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三基中基讲.ppt

上传人:wuy****n92 文档编号:78979443 上传时间:2023-03-19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244.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床三基中基讲.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临床三基中基讲.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临床三基中基讲.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三基中基讲.ppt(3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性质课程性质 中医基础理论是研究和阐述中医学的基本概念、中医基础理论是研究和阐述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观点等基础理论的一门学科,基本知识、基本观点等基础理论的一门学科,是指导中医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和康复医学的是指导中医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和康复医学的理论基础。理论基础。中国医学发展史上的各家学说、各种流派,中中国医学发展史上的各家学说、各种流派,中医临床医学中的各个科别、各种诊法无不受其医临床医学中的各个科别、各种诊法无不受其影响和指导。犹如树之根,水之源,楼之基。影响和指导。犹如树之根,水之源,楼之基。课程内容课程内容 1.1.哲哲学学基基础础阴阴阳阳理理

2、论论、五五行行理理论论、元元气理论气理论2.2.藏藏象象内内容容脏脏腑腑理理论论、经经络络理理论论、气气血津液理论、形体官窍理论、体质理论。血津液理论、形体官窍理论、体质理论。3.3.病病因因病病机机病病因因理理论论、发发病病理理论论、病病机理论机理论4.4.养生治则养生治则养生理论、治则理论养生理论、治则理论 重点难点疑点分析重点难点疑点分析 1.1.症、病、证的概念及三者的关系症、病、证的概念及三者的关系症症疾病的具体临床表现。疾病的具体临床表现。病病疾病发生、发展、转归的完整过疾病发生、发展、转归的完整过程。程。证证疾病发展过程中的病理概括。疾病发展过程中的病理概括。“证证”比单一的症状

3、、笼统的病名能更比单一的症状、笼统的病名能更全面深刻地揭示病理本质。全面深刻地揭示病理本质。2.2.不同的阴阳失调的理论根据分析不同的阴阳失调的理论根据分析阴盛则寒,阴盛则阳病阴盛则寒,阴盛则阳病 阳盛则热,阳盛则阴病阳盛则热,阳盛则阴病阴虚则热,阴虚则阳亢阴虚则热,阴虚则阳亢 阴阳对立制约阴阳对立制约 阳虚则寒,阳虚则阴盛阳虚则寒,阳虚则阴盛无阴则阳无以化,阴损及阳无阴则阳无以化,阴损及阳无阳则阴无以生,阳损及阴无阳则阴无以生,阳损及阴重阴必阳,重阳必阴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极生热,热极生寒阴阳相互转化阴阳相互转化阴阳互根互用阴阳互根互用3.3.阴盛格阳、阳盛格阴阴盛格阳、阳

4、盛格阴与重阴必阳、重阳必阴的病机区别与重阴必阳、重阳必阴的病机区别 阴盛格阳阴盛格阳阳竭阴盛格阳于外阳竭阴盛格阳于外真寒真寒假热假热阳盛格阴阳盛格阴阳热内盛格阴于外阳热内盛格阴于外真热真热假寒假寒重阴必阳重阴必阳寒极生热(寒极生热(真热真热)重阳必阴重阳必阴热极生寒(热极生寒(真寒真寒)4.4.五行的生克制化五行的生克制化 五行的正常状态:五行的正常状态:木火土金水木火土金水依次相生依次相生木火土金水木火土金水隔一相克隔一相克生中有克,克中有生,生克制(制约)生中有克,克中有生,生克制(制约)化(化生)化(化生)5.5.五行的生克异常五行的生克异常 五行的异常状态:五行的异常状态:相生异常相生

5、异常相克异常相克异常子病犯母(如肝病及肾)子病犯母(如肝病及肾)母病及子(如肝病及心)母病及子(如肝病及心)克制太过谓之乘(如肝病及脾)克制太过谓之乘(如肝病及脾)克制反向谓之侮(如肝病及肺)克制反向谓之侮(如肝病及肺)6.6.五行的治则治法五行的治则治法 治则治则治法相生相生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 (补肝以生心)(泻心以平肝)(补肝以生心)(泻心以平肝)相克相克抑强(抑木扶土)扶弱(佐金平木)抑强(抑木扶土)扶弱(佐金平木)相生相生滋水涵木,益火补土,滋水涵木,益火补土,培土生金,金水相生。培土生金,金水相生。相克相克抑木扶土,培土制水抑木扶土,培土制水 佐金平木,泻南

6、补北。佐金平木,泻南补北。7.7.气的哲学概念与人体之气的中医学概念气的哲学概念与人体之气的中医学概念 气的哲学概念气的哲学概念气是构成万物的本原;气是气是构成万物的本原;气是运行不息的物质;气是万物联系的中介。运行不息的物质;气是万物联系的中介。气的医学概念气的医学概念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活力很强的精微物质。命活动的活力很强的精微物质。两者均强调气的本原性、物质性、运动性两者均强调气的本原性、物质性、运动性。8.8.气的生理功能与气虚的病机分析气的生理功能与气虚的病机分析 气的功能:推动、温煦、防御、固摄、气的功能:推动、温煦、防御、固摄、气化。气化。气虚

7、则上述功能减退。如精神不振,畏气虚则上述功能减退。如精神不振,畏寒肢冷,容易感冒,自汗多尿失血,进寒肢冷,容易感冒,自汗多尿失血,进一步发展可致水湿、痰饮、瘀血等病理一步发展可致水湿、痰饮、瘀血等病理产物的生成。产物的生成。9.9.气机的概念与气机失调的病机分析气机的概念与气机失调的病机分析 气机气机气的运动(升降出入)气的运动(升降出入)气机失调气机失调气滞:局部气机运行不畅气滞:局部气机运行不畅气逆:上升太过,下降不及气逆:上升太过,下降不及气陷:上升不及,下降太过气陷:上升不及,下降太过气闭:闭阻于内,不能外达(出)气闭:闭阻于内,不能外达(出)气脱:亡脱于外,不能内守(入)气脱:亡脱于

8、外,不能内守(入)10.10.营气、卫气与营卫不和营气、卫气与营卫不和 营气营气水谷之精气;行于脉中;营养全身水谷之精气;行于脉中;营养全身卫气卫气水谷之悍气;行于脉外;卫固人体水谷之悍气;行于脉外;卫固人体营卫不和营卫不和卫强营弱(太阳中风之桂枝汤证)卫强营弱(太阳中风之桂枝汤证)卫弱营强(肺卫气虚之玉屏风证)卫弱营强(肺卫气虚之玉屏风证)11.11.“气帅血母气帅血母”理论的临床意义理论的临床意义 气能生血气能生血气虚则血亏气虚则血亏补气以生血补气以生血气能行血气能行血气虚气滞则血瘀气虚气滞则血瘀 补气行气以行血补气行气以行血气能摄血气能摄血气虚则出血气虚则出血补气以摄血补气以摄血血能载气

9、血能载气气随血脱气随血脱补气固脱补气固脱12.12.津与液的区别及其临床意义津与液的区别及其临床意义 津津质地清稀;流动性大;分布于肌肤孔窍,质地清稀;流动性大;分布于肌肤孔窍,发为汗液,渗入血脉。发为汗液,渗入血脉。液液质地稠厚;流动性小;分布于脏腑、骨质地稠厚;流动性小;分布于脏腑、骨节、脑、髓等。节、脑、髓等。临床伤津与脱液有区别临床伤津与脱液有区别方药生津与增液有区别方药生津与增液有区别13.13.津液代谢与相关脏腑功能的关系津液代谢与相关脏腑功能的关系 生成:胃主受纳;脾主运化;生成:胃主受纳;脾主运化;小肠主液;大肠主津;小肠主液;大肠主津;输布:脾气散精,上归于肺;输布:脾气散精

10、,上归于肺;肺主宣发,肺主肃降;肺主宣发,肺主肃降;肾主气化,肾主水液肾主气化,肾主水液排泄:汗排泄:汗肺主宣发;肺主宣发;尿尿肺主肃降,肾主气化,肺主肃降,肾主气化,膀胱司开合;膀胱司开合;14.14.心主血脉与心脉失常心主血脉与心脉失常 心主血脉心主血脉心气充沛,血液充盈,脉道通利心气充沛,血液充盈,脉道通利 表象:舌象、脉象、面色、心胸部感觉表象:舌象、脉象、面色、心胸部感觉 虚:虚:气虚推动无力;气虚推动无力;阳虚寒凝失运;阳虚寒凝失运;心脉失常心脉失常 血虚脉道失充;血虚脉道失充;阴虚脉细带数。阴虚脉细带数。实:心火亢盛,脉道扩张,血行加速;实:心火亢盛,脉道扩张,血行加速;瘀血痰饮

11、,阻滞心脉。瘀血痰饮,阻滞心脉。肺主宣降与肺失宣降肺主宣降与肺失宣降 肺主宣发肺主宣发 肺失宣发肺失宣发发热恶寒、无汗、鼻塞、咳嗽等。发热恶寒、无汗、鼻塞、咳嗽等。肺主肃降肺主肃降 肺失肃降肺失肃降气急气喘、胸闷、痰多、风水等。气急气喘、胸闷、痰多、风水等。呼出浊气呼出浊气布散津液布散津液宣发卫气宣发卫气吸入清气吸入清气下输津液下输津液洁净肺系洁净肺系脾主运化与脾失健运脾主运化与脾失健运脾主运化脾主运化脾失健运脾失健运运化水谷运化水谷运化水液运化水液纳呆、腹胀、便溏等纳呆、腹胀、便溏等内生水、湿、痰、饮内生水、湿、痰、饮脾主升清与脾虚气陷脾主升清与脾虚气陷脾主升清脾主升清脾虚气陷脾虚气陷上升水

12、谷精微(升清)上升水谷精微(升清)维持内脏恒定(升举)维持内脏恒定(升举)头晕、目眩、坠胀、久泄(无力升清)头晕、目眩、坠胀、久泄(无力升清)内脏下垂(无力升举)内脏下垂(无力升举)肝主疏泄与疏泄失常肝主疏泄与疏泄失常肝主疏泄肝主疏泄肝失疏泄肝失疏泄另:肝脾另:肝脾 不和,肝胃不和,藏泄失职。不和,肝胃不和,藏泄失职。调畅气机调畅气机调畅情志调畅情志促进纳运促进纳运推动行血、布津、排精、月事等推动行血、布津、排精、月事等不及:肝气郁结,情志抑郁不及:肝气郁结,情志抑郁太过:肝气上逆,情志亢奋太过:肝气上逆,情志亢奋肾主藏精与肾精亏耗肾主藏精与肾精亏耗肾主藏精肾主藏精肾精亏耗肾精亏耗来源:先天为

13、基,后天培育来源:先天为基,后天培育效应:主生、长发育、生殖效应:主生、长发育、生殖关系:精气为物质基础关系:精气为物质基础 阴阳为功能状态阴阳为功能状态影响生长发育,出现早衰现象影响生长发育,出现早衰现象影响生殖机能,甚则不孕不育影响生殖机能,甚则不孕不育影响听力、腰府、齿发、脑髓等影响听力、腰府、齿发、脑髓等三焦的生理功能与部位划分三焦的生理功能与部位划分 三焦的生理功能三焦的生理功能三焦的部位划分三焦的部位划分运行水液运行水液通行元气通行元气上焦:膈上胸中;心肺上焦:膈上胸中;心肺中焦:膈下脐上:(肝)胆脾胃中焦:膈下脐上:(肝)胆脾胃下焦:下焦:脐下腹部;(肝)脐下腹部;(肝)肾膀胱肠

14、肾膀胱肠十二经脉的走向、流注与分布规律十二经脉的走向、流注与分布规律 走向:手之三阴从胸走手,手之三阳从手到头,走向:手之三阴从胸走手,手之三阳从手到头,足之三阴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胸)足之三阴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胸)流注:肺流注:肺大大胃胃脾脾心心小小膀膀肾肾包包焦焦胆胆肝肝肺肺分布规律:分布规律:四肢四肢手经手经上肢;足经上肢;足经下肢。下肢。阴经阴经内侧;阳经内侧;阳经外侧外侧前前太阴、阳明;中太阴、阳明;中厥阴、少阳;厥阴、少阳;后后少阴、太阳少阴、太阳外感六淫与内生五邪的区别、联系外感六淫与内生五邪的区别、联系 外感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

15、病邪外感病邪。内生五邪:内风、内寒、内湿、内燥、内火五内生五邪:内风、内寒、内湿、内燥、内火五种种病理状态病理状态。联系:风、寒、湿、燥、火外邪入侵,久而不联系:风、寒、湿、燥、火外邪入侵,久而不愈,易致内生五邪;内生五邪之人容易招受相愈,易致内生五邪;内生五邪之人容易招受相对应的外邪的侵袭。对应的外邪的侵袭。水湿痰饮的概念及区别水湿痰饮的概念及区别 水湿痰饮都是津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水湿痰饮都是津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水:湿之凝聚为水,如水肿、腹水、胸水等。水:湿之凝聚为水,如水肿、腹水、胸水等。湿:水之弥散为湿,如湿困脾胃、下焦湿热。湿:水之弥散为湿,如湿困脾胃、下焦湿热。痰

16、:稠浊者为痰,分有形之痰、无形之痰。痰:稠浊者为痰,分有形之痰、无形之痰。饮:清稀者为饮,分悬饮、支饮、痰饮、溢饮、饮:清稀者为饮,分悬饮、支饮、痰饮、溢饮、邪正盛衰与虚实变化邪正盛衰与虚实变化 邪盛正未衰邪盛正未衰实(证)实(证)正衰邪未盛正衰邪未盛虚(证)虚(证)邪实正虚邪实正虚虚实错杂虚实错杂邪实邪实 正虚正虚虚实转化虚实转化真实假虚真实假虚 真虚假实真虚假实虚实真假虚实真假反治的概念及其具体治法反治的概念及其具体治法 反治:顺从疾病假象而治(从治)反治:顺从疾病假象而治(从治)具体治法:具体治法:热因热用热因热用热药治疗假热(真寒)热药治疗假热(真寒)寒因寒用寒因寒用寒药治疗假寒(真热)寒药治疗假寒(真热)通因通用通因通用攻泻药治疗实性通泄(假虚)攻泻药治疗实性通泄(假虚)塞因塞用塞因塞用补益药治疗虚性闭塞(假实)补益药治疗虚性闭塞(假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