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DCA 循环的校本教研持续改进模型探讨.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79004488 上传时间:2023-03-1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PDCA 循环的校本教研持续改进模型探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基于PDCA 循环的校本教研持续改进模型探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于PDCA 循环的校本教研持续改进模型探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PDCA 循环的校本教研持续改进模型探讨.doc(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基于PDCA循环的校本教研持续改进模型探讨杨凌芳(广州市骏景中学,广东 广州 )摘 要: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迫切要求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校本教研制度。在整合了校本教研的各种概念的基础上,重新界定了校本教研。借鉴了质量管理中的PDCA循环模型,建立并探讨了校本教研的持续改进模型。关键词:校本教研;自我反思;专业引领;PDCA一、 引言20世纪60年代,在英美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教师即研究者”运动。其倡导者斯滕豪斯认为,“如果教学要得到重大改进,就必须形成一种可以让教师接受的,并有助于教学的研究传统”,这种研究传统后来就逐渐发展成为直指学校问题,将学校实践活动与研究活动紧密结合在一起

2、并大力倡导学校教师人人参与研究的校本教研。在我国,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新课程产生了一系列创新理念,学校教育教学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越来越多的复杂问题。因此,迫切需要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以解决新课程改革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为此,我国教育主管部门发布了相关文件,以推动校本教研工作的开展。2002年12月30日,教育部发布了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明确指出:“学校应建立以校为本、自下而上的教学研究制度,鼓励教师参与教学改革,从改革实践中提出教研课题;学校应有归纳课程、组织进行教学研究的能力,有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规划与措施。”2003年1月,在

3、泉州召开了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把“开创以校为本的自下而上的教研制度”作为当年教研工作的要点。2003年4月,教育部发布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2003年义务教育新课程实验工作有关要求的通知,再次明确提出应“积极推进以校为本教学研究制度的建设”。2003年12月,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和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共同举办了“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研讨会”,以促进校本教研制度的建设。因此,准确界定校本教研的概念,进而构建出校本教研的持续改进模型并加以实施,对于贯彻落实教育主管部门关于校本教研的文件精神,推动校本教研工作的开展,及时解决课改中出现的问题,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最终促进学校、教师以及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

4、意义。二、 校本教研的概念对于校本教研,尽管目前学术界并没有统一的定义,但是很多理论和实践工作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了界定和说明。目前,关于校本教研的定义有很多,这里列举主要的几种:所谓校本教研,概括地说,就是为了改进学校的教育教学,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依托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特色进行的教育教学研究1。“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是以新课程为导向,立足学校,以解决学校在课程实施中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以研究和解决发生在学校现场的教学实际问题,总结和提升教学经验为重点,以学校学习化组织的建设为目标的一种教研活动方式2。校本教研是适应新

5、形势发展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它以学校为研究基地,以学校中的教师和领导为研究主体,以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研究对象,通过校外研究人员的合作、指导,总结推广教学经验,探索教学规律,融学习、工作和研究为一体,促进学校发展、学生发展和教师成长的一种研究活动3。校本教研是指为了学校和教师的发展,在学校中以学校为主体组织发起并以改进学校实践、解决课堂教学实际问题为指向而开展的教学研究活动4。以校为本的教研,是将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以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主体,理论和专业人员共同参与的研究5。综合以上几种观点,可以将校本教研定义为:校本教研,就是学校的

6、一线教师,在理论和专业人员的引领以及同事们的帮助下,针对自身教学实践中的具体问题开展的教学研究活动,其最终目标是促进学校、教师以及学生的共同发展。从这个定义中可以看出,校本教研是为了学校,基于学校并在学校中开展的教研活动,其研究主体是学校的一线教师,研究对象是教师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具体问题,研究的目标是促进学校、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发展。校本教研强调同伴的帮助和专家的引领。三、 校本教研的持续改进模型为了推动学校的校本教研活动的持续有效进行,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以及参考质量管理PDCA循环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如图1所示的校本教研持续改进模型。1. 校本教研中的PDCA循环从图1中可以看出,校本教研分

7、为四个阶段,即计划、实施、检查和处理。第一阶段是计划(Plan),本阶段的主要工作包括:学校根据未来一定时期发展的战略目标,制订该时期校本教研的总目标,校本教研的总目标包括学校、教师以及学生三方面的发展目标。而后,一线教师根据学校校本教研的总目标,设定自己的校本教研目标。即针对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找出其中的主要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并预计教学实施的效果。第二阶段是实施(Do),即实施计划阶段所制订的教学方案,在实施过程中有时还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第三个阶段是检查(Check),本阶段主要对教学实施的效果进行评价,并与计划阶段预计教学实施的效果进

8、行比较,检查计划执行情况是否达到预期效果。第四个阶段是处理(Action),本阶段主要是针对前一阶段的检查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巩固成绩,把成功的经验尽可能纳入标准,即把教师教学实践中所获得的成功经验提升到标准和理论层次,并加以推广,用以指导全体教师的教学实践,遗留的问题则转入下一个PDCA循环加以解决。这样,通过持续不断的校本教研PDCA循环的进行,可以不断解决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从而实现每个教师校本教研的目标。而每个教师校本教研的持续改进以及目标的实现,则推动了学校校本教研的总目标的实现,最终实现学校、教师以及学生三方的和谐发展。检查(C)处理(A)实施(D

9、)计划(P)建立完善的激励制度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学校、教师与学生的和谐发展持续改进图1 校本教研持续改进模型创建知识分享的校园文化建立有效的校本教研平台校长的推动专业引领2. 校本教研的支持要素为了促进学校校本教研工作的持续改进以及实现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成长,学校除了必须重视三种基本力量或者三个支撑性要素,即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以及专业引领以外,还必须强调校长的亲自推动、创建知识分享的校园文化、建立完善的激励制度以及建立有效的校本教研平台,这样才能实现校本教研的目标。1) 自我反思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是校本教研得以顺利开展的基础和前提。它是指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过程以及教学结果进行积极、主

10、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过程。它是校本教研最基本的力量和最普遍的形式,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要素”6。校本教研只有转化成教师个人的自我意识和自觉行为,才能得到真正有效的实施。因此,学校教师一方面必须强化学习与反思的意识。学习和反思意识的强化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第一,教师应加强学习,理解和掌握先进的教育理论以及校本教研具体方法,比如行动研究和叙事研究方法,为自我反思提供理论和方法基础。第二,教师应增强教学反思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自觉地对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进行研究,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形成有效的持续改进的PDCA循环,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质。另一方面,教师应养成

11、自我反思的习惯,提高教学效能。为此,教师首先必须对教育观念进行反思,包括对“人本”、“生本”以及“校本”等教育理念进行整合和提升,形成符合新课程改革要求的、考虑学生人格全面以及自主发展的教学观念,提高教学创新能力。其次,教师应对其教学过程中进行连续的反思,包括教学前的反思以预测教学效果,教学中的反思以特定的情景而调整课堂教学进行,教学后的反思以检测、提高和改进教学效果。2) 同伴互助教师互助合作是校本研究的标志和灵魂。校本教研不仅需要教师个人的学习和反思,更需要教师之间的专业切磋、协调合作以及知识共享。也只有通过教师之间,尤其是相同专业教师之间的充分的交流与互动,才能切实提升每个教师的校本教研

12、能力,才能推动学校整体校本教研活动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学校必须采取各种措施,改变教师各自为战和孤立无助的状况,加强教师之间的对话,协作与互助,让广大教师在同伴互动中茁壮成长。3) 专业引领专业教科人员的引领是校本教研走向深入的关键。尽管校本教研是在“本校”展开的,是围绕“本校”的事实和问题进行的,但它不能完全局限于本校。恰恰相反,校外专业研究人员的参与是校本研究不可或缺的因素。在课程改革进程和教学实践中,会不断地出现急需解决的专业理论、边沿理论、跨学科整合等问题,迫切需要外部的专业研究人员提供有效的支持和帮助。缺乏专业教科研人员参与的校本教研,往往会在同一层面上重复,停滞不前。专业研究人员主要

13、包括教研人员、科研人员和大学教师。相对于一线的教师而言,他们的长处在于掌握了系统的教育理论以及科学的研究方法。而校本教研是一种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因此,校本教研非常需要专业研究人员的深度参与,以解决理论与方法的指导问题。为了有效发挥专业人员在校本教研中的引领作用。一方面,学校可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即鼓励教师走出去,积极参加外部的教师培训以及各种教研活动;并争取专业人员的支持和指导,经常邀请他们到校进行教师培训和参与教研活动,通过学术专题报告、理论学习辅导讲座、教学现场指导以及教学专业咨询等多种形式提升教师专业素质。另一方面,专业研究人员也要认识到基层学校是实现自身价值的重要场所,

14、从而主动积极地发挥专业引领的作用。因此,专业研究人员必须深入学校实际,了解具体问题,为学校和教师提供专业咨询、信息服务和技术帮助,以一种积极互动的方式与教师进行平等的对话与交流,切实解决教学实践中的具体问题。同时,对教师们教学实践中的经验加以归纳和提炼,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并广泛推广,以推动校本教研的进行。4) 校长的推动校长对于校本教研活动的认同以及参与直接推动了校本教研活动的开展。因此,校长首先应当主导制定学校校本教研的目标和战略,以引导学校校本教研活动的开展。同时,校长应以身作则,亲自参与校本教研活动,并乐于与其他老师分享新观念与个人的经验和心得,作为教师参与校本教研活动与同伴互助的表率。

15、5) 创建知识分享的校园文化作为知识的载体,学校中的每个教师都是知识网络的一个节点,都具有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所必须的不同的知识与经验。因此,学校应从人本角度出发,建立相互信任、尊重知识、鼓励知识分享和同伴互助的创新校园文化。这种创新校园文化一般应具备以下特征:创新应遍及学校的任何地方,所有人都承担创新的责任;非常注重教师的需求,为教师提供自由、安全的工作环境,使教师无后顾之忧;定期开展各种教研活动,让教师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沟通和交流;充分授权,允许有创意的错误以及尊重每个教师的才能;强调团队合作精神;将知识普及化,为教师提供吸收新知识的时间。6) 建立完善的激励制度必须承认,同伴互助与个人行为方式

16、在一定程度上是对立的。因此,学校必须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对积极参与合作及互助的教师进行奖励,以激发教师提供协作和帮助的热情。同时,激励制度的设计也要考虑对不愿或拒绝交流与合作的教师进行惩罚。7) 建立有效的校本教研平台学校建立合适的教师互助以及知识分享平台。比如,学校可以按学科或者年级设置办公室,让同一学科或同一年级的教师可以随时进行各种“非正式”的信息与经验的交流;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各种教研活动以及经验交流活动,鼓励教师就自己教学实践中的获得的经验以及遇到的问题进行研讨和交流;学校还应加强化运动场、活动室、图书馆、阅览室等教师互动场所建设,从而为教师互动提供更多的非正式机会;学校也应进一步推进

17、校园网的建设,建立虚拟的教师网络社区,作为教师广泛和深入交流的虚拟平台。四、 结语学校要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在深入领会校本教研理念的基础上,根据校本教研的持续改进模型,制订符合本校实际情况的,涉及组织、人员、经费以及激励等各个方面的校本教研制度。这样,方可推动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助以及取得各个层面和各方面的专业人员的引领与支持,促进校本教研的持续发展,最终使得学校、教师以及学生获得共同与和谐的发展。 参 考 文 献 1 卢琳.论校本教研J.教育导刊,2002,(12)2 宋维麟.建立校本教研制度 推动课改发展进程J.中小学教学研究,2003,(6)3 刘方.校本教研的理念及特征简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1)4 余保华.校本教研与教师专业发展J.教育探索,2004,(8)5 刘丽群.关于校本教研制度建设的几点思考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4,(12)6 余文森.自我反思 同伴互助 专业引领(一)J.黑龙江教育,2003,(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