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数下统计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数下统计教案.doc(2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八单元单元教学计划主备人:王建军教学内容:课本P106111页,第八单元(统计)教材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简单的统计图表知识,初步认识了条形统计图(一格表示一个或两个单位)和简单的统计表。本单元是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和作用。单元教学内容:继续认识条形统计图(一格代表五个单元)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本单元选择了与学生生活有密切联系的生活场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学校组织学生检查身体、对街头过往车辆的调查、彩电的销售情况统计等。例题的编排力求使学生经历统计过程,又从中进一步了解统计的方法,认识统计的意义和作用,同时渗透一
2、些生活基本常识,如不偏食、注意用眼等等,使学生明确统计的知识是为生活服务的。本册教学内容更加注重对统计数据的初步分析。在教学时,教师要注意让学生经历统计活动的全过程,要鼓励学生参与到活动之中,在活动中不断培养动物实践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并加强与同伴的合作与交流。单元教学目标: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使学生初步认识统计图(一格代表五个单位)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单元教学重点:认识简
3、单的复式统计表。单元教学难点:完成以1格代表5个单位的统计表的制作。单元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统计(一)(总第57课时)教学内容:统计(一)(教材、页内容)教学目标:1使学生体验调查和收集、整理数据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2学生填写比较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3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参与意识。教学重难点:填写简单的复式的统计表教学准备:相关挂图、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多媒体课件出示例主题图,问: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你们测量过体重吗?测量了几次?读一年级刚入学时,你测量的体重是多少
4、?(学生自由汇报各自的体重情况)怎样才能让大家一看就明白我们班所有人的体重情况呢?二、自主探究,小组讨论1出示探究目标,掌握学习方法。2小组学习,教师巡视。三、展示交流,点拨提升电脑出示统计表():体重(千克)以下以上人数师:现在我们就用“正”字记录法来统计一下刚入学时的体重活动结束后,师生共同将收集的数据整理后填入表格中。二年级时,我们的体重有什么变化呢?电脑出示统计表()体重(千克)以下以上人数集体进行统计活动,并将结果填入表中。讨论:如果想把两年的体重数据填入一个统计表中,该如何表示呢?学生讨论后,在黑板上出示表格():(单位:千克)设计意图:在新课的教学中,创造了学生认识的矛盾冲突,达
5、到激趣探究的目的,从而有效地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明白,复式统计表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进行数据分析,从而让学生更充分地认识的复式统计表的作用。先让学生独立尝试填空,然后小组合作交流。指名上台在黑板上填写数据。引导观察讨论大屏幕上的两个单式统计表与黑板上的复式统计表有什么联系与区别。观察复式统计表,回答问题。()一年级时,体重在()千克的人最多()二年级时,体重在()千克的人最多你还能发现什么?先在小组交流,后指名在全班汇报。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吗?组织学生对体重过轻或过重的学生提些合理的建议等。四、巩固练习,组内互助 出示“做一做”,练习情景图。交流图上的小朋友参加了哪些课外活动?一班的同学参加
6、各项课外外小组活动人数的情况是怎样的?你参加了哪项课外活动?讨论:怎样收集我们班参加课外活动人数的数据?活动、统计数据。整理数据并把数据填入复式统计表中。讨论并回答统计表后面的四个问题。五、课堂总结,达标测试这节课我们干了什么?(板书课题)你有什么收获?第二课时统计(二)(总第58课时)教学内容:统计(二)(教材第、页内容及练习二十二第1、2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表现数据。2使学生认识条形统计图,明确用格表示个单位的表现形式能根据统计图提出问题,并初步进行简单的预测。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合作意
7、识。教学重难点:认识条形统计图,明确用格表示个单位的表现形式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师: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离不开车,各种车辆每天都在为我们的生活提供服务。(播放录像)同学们请年,这是一条道路上过往车辆的录像片,请同学们帮助记录一下其中四种车辆的数量。二、自主探究,小组讨论1出示探究目标,掌握学习方法。2小组学习,教师巡视。三、展示交流,点拨提升组织记录:()给学生统计表(记录单)种类轿车面包车客车货车辆数()组织学生第一次记录:记录完后,问:在观看录像时,你是如何记录四种车辆的数量的?交流完说明用画“正” 字的方法又快又方便。()第二次播放录像,学生记录。问:全部记
8、清的同学举手?(由于车辆过往速度快,学生记录产生了困难,因此顾此失彼。)讨论:怎样记录才能又快又准确呢?强调说明分组合作记录,每人记录一种车辆的数量。()再次记录四种车辆的数量。()汇报后,整理数据并填入统计表。学会制作统计图。()分组讨论:如果用每个表示辆汽车,最多要画几个格?太麻烦了,怎么办呢?讨论后得出结论:用个表示辆车比较合适。设计意图:在老师的引导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让学生在动手实践,合作交流中自主探究,很好地突破了难点。()师生共同完成以一格代表五个单位的统计图的制作。先让学生独立绘制,指名上台涂色绘制,然后共同订正。()在书上完成例统计图、小题,指名口答。()组织讨论:
9、分钟后第一辆车最有可能是哪一种车?为什么?师生总结绘制用格表示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的方法。设计意图:本环节老师充分放手,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自由合作、交流的空间,使学生在合作中体验交流合作带来的成功。四、巩固练习,组内互助独立完成第页的“做一做”。完成练习二十二的第题。五、课堂总结,达标测试1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2布置作业完成练习二十二的第题,课后从小组为单位调查班里同学看电视的时间,把调查得到的数据制成统计表和统计图,使学生在收集、整理、分析的过程中互相交流和促进。第三课时统计(三)(总第59课时)教学内容:练习二十二第3、4题。教学目标:1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2认识
10、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并能完成相应的图表。3能够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并做出简单的预测。教学重难点:认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并能完成相应的图表。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并做出简单的预测。教具:课件、统计图。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出示条形统计图,帮助学生学会看统计图,引导学生从中尽可能多地获取信息,鼓励学生相互间说说你从统计图中看出什么,想到了什么。2出示统计图二,学生体会到条形统计图也有横向的。引导学生说说横着看、竖着看各表示什么,组织学生相互说一说,看谁从图中了解的信息最多然后汇总。3说一说条形统计图的优点和不足。二、自主探究,小组讨论1出示探
11、究目标,掌握学习方法。2小组学习,教师巡视。三、展示交流,点拨提升1学看统计表。 “安装电话情况统计表”:注意横向观察和纵向观察,并对统计表所呈现的信息做出简单的分析,还可根据数的变化规律估计预测一些问题。名称 月份一月二月三月四月李庄12台16台15台18台张村15台18台15台16台2“小调查”:以小组的形式调查生活中班上同学每天睡眠的时间,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用统计表或条形统计图等方式呈现数据,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3讨论: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分析身高和年龄的关系,首先要读懂表格的内容,找出数据变化情况。四、巩固练习,组内互助1给出某商店10天中电脑销售情况统计图,提醒学生注意图中是从周三
12、开始统计,还要求学生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把握大致的销售量规律和趋势。2练习二十二第三题。3练习二十二第四题。五、课堂总结,达标测试做配套练习相关题。教学反思:第九单元:单元教学计划主备人:王建军单元教学内容:第九单元(找规律)(第115118)单元教材分析: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单元教学要求: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和数的排列规律。2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3培养
13、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运用数去创造美的意识,使学生知道生活中事物有规律的排列隐含着数学知识。单元教学重、难点:1在教学中用主题图找规律的方法。2数列相邻两项的差组成一个新的数列,这个数列是一个等差数列。单元课时安排:4课时第一课时 找规律(总第60课时)教学内容:课本第115116页。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使学生发现图形和数的排列规律。2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3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使学生知道生活中事物有规律的排列隐含着数学知识。教学重、难点:通过操作、观察、猜测等活动去发现规律,找出有新意的排列规律。教学准备:给每对同桌学生提供3组图片
14、学具。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观察(出示教科书第115页墙面图、地面图)师:小东家厨房装饰得真漂亮,你能发现瓷砖的排列有什么规律吗?(先让学生自己观察,如果学生只看到斜行的规律,则教师酌情启发学生注意横行、竖行的规律,要是还有困难,教师可进一步启发)(1)每行有几种瓷砖?(2)这几种瓷砖排列的顺序是怎样的?学生交流揭示课题:找规律二、自主探究,小组讨论1出示探究目标,掌握学习方法。2小组学习,教师巡视。三、展示交流,点拨提升1让学生小组合作找出墙面和地面装饰的瓷砖的图形排列规律,并用规范的语言来描述规律,帮助总结:(1)从看的方向不同来寻找规律(2)从图形的不同来寻找规律(3)从图形
15、的排列来寻找规律2把同学们发现的规律进行分析,像这样几个图形按一定的规律不断重复地排列,我们叫这种排列为循环排列规律。3每个同学在学习小组内把自己的想法,或别人好的想法说一说。 设计意图创设学生熟悉的活动情境,引发学生自觉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使知识的发现过程融于丰富、有趣的活动之中,激发学生的探索意识。四、巩固练习,组内互助1如果你是小小建筑设计师,你能设计出什么样的美丽图案?老师和同学拿出各种各样的图形卡片,请大家设计一些有循环规律的图案。2展示:、3、让学生按要求去思考,下面的图形应当怎样摆。生:这图形是后面的向前循环移动一个位置,所以应该是,与第一个图一样。4出示练习题:a、一只鸭子头
16、像和两只鸟的头像循环排的,b、看书第115页,你发现了什么? 设计意图这个活动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巩固了新知,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五、课堂总结,达标测试1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掌握了什么规律?2提高练习。出示小黑板:(1)我爱数学、学我爱数、数学我爱、 。(2)上下、下右、右左、左右、右下、下上、 。(3)1234、4123、3412、 。第二课时 图形的变化规律(总第61课时)教学内容:课本第116页例1。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的排列规律。2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充分感受数学的价值,知道生活中事物有规律的排列隐含着数学知识,初步培养学生发现和欣
17、赏数学美的意识。3通过教学活动初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发现和理解图形的变化规律教学准备:图片若干、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出示小黑板,让学生独立完成(1)1 4 7 10(2)4 6 8 10(3) 今天我们来学习“图形的变化规律”(揭示课题)2请大家看书第117页,用已掌握的知识把第2题最后一个图的时针和分针画在书上,并说说为什么这样画?3出示小黑板:第一行贴图片:小熊、兔子、猴子、青蛙第二行贴图片:兔子、猴子、青蛙、小熊第三行贴图片:猴子、青蛙、小熊、兔子第四行怎样贴呢?由学生来贴,说出为什么要这样贴?4问:你们从图中发现了什么?二、
18、自主探究,小组讨论1出示探究目标,掌握学习方法。2小组学习,教师巡视。三、展示交流,点拨提升1出示例1、画一画、请同学们小组讨论,认真审题,明确解题要求2请同学们尝试,动手画一画3让学生小组交流讨论4请学生汇报一下这幅图的排列有什么规律。(1)它们全是四种图形组成的(2)从右边起,每组图形中的第一个图形在下一组中变成第四个图形,第二个图形变成第一个图形 如此循环排列。(3)看成动态的就是图在向前一格一格地移动。5完成第116页例1下面的“做一做”,同组同学交流自己是怎样想的。6请几个同学来说一说,应该怎样画?为什么要这样画? 设计意图: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让学生在动手实践
19、、合作交流中自主探索,很好地突破难点。四、巩固练习,组内互助1引导学生完成练习二十三中第1、3题。2自由设计有规律的图案,并说说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它的规律是什么?五、课堂总结,达标测试。1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掌握了哪些规律?2课堂作业:练习二十三2题。第三课时 图形和数列的变化规律(总第62课时)教学内容:课本第116页例2 教学目标:1让学生发现、探究图形和数字的排列规律,通过比较,从而理解并掌握找规律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推理能力。2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并能合理、清楚地阐述自己的观点。3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图形和数字的对应关系,并结合图形的变化
20、规律,发现相应的数字变化规律,很好地实现从图形变化规律的认识过渡到数字变化规律的认识上来。教学准备:情境挂图、正方形卡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出示情境挂图你们看哪些图案是有规律的?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2同学们在图上找到了那么多的规律,看来生活中许多事物都是有规律的。我们今天就继续学习“找规律”(板书课题)二、自主探究,小组讨论1出示探究目标,掌握学习方法。2小组学习,教师巡视。三、展示交流,点拨提升1教学例2(1)仔细观察我们刚才找到的规律,你发现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2)出示例2的小正方形,你能看出这些图形的排列规律吗?拿出学具试一试。(3)谁来告诉大家这些图形的规律是什么?(
21、4)括号里应填几?再往后你会摆吗?应摆几个?为什么?括号里应填16,再摆16个正方形我们根据正方形的个数的特点:1+1=2,2+2=4,4+3=7,7+4=1111+( )=( ),肯定是11+5=162你可以仿照例2的规律自己创造出一些拥有这些规律的图形吗?3展示你创造出来的规律,并汇报你的规律是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说一说,摆一摆等活动发现新的规律,并找出和原来的规律的不同点,然后放手让学生在此基础上探究,进一步了解这些规律的特点,最后再设计活动,创造性地利用规律,巩固新知。四、巩固练习,组内互助1四人小组讨论,你能找到其中隐藏着的秘密规律吗?2你找到规律了吗?请告诉大家应该填几?为什
22、么?3出示巩固练习题(1)括号里的数字是什么?1、2、3、5、8、13、21、( )、55(2)96、( )、24、12、6、3 设计意图:在例2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自己探究“做一做”的规律,并总结出找规律的方法,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活动中积极思考。五、课堂总结,达标测试1引导学生完成课本p118页45题要求学生说出规律和找规律的方法,并同时渗透数轴的知识和数位的知识。2出示课本p118页8的思考题,先由学生四人小组讨论,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动脑,仔细思考,认真倾听。五、课堂小结:1今天我们不但找出了图形的变化规律,还找出了数字的变化规律。每组图形的个数是怎么变化的,就
23、有了相应的数字变化规律。2课堂作业:配套练习册相关题。第四课时 图形和数列的变化规律练习课(总第63课时)教学内容:练习二十三第6-8题,练习课。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的排列规律。2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充分感受数学的价值,知道生活中事物有规律的排列隐含着数学知识,初步培养学生3通过教学活动初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发现和理解图形的变化规律教学准备:图片若干、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出示小黑板,让学生独立完成(1)14710(2)46810(3)2谈话引入:今天我们来练习“图形的变化规律”(揭示课题)二、自
24、主探究,小组讨论1出示探究目标,掌握学习方法。2小组学习,教师巡视。出示小黑板:第一行贴图片:小熊、兔子、猴子、青蛙第二行贴图片:兔子、猴子、青蛙、小熊 第三行贴图片:猴子、青蛙、小熊、兔子 第四行怎样贴呢?由学生来贴,说出为什么要这样贴? 4、问:你们从图中发现了什么?三、展示交流,点拨提升1出示例学生作业,展示学生成果。请同学们小组讨论,明确解题思路。2请同学们尝试,动手设计一组图片。3让学生小组交流讨论。4请学生汇报一下自己设计的图排列有什么规律。四、巩固练习,组内互助1完成第118页6题,同组同学交流自己是怎样想的。2完成第118页7、8题。五、课堂总结,达标测试1引导学生完成练习二十
25、三第思考题。2自由设计有规律的图案,并说说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它的规律是什么?3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掌握了哪些规律?4课堂作业:配套练习相关题。 教学反思:第十单元 单元教学计划主备人:王建军单元教学内容:课本第119127页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的复习包括本册所学的主要内容。复习共分为七部分: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万以内的加、减法,克和千克,图形与变换,解决问题,统计。本学期所学的“找规律”内容,目的是开括学生的思路,不作为基本要求。因此,在总复习中没有单独安排学习,只是在练习中带着练习。编排注意突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便于在复习时进行整理和比较,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如把数概念、计算和
26、解决问题分别集中起来复习。便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本学期分散学习的各部分知识,培养学和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单元教学要求:通过总复习,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更加提高, 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单元教学重点:本单元的重点是复习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以及根据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单元教学难点:难点是使学生能够根据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正确选择解决方法。对同一问题的解决方法不止一种,不要求学生都掌握,只要学生用一种自己喜欢的方法正确解答。单元课时安排: 5课时第一课时 表内除法的复习(总第64课时)教学内容:课本第119页
27、表内除法,练习二十四第1、2题。教学目标:使学生更加明确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要用除法解决问题。在复习除法计算时,可先让学生说一说怎样计算一道除法题,然后再进行巩固练习。从而更好地掌握表内除法。教学重点、难点:对学生容易出错的内容进行针对性的练习。教学准备:小黑板,实物投影。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引导学生回顾本期已学知识。看目录相互说说,要求学生全班交流。概括分为七部分: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万以内数的加、减法,克和千克,图形的变换,统计。2我们今天来复习表内除法。板书:表内除法。设计意图让学生在亲切、自然、民主、平等的交谈中自然引入了课题。二、自主探究,小组讨论1出示探究目标,掌握
28、学习方法。2小组学习,教师巡视。三、展示交流,点拨提升1说说下面各题你是怎样算的?(小黑板)324 819 155 246 427 408243 142459 427 284 09先独立计算,再说一说怎么样算的。2针对刚才学生容易错的内容,用听算的方法,选拓展练习中的题进行训练。在草稿本上听算练习。3复习什么样的数学问题可以用除法解决。(可挂图出示,小组讨论后学生口答)出示挂图:教材第119页的第1题。(如果没有挂图可让学生看书)想一想:什么样的数学问题可以用除法解决。小组讨论交流后,口答。4引导学生进行变式练习。在填上“”“”“”。引导学生正确计算。 设计意图让学生动笔试一试复习表内除法,并
29、同时找找学生的问题,了解学情。帮助学生理解生活中哪些地方可以用除法知识来解决。四、巩固练习,组内互助1引导学生完成教材第123页第1、2题。2教师巡视、评改。3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二十四的第1、2题,同桌检查。设计意图:巩固知识及时查漏补缺。五、课堂总结,达标测试1口算。155= 63= 168= 93=459= 567= 497= 24=455= 568= 637= 82=2看图,提出用除法计算的问题,并计算。3在填上“”“”“”“”使算式成立。166=10 84=2 213=7205=25 69=54 305=6第二课时 万以内数的认识及加法、减法(总第65课时)教学内容:课本第119、120
30、页第38题,万以内数的认识和万以内数的加法、减法的复习,及相应的练习。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万以内数的读写与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并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2培养学生归纳、整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开放性的思维。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掌握方法,正确、熟练地读数和计算,提高计算能力。难点:对于计算方法的掌握和熟练使用。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同学们,昨天我们复习了什么呢?请学生先小组讨论再汇报。2今天,我们将复习万以内数的认识及其加法、减法的复习。(板书课题)3学生思考、讨论、交流、汇报。设计意图:通过回忆旧知,自然引入本节内容。二、自主探究,小组讨论1出示探究目
31、标,掌握学习方法。2小组学习,教师巡视。三、展示交流,点拨提升1复习万以内数的认识。请同学们先来回忆一下,我们学了万以内数的哪些知识?回忆学了万以内数的数数、读数、写数、数的组成、数位的含义、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近似数以及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2下面先请大家独立做教材第119页第3题,然后集体订正。指名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做的?3写一写,再读一读。千位上是2个千、百位上是5个百、个位上是6个一。二千五百零六。4下面复习用计数单位表示数,独立完成书上第120页第4题,想一想是怎样做出来的。5复习近似数。请同学们看教材第120页第5题,找出这段文字中哪些数是近似数?并画出来。再请同学回答。6复习万以内
32、数的加法和减法的简单应用。请同学们口算教材第120页第6题,看谁算得都对。“开火车”订正。引导学生做教材第120页第7题。先笔算,再请两个同学到台上板书,并展示。通过第6、7题的计算,请大家说一说是怎样算的?计算时应注意的问题。请各学习小组互相讨论一下教材第121页第8题。我们怎样去解决这个实际问题?小组讨论,交流形成处理意见,并在全班汇报。 设计意图:让学生紧紧围绕万以内数的认识,开展练习。难点突出,有利于学生建立正确的认知结构。四、巩固练习,组内互助1综合练习教材第123、124页第36题。2根据学生完成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知道和对学生进行帮助。设计意图: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实际应用知
33、识的能力。五、课堂总结,达标测试在下面各数的前后各写两个相邻的数。 698 3299 9998 第三课时 克和千克及图形的变换(总第66课时)教学内容:课本第121页第912题“克和千克及图形的变换的复习”。教学目标:1复习“克和千克”时,要注意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质量概念。2复习“图形与变换”时,能让学生正确认识图形的平移和旋转现象,以及形成锐角、钝角的概念。教学重点、难点:注意培养学生形成比较好的质量单位的概念,复习“图形与变换”时,能让学生认识图形的平移和旋转现象。教学准备:小黑板,口算卡。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上节课我们复习了万以内数的计算,我们现在来做几道计算题。请大家拿出口
34、算卡。100+200= 110 - 20=620+100= 120+360=130 - 70= 240 + 70=2000+50= 1000-30=1200-40= 140 - 40=860 - 80= 880+1200= 设计意图口算能力是学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是学习的基础,所以要加强口算训练。二、自主探究,小组讨论1出示探究目标,掌握学习方法。2小组学习,教师巡视。三、展示交流,点拨提升1复习克和千克及图形的变换。(1)请同学们看教材第121页第9题,大家想一想,你会怎么样去圈?为什么要这样圈?学生根据原来有的克和千克的概念,动手圈。(2)用重量去算一算,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再判断利用已
35、经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3)大家想一想关于质量单位,我们还有哪些知识没有复习到呢?小组讨论,把没有复习到的知识列出来,作好全面复习。2复习图形的平移和旋转。(小黑板出示)(1)说一说生活中哪里有平移、旋转现象。(2)说一说生活中哪里有锐角和钝角。四、巩固练习,组内互助1选择合适的单位名称填在横线上一袋面粉重25_ 一个鸭蛋约60_一辆卡车可以装货4000_ 一个冬瓜约重10_一块水果糖约重3_一个皮球约重50_ 爸爸的体重约70_ 四个苹果约重500_2计算300克1600克2000克6500克2千克4000克1070克5040克3100克72克85千克700克51克77千克91千克6
36、4克863千克7平均每个月煤多少千克? 3在我们学过的角中,( )角比直角小,( )角比直角大。4时针运动是( )现象,拉抽屉是( )现象。5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移动属于( )现象,车轮运动属于( )现象。6红领巾上有两个( )角和一个( )角。五、课堂总结,达标测试1应用题:(1)欧阳抱着两个玩具一起称,共重30千克,现知每个玩具重2千克,欧阳体重是多少?(2)食堂每一天运来3200千克煤,第二天运来2400千克煤,计划这些煤烧7个月,2在方格里画出向右平移8格后的图形。第四课时 解决问题和统计(总第67课时)教学内容:课本第122页“解决问题和统计”教学目标:1复习“解决问题”,老师要引导学
37、生仔细看题,学生能知道题中所说的事理,并能正确选择解决的方法。2复习“统计”时,要注意让学生经历统计的过程,使学生能搜集、整理数据,完成统计图表,并能看懂统计图表回答问题。教学重点、难点:复习“统计”时,要注意让学生经历统计的过程,使学生能搜集、整理数据,完成统计图表,并能看懂统计图表回答问题。教学准备:小黑板,挂图。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请大家想一想到今天为止,我们已经复习了本学期学过的哪些知识?(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和加法、减法。克和千克及图形的变换。)2对这些知识还有没有什么问题?还有没有内容是我们没有复习到或复习了掌握不好的?如果学生有问题,则针对问题,让同学们一起来想
38、办法解决这些问题。学生提出问题,思考解决方法。 设计意图给学生提供一个学习反思的平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提问能力。二、自主探究,小组讨论1出示探究目标,掌握学习方法。2小组学习,教师巡视。三、展示交流,点拨提升1分别出示教材第122页第13、14题的挂图。(如果没有,就让学生直接看书)看了图后,你明白图中的画是什么意思吗?学生看挂图,小组讨论这两题的意思。叙述两幅图的意思,没有说好的请其他同学来补充完整。在小组内讨论交流。怎样来解决这两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小明:123=4(次)一共要花:61=6(角) 83=24(角)624=30(角)或: 6183=624=30(角)2复习统计图。出示教材
39、第122页第15题。大家一起来想一想第15题的数据怎么搜集?学生各自发表自己的意见:可以用举手的统计方法来试试。3组织搜集数据,清点人数。根据自己的情况举手,并把老师清点结果填在书上。4大家已经搜集好了数据,从这个统计表中,你发现了什么?请小组讨论一下,得到一个结果,然后在全班交流。小组讨论,得到讨论结果后,全班交流展示。 设计意图:在复习时,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的差异,在这里发挥学生复习的主体性,让学生更多自我反思,有利于使复习更有针对性。五、课堂总结,达标测试引导学生完成教材第126、127页第1115题。能够填在书上的就填在书上。学生独立思考,自主练习。四、拓展性学习:1调查班上昨天的数学
40、作业,用你喜欢的方法记录,并制成统计表统计图,提出问题并解决。2英才小学四个课外活动小组的学生人数情况如下: 数学小组:男生17人,女生11人。 生物小组:男生10人,女生11人。 航模小组:男生16人,女生7人。 美术小组:男生15人,女生15人。组别人数性别 根据上面的数据完成下面的统计表,并回共答问题。数 学小 组生 物小 组航 模小 组美 术小 组 男 生 女 生( )小组的男生人数最多。( )小组的女生人数最少。四个小组的男生一共有多少人?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并解答。第五课时 解决问题(总第68课时)教学内容:解决问题自选内容。教学目标:1复习“解决问题”,老师要引导学生仔细看题,
41、学生能知道题中所说的事理,并能正确选择解决的方法。2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开发学生智力,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教学重点、难点:掌握应用题的结构,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准备:小黑板,挂图。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小明做了8朵红花, 小丽做的是小明的3倍,小红做的比小丽少8朵。(1)小丽做了多少朵?(2)小红做了多少朵?(3)小红做的是小明的几倍?2谈话引入,板书课题。二、自主探究,小组讨论1出示探究目标,掌握学习方法。有一种胃药,每天吃3次,每次吃3片,一个疗程63片,可以吃多少天?2小组学习,教师巡视。三、展示交流,点拨提升1指名说说你是怎么做的?2分析本题作法先算什么?后算什么?如何用综合算式进行计算?学生汇报,教师指导。四、巩固练习,组内互助1动物园有16只白马,24只黑马,每8只住一个房。一共需要多少个房?2三年级买来科技书18本,故事书24本。把这些书平均分给三年级六个班,平均每个班分多少本?3二年级有男生和女生各18人参加跑步比赛,比赛的同学平均分成6组,每组分成多少人?五、课堂总结,达标测试1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2二年级有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