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下册 1 四则运算 第1课时 加、减法的意义及各部分间的关系教案 新人教版(共4页DOC).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数学下册 1 四则运算 第1课时 加、减法的意义及各部分间的关系教案 新人教版(共4页DOC).doc(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最新资料推荐1四则运算第1课时加、减法的意义及各部分间的关系教学内容教材第24页例1及相关内容。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境通过对算式变换的比较,理解和掌握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2.过程与方法在探索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的过程中,发展抽象、概况的能力,进一步建立代数的思想。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用抽象文字表示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内在逻辑性,体会数学的价值。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表示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教学准备课件、学习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中国新世纪四大工程之一,被誉为
2、“天路”的工程是什么吗?预设:生:青藏铁路2.师:青藏铁路的建设创造了很多高海拔地区铁路建设的奇迹,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从数学的角度一起走近青藏铁路。(出示主题图)3.师:你能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什么数学问题?预设:生1: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生2: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生3: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随着学生提出问题,课件随机显示)二、自主探究,加减定义1.师: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能够解决吗?我们先来看看第一个问题,请每个同学自己动手试一试。2.学生独立解题。3.汇报交流,展示解题过程。预设:814+1142=1956。4.师:为什么用加法计算?预设:生:把两段合在一起计算。5.师
3、:你还能提出一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学生提出数学问题)6.师:用你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加法?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加法。7.师:你知道加法算式中这些数都叫什么名字吗?介绍加法算式各部分名称(加数+加数=和)8.师:刚才同学们还提出了两个问题,你们能解决吗?请大家试一试,看看谁的速度快。9.学生列式计算。10.师:同学们计算得真快,没看到大家列竖式呀,你们是怎样计算的?预设:生:参考加法算式解。11.师:为什么用减法计算?预设:生:因为知道了两段的和求一段就可以用和减去另一段。12.师:你能提出一个用减法解决的实际问题吗?13.师:请你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减法?预设:生:已知两个数的和
4、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减法。(板书:减法定义)14.师:你知道减法算式中这些数又叫什么名字吗?介绍减法算式各部分名称。(被减数-减数=差)三、小组交流,明确关系1.师:观察算式,你有什么发现?预设:数都一样,运算不同。2.师:我们能根据一个加法算式很快地写出两个减法算式,加、减法各部分到底有怎样的关系?看来我们这节课除了要知道什么是加、减法,还需要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下面我们就来研究一下。(板书课题: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3.师:根据黑板上的三个算式和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你能发现加、减法各部分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吗?4.小组讨论并组内交流。5.全班交流。预设:生:被减数-减数=差差
5、=被减数-减数被减数-差=减数减数=被减数-差差+减数=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被减数=差+减数被减数=减数+差加数+加数=和加数=和-另一个加数6.整理总结。(1)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和=加数+加数加数=和-另一个加数(2)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差=被减数-减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7.师:请同学们利用刚才的算式814+1142=1956、1956-814=1142、1956-1142=814验证大家总结的发现。8.师:请观察我们总结的结论,看看你又有什么新的发现?小组交流一下。预设:生1:加法是减法的相反运算,减法是加法的相反运算。生2: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9.学以致用:教材P3做一
6、做。根据2468+575=3043,直接写出后面算式的结果。3043-2468=(),3043-575=()10.抽象概括,总结升华。我们通过这三个算式的联系,初步了解了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而且验证了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也共同归纳出了如下的关系:(1)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和=加数+加数加数=和-另一个加数(2)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差=被减数-减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希望大家能灵活运用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来解决问题。四、巩固应用,拓展提高1.基本练习,巩固新知。教材P4练习一第1,2题。2.综合练习:教材P4练习一第3题。五、课堂总结1.师:通过学习加、减法各部分之间
7、的关系,你知道哪些关系?你能说说吗?2.学生交流。3.师:通过本节课学习,你能说说你的心得、收获以及不足吗?(相互学习、鼓励进步、促进健康的发展)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引导学生从书上的例题出发,一步步深入主题,要求学生在我的讲解之下能够自己逐步推导出加、减法的相关要领。随后我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注重引导学生发现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营造愉悦的学习情境,设计学生感兴趣的项目,让学生由始至终保持着学习的热情。使学生在小组交流当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及时对学生进行指正,使学生慢慢地从加法的意义过渡到减法的意义。随后我适时推出关于加、减法各组成部分名称的知识点,使学生进一步对加、减法有全面的认识。最后在学生自主探究思考当中,点明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进一步帮助学生明确加、减法的概念。练习中我安排了相应的训练帮助学生加深对加、减法的意义及各部分间的关系的认识,并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新精品资料整理推荐,更新于二二二年三月二十七日2022年3月27日星期日20: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