泻下剂方剂学.pptx

上传人:莉*** 文档编号:80086803 上传时间:2023-03-22 格式:PPTX 页数:62 大小:2.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泻下剂方剂学.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泻下剂方剂学.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泻下剂方剂学.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泻下剂方剂学.pptx(6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一、定义:1、凡以泻下药为主组成,2、有通导大便、排除胃肠积滞、荡涤实热 攻逐水饮、寒积等作用3、治疗里实证的方剂 二、立法依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第1页/共62页三、分类1、寒下湿热内结大承气汤等2、温下寒湿内结温脾汤等3、润下燥热内结麻子仁丸等4、逐水水饮内结十枣汤攻5、补兼施正虚邪实黄龙汤 第2页/共62页1.泻下剂不可多服、久服,否则易耗伤胃气。2.年老体弱、经期、孕妇、产后、病后慎用泻下剂。3.里实内结易阻碍气机,故泻下剂常配理气、行气药。4.表证未解,里实以成,应先解表,后攻里,或表里同治。5.忌食油腻。四、使用注意:第3页/共62页五、教学目的

2、与要求五、教学目的与要求1、熟悉:泻下剂的概念、适用范围、分 类及使用注意。大黄附子汤、麻子仁丸、黄龙汤、济川煎。2、掌握:大承气汤、大黄牡丹汤、温脾 汤、十枣汤。3、了解:大陷胸汤。第4页/共62页第一节第一节 寒寒 下下 一、适应证一、适应证 里热积滞实证。症见大便秘里热积滞实证。症见大便秘 结,腹部胀满疼痛,甚或潮热,苔结,腹部胀满疼痛,甚或潮热,苔 黄厚,脉实等。病机为里热与燥屎、水黄厚,脉实等。病机为里热与燥屎、水 饮、气滞、瘀血、宿食登搏结,肠胃传饮、气滞、瘀血、宿食登搏结,肠胃传 化功能失常,气机阻滞所致。化功能失常,气机阻滞所致。第5页/共62页二、方剂配伍特点二、方剂配伍特点

3、 以苦寒泻下药为主组方,如大黄、芒硝等。常用配伍:以苦寒泻下药为主组方,如大黄、芒硝等。常用配伍:(1 1)行气药,如枳实、厚朴、木香、槟榔等。)行气药,如枳实、厚朴、木香、槟榔等。(2 2)清热药,如败酱草、黄芩、栀子)清热药,如败酱草、黄芩、栀子 第6页/共62页 三三.代表方:代表方:大承气汤、大黄牡丹汤。第7页/共62页大承气汤大承气汤伤寒论【组成】大黄 厚朴 枳实 芒硝【功用】峻下热结【病因病机】阳明腑实证 第8页/共62页【主治主治】1 1阳明腑实证。阳明腑实证。大大便便不不通通,频频转转矢矢气气,脘脘腹腹痞痞满满腹腹痛痛拒拒按按,按按之之则硬,甚或潮热谵语,手足濈然汗出,舌苔黄燥

4、起则硬,甚或潮热谵语,手足濈然汗出,舌苔黄燥起刺,或焦黑燥裂,脉沉实。刺,或焦黑燥裂,脉沉实。2 2热结旁流证。热结旁流证。下下利利清清水水,色色纯纯青青,其其气气臭臭秽秽,脐脐腹腹疼疼痛痛,按按之之坚硬有块,口舌干燥,脉滑实。坚硬有块,口舌干燥,脉滑实。3 3里热实证之热厥、痉病或发狂等。里热实证之热厥、痉病或发狂等。大承气汤第9页/共62页【方解】君大黄 臣芒硝 佐佐 苦寒通降,泻热便荡涤胃肠湿热积滞咸寒润降,泻热通便软坚润燥以除燥坚 泻其“实”大承气汤润其“燥”厚朴(重用):下气除满除其“满”枳实:行气消痞消其“痞”第10页/共62页【配伍特点】咸寒共投,通因通用咸寒共投,通因通用。【证

5、治要点】本本方方为为治治疗疗阳阳明明腑腑实实证证的的基基础础方方,又又是是寒寒下下法法的的代代表表方方。临临床床应应用用以痞、满、燥、实四症,及舌红苔黄,脉沉实为辨证要点。以痞、满、燥、实四症,及舌红苔黄,脉沉实为辨证要点。大承气汤第11页/共62页【加减应用】兼气虚者+人参以补气,以防泻下气脱 兼阴津不足者+玄参、生地等以滋阴润燥。大承气汤第12页/共62页【使用注意】本方为泻下峻剂,气虚阴亏、燥结不甚者,本方为泻下峻剂,气虚阴亏、燥结不甚者,以及年老体弱等均应慎用;孕妇禁用;注以及年老体弱等均应慎用;孕妇禁用;注意中病即止,以免耗损正气。意中病即止,以免耗损正气。大承气汤第13页/共62页

6、【药理研究药理研究】1.1.对胃肠功能的影响对胃肠功能的影响 2.2.对肠管血流量的影响对肠管血流量的影响 3.3.抗炎作用抗炎作用 4.4.抑菌作用抑菌作用大承气汤第14页/共62页【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急性单纯性肠梗阻、本方常用于急性单纯性肠梗阻、粘连性肠梗阻、蛔虫性肠梗阻、粘连性肠梗阻、蛔虫性肠梗阻、急性胆囊炎、急性胰腺炎、幽急性胆囊炎、急性胰腺炎、幽门梗阻,以及某些热性病过程门梗阻,以及某些热性病过程中出现高热、神昏谵语、惊厥、中出现高热、神昏谵语、惊厥、发狂而见大便不通、苔黄脉实发狂而见大便不通、苔黄脉实者。者。大承气汤第15页/共62页自学小承气汤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调胃承气汤比较三

7、承气汤比较三承气汤第16页/共62页大黄牡丹汤 金匮要略【组成】大黄 牡丹 桃仁 冬瓜仁 芒硝【功用】泻热破瘀,散结消肿。【病因病机】肠中湿热郁蒸,气血凝聚所致第17页/共62页【主治】肠痈初起,湿热瘀滞证肠痈初起,湿热瘀滞证 右少腹疼痛拒按,按之其右少腹疼痛拒按,按之其 痛如淋,甚则局部肿痞,或右痛如淋,甚则局部肿痞,或右 足屈而不伸,伸则痛剧,小便足屈而不伸,伸则痛剧,小便 自调,或时时发热,自汗恶自调,或时时发热,自汗恶 寒,舌苔薄腻而黄,脉滑数。寒,舌苔薄腻而黄,脉滑数。大黄牡丹汤第18页/共62页【方解】君君 臣臣 佐佐冬瓜仁:清肠利湿,排脓消痈冬瓜仁:清肠利湿,排脓消痈 大黄牡丹汤

8、大黄:泻热逐瘀,荡涤肠中湿热瘀结丹皮:清热凉血,活血散瘀泻热破瘀芒硝:软坚散结,泻热导滞桃仁:活血破瘀,合丹皮散瘀消肿第19页/共62页【配伍特点】泻热逐瘀与凉血利湿共用,二便分消.【证治要点】本方为治疗湿热血瘀肠痈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右下腹疼痛拒按,舌苔黄腻,脉滑数为辨证要点。大黄牡丹汤第20页/共62页【加减应用】热毒较重者+蒲公英、金银花、紫花地丁、败 酱草以加强清热解毒之力 血瘀较重者+赤芍、乳香、没药以活血祛瘀大黄牡丹汤第21页/共62页【使用注意】凡肠痈溃后,老人、孕妇、产后或体质虚弱者,应慎用或凡肠痈溃后,老人、孕妇、产后或体质虚弱者,应慎用或忌用。忌用。大黄牡丹汤第22页/共6

9、2页 【药理研究】1 1、对肠道运动的影响、对肠道运动的影响 能增强阑尾蠕动,并促进其血液循环。能增强阑尾蠕动,并促进其血液循环。2 2、抗炎抗菌作用、抗炎抗菌作用 对葡萄球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大肠杆菌有一定抑制作用。对葡萄球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大肠杆菌有一定抑制作用。3 3、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大黄牡丹汤第23页/共62页【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急慢性单纯性阑尾本方常用于急慢性单纯性阑尾炎、肠梗阻、急性胆道感染、炎、肠梗阻、急性胆道感染、胆道蛔虫、胰腺炎、急慢性盆腔胆道蛔虫、胰腺炎、急慢性盆腔炎、输卵管结扎后感染等属湿炎、输卵管结扎后感染等属湿热瘀滞者。热瘀滞者。大黄牡丹汤第

10、24页/共62页第二节第二节 温温 下下 一、适应证一、适应证 里寒积滞实证。其病机为寒邪与积滞互结于肠胃,以致冷积中阻。常见大便秘结,脘腹胀满,腹痛喜温,手足不温,甚或厥冷,脉沉紧等。第25页/共62页二、方剂配伍特点二、方剂配伍特点 以温里药与泻下药为主组方,常用泻下药大黄、巴豆等与温里药附子、干姜、细辛等配伍,变寒下药为温下之用。常用配伍:(1)补气助阳药,如人参、党参等。脾阳不足,阳虚寒凝致腹痛便秘,需泻下药配伍补气助阳药。三三.代表方:代表方:大黄附子汤、温脾汤。第26页/共62页温脾汤 备急千金要方(阳虚寒积证的代表方)【组成】大黄 当归 干姜 附子 人参 芒硝 甘草【功用】攻下冷

11、积,温补脾阳【病因病机】脾阳不足,阴寒内盛,寒积中阻 第27页/共62页【主治】阳虚寒积证 腹痛便秘,脐下绞结,绕脐不止,手足不温,苔白不渴,脉沉弦而迟。温脾汤第28页/共62页【方解】君 臣 佐人参、当归:益气养血 使甘草:调和诸药 温脾汤附子:温壮脾阳,解散寒凝大黄:泻下冷积,去性存用芒硝:润肠软坚干姜:温中助阳第29页/共62页【配伍特点】温通、泻下与补益三法兼备,寓温补于攻下之中,具有温阳以祛寒、攻下不伤正之特点。温脾汤第30页/共62页【证治要点】本方为治疗脾阳不足,寒积中阻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腹痛,便秘,手足不温,苔白,脉沉弦为辨证要点。温脾汤第31页/共62页【加减应用】腹中胀痛

12、者 +厚朴、木香以行气止痛 腹中冷痛 +肉桂、吴茱萸以增强温中祛寒之力温脾汤第32页/共62页【使用注意】本方属温下剂,若为里实热结,津伤便秘者,但用寒下之剂。临床应用本方时,应注意寒凉药与辛热药之间的比例关系,只有辛热药的用量大于寒凉药的用量,才能达到温下的目的。温脾汤第33页/共62页【药理研究】温脾汤1、温阳通便作用 温脾汤对脾胃虚寒型便秘 有较好的治疗作用。2、改善肾功能、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的作用 可用于慢性肾功能不全。第34页/共62页温脾汤1、温阳通便作用 温脾汤对脾胃虚寒型 便秘有较好的治疗作用。2、改善肾功能、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的 作用 可用于慢性肾功能不全。【药理研究】第35

13、页/共62页【现代运用】方常用于急性单纯性肠梗阻或不全梗阻等属中阳虚寒,冷积内阻者。温脾汤第36页/共62页一、方剂配伍特点一、方剂配伍特点 以峻下逐水药为主组方,如大戟、芫花、甘遂、牵牛子等。常用配伍:(1)行气药,如青皮、陈皮、木香、槟榔等。(2)益气养胃药,如大枣等。(3)泻下药或渗湿利水药,如大黄、泽泻、木 通、赤小豆等。第四节 逐 水 第37页/共62页二、适应证二、适应证 水饮壅盛于里的实证。常见胸胁引痛或水肿腹胀,二便不利,脉实有力等症。三三.代表方:代表方:十枣汤第38页/共62页十枣汤 伤寒论(峻下逐水第一方)【组成】芫花 甘遂 大戟 大枣【功用】攻逐水饮【病因病机】水饮壅盛

14、于里,停于胸胁,或 水饮泛溢肢体 第39页/共62页【主治】1悬饮。咳唾胸胁引痛,心下 痞硬胀满,干呕短气,头痛 目眩,或胸背掣痛不得息,舌苔滑,脉沉弦。2水肿。一身悉肿,尤以身半 以下为重,腹胀喘满,二便 不利。十枣汤第40页/共62页【方解】君甘遂:长于行经隧之水湿 臣 佐大枣 十枣汤大戟:善泄脏腑之水湿芫花:善消胸胁之痰饮消经隧脏腑胸胁之水湿缓和诸药毒性;益气护胃,减少药后反应;培土制水,邪正兼顾第41页/共62页【配伍特点】药性峻列,功专效宏 十枣汤第42页/共62页【证治要点】本方为泻下逐水的代表方,又是治疗悬饮及阳水实证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咳唾胸胁引痛,或水肿腹胀,二便不利,脉沉弦

15、为辨证要点。十枣汤第43页/共62页【使用注意】不能久服、多服,年老体弱慎用,孕妇禁用。使用本方应注意几点:1、三药为散,大枣煎汤送服,不可与大枣同煮,否则可引起腹痛、吐泻等副作用。而且甘遂的有效成分不溶于水,煎汁服则影响疗效;2、清晨空腹服用,从小量开始,若服后下少,次日加量(增至3g);3、服药得快利后,宜食糜粥保养脾胃;4、服用本方后,泻下不止,可服冷稀粥或冷开水以止之;5、甘遂、大戟、芫花醋制后,可减轻毒副作用。十枣汤第44页/共62页【药理研究】十枣汤1、泻下作用2、利尿作用3、其他作用(镇咳祛痰)第45页/共62页【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渗出性胸膜炎、结核性胸膜炎、肝硬化、慢性肾炎所

16、致的胸水、腹水或全身水肿,及晚期血吸虫病所致的腹水等属于水饮内停里实证者。十枣汤第46页/共62页芫花药性:苦、辛、温;有毒。归 肺、脾肾经。功效:泄水逐饮,祛痰止咳,杀 虫疗疮应用:1 1、胸肋停饮,水肿,臌胀 2 2、咳嗽痰喘 3 3、头疮,白秃,顽癣、痈 肿 第47页/共62页甘遂药性:苦、寒、有毒。归肺、肾、大肠经功效:泄水逐饮,消肿散结应用:1 1、水肿,臌胀,胸肋停饮2 2、风痰癫痫3 3、疮痈肿毒 第48页/共62页大戟药性:苦、寒、有毒。归 肺、脾、肾经功效:泄水逐饮,消肿散 结应用:1 1、水肿,臌胀,胸肋停 饮2 2、疮痈疮毒,瘰疬痰核第49页/共62页大枣药性:甘、温。归

17、脾、胃心 经。功效:补中益气,养血安神。应用:1、脾虚证 2、脏躁,失眠症第50页/共62页大黄药性:辛、寒。归睥、胃、大肠、肝、心 包经。功效:泻下攻积,清热泻 火,凉血解毒,逐瘀通 经。应用:1、积滞便秘 2、血热吐衄,目赤咽肿 3、热毒疮疡,烧烫伤 4、瘀血诸证 5、湿热痢疾、黄疸、淋证第51页/共62页当归药性:甘、辛、温。归肝、心、脾经。功效:补血调经,活血止痛,润肠通 便。应用:1 1、血虚诸证2 2、血虚血瘀,月经不调,闭经、痛 经。3 3、虚寒性腹痛,跌打损伤,痈疽疮 疡,风寒痹痛。4 4、血虚肠燥便秘。第52页/共62页干姜药性:辛、热。归、脾、胃、肾炎、心、肺 经。功效:温

18、中散寒,回阳通 脉,温肺化饮。应用:1、腹痛、呕吐、泄泻 2、亡阳证 3、寒饮喘咳第53页/共62页附子药性:辛、甘、大热。有 毒。归心、肾、脾经。功效: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应用:1、亡阳证 2、阳虚证 3、寒痹证第54页/共62页人参药性:甘、微苦、平。归肺、脾、心经。功效:大补元气,补脾益气,生津,安神益气。应用:1、元气虚脱症 2、肺脾心肾气虚症 3、热气气虚津伤口渴及消渴 症第55页/共62页甘草药性:甘,平。归心、肺、脾经。功效:补脾益气,祛痰止咳,缓急 止痛,清热解毒,调和诸药应用:1、心气不足,脉结代、心动悸 2、脾气虚证 3、咳喘 4、脘腹四肢挛急疼痛 5、热毒疮疡,

19、咽喉肿痛,药食中毒 6、调和药性第56页/共62页芒硝药性:咸、苦、寒。归胃、大肠经。功效:泻下攻积,润燥软 坚,清热消肿应用:1、积滞便秘2、咽痛,口疮,目赤,痈 疮肿痛第57页/共62页大黄药性:辛、寒。归睥、胃、大肠、肝、心 包经。功效:泻下攻积,清热泻 火,凉血解毒,逐瘀通 经。应用:1、积滞便秘 2、血热吐衄,目赤咽肿 3、热毒疮疡,烧烫伤 4、瘀血诸证 5、湿热痢疾、黄疸、淋证第58页/共62页厚朴药性:苦、辛、温。归 脾、胃、肺、大肠经功效:燥湿消痰,下气除满应用:1、湿阻中焦,脘腹胀 满 2、食积气滞,腹胀便 秘 3、痰饮喘咳第59页/共62页枳实药性:苦、辛、酸、温。归脾、胃、大肠经。功效:破气除痞,化痰消积。应用:1、胃肠积滞,湿热泻痢2、胸痹,结胸3、气滞胸胁疼痛4、产后腹痛第60页/共62页芒硝药性:咸、苦、寒。归胃、大肠经。功效:泻下攻积,润燥软 坚,清热消肿应用:1、积滞便秘2、咽痛,口疮,目赤,痈 疮肿痛第61页/共62页感谢您的观看!第62页/共62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PPT文档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