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山东省莱西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提升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2024学年山东省莱西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提升考试题.docx(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
2、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和汉字的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东临碣石(ji)水何淡淡B山岛竦峙(sh)左迁龙标C秋风萧瑟(s)夕阳西下D子规啼(t)枯藤老树2、下面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派遣附和精疲力竭惊慌失错B坍塌突兀微不足到战战兢兢C硬朗流淌一丝不苟漠不关心D淩乱纯粹精益求精见异思迁3、下面各项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这些伪劣药品造成的危害耸人听闻,药品市场非整顿不可。B一说到孩子的未来幸福,许多父母便会杞人忧天C他这个建议太好了,大家随声附和,纷纷表示赞成。D安徒生的童话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E他经常不交作业,老师批评了好几回还是改不了,他已
3、经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在会议期间,我们还参观了生态乡村处理生活垃圾的经验。B中华文明之美节目致力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自开播以来深受观众喜爱的原因是其新颖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造成的。C中国结不仅造型完美,应用广泛,而且形态、颜色都蕴含着强烈的传统文化气息。D博物馆展出了两千多年前新出土的兵马俑,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默写。(1)_,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2)_,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3)陆游游山西村中“_,_”两句写农家盛情待客,民风淳朴,渲染出丰收之年农村一片宁静、欢悦的气象。(4
4、)德高望重的何老师退休后仍然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经常为他们答疑解难,人们称赞他“_,_”。(龚自珍已亥杂诗(其五)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诫子书诸葛亮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1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1)淫慢则不能励精 ()(2)险躁则不能治性 ()(3)意与日去()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2)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
5、项是()A“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说明了“淡泊”“宁静”是实现人生理想的基本要求。B此文通过智慧理性、简练谨严的文字,表达出了父辈对子辈的殷切希望。C“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从正面说明了“淡泊”“宁静”的重要性。D此文是诸葛亮给儿子的家书,也是对其一生的总结。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下文,完成各题。散 步莫怀戚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
6、住。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枝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
7、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伴同母亲的时日已短。我说:“走大路。”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睛顺小路望过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说。这样,我们就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很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1下面表述不正确的一项()A母亲是一位善解人意的慈祥老人,儿子是一个
8、活泼可爱的孩子。B“母亲”改变主意要走小路的原因是拗不过孙儿的强烈要求。C标题“散步”点明了叙述的主要事件,传达了舒缓从容的感情基调。D本文营造了一家人互敬互爱的和谐气氛,弘扬了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2结合语境,根据提示,品味词句。(1)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赏析加点词)(2)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从描写角度)3请你谈谈对“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这句话的理解。五、诗歌鉴赏(共5分)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9、;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1下列对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东临碣石”中的“临”,写诗人登高观沧海,起笔气势不凡。B从“水何澹澹”到“洪波涌起”,是实写,写出了大海神奇而壮观的景象。C从“日月之行”到“若出其里”是虚写,作者运用想象,写出了自己的壮志情怀。D诗中用“秋风萧瑟”,营造悲凉伤感的意境,体现作者凄凉的悲秋意绪。2“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描绘了怎样的景象?六、语言表达(共10分)下面两句话都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1)春雨具有滋润万物,能够满足植物生长的要求。_(2)由于运用了科学的复习方法,她的学习成绩有了很大改进。_七、作文(共40分)家庭是我们成长的摇篮,是自由和幸福的港湾。从小到大,家庭生活一定给你留下了许多美好的记忆。父母亲人的关爱,一定让你感受到了亲情的温暖。请你自拟题目,以生活中真实的故事为素材,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记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