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教学设计2764.pdf

上传人:得** 文档编号:79833077 上传时间:2023-03-21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726.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教学设计2764.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教学设计2764.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教学设计2764.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教学设计2764.pdf(1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教学设计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教学设计范文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经历探索平行四边形有关概念和性质的过程,使学生理解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和性质;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对角相等的性质。2 能力目标 在进行探索的活动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河题的能力;3 情感目标 在探索讨论中养成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习惯,增强克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二、教学内容及重点、难点:教学内容:1 平行四边形的概念 2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3 平行四边形的概念、性质的应用。教学重点:探索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教学难点:通过操作、思考、升化、归纳出结论 教学方法:探索归纳证明 三、教学对

2、象分析 这节内容通过小制作拼图引出平行四边形的定义,让学生经历探索、猜想、证明的过程,对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及性质有本质性的理解,同时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发现平行四边形的更多性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具体的背景适时的让学生提出问题并寻求搭档解决问题,满足学生多样化的要求,这节内容对以后的菱形、矩形、正方形内容的引入埋下伏笔。四、教学策略及教学设计 设置问题情境,从上海世博会引入课题。1.用图片(东方之冠,日常生活中平行四边形图片)展示平行四边形,引出平行四边形的相关概念(定义,对边,对角,对角线)2.让学生进行如下操作后,思考以下问题:(动动手幻灯片展示)小组合作,探究新知(学生思考、操作后,教师用

3、 PPT 展示)答:(1)AB=CD,AD=CB(2)1=3,2=4,B=D(3)AD/BC,AB/CD 3.针对学生指出 AD/BC,AD/CD 分析究其原因。让学生分析,分小组讨论。得出结论:1 和3 是内错角,2 和4 是内错角,依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4.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即“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通过学生们自己动手操作,自己推导,自己发现从而得到平行四边形的有关知识,充分发挥学生们的探究意识和合作交流习惯。五、教学媒体设计 黑板,ppt 课件。ppt 课件中的图形,图象力求形象、美观,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对平行四边形的边、角(线段、角)特别用醒目的色彩以期牢牢抓住

4、学生的注意力,激发起学生探求未知的欲望;同时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营造一个创新的学习环境,为学生创设自由、全面发展的时间和空间。六、过程设计:1、问题一:从图片中你知道了什么?1、请学生举出自己身边存在的平行四边形的例子。例如:汽车的防护链,折叠衣架,篱笆格子(用幻灯打出实物的照片)2、将实物转化为几何图形。(用 ppt 展示)3、问题二:复习平行四边形的相关概念:介绍平行四边形的书写方式及对角线。(用 ppt 课件)4、学生动手画一个平行四边形,同时用几何语言表示平行四边形的定义(用 ppt 课件)。5、动动手(出示幻灯片)合作,探究新知 由此,你能得到哪些结论?四边形 ABCD 相对的边。

5、相对的角分别有什么关系?能用别的方法验证你的结论吗?(让学生实际动手操作,可分组讨论结论,用 ppt 课件展示)问题三: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对角分别有什么关系?6、学生分析总结出: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7、课内总结 通过大家以上的操作,分析,讨论我们已对平行四边形的这一概念及性质有所了解,下面我们把它用到练习中去。8、达标小测(幻灯片展示)9、作业布置 七、板书设计 八、教学流程图 一、教学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四边形是几何中的基本图形,也是“空间与图形”领域研究的主要对象之一.平行四边形是特殊的四边形,较一般四边形而言,它与我们的关系更为密切,这不仅表现在日常生活中有众多

6、的平行四边形图案,更重要的是,它的性质在日常生活及生产实践等各个领域中均有广泛的应用.此外,平行四边形的相关知识在建筑学、物理学、测绘学中也有较为重要的应用.平行四边形是一个四边形,但与一般四边形相比,它的对边分别平行.由这一本质特征,教材给出了定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这一定义既给出了平行四边形的一种判断方法: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也给出了平行四边形的一条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这为判定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也为证明两直线平行提供了新的方法.平行四边形从属于四边形,所以一般四边形所具有的性质它都具有,如:内角和是 360、外角和为

7、 360、四边形的不稳定性等.同时,它还具有自己特有的性质:对边平行且相等、对角相等、邻角互补等.这些性质为学生证明或解决线段相等、角相等等问题提供了全新的思路,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另外,平行四边形的这些性质还是所有特殊平行四边形的基本性质.本节课既是平行线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等知识的延续和深化,也是后续学习矩形、菱形、正方形等知识的坚实基础.2教学对象分析 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学生在小学已经学过,但受当时学生文化基础与认知水平的限制,他们对平行四边形的认识还比较肤浅,对概念本质属性的理解与把握还不够深刻与透彻.作为本节课的核心概念,教学中切忌把平行四边形概念当学生已学知识,简单复习巩固后,一带而过

8、.而应精心设计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加深理解、全方位把握.尤其对于定义的双重性,应引导学生细致剖析,使他们理解、让他们会用.另外,考虑到学生以前对一般四边形与特殊四边形的认识是割裂开来的,他们对两者从属关系的认识较为淡漠,学习定义之前,教师应先让学生明晰一般四边形与特殊四边形的联系与区别,这样既可突出概念本质,也可为性质的学习作好铺垫.对于性质,从教材的呈现方式看,编者力图以问题为线索,通过观察猜想验证推理证明等一系列数学活动,以自主探索、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主动获得.如何真实的反应教材本意,突出性质的探索过程?如何彻底将学生的被动接受转为主动发现?这是执教者必须深思的问题.

9、八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分析、动手操作、语言表达及逻辑推理能力,若直接让学生观察图形提出猜想简单度量推理论证给出结论,这样难免有穿新鞋走老路之嫌,同时,也很难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尤其是对于性质的证明,在仅有平行四边形的前提下,如何解决线段相等、角相等这一推证难点也将因教学方式的生硬而变得更加难以逾越,教学效果可想而知.要切实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应通过充分的活动让学生真正“动”起来.我思考了这样的处理:将整个性质的探究分两步走,第一步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大胆“猜一猜”,再“画一画”,进一步感受图形特征,接着“量一量”,初步验证猜想.第二步激发学生“剪一剪”,引导他们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一步

10、探究.将所画的平行四边形沿其中一条对角线剪开,学生将不难发现所得到的两三角形全等,而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这样很自然地进一步验证了猜想,与此同时,通过引导,学生还将发现,连接一条对角线,平行四边形的问题便转化成了全等三角形的问题.这样,一石二鸟,既让学生品尝了探究成功之乐,也为性质的推理论证扫清了障碍,轻松突破难点.若学生基础较好,还可考虑直接提供学具袋(里面提供可采用度量、平移、旋转、折叠、拼图等方法的相应学具),然后完全放手让学生去自主探索.鼓励学生探究方式、结果、表示方式及学习方式的多样化.相信在老师的精心组织、合作与参与下,学生将会从多个方面完善对平行四边形性质的认识.3

11、教学环境分析 借助一般四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模型,明晰一般四边形与特殊四边形的区别与联系,深化对概念本质的认识,也可为性质的探究服务.借助多媒体课件,使实例背景更形象、更逼真,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借助 Flash 动画,从激励学生探究入手,改进问题的呈现方式,使教学更富有趣味性、生动性和互动性,从而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热情,为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服务.二、教学目标 目标: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和性质,能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及性质解决相关问题.目标解析:1、经历从现实情景中抽象出平行四边形的过程,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2、经历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应用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

12、的观察能力、概括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渗透转化思想.3、通过性质的应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发展合作交流与应用意识,感悟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4、通过一系列探究活动的开展,使学生从中体验数学活动的探索性和创造性,感受探究成功的乐趣,从而激发学习兴趣.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的探究与应用 教学难点:平行四边形性质的探究与证明.四、教学过程(一)情景激趣:1.出示一般四边形模型,随后出示平行四边形模型,感受“特殊四边形”与“一般四边形”的区别与联系.设计意图:谈话式开场,清新自然.让学生明晰平行四边形与一般四边形从属关系的同时,轻松切入主题.2.你能举出生活中平行四边形

13、的实例吗?3.媒体展示:原野鸟瞰、中银大厦外景、篱笆、电动门、艺术装饰物等图片,引导学生从图片中找出平行四边形.生活中的平行四边形随处可见,它装点着我们的生活,服务着我们的生活.由此导出课题.设计意图:先由学生举实例,再选取生活中平行四边形的一组精美图片由媒体集中展示,让学生感悟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的同时,也让他们更真切地感受到学习平行四边形的必要.另外,通过对图形的捕捉与提炼,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能力.(二)探究在线:1.定义探究:结合平行四边形的模型提问:平行四边形的“平行”体现在哪里?师生共议,归纳定义.定义: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结合媒体动画演示,学习平行四边

14、形的表示法、读法及对边、对角、邻边、邻角等概念.设计意图:突出概念本质,深化对定义的理解.将对边、对角等概念由媒体形象生动的展示,可使枯燥的概念更加灵动,让学生自觉地进入到对定义的深入探究中来.出示梯形模型,巩固定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图形及符号语言:设计意图:多角度的表述,使学生能全面、透彻的理解定义.同时,规范了推理格式、提升了概括能力.2.性质探究:平行四边形除了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外,还有没有其它性质呢?探究:(媒体播放,分步出示)猜一猜:边之间角之间 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教学反思 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教学反思 今天对学生进行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单元检测,结果很不理想,两

15、个班的平均分都只有 81 分多一点。看了学生的错误情况,发现失分最多的是判断题和选择题,而计算则相对而言要好一点。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分析了试卷的题目,发现判断和选择都是一些考验学生综合运用能力的题,要解决这些题,就必须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理解、推理、空间想象和实践操作能力。比如判断题中有一题: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不一定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选择题中有一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长方形是特殊的正方形 B、正三角形一定是等腰三角形 C、平行四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D、等腰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这两题学生的错误情况非常严重,是不是在上课的时候这方面的有关知识没有提到,还是学生没有解答像这类题的能力?

16、都不是。因为本单元的知识可操作性较强,具有很强的研究价值,所以在教学时,我几乎每堂课都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研究资料,供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应该说学生的.理解、推理、空间想象和实践操作能力培养的还不错,而且学生通过研究,也发现了许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诸如在一个三角形中至少有两个锐角,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小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大于第三边等。至于上面判断和选择题中的知识,学生当然也发现了。那为什么还会失分这样严重呢?我想可能是缺少了一定的强化训练。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在前言部分-基本理念中有这样一句话: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数学学习的重

17、要方式。从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新课程标准不是对传统教学的完全摈弃,而是对传统教学中比较忽视的部分进行补充。比如模仿与记忆在我们的传统数学教学中比较注重,而今新课程标准中它仍旧是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只是有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等数学学习活动加以补充。而在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这个单元的教学时,我片面的注重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忽视了必要的模仿与记忆,在平常的作业中也很少有这样的练习,因此出现了学生曾经能发现的东西到考试时却无法灵活运用的情况。在作业时最多的就是计算,学生经过反复训练,所以在计算方面失分就相对而言少了。看来我们在积极学习新理念、运用新方法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时,

18、不能对传统教学中的方法完全舍弃,相反应该对它们重新理解、发掘并利用,将传统和现代有效结合。同时也反映出我们学习新课程标准应该有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不断反思的过程。平行四边形的面数学说课稿 平行四边形的面数学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教学内容: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课本(试用)第八册第三单元“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中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二)教材分析: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教学是在学生掌握了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以及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它同时又是进一步学习三角形面积、梯形面积、圆的面积和立体图形表面积计算的基础。教材在编写时注意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教材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19、计算为重点,先用数方格方法计算图形的面积,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面积和面积单位的含义,为推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提供感性材料。再是通过割补实验,把一个平行四边形转化为一个与它面积相等的长方形,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使学生明确图形之间的内在联系,便于从已经学过的图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出新的图形面积计算公式,使学生明确面积计算公式的意义和来源。在引导学生动手操作的基础上,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使他们从“学会”到“会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品质。教学中以长方形的面积公式为基础,通过学生比一比、看一看、动一动、想一想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并来在实际生活中用一用。几何初步知识的教

20、学是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思维能力和发展空间观念的重要途径。本节教学中向学生渗透了平移旋转的思想,为将来学习图形的变换积累一些感性认识。(三)学生分析:学生已经掌握了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和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这些都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知识基础。但是小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不够丰富,对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本节课的学习就要让学生充分利用好已有知识,调动他们多种感官全面参与新知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四)教学目标预设:结合本节课所学知识特点和学生的思维特点现拟定如下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长方形面积计算知识迁移,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2.能

21、力目标:在比一比、动一动中发展空间观念;在看一看、想一想中初步感知等积转化的思想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3.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践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实践应用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方法教学,培养互相合作、交流、评价的意识。4.情感目标:通过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探索的精神,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五)教学重点、难点及关键点剖析:通过实践理论实践来突破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重点。利用知识迁移及剪、移、拼的实际操作来分解教学难点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关键是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的等积转化问题的理解,通过“剪、移、拼”找出平行四边形底和高与长方形长和宽的关系,及面积始终不变的特点,归纳出长方形等

22、积转化成平行四边形。(六)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平行四边形课件,学生准备任意大小的平行四边形纸片、三角板、剪刀。二、说教法、学法(一)设计理念: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重视学生学习过程的全新理念,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参与知识发生发展的全过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尝试采取多种手段引导每一个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问题是数学的心脏。”、“问题是一切思维的起点。”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学生利用原有的知识和技能无法直接解决问题,就会产生认知上的矛盾、内在的需要和学习的驱动力,从而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数学学习活动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过程,学习者能否主动建构形成良好的认知

23、结构,取决于原有的认知结构里是否具有清晰、可同化新知识的观念,以及这些观念的稳定情况,所以教师不仅应从整体上把握教材知识结构,而且应从纵向考虑新旧知识是如何沟通联系的。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理解事物的某些方面,学习过程要增进学习者之间的合作,使其看到那些与自己不同的观点,完善对事物的理解,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提供者和灌输者,应成为学生学习的高级伙伴或合作者。教师应重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创设情境和组织学生合作与讨论,使学生认识事物的各个方面,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建构新知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新课程要求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

24、发,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未来的社会既需要学生具有获取知识的能力,也需要学生具有应用知识的能力,而知识也只有在能够应用时才具有生命力,才是活的知识。(二)说教法 本节课教法上最大的特点是让学生动手操作,把静态知识转化成动态,把抽象数学知识变为具体可操作的规律性知识。指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开展多次讨论,使他们自主、快乐地解决问题。在本节课中,我还力图体现出学生学习方法的.转变:从被动接受学习变为在自主、探究、合作中学习。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再自己想办法解决,并能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合作完成;让学生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在导入部分我采用了创设生活情境,设疑引入的方法来激发

25、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为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奠定了基础。在探究过程中,我很重视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大胆放手,给学生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在熟悉的具体情境中,通过探究和体验,感受新知;联系生活经验,构建新知;小组合作交流,扩展新知;创新活动设计,超越新知。(三)说学法 坚持“发展为本”,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并在时间和空间诸方面为学生提供发展的充分条件,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探索能力和创新精神为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怎样有序观察、怎样操作、怎样概括结论,通过一系列活动,培养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能力,使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抽象概括能力逐步提高,教会学生学习。使学生通过

26、自己的努力有所感受,有所感悟,有所发现,有所创新。小学生学习的数学应该是生活中的数学,是学生“自己的数学”。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寻”数学,在实践操作中“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用”数学。“学以致用”是学习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也是学习数学的终结所在。让学生感到数学的有趣和可学,我们还应注重将数学知识提升应用到生活中,提高学生处理问题的实际能力,让学生真正做到会学习、会创造、会生活的一代新人,让数学课堂真正成为学生活动的、创造的课堂。三、说教学过程 为了更好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抓住关键,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几个教学环节:(一)创设情境,设疑引入 王林家和张强家各有一块地,如图:4

27、 米 4 米 王林家张强家 6 米 6 米 可是谁家的地面积能大些呢?他俩都想知道,同学们,你们愿意帮助他们吗?大家先猜猜看?让学生猜想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大小?为什么?主要是向学生暗示了当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长与底,宽与高分别相等时,它们的面积会相等,初步感知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底和高有关。王林家的地是长方形,我们能求出面积。而张强家的地是平行四边形,怎样来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这样设计,由生活中的问题很自然地把学生带入新知的学习环节,使学生完成了学习新知的心理准备成为一名探索者,为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奠定了基础。(二)操作探索,推导公式 1、数

28、方格法求面积(课件出示)给上面的二块地的长、宽与底、高分别缩小 100 倍(变成了 6 厘米和 4 厘米)再加上网格,如上图,(不满一格按半格计算,每小格表示 1 平方厘米)数完后,你发现了什么?这样设计,让学生掌握用数来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方法,进一步证实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初步感知到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2、动手实践,推导公式 实践操作 教师启发谈话,如果要求在实际生活中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经常用数方格这种方法方便吗?这就需要寻找一种更简单的方法。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到底与什么有关?再通过课件出示:当平行四边形的高不变,它的面积随着底边的缩小而缩小,说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底有关;当平行四边

29、形的底不变,它的面积随着高的缩小而缩小,也说明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高有关。我们已学过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不能根据已掌握的知识来解决新知,求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呢?然后让学生实践操作,想办法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要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再通过合作交流,能想出各种方法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课件出示)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拓展了学生思维的空间,这样不仅强化平移转化方法在实际中的应用,也大大提高了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注重了知识的获得过程。归纳方法 提问:剪拼后的长方形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有什么关系?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为什么?用字母怎样表示?在这个环节中主要采用

30、了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通过动手操作、探索,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培养学生探索精神,使学生获得战胜困难,探索成功的体验,从而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习数学的信心。这样做完全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体现了活动化的数学学习过程,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3、学习例题 例一块平行四边形的草地,底是 18 米,高是 10 米。这块草地的面积是多少?这道例题及时地巩固了所学知识。(三)巩固练习,应用深化 1.现在我们不用数方格的方法,也能知道王林家和张强家地面积的大小了。并完成 P71 试一试 2.完成 P71 练一练 1、2 3.选择正确的算式:求出下图的面积(单位:分米)A.125;B.1210;C.106;D.56。4.猜谜游戏:有一个平行四边形,它的面积是 12 平方分米,请你猜一猜它的底和高各应是多少分米?看谁猜出的答案最多。并说明等以后学习了分数乒,还会有更多的答案。5.思考题 用铁丝围一个右图这样的平行四边形,至少需要用多长的铁丝?(单位:厘米)(四)全课总结,质疑问难 让学生说说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并说说是怎样学到的,还有什么问题要与教师或同学们商讨吗?目的是使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培养学生整理知识的能力,和质疑问难的能力。附板书设计:长方形面积=长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