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综合题专项训练50题(含答案)10745.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综合题专项训练50题(含答案)10745.pdf(8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试卷第 1 页,共 81 页 高考生物综合题专项训练 50 题(含答案)1图为果酒与果醋发酵装置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酿造葡萄酒时,在葡萄榨汁前,葡萄要先进行_再除去枝梗,可以避免除去枝梗时引起葡萄破损,增加被杂菌污染的机会。(2)用_对上述装置进行消毒后,再装入葡萄汁,将发酵装置放在 18-23环境中,每天拧开气阀 b 多次,排出发酵过程产生大量的_。装置中 d 处设计成弯曲形状的目的是_。(3)10 天之后,利用酸性条件下的_对出料口 c 取样的物质进行检验,若出现_现象,说明产生了酒精。(4)产生酒精后,若在发酵液中加入醋酸菌,然后将装置放在_环境中,适时打开_向发酵液中充气。两次发
2、酵过程中先不充气,一段时间后再充气的原因是_。(5)果汁生产使用_可以分解_及胞间层,可以提高果汁的出汁率且果汁变得更澄清。【答案】冲洗 70 左右的酒精 CO2 防止排气时空气中微生物的污染 重铬酸钾 灰绿色 3035OC 气阀 a 醋酸菌是好氧细菌,酒精转变为醋酸需要氧气才能进行 果胶酶和纤维素酶 果胶与植物细胞壁【解析】【分析】1、果酒制作过程中的相关实验操作:(1)材料的选择与处理:选择新鲜的葡萄,榨汁前先将葡萄进行冲洗,除去枝梗。(2)灭菌:榨汁机要清洗干净,并晾干;发酵装置要清洗干净,并用 70%的酒精消毒。(3)榨汁:将冲洗除枝梗的葡萄放入榨汁机榨取葡萄汁。试卷第 2 页,共 8
3、1 页(4)发酵:将葡萄汁装人发酵瓶,要留要大约 13 的空间,并封闭充气口;制葡萄酒的过程中,将温度严格控制在 1825,时间控制在 1012d 左右,可通过出料口对发酵的情况进行,及时的监测。制葡萄醋的过程中,将温度严格控制在 3035,时间控制在前 78d 左右,并注意适时通过充气口充气。2、参与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其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果醋制作的原理: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果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详解】(1)酿造葡萄酒时,在葡萄榨汁前,葡萄要先进行进行冲洗,然后再除去枝梗,可以避免除去枝梗时引起葡萄破损,增加
4、被杂菌污染的机会。(2)榨汁机要清洗干净,并晾干,发酵装置要清洗干净,并用 70%的酒精消毒,再装入葡萄汁,将发酵装置放在 18-23环境中,发酵过程中由于酵母菌无氧呼吸会产生二氧化碳,因此每天拧开气阀 b 多次,排出发酵过程产生的大量二氧化碳。装置中 d 处设计成弯曲形状利用了巴斯德的鹅颈瓶的原理,即为了防止排气时空气中微生物的污染。(3)酵母菌发酵的产物中会产生酒精,利用橙色的重铬酸钾可以检测酒精的存在,酒精遇到橙色的重铬酸钾会变为灰绿色,从而鉴定酒精的存在。(4)温度是酵母菌生长和发酵的重要条件,20左右最适合酵母菌繁殖,因此需要将温度控制在其最适温度范围内。而醋酸菌是嗜温菌,最适生长温
5、度为 3035,因此要将温度控制在 3035。醋酸菌是好氧菌,在将酒精变为醋酸时需要氧的参与,因此要适时向发酵装置中充气,需要打开 a 阀通入空气。(5)如果提高果汁的出汁率且果汁变得更澄清,需要分解细胞壁和胞间层结构,而细胞壁和胞间层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因此需要加入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点睛】本题考查果酒和果醋的制作过程的知识点,要求学生掌握果酒的制作的原理、过程以及发酵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是该题的重点,识记果酒的制作过程是解决重点的关键。理解并识记果醋的发酵过程和原理是解决第(4)问的关键。2“稻鱼共生系统”是种可持续的生态农业,在该生态系统中,稻花鱼以底栖动物摇蚊幼虫、农业害虫、丝状藻类
6、、水生杂草等为食,鱼的排泄物则为水稻的生长提供了肥料。回答下列问题:(1)调查该稻田水生杂草的物种丰富度的方法是_。试卷第 3 页,共 81 页(2)在该生态系统的结构中,稻花鱼占有 2 个营养级,分别是_;稻花鱼的存在,能够加快生态系统的_,提高生态系统的_稳定性。(3)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稻田养鱼的意义是:能实现对能量的多级利用,从而大大提高_;从减少环境污染的角度分析,稻田养鱼的意义是_。【答案】样方法 第二、第三营养级 物质循环 抵抗力 能量利用率 稻花鱼捕食农业害虫,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解析】【分析】生态农业是一个农业生态经济复合系统,将农业生态系统同农业经济系统综合统一起来,以取
7、得最大的生态经济整体效益。它也是农、林、牧、副、渔各业综合起来的大农业,又是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综合起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现代农业。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有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整体性原理和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建立该人工生态系统的目的是实现对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能量的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详解】(1)该稻田水生杂草属于植被,因此调查其物种丰富度的方法是样方法。(2)根据题意,稻花鱼以底栖动物摇蚊幼虫、农业害虫、丝状藻类、水生杂草等为食,可见稻花鱼既是植食性动物也是肉食性动物,占有 2 个营养级,第二和第三营养级,稻花鱼作为消费者的存在,能够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该
8、生态系统合理设计了食物链,增加了生物种类,使营养级结构变得复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提高,因此抵抗力稳定性增强。(3)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稻田养鱼增加了能量利用的途径,实现了对能量的多级利用,从而大大提高能量利用率;从减少环境污染的角度分析,稻田养鱼利用了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即捕食关系的应用达到了进行生物防治的目的,从而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点睛】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知识点,要求学生掌握生态农业的特点,理解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的意义是该题的重点。要求学生能够利用题干条件,正确析食物链和食物网,明确生态系统个成分的作用,这是解决该题的关键。3紫草素是紫草细胞的代谢产物,可作为生产治疗烫伤
9、药物的原料。研究人员通过培养紫草细胞生产紫草素。为了获取紫草素,某制药公司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从培养的愈伤组织中提取这种有效成分。请回答下列问题:试卷第 4 页,共 81 页(1)培养时,通常选择新生的芽作为外植体,这是因为_。将离体的芽培养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给予适宜的培养条件,诱导其依次产生_、_,最终形成完整的植株。(2)假设紫草与另一种植物 A 均为二倍体药用植物(紫草细胞中有 2n 条染色体,A植物细胞中有 2m 条染色体)。某药物研究所拟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培育同时含有两种有效成分的新型药用植物。为了得到原生质体需用_酶和_酶去除两植物的细胞壁,然后诱导其融合形成杂种细胞。(
10、3)融合形成的杂种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含有_条染色体。杂种细胞培育成的新型药用植物为_倍体,在这个过程中所利用的生物学原理是_。【答案】细胞分化程度低,容易诱导脱分化 愈伤组织 丛芽 纤维素 果胶 4(n+m)四 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解析】【分析】1、植物组织培养是指在无菌和人工控制的条件下,将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细胞,培养在人工配置的培养基上,给于适宜的培养条件,诱导其产生愈伤组织、丛芽,最后形成完整植株;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2、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的过程是:取植物甲和植物乙的体细胞,先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除细胞壁,获得具有活力的原生质体甲、原生质体乙,再用化学诱导剂聚乙
11、二醇诱导融合形成杂种细胞;再借助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让杂种细胞先经过脱分化培养形成愈伤组织,再经过再分化形成根、芽,进而长成完整植株。【详解】(1)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培养时选择新生的芽作为外植体,是因为新生芽的分化程度低、全能性高,在培养过程中容易诱导其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将离体的芽培养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给予适宜的培养条件,诱导其脱分化产生愈伤组织,再分化形成胚状体或丛芽,最终继续分裂和分化形成完整个体。(2)在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中,需要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植物的细胞壁,获得原生质体,然后诱导再生出新的细胞壁,形成杂种细胞。(3)根据题意,紫草细
12、胞中有 2n 条染色体,A 植物细胞中有 2m 条染色体,融合后的细胞中具有二者所有的染色体,因此染色体数目为 2n+2m,则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加倍为 4(m+n)。杂种细胞发育成的药用植物融合了二者的染色体组,二者为不试卷第 5 页,共 81 页 同的物种,故杂种细胞培育成的新型药用植物为四倍体,将杂种细胞培养成个体利用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点睛】本题考查植物组织培养和植物体细胞杂交的过程的知识点,要求学生掌握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及其原理是该题的重点,理解植物体细胞杂交的过程及其该过程中杂种细胞发育成的植株细胞内染色体的数目和染色体组的数目变化是该题的难点和易错点,正确理解杂种细胞的形成过程
13、和染色体组的概念是突破易错点的关键。4研究人员通过研究遮荫和全光对野生川贝母光合作用的影响,为人工引种提供理论支持。图 1 中为川贝母叶肉细胞内某些代谢过程,图 2 为遮荫和全光条件下川贝母光合速率部分研究数据的曲线图(图中光合有效辐射越强,代表光照强度越强),请分析回答:(1)图 1 中和发生反应的场所分别为_和_。(2)图 2 光合有效辐射为 a 时,川贝母叶肉细胞中能发生的图 1 反应有_。研究人员进一步检测了川贝母叶片光合作用的相关参数,结果如下表:参数 遮荫 全光 光能捕获效率 0.563 0.491 气孔导度(mol H2Om-2 s-1)0.456 0.201 (3)植物中捕获光
14、能的物质是_,可用_(溶剂)提取获得。(4)由图 2 直接可知,川贝母人工引种的适宜条件是_(“遮荫”、“全光”),理由是在一定光合有效辐射下其_。A呼吸速率更高 B净光合速率更高 C叶绿体数量更多 D有机物积试卷第 6 页,共 81 页 累量更多 (5)请结合表中数据阐述遮荫与全光条件下光合速率出现图 2 差异的原因。_【答案】叶绿体类囊体膜 线粒体内膜 光合色素(叶绿体色素)无水酒精(无水乙醇)遮荫 BD 川贝母叶片在遮荫条件下能捕获更多光能,使光反应增强;同时气孔导度增大导致从外界吸收的 CO2 浓度增高,使暗反应也增强【解析】【分析】1、叶肉细胞中能够产生 ATP 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
15、线粒体和叶绿体。2、分析曲线可知,遮阴后,川贝母光合速率更高,更有利于有机物的积累。3、分析表格:遮荫条件下川贝母叶肉细胞的能量捕获效率更高,同时,气孔导度和胞间二氧化碳浓度更高。【详解】(1)图 1 中和发生的反应分别是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有氧呼吸第三阶段,所以发生的场所分别为叶绿体类囊体膜和线粒体内膜。(2)图 2 光合有效辐射为 a 时,川贝母叶肉细胞中能发生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因此能进行暗反应,有氧呼吸第一、第二阶段,光反应,有氧呼吸第三阶段。(3)植物中捕获光能的物质是光合色素,光合色素易溶于有机溶剂无水乙醇,可以用无水乙醇提取。(4)由图 2 直接可知,遮阴后,川贝母净光合速率更高,
16、更有利于有机物的积累。故选择 B 和 D。(5)由表中数据可知,遮荫条件下川贝母叶肉细胞中(类囊体薄膜上)光合色素的能量捕获效率更高,有利于提高 ATP 生成的速率,进而提高暗反应 C3的还原的速率。同时,遮荫条件下气孔导度和胞间二氧化碳浓度更高,有利于提高川贝母叶肉细胞叶绿体基质中 CO2的固定速率。【点睛】本题考查了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要求考生能够识记细胞产生 ATP 的场所,能够利用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分析曲线图和表格,同时掌握光反应和暗反应之间的联系。5我国经济发展具有不均衡性,中西部地区相对滞后。这里的农村家庭孩子多、家庭负担大。很多年轻人选择到东部沿海城市去打工,留守的少数青
17、壮年劳动力有的开垦试卷第 7 页,共 81 页 荒山变果林,有的改造洼地成鱼塘等等。请回答:(1)依据种群的数量特征分析,城市人口在增多与农村留守人口在减少,直接影响其人口数量变动的因素是_;经过多年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通过降低_,我国各地区原籍人口增长的速度都明显减缓。(2)荒山、洼地经过改造成为果林、鱼塘,说明人类的活动能够改变群落演替的_。在养鱼过程中,一定要捕捉除去鲶鱼、乌鳢等肉食性鱼类,从能量流动的角度解释这样做的目的是_。(3)某生物课外活动小组调查该地区生物多样性时,仅对物种的数目进行了统计。他们的做法是否科学,为什么?_。【答案】迁入率和迁出率 出生率 速度和方向 调整能量流动
18、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方向 不科学,因为生物多样性不仅包括物种多样性,还包括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解析】【分析】种群的量特征有:种群密度: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其中年龄结构是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在于实现对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能量的利用效率,合理地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的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详解】(1)农村留守人口减少的原因是农村人口去城市打工,这种人口数量变动的特征称之为迁出率;城市人口的增多的原因是大量外来人口到城市打工,这种人口数量变动的特征称之为
19、迁入率,故直接影响城市人口增多与农村留守人口减少的因素是迁入率和迁出率。计划生育政策通过降低出生率来减缓人口增长速度。(2)人类活动能够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在食物链中,能量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在鱼塘养鱼过程中,捕捉除去鲶鱼等捕食其他鱼类等肉食性鱼类,这样可以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方向。(3)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因此调查生物多样性时,不能仅对物种的数目进行统计。【点睛】本题考查教材涉及到的常见知识点,重在考查常见生物学基本概念和原理,难度不大。试卷第 8 页,共 81 页 6如图表示 A、B 两种植物在光照、温度等其他条件相
20、同且适宜的情况下,环境中CO2浓度的变化对其光合速率的影响。请回答:(1)若将上述两种植物置于同一密闭玻璃罩内,一段时间后,植物的正常生长首先受到影响的是_,原因是_。(2)给两种植物浇灌 H218O,一段时间后,叶肉细胞中将出现(CH218O),18O 转移途径是_。(3)温室大棚生产中,常采用施用农家肥的方法增加作物产量,其原理是_。【答案】B 两种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对二氧化碳浓度变化的影响特性不同,在低浓度二氧化碳条件下,B 植物利用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能力弱,积累光产物少,随着玻璃钟罩中二氧化碳浓度的降低,B 植物生长首先受影响 H218O 先参与细胞呼吸产生 C18O2,C18O2参与
21、光合作用暗反应生成(CH218O)农家肥富含有机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会释放出大量 CO2【解析】【分析】分析题图,题图表示环境中 CO2浓度的变化对 A、B 植物光合速率的影响,据图可知,A 植物呼吸速率为 10molm-2s-1,B 植物呼吸速率为 20molm-2s-1,且 B 植物的CO2补偿点和饱和点都比 A 植物高,据此分析。【详解】(1)据图可知,B 植物呼吸速率大于 A 植物,两种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对二氧化碳浓度变化的影响特性不同,在低浓度二氧化碳条件下,B 植物利用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能力弱,积累光产物少,随着玻璃钟罩中二氧化碳浓度的降低,B 植物生长首先受影响,所以将上述两种植
22、物幼苗置于同一密闭的玻璃罩中,在光照等其他条件适宜的情况下,一段时间内,生长首先受影响的是 B 植物。(2)H2O 参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H2O 在有氧呼吸第二阶段与丙酮酸反应产生CO2,而 CO2又参与光合作用暗反应,故给两种植物浇灌 H218O,一段时间后,叶肉细胞中将出现(CH218O),18O 转移途径是:H218O 先参与细胞呼吸产生 C18O2,C18O2参试卷第 9 页,共 81 页 与光合作用暗反应生成(CH218O)。(3)农家肥富含有机物,土壤中的微生物通过分解作用将其分解为 CO2和无机盐,从而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点睛】本题考查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
23、学生的识图能力,要求学生能分析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联系,以及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71-抗胰蛋白酶是肝脏产生的一种糖蛋白,缺乏会引起肺气肿。某公司成功培育出转基因羊,这种羊进入泌乳期后,其乳汁中含有人类的-抗胰蛋白酶,可用于治疗肺气肿。请回答下列问题:(1)为获取目的基因,需要在肝细胞中提取_,通过反转录产生 cDNA,再通过_技术进行快速扩增。(2)将 1-抗胰蛋白酶基因与乳腺蛋白基因的_等调控组件重组,构建基因表达载体,然后通过_技术,导入羊的受精卵中(3)受精卵通过早期胚胎培养,一般发育到_阶段通过胚胎移植到受体子宫孕育。为选育出能泌乳的雌羊,移植前需从胚胎的_部位取样,通过 DNA
24、 鉴定分析性别。(4)1-抗胰蛋白酶是一种结构较复杂的糖蛋白,上述生产方法与传统的转基因大肠杆菌生产比较,其优势在于_。【答案】mRNA PCR 启动子 显微注射 桑椹胚或囊胚 滋养层 羊细胞有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具备蛋白质加工的能力【解析】【分析】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骤:目的基因的获取、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把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详解】(1)1-抗胰蛋白酶是肝细胞表达的一种蛋白质,故可以先提取肝细胞的 mRNA,在反转录酶的催化作用下合成 DNA,再通过 PCR 进行目的基因的扩增。(2)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想让目的基因在乳汁中表达,故需要把目的基因与乳腺蛋白的启动子相连,通
25、过显微注射法导入动物的受精卵中。(3)通常早期胚胎培养至桑椹胚或囊胚阶段可以进行胚胎移植。若要进行性别鉴定,可以取囊胚期滋养层细胞进行 DNA 鉴定。(4)该技术选用的受体细胞是真核细胞,相对于转基因大肠杆菌来说,真核细胞具有试卷第 10 页,共 81 页 细胞核和众多的复杂的细胞器,如内质网、高尔基体,可以对蛋白质进行成熟加工,更有优势。【点睛】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的方法:动物细胞显微注射法;微生物钙离子处理法;植物细胞常用农杆菌转化法。8某经过改造的湖泊生态系统主要存在三个营养级,分别为植物、植食性动物和肉食性动物三个营养级的能量流动调查结果如表所示(单位:103kJ)(1)该湖泊中全部的
26、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共同构成了_。(2)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的作用是_,因此,生产者可以说是生态系统的基石。(3)分析上表中的数据,植物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为_kJ,能量由第二营养级向第三营养级的传递效率约为_(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植食性动物同化的能量流入分解者包括_两部分。(4)湖泊受到轻微污染时,可以通过自身的净化作用很快恢复到接近原来的状态,这是由于湖泊具有_。【答案】生物群落 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固定在它们所制造的有机物中,将太阳能变成化学能,从而可以被生物利用 367103 11.27%植食性动物的尸体残骸和肉食性动物的粪便量 恢复力稳定性(或自我调节能力)【解析】【分
27、析】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成分和营养结构。生产者的同化量的去向:生产者呼吸散失的能量、流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流入分解者的能量。【详解】(1)湖泊中的全部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代表了湖泊中的所有生物,故构成了生物群落。(2)生产者可以进行光合作用,把太阳能固定在有机物中,成为稳定的化学能,从而被生物利用。所以,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试卷第 11 页,共 81 页(3)植物的同化量是 463103 kJ,呼吸散失量是 96103 kJ,故生产者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是 463103-96103=367103 kJ,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是:(463-96-292-12)103=63103
28、kJ,第三营养级的同化量是:(63-24.5-29.3-2.1)103 kJ=7.1103 kJ,故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是:7.163=11.27%。植食性动物即第二营养级流入分解者的能量为 2.1103 kJ,其中一部分随自身的遗体、残骸流入分解者;另一部分随下一营养级即第三营养级的粪便流入分解者。(4)湖泊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故湖泊受到轻微污染时,可以通过自身的净化作用很快恢复到接近原来的状态。【点睛】易错点:某一营养级粪便中的能量不属于自身的同化量,属于上一营养级的同化量。9油菜素内酯(BL)是植物体内一种重要的激素。利用不同浓度的 BL 和生长素(IAA)处
29、理油菜萌发的种子,观察其对主根伸长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1)由图可知单独用 IAA 处理,对主根伸长的影响是_。(2)BL 与 IAA 同时处理在 IAA 浓度为_nM 时,BL 对主根伸长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当 IAA 浓度继续增加时,BL 对主根伸长的影响是_。【答案】低浓度促进伸长,高浓度抑制伸长 010 抑制作用减弱【解析】【分析】图中的自变量是激素的种类和浓度,因变量是主根长度。单独使用生长素时,随生长素浓度的升高,主根长度先增后减;同时使用 100nM 的 BL 和生长素时,随生长素浓度的升高,主根长度先减后增。【详解】(1)由图可知,单独使用生长素时,随着生长素浓度的升高,主根
30、在低浓度下长度增长;高浓度下长度变短,故体现了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两重性。(2)同时使用 BL 和生长素组,在生长素浓度为 0-10nM 时,随生长素浓度增加,主根变短,即对主根的伸长的抑制作用加强;当生长素浓度大于 10nM 后,随生长素浓度升高,主根长度慢慢变长,对主根的抑制作用逐渐减弱。试卷第 12 页,共 81 页【点睛】生长素两重性的实例:顶端优势、根的向地性、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除去单子叶农田的双子叶杂草。10某科研小组研究了不同环境条件下 CO2浓度对银杏净光合速率的影响,得到如图所示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由图可知,与 28相比,温度为 15时,增加 CO2浓度对提高净
31、光合速率的效果不显著,原因是_。当 CO2浓度为 300 molmo11时,28条件下银杏净光合速率明显低于 20和 15下的银杏净光合速率,原因主要是_。(2)适宜光照条件下,若将生活在 20的银杏突然从 CO2浓度为 800 molmo11移至CO2浓度为 2000 molmo11的环境,短时间内叶绿体中 C3的含量将会_。(3)图中净光合速率为 0 时,_(发生、不发生)光合作用。(4)图中当 CO2浓度低于 1000 molmo11时,不同温度下的净光合速率差异不大,此时影响该过程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答案】温度低,酶活性低 在这三种温度下,光合作用受 CO2浓度的限制都很低,而 28
32、时的呼吸作用又比 20 和 15 时高 增加 发生 CO2浓度【解析】【分析】图中自变量是不同的二氧化碳浓度和不同的温度,因变量的是净光合速率。A 对应 28度、B 对应 20 度、C 对应 15 度。【详解】(1)温度为 15 度时,由于温度较低,酶活性较低,增加二氧化碳浓度对光合速率的提高并不显著。当 CO2浓度为 300 molmo11时,28条件下呼吸作用高于 20 度和15 度时,而三种温度下由于二氧化碳浓度较低,光合作用都较低,故 28 度时净光合速率明显低于 20 度和 15 度。(2)若将生活在 20的银杏突然从 CO2浓度为 800 molmo11移至 CO2浓度为2000
33、molmo11的环境,短时间内二氧化碳的固定加快,C3的还原几乎不变,故 C3含量会增加。试卷第 13 页,共 81 页(3)净光合速率=0 时,光合速率=呼吸速率,此时有光合作用。(4)当 CO2浓度低于 1000 molmo11时,不同温度下的净光合速率差异不大,说明此时温度并不是主要的影响因素,图中的自变量是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故此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二氧化碳浓度。【点睛】总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当净光合速率为 0 时,并非没有光合作用,而是光合速率=呼吸速率。11芳香治疗师是在对顾客进行正确诊断后,运用纯天然的芳香植物精油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油,通过嗅吸、薰香、泡澡或按摩等方式来为
34、患者或顾客进行治疗的通过国家劳动部门核准的职业技师。植物芳香油种类繁多,功效不一。其中鼠尾草精油是一种淡黄绿色接近无色的液体,对女性生殖系统极有益处。请回答下列问题:(1)植物芳香油的组成非常复杂,主要包括_及其衍生物。(2)鼠尾草精油是以干燥的叶片为原料,利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而成。根据蒸馏过程中_,此法又可划分为水中蒸馏、水上蒸馏和_。(3)蒸馏时,影响鼠尾草精油产品品质的因素有_和_。(4)蒸馏装置通常采用的是_(填“直接”或“水浴”)加热,出油率通常用_质量/_质量来计算。【答案】萜类化合物 原料放置的位置 水气蒸馏 蒸馏温度 蒸馏时间 直接 芳香油 原料【解析】【分析】植物芳香油成分比
35、较复杂,主要包括萜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植物芳香油的提取方法有:蒸馏、压榨和萃取。具体采用哪种方法要根据植物原料的特点来决定。【详解】(1)植物芳香油主要包括萜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2)水蒸气蒸馏法根据蒸馏过程中原料放置的位置,可以将水蒸气蒸馏法分为水中蒸馏、水上蒸馏和水气蒸馏。(3)蒸馏的时间和温度均会影响鼠尾草精油产品品质。若蒸馏的温度太高,时间太长,产品的品质就比较差。(4)蒸馏装置常直接加热,通过芳香油与原料比值计算出油率。【点睛】试卷第 14 页,共 81 页 易错点:柑橘、柠檬水中蒸馏时会导致原料焦糊和有效成分水解等问题,故常采用压榨法。12精子载体法是一种低成本、简单快速制备转基因
36、动物的方法,外源基因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实现基因整合,一种是直接整合到精子的基因组中;另一种是通过精子携带进入卵细胞,然后整合到受精卵的基因组中。科学家利用这种方法将能催化植酸水解的植酸酶的基因导入小鼠体内,大大提高了小鼠对食物中的磷的分解和吸收能力,回答下列问题:(1)图示过程是将外源基因通过_方式实现的基因整合。(2)上述培养含有植酸酶基因的小鼠的过程中,所涉及的现代生物技术手段主要有_(答三点),该转基因小鼠的生殖方式属于_。(3)体外扩增外源 DNA 可利用_技术,该技术的基本原理是_,若要将外源 DNA 扩增 5 次,需要消耗每种引物的数量为_个。可通过检测小鼠的粪便中 P 元素的含量来
37、检测目的基因是否成功表达,若检测的粪便中P 元素的含量显著_(填“高于”或“低于”)没有导入外源基因的小鼠,说明目的基因成功表达。(4)若要获得多个基因型完全相同的胚胎可采用胚胎分割技术,在对囊胚期的胚胎分割时,要将内细胞团均等分割,其目的是_。【答案】直接整合到精子的基因组中 体外受精、早期胚胎培养和胚胎移植 有性生殖 PCR DNA 双链复制 31 低于 以免影响分割后胚胎的恢复和进一步发育【解析】【分析】图中通过把标记的外源基因直接整合到精子中的方法,再通过受精作用,获得含外源基因的受精卵,经过早期胚胎培养和胚胎移植,获得转基因小鼠。【详解】(1)由图可知,该图是把标记的外源基因直接整合
38、到精子的基因组中。(2)图示精子和卵细胞经过体外受精,早期胚胎培养至桑椹胚或囊胚阶段再进行胚胎移植,进而获得转基因的小鼠。因为经过体外受精,故为有性生殖。试卷第 15 页,共 81 页(3)可以采用 PCR 技术对目的基因进行体外扩增,原理是 DNA 双链复制,需要 2 种引物,每条子链延伸需要一个引物,外源 DNA 扩增 5 次,总的脱氧核苷酸链数为252=64,去掉原来的母链,新合成的子链有 62 条,共需要消耗 62 个引物,而引物有2 种,故每种引物需要 31 个。植酸酶的基因导入小鼠体内成功表达后,可以大大提高小鼠对食物中的磷的分解和吸收能力,故转基因小鼠的粪便中 P 元素的含量显著
39、低于没有导入外源基因的小鼠。(4)选用囊胚期进行胚胎分割时,为了避免影响分割后胚胎的恢复和进一步发育,需要对内细胞团进行均等分割。【点睛】难点:PCR 过程中需要引物数目的计算:新合成一条子链需要一个引物,1 个 DNA 复制 n 次,新合成的子链为 2n2-2,则需要的引物数目为 2n2-2。13疟疾是经按蚊叮咬或输入带疟原虫者的血液而感染疟原虫所引起的传染病。研究发现,海参体液中含有一种能溶解人血的蛋白质 X。按蚊体内含有这种蛋白质时,疟原虫会因缺乏某种营养物质而死亡。科学家据此培育抗疟原虫的按蚊。回答下列问题:(l)使用 PCR 技术体外扩增目的基因时,需要_种引物;该技术的原理是_。(
40、2)编码蛋白质 X 基因与质粒构建表达载体时,所需的酶有_;为了使转录在所需要的地方停下来,则需在表达载体上添加_。为了便于筛选含有目的基因的细胞,需要在_之间添加标记基因。(3)为探究改造过的按蚊是否抗疟原虫,科学家让 100 只_分别吸食疟疾患者的血液,之后检测两组_。【答案】两 DNA 双链复制 限制酶(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 DNA 连接酶 终止子 终止子和复制原点 普通按蚊和转基因按蚊 按蚊体内疟原虫的数量【解析】【分析】据题文的描述可知:本题考查学生对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以及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详解】(1)利用 PCR 技术扩增目的
41、基因的前提是:要有一段已知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以便根据这一序列合成引物。因目的基因为双链结构,所以使用 PCR 技术体外扩增目的基试卷第 16 页,共 81 页 因时,需要两种引物。PCR 技术的原理是:DNA 双链复制的原理。(2)编码蛋白质 X 基因属于目的基因,目的基因与质粒构建表达载体时,需要使用限制酶(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 DNA 连接酶。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包括复制原点、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标记基因,其中复制原点是复制的起点或转录的起点,位于基因尾端的终止子具有终止转录的作用,标记基因的作用是供重组 DNA 的鉴定和选择。可见,为了使转录在所需要的地方停下来,则需在表达载体上
42、添加终止子;为了便于筛选含有目的基因的细胞,需要在终止子和复制原点之间添加标记基因。(3)探究改造过的按蚊是否抗疟原虫,自变量是按蚊是否经过改造(即普通按蚊和转基因按蚊),因变量是按蚊体内疟原虫的数量。可见,探究改造过的按蚊是否抗疟原虫,应让 100 只普通按蚊和转基因按蚊分别吸食疟疾患者的血液,之后检测两组按蚊体内疟原虫的数量。【点睛】解答此题需识记并理解 PCR 技术的原理及利用 PCR 技术扩增目的基因的过程、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过程及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等相关知识。在此基础上结合题意对各问题进行分析解答。14研究发现产琼脂糖酶的细菌和琼脂糖酶在制备原生质体、回收 DN
43、A 与 RNA 方面有着重要的用途。以琼脂(一种多糖的混合物)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培养该细菌,培养一段时间,滴加某种染色剂后有透明圈出现。回答下列问题:(l)常选用琼脂作为培养基凝固剂的原因是_。(2)用添加琼脂的培养基接种产琼脂糖酶的细菌,该细菌的菌落周围会出现_现象。(3)某小组在分离纯化产琼脂糖酶的细菌时,先培养产琼脂糖酶的细菌,再滴加染色剂。该种方法的优点是_,不足的是_。一般挑取_的菌落进行纯化培养。若纯合培养时采用平板划线法接种,则常用的接种工具是_,在平板上进行连续多次划线的目的是_。【答案】化学性质稳定、冷却 45时即凝固、透明度高、保水性好 凹陷或液化 透明圈的出现基本上是产琼
44、脂糖酶细菌作用的结果 操作繁琐、染色剂会使得菌落之间发生混杂(杂菌污染)透明圈明显(大)接种环 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分散到培养基的表面,以便获得单菌落细菌【解析】试卷第 17 页,共 81 页【分析】据题文的描述可知:本题考查学生对微生物的纯化培养与分离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详解】(1)由于琼脂的化学性质稳定、冷却 45时即凝固、透明度高、保水性好,所以常选用琼脂作为培养基凝固剂。(2)用添加琼脂的培养基接种产琼脂糖酶的细菌,因该细菌产生的琼脂糖酶可催化琼脂水解,所以该细菌的菌落周围会出现凹陷或液化现象。(3)结合对(2)的分析可知:在分离纯化产琼脂糖酶的细菌时,先培养产琼脂糖酶的细菌
45、,再滴加染色剂,其优点在于透明圈的出现基本上是产琼脂糖酶细菌作用的结果,不足之处是操作繁琐、染色剂会使菌落之间发生混杂(杂菌污染)。该细菌的菌落周围出现的透明圈越大,说明该细菌产琼脂糖酶的活性越高或产琼脂糖酶的能力越强,因此一般挑取透明圈明显(或透明圈大)的菌落进行纯化培养。采用平板划线法接种微生物时,常用的接种工具是接种环。在平板上进行连续多次划线的目的是: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分散到培养基的表面,以便获得单菌落细菌。【点睛】理清培养基的营养与类型及用途、纯化微生物时常用的接种方法平板划线法的内涵及其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微生物的分离等相关知识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5图 1 为某池塘中的小型鱼甲的
46、种群数量变化示意图,图 2 为该池塘的部分食物网。回答下列问题:(l)若鱼甲是经济鱼类,为持续地获得最大收获量,结合图 1 曲线图,则捕捞的时间及维持的种群数量为_;在 c 点 时,鱼甲种群出生率_死亡率。(2)该池塘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_,垂直结构的形成与_等外界因素有关。(3)从能量角度来看,该池塘中鱼_(填“甲”或“乙”)更有生存优势。若引进一种鱼丙,该鱼以鱼甲为食,使鱼甲的种群数量维持在 de 水平,此现象_试卷第 18 页,共 81 页(填“有利于”或“不利于”)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鱼丙的产量_(填“能”或“不能”)弥补鱼甲的减少量。【答案】在 a 点之后捕捞,捕捞后使
47、鱼甲种群数量保持在 a 点 (等于)水平结构 阳光、温度、食物和溶解氧 乙 有利于 不能【解析】【分析】据题文描述和图示分析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种群数量的变化、群落的结构、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以及识图分析能力。【详解】(1)图 1 中的 a 点种群的数量约为 K/2,其增长速率最大。据此依题意可知:若在 a 点之后捕捞,捕捞后使鱼甲的种群数量保持在 a 点,则可持续地获得最大收获量。在 c点前后,种群的数量均低于 c 点,说明在 c 点 时,鱼甲种群的出生率等于死亡率。(2)该池塘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垂直结构的形成与阳光、温度、食物
48、和溶解氧等外界因素有关。(3)在图 2 中,鱼甲只处于第三营养级,鱼乙处于第二、第三营养级。可见,鱼乙获得的能量比鱼甲多,鱼乙更有生存优势。若引进一种以鱼甲为食的鱼丙,使鱼甲的种群数量维持在 de 水平,说明鱼丙的引进,使该池塘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此现象有利于维持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鱼丙处在鱼甲的下一个营养级,每个营养级都要消耗一部分能量,所以鱼丙的产量不能弥补鱼甲的减少量。【点睛】识记并理解种群数量的变化、群落的结构及其影响因素、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特点及其稳定性的相关知识是解答此题的关键。在此基础上从题意和图示中提取有效信息,对相关问题进行解答。二、实验题 1
49、6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关键我国是世界第一的鹅养殖大国,约占世界出栏量的 90%,快速识别刚孵化的雏鹅性别,对规模化养殖至关重要。某白鹅品种甲刚孵化出来的雏鹅绒羽通常呈黄色或浅褐色,饲养 9 个月后,雏鹅性成熟,绒羽退尽,换上新羽,羽色都是白色。科学家在繁育过程中,选择成年(10 月龄)公鹅 40 只,母鹅 200 只,进行混群饲养,随机交配,孵化获得 1 个批次的雏鹅(G1),观察雏鹅的绒羽和性别,统计结果如下。请回答:试卷第 19 页,共 81 页 (1)同一只鹅的雏鹅的绒羽羽色与成体的羽色有很大差异,这说明控制羽色的基因_,羽毛的差异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2)据表推测,白鹅
50、品种甲的雏鹅绒羽颜色_为显性性状,推测绒羽颜色遗传最可能是伴性遗传的理由是_。(3)为进一步确定白鹅品种甲的绒羽颜色的遗传方式,从该批次白鹅(G1)中选取雏期绒羽颜色为_的公鹅和_的母鹅进行杂交实验,通过子一代 F1的绒羽色和性别进行确认,若 F1中_,则说明控制绒羽色的基因只在 Z 染色体上,且能快速分辨雏鹅性别。(4)若以上分析正确,第 1 批次(G1)的母鹅中,浅褐色绒羽的基因频率是_,推算依据是_。【答案】不同(或“不止一对”或“两对”或“两对以上”)黄色 绒羽颜色在子代公鹅和母鹅中出现差异,控制绒羽颜色相关的基因与性别相关联 浅褐色 黄色 公鹅均表现为黄色,母鹅均表现为浅褐色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