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龄化及我国农村养老保障问题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口老龄化及我国农村养老保障问题研究.docx(8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 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 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安幸或其他教育机构 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 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学位论文作者签名:7路 3 仏签字日期:4 年J月曰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 学 位 论 文 作 者 完 全 了 鲜 有 关 保 留 、 使 用 学 位 论 文 的 规 定 ,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 阅 。 本 人 授 权 可
2、 以 将 学 位 论 文 的 全 部 或 部 分 内 容 编 入 有 关 数 据 库 进 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学位论文作者签名.ji的签字曰期:)年x月一曰学位论文作者毕业去向:工作单位: 通讯地址:/中文摘要人口老龄化己成为世界关注的主要社会问题之一。我国于 1998 年正式步入老龄化国 家阵营,预计从 2010 年到 2040 年,我国将进入人口老龄化的高速期。在我国,农村老年 人口不论从绝对数量还是相对数量都占据多数,预计未来农村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和程度均 会髙于城镇。但数量巨大却在二元经济中处于弱势的农民群体并未纳入与城
3、镇统一的社会 保障的范畴,在此背景下的农村老年人口如何养老?即是本文研究的农村养老保障模式选 择问题。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产生于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社会保障覆盖范围狭窄,社会保险对 象仅以城镇机关及全民所有制单位为主体,而农村养老保障一直由集体与家庭承担。20 世纪 80年代以来,中国致力于全面的市场化改革,社会经济结构开始转型,产业结构逐 步调整,中国农村由“集体保障”转向以“家庭保障”为主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随着改 革的逐步深入,工业化的逐步推进,这种以土地为基础的“家庭保障”面临着来自市场、 工业化等方面的挑战,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转型发展的需要,迫切需要对其进行改革, 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
4、障体系。本文全面分析了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及其面临的挑战,认真 回顾与总结了我国社会保障发展历史及存在问题,借鉴世界各国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经 验,进而分析了我国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可行性,认为我国己经具备了整体建立农村 社会养老保障的经济实力,而且中国农村劳动力已经发生了职业分化,这进一步为建立农 村社会养老保障提供了可行之路。国立所限,我国可以建立一个“低水平”,但必须是“广 覆盖”、“无遗漏”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在完善我国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理性思考的基础上,从人口老龄化角度对我国农村养老 保障体系的构建与完善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全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包括引言和第一章。引言首先对
5、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大背景下研究农村养老 保障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接着介绍了一些学者专家对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从而确定了 笔者选此论题的切入点;第一章我国人口老龄化及其面临的挑战。介绍了人口老龄化的界 定标准、内涵,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以及人口老龄化对构建我国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影 响。第二部分,即第二章,农村养老保障概述。对农村养老保障的内涵进行了界定,阐述 了社会保障的基本理论,进而概述了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内容和建立农村养老保障体 系意乂。第三部分,即第三章,我国农村养老保障的历史回顾和现状分析。首先对我国农村养 老保障的发展演变进行了回顾,分析了现行农村养老保障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着重分析人
6、 口老龄化对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带来的一系列影响,强调了应尽快建立和完善我国农村养老 保障体系。第四部分,即第四章,部分发达国家养老保障模式分析。通过国外不同养老模式的阐 释与分析,结合我国的现状,得出了建立多层次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是解决我国农村养老 问题的有效途径的结论。第五部分,即第五章,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构建我国农村养老保障体系。论述了构建 我国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目标和基本原则,总体思路,养老资金的筹集、运作和管理以及 相关的配套措施和支撑体系等内容。作者认为,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是十分必要的,根据农民养老保障的实际状况和老 年农民的要求,解决农民养老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完善以社会养老保险为主的
7、农村社会养老 体系,继续鼓励支持家庭养老,同时要充分发挥敬老院等机构在社会养老中的作用。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农村养老保障;社会保障;老龄事业AbstractThe aging population has become one of the major concerns of the world. In 1998, China has been an old-aged country. From 2010 to 2040, the aging of population will enter the rapid development. Whether in the absolute or
8、relative amount, the rural aged population in China is in the majority. In future, the speed and degree of rural population aging will exceed the towns. What is the way to solve the elder-security problem in the rural areas? In thesis, the question will be researched and solved.China social insuranc
9、e system is founded during the planning economy period and the rural old-aged insurance is assured by the collectives.Since the 1980s, in China, the overall reform of the economy system carried out, social economic structure transformed increasingly,the industry adjusted,and the rural social old-age
10、d insurance system has converted from “collectives insurance” to “family insurance As the reform going deeply and the advance of industrialization,the “family insurance” based on the land has faced the challenge from market and industrialization, and can meet the need of social conversion. It is cru
11、cial to set up the rural social old-aged insurance system. The text is on the basis of drawing lessons from the experts and scholars5 study all over the world. After analyzing the feasibility to set up the rural social old-aged insurance system, a conclusion is made: though limited by the country ec
12、onomy, we can set up rural social old-aged insurance system, which is low-leveled, but wide covered and no-missed.First part, including foreword and chapter one. Foreword analyzes the signifance of the study on rural supporting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aging population at first, then introduces some
13、scholars achievements in the field, thus the author has confirmed the breakthrough point of the subject. Chapter one, aging population and its influence. It introduces the intension of aging population, defines the standard, and describ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ging population of our country and th
14、e aging populations influence on our rural supporting system.Second part, namely chapter two, the relevant concepts of old-age supporting in the countryside, the contents of rural elder-population insurance system,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setting up the system in rural area.inThe third part, namely
15、chapter three. It reviews Chinese rural elder security at first then analyzes the current condition and the reason,thus draws the conclusion: we should set up and perfect the security system of our countryside as soon as possible for a series of problems from aging population.The fourth part, namely
16、 chapter four, the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and reference of different models of supporting parents. Through analyzing different models, being combined with current situation of our country, a multi-level rural supporting should be an effective way to settle the countryside supporting.The fifth part
17、, namely chapter five, structuring the security system of our rural supporting under the aging population background. It analyzes the feasibility of structuring Chinese rural supporting security, the goal, the basic principle, the system frame, concrete reforming steps, the ways of raising and manag
18、ing the funds and supplementary and correlate measures for rural supporting system.In a conclusion, the author holds the idea that it is necessary to set up rural social old-aged insurance system and according to actural requirements, the effective way to solve rural old-aged supporting is to take f
19、ull use of traditional old-aging supporting and perfect social security at the same time.Keywords: aging population, social security, rural old-aged supporting, aging-population undertakings.J目 录中文摘要. . .IAbstract .Ill0IJ 5.1第一章我国人口老龄化及其面临的挑战 .8 一、 我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8二、 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 .14三、人口老龄化对我国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影
20、响 .15第二章农村养老保障概述 .17一、 养老保障的内涵 .17二、 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基本理论 .18三、 我国农村养老保障的基本构成 .22四、 建立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意义 .25第三章我国农村养老保障的历史回顾和现状分析 .28一、 我国农村养老保障的历史回顾 . 28二、 我国农村养老现状分析 . 31三、 我国农村现存养老问题的根源 . 40第四章部分发达国家农村养老保障模式分析 .43一、各国不同的农村养老保障模式 .43二、 各国养老模式的特点 .49三、 我国可借鉴的经验 . 50第五章完善我国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对策. . . . 53一、完善我国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思考
21、.53C二、 完善我国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建议.57三、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筹集渠道探 . -65结语. 71参考文献.73 麵. . .76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77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建国以来,我国人口经历了从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的转变。低 死亡率致使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时间提前,也使我国未来人口老龄化速度比以往预计的 更快。据国家统计局 1%人口的抽样调查资料显示,1998 年我国老年系数达到 7. 43%(按国 际通用 7%的标准),我国已正式步入老龄化国家阵营,预计从 2010 年到 2040 年,我国 将进入人口老龄化的高速期,这一阶段是中
22、国未来人口老龄化速度达到空前绝后的时期, 这一时期老年人口比重平均每年上升 0. 4 个百分点,老年人口将占总人口的 20%左右。 人们普遍认为城市人口老龄化水平高于农村,而 2000 年人口普查表明当前农村人口的老 龄化水平已经超过了城镇,65 岁以上的人口比重在农村为 7.35%,城镇为 6. 30%,其实 农业人口的老化从 80 年代就超过非农业人口了。伴随着 80 年代以来的工业化、城市化进 程的加快,大量农村青壮年人口涌入城市,使得农村老年人口比例大幅上升,反而使城市 人口老龄化速度放慢,因此未来农村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和程度都会高于城市。受经济发展水平和二元社会结构的制约,数量巨大却在
23、二元经济中处于弱势的农民群 体并未被纳入社会保障的范畴。政府对农民养老问题的解决主要通过提倡家庭、集体、土 地养老,把子女赡养父母的传统道德作为公民义务写进宪法,并规定社会成员在遇到生活 困难时有权得到国家的援助。随着市场经济进程的深化及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农 村原有的家庭保障、土地保障、集体保障构成的三角形保障体制逐步瓦解,在此背景下的 农村老年人口的养老问题显得更为突出和紧迫。农民是我国最大的社会阶层和利益群体, 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是我国的贫困阶层之一,是最需要保障的群体,研 究解决好农民的养老问题,是关系到农村经济、社会能否持续稳定发展的大问题,因而对3五次人口普查
24、办公室.中国 2000 年人口普査资料Z.中册.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 70-71 页农村现存的各种养老模式进行考察与分析,探索设计适合我国国情的农村养老保障模式, 对于解除农民养老的后顾之忧、促进农村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 会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全球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严重,使得各国老年人口的养老问题都更为突出。即使在社 会保障制度比较完备的西方发达国家,老人的经济保障、生活照料、精神慰藉问题依然困 扰着决策者们,并由此引发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养老保障问题进行多视角的探索。(一)国内研究现状早在 20 世纪 20 年代,我国著名社会学家潘光旦先
25、生就进行过与养老有关的家庭方 面的社会调查,并于 1947 年撰写了论老年人问题一文,这是中国社会学界第一次论 及老年人问题。但国内真正全面地研究养老问题是始于 20 世纪 80 年代。20 世纪 80 年 代中期,一些学者在研究家庭规模和人口流动及迁移时,发现了我国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 于是主张大力发展社会养老。但是进入 20 世纪 90 年代,学者们又开始把目光转向社区 养老、各种国家的及商业的养老保险、社会化助老服务等。从总体来看,20 世纪 80 年 代以来,学者对城市保障养老保障的论述较多,而对农村养老保障问题研究则相对较少, 并且大部分论述都散见于有关人口老龄化、老年问题和计划生育
26、等方面的文章中。20 世 纪 80 年代以来,学术界对农村养老保障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对目前我 国农村老人年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如 1987 年中国社科院人口所对 28 个省、自治区 60 岁以上老年人抽样调查,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 1992 年对 12 个省市 60 岁以上老年人 的抽样调查,2000 年中国老龄中心对城乡 60 岁以上的老年人进行入户调查等,这些大 规模的调查为研究农村养老问题提供了科学依据;二是自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探索性地 建立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以来,对农村养老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社会养老保险方面。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一
27、直是人口经济学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三是从不同的角度和理论出发,设计我国农村养老保障模式,如“双层养老模式、村域社 区养老模式、内敛型养老模式”等。总的来看,对农村养老问题的研究虽然呈现“观点 多而研究少、提法多但共识少”的特点,但也在以下达成共识:(1) 关于建立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行性。关于在我国 农村建立社会养老保险体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近几年来政府有关部门和理论界已经形成 了共识。概括起来主要有: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是深化农村改革、建立和发展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是迎接即将到来的人口老龄化挑战的需要,是贯彻计划生育这一基 本国策的需要,也是新的历史时期在农
28、村消除贫困、维护社会安定的需要。(2) 我国自 1949 年以来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变迁及成就回顾。我国农村养老保 障经过以下几个发展阶段:原始阶段一初期过渡阶段一后期过渡阶段一制度成熟阶段。目 前我国农民的养老模式正处于原始阶段和初级过渡阶段。我国农村养老保障伴随着社会经 济改革相应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开始逐步走向社会化、制度化、规范化,养老保障范围不 断扩大,条件日益改善。(3) 关于我国传统农村养老保障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存在的诸 多问题已引起许多学者的关注。这些问题中,有的是制度设计的缺陷;有的是在执行过程 当中出现的问题。(4) 对我国大多数农村的实际和农村社会养老保
29、障制度的发展趋势提出相应对策。 很多学者认为,我国农村养老保障主要包括老年人社会救助、养老保险、老年人医疗护 理保险和老年人社会福利等。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建立,在新新形式下面临着农村人口城 市老龄化的冲击、家庭结构变化的冲击、地区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拉大的冲击以及加郑功成.社会保障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136 页入世贸组织所带来的冲击。因此,必须增强农民的养老保险意识,多渠道筹集社会养老基 金,社会养老与家庭养老相结合,建立多层次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加强农村养老保 障的法制建设。 (二)国外研究现状国外学者对谁应该为老年人提供照料服务家庭还是公共责任给予了特别的 关注。
30、研究表明,家庭成员仍然是老年人获得照料的主要提供者。而且,随着老年人寿命 的延长,子女对父母的照料越来越普遍。另外,从女权主义的视角,对在照料提供者占比 例最大的女性所承受的压力和负担问题进行研究的也很多。众多的研究都指出,由于家庭 规模的小型化、妇女劳动参与等原因,导致了以妇女为主的照料提供者的负担加重、家庭 支持系统弱化等问题。因此,有学者通过对欧盟国家的研究,提出了“国家和家庭共同负 担长期照料”的对策性建议。也有学者认为,在家庭结构不再胜任老年照料任务时,社区 应成为提供支持和保障的可靠去处。Robert E. Kane在有关照顾和支持老年人问题的 国家政策比较一文中对美国、澳大利亚、
31、加拿大和德国等四个国家的老年政策进行了比 较分析。她指出:“前3 个国家用同一语言且有相同的传统,而后者则许诺对长期护理将 与急诊护理一样列入普及的保险项日。”但是“许多主要的社会计划是不能留给个人和私 人方面的,它们要求有集体的行动以使其成为个人负担得起的计划。政府不是操纵者,而 应作为协调者对此项努力负很自然的职责。目前,社会舆论己将注意力指向明确政府的适 当责任和政府计划中应当被继续视为权利的范围。”在对老年人经济保障的研究中,James. H. Shulz主要关注了家庭和政府的协作关系。他指出,“世界将近一半的人口生活在绝对 贫困中,贫困老年人则是一国的主要贫困群体,而且以农村老年人和
32、老年妇女为最。”“显 然,抵抗农村老年人贫困的最好方法是从事一些能成功脱贫的发展项目,同时增加能够扩 大妇女的就业机会的性别政策。但是,关于贫困的原因,不仅仅应该考虑老年人劳动能力的下降,而且还应该考虑家庭成员的死亡,或与亲戚在地理位置上的分隔。”老年福利政策是国外学界关注的另一个重点,尤其是现行福利政策、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方面。以欧 洲为例,福利国家己经或正在改变其原有的老年福利政策,如严格规定用于照料的财政限 额,减少公共机构照料,向社区照料转移,鼓励家庭和非正式服务网络的发展等措施。Allen Walker通过对欧盟各国的研究提出:首先,应明确从公共部分转移给盈利或非盈利的照 料服务的提
33、供者的比例有多大;其次,要考虑到家庭几乎在满负荷地提供照料,没有多少 余地来接纳转移来的照料服务份额了;再次,应根据使用者及其家庭照料者的需要,决定 提供何种种类和水平的服务,即应该建立服务使用者导向的居家照料服务体系。总的来说,国外对老年保障的研究有四个特征:一是研究呈现多视野、多学科的特色; 二是在经济保障得以实现的前提下,西方国家对老年保障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老年的照顾和 料理方面;三是目前西方国家正逐渐认识家庭在老年保障中的重要性,开始采取一系列措 施鼓励家庭对老年人承担与实施一定的义务与责任;四是对于经济社会的转变给农村老年 人尤其贫困老年的生活保障带来的冲击引起众多学者的关注。 三、概
34、念的界定(一) 农民的概念指在户籍制度上的划分,即具有农村户籍的人口。农村劳动力流动到城镇后,一部分 被纳入城镇统一的养老保险。对于失地农民养老保障问题的解决模式,各地采取的措施各 不相同,如广东省佛山市对全征地农民的养老保险同浙江省十个市对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 采取的措施存在很大差异,体现出明显的地域特征。(二) 老年、农村养老保障老年是个人生命周期的一个阶段,个人老龄化是指个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在生理、心 理和社会功能以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老化。通常用年龄来界定老年人,根据世界卫生组科林吉列恩.全球养老保障改革与发展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2: 132 页织的划分标准,60 岁至 7
35、4 岁为年轻的老人,75 岁至 89 岁为高龄老人,90 岁以上为长寿 老人。我国也有通用的标准,将花甲之年即 60 岁作为老年期的起始年龄。1981 年,我国 第二届老年医学学术会议建议以 65 岁以上作为进入老年,当今世界通用的标准也是以 65 岁以上为老年。在我国农村地区,个人到什么时候才算进入老年?如果“老年”是同“养老”或者退 出劳动联系在一起的话,那么年龄上的划分对判定一个农村老人是否进入老年并没有多大 意义。在我国农村,衡量“老年人”身份的标准并不完全由年龄来决定,而取决于老人退 出生产劳动的实际时间,或者他本人以及所在社区对“老年”或“养老”概念的认同。所 以对农村老人来说,“
36、老年”并不单纯是一个年龄范畴,在某种意义上还是一个社会范畴 或者文化范畴。由此总结出农村养老保障的概念,即当农村居民达到一定年龄,因疾病或者身体原因 退出生产劳动后,需要供给者提供经济保障和服务保障的过程。(三)养老保障模式、方式在有关养老的研究中,概念的多样性与不统一是个突出的问题,在养老保障模式上存 在着多种提法,集中在养老模式和养老方式上,模式指的是“事务的标准样式”,方式指 的是“可用以规定或认可的形式和方法”。养老模式和养老方式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区别在于:养老模式体现了对养老问题的基本认识、基本原则和基本价值观,代表了对养 老问题的整体思维,规定了养老的原则和范围;养老方式则是
37、解决问题的具体实施过程, 是养老模式的有机组成部分,只能在养老模式规定的范围内变化。 文中提到的养老保障模式是指沿用、流传并通过种种途径相对固定下来的,涵盖经济董克用,王燕.养老保险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6465 页 郑功成.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变迁与评估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69 页供养、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三方面内容的样板。当某种特定的养老方式成为标准样式后, 此种养老方式就成为养老模式。养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即经济支持、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一直以来,农村老人的 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都是由家庭来承担的,本文根据养老经济支持力的不同,把我国农村 现存的养老保障
38、模式划分为家庭养老、社会养老模式、土地养老和个人储蓄养老。 四、本研究的创新点本研究通过对老龄化社会条件下我国农村养老保障问题的研究,可能在以下几个方面 有所创新:第一,对国外农村社会养老的制度和家庭养老制度进行实证考察,从而得出如 下结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开展要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必须建立健全管理机构和完 善法律体系等;一些亚洲国家将传统保障与现代保障有机的结合,可以为人民提供更加富 足、幸福的生活。第二,针对目前国内学者对于农村养老保障问题的研究缺乏系统性,偏 重对策研究,忽视理论研究的现实,本研究对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进行了系统的历史考察、 国际比较和现状分析,在此基础上设计出适合我国
39、现阶段国情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第三, 根据农村的现实状况,首次提出了适合我国现阶段国情的“多元化三模式”农村养老保障 体系的设计思路。“多元化”是指家庭、社会、社区、个人等多种保障因素并存其中、互 相促进、互相补充;“三模式”是指根据不同地区经济情况而相应采取贫困地区模式、中等收入地区模式和富裕地区模式。第一章我国人口老龄化及其面临的挑战一、我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进程维也纳世界老龄问题大会规定,60 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 10%以上或 65 岁以上 人口占总人口 7%以上的国家或地区称为“老年型”国家或地区。根据这个标准,到 1999 年,我国已经进入“老年型”国家的
40、行列,而且,据预测,老年人口还将以每年 3%的速 度递增,到 2020 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 2. 3 亿人,约占总人口的 15%,劳动人口与老 年人口的赡养比将下降到 4:1,而农村老年人口又占全国老年人口的 70%。“银发浪潮” 不仅仅会冲击城镇,也会更猛烈地冲击社保基础相当薄弱的农村。未雨绸缪是智者的选择,对于国家也是这样。按保险理论和国际经验,现代国家必须 在人口老龄化高潮到来的前 20 年建立起社会保障制度,尤其是养老保障制度,才能安然 地度过白发浪潮。否则,必然会严重地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引起一些严重的社会问题。 我国的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白发浪潮不但会在 21 世纪冲击城市,它同
41、样会逐步波及农村。 现在农村平均每 8 个劳动力供养一个老年人,到 2050 年,每两个半劳动力就要供养一个 老人,4: 2: 1 的倒金字塔型家庭结构是不稳定的,将给没有社会保障的农村带来巨大的 养老压力。人口老龄化有两个方含义:一是指老年人口相对增多,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不断上升 的过程;二是指社会人口结构呈现老年状态,进入老龄化社会。国际上通常看法是,当一 个国家或地区 60 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 10%,或 65 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 7%, 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老龄问题包括老年人问题与老龄化问题,而老年人问题与老龄化问题相联系,但又不完全相同,一般把
42、有关老年人的社会保障和权益保护看作“老年人问题”,把有关老年人增加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称为“老龄化 问题”,这是从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范畴来认识老龄问题。目前,全世界 60 岁以上老年人口总数已达 6 亿,有 60 多个国家的老年人口达到或超过 人口总数的 10%,进入了人口老龄化社会行列。21 世纪的中国将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老龄社 会。从 2001 年 2100 年,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 2001 年到 2020 年是快速老龄化阶段。这一阶段,中国将平均每年增加596 万老年人口,年均增长速度达到 3. 28%,大大超过总人口年均 0.66%的增长速度,人口老
43、龄 化进程明显加快。到 2020 年,老年人口将达到 2. 48 亿,老龄化水平将达到 17.17%,其中, 80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 3067 万人,占老年人口的 12. 37%。第二阶段,从 2021 年到 2050 年是加速老龄化阶段。伴随着 20 世纪 60 年代到 70 年代中期 的新中国成立后第二次生育高峰人群进入老年,中国老年人口数量开始加速增长,平均每 年增加 620 万人。同时,由于总人口逐渐实现零增长并开始负增长,人口老龄化将进一步 加速。到 2023 年,老年人口数量将增加到 2. 7 亿,与 0-14 岁少儿人口数量相等。到 2050 年, 老年人口总量将超过 4
44、亿,老龄化水平推进到 30%以上,其中,80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 9448 万,占老年人口的 21. 78%。第三阶段,从 2051 年到 2100 年是稳定的重度老龄化阶段。2051 年,中国老年人口规模 将达到峰值 4. 37 亿,约为少儿人口数量的 2 倍。这一阶段,老年人口规模将稳定在 3-4 亿,老龄化水平基本稳定在 31%左右,80 岁及以上高龄老人占老年总人口的比重将保持在 25-30%,进入一个高度老龄化的平台期。(二)我国人口老龄化特点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具有以下主要特征:钟仁耀.社会保障概论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158 页 董克用,王燕.
45、养老保险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 出版社,2000: 139 页一是老年人口规模巨大。2004 年底,中国 60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 1.43 亿,2014 年将达 到 2 亿,2026 年将达到 3 亿,2037 年超过 4 亿,2051 年达到最大值,之后一直维持在 3-4 亿的 规模。根据联合国预测,21 世纪上半叶,中国一直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占世界 老年人口总量的五分之一,21 世纪下半叶,中国也还是仅次于印度的第二老年人口大国。二是老龄化发展迅速。65 岁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从 7%提升到 14%,发达国家大 多用了 45 年以上的时间,其中,法国 130 年,瑞典 85 年,澳大利亚和美国 79 年左右。中国 只用 27 年就可以完成这个历程,并且在今后一个很长的时期内都保持着很高的递增速度, 属于老龄化速度最快国家之列。三是地区发展不平衡。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具有明显的由东向西的区域梯次特征,东 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明显快于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以最早进入人口老年型行列的上海 (1979年)和最迟进入人口老年型行列的宁夏(2012 年)比较,时间跨度长达 33 年。四是城乡倒置显著。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的历程表明,城市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