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中庸读后感400字范文10篇.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7955073 上传时间:2022-03-10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40.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中庸读后感400字范文10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大学中庸读后感400字范文10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中庸读后感400字范文10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中庸读后感400字范文10篇.docx(2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大学中庸读后感400字范文10篇 完一本名著后,信任你肯定有许多值得共享的收获,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想必很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而苦恼吧,下面是我整理的高校中庸读后感400字1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高校中庸读后感400字篇1 近来读高校中庸,书中的一些观点我很赞同,如“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知耻近乎勇”“行远必自迩,登高必自卑”,看看原文,再看看现代专家的译文,感觉我们古人真不简洁。原来我的印象中,古文经典无非是“之、乎、者、也”充斥其间,通篇是古代的一些迂腐

2、文人的酸臭文章,经过世事的浸润,阅览人事的沧桑,再细细品尝古文经典,感觉自己从前的相识是多么的肤浅和粗陋,多么的不合时宜。系统地阅读过论语、孟子、高校和中庸,对古文经典有了粗浅的相识,仿佛洗心革面似的,对古文经典有了全新的相识,即使在科技如此发达的今日,他们文章中的观点仍不过时,因为古人、今人及将来的人,心性是一样的,对事物的看法,做人做事的原则都有相通之处,不管时事如何变迁,作为生命主体的人都是一样的,无论什么时代都有共性。 为什么四书能传承不息?读完高校中庸过后,我算有了一点领悟,因为它们是中华文明的传承,更因为它们本身就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历风风雨雨,经岁月的沉淀,而历久弥新,不会过时,就

3、看你用什么眼光去读了。 高校中庸读后感400字篇2 暑假里,我与家长共同阅读了“羊城分级阅读“系列的高校中庸这本经典读物。 经过与家长共同阅读,我突然觉得读书的确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高校中庸是一本文言文的经典书籍,虽说这本书很难读懂,但是我借助电脑的力气觉得其中很有意思,并且也让我领悟了很多人生的道理。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高校部分的一个片段说的特别有道理:“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城,意城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意思就是说:“通过对万事万物的相识、探讨后才能获得学问;获得学问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

4、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 这段说的很对,学问非常重要,学问来自于对万物事的相识,有了学问的人,才能成就大事;有了学问的人,品德会良好;有了学问的人才会管理好家庭,才能成就幻想。 通过与家长共同读书,让我知道了自己学问的微薄,中国文学的博大精深,今后要广泛阅读,不断理解中国文学的精髓。也让我从读书中懂得了如何敬重别人,并从中找到了欢乐。我读书,我成长,我欢乐! 高校中庸读后感400字篇3 今日,我读了高校中庸这一本书,这本书是将高校和中庸两本书合为一体,我读后,深有感受。 高校是孔子传下的书,是古人做学问时读的第一本书,也可以说是古人想

5、学习道德的入门书。 中庸是孔门传授心得的方法,“中”是不偏不倚的意思,指天下正道,“庸”是静止不变的意思,指天下定理。中庸这本书开头讲了一个道理,中间把这个道理用各种方式讲解并描述,最终又归回到开头的道理。这个道理每读一次都会让你有新的收获,这收获,是让你终生受益的。 人要使自己永世垂青,就必需为人民做善事,但是,人要做出“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事,就必需有道德。 道德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和“修身”起先,将自己的根本修正了,才可以成大器、做大事,而道德,是要一生坚持、坚持不懈的,还要从思想上相识,从行动上实践,从小事上做起。道德,不止是表面的样子,更是内心上的修为,

6、也就是做到“自谦”和“慎独”。干大事,就是懂得修身,为民找想,才能万众一心,让人民得到华蜜。 高校中庸让我明白了很多,我肯定会再重读这本书。 高校中庸读后感400字篇4 高校.中庸.孝经这本书教化意义很深,令我受益匪浅。 书中我最认同的一句话是:“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大意是:通过探究了解道理,丰富学问,处事的意念诚恳,对待事物的看法就客观了,人的心志就端正了,品德也就好了,家族也就可以整肃好,就能治理好国家,天下就太平了。假如我们都这样做,那给多好,天下能太平,是世界人民共同的心愿。 书中我们都应当做到的是:孝子

7、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衰,祭则致其严。大意是:孝敬侍奉父母时,应当敬重他们,使父母兴奋,父母生病时,应当表现出焦虑,他们死后,应当非常哀思,祭拜父母时要肃穆,这样才算孝敬。 假如人人都能做到这两句话,那么人人都有丰富的学问、高尚的品德、端正的看法,那家族就会兴盛起来,国家就会强大起来,那国家之间将很友好,天下就太平了,这是多么美妙,希望我们的明天更美妙! 高校中庸读后感400字篇5 高校中庸这本书包括两大部分,一部分是高校,一部分是中庸,它们都是礼记中的一部分。 高校包括十一章的内容,分别是经述,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知本,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修身齐家,齐

8、家治国,治国平天下。高校以人的修身为核心,提出“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亦是皆以修身为本”,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为修身的方法,强调人的修身养性不只是内省的过程,更是同外物想接触,穷究物理而获得学问,培育道德品性,完善人格的过程。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就是朱熹所说的“三纲领”,强调道德修养的三重境界,弘扬德行,使民众自新,达到教化天下的极致。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朱熹所说的“八条目”。 “高校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德。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这段话是高校的经述,也是这本书的总领

9、,揭示了高校的宗旨,高校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使人弃旧向新,在于是人得到最完善的境界,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确定志向,志向确定才能心静不乱,心静不乱才能神思平稳,神思平稳才能思虑周详,思虑周详才能有收获。 每件东西都有根本,有枝末,每件事情都有起先有终结,知道了这本末始终的程序,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看完这部分后,联系实际的确是有道理的,学习和做学问都须要一个宁静和平的心智,这样才能神思平稳,去思索自己所探讨的问题,思虑周详问题,才能抓住问题的关键和规律。相反假如内心急躁,很难去仔细全面的思索问题,并对问题进行深刻的剖析。 读高校最让人感受深刻的是做人要正心,正心就是保持内心的中

10、正,就是谨守天性中的良知,不被个人的好恶所左右,不受个人感情、自私的欲望所支配,就是把握好自己的情志、心态,以保持美妙的心灵,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因为生气、恐惊、偏好、忧虑,心思不能端正。写到这里不禁想起了大三下学期刘明祥老师给我们放的翟鸿燊的国学经典讲解视频,当中提到做人要有正经见,正思维。原来与高校中的正心是有相同之处的。 中庸强调“诚”,认为“诚”是现实中庸之道的关键,中庸的内容比较多,共包括三十三章内容。跟人认为中庸比较适合个人修身所借鉴,像大知,大德,素隐,素位,行远,诚明等章节以及后面跟的实例,都特殊具有现实意义。 对于“中庸”的理解,以前只知道一些皮毛而已,当自己去真正研读时才知

11、道其内容之多。在其次章时中中“时”,不仅指时间,时代,也指时机,既不要超越阶段,也不要被时代抛弃,既不能急躁冒进,也不行故步自封超越现实是偏激,跟不上步伐是落伍,我认为中庸的意思很大部分的意思与“时中”的概念是一样的。而中庸的精确理解不同的学派有不同的相识。 儒家思想中的最高思想境界是中庸,这里的“中庸”有包涵和利用的.意思。就是对于一切的客观存在都予以包涵,并合理运用,在详细事务,无论其性质如何,其中都深含着肯定的必定意义,都应予接受。而在详细的运作中应作出恰当的选择,把握适度。就是说在详细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作出相宜的行为。庄子在齐物论中认为“中庸”是这样的“中”是原则,“庸”是实践,中庸

12、就是知与行的统一。朱熹对中庸的理解,中庸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中庸说起来简洁,可是当我们在生活中能够做到太难了。因为做到中庸就要做到不偏不倚,无过不及,在两端中寻求契合点,在动静改变中做到恰到好处,这对于现实中的我们的确是很难的事情。 另外中庸中讲的最多的是“诚”,不管对自己,对家人,对外人都要诚恳,至诚的人他的人品是恳切的,他的思想深似潭水,他化育万物的胸襟像蓝天一样广袤,其实现实也是这样的。诚恳应当是一个人的基本道德,是与人相处的重要原则,也是一个事业起先的奠基。假如没有诚信,那么自己对自己不诚恳,就不会做到慎独;对别人不诚恳,别人就不会信任你;一个企业不诚信,那么这个企业也不会兴盛。 高

13、校中庸读后感400字篇6 从起先接触论语起,“中庸”便在我的生活中频繁出现,于是慢慢浅尝了这个易懂却又高深的词汇。“中”意为不偏不倚,过犹不及;“庸”意为平常,平凡。 论语和中庸中都讲“中庸之道”。在拜读后,我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中”是圆,“庸”是方,“中庸”就是把“中”的道理用一种最恰当、合理的方式表现出来,因此可以说是一种方与圆的完备结合与运用。 记得不久前,我曾对于“锋芒毕露还是韬光养晦”有过一番思索,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人生看法,中国古往今来,好像都在提倡着“韬光养晦”,这样正迎合了那句“满招损、谦受益”,人们觉得这样才能真正体现一个人本身的素养与修养。但当人们站在如今这个社会的视角上

14、时,却又突然发觉,这样的思维方式好像已不再适用。如今,在我看来,这两种人生看法都是不能完全接受的,取而代之的,当然是“中庸”。记得一段很经典的话:“岳飞锋芒太露,无法躲过风波亭之劫;李太白锋芒太露,难以见容于官场,苏东坡盛名之人,屡遭磨难,大象因牙而被擒,蚌以有珠而见剖,龟因壳而致死,鹦以饶舌而被困,犀牛因角贵而招杀,金铎以声自毁”。其实,锋芒太露的结果,简单招忌及受害。所谓“花要半开,酒要半醉”,也是如此,而这,正是一种“中庸之道”。“半开”、“半醉”,须要度的把握,而这是没有准确的衡量标准的。行事之时,靠的只是每个人心中对中庸的理解与坚守,在那些困难中,我想,“简洁”的持守才是最难的。 于

15、是,我“引入”了“圆通”,便是做到既方又圆,这是一种原则性与敏捷性的高度统一。而要做到这一点,须要高度的才智和修养,能始终做到这一点的人,就绝非等闲之辈。正如中庸所提到的“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上面所提到的只是生活中的小片段对于才华的显露,当然,在这之外,还有更多的“中庸圈”,我想,孔子之所以为圣人,便是在于他一生始终处于这中庸圈内吧!他所拥有几乎全部优良品质,虽不夺目,但始终不乏光耀。他面对弟子的过人或不及之处,能正确的对待,并不一味发扬特长,而正是忠于“不偏不倚”。面对才华横溢,不放弃收敛锋芒;面对英勇,不放弃畏惧;面对矜庄,不放弃随和我想,孔子之所以成为圣人,就在于此。

16、 中庸带给我更多的,就是“和”了。不偏不倚,不过也无不及,达到最好的状态,这就是“和”。这样的一种心态,就是平常心。生活中,面对过失,不过分埋怨别人,也不过分自责;面对荣誉,不过分张扬,也不过分低调;面对困难,不过分踌躇,也不过分淡定。万事适中,达到“和谐”的境界,这样天地万物会各安其位,正常运行。这是一种大才智。 中庸的深邃让我无法完全置身于内。我想,假如此生无法精通中庸将是我最大的缺憾。万物持中,这是做人的原则与处世的艺术。无论遇到什么事,拿出“中庸”,以不变应万变,这将是一生的财宝。 高校中庸读后感400字篇7 和谐是古代社会的主题,我们中国要建设成为强盛、民主、文化、协调的社会主义国度

17、。中国自古就有以和为贵的精良传统,北京奥运会上,一个“和”字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明精华,向众人传递了中国的处事立场。对我们个人而言,每个人要感性看待问题,以中庸的看法处置问题。 学习的过程也就是修身的进程,通过书本获得悉识,通过常识传递思维,进而到达书中恳求的道德水平。通过阅读,我学会了: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自己不乐意做的事情千万不要强加给别人。“正人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幸运”,要学会以君子看事物的角度去察看事物,不要以君子之心度君子之腹。 在当今这个竞争猛烈的社会,压力充斥了人们的生活,人们开端埋怨社会的不公,而不是反思自己。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实力强的人就会生存

18、下来,没有实力的人就会被社会淘汰,这是很畸形的景象。因而,我们要温柔的对待这个问题,不要将其极其化,在意识问题的基本上,始终空虚自己,是自己变的强盛,同时要坚持一颗谦逊谨严的心,不要戒骄戒躁,任何事务,当时有打算就会成功,没有预备就会失败,不要盲目自负,要做到心中有数。 人要活到老,学到老。唯有博大和宽容,才能兼容并包,使为学存在世界目光跟开放胸怀,真正做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进而“泛爱众,而亲仁”。咱们要渐渐的进行学习的五个档次,终极使本人适应社会,实现自己的幻想。 激烈是魔鬼,在面对难题的时候,肯定保持一种平和的看法,不要心急,缓缓的处理,只有这样实力战胜艰苦,最终达到胜利的'

19、此岸。全部任性而为,不要强求,只要属于自己的货色,就恒久跑不了! 在中庸中,我领悟到了学问的主要性,学问真的能变更一个人的运气。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学习可以转变人的思惟境界和文化层次。博学之,审讯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是学习的五个层次,正所谓质变才能达到量变,在我们积聚量的时候,肯定要以中庸的看法来面对事情,以平和的心态处理事情。 近多少年来,爆炸性新闻比拟多,比方说“我爸叫李刚”等,这些消息从侧面反应出中国的国民生活程度差距很大,其中,确定有良多人在埋怨为什么自己不那么富有,认为生涯不公正。实在,我感到,生活是最公允的,只有你付出了努力,生活就会给你一份回报

20、,别人用一份尽力就能做到的,我们可以用一百分的努力去做;别人用特别的努力做到的,我们能够用一千分的努力做到。假如这样子的话,即便我们再贫困,再笨拙,也肯定会靠自己的才能将生活水平进步,必定会变的坚毅起来! 高校中庸读后感400字篇8 中庸选自礼记,乃孔门传授心法,子思恐其久而差也,故笔之于书,以授孟子。在孔子以前,已经有了中庸思想的萌芽。在易经中,讲究阴阳的相生相克。凡是好的卦象,都是刚柔并济的。孔子自己也说过,说自己学习中庸太晚了,要是早点学习就好了。在书中,孔子对“致中和”的概念又做了进一步发挥,认为“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

21、和,天下位焉,万物育焉。”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间一切事物的位置就摆正了,万物就能生长繁育了。 我们经常说“中庸之道”,什么才是“中庸之道”呢?在中庸这个章节中,孔子并没有给中庸下一个定义。只是说,君子常守中庸,中庸难常守。倒是朱熹,引用程颐的话给中庸下定义,认为:“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也,庸者,天下之至理也。中庸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 中庸不是一般人可以达到的,是一种修身手段。在心理活动上,“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阔而尽精微,极高超而倒中庸”。孔子主见出世,这种心理活动必定要外化为一种符合仁爱与礼仪的外在表现。 中庸是区分君子与小人的标记。区分君子与小人的标准有许多

22、。孔子重视自身修养,把中庸作为区分君子与小人的标准。“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之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孔子重视自身修养,认为一切事情都是源自自身修养的。“故君子不行以不修身,修身不行以不事亲,事亲不行以不知人,知人不行以不知天。”知道了天理才可以了解人,了解了人才可以侍奉双亲,侍奉双亲才可以修正自身。 中庸是一种至高美妙的德行。是一种志向人格。“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就是说,能常守中道的德行也许是最完备的了吧,但是人们很少能够长期的坚持下去。“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行能也。” 中庸是君主圣人才能达到的境界,比如颜回,常守中道,比如

23、舜,隐恶扬善,择其两端,用于民。而一般人很难真正达到中庸的境界,“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中庸之道是治国安邦的良策。孔子在赞扬舜是时候就说:“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孝是什么?孔子用舜的例子来阐释“孝”:他具有圣人的德行,天子的尊贵,拥有整个天下。而在武王、周公的例子中,他干脆这么说:“夫孝者,善继任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 孝, 是指擅长继承先人的遗志,擅长赞述先人的业绩。 高校中庸读后感400字篇9 中庸这本经典,也是源出礼记,相传为子思所作。由程氏兄弟推崇,朱熹作中庸集注而显著于世,“以续夫千载不传之绪”。 集

24、注开篇便是程子对于篇名的说明,“不偏谓之中,不易谓之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以定理解庸者,颇为少见。是以朱子详之曰“庸,平常也”。平常之意,似与英文general可以互释,可释为一般,也可释为普遍。又康熙字典庸有“和也”之解,与篇中“执中守正,折中至和”相通。私以为先贤用字,未必只取一端。中庸之意,当可解为不偏不倚、执中至和之普遍道理。至此与程子定理之意差可相类。 中庸之道,是儒家提倡的提高人的内在的道德素养,从而使社会可以达到太平和谐的一套世界观和方法论。中庸之道在中国千余年来成为一种处事哲学,但是到了当代似乎出现了偏差,这唯恐跟用字习惯是有相当关系的。当代的“庸”字,主要

25、运用的含义之一是由平常引出的略带贬义的平凡之意。所以许多人会下意识地把中庸也归结到不作为上来,这就跟原意相去甚远了。 中庸讲的不偏不倚、诚其意,可以从下面这句来理解。“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锹,行乎夷锹,素患难,行乎患难。”此处告知我们,要守好本分,说合适自己德行和身份的话,做合适德行和身份的事,进而才能达到和谐的状态。“虽有其位,苟无其德,不敢作礼乐焉;虽有其德。苟无其位,亦不敢作礼乐焉。”德不配位,或者位不配德都是不适合行事的。所以诗中有言明哲保身,这个词原来也不是贬义的。身处逆境想要进取的时候更要考虑如何智取,以四两来搏千斤,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收获,不能一味蛮干。

26、而假如把中庸理解为不作为,这也跟儒家的本意是相悖了。篇中讲到“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是告知我们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并非像俚语所说“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躺下”,是有进取的。接着又云,“故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很明显地讲到“为”和“修”,这两个字都是主动性的词语,是主动的、向上的。再扩展到其他儒家经典来讲,我们熟知的“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便是告知我们当学习有了余力的时候可以出仕,当官有余力的时候可以致学。高校中也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古今多数能人志士修身进取的思想基础。 上面这些儒家思想是前人为了着重讲解并描述而划分的几个方面或者说几个阶段,

27、各有所侧重。所以我们理解中庸的时候,应当看完整,不能只靠只言片语依据当代对字的理解而去曲解古人的本意。“窥一斑而知全豹”不是任何时候都行得通的。 高校中庸读后感400字篇10 和谐是现代社会的主题,我们中国要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自古就有以和为贵的优良传统,北京奥运会上,一个“和”字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向世人传递了中国的处事看法。对于我们个人而言,每个人要理性对待问题,以中庸的看法处理问题。 在中庸中,我体会到了学问的重要性,学问真的能变更一个人的命运。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学习可以变更人的思想境界和文化层次。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

28、辨之,笃行之。这是学习的五个层次,正所谓量变才能达到质变,在我们积累量的时候,肯定要以中庸的看法来面对事情,以平和的心态处理事情。 学习的过程也就是修身的过程,通过书本获得学问,通过学问传递思想,进而达到书中要求的道德水平。通过阅读,我学会了: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自己不情愿做的事情千万不要强加给别人。“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要学会以君子看事物的角度去视察事物,不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近几年来,爆炸性新闻比较多,比如说“我爸叫李刚”等,这些新闻从侧面反映出中国的人民生活水平差距很大,其中,确定有许多人在埋怨为什么自己没有那么富有,觉得生活不公允。其实,

29、我觉得,生活是最公允的,只要你付出了努力,生活就会给你一份回报,别人用一份努力就能做到的,我们可以用一百分的努力去做;别人用非常的努力做到的,我们可以用一千分的努力做到。假如这样子的话,即使我们再贫困,再愚笨,也肯定会靠自己的实力将生活水平提高,肯定会变的刚毅起来! 在当今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压力充溢了人们的生活,人们起先埋怨社会的不公,而不是反思自己。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实力强的人就会生存下来,没有实力的人就会被社会淘汰,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因此,我们要平和的看待这个问题,不要将其极端化,在相识问题的基础上,不断充溢自己,是自己变的强大,同时要保持一颗虚心谨慎的心,不要傲慢自大,任何事情,事先

30、有预备就会胜利,没有预备就会失败,不要盲目自信,要做到心中有数。 人要活到老,学到老。唯有博大和宽容,才能兼容并包,使为学具有世界眼光和开放胸襟,真正做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进而“泛爱众,而亲仁”。我们要逐步的进行学习的五个层次,最终使自己适应社会,实现自己的幻想。 冲动是魔鬼,在面对困难的时候,肯定保持一种平和的看法,不要心急,渐渐的处理,只有这样才能克服困难,最终到达成功的彼岸。一切率性而为,不要强求,只要属于自己的东西,就恒久跑不了。 高校中庸读后感400字10篇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20页 共20页第 20 页 共 20 页第 20 页 共 20 页第 20 页 共 20 页第 20 页 共 20 页第 20 页 共 20 页第 20 页 共 20 页第 20 页 共 20 页第 20 页 共 20 页第 20 页 共 20 页第 20 页 共 20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