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版初中化学第七章燃料及其利用高频考点知识梳理3065.pdf

上传人:得** 文档编号:79426033 上传时间:2023-03-21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421.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通用版初中化学第七章燃料及其利用高频考点知识梳理3065.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全国通用版初中化学第七章燃料及其利用高频考点知识梳理3065.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通用版初中化学第七章燃料及其利用高频考点知识梳理3065.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通用版初中化学第七章燃料及其利用高频考点知识梳理3065.pdf(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1 (每日一练)全国通用版初中化学第七章燃料及其利用高频考点知识梳理 单选题 1、绿色化学就是从源头上消除对环境的污染,下列措施不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A积极发展太阳能产业 B增加燃煤火力发电厂 C降低化石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 D加强氢能源的开发利用 答案:B 解析:A、积极发展太阳能产业,可以循环利用,无污染,符合绿色化学理念,故 A 正确;B、增加燃煤火力发电厂,会产生二氧化硫等污染大气,不符合绿色化学理念,故 B 不正确;C、降低化石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开发新能源,能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符合绿色化学理念,故 C 正确;D、加强氢能源的开发利用,氢能源无污染,环保,符合绿色化学理念

2、,故 D 正确。故选 B。小提示:绿色化学理念是整个化学反应过程所产生的物质均是自然界原有的,或者能被自然界分解吸收,无毒,无公害的化学工程。2、防火安全重于泰山,每个公民掌握一定的消防知识很有必要。下列有关灭火措施处理不当的是 A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 B家用电器着火时,立即用水进行灭火 C油罐着火时需要用水喷淋降温 2 D可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物的失火 答案:B 解析:灭火原理是清除可燃物、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着火点以下、隔绝氧气。A、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可以隔绝氧气或空气,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故 A 正确;B、水能导电,为防止触电,应

3、先切断电源,再用干粉灭火器或者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不可直接泼水灭火,以防损坏电器、触电或电器爆炸伤人,故 B 不正确;C、油罐着火时用水喷淋降温是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着火点以下,则油罐着火时需要用水喷淋降温,故 C 正确;D、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时不会留下任何痕迹而使物体损坏,能有效保护物品,可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物的失火,故 D 正确。故选 B。3、绿色化学就是从源头上消除对环境的污染,下列措施不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A积极发展太阳能产业 B增加燃煤火力发电厂 C降低化石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 D加强氢能源的开发利用 答案:B 解析:A、积极发展太阳能产业,可以循

4、环利用,无污染,符合绿色化学理念,故 A 正确;B、增加燃煤火力发电厂,会产生二氧化硫等污染大气,不符合绿色化学理念,故 B 不正确;C、降低化石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开发新能源,能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符合绿色化学理念,故 C 正确;D、加强氢能源的开发利用,氢能源无污染,环保,符合绿色化学理念,故 D 正确。故选 B。小提示:绿色化学理念是整个化学反应过程所产生的物质均是自然界原有的,或者能被自然界分解吸收,无毒,无公害的化学工程。3 4、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天然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B发现火灾立即拨打 119 火警电话 C发生火灾时,用湿毛巾捂住口

5、鼻,蹲下靠近地面,迅速离开火灾现场 D高楼住宅发生火灾时,如果楼内有电梯,则迅速使用电梯逃生 答案:D 解析:A、天然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这是正确的做法,故 A 正确;B、发现火灾立即拨打 119 火警电话,并采用适当措施,故 B 正确;C、发生火灾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迅速离开火灾现场,这是逃生的正确做法;D、高楼住宅发生火灾时,不应使用电梯逃生,这样做非常危险,故 D 错误。点睛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遇到火灾,应采取正确措施保护自己,并预防意外事故发生。5、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氧气可供给呼吸 B鱼类能在水中生存,说明氧气易溶于水 C植物的光合

6、作用是空气中氧气的主要来源 D焊接或切割金属时使用纯氧代替空气以获得更高的温度 答案:B 解析:A、氧气能够支持动植物的呼吸,选项正确;B、氧气不易溶于水,但溶解在水中的氧气足以供给鱼类在水中的呼吸,选项错误;C、绿色植物利用光合作用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和氧气,该变化是空气中氧气的主要来源,选项正确;4 D、可燃物与浓度大的纯氧气燃烧较剧烈,单位时间内产生的热量多,温度高,容易焊接或切割金属,选项正确,故选 B。实验题 6、如图是某学生设计的探究可燃物燃烧条件的实验。请回答:(1)通过此探究实验,可以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什么?_(2)实验结束后,用灯帽可将酒精灯熄灭,该灭火方法的

7、主要原理是什么?_ 答案:(1)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2)隔绝氧气 解析:(1)乒乓球碎片、滤纸都与氧气接触,加热时它们先、后燃烧起来,说明它们的着火点不同,可以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为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才能燃烧;(2)实验结束后,用灯帽可将酒精灯熄灭,其灭火原理是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小提示:依据是物质燃烧需要三个条件: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因此,只要破坏燃烧的条件,就可以实现灭火。7、在老师的指导下,兴趣小组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可燃物燃烧的条件”的探究实验。5 【实验步骤】组装好如图装置,在烧杯 b 中装水将导管口淹没;打开 K1和 K2,向上拉动任意一支注

8、射器的活塞;将实验所需药品加入对应的仪器中;将装有适量白磷的具支试管放入盛有冰水的烧杯口中;打开 K1,关闭 K2,往装置甲中加入适量双氧水,观察现象;关闭 K1,打开 K2,往装置乙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观察现象;将烧杯以中的冷水换为 80热水,观察现象;打开 Kl,关闭 K2,往装置甲中再加入适量双氧水,观察现象。【问题解答】(1)仪器 A 的名称为 _。(2)实验步骤的目的是 _。(3)写出装置甲、装置乙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甲 _,乙 _。(4)在实验步骤中产生的气体是 _,该气体的作用是 _。烧杯 b 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5)证明“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

9、点,还必须与氧气接触才能燃烧”的实验步骤是 _(填序号,下同);证6 明“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时,温度还必须达到其着火点才能燃烧”的实验步骤是 _。【实验结论】可燃物燃烧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答案:锥形瓶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H2O22H2OO2 Na2CO3+2HCl=2NaCl+H2O+CO2 CO2 赶走具支试管内的氧气 开始 b 中导气管口有气泡,过一会澄清石灰石变浑浊 Ca(OH)2CO2=CaCO3H2O 解析:(1)仪器 A 的名称为锥形瓶;(2)实验步骤的目的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是否良好;(3)装置甲中,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

10、氧气,反应方程式为:2H2O22H2OO2 装置乙中,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反应的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H2O+CO2;(4)往装置乙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所以步骤中产生的气体是:CO2;作用是赶走具支试管内的氧气;二氧化碳的密度比氧气大,当具支试管中的氧气被排净后,会从支管进入烧杯中的澄清石灰水中,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当观察到烧杯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具支试管中氧气已经排尽;故烧杯 b 中观察到的现象是:开始 b 中导气管口有气泡,过一会澄清石灰石变浑浊。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

11、OH)2CO2=CaCO3H2O;(5)步骤打开 K1,关闭 K2,往装置甲中加入适量双氧水,有氧气产生,但是白磷不燃烧,因为烧杯中是冷水,温度未达到可燃物着火点;步骤关闭 K1,打开 K2,往装置乙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将具支试管中的氧气被排净;步骤将烧杯以中的冷水换为 80热水,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但是白磷未燃烧,因为试管中为二氧化碳,氧气被排净;步骤打开 Kl,关闭 K2,往装置甲中再加入适量双氧水,产生氧气,白磷燃烧,所以步骤可以证明“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还必须与氧气接触才能燃烧”;证明“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时,温度还必须达到其着火点才能燃烧”的实验步骤是:;2 MnO 2 MnO 7 小提示:要掌握燃烧的条件,具有可燃物、温度达到该物质的着火点、与氧气接触,知道控制变量的实验的设计方法,只允许有一个变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