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校对实务》课程标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编辑校对实务》课程标准.doc(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编辑校对实务课程标准适应专业:文学院编辑出版学专业所属教研室:编辑出版系课程编号:课程名称:编辑校对实务课程类型:专业核心课(必修)学时学分:32学时(2学分)一、课程概述(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为文学院编辑出版学专业(本科)学生开设的专业方向课(必修),它是一门渗透着许多学科理论与知识的边缘学科,是研究编辑校对活动及其规律、探索编辑校对方法的应用学科。本课程开课之前,学生应初步掌握了出版专业的基础知识,并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二)基本理念。在讲授编辑校对基本理论的过程中,要突出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原则。注重培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三)设计思路。1.教学改革基本理念本课程教
2、学设计追求提高大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价值目标,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紧密结合起来,构建本课程的基本框架。2.总体设计原则本课程教学设计围绕着提高大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价值目标,总体原则有三:其一是教学“轻结论,重过程”。传统教学重视结果忽视过程,把形成结论的生动过程理解为呆板单调的知识背诵和记忆,排斥了学生的思考和个性。其二是强调认知与情意的统一。传统教学方式强调系统性和逻辑性,常常忽视教学中的情感因素,使学习变得索然无味。为了学生个人的能力、智慧获得更好的发展,我们强调过程,强调学生的“经历”和“体验”。其三是赋予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要素新的内涵。帮助学生树立对真
3、、善、美的追求,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3.课程设置依据专业依据。全国各高校本科院校编辑教育专业均开设了本课程。培养对象依据。本课程能够使当代大学生对编辑校对业务有一个整体上的认识,掌握编辑校对各个工作环节的基本技能,并获得编辑校对人员所必须的基本能力。4.课程内容结构章 目教 学 内 容学时教学方式或 手 段课 后 作 业思 考 题练 习 题第一单元校对实务第一节现代校对在出版工作中的地位及作用2讲授实践学时1第二节现代校对的主体2讲授实践学时1第三节现代校对的客体6讲授实践学时5第四节现代校对的功能及其实现4讲授实践学时4第五节现代校对工作的程序及基本制度2讲授实践学时2第六节
4、现代校对的方法2讲授实践学时1.5第七节现代校对的技术2讲授实践学时1第八节常见书稿的校对4讲授实践学时3第九节现代校对的实践2讲授实践学时1.5总复习2练习第二单元编辑实务第一节编辑、编辑人员、编辑工作2讲授实践学时1第二节选题策划2讲授实践学时15.理论与实践比例理论教学8学时,实践教学24学时。6.课时安排说明本课程总计32学时,2学分,16教学周,其中理论教学8学时,实践教学24学时。7.学时分配(参看本课程标准“课程内容结构”和“课程内容”)8.考试与评价方式建立“三位一体”的评价方式,亦即过程评价:以学生在教学过程的参与程度作为评价的基本标准;目标评价:以课程标准目标作为评价的重要
5、标准;能力评价:以学生运用本课程知识解决相关理论和实际问题为参照标准。总成绩=期末考试成绩*70% + 平时成绩*30%(其中,课堂参与占10%;课程作业占10%;考勤占10%)。二、课程目标(一)总体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熟悉出版物编辑校对的工作流程,掌握编校工作各个环节的基本技能,并能自主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独立完成出版物的编辑过程。(二)具体目标。“编辑校对实务”课是文学院编辑出版专业本科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旨在向学生传授编辑校对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引导学生从理论的高度认识和理解编辑校对的重要性,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最终希望
6、学生:1.知识方面:准确掌握编辑校对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2.能力方面: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学生通过实训,熟悉编辑活动的整个流程和校对工作的基本规律,习得从事编辑校对工作的专业能力。3.素质方面:掌握理论思维的方法和规律,初步具有理论的自觉与敏感,从而具备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三、课程内容第一单元 校对实务第一节现代校对在出版工作中的地位及作用(一)课程教学内容 1.1 基础内容。校对的起源和演变;校对的功能;校对在出版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校对人员应有的素质。 1.2 提高内容。汉字和版材的变化推进校对工艺和校对方法的变革。1.3 扩展内容。校对的两大功能;校对工作的组织管理与协作。(二)学习性主
7、要任务。思考与练习:1.校对包含哪些内容?2.校对人员应有的素质?(三)学时分配。2学时(其中:理论教学1学时实践教学1学时)。第二节现代校对的主体(一)课程教学内容1.1 基础内容。出版物校对的基本程序;出版物校对的基本制度。校对符号国家标准。与校对过程有关的专业用语。(二)学习性主要任务。思考与练习:1.校对的基本程序、基本制度?(三)学时分配。2学时(其中:理论教学1学时实践教学1学时)。第三节现代校对的客体(一)课程教学内容1.1 基础内容。校对方法;对校法;本校法;他校法;理校法;折校法、读校法、通读法。(二)学习性主要任务。实践训练:1.通过实训掌握对校法的操作方式。(三)学时分配
8、。6学时(其中:理论教学1学时实践教学5学时)。第四节现代校对的功能及其实现(一)课程教学内容1.1 基础内容。校样上常见差错类型;内容差错;汉字差错。查改校样差错的一些技巧。(二)学习性主要任务。实践训练:1.确定校样的差错类型。2.用对校法校对校样中的内容差错。3.用对校法校对校样中的汉字差错。4.用对校法校对校样中的内容差错、汉字差错。(三)学时分配。4学时(其中:理论教学0学时实践教学4学时)。第五节 现代校对工作的程序及基本制度(一)课程教学内容1.1 基础内容。版面格式设计的常见专业用语。常见的排版格式差错受众的特点。校改相应排版格式差错应注意的问题。(二)学习性主要任务。实践训练
9、:对校法校对校样中的格式差错。(三)学时分配。2学时(其中:理论教学0学时实践教学2学时)。第六节现代校对的方法(一)课程教学内容。1.1 基础内容。原稿质疑、核红的定义、方法及应注意的问题。(二)学习性主要任务。实践训练:1.对改样后的校样(34份)进行核红,然后校对。(三)学时分配。2学时(其中:理论教学0.5学时实践教学1.5学时)。第七节现代校对的技术(一)课程教学内容1.1 基础内容。誊样、通读的定义、方法及应注意的问题;进行通读的时机。文字技术整理的要求。(二)学习性主要任务。实践训练:1.用通读法校对校样(34份)。(三)学时分配。2学时(其中:理论教学1学时实践教学1学时)。第
10、八节常见书稿的校对(一)课程教学内容1.1 基础内容。汉字形体选用不当;数字使用不符合规范要求;字母差错;标点符号使用不符合规范;量和单位使用差错;汉语语言差错;图片差错;表格差错;公式和算式差错。使用阿拉伯数字或汉字两可的情况。相关项目不一致;辅文的构成不规范。(二)学习性主要任务。实践训练:1.用通读法校对校样中数字差错。2.用通读法校对校样中汉字形体选用差错。3.用通读法校对校样中字母差错。4.用通读法校对校样中标点符号差错。5.用通读法校对校样中计量单位方面的差错。6.用通读法校对校样中公式和算式差错。(三)学时分配。4学时(其中:理论教学1学时实践教学3学时)。第九节 现代校对的实践
11、(一)课程教学内容1.1 基础内容。校对软件的功能;校对软件的优势与不足;使用校对软件的步骤。使用校对软件需要注意的问题。机器校对与人工校对的结合。(二)学习性主要任务。实践训练:1.计算机校对软件的实际操作。(三)学时分配。2学时(其中:理论教学0.5学时实践教学1.5学时)。第二单元 编辑实务第一节编辑、编辑人员、编辑工作(一)课程教学内容1.1 基础内容。编辑的概念;编辑的过程;编辑人员的素质、能力和责任;编辑工作的性质和功能; 编辑工作流程;编辑工作的特点。(二)学习性主要任务。思考与练习:1.编辑的概念。2.编辑工作的基本功能。 3.编辑与作者、读者的相互关系。(三)学时分配。2学时
12、(其中:理论教学1学时实践教学1学时)。第二节选题策划(一)课程教学内容1.1 基础内容。选题策划;信息采集;图书选题策划的内容;选题的论证与优化。选题策划的步骤。信息处理的方法。(二)学习性主要任务。实践训练:1.采集信息进行选题构思。2.在采集信息的基础上,进行选题的策划、论证和优化。3.撰写选题报告。(三)学时分配。2学时(其中:理论教学1学时实践教学1学时)。四、实施建议(一)教学组织建议。本课程教学活动主要采取课堂讲授、课堂实践的方式进行。讲授的内容是编辑、校对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课堂实践是对编辑、校对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的理解及运用。本课程基本采用多媒体教学,除教学课件外,给学生
13、播放与课程内容、教学目标相关的图片、音频、视频等资料,以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具体教学方法包括案例式、项目式、启发式和讨论式等,以提高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程度。(二)考核方式建议。本课程考核方式建立在过程评价、目标评价、能力获得评价的“三位一体”评价方式理念之上,应关注学生个性差异,鼓励学生实践。主要有以下几种:1.闭卷考试,于学期课程结束后的期终进行,题型多样,包括:选择题、判断题、辨析题、填空题、问答题等。2.课堂讨论,不定期穿插于课堂教学之中,作为平时成绩的组成部分,内容主要是对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的理解、认识。3.实践训练,定期穿插于课堂教学之中,作为平时成绩的组成部分。学生的总评成绩=
14、期末考试成绩*70% + 平时成绩*30%(其中,课堂参与占10%;课程作业占10%;考勤占10%)。(三)教材选用建议。本课程使用的教材为:程德和主编的校对实务和李苓等主编的编辑出版实务与技能。“编辑校对实务”课程目前尚没有很合适的现成教材,所选用的教材只能说是相对较好些,但也存在一些实际问题,如对目前电脑排版的情况涉及较少。因此,本课程在讲授时,还需参考以下书目:中国编辑学会、全国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办公室编出版专业实务初级、出版专业实务中级;陈丽菲等编著现代图书编辑实务教程;杜维东等编现代新闻出版编校实用手册;杜维东等编现代校对实用手册等。(四)资源开发建议。1.开列精要的“参考书目”、“必读书目”和“一般阅读书目”,并作具体的阅读指导。2.在讲授课过程中,针对授课内容提供本专题范例,并作指导。3.依据教学内容和需要,制作电子课件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手段。4.建议课程组建立起“编辑校对”课程网站,内容以编辑校对实务课程为核心,包括“编辑校对实务”课程体系内的所有学科知识。网络资源板块设置包括教学录相、教学课件及视频、教学成果展示、教学论坛等。(五)条件建设建议。编辑校对实务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课任教师和学生要利用好互动的网络条件。另外,需要在网络上建立电子教学资源库,以增强教学效果。执笔人: 教研室审核人: 院(系)审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