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班级分层教学打造高效课堂》实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班级分层教学打造高效课堂》实验.doc(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以班级分层教学打造高效课堂实验报告一、 实验的背景:教学是学校教育不变的根本,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存发展的源泉。成立于1998年的河南新乡经济开发区第一初级中学,由于地处新乡县小冀镇东、中、西街三所中学和京华实验中学以及龙泉教育集团之间,本来辖区内的生源就不多,加上学校办学条件较差,硬件建设不足,优秀学生纷纷外流。2003年,当时的学校只有一座孤零零的三层十二个教室的教学楼,没有围墙与大门,全校28名教师,只有200多名学生,而且保留下来的都是成绩中、下等的学生。学校生源少,成绩差,教师教学情绪低落,各项工作都一直处于全县末尾。学校面临着即将被撤销的处境。如何振兴开发区一中,如何提高激发教师的
2、工作情绪,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成人成才,这是摆在学校领导面前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面对此种状况,刚调到开发区一中的张新成校长,带领全校教师理清发展思路,明确竞争策略,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以特色为抓手,全力推行素质教育。学校从办学之初的常规教学规范化管理起步,循序渐进,不断开拓创新,不断引入新的竞争机制,在经历了充满酸甜苦辣的艰苦历程之后,开发区一中终于鲜花展开,结出优良教学成果。2008年,全校学生增加到400多名。学校综合工作考评由全县末名进入中等队列。为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2008年新学年开始,在新乡经济开发区中心校苗桂芹老师的指导下,张新成校长挑选了两个
3、教学班开始班级分层教学实验。(从2003年到2009年,开发区一中每年升入新乡县重点高中县一中的学生最多十四人,)2010年,两个分层教学实验班经过三年实验周期后,中招成绩显著,升入县一中25人。2010年九月开学,开发区一中生源增加到720名。面对入校学生知识能力水平参差不齐的实际情况,苗桂芹老师与张新成校长经过商磋,决定在开发区一中初一、初二两个年级段全面实施以班级分层教学打造高效课堂的教学实验。为给这项工作奠定良好基础,张新成校长于2010年四月份带领全校三十多名教师到山东杜郎口学校取经学习。秋季开学前,张新成又带领全校教师开展了为期两周的课改培训,制定了详细的课改实验方案。2010年九
4、月一开学,开发区一中“以班级分层教学打造高效课堂”教学教改实验正式开始。班级分层教学借鉴山东杜郎口的“三三六”教学模式,面向全体学生,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把全班学生按照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分成优等生、中等生、学困生三个层次若干个学习小组,在课堂教学中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同时在学习反馈和测试评价中也实施分层,力求使每个学生在有效的课堂教学和辅导中,学习成绩都能得到提高,以增强全体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和自信心、自强心、上进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率。 一、实验的目的:实施班级分层教学,必须承认学生的层次差异,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因材施教,使得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在教师的辅导下自主地、
5、愉快地学习;并用有效的学习方法,去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充分激发学生的自我求知欲。实施班级分层教学,目的就在于全面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对于成绩好的学生,教师通过适当引导,为他们进一步探索新知识指明方向,不断向新知识领域迈进;对于成绩中、下的学生,教师通过制定合适的学习目标,循序渐进,逐步培育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完成教学任务。因此,实施班级分层教学的最终目标是既调动学生的智力因素,又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减少学生厌学缀学现象的发生;同时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最终实现课堂教学高效率。 二、理论依据“班级分层教学”主要基于个别
6、差异、因材施教和可接受原则三大理论之上。(一)个别差异在人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到遗传因素、家庭因素及社会环境的影响不同,各人的发展存在着不同的差异,心理学称之为“个别差异”,即不同个体之间在行为和个性特征上相对稳定的不相似性,主要表现在生理方面及心理方面。心理方面包括智力、兴趣爱好、动机、能力、气质、性格、情绪状态等的差异,对于青少年来说,其发展虽然经历共同发展阶段,但发展的速度、水平以及发展优势领域则是千差万别。即使是同一学生在不同方面的发展的相互关系也存在差异。因此,学生的个别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只有根据学生心理发展水平和个性特点,采取与之适应的教育教学措施因材施教,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7、(二)因材施教因材施教是公认的优秀传统教学原则之一,它贯穿于我国古代教学史。孔子说,教育学生要“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即教育学生要看他的所作所为,了解他的经历,观察他的兴趣和爱好。宋朝的张载也认为:“教人至难,必尽人之材,乃不误人。”若教人“不尽材,不顾安,不由诚,皆是施之妄也。”意见是说:教师如不能因材施教,不顾学生的内心要求,就不能使学生的智力才能得到充分发展,反而会误人子弟。可见,以学生发展存在的差异性为前提进行教育教学的思想是我国古代教育家一贯崇尚的,也是我们今天教育教学必须遵循的一条重要原则,因此它也是班级分层教学法的精髓所在。(三)可接受原则班级分层教学法也符合教学的可接
8、受原则。原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指出:“可接受原则要求教学的安排要符合学生的实际学习的可能性,使他们在智力上、体力上、精神上都不会感到负担过重。”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更明确指出:“教给学生的知识,必须是青年人的年龄和心理力量的许可,一切事情的安排都适合学生的能力。”美国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布鲁姆认为,造成学生学习差异的主要原因并不在于遗传与智力,而在于家庭与学校的环境条件,因此他说:“世界上任何一个能够学会的东西,几乎所有的人也会学会-只要向全心全意提供了适当的前期和当时的学习条件。”班级分层教学法同样把学生是否接受理想教育作为取得理想教学效果的必备条件,主张照顾学生的个别特点,给予针对性的额外帮助
9、,就能使学生都能达到掌握知识的程度。三、试验对象1年入学的初一新生与初二年级学生。这两个年级段的学生入校时间短,而且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较多。他们因为所处的区域不同,知识能力层次差别非常大,而且对文化课的学习普遍不感兴趣,文化课基础普遍较低,这部分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也比较差,有的学生甚至对学习几乎丧失了信心。为了保证基础好的学生的学习优势,同时提高中等生和学困生的学习兴趣,我们把初一、初二年级各班的学生按照个人的知识水平基础分为A、B、C三个层次若干个学习小组,实施班级分层教学。A层:学困生。A代表通向成功之路的金字塔,教师要在教学中因材施教、因人施教,从学困生现有的知识与能力基础出发,引
10、领学生沿着金字塔的知识台阶,循序渐进,一步一个台阶,拾级而上,逐步攀登知识金字塔,直至成功。B层:中等生。B犹如一个封闭的宝葫芦,对于中等生,教师要在引领学生攀登金字塔的学习旅途中,共同寻觅打开宝葫芦的金钥匙,开启学生自主学习的智慧之门。C层:优秀生。C犹如一扇打开的智慧大门。教师要针对优秀学生良好的知识基础与学习能力,充分发挥优等生的聪明才智,引导他们在学习目标的基础上,不断启智、创新,拓展新的知识领域,让优等生有更好的发展空间。三、试验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2010年9月至2011年1月,根据学生入学时的成绩及教学过程中掌握的实际情况,将初一、初二两个年级段各班的学生分成 A、B、C三个层
11、次若干个学习小组,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别制订不同的教学目标,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实施班级分层次教学。 第二阶段:从2011年2月至2011年7月,对第一阶段教学实验的数据资料进行分析,对各班各层次各学习小组的学生略作调整,将A层、B层小组中学习进步大的学生升到高一层次小组学习,在原层次中感到学习困难的学生调整到低一层次的小组学习。C层学习小组的学生除教材内容外,适当增加一些辅助教材。B层学习小组的学生仍按教学大纲要求开展教学。A层小组的学生根据实际适当降低教学难度,注重巩固基础知识。第三阶段:从2011年8月至2012年7月,跟踪典型,整理素材,对实验数据进行系统分析,得出结论,总结课题研究实
12、验的经验,撰写实验报告和研究论文。四、试验的具体措施(一)学生分层根据 1年初一、初二学生的学习习性、水平,将每个班级的学生分成、三个层次若干学习小组。(二)目标层次任课教师确定与各层次学生的学习可能性相协调的分层次教学目标。 各班各层次的目标(学科: )层次认知目标能力目标社会心理目标A减低学生在学习上的自卑感,逐步树立他们的自信心,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B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信心和学会学习的能力。C扩大学生知识面,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信心和浓厚兴趣,使学生充满成功感。通过目标分层,协调教学要求与学生学习可能性的关系,教师有的放矢地实施教学,既帮助暂时学业不良的学生排除学习上的障碍,又保证
13、了优良生朝更广阔的知识领域迈进。而教师的教适应于各个层次学生的学,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更趋一致,师生心理相融,教学互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领学生自主学习,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取得好的教学效果。(三)分层反馈与评价经常性的反馈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保证。由于分层目标比较适合学生的学习准备水平,因而学生学习成功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加,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效果,具有加强学生内部学习动机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自己的教学目标对各层次学生的学习进行反馈和形成性评价。反馈与评价的方式多种多样:小组与个人自学、质疑、解疑、朗读课文、角色扮演、课堂练习、社会实践、
14、形成性评价等。教师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对A层学生,采用表扬评价,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使他们看到希望,消除自卑心理,品尝成功的喜悦。对B层学生采用激励评价,既提出不足,又指明努力方向,促进他们不甘落后,积极向上。对C层学生,采用竞争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更加严谨,谦虚,更加努力拼搏。(四)阶段调整,激励进取在阶段考查、评价的基础上,教师要对本班各层次每个小组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充分的了解,并对他们略作调整,对进步明显的升高到高一层次,对有后退的,在本层次学习仍跟不上的则降一个层次。这样做,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及时调整适应自身发展的教学起点,而且有利于学生看到自身的进
15、步与不足,保持积极进取的学习热情,增强学习信心。五、欲达到的教学效果班级分层教学是依据个体差异和因材施教理论而提出的一个教学实验命题,是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因人施教的有效教学,充分体现了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从“本本”向“人本”的转变,是从“多人失败”的“精英教育”向“人人成功”的转变。实施班级分层教学后,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较好的发展,教学目标的分层、反馈与评价的分层,改变了“学困生”始终处于落后、中等生永难名列前茅的状况,使基础近似“相等”的学生处在同一起跑线上,多数学生有进入本层前列的希望,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各层次学生在适合自己的空间学习,使“学困生”走出低谷,看到希望,中等生不再满足及格,积极进取,优等生勇于竞争,尽展才华,促进了全体学生的发展。从而达到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2010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