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二语文《劝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二语文《劝学》教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人教版高二语文劝学教案 1、了解荀况及其主见。 2、了解本文的条理性及运用大量比方把抽象的道理说得详细、明白、生动的写法。 3、了解荀况对于学习的意义、作用、态度等的论述,熟悉学习的重要性和学习必要,须用心致志、坚持不懈的道理。 4、理解几个文言虚词和通假字的用法。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第一、三两自然段的教学。 2、难点:以生动、通俗的比方为论据。 教学时数:一课时 一、导入: 1、新课导入:同学们,或许我们有的同学不能真正理解学习的重要性;或许我们有的同学成天或冥思苦想,或埋头看书,但效果不佳,因而苦愁没有一个好的学习方法。今日我们学习荀子的劝学,它将告知我们学习的意义和作用,告
2、知我们学习的方法和应有的态度。盼望大家能有所借鉴。 2、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曾游学于齐,当过楚国兰陵令。后来失官居家著书,死后葬于山东兰陵。 荀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最终的代表,朴实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他反对迷信天命鬼神,确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他强调教育和礼法的作用,主见治理天下既要靠“法制”,又要重视教化兼用“礼”治,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转变人的本性。 荀子的著作有荀子二十卷。该书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进展为
3、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他的散文说理透彻、语言质朴、多排比句,又善用比方。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本文是原文前几段的节录。 二、 课文赏析 1、 师范读课文。 2、 生自由朗读,扫清字音障碍。 3、 生齐读课文,师点拨指导。 4、 生借助解释工具书梳理课文。 5、 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 第1段,提出中心论点。 君子曰:学不行以已。(已,停顿,学习不行以停顿,不行以放松,不行以半途而废。) 开门见山,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提醒了题旨。 第2段,说明学习的重要意义。分三层连用比方,证明学习的重要意义。 (1)青,取之于(从)蓝,而(却)青于(比)蓝;冰,水为(凝成)之,而(却)寒(冷
4、)于(比)水。(也说明学习可以使人提高自己、转变自己。) (2)木直中(符合)绳(墨线),輮(烤弯)以(把)为(作成)轮,其曲(曲度)中(符合)规。虽有(又)槁暴(晒干),不复(再能)挺(直)者(的缘由),輮(火烤)使之(它)然(这样)也。(说明学习可以转变人的习性,使之向好的方面进展变化。) (3)故(所以)木受绳(经墨线量过)则直,金就砺(放磨石,上磨过)则利,君子博学而日(每日)参省(检查省察)乎(于)己,则知(智)明而行(行为)无过矣。(说明学习可以使人增长才智,提高品德修养。) 正由于学习有这样的重要意义,所以“学不行以已”。 第3段:说明学习的重要作用。这一段运用比方,从三个侧面证
5、明只要擅长学习,擅长假物,就能使人成为有才德的君子,然后得出结论:“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1)吾尝(曾经)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片刻)之所学也;吾尝肢(踮起脚跟)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看得广)也。(学、思比照,强调了学习的作用;跛望与登高比照,登高的收获大。两例证明利用学习、利用外物的作用。) (2)登高而招(招手),臂非加长也,而见者(看的人)远(远也看得见);顺风而呼(呼喊),声非加疾(快)也,而闻者(听的人)彰(听得更清晰)。(两例证明利用自然条件的作用。) (3)假(借助)舆马者(的人),非利足(快脚)也,而致(到达)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善游)也,而绝(横渡)江河。(两
6、例证明利用工具的作用。) (4)君子生(性)非异也,善假(利用)于(对)物(外物)也。 连用比方,得出结论:那些有才德的君子,生来本性与一般人没有什么两样(生非异也),只是由于他擅长利用学得的学问和本事,擅长利用处界条件弥补自身的缺乏,不断提高自己,所以才成为君子的。 正由于学习有这样重要的作用,所以“学不行以已”,不行放松。 第4段,说明学习应持的方法和态度。这一段也分三层,论述学习必需不断积存、坚持不懈、用心致志。 (1)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于此);积水成渊(深潭),蛟龙生焉;积善成德(形成良好的品德),而神明得意(自然获得),圣心(圣人思想)备(也就具备)焉。(积土积水两喻,从正面强调学
7、习要靠积存,并引出结论:圣人是靠“积善成德培育了“圣心”。) 故(所以)不积跬(半步)步,无以(没有用来的方法)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跬步、小流两喻,又从反面强调了积存。正反比照,说明学习必需不断积存。) (2)骐骥(骏马)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劣马)十驾(拉车走十天),功在不舍。锲(刻)而舍(放弃)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雕刻)。(骐骥与驽马比照,朽木与金石比照,从反正两面论证学习取决于后天努力,要靠坚持不懈。) (3)蚓(蚯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泥)土,下饮黄泉(地下泉水),专心一(专一)也。蟹六跪(腿)而二螯(蟹钳),非蛇鳝之穴无可寄予(居住存身)者,专心
8、躁(急躁不专)也。(蚓蟹比照,从正反两面论证学习要用心致志。) 全段由强调“积”,到论证“不舍”,最终归结到“专心一”。层层递进,说明学习的方法和应有的态度。进一步证明“学不行以已”,不行松散,不行半途而废。 6、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学问点。 青,取之于篮,而青于蓝。(于,介词。前者引进动作的处所,作“从”讲;后者引进比拟对象,作“比”讲。)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于,介词,引进动作对象,作“对”、“向”讲。)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者,代词。组成名词的“者字构造”,作“的人”讲。)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者,助词,表停顿,并提示下文要说的缘由。) 知明而行无过
9、矣。(而,连词,表并列,可不译。) 吾尝终日而思矣。(而,连词,表修饰,可译作“地”。) 假舆马者,非利是也,而致千里。 (而,连词,表转折,相当于“却”、“可是”。) 积善成德,而神明得意,圣心备焉。(而,连词,表顺承,相当于“就”、“于是”。) 虽有(又)槁暴(曝),不复挺者(通假字) 君子生(性)非异也 (通假字) 则知(智)明而行无过矣 (通假字) 7、 学生争论,教师引导归纳文章写作特色。 大量运用比方说明事理,是本第一大特点。比方能使抽象道理明白详细,深入浅出,使人易于了解和承受,提高表达效果。其次段用了五个比方,说明学习的重要意义;第三段用了五个比方,说明学习的作用;第四段用了十
10、个比方,说明学习的方法和态度。这些比方有的用同类事物相衬托,如:“登高而招”与“顺风而呼”,“假舆马”与“假舟楫”,“积土成山”与“积水成渊”;有的用相反状况相比照,如“骐骥一跃”与“驽马卜驾”,“朽木不折”与“金石可镂”等。比方说理明白透彻,深入详细,使人信服。 论证方法敏捷,是本文另一特点。全文先提出中心论点,然后分段论证。每段说明一个问题。其次、三段是先行论证,最终归结论点;第四段则把论点贯穿于论证之中。论证中有时先正后反,有时先反后正。敏捷而有变化,使论辩生动有力。 语言特点:多用对偶,夹用排比,也是一个特点。排比句使文章气概充足,说理流畅。本文中排比句与大量对偶句穿插使用,使文章既整齐对仗、节奏和谐,又参过失落、变化流畅,反映了苟文谈论透辟、笔势雄健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