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山东省莱西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点睛提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2024学年山东省莱西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点睛提升试题.docx(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
2、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面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澄澈(ch)踪迹(zng)模样(m)B掺和(he)寂寞(j)泥潭(tn)C开辟(p)幽光(yu)安慰(wi)D掘起(ju)女娲(w)泥浆(jing)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奥秘云宵人声顶沸B渊博和蔼截然不同C企盼悔恨美不甚收D陋巷绅士花团紧簇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我们说话、办事,都要实实在在,要规划,不能故弄玄虚。B体育健儿个个精神抖擞,斗志昂扬。C发展低碳经济首当其冲的是要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协调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D一大树盛开的槐花散发出阵阵沁人
3、心脾的香气,惹得蜜蜂们呼朋引伴,往来穿梭,要酿出最香甜的蜜来。4、请选出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A人们喜爱观赏日出,面对日落,却很少有人去流连把玩,吟咏描绘。B天然要比人工更美丽些,在一个动物身上,动作的自由就构成了美丽的天然。C据统计,我国现有的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左右,传统剧目数以万计。D随着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视,使我们都有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机会。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诗文填空。(1)子在川上曰:“_,不舍昼夜。”(论语子罕)(2)_,若出其中。_,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3)谁家玉笛暗飞声,_。(李白春夜洛城闻笛)(4)_,气压江城十四州。(
4、李清照题八咏楼)(5)壮游无止,这是中国的古风。王勃送别即将宦游蜀州的朋友杜少府时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相赠;杜甫年轻时曾漫游齐鲁大地,“_,_”一句表达了他神游于泰山之巅,心底激荡的远大抱负;苏轼夜游承天寺,发出“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_”的感慨。(6)随着央视中国汉字听写大赛的热播,全国掀起了一阵“汉字热”,不少学校也纷纷举办汉字读写类活动,真可谓“_,_”。(请选用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诗句。)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甲】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
5、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乙】杞人忧天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其人曰:“奈地坏何?”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1【甲】文作者是_(人名),【乙】的出处是_(书名)。2选出下列加点词义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静以修身(以:依靠,凭借)未若柳
6、絮因风起(因:趁)B废寝食者(废:停止)相委而去(委:牵拉)C年与时驰(时:迅速逝去)学而时习之(时:按时)D国人道之(道:大路)险躁则不能治性(治:修养)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4【甲】文的主要观点是_,【乙】文中杞人言行举止的积极意义在于_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秋天的怀念史铁生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
7、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
8、得一会坐下,一会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唉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
9、个还未成年的女儿”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1文中画线的句子属于哪种记叙顺序?具体说说它的作用。2结合上下文,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具体分析下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她憔悴的脸现出央求般的神色。3文章第段和第段两次出现了“好好儿活”,分别有什么含义?4谈谈你对“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理解”。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诗歌,完成题目。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
10、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1)对“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句意理解正确的是()A日、月的运行,都是从大海里升起又降落;银河灿烂,也好像是发源于沧海之中。B太阳、月亮、星光灿烂的银河,好像都是从海里升起又落到海里去了一样。C日、月朗照大海,星星闪烁,辉映于海面。D太阳月亮不停运转、银河灿烂,它们有的没入海底,有的投映到海面。(2)下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两句,交代了观海的地点,起得平稳而质朴。“临”字统领全篇,以下几句皆由此展开,具体写登山之所见所思。B“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两句是从俯视的角度总写看到的景象,接下来四句则由远及近动静结合地描绘了山岛的
11、蓬勃生机和大海的苍茫辽阔。C诗中的两个“若”字,虚中有实,实中有虚,以奇特的想象,表现了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表达了诗人阔大的胸怀。D全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登临碣石山,诗人心潮澎湃,把眼前的景色、自己的想象同历史兴衰之感、忧国忧民之情巧妙地融会在一起。六、语言表达(共10分)根据语意,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恰当的比喻,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句子,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母爱如细流,静静流淌在我们的生命中。一次次牵手,一声声叮咛,母亲的呵护似摇篮般的安适;_,_,_。人生拥有母爱的伴随,一路撒满温暖的阳光。七、作文(共40分)老舍济南的冬天运用了大量的拟人,使得文章语言更加生动形象,提升了文章的感染力。请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说说你家乡的冬天有什么特点。(150字左右)课文片段在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他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写法分析】拟人就是把物当作人来描写,赋予物以人的思想感情和动作行为。这段话巧妙地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赋予小山和济南人的形象和情感,形象地写出济南冬天的暖和。在写景抒情类的文章中,若能巧妙地运用拟人手法,可将景物描摹得更富有动感,更亲切感人。但使用时要注意,一定要抓住与比拟事物特征的契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