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全国教师资格高分测试题1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全国教师资格高分测试题12.docx(1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年教师资格试题一 , 单选题 (共20题,每题1分,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1. 【问题】 下列有关倒平板的操作不正确的是()。A.将培养皿盖倒放在桌子上B.将已灭菌的培养皿放在火焰旁C.使打开的锥形瓶瓶口迅速通过火焰D.等待平板冷却凝固后需要倒过来放【答案】 A2. 【问题】 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的划分标准是( )。A.社会意义B.动机的作用与学习活动的关系C.个人的前途D.动力来源【答案】 D3. 【问题】 下列有关构成细胞的化合物或结构的叙述正确是()。A.RNA由四种核糖核苷酸组成,能携带、储存遗传信息,因而成为少数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B.磷脂、胆固醇都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
2、脂质成分C.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都与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有关,都有膜结构D.叶绿体和线粒体是不运动的,所需或产生的物质均通过细胞质基质运输【答案】 B4. 【问题】 下列有关人体细胞内ATP的叙述,错误的是()。A.一个ATP分子中含有两个高能磷酸键B.人体细胞合成ATP时都需要氧气的参与C.细胞内合成免疫球蛋白时需要消耗ATPD.正常情况下ATP与ADP的比值在一定范围内变化【答案】 B5. 【问题】 由个体内在需要引起的动机是()。A.高尚动机B.内部动机C.低级动机D.外部动机【答案】 B6. 【问题】 水稻种子在萌发时,长时间缺氧会引起“烂芽”的主要原因是()。A.酒精中毒B.乳酸
3、中毒C.丙酮酸中毒D.二氧化碳中毒【答案】 A7. 【问题】 某校教师在讲解“细胞中的无机物”时,提问学生:“炎热夏天男生打篮球后球衣晾干后会有一道白色印记。你们知道这个印记是什么吗?是怎么出现的?下面我们就来找找答案。”属于哪种导入方式?()A.俗语导入B.故事导入C.悬念导入D.情境导入【答案】 C8. 【问题】 (2022上半年真题)婴儿动作发展的正确顺序是( )。A.翻身坐抬头站走B.抬头翻身坐站走C.翻身抬头坐站走D.抬头坐翻身站走【答案】 B9. 【问题】 下列关于生长素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不用生长素处理的枝条扦插是不能成活的B.生长素的浓度越高植物生长越快C.发育着的种子
4、能产生大量的生长素,是子房发育成果实的必要条件D.顶芽能产生生长素,所以顶芽能优先生长而侧芽受抑制【答案】 C10. 【问题】 下表为动、植物细胞工程的有关内容比较,你认为错误的有()。 A.0项B.1项C.2项D.3项【答案】 B11. 【问题】 在光合作用的教学中,教师制订了教学目标:“阐明光合作用过程中物质与能量的变化”。该教学目标体现了教学目标应具备除以下哪项外的特征?()A.指向性B.准确性C.可测量性D.以教师为主体【答案】 D12. 【问题】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取得成功的()。A.必然结果B.必要保证C.必然要求D.必然趋势【答案】 B13. 【问题】 在乳糖操纵子模型中,
5、调节基因的产物是( )。A.诱导物B.阻遏物C.操纵子D.调节物【答案】 B14. 【问题】 有一位学生在课堂上问老师:“老师,在月亮上看天,天是不是蓝的呢?”这位教师很不满意地说:“你懂什么,听老师说就行了,你呀,经常在课堂上打岔,这是不礼貌的!今后不能这样。”这位学生听后心理鼓着气坐下了。这位教师违背了()的教学原则。A.启发性B.系统性C.巩固性D.因材施教【答案】 D15. 【问题】 选择正确的实验试剂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实验能够与所用试剂对应的是()。A.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质壁分离0.5gmL的蔗糖溶液B.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BTB(溴代麝香草酚蓝)溶液C.叶绿体色素的分离无水乙醇D
6、.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中染色体行为苏丹染液【答案】 B16. 【问题】 教师在“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的教学完成之后,邀请当地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一名工作人员做了相关的专题讲座。教师利用的课程资源属于()。A.学校课程资源B.社区课程资源C.家庭课程资源D.生成性课程资源【答案】 B17. 【问题】 下列关于细胞器的叙述,错误的是()。A.小鼠肝细胞有高尔基体B.酵母菌有叶绿体C.水稻叶肉细胞有线粒体D.大肠杆菌有核糖体【答案】 B18. 【问题】 关于人体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分化导致基因选择性表达,细胞种类增多B.细胞衰老后有色素沉积C.细胞凋亡受基因控制,不利
7、于个体生长发育D.细胞在癌变的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答案】 B19. 【问题】 假如你在研究中发现一种新的单细胞生物并鉴定该生物的分类,则以下何种特性与你的鉴定有关()。A.B.C.D.【答案】 A20. 【问题】 教育心理学初创时期大致在()。A.20世纪20年代以前B.20世纪20年代?50年代C.20世纪60?70年代D.20世纪80年代以后【答案】 A二 , 多选题 (共20题,每题2分,选项中,至少两个符合题意)1. 【问题】 发展性心理教育主要是()A.提高性的B.矫正性的C.面对正常发展的学生D.面对心理出现问题的学生E.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答案】 AC2. 【问题】
8、课堂上有位学生指出老师对某个问题的解释有误,老师当时就恼怒起来:“某某同学,算你厉害,老师不如你,以后老师的课就由你来上好了!”全班同学随老师一起嘲笑起这位学生,该生从此在课堂上不能发现问题,不能主动回答问题了。A.不尊重学生B.过于自信C.对待质疑学生一棒喝退D.严重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答案】 ABCD3. 【问题】 合理编排教材的标准是使教材达到()。A.系统化B.结构化C.一体化D.网络化【答案】 BCD4. 【问题】 正强化的方法包括()A.奖金B.对成绩的认可C.表扬D.改善工作条件和人际关系E.给予学习和成长的机会【答案】 ABCD5. 【问题】 记忆的存储模型把记忆加工分为三个
9、不同阶段,它们分别是()A.感觉记忆B.暂时记忆C.短时记忆D.长时记忆E.永久记忆【答案】 ACD6. 【问题】 智力三元论认为智力的构成包括()A.成分性智力B.经验性智力C.反馈性智力D.认知性智力E.情景性智力【答案】 AB7. 【问题】 根据动作对环境的依赖程度的不同,可以将操作技能分为()。A.细微型操作技能B.闭合性操作技能C.连续型操作技能D.开放性操作技能E.徒手型操作技能【答案】 BD8. 【问题】 教师期望效应的发生,取决于下列哪些因素?( )A.教师自身的因素B.学生的人格特征C.原有认知水平D.归因风格E.自我意识【答案】 ABCD9. 【问题】 教育目的的功能是()
10、A.导向功能B.调控功能C.评价功能D.激励功能E.社会功能【答案】 ACD10. 【问题】 19世纪末以来形成的主要教育学派别包括 A.实验教育学B.文化教育学C.实用主义教育学D.马克思主义教育学E: 批判教育学【答案】 ABCD11. 【问题】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 )。A.观察法B.实验法C.谈话法D.问卷法E.故事法【答案】 ABCD12. 【问题】 下列选项中属于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的三个水平有( )。A.前习俗水平B.中习俗水平C.后习俗水平D.习俗水平【答案】 ACD13. 【问题】 参观教学法可分为()。A.可行性参观B.准备性参观C.现实性参观D.并行性参观E.总结
11、性参观【答案】 BD14. 【问题】 教育培养学生主体性的措施有()。A.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重视学生自学能力培养B.重视学生主体参与课堂,获得体验C.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针对性教育D.教育目标要反映社会发展E.在成熟的基础上引导发展【答案】 ABC15. 【问题】 教师采取民主的态度,学生的发展将会表现出( )。A.情绪稳定B.组织性较差C.态度友好D.不能自制E.具有领导能力【答案】 AC16. 【问题】 下列哪些因素有利于孩子的创造性的培养?( )A.父母受教育程度较高B.对子女的要求不过分严格C.对子女的教育采取适当辅导策略D.家庭气氛比较民主【答案】 ABCD17. 【问题】
12、 对技能分类的较典型的观点是将技能分成( )。A.言语技能B.操作技能C.记忆技能D.心智技能E.体育技能【答案】 BD18. 【问题】 根据所使用的主要教学方法,课的类型分为()A.练习课B.实验课C.讲授课D.复习课E.演示课【答案】 ABCD19. 【问题】 以下属于操作技能的是( )。A.表演B.写作C.打球D.心算E.爬山【答案】 AC20. 【问题】 教师的职业角色主要有( )A.传道者角色B.授业、解惑者角色C.示范者角色D.管理者角色E.父母与朋友角色【答案】 ABCD三 , 大题分析题 (共5题,每题8分)1. 记得在我上小学时,有一位教学经验丰富的英语教师,她有一个重要的教
13、学秘诀在结课时总能把较为复杂的英语语法概括成几句顺口溜。讲语法时先讲口诀,然后对应口诀讲例题,做练习时再要求我们用口诀加以印证。这样,一般学生颇为头疼的语法在我们学起来就容易得多了。在她的启发下,我也尝试使用“口诀记忆法”教学。不同的是,我让学生在学完某一部分知识后自己概括总结。例如,学完风景类文章,我引导学生总结出“景物描写口诀”,学完人物传记后我又引导学生总结“记人类文章的写作口诀”。实践证明,这种口诀记忆式小结有助于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知识,提高课堂的吸收率。问题:(1)评析材料中所运用的结课方式。(10分)(2)材料中的“我”所采用的结课方式又好在哪里(10分)【答案】(1)材料中教师
14、把所学零散知识经过整理总结出的口诀,不仅朗朗上口,便于记忆,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中小学生来说,他们在阅读书目、接受知识时,往往不能注重课题对课内知识的统领作用,总是孤立地看待各个知识,不注重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知识记忆支离破碎。这时,就需要老师在结课时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归纳、找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找出规律,使知识得到深化、升华。(2)材料中的“我”在高中英语老师的启发之下,对口诀结课法进一步改进,提出让学生自己归纳、梳理,充分尊重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在结课时,一般采用教师概括式以及学生参与式两种。材料中的高中英语老师所采纳的是教师归纳式。教师归纳式是指教师能以简明扼要的语言概括
15、教学内容,使得知识能够融会贯通。而材料中的“我”所采用的是学生参与式。学生参与式是指以学生活动为主的总结方式。在教学进程中和教学的结束阶段,都要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总结,不仅仅能够训练学生的分析、表达能力,还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辩证思维,这对优化学生的思维是极为有利的。2. 儿歌课上,开始上课时老师说道:“今天下午我们将要学习儿歌小燕子,所以自由活动的小朋友都赶快坐好吧。”“我不想学!”一个调皮的同学突然回答。“为什么”老师问道。“因为这个儿歌我们都会唱了,每天幼儿园放学的时候都听这首儿歌。”还有一位小朋友一边举手一边迫不及待地回答道:“是啊是啊。我妈妈经常给我唱这个儿歌,我早就会唱
16、了,不信您听小燕子,穿花表”于是,大家纷纷表示自己都会唱,一起唱起儿歌来。于是这位老师说:“很好!我也同意大家的意见!今天我们就用一节课来进行户外活动,就玩儿大家最喜欢的游戏吧。”教室里响起一片热烈的掌声,小朋友们纷纷放好小凳子,有的拿出白纸折起飞机,有的邀请老师一起玩儿老鹰提小鸡还有的自己唱起儿歌来问题:请从儿童观的角度,分析这位老师的行为。(14分)【答案】该老师的做法比较恰当符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育人为本的儿童观的具体要求。首先,儿童是学习的主体,是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每个儿童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在材料中,教师把幼儿当作独立的人来看待,认真采纳学生的
17、意见,使自己的教育和教学适应学生的情况、条件、要求和思想认识的发展规律,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儿童。其次,儿童是独特的人,是独一无二的人。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要求,迸行有的放矢的教育。材料中教师让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的独特性,自行选择自己喜欢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获得知识、获得快乐。所以,作为一名教师,要充分实践育人为本的儿童观,把幼儿看成独立意义的人,有个体差异的人,促进幼儿发展。3. 案例:下面是两位初中化学老师关于“二氧化碳的性质”的教学设计片段:【设计一】将二氧化碳通x紫色石蕊溶液中,观察溶液由紫色变为红色,加热时,溶液又变回紫色。提问: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现象?解释:由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
18、产生了碳酸,酸性物质会使石蕊变红。加热后碳酸分解,因此石蕊又变回紫色。由此,进一步介绍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设计二】将碳酸饮料振荡,气体导入澄清石灰水,发现石灰水变浑浊。提问:为什么碳酸饮料会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hA.水中会产生碳酸吗?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观察到溶液变红。提问:这是因为二氧化碳溶解于水生成了碳酸吗?是否因为二氧化碳本身就具有酸性?将干燥的石蕊试纸放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观察到石蕊试纸条不变色。将湿润的石蕊试纸放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石蕊试纸条变红。由此推断,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进一步介绍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问题:(1)根据两位老师的
19、教学设计片段,说明两个设计的特点。(2)设计二体现了哪些教学理念?(2)根据上述教学设计片段,归纳总结“身边的化学物质”这一内容的基本教学策略。【答案】【知识点】化学教学理念、化学教学策略二氧化碳的性质(1)设计一和设计二都引出并讲解了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方程式也都进行了二氧化碳通人紫色石蕊溶液的实验。设计二与碳酸饮料中含有二氧化碳的事实联系起来,提出问题实验成为教师引导下有探究意义的、有目的的实验。而设计一中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的实验是由教师完成学生观察,师生共同解释的实验。设计二重视每一个推断的证据意识。由于有其他的推断可能后续又设计了二氧化碳与干燥石蕊试纸的实验,进一步排除其他可能的推
20、断推理得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事实。而设计-N直接用反应解释了实验现象并没有进行多种可能的探究。设计二除了完成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学习还设计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情景并且让学生体验了探究推理的过程目标更为丰富宽泛。(2)注重过程性目标的体验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达成:注重实验教学全面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注重对物质的感性认识的积累,让学生从化学视角熟悉身边的物质,在丰富的情境中,通过多研究、多思考,积累有关物质的知识。(3)依据内容特点规划目标,全面发展科学素养。贴近生活生产实际初步形成科学物质观的意识。设计生动的化学实验和富有启迪性的探究活动,引导学生认识和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注重反思实践,不断开
21、拓更新教学设计,提高教学的实效性。4. 刘老师教学第一场雪时,运用各种方式激励学生,学生在质疑中提出的问题有价值她就说:“你真是个爱思考的孩子!”学生朗读表现出色,她就赞赏道说:“读得真好!老师仿佛置身雪景中,心中无比轻松愉悦。”大家齐读得好,她便说:“老师也被感染了,想美美地读一读。”学生读得不够好时,她首先肯定“读得不错”,然后提出希望:“若能将嗬读得不仅能表现出惊讶,还能表现出赞叹的意思来,那就更棒了!”问题:(1)评析刘老师对学生课堂表现的评价;(2)谈谈“新课改”倡导的评价理念。【答案】(1)刘老师的教学过程体现了“新课改”的相关理念,符合“新课改”的评价理念,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积极
22、性,值得我们学习。首先,刘老师的做法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学生观,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材料中,刘老师一直在运用各种方式鼓励和引导学生,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快乐和成长。其次,刘老师在评价中体现了“新课改”中倡导的发展性评价。材料中,面对学生的质疑或者学生在朗读中的不当之处,李老师采取了发展取向的评价,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发现自己的问题,并不断改正,不断发展。(2)“新课改”倡导的评价理念: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和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
23、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的发展。建立和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以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5. 江苏历史悠久,文化遗产丰富多彩,独特多样。对这些文化遗产的探寻,不仅可以认识历史风貌,还能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材料一明孝陵新创了方城、明楼和享殿等建筑,改方坟为圜丘,称“宝顶”,从而形成自己的风格明孝陵的主体建筑坐落在钟山之阳,从御河桥起至宝城顶,包括文武方门、中门、孝陵殿、石桥、方城、明楼等,排列在南北中轴线上,庄严、方正、均衡、协调,符合封建君权神
24、权的思想要求。徐吉军中国丧葬史材料二昆剧原称昆腔,又称昆曲,发源于元朝末年的昆山地区,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它在明朝中叶经过戏曲音乐家魏良辅革新后,以苏州为大本营传播到全国各地,形成了南昆、北昆、湘昆、永昆、滇昆、川昆、晋昆和京昆等流派支脉,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具有悠久艺术传统的戏曲形态,被推崇为“近代百戏之祖”。吴新雷为“百戏之祖”立典问题:(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明孝陵的布局特色,并分析明孝陵在中国帝王陵寝史上的突出地位。(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述昆曲的独特文化价值。分析清中叶以来昆曲走向衰落的原因。(3)从上述材料中各遗产的文化特征看,指出它们所属遗产的类别。结合江苏两处文化遗产,谈谈保护文化遗产有何社会价值?【答案】(1)明孝陵的布局特色:前朝后寝;地面建筑严格安置于中轴线。明孝陵在中国帝王陵寝史上的突出地位:规范了明清两朝的帝陵风格。(2)昆曲的独特文化价值:昆曲再现古典戏曲原貌,近代百戏源于昆曲。清中叶以来昆曲走向衰落的原因:昆曲创作脱离舞台实际;新戏曲贴近百姓生活,对昆曲造成了冲击。(3)上述遗产所述类别:明孝陵属于物质文化遗产;昆曲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文化遗产的价值有:文化遗产是创新文明、汲取借鉴的宝贵资源;也是促进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