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pptx

上传人:莉*** 文档编号:80059128 上传时间:2023-03-22 格式:PPTX 页数:97 大小:4.6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理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97页
物理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9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理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理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pptx(9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统一形式:Z称为元件的阻抗()。Y称为元件的导纳(S)。正弦激励下Z称为一端口的驱动点阻抗。Z是一个复数,又称为复阻抗。第1页/共97页是阻抗的模,一般用 z 表示。是阻抗角。阻抗Z用代数形式:Z 复阻抗;R电阻(阻抗的实部);X电抗(阻抗的虚部);第2页/共97页关系:或R=|Z|cosZX=|Z|sinZ|Z|RXZ阻抗三角形纯电阻 ZR=R纯电感 ZL=jL纯电容 ZC=1/jCZ=R+jX纯电阻的电抗为零。纯电感的电阻为零,电抗为L。XL=L 感抗纯电容的电阻为零,电抗为-1/C。XC=-1/C容抗Z=R+jX第3页/共97页正弦激励下Y称为一端口的驱动点导纳。Y是一个复数,又称为复导

2、纳。端口电流:其中:|Y|导纳的模;Y 导纳角。第4页/共97页导纳Y用代数形式:Y 复导纳;G电导(导纳的实部);B电纳(导纳的虚部);关系:或G=|Y|cos Y B=|Y|sin Y|Y|GB Y导纳三角形第5页/共97页纯电阻 YR=G纯电感 YL=1/jL 纯电容 YC=jCY=G+jB纯电阻的导纳为零。纯电感的电导为零,导纳为-1/L。BL=-1/L 感纳纯电容的电导为零,导纳为C。BC=C容纳=-j/LXL=L,称为感抗,单位为(欧姆)BL=-1/L,感纳,单位为 S(同电导)XC=-1/C,称为容抗,单位为(欧姆)BC=C,容纳,单位为 S(同电导)第6页/共97页用相量法分析

3、R、L、C串联电路的正弦稳态响应。由KVL:二、电阻、电感和电容串联的电路第7页/共97页Z的实部实电阻R,它的虚部X为电抗。电抗是(正弦激励的角频率)的函数。R=|Z|cosZX=|Z|sinZ第8页/共97页具体分析一下 R、L、C 串联电路:即:L 1/C,Z 0;即:L1/C ,Z 1/C)三角形UR、UX、U 称为电压三角形,它和阻抗三角形相似。即ZUXX0称Z呈感性。XU=5,分电压大于总电压,原因是uL,uC相位相差180,互相抵消的结果。-3.4相量图第12页/共97页三、电阻、电感和电容并联的电路由KCL:第13页/共97页电阻、电感和电容并联的导纳G=|Y|cos Y B=

4、|Y|sin Y 即:C 1/L,Y0;即:C1/L ,Y 0称Y呈容性。B0称Y呈感性。B=0称Y呈电阻性。第14页/共97页画相量图:选电压为参考向量(C 1/L,Y 0)Y四 复阻抗、复导纳的等效变换第15页/共97页复阻抗和复导纳等效关系ZRjXGeqjBeqY第16页/共97页同样,若由Y 变为Z,则有:ZReqjXeqGjBY第17页/共97页Z 7-2 阻抗(导纳)的串并联n个阻抗的串联:其等效阻抗Z为:n个导纳的并联:Y其等效导纳Y为:同直流电路相似。分压公式:分流公式:一:阻抗(导纳)的串并联第18页/共97页2个阻抗的并联:例:已知 Z1=10+j6.28,Z2=20-j3

5、1.9 ,Z3=15+j15.7 。求 Zab。Z1Z2Z3ab第19页/共97页解:Z1Z2Z3abZ1=10+j6.28,Z2=20-j31.9 ,Z3=15+j15.7 第20页/共97页二、相量图用几何图形表示各相量的关系。它可以辅助电路的分析计算。选择某一相量作为参考相量,而其它有关相量可以根据它来确定。一般作串联电路的相量图时,取电流为参考相量。作并联电路的相量图时,取电压为参考相量。第21页/共97页用途:利用比例尺定量计算定性分析1.同频率的正弦量才能表示在同一个相量图中。2.反时针旋转角速度。3.选定一个参考相量(设初相位为零。)UX设电流为参考相量,其初相为零。注意:第22

6、页/共97页+1+j表现为一个封闭的多边形。例:选定参考相量后,先作哪个相量后作哪个相量对结果无影响。第23页/共97页例:已知 ,Z1=10+j50,Z2=-j50 ,求 支路电流i1、i2 和端电压u1。解:第24页/共97页Z1=10+j50 Z2=-j50 第25页/共97页这是一个容性阻抗。即:相量图:+1+j第26页/共97页例:已知 U=100V,L=0.5H,R1=10 ,R2=1000 ,,求 各支路电流。解:并联部分的阻抗为:第27页/共97页第28页/共97页+1+j第29页/共97页例:电压表V、V1、V2的读数分别为100V、171V、240V,求Z1。解:以电流为参

7、考相量。第30页/共97页(1)(2)(1)2 +(2)2得:第31页/共97页或Z1呈容性。Z1的实部为负值,相当于负电阻,一般不考虑。舍去。第32页/共97页思考题:1、若则:对吗?为什么?3、在某一频率,测得若干现性无源电路的阻抗如下:RC电路:Z=5+j2RL电路:Z=5-j7RLC电路:Z=2-j3LC电路:Z=2+j32、若某电路的阻抗为 ,则导纳为对吗?为什么?这些结果合理吗?第33页/共97页 7-3 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电阻电路与正弦电流电路相量法分析比较:可见,二者依据的电路定律是相似的。只要作出正弦电流电路的相量模型,便可将电阻电路的分析方法正弦稳态的相量分析中。电阻电路:

8、元件约束关系。正弦电路相量分析:元件约束关系。第34页/共97页解:例:列写电路的结点电压方程第35页/共97页例:列写电路的回路电流方程。解:补充方程:第36页/共97页方法一:电源变换解:例.第37页/共97页方法二:戴维南等效变换第38页/共97页例.用回路法求各支路电流。已知:,R=5 ,XL=5 ,XC=-2 。解:即解方程组第39页/共97页第40页/共97页支路电流为:第41页/共97页解:结点 方程:代入数据得:例.用结点法求各支路电流。第42页/共97页第43页/共97页例.用叠加定理计算电流则:解:第44页/共97页第45页/共97页第46页/共97页由平衡条件:Z1 Z3

9、=Z2 Zx 得R1(R3+j L3)=R2(Rx+j Lx)Rx=R1R3/R2 ,Lx=L3 R1/R2如果被测元件是电容,电桥还能平衡吗?解:1+3=2+x R1R3+j R1L3=R2Rx+j R2Lx*|Z1|Z3|=|Z2|Zx|求:Zx=Rx+jLx。例.已知平衡电桥,且 Z1=R1,Z2=R2,Z3=R3+j L3。第47页/共97页已知:Z=10+j50,Z1=400+j1000。例.解:问:等于多少时,和 相位差 。令实部为零:故电流超前电压 。第48页/共97页例.求图所示一端口的戴维宁等效电路。解(1)求开路电压结点法:第49页/共97页(2)求等效阻抗第50页/共97

10、页 正弦电压 Us=380V,f=50 Hz,电容可调,当C=80.95F时,交流电流表A的读数最小,其值为2.59A,求图中交流电流表A1的读数。例.解相量图当电容C变化时,始终不变。令第51页/共97页此时:当 的末端到达a点时,最小。第52页/共97页已知的都是有效值,画相量图进行定性分析。解:已知:U=115V,U1=55.4V,U2=80V,R1=32,f=50Hz 求:线圈的电阻R2和电感L2。例.q2q第53页/共97页q2qU=115VU1=55.4V U2=80V R1=32 f=50Hz第54页/共97页或解得:U=115VU1=55.4V U2=80V R1=32 f=5

11、0Hz第55页/共97页 7-4 正弦稳态电路的功率和复功率无源一端口网络吸收的功率(u、i 取关联参考方向)1.瞬时功率(instantaneous power)令第一种分解方法第56页/共97页p0,电路吸收功率;第57页/共97页UIsin sin2 t为可逆分量,周期性交变,相当于电抗吸收的瞬时功率,与外电路周期性交换。上式中的第一项始终大于或等于零(0),为不可逆分量;相当于电阻元件消耗的功率。第二种分解方法:瞬时功率实用意义不大,一般讨论所说的功率指一个周期平均值。第58页/共97页电阻电感耗能储能电容储能周期性的“吞吐”能量,与外部交换电磁能。第59页/共97页2.平均功率(av

12、erage power)P:功率因数角。P 的单位:W又称有功功率。对无源网络,为其等效阻抗的阻抗角。上式表明有功功率是一个恒定分量。0表示该网络吸收有功功率。0,0,感性,滞后功率因数X0,0,表示网络吸收无功功率;Q 0,故电感吸收无功功率。第68页/共97页对电容,i 超前 u 90,故P=0,即电容不消耗功率。由于Q 0,故电容发出无功功率。第69页/共97页R、L、C串联电路:有功功率R=|Z|cosZX=|Z|sinZ无功功率第70页/共97页6.交流电路功率的测量i1i2R电流线圈电压线圈单相功率表原理:指针偏转角度与 P 成正比,由偏转角(校准后)即可测量平均功率P。第71页/

13、共97页使用功率表应注意:(1)同名端:在负载 u,i 关联方向下,电流 i 从电流线圈“*”号端流入,电压u正端接电压线圈“*”号端,此时P表示负载吸收的功率。(2)量程:P 的量程=U 的量程 I 的量程cos (表的)测量时,P、U、I均不能超量程。第72页/共97页解:三表法测线圈参数。已知f=50Hz,且测得U=50V,I=1A,P=3W。例.第73页/共97页复功率复功率的单位:VA,伏安。由于:则:的共轭相量。复功率为了用相量 计算功率,引入“复功率”。7.复功率第74页/共97页有:或:当一端口内部不含独立电源时:复功率或:R、L、C元件的复功率为:第75页/共97页引入复功率

14、发目的是能够直接应用相量法计算出来的电压相量和电流相量,使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的计算和表达简化。注意:复功率 不代表正弦量。复功率守恒定理:在正弦稳态下,任一电路的所有支路吸收的复功率之和为零。即第76页/共97页一般情况下:同时有:对于任何复杂的正弦电流电路,电路中总的有功功率是电路各部分的有功功率之和,电路中总的无功功率是电路各部分的无功功率之和。第77页/共97页电压、电流的有功分量和无功分量:(以感性负载为例)是电压相量的两个分量。与 正交,称为 的有功分量。与 同相,称为 的无功分量。第78页/共97页是电流相量的两个分量。与 正交,称为 的有功分量。与 同相,称为 的无功分

15、量。第79页/共97页已知如图,求各支路的复功率。例.解一:第80页/共97页解二:第81页/共97页8、功率因数提高设备容量 S(额定)向负载送多少有功功率要由负载的阻抗角决定。P=S cosS75kVA负载cos=1,P=S=75kWcos=0.7,P=0.7S=52.5kW一般用户:异步电机 空载cos =0.20.3 满载cos =0.70.85 日光灯等 cos=0.450.6(1)设备不能充分利用,电流到了额定值,但功率容量还有;(2)当输出相同的有功功率时,线路上电流大 I=P/(Ucos),线路压降损耗大。功率因数低带来的问题:第82页/共97页1解决办法:并联电容,提高功率因

16、数(改进自身设备)。分析:21并联电容后,原感性负载流过的电流不变,吸收的有功功率不变,即负载工作状态没有发生任何变化。第83页/共97页从相量图上看,、的夹角减小了,从而提高了功率因数 。由于并联电容的电流 超前 ,总电流 减少。12第84页/共97页补偿容量的确定:12第85页/共97页补偿容量不同全不要求(电容设备投资增加,经济效果不明显)欠过使功率因数又由高变低(性质不同)综合考虑,提高到适当值为宜(0.9 左右)。功率因数提高后,线路上电流减少,就可以带更多的负载,充分利用设备的能力。再从功率这个角度来看:并联C后,电源向负载输送的有功UILcos1=UIcos2不变,但是电源向负载

17、输送的无功UIsin2UILsin1减少了,减少的这部分无功就由电容“产生”来补偿,使感性负载吸收的无功不变,而功率因数得到改善。第86页/共97页已知:f=50Hz,U=380V,P=20kW,cos1=0.6(滞后)。要使功率因数提高到0.9,求并联电容C。例.P=20kW cos1=0.6+_解:C得:得:12第87页/共97页比较并联电容前后电源输出功率的情况:并电容前:f=50Hz,U=380V,P=20kW,cos1=0.6(滞后),cos2=0.9。第88页/共97页并电容后:12第89页/共97页并电容后,电源“发出”的无功功率减少了,而有功功率不变。这是因为负载所需的另一部分

18、无功功率改由电容C“发出”了。视在功率也相应地减少了。第90页/共97页补偿容量也可以用功率三角形确定:12PQCQLQ单纯从提高cos 看是可以,但是负载上电压改变了。在电网与电网连接上有用这种方法的,一般用户采用并联电容。思考:能否用串联电容提高cos?第91页/共97页 7-5 最大功率传输讨论正弦电流电路中负载获得最大功率Pmax的条件。设:负载吸收的有功功率为:第92页/共97页设:Z=R+jX 中R、X可任意改变时:获得最大功率的条件为:获得最大功率的条件要看允许改变哪些参数而定。一般来讲,、是不变的。第93页/共97页获得最大功率的条件是即:最大功率为:这一条件为最大功率匹配,或称为最佳匹配、共轭匹配。第94页/共97页当用诺顿等效电路时:获得最大功率的条件是最大功率为:第95页/共97页求最佳匹配时的最大功率。例.解:第96页/共97页感谢您的观看!第97页/共97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PPT文档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