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湖南省益阳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期末评估测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2024学年湖南省益阳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期末评估测试题.docx(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
2、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面语段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本来,孔夫子门前早已冷落,小城镇的文庙十有八九坍塌破败,只剩下断壁残垣,理没于蓬蒿荆棘之中,成为鸟兽栖聚之地;他这一作揖,一烧香,只吓得麻雀满天飞叫,野兔望影而逃。Adn yun go qBtn hun go xCtn yun ho qDdn hun ho x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炒勺喧哗忌炜骂骂咧咧B账房贪婪富裕吃喝嫖赌C鼎盛转悠支吾爱答不理D侦缉捣蛋凄惨狗仗人势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井盖所在位置是进出家门的必经之路,年轻人经过此处还需放慢步伐留意结冰处,老年人经过时就更为战战兢兢
3、。B他自信,若是再次遇到那个匪徒,绝对能拳打脚踢轻而易举的将他擒住。C正在千钧之力的时刻,一位不知名的解放军战士奋不顾身跳进冰冷的河水中,救起了落水儿童。D听到这消息,他觉得天在旋,地在转,头重脚轻,身子情不自禁地摇晃起来。4、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A央视朗读者节目得到观众的广泛好评,是因为其形式新颖、文化内涵丰富的缘故。B近日,10名中国游客在泰国旅游,遭遇导游强制消费和辱骂一事引起了泰方关注。C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中学生要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D近年来,中国出境游的公民素质明显加强,境外受访者多表示中国游客的形象大有改善。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
4、6分)5、(1)露从今夜白,_。(杜甫月夜忆舍弟)(2)槲叶落山路,_。(温庭筠商山早行)(3)云横秦岭家何在?_。(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4)_,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5)行路难(其一)中借用两个典故表达了作者渴望回到君王身边的语句是:_,_。(6)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描绘洞庭湖壮观景象的诗句是:_,_。(7)自然风景往往能触动诗人的情怀。微风拂面或骤雨敲窗,都能被诗人听出无限的诗意。请写出含有“雨”的连续两句古诗句:_,_。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甲、乙两则文言文选段,按要求完成下列小题。甲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
5、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诸葛亮出师表)乙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
6、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陈寿隆中对节选)注释陇亩:田地。梁父吟:又作梁甫吟,古歌曲名。管仲、乐毅:管仲,名夷吾,春秋时齐桓公的国相。乐毅,战国时燕昭王的名将。博陵:东汉郡名,现河北蠡县一带。颍川:东汉郡名,包括现河南中部一些地区。先主:指刘备。卧龙:这里比喻潜居而未显达的有才能的人。蒙尘:蒙受风尘,专指皇帝遭难出奔。猖蹶:这里是失败之意。1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的判断,不正确的一组是()A躬耕于南阳(介词,在)B
7、先主遂诣亮(连词,就)C此悉贞良死节之臣(形容词,熟悉)D将军宜枉驾顾之(动词,拜访)2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B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C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D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3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甲文中“后汉所以倾颓”与乙文中“汉室倾颓”所指内容一致,都是指东汉的崩溃、衰败。
8、B甲文的语言最显著特点是率直质朴,表现恳切忠贞的感情,全文读起来情真意切、感人肺腑。C乙文中“卧龙”一词选用精当,简练而传神地比喻诸葛亮才能出众,对人物描写起渲染烘托作用。D从甲文所选内容来看,主要写了诸葛亮结合当时形势向后主提出“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两条建议。4将甲乙两个文段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淡泊之心自高远覃光林“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唐朝慧能的这首偈(j)子,世世代代被人们传颂。高僧淡泊名利的思想,以一种“世间万物皆空”的意念
9、去面对尘世间的事物,以一种心中静若水,处事波澜不惊的心境去面对外界的诱惑,受到了后人的敬佩和称赞。“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淡泊”,在字典里的意思是:不追求,不热衷。“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朗如日月,清如水镜。淡泊之心,说着容易,做起来难。尘世繁杂,谁又能真正静心于其中?哭过、笑过、恨过、痛过,不过是一场蹉跎。每个人的背后都有故事,每个人都有不平、难过、愤恨的时候,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处理方式。要经历一些事情,才真正看清人情世故,才真正体会人走茶凉的苦楚,也更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和人生的价值。常怀淡泊之心,才能让尘世的种种规划为零。真正的淡泊,不是
10、力不能及的无奈,不是心满意足的自赏,更不是碌碌无为者的虚伪自嘲。淡泊,是一种功名利禄、繁华于我如浮云的心境,是一种坚守人生之道的气节。淡泊,抑或是仕道受阻后的醒悟,繁华经过后的心归。但无论如何,淡泊者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心永远纯净,目光永远辽阔,思维永远清晰,信念永远坚定。漫漫人生路,看风起云卷,花开花落,蓦然回首浅浅一笑。守一颗淡泊之心,拥一份淡然之美。一切随心而为,嬉笑怒骂皆自由,才是生活的本意。亮化自我心灵,放眼悠悠天地,淡泊之心自然高远。以淡泊之心对待名利,就是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贪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在人的生命历程中,轰轰烈烈是暂时的,大部分时间
11、都在平淡中度过。只要怀有淡泊的心境和一生一世永不放弃的追求,就一定能获得生活馈赠的那份幸福和快乐,成功赋予的那份慰藉和乐趣。用一颗淡泊的心,怀着感恩的信念,对父母,对朋友,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天,享受生命中的每一天,豁达地面对人生的得失,保持从容不迫的生活态度。我们所看到的世界,被我们浸染了内心的色彩,如果我们先把内心描绘得五彩缤纷,色彩斑斓,世界就是光明和美好的。人贵有淡泊之心。有了淡泊之心,面对失败才能不灰心丧气,面对成功才会不骄傲自满,始终保持一种平和淡泊、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有了淡泊之心,才能用一种超然的心态去对待眼前的一切,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做世间功名利禄的奴隶,也不为凡尘中各种烦恼
12、所左右,使自己的人生不断升华;有了淡泊之心,我们才能抛开一切名利的束缚,让人性回归本真状态,从而获得心灵的充实、丰富、自由、纯净。学会淡泊,你就获得了打开幸福之门的钥匙;拥有淡泊,才能体会超然的人生。(有删改)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文章开篇引用唐朝高僧惠能的一首偈子有什么作用?3结合全文,简析第段中画线句子的论证效果。4第段中的加点词“大部分”能否换成“全部”?请结合上下文简要分析。5阅读全文,说说什么样的人才能做到真正的淡泊。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1词句“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运用了哪两个典故?2请从修辞角度赏析“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六、语言表达(共10分)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2)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3)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 )(4)俟其欣悦,则又请焉。()七、作文(共40分)请以“一棵小树”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要求: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县(市、区)名、校名、人名,如出现请用代替。可以大胆尝试写一首长诗。不得抄袭,不得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