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杠杆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杠杆教学设计.doc(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课 题 杠杆(第一课时)作者及工作单位马森茂 凤州初级中学教材分析杠杆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简单机械,是其他简单机械的重要基础。因此,杠杆这节内容的学习具有重要意义。本节课中涉及到了概念的建立,规律的认识,以及概念、规律的应用这样三个学习过程,贯穿着从特殊到一般,从一般到特殊,再从特殊到一般的逻辑推理。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还突出科学方法的教育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学情分析中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杠杆现象都非常熟悉,已经有了一定的掌握工具的能力。通过有关力的知识的学习,对力的知识、物体运动与力的关系、平衡概念等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另外,学生已学会了天平的调节,这些都为学习本节做好了铺垫。对杠杆的认识是感性的
2、,但这些认识可能肤浅、片面,甚至错误。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积极地去观察、讨论、猜想、探究,从中归纳出杠杆的特征及平衡条件。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杠杆,知道支点、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等概念;通过探究试验,逐步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杠杆的结构;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归纳得出杠杆平衡条件;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学生之 间合作学习能力等。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探究物理规律的兴趣、严谨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 杠杆的定义、力臂的画法、杠杆的平衡条件 教学难点 杠杆的定义、力臂的定义及画法教
3、学过程教学 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一、导入新课二、新 授问:1、谁能用手把铁钉拔出?出示铁钉、长木板,用羊角锤把铁钉钉入木板。2、徒手捏碎粉笔比较两种工具使用时的共同之处。展示多种杠杆的图片及实物,请同学们找到共同特征,即得到定义。根据定义请学生寻找生活中的杠杆。(一)、杠杆1、定义: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如果能绕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叫杠杆 让学生再举一些杠杆的实例(如活塞式抽水机、跷跷板)以巩固对定义的理解 2、杠杆的五要素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叫支点,用字母O表示。 象刚才手撬羊角锤的力,手按长木板的力都是使杠杆转动的力,我叫把这种力 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叫动力,用字母F1表示
4、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叫阻力,用字母F2表示 那么要产生同样的效果,施加力的大小、方向是否一样呢? 让学生按下图分别操作图 1 图 2 问:三次施加力的大小是否一样? 这说明要使杠杆保持这种状态,力的大小跟什么有关? (2)、老师不加解释,再让学生按图2所示施加力使杠杆保持静止,学生会发现虽然作用点相同,即作用点和支点的远近相等但力的大小却不同,且F1F2, 问:那跟什么有关呢?问:L1、L2哪个大?F1、F2哪个大?动力臂: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L1表示阻力臂: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L2表示老师在黑板上画出跷跷板的示意图,并示范画出杠杆的五要素。(二)、杠杆的平衡条件:动画片
5、段我们一起来玩跷跷板 1、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研究这个问题学生看实验步骤,并思考实验时为何要使杠杆处于水平静止状态?老师总结:便于读出力臂的大小,2、学生按所发练习要求进行实验并对数据进行处理,根据所处理得数据讨论、总结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字母表示: F1L1=F2L2(三)练习及作业:(见附)1、请班上公认的大力士示范。2、请班上认为力气很小的女生分别用羊角锤和钳子来完成。3、在力的作用下都绕着一点转动。举出生活中的杠杆(1)、分别按图1三个位置沿图示方向向下施力使杠杆静止。答:不一样(大小关系能回答出来)学生会回答跟作用点和支点的远近有关,且距离越大,力
6、越大。学生在图 上画出过支点O作沿F1、F2方向的直线的垂线段。学生练习画出课堂练习中的第二题学生讨论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导入新课联系实际认识杠杆学生无法解释 (必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练习力臂的画法突破难点了解杠杆的平衡状态培养自主探究能力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第十三章 力和机械第四节 杠 杆一 杠杆: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如 5 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的作用线的垂果能绕固定点转动,这根棒就叫杠杆 直距离,用字母表示。1 支点:杠杆饶着转动的点,O表示。2 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表示。 二、杠杆的平衡条件 :3 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表示。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 或 4动
7、力臂:从支点到动力的作用线的垂 直距离,用字母表示。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学生自我评价表评价内容评价等级评价目的优(5)良(4)中(3)我能认真听老师讲课,听同学发言知道了什么是杠杆能找出杠杆的五要素 会画力臂 能否认真专注遇到我会回答的问题我都举手了能否主动参与发言时声音响亮能否自由表达我能积极参与探究、小组讨论活动,能与他人合作。能否善于合作善于思考,并能有条理的表达自己的不同看法能否独立思考我敢指出同学错误的解答是否敢于否定教学反思上完这节课,我有一个深刻的体悟:教学的过程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的过程,是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促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既要放手让学生
8、自主探究,又要适时点拨、引导、讲授,为学生顺利自主探究提供有力的帮助。 我在对于杠杆五要素的教学过程中,改变了过去直接讲授的方式,而是让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和对影响杠杆平衡因素的认识中,通过师生交流合作,引出杠杆的五要素。特别是力臂概念的引出,我考虑了很长时间,如果直接引出,可以节省时间,但不利于学生对力臂的理解和记忆,最后我通过在对“影响杠杆平衡因素”的简化合并的方法研究中,引出力臂的概念,这样符合了学生的认知规律。 对“杠杆平衡条件”采用探究式教学。通过动画情景的创设,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产生疑问,提出了要探究的问题,然后,通过等式观念的讲解,使学生在明白“如何处理几个量之间的关系”的方
9、法中,对杠杆平衡条件进行了猜想,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使学生学会了处理问题的方法。 但是,我感觉我的课堂评价语言过于单调,忽视了评价的三重功能:一是让生知道“对”与“不对”;二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三是给学生指明研究方向。附:练习及作业设计杠杆练习题一、作图题1、渔夫用绳子通过竹杠拉起渔网,如图14所示请在图上画出(1)绳子AB对杆拉力F1的力臂L1(2)渔网对杆的拉力F2的示意图及该力的力臂L22、如图所示,铡刀工作时的动力F1,O为支点。请在图中作出动力臂L1和铡刀受到的阻力F2的示意图。 3、利用钓鱼竿钓鱼的示意图如图所示,O为支点,F1是手对鱼竿的作用力,请画出:(1)鱼线对钓
10、鱼竿拉力F2的示意图;(2)F1的力臂。 4、请在图中画出动力F1的力臂L1。 5、如图所示,画出使杠杆平衡的最小力的示意图(要求保留作图痕迹)二、实验,探究题1、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1)小明发现杠杆右端低左端高,要使它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调节。小明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主要目的_。(2)如图21甲所示,在杠杆左边A处挂四个相同钩码,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在杠杆右边B处挂同样钩码_个。(3)如图21乙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在C处竖直向上拉,当弹簧测力计逐渐向右倾斜时,使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_(变大变小不变),其原因是:_。 2、探究“杠
11、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1)实验前出现图甲所示情况,应将杠杆两端的螺母向 调(填“左”或“右”),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 。(2)实验过程中出现了图乙所示的情况,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时应将左边的钩码向 (填“左”或“右”)移动 格。(3)实验中,要改变力和力臂的数值,得到多组实验数据,这样做的目的是 。 3、某小组同学研究杠杆平衡的特点,他们先用弹簧测力计测出三个钩码的重力,如图(a)所示,然后将它们挂在已调节水平平衡的杠杆A点位置上,再用测力计在杠杆B点沿竖直方向用力使杠杆保持平衡,如图(b)所示,接着在保持杠杆水平平衡的情况下,改变测力计的用力方向,使测力计拉力方向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不断增大,如图(b)、(c)所示。请仔细观察图中的装置、操作及现象,然后归纳得出初步结论。(a)(b)(c) (d)(1)比较图10中(a)与(b)两图,根据测力计示数大小与钩码和测力计位置等相关条件,归纳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2)比较图10中(b)、(c)、(d)三图中拉力方向和测力计示数大小可得出的结论是: 。三、计算题1、一把杆秤不计自重,提纽到秤钩距离是4cm,秤砣质量250g用来称质量是2kg的物体,秤砣应离提纽多远,秤杆才平衡?若秤杆长60cm,则这把秤最大能称量多少kg的物体?(如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