行为方面的性别差异:侵犯行为、支配行为、自信心、交际 智能方面的差异:智力、语言能力、运动技能、空间能力、数学能力、知觉速度、艺术和音乐能力 成就方面的性别差异:学业成就和职业成就 40第40页/共47页性别角色心理差异还表现在攻击性、自信心、支配、人际交往、焦虑等方面。攻击性许多学者认为,攻击性也许是性别角色心理差异最为常见的现象,即男性比女性富有攻击性;自信心和自我评价男女之间在自信心方面存在着一些差异,一般地说男性的自我评价往往有过高的倾向,并可能随年龄的增长而加强;焦虑大多数研究表明,女性比男性显得胆小、怯懦、多虑,

19、而且女性自己也承认这种情况是存在的,这可能是性别角色的刻板印象所造成的。从研究成果来看,性别角色的个性特征有些差异比较明显,如攻击性;有些差异不太明显,如焦虑;有许多个性特征,如人际交往等方面未见性别差异,尤其是一些重要的个性特征,如正直、良心、诚实等,其个体差异比性别差异的表现要明显得多。41第41页/共47页性别角色刻板印象所谓性别角色刻板印象,就是人们对男性或女性在行为、个性特征等方面予以的期望、要求和笼统的看法。传统的性别角色观念都具有核板的性质,是性别角色刻板印象的重要组成部分。性别角色刻板印象在有些场合下也许是符合实际情况的,但在另外一些场合下却未必正确。在一般情况下,性别角色刻板

20、印象往往夸大了性别心理差异。在性别角色刻板印象的研究中,心理学家发现了它的两个重要特点:一是性别角色刻板印象的存在非常普遍;二是一致认为男性气质优越于女性气质。性别角色刻板印象对于男女心理差异产生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它影响人们对男女社会行为的评价和成败的归因。42第42页/共47页三、性别差异理论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伊德认为在生殖阶段,儿童的注意力转移到生殖器,性别开始分化。文化人类学理论:玛格丽特米德认为男女心理的特点是由于他们学习了由社会传统所继承下来的文化模式的结果。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认为儿童把与自己性别相同的人作为模仿的榜样,从而获得了某些性别角色。认知社会化理论:科尔伯格认为儿童对性

21、别角色的观念随年龄的增长、认知的发展而改变,采取的符合性别角色的行为也随之改变。性别发展阶段论:布洛克认为性别角色发展的阶段与儿童的道德发展阶段相平行。43第43页/共47页课后复习指南名词:社会角色、理想角色、领悟角色、实践角色、先赋角色、自制角色、规范性角色、开放性角色、角色学习、角色冲突、角色偏差角色冲突有哪些?如何进行协调?请举例加以说明。简述戈夫曼的戏剧理论。运用所学的角色理论知识,谈一谈如何有效的缓解现代人心理压力的问题。第44页/共47页拓展学习要求学生分组查阅社会角色方面研究的成果,著作、论文等,并口头报告(5分钟),可制作成PPT形式。第45页/共47页大学中的著名论述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第46页/共47页感谢您的观看!第47页/共47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PPT文档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