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太和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普通班)试题3594.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太和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普通班)试题3594.pdf(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太和一中 2020-2021 学年高二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生物试卷(平行班)时间:90 分钟 满分:100 分 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在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座位号。2.答第卷时,必须用 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必须在 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第 I 卷(选择题,共 60 分)一 单选题(30 题 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1.生物的某些变异可通过细胞分裂某一时期染色体的行为来识别。甲、乙两模式图分别表示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出现的“环形圈”、“十字形结构”现象,图中字母表示染色
2、体上的基因。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甲、乙两种变异类型分别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和基因重组 B.甲图是由于个别碱基对的增添或缺失,导致染色体上基因数目改变的结果 C.乙图是由于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叉互换的结果 D.甲、乙两图常出现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染色体与 DNA 数之比为 12 2.在某严格自花传粉的二倍体植物中,野生型植株的基因型均为 AA(无 A 基因的植株表现为矮化植株)。现发现甲、乙两株矮化突变体植株的相关基因在同源染色体上的位置如图所示,矮化程度与 a 基因的数量呈正相关。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甲突变体植株在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一个四分体最多含有
3、 4 个 a 基因 B.乙突变体植株产生的原因可能是在甲突变体植株的基础上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 C.甲突变体植株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其自交后代只有一种矮化植株 D.若各类型配子和植株均能成活,则乙突变体植株自交后代中存在两种矮化植株 3.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是最凶险的一种白血病,发病机理如图所示。“诱导分化疗法”是一种应用维甲酸和三氧化二砷联合治疗该病的方法。维甲酸通过修饰 PML-RARa,使癌细胞重 新分化而“改邪归正”;三氧化二砷则可以引起这种癌蛋白的降解,使癌细胞发生分化并凋亡。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这种白血病与早幼粒细胞产生新的基因有关 B.这种白血病与早幼粒细胞发生染色
4、体变异有关 C.维甲酸和三氧化二砷均改变了癌细胞的 DNA 结构 D.“诱导分化疗法”可有效减少病人骨髓中积累的癌细胞 4.图中字母代表正常细胞中所含有的基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为多倍体,通常茎秆粗壮、籽粒较大 B.为单倍体通常茎秆弱小、籽粒较小 C.若和杂交,后代基因型分离比为 1:5:5:1 D.细胞所代表的个体分别是四倍体、二倍体、三倍体和单倍体 5.“Mspl”蛋白是一类与溶液中有毒镐离子有很强结合能力的蛋白质;超磁细菌是一类在外磁场作用下能做定向运动的细菌。某超磁细菌细胞膜上不含“Mspl”蛋白,另一细菌有但不是超磁细菌,如何利用这两种细菌培育出具有“Mspl”蛋白的超磁细菌?
5、请选出最不可能采用的技术或方法()A.基因工程 B.DNA 重组技术 C.杂交育种 D.诱变育种 6.某种物质会影响腺嘌呤(A)和尿嘧啶(U)之间的互补配对,在细胞培养液中加入该物质后,不易发生的是()A.更容易发生基因突变 B.会改变 mRNA 上的密码子序列 C.影响核糖体上氨基酸的脱水缩合过程 D.影响 RNA 病毒 RNA 的复制 7.人体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具有很强的摄碘能力。临床上常用小剂量的放射性同位素131I 治疗某些甲状腺疾病,但大剂量的131I 对人体会产生有害影响。积聚在细胞内的131I 可能直接()A.插入 DNA 分子引起插入点后的碱基序列改变引起基因突变 B.替换 D
6、NA 分子中的某一碱基引起基因突变 C.造成染色体断裂、缺失或易位等染色体结构变异 D.诱发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基因突变并遗传给下一代 8.科研人员测定某噬菌体单链 DNA 的序列,得到其编码蛋白质的一些信息,如下图所示。据此作出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谷氨酸(Glu)至少有两种密码子 B.一个碱基对替换可能引起两种蛋白发生改变 C.终止密码子分别为 TAA 或 TGA D.基因重叠能经济地利用 DNA 的遗传信息量 9.下列关于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原理:低温和秋水仙素诱导染色体加倍的原理相同,都是抑制染色体着丝点分裂 B.解离:盐酸酒精混合液和卡诺氏液都可以使洋
7、葱根尖解离 C.染色:碱性染色剂改良苯酚品红染液可以用醋酸洋红染液代替 D.观察:显微镜下可以看到大多数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发生改变,少数细胞染色体数目不变 10.若某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识别序列是 CCTAGG,它在 A 和 G 之间切断 DNA。下图表示用该酶处理某基因后产生的片段。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正常基因中有 4 个 CCTAGG 序列 B.产生的 DNA 片段可用核糖核酸连接酶连接起来 C.用该酶处理得到图示基因片段要水解 3 个磷酸二酯键 D.若该基因某处有一个 CCTAGC 突变为 CCTAGG,用该酶处理后将产生 5 个片段 11.下图为 5 种果蝇相同基因的排列和染色
8、体的模式图,物种 B 是最原始物种,其演化的顺序是 BDEAC,图中表示着丝粒,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这种物种形成的方式可能属于同地的物种形成 B.由 B 形成 D 的过程,发生了倒位 C.物种 A,B,C,E 所含的基因种类完全相同,严格意义上来讲,它们属于同一物种 D.E 到 A 是 abc 易位到 def 的结果 12.等位基因(A/a)位于某种昆虫的常染色体上,该种昆虫的一个数量非常大的种群在进化过程中,a 基因的频率与基因型频率之间的关系如图。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分别代表 AA,Aa,aa 的频率 B.能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的因素有突变、自然选择、随机交配、迁入和迁出等 C
9、.a 基因控制的性状表现类型更适应环境 D.A 基因频率为 0.25 时,Aa 的基因型频率为 0.75 13.科学家最近在墨西哥湾深海发现了一种新的鮫鏮鱼,雌鱼头顶自带“钓鱼竿”若干个肉状突起,可发出光源,吸引猎物。雄鱼则吸附在雌鱼体表提供繁殖所需的精子,同时通过雌鱼血液获取营养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头顶发光“钓鱼竿”的形成是海底黑暗环境长期诱导的结果 B.雌雄鱼的生活繁殖方式是它们长期共同进化中相互适应形成的 C.鮟鱇鱼种群在深海环境条件稳定时,基因频率也可能会改变 D.鮟鏮鱼形成的过程仅靠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提供进化的原材料 14.有关变异、进化、生物多样性知识的叙述,正确的是()
10、突变基因翻译出的蛋白质中的氨基酸排列顺序不一定发生改变 一般情况下,花药内可发生基因重组,而根尖只能发生基因突变或染色体变异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原材料是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 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一定引起基因频率的改变,进而导致种群的进化 生物的可遗传变异为育种提供了理论基础 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种群多样性 A.B.C.D.15.在对欧洲某学校的学生(男:女=1:1)进行遗传调查时发现,血友病患者占 0.9%(男:女=2:1);血友病携带者占 5%,那么,这个种群中的 Xb的频率是()A.2.97%B.5.6%C.4.13%D.3.1%16.下图为四个物种的进化关系树
11、(图中百分数表示各物种与人类的 DNA 相似度)。DNA 碱基进化速率按 1%/百万年计算,下列相关论述合理的是()A.四个物种都由共同祖先通过基因突变而形成 B.生殖隔离是物种朝不同方向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C.人类与黑猩猩的 DNA 差异经历了约 99 万年的累积 D.大猩猩和人类的亲缘关系,与大猩猩和非洲猴的亲缘关系的远近相同 17.下列叙述不符合拉马克观点的是()A.生活在地穴中的盲螈,因为长期不用眼睛而失去视觉 B.食蚁兽的长舌是因为长期舔食树缝中的蚂蚁不断伸长所致 C.鹿和狼在长期的生存斗争中相互选择,结果发展了自己的特征 D.由于缺少草而吃树叶的长颈鹿脖子会越来越长 18.若“MN”
12、表示由条件 M 必会推得 N,则下列选项符合这种关系的有()A.M 表示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N 表示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B.M 表示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N 表示生物发生了进化 C.M 表示基因突变,N 表示性状的改变 D.M 表示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母亲患病,N 表示女儿一定患病 19.根据分类学家的记载,地球上生活着的生物约有 200 万种,但是每年都有新物种被发现、近年来,在水深 3000m 以下的深海热泉孔周围,发现了以前没有记载的生物,这些都说明,生物界的物种还有待人们去发现请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从分子水平看,生物的性状具有多样性的直接原因是蛋白质的多样性 B.从
13、遗传水平看,生物新性状的出现主要是基因重组的结果 C.从进化角度看,生物物种的多样性主要是不同的环境对生物进行自然选择的结果 D.以上研究成果有力地抨击了神创论的观点:生物是由神(上帝)一次性创造出来的 20.下图为抗青霉素细菌的产生过程,表示死亡的个体,a、b 表示两个阶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 阶段使用青霉素后少部分细菌产生抗药性 B.经过 ab 阶段的人工选择导致抗药细菌的比例增大 C.b 阶段的细菌相比较 a 阶段发生了进化 D.ab 阶段细菌发生相关基因的突变率明显提高 21.下列过程,哪些一定不是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生化反应()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合成 抗体和抗原的特异性结合 丙
14、酮酸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神经递质和激素的作用场所 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 蛋白质在消化道中的消化分解 A.B.C.D.22.下列人体不同种类的体液之间,成分和含量差别最大的一组是()A.血浆与组织液的 HCO3-B.组织液与细胞内液的蛋白质 C.血浆与组织液的 Cl-D.组织液与淋巴液的 Na+23.口腔上皮细胞和毛细血管壁细胞所处的内环境分别是()组织液 唾液和组织液 血浆和组织液 血液和组织液 A.、B.、C.、D.、24.下列有关内环境及其稳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内环境中含有血浆蛋白、过氧化氢酶、纤维蛋白原、胰岛素等物质 B.长期营养不良导致浮肿时,血浆和组织液中的
15、水分可以相互交换 C.剧烈运动后,内环境 pH 的相对稳定主要靠 H2PO4-/HPO42-维持 D.心肌细胞所需的营养物质直接来自于血浆 25.当人体血糖浓度偏高时,质膜中的某种葡萄糖载体可将葡萄糖转运至肝细胞内,血糖浓度偏低时则转运方向相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载体在血糖浓度偏低时的转运需要消耗 ATP B.转运速率随血糖浓度升高不断增大 C.转运方向不是由该载体决定的 D.胰岛素(可降低血糖)促进葡萄糖运出肝细胞 26.关于如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a 液、b 液和 c 液共同构成了人体内环境的主体 B.内环境为细胞代谢提供必要的酶 C.流经胰腺组织细胞的血液中 O2浓度下降,CO
16、2 浓度升高 D.b 液周围的管壁破损或其含有的蛋白质减少均会造成 a 液增多 27.正常人体细胞与外部环境之间的部分物质交换如右图所示,其中分别表示不同液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人体内环境包括 B.血浆中的氧气进入图示细胞的途径是 C.中含激素、血红蛋白、乳酸、CO2等物质 D.通过排泄系统排出的液体废物中只含有尿素和尿酸 28.人体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对细胞的正常生命活动非常重要。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组织液渗入毛细血管的和渗入毛细淋巴管的量总是相等的 B.测定内环境的成分可评估 21 三体综合征的发病风险 C.血浆的渗透压主要依赖无机盐离子尤其是 Na+、K+
17、、Cl-来维持 D.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在变化是由于外界环境的变化和体内细胞代谢活动引起 29.进行异体器官移植时,器官在被剥离后必须马上放入一种“特殊液体”中,对这种“特殊液体”的成分及其作用的分析,正确的是()A.有红细胞,为离体器官提供氧气 B.有免疫细胞,清除抗原 C.有氯化钠,保持细胞形态 D.有多种水解酶,为细胞提供生物催化剂 30.图是人体组织局部切片示意图,其中表示某种体液,表示管壁,表示细胞,所在位置是某些管道的横切面。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中含有 Na、肾上腺素、血红蛋白等物质 B.过敏反应引起的通透性增加,会引起组织水肿 C.浆细胞分泌的抗体先进入,再进入消灭抗原 D
18、.只有是淋巴细胞的生存环境 第 II 卷(非选择题,共 40 分)二、非选择题(4 题,共 40 分)31.(7 分)视网膜色素变性(RP)是一种常见的遗传性致盲眼底病。研究者发现一名男性患者,该患者的家族系谱如图甲所示,相关基因用 B、b 表示,图甲中1为该患病男子,基因检测发现其父不携带致病基因,4的母亲是该病患者。请回答下列问题:(1)据图甲判断,该病的遗传方式是_遗传。(2)3的致病基因最终来自于_(填家系中的个体编号),4的基因型为_,3与4生一个儿子正常的概率为_,其生育前应通过_和产前诊断(基因诊断)等手段对该遗传病进行监控和预防。(3)5个体一个体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有一条染色体
19、上的基因如图乙所示,则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上的基因不同的原因是_.(4)研究还发现,多个来自英国、北美、德国及日本等地的 RP 患者家系,都是同一基因发生了不同的突变,说明基因突变具有_的特点。32.(12 分)下图表示生物的育种过程,A 和 b 为控制优良性状的基因,回答下列问题:(1)经过、过程培育出新品种的育种原理是_,F2获得的优良品种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比例为_。(2)过程最常用的方法是_,过程培育出的新品种为_倍体,是否可育_(填“是”或“否”)。(3)用过程的方式处理萌发的种子,播种后长出 2000 多株禾苗,其中只有 1 株出现与众不同的特性,说明突变具有_的特点。(4)过程可用_
20、酶切割 DNA 分子,该酶特点是_,作用于_键,将获得的胰岛素基因导入大肠杆菌并在菌体内表达,生产出的胰岛素用于治疗糖尿病。这一技术原理是哪种变异_还需要什么工具_ ,其得以实现的重要原因是几乎所有生物共用_。33.(6 分)原产某地的某种一年生植物 a,分别引种到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种植,很多年以后移植到原产地,开花时期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将植物 a 引种到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这种原属于同一个物种的种群 a、b 和 c 之间形成_,种群 b 和种群 c 个体之间由于花期不同,已不能正常受粉,说明已产生了_ (2)在对 b 植物的某一种群进行的调查中,发现基因型为 DD 和 dd 的植株
21、所占的比例分别为 10%和 70%(各种基因型个体生存能力相同),第二年对同一种群进行的调查中,发现基因型为 DD 和 dd 的植株所占的比例分别为 4%和64%,在这一年中,该植物种群是否发生了进化?_,理由_。(3)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_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_ 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34.(15 分)如图是人体局部组织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图中能直接相互交换物质的体液是_(填标号,2 分),毛细淋巴管壁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_(填标号)淋巴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_(填标号)(2)如果该图为肝脏的局部结构模式图,B 端与 A 端的液体相比,明显增加的物质有_ 等(3)如果该图为鼻黏膜的
22、局部结构模式图,当过敏原再次进入机体时,与吸附在组织细胞表面的相应抗体结合,最终会使_(填标号)的通透性增强,引起鼻粘膜水肿(4)下图是高等动物体内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图。维持内环境渗透压的 Na+和葡萄糖、氨基酸等物质进入内环境要经过_(填中文名称,2 分)系统。外界环境中的 O2进入红细胞内至少需穿过_个磷脂双分子层,血浆中 CO2的排出要依次经过哪两种具体结构_(2 分)。(5)构建血细胞内液与三种细胞外液物质交换模型(用文字和箭头表示,不用表示具体交换的物质,4 分)太和一中 2020-2021 学年高二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生物试卷答案(平行班)1-10:DDCCC ACCCD 1
23、1-20:CCCCC CCBBC 21-30:DBABC BBDCB 31(7 分,每空 1 分)(1)伴 X 染色体隐性(2)I2;XBXb;1/2;遗传咨询(3)B 基因或 b 基因发生了基因突变(4)不定向性 32.(12 分,每空 1 分)(1)基因重组 1/3(2)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使染色体数目加倍)四 是(3)低频性(发生频率低)(4)限制性核酸内切(限制)酶 只能识别特定的核苷酸/碱基序列并在特定的切点上切割 DNA 分子 磷酸二酯键 基因重组 DNA 连接酶和(运)载体 一套遗传密码(密码子)33.(6 分,每空 1 分)(1)地理隔离 ;生殖隔离(2)没有;因为该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发生变化 (3)种群;自然选择 34.(15 分,除注明外每空 1 分)(1)与、与(2 分)(2)CO2、代谢废物/尿素 (3)(4)消化系统和循环系统(2 分)5 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2 分)(5)组织液 淋巴 (4 分)血浆 血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