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信息化汇报.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78761967 上传时间:2023-03-1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字化信息化汇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数字化信息化汇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数字化信息化汇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字化信息化汇报.doc(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加强数字化信息化建设促进学校又好又快发展阜阳实验中学开展校园数字化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汇报阜阳实验中学始建于2000年,原为阜阳一中初中部三优中学。2004年市政府39次会议决定,三优中学与三中初中部清颍中学合并,更名为安徽省阜阳实验中学,改制为市教育局直属义务教育初级中学。学校现有三个年级33个教学班,2000余名学生,135位专任教师。学校师资力量过硬,学生综合素质良好,教育教学设施齐全,校园环境整洁优美。建校以来,我们在“点燃兴趣、夯实基础、养成习惯、主动发展”理念引导下,坚持“以教师成长促进学生发展”为中心,运用教师评价条例和班级量化考评管理条例两项基本管理制度,实施校本教研“三M三课一

2、循环”工程,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在各项工作中都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在学校发展过程中,我们充分意识到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性,并把教育信息化作为推进教育现代化的重点工程来建设,努力构建数字化、信息化校园。现将有关工作汇报如下: 一、健全组织,科学规划,构建学校信息化管理网络。 为了更快地推进学校信息化建设,我校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分管校长任副组长、分管教导、专职教师、骨干教师为成员的学校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成立了负责现代教育技术实施的信息教研组,除日常教学外,负责校园网站建设和维护,多媒体教育教学设备管理,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青少年信息学奥赛、电脑制作辅导等工作。 二、

3、加大投入,软硬兼备,创建良好的数字化、信息化环境。 为积极推进学校的信息化工作,学校有计划、有步骤地分批投入,在教育经费有限的情况下,整体规划,统筹安排,先后投入近百万元,构建了学校教育现代化的软硬件环境。(一)硬件建设方面 我校现有学生用计算机150余台,生机比接近10:1,有专用计算机教室2间,能够满足教学和课外兴趣小组活动需要。新近招标配置的120余台电脑,其中60余台电脑为惠普商用新品,其余均为联想品牌电脑。学生机房建成以来,管理人员定期维护,保证机器运行正常。目前,我校为全校教师每人配备一台联想笔记本电脑,以满足教师利用网络资源自主学习、备课、教研和制作课件的需要。学校在2005年底

4、建立了相对集中的教师电子备课教室,有教师用机20台,接入学校局域网和互联网,教师用机均安装了刻录机,并配备了移动硬盘、打印机等设备。目前在初一、初二、初三3个年级组办公室建立了无线网络,通过学校的路由器连接互联网,这样老师在自己的办公室就可以利用网络资源自主学习、备课、教研和制作课件。电子图书馆在校局域网范围内向师生开放,供师生开展电子阅览、网络教学等活动。学校目前有25个班级应用“班班通”工程,配备有大屏幕背投或数字黑板。建成了两个可供150人培训、开会、上公开课使用的多媒体会议室,一个配备电子白板的多媒体教室,化学和物理实验室均建成为配备了电子白板的高规格实验室,一个拥有多媒体设备的中会议

5、室,另有两个电脑网络教室,这些设施为全校师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用教育技术提供了硬件保障。学校还为各科室配备了台式电脑,加入了市教育局电子政务信息平台,实现校园管理系统网络化。值得一提的是,我校还与市电教馆合作,建成了皖北地区唯一,省内也较为先进的电子录课室。录课室内从天花到地板,从灯光到话筒,从摄像机到投影仪,各种设施设备均按专业要求装备,功能一应俱全,教师上课的同时,编导人员实时对画面进行编辑,再经简单后期加工即可完成高质量的课堂实录。电子录课室建成以来,全市数百节教师录像课均在此录制,我校也利用这种便利条件,为全校教师每人都录了一节精品课。此外,我校建立了安保监控系统,实现全天候、无缝隙监

6、控。建立校园广播系统,成立了校园广播台,定期播放广播操、眼保健操音乐,自办广播专题节目,适时组织收听各类教育节目。(二)网络建设方面 我校建成了百兆校园网络,并通过市电信局的城域网以10M光纤连接互联网,各行政办公室、教师办公室和学生计算机教室全部实现宽带接入,其中中会议室和教师比较集中的年级组办公室做到无线网络覆盖。校园网主干网络具有5个独立的IP地址,网络规模合理,设备稳定,功能完善。 2008年初,我们建立了学校网站,各栏目由各科室分块负责。学校网站建立了“教学科研”、“教师风采”、“家校直通”、“德育之窗”等专栏,建立了个学科专题网页、教研组网页。学校网站特色鲜明、资源丰富,成为学校对

7、外交流和宣传的重要窗口。(三)软件建设方面为保证网络安全,学校每一台计算机都安装了方便实用的360杀毒软件和有害信息过滤软件绿坝。教师用机均安装了Office办公软件和常用工具软件。学校使用省中小学音像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及省电教馆、省音像出版社推荐的音像教材,每年购置经费达5000多元。我们还广泛收集教师自制课件,建立各学科教学资源库,不断丰富我校现代信息技术的软件资源。 三、强化应用,促进整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组织形式多样的培训活动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现代化的教育设施呼唤现代化的教师,提高教师教育技术水平是开展学校信息化工作的关键。近几年,我校每学期都组织教师开展教育技术应用的

8、培训活动,使45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都会用一种或多种的软件制作多媒体课件,并自制课件应用于平时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学校还培养了一批有志于课件制作的老师不断提高课件制作质量,成为制作精品课件的能手。在市级以上的公开课、评优课活动中,我校教师的课件多次获得领导及同行的好评。全体中青年教师通过培训并参加了人事部组织的“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能力水平测试”,一次通过率达98%以上。 2.着力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实践研究。我们开展“同课异构、一课多教”活动,要求全体教师都要运用多媒体技术上一节公开课。在此基础上,选拔优秀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比赛活动。去年,我们又和市电教馆联系,为每一位老师录制一节课,作为学

9、校教研活动资料保存。并利用这些录像资料积极参与各级各类比赛。3.开展课题研究,促进信息技术的应用向深层次发展。开展基于信息技术的科研课题的实验研究,是加速教师队伍建设、探索信息技术应用的重要举措。2006年,我校被确定为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教育科研规划课题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与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实践研究实验学校(20062010)。目前,该项课题已顺利结题,课题成果被评为全国一等奖。四、教育信息化成果丰硕。经过不懈努力,我校的教育信息化应用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生的全面发展。仅2011年一年时间,我校教师就接连荣获全国和省市多个奖项。在2011年4月举办的第三届全

10、国中小学公开课电视展示活动中,宋磊老师获得全国一等奖,李奇老师获得二等奖,赵琳露、葛翠芳、陈竞斐老师获得三等奖,苗维爱校长荣膺“优秀校长奖”。在8月举办的全国城市教育电视优秀节目评选中,我校报送的6节课全部获奖,其中李继涛、马杰敏、姜丽三位老师获一等奖,闫珂、李晴晴获二等奖,赵顺获三等奖。在10月举行的全市多媒体教学大赛中,李奇老师获得一等奖,伏曦、葛翠芳老师分获二三等奖;周正青老师获全市信息学优质课一等奖,省优质课评比二等奖的优异成绩。此外,我们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全市多媒体教学大赛和电教作品大赛,近两年共有159人次获得省市级电教学术作品大赛一二三等奖,其中一等奖30%左右,二等奖50%左右。

11、我校还积极组织教师参与省市教育资源建设,阜阳市13名安徽省基础教育资源网学科审查员中,我校就有陶建强等11人,涵盖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等多个学科。 2008年7月,我校成为阜阳市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活动基地。近两三年来,每年选派学生参加市级信息学竞赛,每年至少有十余人获得奖项,最高奖项为省级二等奖,创我市目前参加省级初中信息学奥赛的最好成绩。下一步,我们将紧紧把握住教育部数字校园试点学校的有利契机,从以下几个方面促进学校的数字化、信息化建设:(一)进一步加强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我们已经将提升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作为学校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将定期进行培训

12、考核,并着力发现和培养各学科现代教育技术方面的能手,集中力量开发本学科与现代教育技术整合的资源。学校每年继续举行多媒体教学大赛和多媒体教学资源征集活动,将优秀课例和课件纳入学科教学资源库,并上传至学校网站,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交流共享。(二)不断提高学生信息化素养和实践能力。我们将通过硬件设施的持续投入,为学生创设网络交流互动平台,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性转变。鼓励和指导学生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充分展示个人学习成果。我们还计划扩大学生信息学兴趣小组活动范围,分层次进行信息学知识讲座和竞赛培训,通过举办信息学夏令营等形式,组织学生到信息学活动先进地区和学校考察、学习、交流。组织开展“机器人”活动,争

13、取在2-3年内达到省内较为先进水平。(三)加快数字化校园建设。我们要加强校园局域网建设,组织相关人员认真学习研究获赠的“数字校园”软件,主动应用到学校的教学与管理中,并努力开发配套资源,以实现自动化、无纸化办公。我们还将建立人员、图书、公物等信息数据库,实现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在进一步完善学校门户网站功能,丰富校园网资源的同时,指导学生制作、维护班级主页,展示学生校园生活的独特体验,通过家校交流平台实现家校互动。当然,实施教育数字化,信息化的过程也是我们不断克服困难的过程。在今天这个高度信息化的时代,教育信息化必将对推进素质教育、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产生前所未有的影响。我们坚信,有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有全体老师的共同努力,我校的教育数字化、信息化道路会越走越宽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